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資產報告(精選3篇)

幼兒園資產報告 篇1

  蓮花鎮幼兒園校固定資產清查 自查報告爲了進一步加強學校固定資產的管理和使用,提高固定資產使 用效益,達到合理配置資源、科學管理資源、有效利用資源的目的, 我校精心組織了以校長爲組長的固定資產清查小組, 對我校校產進行 清查盤點,對現有資產情況進行微機錄入,現將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工 作做如下彙報,幼兒園資產清查報告。

  一、領導重視,確保組織機構完善,管理隊伍健全 組 長:寧春芳副組長:趙傑 成員:硃紅波 連綱領 各部室管理人員 二、資產清查範圍 學校的固定資產包括設備、交通、房屋、土地、傢俱、圖書五 大資產類別,不論購置時間先後,不管經費來源渠道,都列入此次清 查範圍。

  三、資產清查工作具體實施情況

  (1) 、全面動員,廣泛宣傳,統一思想,認真學習關於資產管理 的政策法規和相關文件,提高資產管理意識。

  (2) 、自查與覈查相結合。校內各管理部門首先進行自查,自查 主要是依物對帳、依物對卡、依物建帳。各單位各部門在自查的基礎 上由學校組織覈查小組進行覈查,覈查按“以帳對物,以物查帳”的 方式進行。1 (3)清查工作的階段劃分及工作任務 第一階段

  20xx 年 11 月 10 日—15 日爲準備階段。

  主要任務

  ①成立學校固定資產清查工作領導小組。

  ②認真學習相關資產的文件、法規,明確工作要求,制定固定資 產清查工作方案。

  第二階段:20xx 年 11 月 16 日——20 日爲清查階段。

  主要任務

  學校清查工作領導小組按責任劃分到各相關部門覈查。

  第三階段:20xx 年 12 月 1 日——30 日爲統計彙總整改階段,工作報告《幼兒園資產清查報告》。

  主要任務

  ①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處理意見進行整改。

  ②檢查驗收這次清產覈資的成果,進行總結和完善。

  (4)清查的主要成果 ①全面落實了固定資產實物管理及低值易耗品的各項基礎信 息,對每一件資產進行盤點,落實資產存放地點、資產狀況。特別是 針對一些實物信息與資產下轉資料不相符的情況, 以現場實物盤點爲 依據,對相關信息進行了補充、修改。

  ②進一步完善了財務固定資產卡片以及使用部門的使用臺帳的’ 信息登記,做到帳實、帳卡、帳帳相符。

  ③ 清查出一批已報廢的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報廢課桌 50 張,學生方凳 130 張,在此次清查後彙總上報教育局、申請報廢。2 ④摸清了家底。根據清查結果,我校現有固定資產總量截止到 20xx 年 12 月 30 日,總資產金額爲:143.0300 萬元。其中土地、房屋及構築物,資產總計:126.4800 萬元;通用設備,資產總計:7.6000 萬元;專用設備資產總計 4.0500 萬元;傢俱、用具、裝具資產總計:3.9000 萬 元;圖書檔案資產總計 1.0000 萬元, (5)資產清查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第一、個別具體財產負責人對報損財產沒有及時填報損單,造 成賬面有此設備,但是實際無法使用,使帳物不符。學校將定期檢查 和不定期抽查相結合, 設立專職人員定期維護, 出現故障, 及時維修, 切實提高資產的使用率與完好率。

  第二、由於認識及能力上的原因,固定資產管理存在很多不到 位的地方。依據新的固定資產管理辦法,我們將嚴格規範資產規範資 產管理流程,細化管理環節,實施精細化管理,積極推動學校全面可 持續發展。

  四、今後資產管理的工作思路 1、完善制度。今後我校將根據固定資產管理方面的新要求,結 合信息化管理,制定適合我校實際、便於操作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2、明確職責。進一步明確固定資產管理各職能部門和人員的職 責和權限,定人定位,建立統一要求、分級管理、各盡所能、各負其 責的新管理機制。

  3、加強管理。固定資產日常管理嚴格遵循學校制定的各項制度, 規範程序,把好出入關,健全賬、證、卡,加強覈算,確保帳賬、帳3 證、帳表、帳物、賬卡一致。

  4、 嚴格檢查。

  各部門對各自管理的固定資產每學期進行一次盤點, 及時掌握固定資產的變動情況,使相關部門能夠及時更新與維護,對 固定資產做到低耗高效。對盤盈、損失、待報廢資產及時處置, 對 出現的違規情況進行通報並進行相應處罰。

  5、抓好落實。重點做好日常管理和制度落實工作,固定資產管 理部門在加強日常管理的同時,抓好各項制度落實的督促檢查,搞好 協調、銜接,督導各部門抓好落實,努力把我校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 提高到一箇新水平。

幼兒園資產報告 篇2

  尊敬的園長:

  您好!

  時光荏苒,我在x幼兒園也已經工作了將近x年的時間了,要說起來,心中自然是留戀這裏的。但是,因爲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我必須在xx月xx日前離開這裏。作爲成年人,我相信您也能理解我的情況。如果沒有什麼事,那麼誰又願意要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崗位呢?

  曾經,我懷着滿心的希望來到這裏,希望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愛心,成爲一名優良的幼兒園教師。可是漸漸的,我犯下事情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這樣簡單。雖然自己非常的愛護孩子們,儘管我一直在課程上下苦功夫,但是我卻總覺得缺少了些什麼。儘管自己是這樣的努力,但是還是沒有得到孩子們的信任,自己還是沒能管理好一箇班級。但是您卻不這麼看,您看到我的努力,給了我非常多的鼓勵。並且,在之後的教學中,您還經常給我許多的建議和示範,讓我找到了自己缺失的東西——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在有您的教導後,我才真正的走上了老師的這條道路,並且在之後的幾年裏,不斷的改進自己,提升自己,讓自己能成爲一名合格的教師!

  這些年來的變化實在是太大的,我從一名碌碌無爲的新人,慢慢的成長爲一名合格的老師,過去我面對一箇班的孩子都會緊張的失去思路,但是現在,我卻能站在講臺上,和衆多的家長一起討論孩子的培養。這裏對我而言就像是一箇大花園,我在這裏努力工作,同樣也在這裏收穫知識。看着園裏的苗苗們一箇個開心成長,我真的感到非常的自豪!

  可惜,自己再過不久就要離開這裏,離開幼兒園了。儘管我的心中是萬分的不捨,但是,生活的困擾卻牽絆着每一個人。誰都有不樂意的時候,但是有些事情,是我們不得不去做的。

  儘管自己現在的情況不是很好,但是請不用擔心,從這個快樂的幼兒園裏,我學到瞭如何開心,如何樂觀的看待世界。即使現在的生活不如意,在今後也一定會遇上轉機!

  最後,希望園長能儘快安排班級的交接,我會盡自己努力讓自己圓滿的從這裏“畢業”。但是總有一日,我一定會再次回到幼兒園裏,繼續完成自己老師的使命!

  祝願x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們都能身體健康,每天開心!x幼兒園,會變得越來越快樂!

  此致

  敬禮!

幼兒園資產報告 篇3

  衡量一箇活動優劣的標準有很多,可謂見仁見智。如果用一言而概之,那就是“簡單 真實 有效”,如果把它詳細地展開來說,我們可以從內容選擇、目標制定、環節安排、策略運用、活動組織等方面去考量。

  一、內容選擇,適宜而新穎。

  幼兒園沒有課標只有綱要,這給幼兒園的教學帶來了很多創新的機會,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挑戰,所以,選材成爲“好課”的根本。選材要考慮適宜度,是否適合幼兒的學習特點?是否與幼兒的經驗相對接?是否來自於幼兒的生活?選材也要考慮新穎度,確保有一定的亮點能吸引幼兒,激發他們學習興趣。例如,大班數學活動“跑道”。選材的靈感來自於一所幼兒園關於田徑比賽的環境佈置,活動通過擺放同樣大小的圍棋子,引導幼兒探索跑道內外圈長度的差異。活動既緊扣了當年的奧運主題,又整合了距離與數量之間關係的知識點。再如,小班科學活動“瓶子寶寶大聚會”(婁幼原創),活動立足於幼兒關於瓶子的生活經驗,又通過觀察、比較、交流幫助幼兒提升和梳理了相關經驗,最後環節的配對活動則是對相關經驗的進一步延展和提升。

  二、目標制定,全面有針對。

  全面指的是要關注“知識、技能、情感”三個方面,有針對指的是目標要小,要指向活動本身,而不應該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大帽子。

  三、環節安排,清晰有遞進。

  環節的安排是圍繞內容和目標展開的,我們在組織活動的時候應該有這樣的意識:每一箇環節都解決一箇問題,達成一箇小目標,這樣活動組織的流程纔會清晰。而根據教育學的循序漸進原則,環節的安排有遞進,可以使幼兒在不斷的“跳一跳夠得着”的過程中獲得多方面的發展。例如,中班科學活動“骰子翻翻樂”(婁幼原創)。活動的第一環節“翻數字”要解決的是明確遊戲方法的問題;第二環節“翻幾比幾大(小)數字”要解決的是梳理獲勝策略的問題;第三環節“翻圖形”既有對遊戲的進一步熟練,更有對圖形認知經驗的提升。

  四、策略運用,有效而巧妙。

  策略的運用往往更多地指向活動的重難點,有效而巧妙地策略運用可以將之化於無形,讓幼兒學得輕鬆,學得快樂。比如,大班歌唱活動“春天裏來” (省評優課一等獎),這是一首有一定難度的成人歌曲,歌曲中的“啷裏格啷”旋律複雜,歌詞既有重複又有不同,是教學的難點。但活動中的兩個策略就用得有效而巧妙。首先是用視覺符號輔助教學的策略,用圖譜化的撥浪鼓化解歌曲中的 “啷裏格啷”的歌詞難點,然後是難點前置的策略,用先看圖譜唱一唱的方法化解“啷裏格啷”的旋律難點。“春天裏來”的翻版課上過好幾次,都非常成功,足見其策略的有效性。

  五、活動組織,機智有互動。

  “如何回應幼兒?”是一箇值得深思的問題。要做到機智互動, “喫透”活動很重要。比如,在大班社會活動“說說害怕”(蔣靜執教),有一位幼兒談到“我害怕媽媽打我?”蔣靜老師的回應是這樣的:“媽媽爲什麼要打你?(不好好喫飯)”、“後來媽媽打你了嗎?(沒有)”。蔣老師能夠這樣的回應,想必她對孩子們回答的多樣性一定瞭然於胸。很多時候,我們的回應總是以“你很棒”、“你真聰明”一帶而過,或者就是重複孩子的回答,這樣的回應既無效,也談不上互動。多年前曾經執教過一次公開課“蘋果豐收”,在品嚐蘋果的環節中有關於蘋果味道的提問,有一箇孩子的回答是“我的蘋果是鹹的”,一時不知該如何回應纔好,只得忽略過去。過後反思,如果回應“摘蘋果的時候你一定很辛苦,流了很多汗,所以蘋果纔會有一點鹹是嗎?”是不是更好呢?雖然說活動組織過程中的一些隨機的回應機智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這應成爲我們努力地方向。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