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效益分析報告(通用6篇)

經濟效益分析報告 篇1

  一、 經濟效益分析

  “無機粉體改性聚丙烯紡粘非織造布”項目經寧波市先進紡織技術與服裝CAD重點實驗室、東華大學、安徽潤維無紡布有限公司三方兩年多時間的共同努力,現已全部完成。本着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確保項目順利進行的精神,積極組織開展項目實施的各個階段性工作,並對經費的使用進行了合理的分配,在使用過程中,嚴格遵守國家、企業及學校規定的財務制度,使本項目能夠按時保質完成。經濟效益分析如下:

  1、研發費用

  設備改造和購置費:54萬元,材料費:34.5萬元,實驗測試費:3.6萬元,差旅費:2.5萬元,資料會務費:2萬元,專利及論文版面費:1.5萬元,成果鑑定費:1.5萬元,查新檢索費:0.2萬元,其他:0.8萬元,總計:100.6萬元。

  2、無機粉體材料替代有機合成材料後可降低成本,計算如下:

  按項目研發所需材料有機合成切片及無機粉體市場現行價格:有機合成切片1.04萬元/噸,無機粉體4000元/噸. 以加入20%無機粉體計算:(10400×80%+4000×20%)/10400=88% 每噸可降低原料成本12%,考慮到與無機粉體結合的複合偶聯劑材料等因素,每噸可降低原料成本10%,達到了項目研發計劃經濟指標。

  按照公司年產4000噸該項目產品計算,年需原材料成本:

  4000×1.04=4160(萬元)

  年可節約生產成本:

  4160×10%=416(萬元)

  3、年銷售收入、增值稅、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費覈算

  (1)年銷售收入:根據年生產合格品4000 噸,按100%產銷率計算,年銷售量4000噸,單價爲1.32萬元/噸,產品銷售收入爲5280萬元。

  (2)增值稅:進項稅金718.01 萬元,銷項稅金897.6萬元,增值稅稅金 179.59萬元。

  (3)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費: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增值稅×9%=179.59×9%=16.16(萬元)

  4、總成本費用覈算

  5、利潤

  主營業務利潤= 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費= 5280—4490.51—16.16=773.33(萬元)

  利潤總額=主營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773.33—140—88—65=480.33(萬元)

  所得稅按25%計算,所得稅=利潤總額×25%=480.33×25%=120.08(萬元) 淨利潤= 利潤總額—所得稅= 480.33—120.08=360.25(萬元)

  上繳稅金總額= 增值稅+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費+所得稅= 179.59+16.16+120.08=315.83(萬元)

  6、項目期間,共生產無機粉體改性聚丙烯紡粘非織造布4887噸,產值6842萬元,利稅562萬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二、 社會效益分析

  無機粉體改性聚丙烯紡粘非織造布具有經濟性、功能性和環境協調性等基本特性,是一種典型的環境友好材料,其優勢在於:

  (一)以無機粉體作爲添加材料,減少高分子聚合物的使用量,節約石油資源。

  (二)節約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從開採開始,生產合成樹脂,所需要的能耗要數百倍於生產無機粉體。

  (三)促進產品使用後的光降解、填埋後降解,使其易於被環境消納。

  (四)無機礦物迴歸自然對土壤無害,也不會對地下水造成污染,

  (五)可回收再利用,改性材料重新加工後對使用性能沒有影響。

  (六)另外,我國無機粉體資源豐富,使用無機粉體具有經濟性和安全性並可降低生產成本。

  由於紡粘法非織造布生產流程短、效率高、成本低、性能好等優點,可廣泛應用於醫用材料、衛生用品、裝飾材料、包裝材料、土工布、過濾材料等各個領域。同時也大量使用於一次性用品即“用即棄”產品。生產和需求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也會產生大量固體廢棄物,帶來巨大的環保問題。據粗略覈算,全國每年使用各種塑料購物袋達7000多億個,如此巨大潛力的市場需求促進了丙綸紡粘非織造布的發展。然而,聚丙烯同聚乙烯(塑料袋原料)一樣,仍屬線性的飽和碳氫化合物,其廢棄後若焚燒將產生有害氣體,若掩埋難以發生微生物降解。研究發現,聚丙烯織物掩埋在地下450天后,未觀察到強度下降的.現象;自然條件下經12個月的日曬,仍具有約30-40%的強力。可見普通聚丙烯的光老化降解也不是處理聚丙烯廢物的有效措施。對無機粉體改性聚丙烯非織造布廢棄物進行填埋處理,雖然土壤中的水與二氧化碳對填埋的高分子材料幾乎不起作用,但對無機礦物粉末有迅速的侵蝕作用,生成物具有一定的水溶性,脫離塑料製品後留下微孔,可以大大增加塑料製品的觸氧面積,可加速光降解和聚丙烯的消形,廢棄材料達到分裂期和脆裂期的時間可縮短,提高了與環境同化的能力和速度,有利於製品的老化和崩解。

  目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爲人類面臨的最爲重要的問題之一。利用儲量豐富,價格低廉,處理工藝相對簡單的無機礦物粉體應用於合成樹脂,用無機礦物粉體代替了一部分合成樹脂,可以顯著節省石油資源和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又具有環保功能,符合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我國聚丙烯紡粘無紡布的年產量已達70萬噸以上,其中用來做環保購物袋的聚丙烯,如果

  按照10-30%的無機粉體的添加量,則每年可以少用7-21萬噸的聚丙烯樹脂,每年至少節約成本4.2-12.6億元。據資料顯示:節約噸聚丙烯,大約可以節約1.375噸原油,節約1千克原油,可以減排二氧化碳3.06千克,那麼:節約1千克聚丙烯,可以減排二氧化碳:3.06千克×1.375=4.20xx千克;節約1噸聚丙烯,可以減排4.20xx噸二氧化碳;全國每年節約7-21萬噸聚丙烯,可以減排29.5-88.4萬噸二氧化碳。據調查,每棵樹平均每年可以吸收465千克的二氧化碳,這樣就相當於每年多栽種了63-190萬棵的樹木。

  由此可見無機粉體改性聚丙烯紡粘非織造材料是現階段具有研究推廣價值和應用前景的環境友好材料。該項目成果的普及將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X有限公司

經濟效益分析報告 篇2

  一、基本情況

  (一)全省情況

  20xx年1-8月,全省累計進出口149.19億美元,同比增長16%,比全國水平高7.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87.98億美元,同比增長25.2%,比全國水平高16個百分點;進口61.21億美元,同比增長4.9%,比全國水平低2.4個百分點。

  8月當月,全省累計進出口21.16億美元,同比增長31.5%,環比下降1.2%。其中出口12.16億美元,同比增長47.8%,環比下降13%;進口9億美元,同比增長14.5%,環比增長21.2%。

  (二)全國及中部六省情況

  20xx年1-8月,全國累計進出口27043億美元,同比增長8.3%。其中出口14293億美元,同比增長9.2%,進口12750億美元,同比增長7.3%。

  同期,中部六省合計進出口1370億美元,同比增長13.9%,其中出口882億美元,同比增長17.4%,進口488億美元,同比增長8.2%。

  二、運行特點

  (一)對香港、歐盟、美國等主要市場出口保持平穩,對東盟出口今年來首次實現增長。1-8月,我省對香港出口19.08億美元,同比增長54%,佔全省出口的21.7%;對歐盟出口10.91億美元,同比增長46%,佔全省出口的12.4%;對美國出口9.2億美元,同比增長28.7%,佔全省出口的10.5%。對東盟出口11.95億美元,同比增長1%,系今年來的首次同比增長。其他主要出口市場中,對非洲、拉美、中東、俄東出口增幅在12%至49.8%不等,對日本和韓國則出現16.7%和11.1%的同比降幅。進口方面,我省資源類產品的主要進口來源地,如南非、巴西、祕魯、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均保持增長,增幅均在9%以上,而以機電、高新技術類產品爲主的進口來源地大多出現降幅,如日本和歐盟,降幅分別爲53.1%和12.2%。

  (二)電子電器類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和部分有色金屬產品增長較快,汽車和汽車底盤進口大幅下滑拖累全省進口。1-8月,我省機電產品出口35.53億美元,同比增長14.3%,機電產品中,受手機零部件帶動,電子電器類產品出口增速達到50.9%。勞動密集型產品中,服裝、陶瓷、鞋類、煙花爆竹、紡織品、箱包、打火機等合計出口18.9億美元,大幅增長70.2%,佔同期全省出口總值的21.5%,除打火機小幅下滑1.1%外,其餘商品均不同程度增長。有色金屬產品出口7.24億美元,同比增長47.6%,其中未鍛造銀和未鍛造錳出口增速分別達到76.8%和205.2%。其他主要出口商品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23.6%,農產品出口增長23.4%,鋼材出口下降21.9%。進口方面,我省機電產品進口20.06億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汽車和汽車底盤進口3.14億美元,同比下降65.8%。鐵礦砂共進口16.58億美元,同比增長21.2%。

  (三)一般貿易出口、加工貿易進口快速增長。1-8月,我省一般貿易進出口111.03億美元,增長14.9%,佔同期全省進出口總額的74.4%,其中出口65.86億美元,增長34.4%;進口45.17億美元,下降5.2%。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35.76億美元,增長20.3%,佔24%,其中出口21.58億美元,增長5.9%;進口14.18億美元,增長51.6%。

  (四)民營企業對全省出口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加強。1-8月,我省民營企業進出口67億美元,增長41.5%,佔同期全省進出口總額的45%。民營企業出口52.21億美元,大幅增長73.8%,佔同期全省出口總額的59.5%。此外,三資企業進出口41.58億美元,增長6.9%,佔27.9%;國有企業進出口37.62億美元,下降7.3%,佔25.1%。

經濟效益分析報告 篇3

  第一產業:舟山鎮地處水源保護區,我鎮工業經濟發展的思路“只減不增“,外來人口1500人左右。截止20__年底,因統計政策的調整,我鎮一家規上企業也退庫;由於鋼材上漲,新發鋼管廠產值達2500萬元,準備申報規上企業;惠康砂輪 公司用工100人,同比增加50%;剩餘多以小規模家庭作坊爲主。20__年稅收收入564萬元,同比增長54.95%。

  通過努力,我鎮獲得了20__年擴大有效投資先進集體的榮譽,20__年我鎮新增政府投資項目1個(舟山鎮銅山田廠地質災害搬遷治理工程,總投資260萬元,新增建設用地3.78畝,現已完成3戶危舊房確權工作)、續建項目3個,分別爲(1、舟山鎮農林水技術服務中心維修改造工程,總投資300萬元,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500平方米,現已完成投資222萬元,佔主體工程量的72%;2、舟山鎮村級供水工程,總投資900萬元,現已完成投資522萬元,佔主體工程量的67%;3、舟山鎮大坑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總投資577萬元,現機房在建,非開挖隧道完成,預計四季度能全部完工),前期項目1個(舟山鎮新樓水廠建設工程,總投資1600萬元,現處於編制可研階段,預計三季度能開工)、預備項目1個(舟山鎮第二中心幼兒園建設工程,總投資993萬元,現已完成前期政策處理)。我鎮預計20__年能完成6000萬元的總投資額!統計局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也預計在4月底能完成小城鎮大項目的入庫!

  第二產業:我鎮是農業大鎮,因獨特的地理優勢,我鎮的方山柿、果蔬、蠶桑等農特產總名震一方,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前來。20__年我鎮將申報省級農業強鎮,預計總投資達9000萬元,現已投入3000萬元左右。所以藉此契機,我鎮將結合招商引資,大力發展農業經濟!1、浩豐雨農有限公司,佔地200多畝、主要用於農業旅遊觀光。預計總投資3000萬元,現已投入1000萬元作爲基礎設施建設。2、碧湍裏桑葚基地,佔地350畝左右,原營銷模式以聯營爲主,現已引進永康市土特產公司,擴大生產規模,預計總投資1500萬元,現已投入240萬元左右。3、派塘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佔地400多畝,土地已基本流轉完成,改田改地投資約1200萬元,已基本完成。4、農貿市場投資800萬元,也已基本完工,進入商鋪招租階段。5、後畈片墾造耕地項目,佔地340畝,完成投資金額1500萬元,初具農業觀光園雛形。五大項目,全面對外招商引資中!

  第三產業:農旅融合,農業經濟發展與旅遊經濟相融合,也碰撞出了不一樣的煙火。1、美麗鄉村旅遊經濟。在大力助推的美麗鄉村建設的浪潮中,我鎮的端頭村、沅口村、槐花村等最爲新時代的領跑者率先發展起了旅遊經濟。民宿、農家樂、果蔬採摘園等經濟模式應運而生。不斷帶動了居民的經濟收入及全村的經濟收入。喫農家飯、住農家屋、幹農家活、賞農家景,以點帶面,我鎮美麗鄉村的建設正在全面的鋪開建設中。2、文化生態旅遊經濟。以舟山溪爲主軸,串聯舟二村古村落、楊溪源溼地風景區、環白巖山岩宕風景區、神壇農業觀光遊覽區、舟山古鎮文化旅遊區和紹蘆塘度假休閒區等五大景區。這一旅遊帶的建設,使得這一片的旅遊經濟也大規模發展。3、紅色旅遊經濟。工農十三軍團、紅色黨建旅遊等,都成爲舟山紅色旅遊的一大亮點。

經濟效益分析報告 篇4

  一、基本情況

  顧家店鎮因清代顧姓人家於此開店而得名,全鎮國土面積8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0649畝,轄17個行政村、1個社區、6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7639人。20__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11.3億元,增長46.2%;規模工業總產值5.08億元,增長76.1%;農業總產值6.22億元,增長25.4%;財政總收入1304.57萬元,增長24.9%;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32.88萬元,增長31.3%;固定資產投資5.69億元,增長41.5%;農民人均純收入7807元,增長11.2%。

  二、今年以來工作情況

  今年以來,在全力服務白洋工業園建設發展、抓好徵地拆遷工作的同時,我們按照以上工作思路目標,集中力量抓工業項目建設,抓農業特色產業培育,抓財稅收入進度,各項工作按照既定的思路目標穩步推進,一些工作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今年元至10月,全鎮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4.91億元,佔任務數7.81億元的62.9%,增長92%;農業總產值6.5億元,佔任務數7.8億元的83.3%,增長16.1%;財政總收入1152.58萬元,佔任務數1492.21萬元的77.2%,同比減少4.5%;一般預算收入830.51萬元,佔任務數1049.47萬元的79.1%,同比減少4.9%;固定資產投資5.97億元,佔任務數7.28億元的82%,增長12.3%;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53億元,佔任務數3億元的117.7%,增長252.7%;農民人均純收入8956元,佔任務數9000元的99.5%,增長14.9%。

  (一)在工業發展上,今年全鎮投產項目3個,即恆友化工五氯吡啶項目,分別於今年2月、4月試生產,已實現產值3000萬元;振林科技培養基用乾酵母項目,今年4月投產;金福達塑料桶包裝桶項目,7月底投產。簽約在建和待建項目3個,即恆友公司新上6萬噸年過碳酸鈉項目、新浩年產2萬噸高強耐磨材料項目、豐利宏鑄件擴規項目,其中恆友公司6萬噸年過碳酸鈉項目總投資2.5億元,投產後可實現年產值3億元,稅收1000萬元以上,目前正在進行前期準備工作;年產2萬噸高強耐磨材料項目由本土企業家投資1.2億元建設,目前已通過項目評審,正在選址落戶中。洽談即將簽約項目3個,即年產20萬噸方解石礦開發及年產5萬噸超細微碳酸鈣粉體材料項目、東方超市及商住開發項目、新型環保隔熱瓦項目。跟蹤項目3個,即宜昌建鑫實業公司(原宜昌水泥廠)年產150萬噸水泥粉磨站項目,年消耗園區廢渣70萬噸,建成後年稅收1000萬元以上;四磚轉型塑料編織袋項目;欣佳宜爐具擴規項目。

  (二)在農業發展上,着力“四抓”:一抓惠農政策落實。全面落實糧食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等各項惠農富農政策,共發放各類惠農補貼資金940.45萬元。二抓農業基礎設施改善。投資250萬元的省級連片開發項目順利通過省驗收;建設通村公路10.1公里;“三萬”活動清淤整治堰塘68口,投資169.78萬元;投資800餘萬元,先後完成清水溪、馬蹄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完成渠道清淤整治13000米、10萬元;完成生態家園建設項目470戶;解決3623人安全飲水問題;投資3750萬元的沿江萬畝土地整理項目正紮實推進,可全面改善項目區內9個村的基礎設施。三抓農業特色農業培育。除做大傳統的牲豬、柑桔產業外,主動對接周邊園區建設,大力扶持引導蔬菜、花卉苗木等新興特色產業發展。柑桔種植面積3.46萬畝,目前特早及早熟已銷售完畢,銷量2.95萬噸,均價0.5元/斤;牲豬出欄10.2萬頭,增長2%;家禽出籠43.7萬隻,增長7%;花卉苗木以高殿寺、白鶴衝村爲中心,已發展花卉苗木5000畝;巖子河、沙磧坪等村蔬菜種植面積達1600畝。四抓新村莊建設。結合沿江土地整理項目,科學規劃新村莊建設,打造同濟垸、青龍山等新農村示範村。目前,同濟垸村正在進行道路擴寬,村莊亮化、綠化、美化工程。

  (三)在徵地拆遷上,全鎮已實施了兩期拆遷,一期主要是兩條路,共涉及4個村236戶、土地1011畝、房屋72戶。目前馬家鋪路涉及的土地、房屋協議全部簽完,地面清障全部完成;田家河大道中段土地清障全部完成,房屋應拆13戶,已拆8戶;田家河大道南段房屋36戶,因宜昌還未納入施工計劃,同時無處安置,伺機啓動,目前已先期拆除4戶。二期鎳基合金項目目前已啓動兩個階段的徵地拆遷,第一階段土地協議119:123份,簽訂率96.7%;房屋協議45:87份,簽訂率51.8%;已完成土地清障1033.72畝,房屋拆遷5棟。

  (四)在集鎮建設管理上,結合徵地拆遷農戶的安置,努力加強集鎮管理,擴展集鎮規模,改善集鎮形象。在集鎮管理上,成立了鎮土地城建規劃審查小組,實行了“三個停批”制度(對雅澧線兩旁、集鎮規劃控制區和白洋工業園規劃區內的所有新建房一律停止審批,對舊房改造、改建從嚴控制,逐步引導至集鎮規劃居民點內集中建房;對舊雅澧線以西各村建房審批從嚴控制;對其他各村申請新建房和舊房改造改建的,由鎮分管領導和相關部門實地查看、嚴格把關)。在居民點建設上,規劃佔地面積209畝,其中獨立式住宅285戶,多層住宅34棟408戶,共可安置693戶。目前,已投入資金1534萬元完成居民點徵地拆遷工作,完成一期土方平整,二期土方平整及給排水、電力等配套設施正在配套建設中。

  在看到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一些小小的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與先進鄉鎮、兄弟鄉鎮的明顯差距。

  一是工業發展差距。從今年上半年重點企業納稅情況來看,馬店過1000萬元的企業3家(開元、香青化肥、奧美醫療)、過500萬元的企業2家(奧美紡織、雅廈地產)、過百萬元的企業10家;安福寺過500萬元的企業2家(鴻新、天元均過600萬元)、過100萬元的企業2家;董市過500萬元的企業1家(楚天塑業)、過100萬元的企業5家;仙女過500萬元的企業1家(今貝607萬元)、過100萬元的企業1家;白洋、百里洲過100萬元的企業分別有1家(亞泰陶瓷、朝陽紡織),其餘3個鄉鎮沒有稅收過百萬的工業企業(顧家店、問安、七星臺)。

  二是財政實力差距。從20__年各鄉鎮街道財政收入情況看,大致可分爲四個等次,即過億元鄉鎮1個(馬店1.8億元)、五千萬元鄉鎮1個(董市4698萬元)、兩千至三千萬元鄉鎮3個(仙女2703萬元、安福寺2523萬元、白洋2118萬元)、千萬元鄉鎮4個(百里洲1494萬元、七星臺1408萬元、顧家店1304萬元、問安1214萬元)。7月份,結合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我們認真比較了我鎮財政收入和其他鄉鎮財政收入情況,1-6月我鎮國稅收入僅79.8萬元,僅爲馬店的1.17%、董市的3.77%、安福寺的4.77%、白洋的8.96%、仙女的10.1%、七星臺的20.56%、問安的33.49%、百里洲的35.13%,財政收入是地方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國稅收入是工業實力的“測量儀”,充分說明顧店工業經濟發展嚴重不足,實力弱、規模小。1-6月,全鎮工業企業稅收最多的新浩僅25.15萬元;10萬元以上的僅有氯化鋅(15.7萬元)、瑞豐(14.9萬元)兩家企業;納稅10萬元以下還有3家企業(金匯5.71萬元、豐利宏2.22萬元、強盛1.6萬元),其他4家規模企業無稅收。

  三是發展後勁差距。由於工業經濟發展嚴重不足,實力弱、規模小,全鎮財政收入的增長主要依靠商貿物流企業,收入來源極不穩固。而且,近年來全鎮財稅收入持續高速增長,近3年(20__、20__、20__)分別爲795萬元、1044萬元、1304萬元,增速達25%至30%,全市各鎮中以類似速度持續高速增長的還有馬店、仙女、董市鎮,但其增長有園區和工業支撐,而我鎮無工業支撐、發展支撐,這種發展嚴重不足基礎上的高速增長難以爲繼。從全市各鎮發展情況看也是如此,有園區平臺、有工業支撐的鄉鎮,發展快、勢頭好,安福寺鎮今年的財政總收入、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國稅收入在全市各鎮中都排在第1位,其企業鴻新公司、天元罐頭1-6月稅收都突破了600萬,增速分別達到76.28%、407.75%;白洋、董市、馬店、仙女等工業支撐較強的鎮,其發展勢頭都不錯;而無園區平臺、弱工業基礎的鄉鎮,發展後勁不足,發展差距還在進一步拉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認真分析自己,對照兄弟鄉鎮,感覺差距非常之大、完成任務壓力非常之大、持續增長責任非常之大。但同時顧店正處於大拆遷、大建設、大發展、大轉型的關鍵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千載難逢的突出機遇,要清醒認識不足,切實搶抓機遇,主動作爲,奮發有爲,堅定不移加快發展、迎頭趕上。首先,要確保完成今年年工作目標任務。由於發展支撐不足,加上近年來的高速增長,今年完成任務壓力非常之大。但任務再重、壓力再大,也要堅持咬定目標不動搖,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完成全年各項經濟目標任務,不給全市發展拖後腿。前幾天,我們已組織相關單位、部門認真分析了經濟形勢,摸排了稅源,擬定了措施,明確了責任;專門安排一名副書記負責各項經濟目標進度的把握和推進,及時掌握各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稅收入庫進度,經常與各商貿企業加強聯繫,如有異動及時溝通,確保稅源穩定。同時,及早謀劃明年的發展,力爭工業大突破、財稅大突破、服務園區建設大突破,以此爲支撐推進發展大突破。

  認真分析我鎮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我們初步確定20__發展目標爲“4321”:規模工業總產值增長40%,突破10億元;生產總值增長30%,突破2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突破9億元;農業總產值穩步增長,增幅20%左右,突破9億元;財政總收入、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

  實現以上發展目標,要努力推進“三大突破”:

  工業大突破。全鎮工業的發展要堅持“三條腿”走路:一是建成企業儘快發揮效益。今年我鎮建成的3個項目生產經營正常,但設備抵扣後尚無稅收,要進一步強化企業服務,引導扶持企業穩健發展、加快發展,明年上半年特別是下半年其效益將逐步發揮。二是簽約項目儘快建設。積極扶持恆友、新浩、豐利宏、欣佳宜等本土企業擴規,新浩耐磨材料項目已通過評審,力爭儘早落戶建設。三是洽談項目儘快簽約。年產20萬噸方解石礦開發及年產5萬噸超細微碳酸鈣粉體材料項目等3個項目正在洽談,要進一步落實細節問題,爭取儘早簽約落戶。

  財稅大突破。調整稅收結構,把財稅收入的增長建立在實實在在的發展基礎上。下決心逐步關閉幾家磚瓦廠,利用存量土地新上一批工業項目,不斷壯大工業和財政實力。認真研究國家稅收政策,多方積極爭取稅源,努力增加地方可用財力。

  服務對接園區大突破。按照“三個對接”的思路,堅定不移服務白洋工業園建設發展並積極對接發展相關商貿物流產業,在服務白洋工業園建設中求發展,在白洋工業園發展中得實惠。服務對接,把白洋工業園徵地拆遷當作自己的事來抓,全力服務支持其建設發展,千方百計按要求、按時間完成徵地拆遷任務;設施對接,積極對接完善全鎮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從根本上改變全鎮基礎設施配套較差的狀況;產業對接,積極對接發展相關商貿物流產業,把商貿物流企業做強做實。

  四、幾點懇求和建議

  1、懇請支持宜昌恆友化工公司加快發展。一是是企業發展空間預留問題。該企業產品屬國家鼓勵發展的高新技術產品,其上游原材料有三寧就近保障供應,下游有上市企業重慶利爾化學等一批穩定的客戶,企業一期五氯吡啶、鹽酸醚項目項目去年5月動工,今年3月、4月試生產,在經濟形勢低迷的情況下,其生產經營形勢尚好;目前即將投資2.5億元新上過碳酸鈉項目。企業懇請將賁松柏林場及附近預留土地200畝作爲企業預留髮展用地。二是企業招商引資政策兌現問題。水蒸汽管囊建設資金,恆友公司已墊資300萬元完成了公用管囊建設任務(只含水蒸汽、管架建設資金,不含企業自用的氯化鋅管囊建設費用)。

  2、懇請扶持我鎮結合磚瓦廠的改造轉型升級積極發展白洋工業園配套的商貿物流產業。我鎮共有五家磚瓦廠,爲增強我鎮財政實力作出了突出貢獻。但隨着形勢的發展,磚瓦廠的改造轉型升級迫已成爲我鎮發展和企業自身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緊迫任務。應該說,當前結合磚瓦廠的改造轉型升級,積極發展白洋工業園配套的商貿物流產業正當其時。首先,白洋工業園作爲宜昌沿江突破戰略的重要支撐點,宜昌市委、政府的建設和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園區供水供電道路和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規劃標準高,建設進度快,爲我們對接園區、發展配套的商貿物流產業提供了現實條件。其次,磚瓦廠改造轉型升級既是企業的內在要求,也有利於長遠發展。第三,實現拆遷農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發展配套的商貿物流產業十分重要和必要。因此,懇請市委、市政府扶持我鎮結合磚瓦廠的改造轉型升級,積極發展白洋工業園配套的商貿物流產業。比如,積極對接發展相關產業鏈項目和商貿物流企業,充分利用白洋工業園的基礎設施,在周邊就近落戶發展,產業關聯度強、配套成本低,同時也搶佔了發展空間;再比如,將白洋、顧家店周邊鄉鎮的集鎮基礎設施納入白洋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考慮。

  3、懇請積極協調將我鎮集鎮基礎設施納入白洋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考慮。我鎮支撐發展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滯後,全鎮供水水源爲地下水,水量水質均無法保證;無排水系統,仍處於自然排放狀態,經常引發糾紛。隨着白洋工業園徵地拆遷,部分農戶搬遷移居,供水排水壓力將更大。懇請市政府加強領導,相關部門幫助協調,積極爭取將我鎮集鎮供水、排水設施納入白洋工業園基礎設施規劃統籌考慮,爲我鎮對接完善集鎮基礎設施提供必要的基礎條件。

經濟效益分析報告 篇5

  一、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的作用與種類

  經濟活動分析是加強經濟管理、進行科學決策、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環節和措施,作爲反映經濟活動分析結果的經濟活動分析報告,在經濟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可以幫助決策者瞭解客觀經濟活動的情況。

  爲制訂和調整經濟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從而及時、正確地指導經濟活動,解決經濟問題。

  第二,可以幫助企業瞭解其生產、經營、管理活動情況。

  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而改善經營管理,想方設法地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取得好的經濟效益。

  第三,可以爲財政、金融、工商、稅務部門提供信息資料。

  使他們瞭解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加強管理,有效地發揮其在經濟活動中的職能作用。第四,及時地幫助經濟管理部門尤其是企業瞭解市場動態。

  預測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使其在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做到“未雨綢繆”。

  二、經濟活動分析的種類

  劃定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的種類,既有利於經濟活動分析工作的開展,也有利於把握不同類型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的特點和規律,從而寫好經濟活動分析報告。

  經濟活動分析報告在經濟活動中應用十分廣泛,因此其種類也很多,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劃分。

  按照經濟部門、經濟工作內容,經濟分析報告可以分爲工業經濟活動分析報告、商業經濟活動分析報告、農業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等。按照經濟活動分析的對象,可以分爲財務狀況分析報告、質量分析報告、成本分析報告、設備情況分析報告、質量分析報告、庫存結構分析報告、市場動態情況分析招告、商品流轉情況分析報告稅收執行情況分析報告、資金運用情況分析報告等。

  按照經濟活動分析的內容範圍,可以分爲綜合分析報告、專題分析報告、簡要分析報告。

  按照經濟活動分析的目的,可以分爲事前預測分析、事後檢查分析。

  按照經濟活動分析的時間,可以分爲定期分析和不定期分析、預

  期分析和期終分析。

  按照經濟活動分析的部門和人員,可以分爲專業分析和羣衆分析。按照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的形式,可以分爲文章式分析報告和表格式分析報告。

  三、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的結構

  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的結構因材料的內容和分析的目的不同而定,寫作時要合理安排。其基本結構一般包括標題、正文、落款三個部分。

  (一)標題

  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的標題通常有以下幾種結構形式:

  標明被分析單位、分析的時限、分析的內容及文種。如:《中國農業銀行××省分行1994年第一季度儲蓄結構分析報告》。有時也可省去單位和時限。如:《資金拆借購貨幣政策操作分析》。也有直接標明分析報告的結論論點,如:《信貸資產質量下降的問題必須儘快解決》。

  (二)正文

  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的正文一般採取導語—主體—結尾的結構形式,體現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構思思路。

經濟效益分析報告 篇6

  一、上半年經濟運行的現狀及特點

  (一)從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來看,縣域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經濟活動分析報告。

  今年以來,桃源經濟在內需的有力拉動下,宏觀經濟繼續在較高的增長平臺上運行。據初步覈算,上半年實現桃源縣生產總值36.16億元,同比增長10.8%。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0.89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1.45億元,增長14.3%;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3.87億元,增長14.5%。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結構由上年同期的32.4:33.1:34.6,調整爲30.1:31.7:38.2,二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增大。

  (二)從三次產業角度來看,社會有效供給支撐作用明顯增強,爲縣域經濟增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

  1、農村經濟形勢看好,新農村建設有序推進。今年來,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一號文件和國家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促進農民增收爲核心,以強化農業產業化建設爲重點,大力實施“產業富民”戰略,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保持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主要體現在:一是春收作物喜獲豐收。據統計,今年全縣油菜籽實收面積69.85萬畝,總產量8.2萬噸,比上年增產0.64萬噸,增速8.4%;春糧播種面積3.58萬畝,總產量5261噸,比上年增產1123噸,增速27.1%;春茶產量噸,比上年增產300噸,增長17.6%。二是養殖業總體形勢良好。上半年共出欄肉豬40.3萬頭,同比略有下降;出欄肉牛2.78萬頭,增長0.4%;出欄羊32.4萬隻,增長1.3%;家禽出籠879萬羽,增長0.8%;禽蛋和水產品產量分別達19840噸和9900噸,分別增長1.1%和1.0%。由於上半年肉禽蛋價格猛漲,農民從中得到更多效益,也進一步激發了農民發展養殖業的積極性。三是糧食生產得到鞏固提高。近年來,隨着國家對農民“兩補”政策的全面實施和對糧食的保護性收購,以及縣內糧食加工企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糧食的加工轉化率進一步提高,糧食的銷路也進一步暢通。桃源農民種糧積極性普遍高漲,他們以科學種田爲依託,以提高機械化作業爲手段,以推廣使用高產優質稻爲重點,以增加複種指數爲突破口,以增產增收爲目的,全縣糧食生產迎來了又一次高潮。全縣夏糧播種面積112.8萬畝,比上年增加3.7萬畝,增幅爲3.3%,預計夏糧總產45.12萬噸,比上年增產2.92萬噸,增幅爲6.9%。桃源縣新農村建設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有序推進,主要工作有:一是推進了基礎建設。主要是在公路建設、水利建設、沼氣建設、安全飲水、農網改造等方面成效顯著。二是擴張了特色產業。全縣已形成了果、茶、竹、畜4大特色優勢產業。今年新發展水果2.2萬畝,楠竹0.5萬畝,繁育大葉茶種苗160畝(可移栽6000畝),新發展蛋雞養殖大戶120戶等。三是突出了示範建設。全縣共啓動了5個示範鄉鎮和105個示範村建設。各示範鄉鎮和示範村按照“十有”、“五通”的要求,有序推進了主導產業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公益事業發展、鄉風文明建設等各項工作。四是強化了爭項爭資。全縣已爭得國家投資項目19個,落實項目資金3500萬元,正在申報的項目有33項,申報資金1.7億元。

  2、工業經濟平穩運行,發展後勁明顯增強。今年來,縣委縣政府牢牢把握“工業興縣”戰略,全縣工業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上半年,全縣共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46億元,增加值5.52億元,增長18.0%。上半年桃源縣工業運行的主要特點:一是農村工業增長較快。上半年共完成農村工業產值17.19億元,增加值4.82億元,增長19.9%,高於全縣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二是輕重工業發展不平衡。桃源縣自創元鋁業落戶桃源以來,輕重工業比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輕重工業比重由的48:52調整爲的25:75。今年元—6月,輕工業完成增加值0.94億元,同比增長11.6%,而重工業完成增加值4.58億元,同比增長19.3%。三是銷售收入、利潤、稅收同步增長。元—5月全縣規上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5.63億元,同比增長33.0%;實現利潤1.37億元,增長2.2倍;完成稅收0.59億元,增長2.8倍。四是項目擴改的工業企業增多、完成進度快,發展後勁明顯增強。今年來全縣先後有創元二期21萬噸電解鋁、湘魯萬福、林宏鍋爐、科輝牆材、洞天竹業、磊鑫科技、傑新紡織等一大批工業企業進行擴建和技術改造,到5月底共完成擴改投入4.5億元,同比增長1.6倍,這批擴改項目投產後將大大提升桃源工業的發展後勁。

  3、第三產業增長速度明顯加快。今年上半年,桃源縣第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增長速度達14.3%,高出上年1.6個百分點。桃源縣三產業的快速增長,一方面得益於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措施得力,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大調度力度。縣三產辦對全縣第三產業工作進行一季一督查,半年一小結,一年一總結,並對三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隨時調度;二是強化目標管理。將全縣三產業發展指標進行量化、細化,納入全縣年度崗位責任制目標管理;三是增加資金投入。首先是政府增加對三產業工作的財政支持力度,增加工作經費;其次是鼓勵引導金融部門爲三產業發展提供低息貸款;再次出臺優惠措施,鼓勵民間投資興辦三產業實體。另一方面,得益於有一箇良好的三產業發展環境。既有硬環境的改善,又有軟環境的優化。增長較快的行業有交通運輸電信業、批發與零售業、餐飲業、旅遊業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等。

  (三)從拉動經濟增長的因素觀察,內需主導作用繼續加大,已成爲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1、投資需求高速增長,成爲拉動全縣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今年以來,桃源縣固定資產投資一直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元—6月,共完成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8.46億元,同比增長1.5倍,其中,完成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7.05億元,增長1.6倍;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41億元,增長1.4倍。

  2、消費需求穩中趨旺,成爲拉動全縣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隨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觀念逐步更新,人們的消費心理髮生了微妙的變化,居民消費由過去的傳統消費向多元消費轉變,休閒消費、時尚消費、保健消費等已逐漸爲人們所推崇,桃源各大超市、商場、娛樂場所及餐館酒樓等生意火爆。尤其是以住房、汽車、通訊工具爲代表的新型現代化消費已經形成,消費不斷升級。上半年,全縣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5億元,增長15.7%。

  3、外貿出口穩中有升,成爲拉動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因素。今年來,儘管國家出臺一些轉變貿易增長方式的政策對外貿出口有諸多制約,但作爲連續三年保持全省出口10強的桃源縣來說,今年外貿出口仍然保持較快較好的發展勢頭。元—5月,全縣完成外貿出口900萬美元,同比增長25.1%。到目前爲止,全縣已有外貿出口權的企業達8家,比去年新增2家。

  (四)從經濟運行質量來看,經濟運行質量較高,經濟景氣呈良性狀態。

  在全縣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經濟運行質量依然較高,經濟景氣呈良性狀態,真正體現了桃源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具體體現在:

  1、財政收入增長創歷史最好水平。今年來,桃源縣財政收入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收入增幅快。上半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7533萬元,同比增長28.4%,完成一般預算收入13011萬元,增長19.7%;二是稅收比重大。從前6個月入庫的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佔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爲68.3%,高出上年同期9.2個百分點;三是重點企業貢獻多。創元鋁業自落戶桃源後,對桃源縣的財政收入增長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該企業元—5月入庫稅金7957萬元,其中縣級收入2200萬元,佔縣級稅收的比重達38.8%。

  2、稅收入庫全面飄紅。元—5月全縣共完成國稅入庫12493萬元,佔年度計劃的54.6%,同比增長167.0%,提前1個月完成過半任務。

  3、工業企業效益明顯上升。今年來,全縣工業企業特別是規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明顯上升。元—5月規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1.9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5億元,增長2.2倍,應交增值稅5728萬元,同比增長2.9倍。

  4、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桃源縣農民收入在去年有較大增加的情況下,今年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據農村住戶抽樣調查,上半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626元,同比增加110元,增幅爲7.2%。農民收入增加主要是由於勞務輸出人數有所增加、務工行業有新的變化及本地工價有所提升所致,另外,種植業通過提高複種指數和推廣應用先進技術,養殖業由於肉禽蛋等價格上漲也給農民增加了部分收入。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隨着全縣經濟形勢的逐步好轉、職工工資收入的增加、就業人數的增長以及股票、基金升值和社會保障堅強有力等原因而有較大幅度上漲。據城鎮住戶調查資料顯示,上半年,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88元,同比增長15.7%。

  (五)從影響經濟運行的外部條件來看,經濟運行的`支撐條件進一步完善。

  1、銀行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今年以來,桃源縣金融運行形勢良好,運行質量和經營效益得到進一步提高,爲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撐條件。到6月底止,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53.94億元,比年初增加5.56億元,增長11.5%;各項貸款26.14億元,比年初增加2.3億元,增長9.6%;金融部門實現利潤1150萬元,真正做到了銀行企業雙贏的局面。

  2、企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今年來,桃源縣委縣政府及各職能部門在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方面辦了很多實事,雖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但總的環境還是比較優化和寬鬆的。

  二、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可能導致部分生產要素供應進一步趨緊,產業限制更一步嚴格。一是:今年以來,國家先後多次提搞存款準備金率及存貸款利率,這些舉措將對於發展經濟所需的資金需求可能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資金供應將會更加緊缺。二是:國家將進一步加大對土地的調控和管理力度,嚴格規範土地性質,控制土地需求,提高土地價格,那些成本低、粗放型的“圈地”活動將會得到根本遏制,同時,也給正常生產生活所需土地的報批增加難度。三是:國家大力提倡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