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食堂自查報告(精選3篇)
職工食堂自查報告 篇1
根據市縣教育局關於學校食堂標準化創建活動實施要求,同時爲了加強我校後勤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我校食堂建設和管理水平,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堅持爲教育教學服務,提高服務意識,求真務實地做好學校食堂的各項工作,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爲組長的標準化食堂建設領導小組,並對學校食堂各方面的工作進行了自查。具體情況如下:
一、基礎設施情況
我校食堂建於20xx年,在上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投資30多萬元利用今年暑假對餐廳進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造、裝修,添置了部分硬件設備和用具,佈局合理,食堂周邊環境良好,無垃圾堆、污水池等污染源。食堂用水符合國家生活用水衛生標準。
食堂有更衣室、操作間、粗加工間、主食間、白案間、消毒間、冷藏(凍)室、庫房、售飯廳、就餐廳等區域,共計940餘平米,食品加工流程設計合理。並且配備了冰箱、冰櫃、留樣櫃、消毒櫃、保潔櫃、蒸飯車、燃氣竈、洗碗池、大型抽油煙機、絞肉機、以及不鏽鋼碗、盆、桶、貨架等硬件設施。可滿足我校師生就餐需求。廚房定期清潔並保持乾淨;通風和排煙措施完善。防塵、防蠅、防鼠、防人爲破壞設施齊全有效。
二、組織領導
食品安全工作關係全體師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爲使食堂建設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爲首的學校食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組織協調各部門的工作,在全校範圍內形成有效的食品衛生安全網絡。 學期初,學校專門召開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會議,明確職責和具體分工,針對各項具體安全工作制定計劃明確責任,食堂工作由學校後勤總負責,總務處牽頭,校醫黃科負責每天的檢查及檔案資料的管理;食堂承包人張世友具體負責食堂、小賣部的一切工作;政教處、各班班主任及宿管人員負責學生的生活及食品安全教育管理;門衛負責清理學生進出校門情況,嚴禁“三無”食品進入校園。
三、加強教育培訓,提高職工素質
1、建立了從業人員的健康管理制度,每年體檢合格方可上崗。現有從業人員已取得了健康合格證明並在有效期內。並且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培訓,嚴格要求從業人員個人衛生,做到了“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理髮;勤洗澡;勤換衣服和工作服。
2、學校安排管理人員到其他學校參觀學習,學習兄弟學校先進的管理經驗。另外,選送相關專業人員參加市縣食品採購索證專業知識培訓,消防安全知識培訓,預防食物中毒專業知識培訓、職業道德培訓等,旨在提高每個職工的整體素質,更好地爲教職工服務。組織食堂員工觀看、學習《學校學生食堂安全管理與操作規範》,並組織食堂員工開展技能比賽。
四、制訂並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
我校食堂取得了衛生部門頒發的有效的《餐飲服務許可證》,並接受上級有關部門的監管。制訂並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並公示上牆,分別對食堂的食品衛生、環境衛生、炊事員的個人衛生、原材料採購、驗收、保管、加工、出售、餐具消毒提出明確要求,做到職責明確,管理制度齊全,環環相扣,層層把關,流程合理,操作規範。爲此學校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學校堅持對食堂衛生、安全等工作每週一至二次小檢查,每月一次大檢查,分管校長彭世高、分管領導王信華、食堂監督管理員黃科一起組織召開了多次食堂工作人員會議,加強食堂飯菜留樣、進貨索證、食品保管的督查。檢查中如有不盡人意,一次警告要求整改,如整改不到位,報學校支部、行政,對食堂承包人實行經濟制裁。
2、進一步落實了首席食品安全管理員制度,由校醫黃科擔任首席食品安全管理員,具體負責食堂衛生、安全等工作的管理、監督、檢查,同時做好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
3、進一步落實了校級領導陪餐制度,每天安排一名校級領導輪流到食堂陪學生就餐,及時對食堂各環節進行評議並收集學生意見和建議。由於隨時檢查督促食堂飯菜質量,本學期由於食堂菜品更豐富、味道更鮮美,在校食堂用餐的教職工長期穩定在40人左右,學生一般在400-500人左右。
4、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就餐管理,每天一名值周領導、教師以及學生會幹部到食堂監督、管理,及時處理突發事件。
5、嚴格了貨物採購入庫環節,以新鮮、價廉物美爲原則,未經驗收人簽字登記進入食堂,概不認賬,確保不發生任何大小食品安全事故。
五、堅持優質服務,不斷拓展服務理念
學校食堂做到以人爲本,給師生創造舒適的就餐環境,在保證學生一日三餐伙食供應的過程中,不斷拓展經營理念和服務理念。
1、千方百計控制成本,降低飯菜價格,切實讓利於學生,大廳每天爲學生供應免費菜湯,確保學生真正喫到乾淨衛生、物美價廉的飯菜。
2、採購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都有進貨查驗,索證索票並具有采購記錄臺帳;庫存食品均在保質期以內,原料貯存符合相關要求;不存在國家禁止使用或來源不明的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食用油脂、散裝食品等的進貨渠道符合規定,並嚴格落實索證索票制度。
3、食品原料的加工、清洗符合衛生標準。廚房配備了有效的餐具洗滌、消毒、保潔設施設備,且數量滿足實際需要;消毒人員掌握了基本的消毒知識,餐飲具的消毒方法、效果符合相關要求。刀、墩等加工工具分類固定存放、標記明顯。食品留樣實行生熟食留樣櫃分開留樣,每一箇留樣品種單獨貼標籤,留樣量不少於100克,時間48小時以上。
4、食堂實行了環境衛生包乾制度,各區域責任人明確,保證環境整潔,無垃圾、污水,做到了門窗明亮、檯面整潔、地面乾淨、牆面無蜘蛛網、灰塵,無老鼠、蟑螂、蚊蠅等害蟲滋生條件。
5、食堂各項記錄、檢查資料齊全,歸檔規範。學校定期開展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及培訓,並利用健康教育課強化幼兒愛惜糧食、科學飲食、節約用水等方面的知識。
由於學校各級領導對食堂工作高度重視和常抓不懈,給我校飲食工作硬件建設和軟件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增強了全體炊事人員的安全衛生意識和責任感,形成良好規範的衛生習慣,使我校食堂的飲食總體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一定的成績,確保了學校的穩定和發展。目前針對現在餐廳人員少,工作量大,我們將知難而進,創造條件,狠抓標準化,規範化,制度化,秩序化管理,主動適應學校發展的要求,將我校食堂工作推向新的起點,創造新的輝煌。
職工食堂自查報告 篇2
學校本着對學生、對家長、對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嚴格按照學校食堂要求,認真對教育局、衛生局文件的要求,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進行了一次詳細的檢查,現將食堂食品安全自查工作彙報如下:
一、自查情況
1、學校組織健全。開學初就成立了食品衛生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值日教師、班主任和食堂管理員任副組長,制訂了工作計劃,對學校食堂進行監管工作。
2、健全制度、責任到人。校長是食堂衛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食堂管理員負責具體的管理工作,值日教師和班主任負責監督管理。同時建立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如餐飲衛生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食堂消毒制度、採購食品制度、採購索證制度、食品驗收制度、食品倉儲衛生制度、粗加工間衛生制度、烹調間衛生制度、從業人員體檢培訓制度等。
3、抓好源頭管理。爲確保師生飲食安全,把好食品採購關,嚴防食物的中毒事故的發生,食堂與各食品供應商簽訂了食品供貨協議,認真做好取證,索證工作,堅決不購買無證商販的食品蔬菜。
4、把好食品蔬菜的驗收關。倉庫驗收員工作認真負責,每次購進的食品、蔬菜和調味品等都要進行仔細的檢查驗收,嚴格保證食品蔬菜的質量,保證劣質食品與“三無”食品不進倉庫。
5、把好食品衛生關。在保證食品蔬菜質量的同時,認真做好消毒、清洗等食品衛生工作,確保師生喫上“放心菜”,洗菜按照流程進行,從洗菜到燒菜層層落實,責任到人。學校不提供涼拌食物。
6、保證就餐衛生。師生就餐採取分餐形式,個人從配餐間領取食物,每人一箇餐盤,確保不發生傳染性疾病。
7、堅持留樣制度。每個品種的留樣量均不少於200克,在冷藏條件下存放48小時。
8、從業人員持證上崗,規範操作。食堂從業人員定期參加衛生防疫部門體檢與食品衛生知識培訓,按規定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並能做到不留長髮,不留長指甲,不戴手飾,注意個人衛生與環境衛生。有專用衣櫥,個人衣物不帶入食品處理區。每天不定期進行垃圾清理,食堂各個區域的衛生情況良好。嚴禁非食堂工作人員進入操作間。
9、附屬設施比較齊全。各門窗有防蠅、防塵設施;有8個分別用於洗菜、洗餐具、洗手等專用的.洗潔盆;有專用的餐具消毒桶;有專用的半成品、成品的工具和容器,有明顯的標誌並能分開使用;食品加工區有專用帶蓋的廢棄物容器;食品倉庫有防鼠板,有食品存放架,做到分類存放,保證有良好的通風效果。
10、堅持實行消毒制度。餐用具使用後能及時洗淨、消毒,消毒後存放在專用保潔櫃中,保潔櫃能定期清洗,保持潔淨。
11、水質保證,周邊環境良好。學校統一使用自來水公司提供的自來水,水質達標,食堂周邊無污染源。
12、學校設意見箱,由總務處定期收集師生對飯菜、衛生、服務態度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定期組織學生代表進行測評、檢查飯菜質量及數量。
13、嚴格執行學校的管理制度。管理員要建立健全收支流水帳和採購、支出明細賬,每月向校委會彙報一次當月的收入、支出明細賬。
二、存在的問題:
1、我們在檢查過程中也發現存在的部分問題。例如:蔬菜存放高度不夠,煤炭存放不合理,門簾沒有起到合理作用,出售食品時,工作人員衛生防護措施不到位;個別工作人員對教職工及學生的疑問解釋不到位等問題。,容易造成誤解。
2、學生多是周邊農村、小區來的,年齡較小,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自理能力較弱,遵守學校規章制度,保持餐廳環境衛生方面,意識相對較差。
3、由於市場的原因,蔬菜、肉類等食品的價格較高,難以滿足每個人的口味。
三、整改措施:
1、建立責任監督機制,不斷完善更新各項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牆、責任到人、落實到位。定期召開食堂工作人員的會議,經常組織學習食品衛生以及安全方面的知識,增強安全意識、提高管理水平。
2進一步規範內部管理。對食堂的全面工作進行了制度化、規範化。從人
員、採購、保管、加工、出售等所有管理環節進行細化並狠抓落實。
3、重視宣傳教育,增強師生食品衛生安全意識。經常利用晨會、班會、校會以及利用校園廣播、黑板報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食品衛生宣傳教育,教育學生購買食品做到三要和三不:一要看好食品色澤,二要嗅一嗅食品氣味,三要看清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一不喝生水,二不買過期食品,三不喫發黴變質食物。搞好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要求學生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換曬衣被,懂得季節性病菌、病毒的傳播與預防。促進學生養成較強的意識和良好的習慣。
四、克服不足,再上臺階
對照檢查標準,我們在自查中發現,儘管我們付出了相當的努力,在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我們將按照食堂工作要求及時整改到位,解決食堂安全、食品安全隱患。今後,學校將以這次檢查爲契機,進一步加大監管工作的力度,不斷改善,使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乃至學校整體工作再上新的臺
職工食堂自查報告 篇3
省教育廳:
根據文件《關於進一步做好新時期高校和中專學校學生食堂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校對照文件精神,認真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學生食堂基本情況
我校在校生人數常年保持在3500-4000人,現有生活服務中心和次生活服務中心各1棟,總體建築面積約7300平方米。擁有學生食堂4個,其中漢餐食堂3個,分別由3家社會化餐飲公司負責經營;食堂(餐廳)1個,由學校自營。
二、學校常規管理工作
1.健全組織,細化分工,明確職責,監管到位。
多年來,我校一直把食堂食品安全、傳染病防控、學生飲食衛生和校園環境安全工作作爲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學校牢固樹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建立了一支精幹的管理隊伍,管理人員分工逐層細化,明確責任主體,層層簽訂責任狀。明確“誰出問題誰負責”的責任追究制度。總務處制定了監督制度,強化過程管理,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把食堂食品安全事件力爭降到零。
爲把工作做得更好,我們在每學期開學初,專門召開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會議、社會化經營單位負責人會議,開展學習上級頒發的文件,對照文件找差距,增強各經營單位員工食品安全工作意識,增強食堂衛生常識,切實認識到學生安全衛生工作的重要性。
2.努力做到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常規化。
學校組織相關人員認真學習《食品安全法》、《學校食堂規章制度及處罰辦法》以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通知與精神。在全校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活動,以板報、宣傳欄等形式宣傳食品安全,努力形成“人人講安全、人人監督安全”的校園氛圍。嚴格落實學校制定的各項食品衛生制度,努力做到管理常規化。平時在採購物品時嚴格要求食堂定點採購、索取憑證、登記造冊。使用的食品原料、佐料、食品添加劑、包裝成品的食品,雞魚肉類、蔬菜類等在入庫前驗貨,對於不新鮮,過期,黴變的一概杜絕入庫和使用。做好日常飯菜留樣和餐具消毒工作,並作詳細的記錄。加強對原材料、產品半成品存放的管理,要求物品規範存儲、操作過程安全衛生,
3.加強我校食堂從業人員管理,做好衛生知識培訓工作。
學校總務處定期召集食堂工作人員學習有關安全衛生方面的知識,要求工作人員規範操作,掌握食品衛生安全的基本要求。積極配合食品藥品監督部門和質量技術監督局對我校食堂衛生與設備的檢查,虛心地聽取了專家們提出的寶貴建議,及時進行整改,消除了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
4.擠出經費改進食堂生產設備,加強對學生食堂的投入。20xx年學校自籌資金1000餘萬新建生活服務次中心,極大地改善了學生的就餐環境;20xx年我校通過招標採購,將4家食堂全部安裝完成了“明廚亮竈”工程;20xx年我校通過招標採購,投入十餘萬元將生活服務中心的排煙設備進行整體更換。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大夥”與“特色風味”的比例問題。雖然我校的總體學生食堂“特色風味”的窗口比例符合文件要求的33%以下,但是在自查過程中也發現有1個學生食堂的“特色風味”的窗口比例超過33%;
2.防火及消防安全重視程度不夠。在個別售餐間出現使用和儲藏液化石油氣罐的現象;
3.學校資金緊張,部分設備長期使用,急需維修或更換。
四、整改措施及進度
1.對於1個學生食堂出現“特色風味”的窗口比例超標問題,學校已經要求經營單位限期整改,必須在下學期開學前將部分“特色風味”窗口進行調整;
2.要求各學生食堂經營單位徹查消防設施。對於過期的滅火器,學校統一進行更換。所有售餐間嚴禁使用液化石油氣罐。
3.繼續積極籌措資金,做好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