大學社會實踐活動總結(通用5篇)
大學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1
闊別一年,再次踏上三寸講臺。臺下依然是一雙純淨清澈的眼睛,眼睛裏充滿了求知慾。感受着他們的熱情,我不禁懷念起這個獨特的舞臺。
今年的之行是我第二次下鄉。也是爲了,也是爲了說“日出”。曾經有同學問我:既然去年去了,爲什麼今年還要去?我也問過自己同樣的問題,最後的結論簡單卻對我有意義。
我喜歡看着學生天真無邪的笑容,然後微笑;我喜歡看到他們大無畏的做事風格,雖然他們經常把這種大無畏的精神運用到惡作劇中;我喜歡看他們憧憬美好的未來,因爲我看到了我們祖國未來的`希望。城市的孩子和農村的孩子真的不一樣。隨着我國經濟的日益發展,人民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童年就留下了起跑線,導致城市裏的孩子從小博覽羣書,背誦唐宋詩詞的圓周率。但是,農村孩子雖然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條件落後,卻不用承受父母渴望一箇成功的兒子,一箇成功的女兒的壓力。反而對學習有了更多自發的探索和追求。
下鄉前,朋友們都知道我又要下鄉支教了,都好心提醒我做好“難民生活”的準備。俗話說,有苦喫纔有好。遠了就做好喫苦的準備。雖然在農村教書很辛苦,但是磨練了我的意志,鍛鍊了我的能力。我們選擇了去農村,我相信當我們將來回首往事的時候,我們都會爲今天感到驕傲,這對我們來說將是一次寶貴的痛苦而又快樂的經歷。
在有限的條件下創造無限的可能,是三農給我提供的磨練個人意志的最好平臺。它讓我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積累工作和生活經驗,學以致用,讓我們在實踐中認識自己,戰勝自己,超越自己。一箇人不一定能改變社會環境,但他或她可以改變自己對生活的態度。常說態度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下鄉的條件有限,促使我們團結協作,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爲服務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農村支教可以讓我學會喫苦耐勞,學會取笑苦難,學會在逆境中發揮團隊精神的作用。同時,通過給予孩子,我們可以獲得一種純粹的美。通過播種希望,我們可以增強對生活的信念。經過幾天的訓練,也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以便以後加強學習和鍛鍊,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
下鄉支教學到的東西,就像花開花落,讓我一輩子都珍惜,於是我又下鄉了。
大學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2
今年我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共建家園迎,改革開放伴成長”主題引領下,我們注重傳承交大精神傳統,進一步加強了社會實踐內涵挖掘、機制創新和體系完善,形成了以下六個方面的特點:
一、制度保障,確保規範長期以來,我校高度重視建立一箇合理、穩定、有序的實踐育人體系的重要性,形成全校性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由校團委牽頭,黨委組織部、研究生院、教務處、學指委、科研院等共同組織,有關部門與各級黨委積極協助的有效機制。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如《交通大學關於推進在校學生掛職鍛鍊工作的若干意見》、《暑期社會實踐報名辦法》、《社會實踐管理辦法》、《社會實踐總結評比細則》、《社會實踐基地管理辦法》、《社會實踐指導教師聘任制度》、《社會實踐指導手冊》、《日報制度》等等,作爲社會實踐活動順利開張的制度保障大大促進了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規範化、有序性,保障了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細分羣體,分類指導我校注重將大學生社會實踐同學生自身發展、地方經濟現狀和社會實際需求相結合,堅持低年級本科生“走走看看”,即以關愛社會、瞭解社稷民生、鍛鍊身心爲重點;高年級本科生“摸摸練練”,即以掛職鍛鍊、專業實習、就業見習爲重點;碩博士“想想幹幹”,即以服務地方、爲地方國民經濟發展獻計獻策、幫助解決地方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難題爲重點,簡言之,就是從“走走看看”、“摸摸練練”到“想想幹幹”,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實踐活動體系。此外,我們也注重發揮學生的專業優勢,引導他們依託專業平臺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制定積極加強校地、校企合作,充分挖掘全社會作爲高校課堂的功能,幫助和引導學生去體驗與感悟,促進學生將專業所學投入實踐,培養實際工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三、思源計劃,強化品牌從x年始,我校推出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品牌項目———“思源計劃”,形成了一套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實踐團隊在第一線收集分析問題,通過實踐現場處理,不能解決的問題帶回學校;返校後利用學校師生的科研優勢,持續跟蹤立項解決,以此真正實現高校與社會大課堂的融合與互動。“思源計劃”正式開展三年來,已立項400餘項,內容涉及管理諮詢、政府決策、機電控制、材料加工、生物製藥、食品保健、農技推廣等多箇領域,其中正在實施的項目35個,受益大學生超過xx人。人民日報、新華社、教育部工作簡報專題介紹了這一經驗做法。
四、掛職鍛鍊,落實保障爲配合校團委推出的“英才計劃”,我校出臺《交通大學關於推進在校學生掛職鍛鍊工作的’若干意見》,旨在通過選拔一批品學兼優、能力素質俱佳的優秀學生到黨政機關和重點行業參加掛職鍛鍊,學以致用,積累經驗,使之成爲未來高素質青年精英人才和黨政人才。今年,除106名優秀大學生赴xx9個市級、19個區縣的黨政機關進行暑期掛職鍛鍊外,還選派了百餘名品學兼優的本、碩、博士生到安徽銅陵、鳳陽,江蘇無錫、東臺、浙江寧波、舟山等地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掛職鍛鍊。其中鳳陽博士團在xx年成功制定“規劃”的基礎上邀請專家進行回訪,並把相關產業引進鳳陽;銅陵博士團運用校內學科優勢參與銅陵市電子政務規劃,完成技術攻關數十項;無錫博士團牽線搭橋將學校多項科研攻關項目引進無錫,並得到無錫500萬項目經費等。此外,掛職博士創建網上論壇,以“博客例會”等互動方式,實現掛職同學間、掛職單位和同學、學校和同學、學校和掛職單位三方之間實時的溝通與交流,確保了掛職鍛鍊工作的順利開展。在10月下旬,我校將召開掛職鍛鍊座談會,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明確定位,完善制度。
五、實踐基地,百家爭鳴爲充分發揮高校和地方在共同培養國家高端人才上的優勢,進一步實現我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目標,今年初我校全面開展“建設交通大學百家社會實踐基地”活動,提出“已有社會實踐基地‘一箇不能丟,活動不能少’;開發新的社會實踐基地,做到實踐活動目標化、全年化”等措施。暑假實踐前通過對幾年來我校在全國各地建立的社會實踐基地進行梳理,實踐團隊有針對性的重視了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帶回新的《社會實踐基地申請表》11份,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我校社會實踐基地的質量和數量,爭取創建百個具有長效機制並影響深遠的實踐基地,讓在校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能夠投入到社會實踐活動當中去,推動社會實踐的長效性發展。年底我校將舉行社會實踐基地評比活動,進一步的鞏固基地的建設和維護。
六、網絡互動,透明公開我們依託“實踐在線”網站與bbs上開設的社會實踐板塊,使實踐活動立項、申報、審批、開展、總結評審以及新聞信息發佈的工作流程更加便捷。爲貫徹我們的日報制度,要求每支團隊將實踐過程、感想發佈在bbs及實踐部郵箱,並將其整理歸類及時在bbs上公佈統計數據,保證值班工作的透明化,同時指導團隊實踐過程,有效的防止了實踐中的走過場現象。至今年暑期結束,我們已收集了180支團隊近700份的日報及400份的感想,很好的起到了監督規範及管理指導的作用,sina網、《新聞晚報》、《xx晚報》、交大主頁對此進行了專門報道。同時,我們在東方網開通了交大社會實踐博客羣,團隊也響應號召紛紛開通自己的博客,將團隊媒體報道、優秀日報、感想、照片和實踐部門動態在博客上即時動態地展示。我們定期製作了《放飛希望》簡報,刊登優秀實踐活動。我們還開通了短信平臺,通過短信方式與每支團隊實時聯繫,確保團隊安全。對於不能及時上網的團隊也可以通過短信平臺進行有效溝通。此外,今年的社會實踐優秀個人,優秀圖片,及優秀dv作品的評選,都將實行網上公開評比,由全校同學投票選出。
回首,我校社會實踐活動無論在參與規模、管理模式上,還是在服務社會的實效性上,穩步發展,既保證了實踐活動的連續性,又年年有創新,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成績。展望未來,我們任重而道遠。在接下來的一年裏,我校將繼續完善社會實踐工作機制,做好“思源計劃”、掛職鍛鍊的後續工作,用豐碩的實踐成果回報學校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
大學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3
20xx年8月5日至8月14日,XX大學社會實踐調研團隊赴XX省日照市進行了爲期10天的生態調研活動。此次生態調研活動運用了問卷調查和實地考察兩種方式,綜合分析了三種不同羣體的觀點,分三個階段進行了對日照海灘生態環境保護的調研。
在前期的準備階段,隊員們查閱了日照海灘生態保護的相關政策和現狀。就日照港退港還海的搬遷計劃,日照市“以法管海、科學護海、立體淨海、退用還海”生態用海四大工程,“海陸統籌、河海共治”“治海先治河、治水先綠山”的日照模式,這三大環保政策展開了討論和分析,初步瞭解到日照市政府部門對於海灘生態環境保護是相當重視的。隨後針對一些在討論和分析中發現的問題,隊員們設計出網上調查問卷,並首先收集了部分日照本地居民的問卷結果,再根據問卷結果反饋適當的調整了問卷的部分問題。在準備階段,團隊各成員明確了本次社會實踐的目的和成員分工,制定和認真研讀了本次活動的安全注意事項,確保了調研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實踐階段,隊員們首先發布了修繕後的.網上問卷,收集到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填寫的共150份問卷結果。之後又在日照市華潤萬象匯、太陽廣場兩地進行線下紙質問卷調查,共收集到43份紙質問卷結果;並且在調查過程中隊員通過與填寫人的深入交流,發現並記錄了一些問卷未涉及到的問題。
在實踐階段除了問卷調查,隊員們還同期進行了實地考察工作,在萬平口、山海天浴場、燈塔等日照的幾大海灘風景區,和日照水運基地瀉湖島進行了細緻的實地調研。隊員們根據問卷調查中發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了重點考察,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問題就是海灘滸苔氾濫和生活垃圾污染。在實地考察中隊員們發現除萬平口景區之外,其他海灘均有較爲嚴重的滸苔污染。隨後在隊員們採訪山海天浴場環衛工人時,瞭解到滸苔污染的問題每年都有,而且政府和景區管理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去清理,但是同時帶來的是環衛工人的工作時間過長、工資過低導致生活得不到保障。此外隊員們還進行了海灘垃圾清潔志願活動,清理了山海天浴場一片100米長的海灘上的生活垃圾。隊員們發現海灘生活垃圾主要以飲料瓶和食品包裝袋爲主,收集的數量多達滿滿兩個垃圾袋。
在對於瀉湖島的實地考察過程中,隊員們發現了一處工廠排污口,雖然沒有在排污但是排污口附近的海水明顯受到了污染。在與瀉湖島一橋之隔的瀉湖北岸,隊員們發現一箇小型湖泊水質混濁,甚至散發出惡臭,在不遠處一片的河牀早已乾枯。瀉湖沿岸的這些污染現象與鬱鬱蔥蔥的瀉湖島形成鮮明的對比。
在對燈塔岩石海岸的實地考察中,隊員們發現岩石水窪的小生物生態系統已經遭到嚴重破壞,水窪的積水渾濁不清,岩石上還扔着一些生活垃圾,有些遊客拿着網捕撈水窪裏的小魚小蝦。除此之外由於燈塔毗鄰港口,此地的滸苔污染最爲嚴重,甚至泛起滸苔組成的綠浪。從燈塔遠眺港口,能望見港口因爲準備搬遷遺留的許多建築垃圾。
最後的總結和應用階段,隊員們針對這幾天的見聞和感觸,將193份問卷結果分類彙總起來,綜合分析得出了一份問卷報告。並在準備階段和實踐階段的基礎上,更加深入查閱了詳細的資料,得到一份社會實踐報告。在幾經修改之後,隊員們將這兩份報告遞交給了萬平口景區管理公司,並投稿到了政府郵箱。隊員們與萬平口景區管理公司的負責人深入交流了意見,幫助隊員們進一步完善了社會實踐報告,同時他們表示接納了隊員們報告中給出的建議,表示將對景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環衛工人的福利政策進行優化和調整。
隊員們的社會實踐結束了,但是日照海灘的環境保護工作還遠遠沒有結束。海邊環境的保護不僅僅需要管理部門的相關治理措施,更需要的是每個遊客、每個公民的自覺性。隊員們應該在後續的大學生活中積極宣傳環保知識,爲了綠水青山而不懈努力。
大學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4
在現今社會,招聘會上的總寫着“有經驗者優先”,可還在校園裏面的我們這班學子社會經驗又會擁有多少呢?爲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後畢業後能真正真正走入社會,能夠適應國內外的經濟形勢的變化,並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我走進了一家民營企業,開始了我這個假期的社會實踐。
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於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爲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
因爲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而且在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又加入了世貿,國內外經濟日趨變化,每天都不斷有新的東西涌現,在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的同時,也有了的挑戰,前天纔剛學到的知識可能在今天就已經被淘汰掉了,中國的經濟越和外面接軌,對於人才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裏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
在實踐的這段時間內,我幫忙接電話,複印資料,整理文件,開發票等,感受着工作的氛圍,這些都是在學校裏無法感受到的,而且很多時候,我不時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時要做一些清潔的工作,在學校裏也許有老師分配說今天做些什麼,明天做些什麼,但在這裏,不一定有人會告訴你這些,你必須自覺地去做,而且要儘自己的努力做到,一件工作的效率就會得到別人不同的評價。
在學校,只有學習的氛圍,畢竟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每一箇學生都在爲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而這裏是工作的場所,每個人都會爲了獲得的報酬而努力,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存在着競爭,在競爭中就要不斷學習別人先進的地方,也要不斷學習別人怎樣做人,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記得老師曾經說過大學是一箇小社會,但我總覺得校園裏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儘管是大學高校,學生還終歸保持着學生的身份。而走進企業,接觸各種各樣的客戶、同事、上司等等,關係複雜,但我得去面對我從未面對過的一切。
記得在我校舉行的招聘會上所反映出來的其中一箇問題是,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在校理論學習有一定的差距。在這次實踐中,這一點我感受很深。在學校,理論的學習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或許工作中運用到的只是很簡單的問題,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項任務。有時候我會埋怨,實際操作這麼簡單,但爲什麼書本上的知識讓人學得這麼喫力呢?這是社會與學校脫軌了嗎?也許老師是正確的,雖然大學生生活不像踏入社會,但是總算是社會的一箇部分,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有時也要感謝老師孜孜不倦地教導,有些問題有了有課堂上地認真消化,有平時作業作補充,我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點,有了的知識層面去應付各種工作上的`問題。
作爲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懂得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交往,處理社會上所發生的各方面的事情,這就意味着大學生要注意到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不可少。畢竟,x年之後,我已經不再是一名大學生,是社會中的一分子,要與社會交流,爲社會做貢獻。
只懂得紙上談兵是遠遠不及的,以後的人生旅途是漫長的,爲了鍛鍊自己成爲一名合格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選擇了會計爲專業的我,在這次實踐中自然比較關注這一環。雖然在實踐中只是負責比較簡單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真正運用出來也使我頗感興奮!在學校上課時都是老師在教授,學生聽講,理論部分佔主體,而我自己對專業知識也能掌握,本以爲到了企業實踐應該能夠應付得來,但是在企業裏並沒想象中如此容易。
平時在學校,數字錯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了,但在廠裏,數字絕對不可以出錯,因爲質量是企業的第一生命,質量不行,企業的生產就會跟不上,而效率也會隨之降低,企業就會在競爭的浪潮中失敗,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企業要時時保持着這種競爭狀態,才能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因爲這樣,企業會對每一箇在廠的員工嚴格要求,每一箇環節都不能出錯,這種要求在學校的課堂上是學不到的,在學校裏可能會解一道題,算出一箇程式就行了,但這裏更需要的是與實際相結合,只有理論,沒有實際操作,只是在紙上談兵,是不可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別小心謹慎,這關乎廠的利益損失。
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日新月異的社會,我覺得大學生應該轉變觀念,不要簡單地把寒期打工作爲掙錢或者是積累社會經驗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藉機培養自己的創業和社會實踐能力。在這次寒期的工作中,我懂得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獲益良多,這對我今後的生活和學習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啓發。這次的打工是一箇開始,也是一箇起點,我相信這個起點將會促使我逐步走向社會,慢慢走向成熟。
大學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篇5
大學生在寒假期間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實踐志願者活動,爲了增強團隊合作能力,提高社會責任感,促進社會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以下是對這次活動的總結報告。
一、活動背景
寒假期間,大學生們有大量空閒時間,爲了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發掘個人潛力,提高社會參與度,學校發起了一系列社會實踐志願者活動。這些活動旨在讓大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自己,促進社會發展。
二、活動內容
1.參觀社區環境
大學生志願者們走進社區,參觀了當地的環境狀況,瞭解了居民的生活狀況和環境問題。他們通過實地考察,深入瞭解社區環境的狀況,爲後續的環境整治和改善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資料。
2.向社區居民宣傳環保知識
志願者們通過發放宣傳冊和舉辦講座的形式,向社區居民宣傳環保知識,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環保工作中來。通過這些活動,居民們更加清楚瞭解到自己應該如何保護環境,如何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3.兒童關愛活動
志願者們走進當地的希望小學,開展了一系列的兒童關愛活動,包括繪畫比賽、讀書分享會等。他們帶給孩子們歡樂,也從中收穫了快樂。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大學生和孩子們之間的交流,也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
4.培訓和講座
大學生志願者們舉辦了多場志願者培訓和社會實踐的講座,邀請了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前來授課。這些講座涵蓋了環保知識、社會實踐方法、公益活動組織等方面的’內容,爲大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機會。
三、活動成果
1.通過實踐,大學生們增強了團隊合作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質。
2.爲社區居民和孩子們帶去了知識、快樂和關懷,促進了社區文明建設和社會和諧。
3.提高了大學生對社會實踐和志願者活動的認識和參與度,培養了更多的社會實踐志願者。
四、不足之處
1.在活動中,由於部分志願者缺乏實際經驗,對一些具體操作的方法和技巧理解不夠深入,導致活動效果不夠理想。
2.部分社區居民和孩子對活動的參與熱情不高,需要更多的宣傳和引導工作。
五、改進措施
1.增加實踐培訓環節,提高志願者的實踐能力和操作技巧。
2.加強對社區居民和孩子的宣傳工作,增加活動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六、結語
寒假社會實踐志願者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爲大學生實踐提供了平臺,也爲社會的發展增添了溫暖和動力。希望未來能夠進一步加強這種活動的組織和宣傳,讓更多的大學生積極參與爲社會和自己的成長貢獻力量。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