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觀課報告(精選5篇)

數學課觀課報告 篇1

  一、立題的背景:

  1、高考要求:高考的《考試大綱》規定:數學科考試着重考查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以能力立意命題,突出能力考查。從近幾年高考試題對學生的要求來看,不僅要求學生學會用學過的法則、定理、公式正確的進行運算,而且會剖析問題的條件和結論之間的內在聯繫,以及運用所學過的數學概念、方法,尋求合理、簡捷的運算途徑,更迅速、準確地解決問題。因此,運算能力是數學的一項基本的重要能力。

  2、學生現狀:高中教學中的許多內容都涉及數與式的運算,許多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較弱,有時連簡單的運算都過不了關,甚至數學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在運算時也會出錯。有些學生過分依賴計算器導致缺乏數感,有些學生總是機械地套用運算公式,不會靈活地進行式的變形;有些學生在缺乏運算目標的情況下盲目地推理演算;有些學生運算過程中不能選擇合理、簡潔的運算途徑,運算過程繁瑣,準確率低等等,嚴重影響了高中數學學習的質量。因此,儘快地提高高中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任務刻不容緩。

  3、通過上一個課題《高中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調查與分析》研究已基本明確,高中學生數學運算能力存在問題的各種原因及癥結可歸納如下:運算技能方面;邏輯思維方面;學習過程與方法方面;學習習慣與學習個性品質方面;心理素質方面,等等。那麼究竟如何提高就是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的課題。只有我們師生共同掌握了提高數學運算能力的方法和途徑,並積極配合及時實施,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二、立題的意義

  1、新課程要求高中數學課堂應該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數學的方式,新課程還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在運算方面,應該在保證筆算訓練的前提下,提倡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從而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和發現。

  2、在數學教學中,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數學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而在諸多數學能力中,運算能力的訓練在數學基礎教育中開始最早,時間跨度最長。運算能力與記憶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等諸多能力相互滲透、協調發展。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一方面有助於學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能把複雜問題簡單化,減少計算的步驟,提高解題的速度,使學生解決問題更加簡便、科學、合理。因此,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是培養學生數學能力和發展智力的重要途徑。

  3、作爲新課標理念指導下的數學教師,我們不僅需要瞭解和研究隨着時代的發展,數學運算教學中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發生了哪些變化,瞭解目前高中生數學計算能力的真正水平,從而因材施教,更要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爲他們現在和未來的數學學習、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今後的發展打好基礎,進而全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實踐證明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將會更加濃厚,數學思維品質也會有明顯提高。因此,我確立研究課題《如何提高高中學生數學運算能力》。

數學課觀課報告 篇2

  今年我校數學組成員承擔了市教育科學重點課題《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科學的學習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內容有:

  (1)數學學習能力的開發

  (2)數學學習動機的培養

  (3)對數學學習過程的各種環節及其方法的指導

  (4)研究科學的學習方法。課題研究分爲四個階段進行。在前一階段,我們對本課題的研究做了一些實際工作,現在我把我們實施的情況向李主任和各位老師做以彙報:

  一、領導重視,建立科研組織

  “教育要發展,科研須先行”,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也是我校領導的管理理念。爲確保課題的順利研究,我們學校建立了教科室,以便系統的進行教研教改。同時,學校對我們教師的實驗課進行課堂錄像,製作光盤以便於教師個人和集體的交流研討。我們數學組是一支比較年輕有活力的科研隊伍,在劉校長的帶領下,我們8名數學教師,全力以赴地致力於課題的研究。開題後,我們數學組召開了兩次會議,對課題研究進行了明確細緻的分工,並提出了相關要求。

  二、學習理念,更新教育觀念

  搞好科研,需要科學的理論作指導,因此我們數學組十分重視理論學習,每一位成員都訂閱了相應的科研類書籍、報刊。如:《初中數學教與學》、《中學數學》、《當代教育科學》。並且定期組織承擔課題的教師學習科研理論、新課改理念。

  三、聽課評課,課題引領課堂

  我們數學組每週開展一次聽評課活動,我們特別強調: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依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體現出數學學習方法的多樣化,重視學習方法的研究性、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最終達到讓學生掌握終身發展的科學的學習方法。這也是我們課題研究所追求的目標。

  四、及時總結,撰寫反思及論文

  突出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我們規定課題組的每位成員每學期都要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安排好有關理論學習,並撰寫心得與論文,形成有關研究成果。今年我所撰寫的論文《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獲省級二等獎。同時,我們初中數學教研組被學校評爲優秀教研組。

  五、規範管理,增添科研活力

  爲了防止課題研究的泡沫化現象,我校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使科研工作走上了規範化的道路,科研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和活力。

  (1)積極深化課題的理論研究。一週一次教研活動。

  (2)重視研究過程的記錄。認真做好課題組的活動記錄,記好活動時間、地點、參與人員,及討論的專題、成員的意見等。

  我們下一步的研究計劃如下:

  1)對課題研究方案逐項的進行實施並作合理補充。

  2)每位課題組成員在所任教的年級開展實驗研究,確定適合不同的教學內容的科學的學習方法。

  3)開展實驗調查研究,定期舉行教師、學生雙向交流座談會。

  4)積極與外校進行課題研究交流。

  總之,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在校領導的指導下,在全體數學組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許多成果。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也看到到一些不足之處,還有待於我們進一步改進與思考。市教科所李主任親臨我校指導課題的實施工作,能夠更好地指明我們研究的目標和方向,我們定會有更多收益。在今後的課題實施中,我們會充分發揮每位數學教師的潛力,真正讓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的成長,讓教師的成長帶來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最終形成一套有特色的值得推廣的培養科學的學習方法的經驗!

數學課觀課報告 篇3

  11月20日到南京報到,爲期三天的學習。聽了5節特級教師的數學課和幾位專家們的報告。真的是感受頗深,受益匪淺,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的無窮藝術魅力。現就這次學習談一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一、收穫

  1、出去聽課比在學校閉門造車受益要快要多,要來得直接。

  2、真實——課堂教學應該追求的境界

  在我們的觀摩課教學中我總是覺得雕琢,事先準備的痕跡太過濃重,我自己的體會就比較深刻,當然我所說的並不是不備課一點準備都沒有,而是不應該把每一句話每一箇答案都要事先給學生灌輸,害怕課中出現紕漏,我以前確實就有過這樣的顧慮,因此當一節課在我不停的灌輸給學生,然後在上課時,就覺得我的每一句話,學生的每一箇答案都是準備好預設好的,而不是適時生成的,雖然按部就班成功的完成了一節看似完整的課堂教學,其實卻缺少了真實性,多了幾分虛假。聽了幾位教師的課後,我覺得在教學中他們做到了真實的教學,首先他們並沒有在多媒體上下功夫,有的特級教師沒有用多媒體。上課樸素,不做作。課堂中教師有機的融入數學史的知識,在數學史的背景下,讓學生感悟數學知識的淵源,教師爲學生創造廣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暴露思維的真實。拓展了思維的空間,這樣學生的思維很活躍,即時生成的答案各式各樣,讓人找不到雕琢的痕跡,很真實。其次,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凸顯個性的真實。

  3、三維目標的整合——課堂教學的更高要求

  我們的教育觀點從最開始的注重教書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到提倡育人的重要性,我們的觀念都有了逐級的改變,那麼現在課改又提出了“三維目標的整合”,所謂的“三維目標”就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道德與價值觀”,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儘量做到這三個目標的整合,而且是“品之有味,尋之無跡”,如吳正憲老師的《認識面積》這一課,通過埃及尼羅河的故事,引出面積的知識。不但讓學生瞭解了面積的來源,還對面積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通過描一描,摸一摸等一系列操作活動,認識了面積和周長的關係。所以這節課就是在這樣的看似簡單的活動中進行,學生從新的角度認識的面積會更加牢固,印象深刻。讓學做到了“三維目標的整合”。

  4、亮點——讓課堂教學生輝的裝飾品

  能讓聽者有暢所欲言的慾望的課就是一節好課,能夠讓聽者回去就可借鑑操作的也是一節好課,我覺得一節好課並非是很完美的,哪怕只有一箇亮點,能夠引起大家共鳴,聽幾位教師的課,給我的感覺是他們上的課非常自然,親切,沒有過多的修飾在裏面,但學生在課上的表現卻比較活躍,有時回答的問題,讓聽課的老師的都感覺耳目一新。我想,這應該和本次活動的主題有關外,還和老師在課堂的個人魅力緊密相關。在數學史的背景下,展現教師的個人魅力,學生進行小組操作,提出質疑,無疑成爲課堂的一大亮點,使這節課生輝。

  5、教師素質之高,文化底蘊之厚,學生習慣之好。是我們該思考如何去做。

  二、自我反思

  總之,聽了幾位教師的課和專家們的報告,我充分認識每一次外出學習對於我都是一種反思和激勵,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認真解讀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流程;課後認真反思,堅持寫好教學後記;多看書學習,多做筆記,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業務水平。

數學課觀課報告 篇4

  美國教育界特別強調以“探究”爲特徵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在美國的大、中、小“以項目爲中心的學習”(project-basedlearning)和“以問題爲中心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逐漸成爲一種積極、有效的教與學的策略與手段。

  日本學者把“課題學習”英譯爲“problemsituationlearning”,實質上就是問題解決的深化。大阪教育大學松宮哲夫先生還提出了crm(compositerealmathematics)型課題學習,他們十分重視課題的現實性,積極主張從現實中的問題出發進行課題學習。他們提出了“湖水中的數學”、“田徑上的數學”、“交通安全中的數學”、“鐵路運輸中的數學”、“高層建築中的數學”等課題,並結合中學生的數學水平的實際,開展了實踐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英國國家數學課程將成績目標分成幾大塊並據此安排數學內容,打破了傳統的中學數學體系,明顯的體現了注重應用這一特點。它不僅將“運用和應用數學”單獨列爲一項成績目標,而且貫穿於整個數學課程之中。“運用和應用數學”十分注意麪對解決實際問題與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包括提出問題、設計任務、作出計劃、收集信息、選用數學、運用策略、獲得結論、檢驗和解釋結果等環節,而不是侷限在書本上現成的“問題”。例如,爲研究最好的儲蓄方式(或地點),就要去調查各家銀行不同存款形式、期限的利率;研究公用電話的位置等。

  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的課題學習多是以研究性學習的方式來進行的。

  目前,對數學課題學習的研究較多地停留在理論層面,在實踐(或操作)層面的探討顯得不足,理論研究也處於初級階段,還沒有形成具有影響的理論成果。國內的不少數學教育期刊在近年都開設了數學知識應用和數學建模的專欄,近幾年的中考題中,數學知識的應用題已成爲穩定的出題內容。一批面向中學生的數學建模的入門讀物相繼問世。但是與國外相比,如果進行一下資料的搜索和比較分析的話,可以看出,在我國面向中小學數學教學的雜誌是最多的,但如果統計一下一年裏發表的文章,用於應用數學的篇目不到2%,特別是教師應該怎麼做和做什麼,還存在着很大的疑惑。實踐研究的範圍還比較小,層次比較單一,目前這些研究還只是零散的、不成系統的,有的研究成果需要進一步地挖掘,有的還有待於更加科學的檢驗,因此,對數學課題學習的研究雖然已經起步,但還是很不成熟,需要我們積極地探索。

  研究意義:

  課題學習是根據我國的國情和教學現狀,改“學數學”爲“做數學”,與國際教學接軌的一項舉措,是一種全新的課程理念。開展數學課題學習,有助於擴大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是培養學生數學的應用能力,大衆化普及數學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綜合數學素質,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較好手段之一。我認爲“課題學習”雖然在教材的整個課時中佔的比例不大,卻爲滿足學生以上需要搭建了一箇平臺,而且它將對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促進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影響深遠。這應該是教材安排這一內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數學課觀課報告 篇5

  一、課題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農村全日製普通中學,近年來,由於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教育教學結構的調整等原因,學校提出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學習新的教學思想,運用新的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教會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進一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使教師與每一位學生有更多的交流、合作、幫助的機會,使教育面向每一位學生,讓學生的想象力、動手動腦能力、表達表演能力及團隊意識大大增強;更進一步推進了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對於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具有重大意義。由於受各方麪條件的限制,很多教師對新一輪課改只是一知半解,有的甚至抱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雖然用了課改教材,也是 穿新鞋走老路 .綜觀當前農村的教學現狀,許多教學活動仍是一種單向的傳授活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被扼殺。教師更多考慮的是教學條件差,怎樣教給學生知識,怎樣迎接考試,很少考慮到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這樣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自然會殘缺自主性、適應性和創造性等作爲現代人所必須具備的素質。

  基於以上的認識,我們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擬訂了“合作學習的探究”課題進行研究,以此在實踐中摸索、探究出有效的教學模式,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而優化數學課堂,推動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和發展。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

  學生只有在課堂教學中自主合作學習,親身經歷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效果纔是有效的。培養合作精神。從客觀上看,世界各國的教育都在強調合作,人類今後所面臨的問題越來越複雜,要解決這些問題,光靠個人力量已很難實現。因此,當代教育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而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加重缺少形成這種意識的氛圍,而合作學習無疑是這種能力培養的最佳途徑。由一人或幾人人組成的學習小組,要想在整個班級中取得優異成績,就必須精誠合作,將個人融入這個小小的集體中,一切以集體利益爲出發點,經過長時間的培養,學習的合作能力肯定會大大提高。

  培養交往能力。社會越發展,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就越明顯。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增強了交往,形成了初步的社交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是同學之間互教互學、彼此交流知識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相互溝通情感的過程。此過程促進了學生交往能力的提高,使學生既能忘情投入,又能規範、約束和指導自己的課堂行爲。

  培養創新精神。釋放學生的創造力是當今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對於作爲學習主體的學生來說,教學不應當是傳道,教學必須是伴隨着喜悅與感動的探究發現過程,或是伴隨着驚異的問題解決過程。合作學習由於採用的是異質分組方式,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知識面寬度都不一致,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間、師生間的互相啓發、相互討論,都會將另一些同學的思維導向一箇新的領域,出現一些新的視角,提出一些值得爭論的問題。可以肯定,這樣一箇知識不斷生成、不斷建構、具有創造性的過程,要比傳授性教學更受學生歡迎,更有利於學生素質提高。

  培養平等意識。在學校裏,每個班級中都存在着歧視性、階層性的結構,如性別的男與女、體力的強與弱、長相的美與醜、家庭的貧與富、能力的高與低、尤其是學習成績的好與差等等的差異與對立。這樣一來,創建民主平等型集體的任務,尤顯突出。在合作學習中採用異質分組的方式,將不同學習能力、學習興趣、性別、個性的學生分配在同一組內,同學們可以相互啓發、補充,不存在誰更行、誰更聰明的問題,大家都是討論成員之一。這樣,學生之間的關係會更平等,更民主,更有利於一箇良好班集體的形成。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和主要內容

  本課題實驗研究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轉變教學方式,從過去主要研究如何教到現在研究如何學,希望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創新精神和平等意識數學課題開題報告範文欣賞數學課題開題報告範文欣賞。

  (一)、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文獻研究法。

  實驗中,實驗教師認真學習研究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主體性教學思想,在網上以及各種教育書籍中搜索有關合作學習的案例和理論,找出適合我們學情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二、行動研究法。

  在實驗過程中,實驗教師認真研究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備課關注學生的需要預設,上課關注師生合作預設與生成和諧,課後關注反思學生的表現,致力於改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研究。課題組實驗教師認真履行實驗教師的權利與義務:積極參加實驗培訓,主動對實驗提出合理的建議,制定並履行實驗計劃,每學期至少做幾節教學觀摩課,每學期進行一次實驗班和對比班成績統計與分析,提出有效可行的提高措施。每學期至少寫一篇實驗論文或經驗材料,定期交流。

  (二)、本課題研究的預期突破性進展:

  在研究課題的同時,我們教師掌握了更多的教育理論知識,學生學會了如何在學習困難的時候用好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習,教師不再是爲了教而教,學生也不再是爲了學而學,建立融洽平等的師生關係和生生關係。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主體的參與與發展,需要教師的外在激勵和培養。因此,合作學習在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也極其重視教師的作用,但教師的.作用只能用在指導上。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立足於學生的主體作用,其關鍵在於激勵學生的認知、情感和動機,爲學生的參與創設一箇充滿民主、和諧、愉悅和思維智慧的教學環境氛圍,從而產生師生合作參與、和諧共振的激勵場面,爲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主動發展創造良好的前提。

  掌握新型師生觀的理念。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應是情感相通、親密無間、心理相容的朋友性關係。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箇頭腦裏裝入另一箇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的接觸。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肩負着教書育人的重任,其情感對學生有着直接的感染作用數學課題開題報告範文欣賞文章數學課題開題。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必須保持良好的心態,無論在課外受到多大的刺激。都不能把消極情緒感染給學生。教師的情緒是良好的,情感是積極的,課堂氣氛就容易和諧,師生關係就容易融洽。心理學家勒溫和李皮特等人通過實驗發現,教師與學生合作,和睦相處時,學生情緒高漲,表現出最大的活動興趣。反之,如果教師對學生專制,學生的表現不是冷漠無情,就是懷有敵意。師生之間沒有心靈溝通,缺乏情感共鳴,是難以產生合力效應的。因此,合作學習的課堂必須注重師生之間真誠的、積極的情感交流,進而達成和諧的、合作的教學氣氛,以建立最佳的教學情境。

  (一)在合作學習情況下實驗的主要內容

  一、改革教育教學環境。

  二、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

  三、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

  (二)在合作學習情況下的教學目標

  總目標:創設和諧、生動、愉快的合作學習環境,尊重教師、學生的個性發輝,崇尚人文關懷,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現在大家知道數學課題開題報告範文的內容了吧!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利用!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