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精選20篇)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1
在很久以前我就很想讀《平凡的世界》這本書了,終於在最近有了些閒暇時間來拜讀此書。從來沒有哪一本書讓我如此癡迷。讀它,感想好多,可真要寫讀後感,卻又真的不知道怎樣去落筆,很害怕自己的拙劣的文字表達不出真實情感。
在這部著作中,苦難和奮鬥、平凡和偉大是主題詞,而貫穿其中的是親情、愛情。講述了一些平凡人的奮鬥歷程。孫少平是我最佩服的角色。
“我雖平凡,但絕不平庸”。這是孫少平的吶喊。聽到這樣擲地有聲的吶喊,我不禁爲自己的人生設想感到慚愧,同樣是熱血青年,想法卻有如此大的差距!我的設想是平庸的,是毫無志氣可言的!其實內心是不甘平庸的,但殘酷的現實讓我不得不低頭認輸,這與孫少平面對現實的坦然與豁達相比,真是無地自容。
面對困境,孫少平能很有氣魄地說:“事情出來了就按出來了的!”因爲他深知“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事都能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者實現”,而我面對困境,要麼退縮,要麼抱怨,卻不懂換個角度思考,讓自己擺脫煩惱。“大自然不管人世間的喜怒哀樂,總是按它自己的規律循序漸進地變換着一年四季”,這是無法改變的,既然無法改變,就要學會接受,學會忍受。
最深刻的是他對苦難的理解和對工作的態度。對苦難他這樣理解:不要害怕苦難!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命運總是不如願,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難中,才使人成熟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並不都是快樂。
幸福,或者說生存的價值,並不在我們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在無數艱難困苦中又何嘗不包含人生的幸福。對勞動,他這樣看待: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叫人尊重;只有勞動纔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不論什麼人,最終還是要崇尚那些能用雙手創造的勞動者。多麼深邃的理解啊!這些話語對我的人生觀,價值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孫少平的爲人極大地鼓舞着我,讓我懂得:只要不怕困難,有頑強的毅力,任何困難都不會把我們難倒。我非常敬佩他,在今後的生活和學習中要時刻以他爲榜樣。
此書更讓我明白,在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要有正視苦難的勇氣,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有執着的追求和渴望,學會在逆境中歷練心智,在自身中尋找堅強,戰勝自我,找一箇堅強的理由讓人奮進,這樣的人生將不會平凡。現在我不再抱怨自己平凡,因爲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生活是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鬥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2
當我們正值青春懵懂的時候是否想過未來的生活會是怎樣的?當我們真正步入生活,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快樂、痛苦,我們是勇敢向前還是沮喪頹廢?對於生活,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悟,但正是這些源於心底深處的感悟構成了我們這個平凡的世界。
在期間的高中生是非常艱苦的,每天拼命幹活,學不到多少東西。而恢復高考卻又令他們欣喜而失望,他們的能力是絕對考不上大學的。而他們也將走入社會去面對屬於自己的生活。
少平是一箇窮學生,他人雖窮可是骨子裏有一股拼搏向上,不服輸的勁,他毅然離家去一箇全新的地方當小工,後來又去挖煤。雖然日子很苦,可他從未消沉因爲他是在靠他自己的手賺錢,他不用靠別人養活。
而他的哥哥少安也同樣是個不服輸的人,他開辦磚窯,在生意接近低谷時又出現轉機使他燃起了奮鬥創業的希望,重新興辦磚窯成了響噹噹的“萬元戶”。
同時,我們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屬於我們的那份——愛情。
少安爲了能讓弟弟妹妹上學,毅然留在家幫父母種地。小時候他經常和鄰居家的女孩潤葉一起玩,可是人家父親做的官越來越大,就搬離了他們。潤葉只喜歡少安,少安又不可否認的喜歡潤葉,可是少安不敢接受這份戀情,他……太封建了。他只去山西娶了一箇能幹的女子。而潤葉一氣之下嫁給了一箇一直追求他的司機李向前。她和李向前的“夫妻”只不過是徒有虛名。她甚至沒在李向前面前笑過,二人結婚後不久就分居了。可是當潤葉得知李向前因鬱悶飲酒不慎開車出了車禍失去雙腿時,潤葉的心一下子燃起來了,她重新負起了一箇妻子的責任一心一意地照顧起向前。
少平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當過幾年教師,後來獨自一人去闖蕩,經歷了許多磨難。可他與中學同學曉霞相愛。曉霞是地委書記的女兒。他在一顆火熱的心下又隱藏着一條冰冷的河。因爲他認爲他和曉霞因爲“地位”的關係會很難在一起。正當他爲此糾結之際,曉霞在採訪時爲救一箇被困在洪水中的女孩一下子被洪水沖走了,連屍骨也沒找到,兩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兩顆火熱的心就這樣被洪水沖走了,消逝了。
他們的愛情都是悽美而又悲涼的讓我們不禁看到那個年代的等級觀念對人的影響之大毒害之深。可是即便是現在這種觀念又何曾少呢?誰家父母不看看兒子、女兒是否門當戶對呢?殊不知有多少段美麗的愛情就斷送於此啊!
除了愛情我們也爲少平、少安的奮鬥歷程所折服、震撼。少平放棄了在家與哥哥燒磚,獨自一人去外地闖蕩,他不怕喫苦,踏實肯幹,從未對自己的工作感到自卑,他甚至爲了讀書住在連豬窩都不如的清淨地方。在他艱苦奮鬥的時侯是衆多的名人與信念在鼓舞着他繼續向前。他的精神不得不令我們敬佩。回望我們這些溫室的花朵,誰又有少平一半的精神呢?
生活中固然會遇到種種困難,但是隻要我們肯努力,不偷奸耍滑,腳踏實地那麼我相信我們一定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也同樣會在平凡的世界中活出不平凡的人生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3
最近在讀《平凡的世界》。讓我很是有一番感悟,這纔是人生。
孫少安,一箇大家庭的頂樑柱,在十八歲就當上了隊長,這是多麼的榮耀啊。不僅這些,爲了供自己的弟弟妹妹上學,自己放棄了學業,回家務農來支撐這個大家庭。他是一箇思想超前的,有勇有謀的年輕人,不受老思想的束縛,放手一搏。讓自家的日子越過越好,越過越紅火。在當時那個社會情形下,他不畏懼,辦起來了磚窯,本是爲了人自家的日子過好,當自己家的日子過好了,他並沒有忘記村裏人,帶着大家一起發家致富。這是要多麼大的無私無謂的精神啊。
孫少平,一箇讀過高中的孩子,有想法,有孝心。但命運真是殘酷的。本在村裏當一箇初中教師,本以爲日子就可以這麼安穩的過下去了,卻不料不久學校就給合併了,老師這個他所喜愛的職位也沒有了。到後來卻只能在家務農。他是不甘心的,他的心很大很大,卻沒有地方施展他的畢生才華。他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終於,他有機會去了外面的世界,卻不料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卻很無奈,一身的才華沒有地方施展。淪爲一箇攬工漢,幹了好幾年。纔有機會去礦上工作。有了愛自己,理解自己的人。不料最後愛人死去,自己也毀了容。
田潤葉,起初她是一箇勇敢的女人,敢於爲了自己的愛情做出努力,敢於追求自己的愛情。而生活總是不盡人意,爲了自己的二爸,委屈嫁給了一箇自己不愛的男人。不幸就從此開始了,每天就如同噩夢一般的活着。直到自己的老公出了車禍,她才明白自己已經是他人妻了。自那之後,她明白了一箇妻子的責任。
其實平凡的世界裏總是不平凡的。只要你努力,只要你相信,只要你不放棄,你會成爲那個不平凡的人。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4
我十分的喜愛文學,最崇拜的作家不是善於寫言情劇的瓊瑤,也不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而是逝去多年的路遙。因爲他寫的一部《平凡的世界》,從中我感受到一羣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一生。
《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孫少安帶着一家人,經歷了貧窮,餓着肚子勞動過日子,兄弟姐妹們一天天的長大,造化弄人,與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教師田潤葉忍痛分手,與後來結爲夫妻的秀蓮相親相愛,雖然日子十分的艱難,可是他並沒有放棄過努力,最後與妻子並肩奮鬥,爲了過上富裕的日子,照顧好一大家子的人,沒日沒夜的辛苦的勞動,一生的艱險體驗着坎坷的人生。他的弟弟孫少平有着高尚的品格,他的理想與錢財無關,與功名利祿也沒有關係,那種單純的理想好像能淨化人的靈魂,使人如沐春風。
在那樣的一箇年代,如此苦難,可是這樣的一家人互親互愛,與我們現在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現在好多的家庭非常的富裕,可是子女在分家時,爲了多分得一點財產,不惜對搏公堂,鬧得不像一家人,從此橋歸橋路歸路,老死不相往來。有的子女甚至去啃老,父母辛苦了一輩子不想着去報答,反而希望將父母養老的錢全部佔爲己有,人性的貪婪真叫人傷心欲絕。
再說孫少平,填不飽肚子的年代,他卻堅定的守着自己的理想,真叫人敬佩不已。現在的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都有崇高的理想,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心裏被金錢、名利權填滿,忘記了夢想只是貪婪的去追逐這些東西。等多年以後無奈的嘆息着:“唉,我這樣都是社會造成的。我要是堅持理想,我買的起房子,買的起車子嗎?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啊!所以我這是卑鄙無奈啊!”說的多麼的冠冕堂皇啊!也叫人感到可悲,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可言。
真誠的推薦您們去看看,相信一定會有收穫的,或多或少!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5
我正在上高中,我花了一天多的時間一口氣讀完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它是一部讓我極爲震撼和感動的小說,走馬觀花地看完有點不求甚解,但它還是給我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讓我無法忘懷。
《平凡的世界》講述的是發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間黃土高坡上雙水村的故事,深刻反映了農民生活的喜怒哀樂。孫少平,他接受了高中教育,不甘於生活在落後的農村中,積極追求知識,經過自學達到了與大學生比肩的知識儲備與思想廣度。他努力用保爾·柯察金的思想支撐自己,帶給自己奮鬥的勇氣和頑強不屈的信念。雙水村、孫少平的世界是平凡的,他們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箇村、一箇人,但是路遙卻在平凡中讓我們看到了不平凡。
我們只是無盡沙漠中的一粒沙子,茫茫大海中的一滴水珠,平凡得無法讓世人都看得見。我們是平凡的,但絕不要平庸;我們雖微不足道,卻一定要活出屬於自己的生活。對於這本小說所帶來的感受,我實在無法用言語來表達,但我卻一直被孫少平的精神激勵着,它讓我擁有了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不懈追求的動力。人的一生不可能平平坦坦,有酸甜苦辣,也有悲歡離合,所以每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只要用積極的心態、頑強的意志和足夠的智慧勇敢地去面對,我們就會發現,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改變的。
《平凡的世界》也揭示了人的命運、家庭命運、社會命運都維繫在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和諧發展上,讓我們明白:只有尊重客觀規律,建設和諧社會,纔是中國農村、中國人民的希望所在。
我們處在一箇充滿機遇、充滿挑戰的時代,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在書中吸取更多更大的精神力量,從改變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爲自己精彩的人生,爲和諧社會的創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6
生活,無處不有糾結與掙扎,而現實與精神的雙重痛苦常常使人徹底墮落。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交織,只有在無比的痛苦中還能巍然站立,緊握車轅的人纔是真正的強者!孫少安就是這樣的強者,他經歷過巨大的艱難與痛苦,卻把艱難痛苦都當作人生的財富,始終掌握前進的馬鞭,在前進的道路上闖蕩出了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遷於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近期讀過《平凡的世界》,則使我對於“平凡”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孫少安,作爲農民家庭的長子,在12歲的時候就開始承擔起這個貧困家庭的擔子,可稚嫩的他並沒有被飢餓與貧窮壓垮,而是在艱難困苦的磨練中,迅速成長爲一箇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遺傳了父親的倔強與魄力,卻比父親更加精明幹練,生活的歷練又使他不會在任何困難面前輕易低頭,這樣的人在那個時代大潮中勢必會有所作爲。在孫少安身上我讀出的是面對命運時無比的勇氣,他可以白手起家積攢創業資本,可以大膽借貸萬元開辦磚廠爲鄉人謀取利益,更可以在欠下萬餘欠款時從頭來過,東山再起,最終成爲遠近馳名的農民企業家。對比孫少安這樣的人生,我們沒有理由去逃避現實,被暫時的困難打垮。
由此結合到自身,作爲一名職工,在近六年的工作當中,我從稚嫩、焦慮、挫折、消極,直到今天的成熟、勤勉、責任、擔當。幸運的是一路走來不曾放棄。前四年的野外測繪作業,嚴酷的作業條件、生疏的人文環境帶給我重重阻力,但我選擇了堅持,也克服了種種困難,很快地融進了這片熱土,爲今後開展各類生產任務鋪平了道路,也鍛鍊了我耐勞、敬業、精益求精的品質;
近兩年的下基層鍛鍊,我真正沉到了一線,開闊了眼界,也接觸了形形色色的衆人,並負責完成了農、林、牧、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經濟普查等多項業務,排查化解了大量的土地矛盾糾紛,進一步培養了我管理、分析、解決事務的能力。回望之前經歷的艱難困苦,現在都成爲了勇攀高峯的奠基石。感謝那些曾經讓我畏懼、躊躇、氣餒的一切困難,它讓我體會到了一種崇高感,讓我以暫新的姿態面對眼前的世界。
在這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箇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們都該重溫《平凡的世界》,它帶給我們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給予我們來自靈魂的震撼。它會讓我們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坎坷,社會是那樣的不美,只要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體現人生的價值。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7
從山裏進到縣城裏讀高中的少平,由於家裏窮,而這個年紀又特別容易敏感甚至自卑。所以他故意要與家境優越的養民作對,在曉霞面前也手足無措,瞧不起潤生,只願意與同階層的同學交往。
一般地,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心疼父母,極力要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少平就是這樣,一方面敏感自卑,另一方面又朦朦朧朧不願接受命運的安排而奮起搏擊,所以在金錢上沒有優勢,就要努力在精神上取得自尊。
這個過程,在家境不好的農村孩子身上特別明顯,當年我也是因爲自己的父母是農民,而一度特別羨慕父母是工人的同學,然後暗暗發誓“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期望”“爭口氣”,這樣下來的結果是,可能會學習很好,事業小成,而性格卻是“爭強好勝”“自以爲是”“虛僞自尊”。所以,很多自傲是源於自卑的。無疑,侷限性也是非常明顯的。
出身無法選擇,對生活的態度卻可以通過自身的修煉加以調整。曾經問過皮皮娃,他們的同學都花多少生活費,花錢的態度如何。他說,挺好啊,每月花一千多的也沒感覺少到哪裏去,每月花三五千的土豪也沒表現得很囂張,認爲都很自然。
確實不錯,這些孩子們並沒有因爲金錢的多寡而糾結,既沒有自卑,又沒有炫富。他們上可以去大英博物館巴黎聖母院,下可以鑽巷子喫蒼蠅館。他們關注的不是錢,自然也就不會成爲錢的奴隸,也就是自由的。
由於家境,自卑乃至自傲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這是一箇關鍵的分水嶺,想清楚了,做對了,你會知道天下衆生平等,每個人自有機緣,只要有格局有胸懷肯付出,自然有你意想不到的結果;否則,或者沉淪,或者孜孜以求個人的成功,不斷強化個人的感受,時刻認爲這個社會對自己不公平,時刻想着戰勝別人,實現自我價值,結果是,你可能會有一箇世俗眼中的“成功”,卻也一定會有糾結與侷限,甚至反面的結局。所以,少些自我,多些忘我,很重要。同樣,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也很重要,會讓你的孩子更從容一些。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8
《平凡的世界》是著名作家路遙的作品,曾獲得茅盾文學獎。在中國,這是權威的大獎,是官方給予這本書的極大肯定。今年暑假,我已將《平凡的世界》閱讀完,由此感慨系之矣。
《平凡的世界》爲我們描述了在改革開放初期,原西縣雙水村的倆兄弟孫少安和孫少平,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用自己的方式實現了人生價值,他們這種不服命運,敢於冒險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孫少平,他是整本書的線索人物,他的所見所聞所感構成了此書的框架。他,出生在一箇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裏,家就是一箇破窯洞,小小的窯裏擠着七口人。他總是穿哥哥的舊衣服,舊鞋子,在學校裏喫着大夥都不願意喫的丙菜。但他並沒有抱怨這個世界帶給他的不公,在莫大的打擊下,他依然可以堅定不移的懷着理想,努力地奮鬥着!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在當今社會上恐怕是沒有幾個青少年能擁有!
在平凡的世界裏,他可以蜷縮在任何一箇有光線的地方靜下來看書,細細品味書中人物的一舉一動,可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沉浸在手機與電競遊戲之中無法自拔;他可以和田曉霞一起談論文學,一起批判政治上的錯誤。而現在孩子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啊,又有哪個孩子向他們一樣如此關心國家大事呢;他可以放下讀書人的架子,爲了生計去搬磚,就算手,背已經傷痕累累,也不會因此而放棄。再看看我們,一點點小挫折都能讓我們哭爹喊娘,都能讓我們叫苦不迭……而他就像一箇不倒翁,被打倒千萬次,最終他仍會筆直地站起來!這難道不是平凡中的偉大嗎?這是當代青年難以做到的偉大!這也正是我敬佩他的地方。
在每一個人的少年時代裏,都會有年輕氣盛,目空一切的一面。心中願望千千萬,對自己的人生有太多太多的期許,可是,沒有人的一生是完美的。《平凡的世界》讓我明白腳踏實地的重要性,明白了平凡中的偉大,明白了在努力奮鬥的同時應保持一顆平凡的心。
有人對《平凡的世界》的推薦理由是:人,對於這個浩渺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世事的變更,無非是些平凡事!
在這樣一箇平凡的世界裏,你會遇到挫折,坎坷,可是又怎樣呢?難道要因此一直抱怨上天的安排,亦或是放棄自己鮮活的生命嗎?這樣的做法實在是大錯特錯啊!我們要像孫少平一樣,就算出身平凡,也要一直堅定者自己的信念,滿懷着對世界,對未來的期待,勇敢地去拼搏,勇敢的面對世界的不公,勇敢地迎着上天給你帶來的苦難向前大步走。少年,就算世界平凡,你也平凡,不要怕,勇敢地拼吧,相信你會成爲你想成爲的人!
因此,願每一箇少年都可以細品《平凡的世界》!都可以明白平凡中的偉大!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9
如果讓我選擇一本能夠催人淚下,打動人們的心靈的小說,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由一些不平凡的人組成的,他們當中每個人都懷揣着自己的理想,且總都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孫少安,是一箇關心父母,關心兄弟,時刻爲他人着想的硬漢。他12歲就輟學在家爲父母分擔家庭重任,整天像牛一樣的勞作卻沒有一聲抱怨。這種精神品質確實值得我們學習,想想我們自己,我們現在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我們是不是應該向孫少安學習,自己豐衣足食呢?
孫少平,是一箇意志堅強的男子漢。他從來不嫌苦。在黃原打工的時候,石頭在他的背上畫出了許多血痕,但他一句話也沒說,第二天還是照常上工。在煤礦的時候,和他同去的一些富家子弟看着煤礦艱難的生活都想打退堂鼓,可他卻毫不退縮,相反還比較積極樂觀,這種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寫分家的那一段了,孫少安的妻子秀蓮執意要分家,父母也都同意了。可孫少安卻死活不願意分家,他不分家是有它的理由的,他不想讓全家人喫苦,他擔心分開家之後他的父母們無力照顧這麼大一家子人。我看到這覺得孫少安很有孝心,他懂得體諒別人,體諒父母,寧願讓自己一箇人喫苦,也不想讓全家的一箇人受累。
當我看到孫少平讀到田曉霞犧牲之後,我的心情也悲痛到了極點。不知怎麼了,我也爲田曉霞的犧牲而感到惋惜,心都要碎了。但孫少平並沒有被這個噩耗打倒,最終出人意料的站了起來,他的意志實在是太堅強了。
我讀完這本書後,我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路遙者憑藉着他的筆桿子,寫下了這部勵志小說,我覺得不能讓他對我感到失望,所以從今往後,我要加倍的努力,做一箇像孫少平那樣被挫折與苦難打不倒的人。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10
自我開始看小說起,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也是我迄今爲止讀過最長的一部小說了。凡是一部好的小說我都不會囫圇吞棗的去看完,必要是身臨其境的感受去享受的。故然在這部小說我沒有放過每一自然段,甚至可以誇張的說連一箇字也不曾捨得放過。我想慢慢的斟酌,欣賞的同時而且享受着。
平凡的世界是描繪一羣爲了自己的光景,爲了自己的夢想堅持不懈地奮鬥的平凡人,但在作者筆下的他們是一羣不平凡的人。書中的字裏行間都非常耀眼,書中的人物也好像活着似的。這部小說不僅是讓人眼得到享受,更多的是像一場雨對人們靈魂的洗禮。
《平凡的世界》路遙筆下以孫家兩兄弟對生活的憧憬而奮鬥的鏡頭式打開全文的文路。而在作者筆下更注重孫少平在高中到省城大牙灣煤礦的情感變化一一清晰地描繪了農民階級底層的人物形象。詳細的寫到人的自尊到自強不息再到奮鬥、追求自己內心世界,脈路構思讓人讀起來蕩氣迴腸的。
也許這也是路遙精神世界的一種信仰,所以鑄就了這麼一部耐人尋味的小說。孫少平在高中時代所遇見的人和所經歷的事都讓他自己確信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也可以活得不平凡的,但在每個人面前他不顯得那麼的自卑,那時候就一餐飯可以衡量一箇人的生活條件。僅僅因爲一箇黑饃饃讓他慢慢地從自卑走出來,他變得自信了。恰在這同時他認爲了和自己同病相憐的郝紅梅的出現了。
就因爲這,他們互相借書的過程築建他們的友誼橋樑。以前的眼神交流也逐漸多是語言上的交流。但這不是長久的,旁人的流言蜚語讓他們不得不斷了來往。恰在這同時他又遇上了一位精神相謀的知己,她叫田曉霞。日子長了,她也許是心生情愫,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情感。
荒涼無盡的黃土高原竟然在他們不懈的努力,煥然一新了。山巒也綠了幾處,田野上總是讓農民五穀豐登的一幕。真讓人感動啊,大地也哭了。正是在作者筆下的十年季節跨越性變化,農民們也漸漸地甦醒了,各家各有自己的家業,家景也勝過往日了。向來死氣沉沉的黃土高坡也像復活似的精神抖擻起來了。
是的,平凡的世界鑄就了一羣不平凡的人。問心一句,那我們呢?還在生活的路上迷茫着,還在深夜裏頹廢着嗎?我們也許應該早點卸掉身上的累贅,爲此爲了我們的生活添上幾處光彩,哪怕也只有一點點呢!那也讓我們自己問心無愧,讓靈魂也得到安撫。是啊!生活也那般艱苦,現實是那般殘酷的,可靈魂卻總是不甘心的向命運屈服啊。人生啊!爲何要安排這些情節,這些劇情;或許這早已不重要了,因爲活着就是爲了讓活着更加的有意義。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11
看完《平凡的世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雖然不止一次的讀過這本書,但還是被它的情節深深地吸引,每讀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穫,也許這就是《平凡的世界》的魅力吧。
記得第一次讀《平凡的世界》這本書還是在大一的時候。那時我常向舍友抱怨來到這所學校,舍友聽了之後便推薦我去讀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我便去圖書館借了這本書。翻開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扉頁上的題記:“謹以此書,獻給我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當看到這句話時,不知爲什麼內心就有很大的觸動,我想這可能是由於我來自農村,對那片養育過我的土地也有着特殊的感情的緣故吧。剛開始讀,我發現我已經完全被這本小說吸引了,因爲它是一本能讓人安靜下來的小說。它的內容如它的名字一樣,將一箇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世界呈現了出來。書中描寫的是一羣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平凡人,他們演繹着平凡的故事。匆匆的時光,在路遙先生的筆下鋪展開來,沒有一點的矯揉造作,有的只是農村樸實無華的生活。
這本書我再也不能一口氣把它讀完,因爲書中有着太多太多的情感,以至於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不由的停下來回味、思考這些情感糾葛。這些平凡的人,他們經歷着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這一切的經歷只是當時社會上一個個小小的縮影,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在路遙先生的筆下,這些平凡人身上的親情、愛情、友情是那麼的質樸,那麼的真實,帶給人們不平凡的感動。
路遙先生用一顆善良和悲憫的心靈給我們展現了一箇平凡的人物世界,並讓我們在人生的酸甜苦辣中感受到了極其輝煌的人生意義。也讓我認識到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纔是最偉大的。它時刻提醒着我美好的生活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是通過努力打拼出來的。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美好的事情都會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實現。我們雖然是平凡的人,但我們要有堅強的理想和信念、有執着的追求和渴望,學會在逆境中歷練心智、在自卑中尋找堅強,戰勝自己,找一箇堅強的理由讓自己奮進。就像少平說的:“我是一箇平凡的人,但平凡的人一樣可以活的不平凡”。平凡也可以如此的偉大,是我在這片亙古而蒼涼的黃土地上見證的一箇真理。他們雖然平凡,但他們擁有無盡的熱情。他們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人生中一切美好而又苦難的品質。他們雖然經常會面對苦難,但他們能夠挺直脊樑,直面它!苦難與機遇並存,我們的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這樣我們平凡的人生纔會變得更加精彩。
我很喜歡《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句話:“連偉人的一生都充滿了那麼大的艱辛,一箇平凡的人喫點苦又算得了什麼呢?”是啊,喫點苦又算得了什麼呢。我會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這本書讓我不再抱怨,而是更加腳踏實地的去努力奮鬥。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12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於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對於平凡,我素來都是這樣認爲的,直到讀了一本書——《平凡的世界》,這才恍然大悟。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位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我很喜歡路遙的出發點——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從小處着眼,作者刻畫出一箇個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襯托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反映人們的思想,給人以親近,給人以啓迪。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說孫少平,我認爲孫少平這個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線,通過他的成長和成熟的經歷,展現給大家面前的是那個時代整整一代人對生活的憧憬與無奈。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的品質,包括並不好高騖遠。貧窮曾讓許多有理想的人們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們的自卑與懦弱我們沒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們要用另外一種眼光去學會欣賞。那種戰勝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現出自卑裏的堅強讓我敬畏,因爲那也是一種精神。戰勝困難,擺脫束縛,讓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如何的體會生活中間的親情、友情、愛情,學會生活,懂得珍惜,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也是一種警醒。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裏他描寫着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在他的世界裏,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他認識到了平凡,也選擇了平凡。
當我費力的打開第一頁的時候,就被一箇雨雪描寫的場面給吸引住了:“…系濛濛的雨絲夾着一星半點雪花,正紛紛玲玲的飄灑着…”我喜歡景物描寫,給人美的享受,這可能是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受,春天到夏天,夏天到秋天,秋天到冬天,冬天又到春天,過度的非常自然,跨越了近10年的季節變化,相同的季節不同的手法描寫,讓我大覽宏圖。
最讓我賞識的是,從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給我們引發了一箇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麼去生活,和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和思考,書中多次提到對人生的贛臺,這可能是這本書的深邃所在,也是這本書的精華。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說過:痛苦難道會是白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什麼是平凡?那種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於平庸,生活上安於現狀的人,纔是真正的平凡。
這是一箇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箇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儘管社會有那麼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每一箇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13
越平凡的生活越真實,越平凡的生活越誠實,越平凡的事情越能創造奇蹟。
——題記
利用假期之餘,我讀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給我最大的教育意義,則是一種對農民的深刻理解。
作爲90後的我們對老一輩們講的過去的艱苦總是懷着懷疑的態度,有那麼艱苦嗎?在那種艱苦的條件下,人們爲了理想必須堅持下來。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遙以史詩般的筆觸,描述了中國的社會在歷史變遷的大背景下,黃土地上普通人的悲歡離合,作品問世即好評如潮,並獲得了矛盾文學獎,重新回想這部書所概括的時光,依然會發現從1978—1985年以來的歲月是那麼令人神往,生活在那時的人們以卻後重生的喜悅憧憬未來,用感恩看待剛剛過去的噩夢……簡單,純粹,一切都籠上了理想的光環。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得不一次次地停下來,慨嘆書名的妙處,同時也不停地問自己,究竟什麼是平凡?什麼是偉大?什麼是生活?
孫少平,這個路遙筆下的主人公,出身貧困,卻懂得坦然面對,踏實的走好每一步。他經歷了挫折與磨練,生活把他塑造成了一箇堅強的人,一箇優秀的人。我想,在以金錢的多寡爲成功的參照物的今天,很多年輕人不會以孫少平這樣的人爲崇拜對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任何時代都會有真正純粹的愛情,理想主義的頌歌也永遠沒有休止符。
書看到一半的時候,曾以爲小說會有一箇完美的結局,則讀完後感覺遺憾,然而隨時間的推移,生活的積澱,慢慢地我彷彿讀懂了這平凡,這不是童話沒有灰姑娘和水晶鞋,更沒有王子和公主的美麗故事,也許這就是生活吧!平凡但不平庸,走踏實堅定的路,演繹自己的人生,實現人生的價值。
我想讀了《平凡的世界》,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鬥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
但願自己在今後的人生歲月中,不管是失意落魄,還是輝煌興奮的時候,都能夠想起路遙,想起《平凡的世界》。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14
每一箇平凡的人都以一箇不爲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個平靜背後都有激情澎湃,無聲有時勝有聲。
讀完《平凡的世界》後,我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經的抱怨、憤世不公是多麼的幼稚。與主人公的經歷比起來,我們是多麼渺小,從小學一路走來,沒有經歷什麼挫折,而我們稱道的是考試失敗,情緒失落等等,與少安、少平相比較我們又算什麼呢?相信自己能飛!這是讀完這本書後,我的第一個感受。在這部被譽爲“第一部全景式描寫中國當代城鄉生活的長篇小說”的巨着中,作者圍繞着主人公孫少安與孫少平兄弟倆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不斷超越自身的侷限,最終獲得生活上的成功,譜寫了一曲充滿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們揭示了人生的自強與自信、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並以一幕幕催人淚下的苦難所展示出的人物的頑強堅韌的信念告訴人們:苦難與挫折只是個軀殼,真正廣闊的生活意義在於我們對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誠與熱情中所體現的堅強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飛!”
少安與少平兩兄弟同爲黃土地的兒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人生。不向命運妥協,他們相信自己的雙手可能改變命運。他們在一次次苦難中得到錘鍊與昇華,表現出當代農民的頑強與堅韌。小說廣泛涉及了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生動地記錄了農村生活的巨大變化。它表達了昂首向上的奮發精神,展示了人的自尊、自強與自信。
沒有一條小船不是經過風暴而順利抵達港灣的。孫少安的成功亦不例外,在實現“飛”的壯舉與體現自身價值的過程中,他也曾遭遇到不斷的挫折和打擊。爲了擴大社員自留地,他曾被當作“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典型來批判;曾爲嘗試着進行承包責任制的改革而遭到縣委的嚴厲批評;最爲殘酷的是在第一次擴大磚廠時,因高薪聘來的燒磚師是騙子的緣故,他的磚全部被燒砸了。無力歸還貸款,也付不出村中幫忙勞力的工資,那時,他就像一隻被風暴打斷翅膀的小鳥在冷風中簌簌地顫抖着。
真、善、美,永遠是人們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書中的一箇個主要人物,那麼的真實,那麼的善良。然而,人物的結局總令人傷懷,幾乎沒有一箇結局是完美的:孫少安幹出了點名堂,他賢惠的妻子卻勞累至噴血;天潤葉終於明白了李向前對她的一往情深,毅然與之結合,可向前卻已是殘廢。孫少平以他獨有的人格力量贏得了地位懸殊的田曉霞的愛,可田曉霞卻再也回不到他的身邊;潤生義無反顧地與郝紅梅結合,可她畢竟還帶來孩子;金波呢,還不知道要追尋那夢中女子到何時。這一切的一切,總令人有些惋惜。特別是少平與曉霞,地位相差那麼多,卻能夠心心相印,都願他們會有個完滿的結局,可作者路遙偏偏那麼殘忍!我有些明白:
我們心理上總不願去接受悲劇,所以很多作品多以大團圓結局。然而,生活中是沒有完美的。而正是這不完美,纔是更能打動人的一種美。維納斯正因爲斷臂才顯得更美,把這種美稱爲殘缺的美。正是書中人物結局如此安排,真、善、美的統一,使讀者唏噓不已。
我們應該相信:“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15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浩渺的世界而言,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如滄海一粟、沙漠一塵。然而,在這樣平凡的人生,我們也一樣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他是一位對苦難有着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着深遠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鬥,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對苦難的哲學,欽佩他對勞動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我想說,如果生活需要我們忍受痛苦,那麼我們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
有位了不起的人說過:“痛苦難道會白受麼?它應該是我們偉大!”什麼是平凡?那種迷失在平凡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於平庸、生活上安於現狀、行動上不思進取、碌碌無爲,纔是真正的平凡,這種平凡固然是我們不應該靠近的。而如今,我們生活在一箇幸福的時代,沒有經受太多的苦難。然而我們的世界也是平凡的,但是隻要我們心懷夢想,並不懈追求,那麼即使平凡的人生終究也會卓爾不凡的!
在一些不滿平凡的人眼中,高貴顯赫的富翁是不平凡的,卻不知有些富翁的親人爲了爭家產而勾心鬥角,他們最渴望的是平凡的幸福。有人說,明星們就是在走不平凡的路,他們星光閃閃、受粉絲們擁戴。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當他們的隱私被曝光時,他們是多麼的苦惱,多麼地想當一箇平凡的人。況且他們在成爲我們眼中不平凡人之前,又付出了多少心血!
所謂: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鮮花背後澆灌的是鮮血和汗水。我們都是凡人,擁有的當然是平凡的人生,但是隻要我們擁有一顆勇於追求、敢於拼搏的心,那麼你同樣可以擁有精彩的生活和別人眼中不平凡的人生。
其實,平凡是因人而異的,只要心中嚮往平凡,你便會覺得平穩,不再那麼計較得失、在意寵辱。只要我們心懷理想、不言放棄,那麼在平凡的世界最終也會迎來不一樣的光芒。苦難與挫折只是個軀殼,真正廣闊的生活意義在於我們對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誠與熱情中所體現的堅強信念。
夢想使你迷醉,距離成了歡樂;追求使你充實,失敗和成功都是伴奏,幸福和痛苦都會是享受! 放飛夢想,奮力拼搏吧,世界等着你去改變,在平凡的世界裏塑造一箇自信的自己!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16
在路遙的筆下,在平凡的世界裏,有一羣敢於奮進,勇於進取的年輕人,他們是平凡的世界裏的一點不平凡,代表了那個時代的聲音。
孫少平是全書的主人公,是一箇新時代有理想,有思想的青年。孫少平上學時,家境是艱苦的。高中時,每天喫不飽,穿不暖,但是生活上的艱苦,並沒有使他失去面對生活的勇氣,這個衣着不合體的高個學生,在精神上是富有的。他積極閱讀,在學習的同時,也樹立了初步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可以說是閱讀使得孫少平變得和其他的人不一樣,這不僅表現在他的處世態度上,也表現他的行爲言語上。
孫少平有着鄉下人勤勞樸實的一面,又有着知識分子肯學上進的一面。他的身份雖然在變,可是他的思想卻一直沒有變。相比較,現在的人,對於信唸的堅持很容易就受到外界的影響而改變,我們其實都在社會或者是周圍的影響下改變着什麼。如果我們都能像孫少平一樣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不放棄追逐自己的理想,執着於完成自己既定的人生目標的話,我想許多人的人生一定會比現在好上很多。
在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處理上,孫少平也能拿捏得當。在親情上,他始終深知家中的疾苦,從不因爲自己而給家中添加負擔。在友情上,少平有一箇最好的朋友——金波,他們都深深地瞭解對方,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在愛情上,孫少平和田曉霞從相識到相知到相愛感動了無數人。
我一直在想,《平凡的世界》到底是什麼地方吸引着我。孫少平的人格魅力,他的執着,他的愛情,無一不在牽動讀者的眼睛。這也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一箇人吸引別人的是他的品格而不是外在的虛華或貧窮,無論怎樣都不能丟掉人最寶貴的品格,要堅持原來的那份美好,即使出淤泥,也要不染。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17
當我懷着一顆敬畏之心走進路遙筆下“平凡的世界”時,我感受到的不再是平凡的文字所帶來的魅力,而是一箇個懂得奮鬥,懂得如何不被平凡世界改變的人的力量。
正如路遙說的那樣:“因爲這個世界的平凡,便迫使他們變得不平凡。”這時,我的眼前彷彿浮現了那一幕幕催人淚下、令人激情澎湃的情景:孫少安夜以繼日地在磚窯裏燒磚;孫少平在外拼搏,爲了生計則在煤礦工地上堅毅工作;田曉霞爲了救人卻命喪洪災……沒錯,可以說他們都是再平凡不過的人,但努力奮鬥的他們已不再平凡。
在那個剛經過“文革”洗禮而缺少活力的時代,像少平、少安這些生活在農村的平凡人已然成爲新時代的新生力量,他們不斷成長,不斷更新思維,不斷離夢想越來越近……
路遙筆下的世界的確與衆不同,尤其是將少平從懵懂無知的少年逐漸成長爲一名新時代所需要的“戰士”的過程,描寫得猶如發生在我們身邊一樣,使我們產生共鳴,也使我們明白了一箇道理:生命與生活需要夢想與拼搏。
奮鬥的人生不平凡!《平凡的世界》帶給我的啓迪令我受益匪淺,它告訴了我什麼是堅強、堅忍、堅持,以及無窮無盡前進的動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們就要做如今的“孫少安、孫少平”們,做生活的主人,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即使我們生來平凡,令世界不看好我們,但請記住:我們有一顆不平凡的心,一路奮戰不是爲了改變不平凡的世界,而是爲了不被平凡的世界改變。我們並不平凡,因爲我們一直奮鬥着。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18
少平雖然是個只有高中學歷的農家子弟,但相對於他的同伴們,他更像是個“文人”:敏感、喜歡閱讀與思考、做過村裏的民辦教師。所以當他來到一箇大城市去試圖出賣勞力的時候,精神與肉體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來到黃原的第一晚,爲了省錢,他找到了曾有一面之緣的詩人賈冰的家裏借宿。賈詩人實際上並不記得這位年輕人了,而少平又不願投其所好僞裝成喜歡詩歌的樣子,所以賈詩人只是出於禮貌收留了少平,這一晚無疑是尷尬的。而當少平第二天找到活兒幹,爲賈詩人的孩子買了一盒餅乾的時候,賈冰夫婦則驚訝中有些過意不去了,他們知道少平並不是個死乞白賴的人,是個很懂禮儀和道義的年輕後生。
爲了生存,少平不得不去找一箇遠方表舅幫忙。但由於是鄉下來的窮親戚,表舅兩口子並不介意將“不歡迎”毫無保留地、坦率地呈現在表情上和語氣中。而少平卻不管不顧,一進門就用眼睛開始尋找水桶的位置,並以強行爲別人服務的“氣勢”使得“驕傲的”親戚不再好意思發作,並且答應去到正在箍窯的書記家試着幫他找個背石頭的活計。臨去前,少平特意叮囑表舅,不要跟人家說我教過書……
更精彩的一幕在書記家出現了,書記開始不耐煩地說了句“小工早滿了”,估計是看到少平體格還不錯,就問了一句“工錢怎麼說?”
表舅剛替少平說了句“行價都是兩塊一天”,少平馬上跟了一句“一塊五”!
“那你今天就上工吧!”書記吐了一口氣。
生存啊,能活着就比什麼都強!少平抓住了這個本不是機會的機會!
對少平而言,機會抓住了,挑戰卻是無法想象的。光着膀子揹着一百多斤的大石頭爬坡,每一步都讓少平處在半麻痹的狀態中,臉上的汗水如小溪一般,流在眼裏蟄的生疼;而背上的石頭如刀片一般割在光背上。此時的少平只有一箇信念,挺住!只有一箇目標:揹着石頭走到箍窯的地方!堅決不能倒下,東關市場還有那麼多的小工在眼巴巴地等着機會……
三天下來,少平的脊背被壓爛了,睡覺的時候火一般地灼熱,不敢平躺,只能掀起背心把潰爛的脊背向上……是爲了那每天一塊五嗎?也是,也不是!
半個月下來,少平終於挺過來了,背部的潰爛的皮肉結了痂,從刀割變成了深度的疼痛,而我們的少平也終於完成了從一箇“文人”到“攬工漢子”的蛻變,他終於又可以在收工以後,窩在自己的爛棉絮中,拿起從賈冰詩人那裏借來的書,竟忍不住讀出聲來:
“亞瑟坐在比薩神學院的圖書館裏,正在翻查一大堆講道的文稿……”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19
人生有太多的無奈,太多的不得已,一件事的存在只是爲了去擠壓另一件事。爲了生存,我們必須要放棄些什麼。
孫少安的一生經歷的太多,他每天在人生的低潮高潮裏來來回回。爲了生存,爲了改變艱苦的生活環境,他開始孜孜不倦地幹活,成長讓他失去了愛情,而值得慶幸的是,他和秀蓮也算是“一見鍾情”,婚姻美滿的滋潤讓他嚐到了愛情的美好,妻子對他的愛與支持讓他大膽地去拼搏,去贏那屬於自己的未來。就這樣,潮起潮落。你聽,風在哭泣,他在訴什麼,有一位質樸的農民遭遇暴雨了;你聽,風在歡笑,它爲什麼笑?那位質樸的農民又開始奮鬥啦!幸福的生活永遠不會太過長久,接踵而來的又是命運無情的打擊。失去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在那麼貧窮的生活裏,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沖垮了少年堅硬的脊背,而他卻沒有哭泣,一直強忍着,在那場風暴中,我聽見他說:“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的確,暴風雨更猛烈了,原以爲賺了錢,一家人可以快樂的生活,妻子卻沒了。呵呵!是可笑,還是可悲。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窮富世襲之說,也永遠沒有成敗之說,有的只是我奮鬥我成功的真理。我堅信,我們的命運有我們的行爲決定,而絕非完全由我們的出生決定。”古人也有云:“我命由我不由天。”
孫少安用他的一生書寫了一箇偉大的真理:除非你放棄,否則你就不會被打垮。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在風雨來臨之日是怎樣的膽怯,更誇張的還有人去跳樓,這是對自己生命的不珍愛,當我們抱怨生活帶來的憂愁,有可曾會記得那些淹沒在歷史的泥土中的那些傳奇人物,他們的一生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借鑑。所以,忘記一時的苦感,去尋找永恆的快樂吧!
孫少平和孫少安是兩個世界的人,但是他們都想讓生活過得幸福些。爲了美好的明天,他只能去打工賺錢,他唯一的好處就是上過高中,閒暇之時,給身邊的人講講書中的故事。每個人的成長背後,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就是他和田曉霞的愛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可以命運之手一直在輾轉反側,又有誰能捉摸透呢?我很佩服田曉霞,他可以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只爲相愛之人能夠相守,可惜“多情自古傷離別,好夢由來最易醒”。有人說:“爲了救一箇你不認識的人,而犧牲了自己,就一定是一箇好人。”能夠在有生之年痛痛快快的愛一場,已經足夠了。
愛人的離去打碎了一場繁華的美夢,命運由着太多的替身,而我沒卻看不見。用一份樂觀的心態去看待,就是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一段感情的結束意味着另一段感情的開始,人也不能總沉溺於過去,這樣永遠都走不到未來,我慶幸孫少平沒有這樣,田曉霞的出現是他一生中做美麗的時光,而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高中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00字 篇20
有些書,與少年記憶同在。
依然還記得當年聽長篇評書時的情景——正午小小的長滿花草的院落裏,葡萄架下,一箇少年正靜靜傾聽並憧憬着寬廣而斑斕的外部世界。在李也默有着陝北風情的聲音中,懷想着孫少安、孫少平、田曉霞、田潤葉們——熱愛文學的少年時光,是多麼的美妙。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遙以史詩般的筆觸描述了在中國社會歷史變遷的大背景下,黃土地上的普通人的悲歡離合。作品問世立即好評如潮,並獲得了茅盾文學獎。重新回想這部書所囊括的時光時,依然會發現從1978—1985年以來的歲月是那麼的令人神往。生活在那時的人們以劫後餘生的喜悅憧憬着未來,用感恩的心看待剛剛過去的夢魘……簡單、純粹,一切都籠上了理想的光環。沒有咖啡館,沒有浪漫的海灘風景,在那個西北黃土高原小小的城裏,在那無名花草盛開的小土坡上,依然能成長起傳奇般的愛情,這愛情曾讓十幾年前的一代人爲之動容。
無從知道如今的讀者如何理解與認知省委領導的女兒田曉霞與煤礦工人孫少平之間的那段愛情。一箇不爭的事實是,現如今已然完全沒有了此類愛情發生與成長的土壤。換言之,作家連想象的慾望都不再會有。煤礦工人與省報女記者之間有着何等的距離?省長女兒怎麼會與煤礦工人有情感發生,他們有認識的可能嗎?即便是作家能想到,這樣的情節讀者與觀衆能否接受?在這樣的問號背後,存在的是大衆對人與人關係認識角度的變化。
在《平凡的世界》之後,已很少再能瞭解到煤礦工人的生活境況了。他們在一度的笑語喧譁之後重又歸入黑暗、潮溼的地下生活。他們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變得那麼寂然無聲。偶爾在報紙、網絡等媒體上看到,也只是與死亡名單、煤礦事故等相連。想來,這個時代的孫少平們不會再有人關注並敬仰了。他喜歡誰和會娶哪一個更是無關緊要了。恐怕還會有人想,只有傻瓜纔會把一箇煤礦工人當作自己的偶像。
所以,這一次在翻閱《平凡的世界》時,我內心充滿着平實的歡喜與複雜的情感。翻閱它們,就如同重走當年的少年心路。老實說,孫少平,這個英俊、淳樸、向上的男青年曾經贏得過我的深深的愛戀。我甚至因之而熱愛他的生活歷程——從黃土地出發,由建築工人到煤礦工人。當然,也熱愛孫家的每個人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泥土與農家氣息。
這是一箇小資盛行的時代,以金錢的多寡爲成功的唯一指標。因而,在許多的大衆媒體中,孫少平以及孫少安們註定缺席並命定成爲弱勢的沉默的羣體。勤勞致富的孫少安們不再是榜樣了,我們甚至很少能看到相濡以沫的農家男女。看看現在吧,更多的文學是農家姑娘們離開家鄉到城市賺取金錢。沒有金錢作襯托的愛情,不再有人眷戀,甚至會讓人鄙視。
走在都市高高的天橋上,我常深感困惑。困惑於川流不息的車輛中平凡人們的退隱,更困惑於媒體、大衆對金錢、權貴的追逐與渲染,對凡人生活與生命的漠視。
如果活到現在,作家路遙該如何面對這時代的鉅變呢?社會現實、文學理念、閱讀興趣,以及金錢至上的當代社會能讓他適應嗎?他的驟然離世,現在看起.來更像是一箇休止符,是有着現實主義理唸的作家用理想主義和人文精神寫就的休止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