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洪事蹟材料(通用3篇)
防汛抗洪事蹟材料 篇1
“好,好,水泵終於出水了,不負衆望。荷圩汛情也可以緩解了。
”這是7月4日下午潘正軍同志留在QQ日誌上的一段工作隨筆。距離這天他已經整整一箇多星期沒有回家了。
潘正軍,男,出生於1974年4月30日,中共黨員。是一名由繁昌縣新港鎮政府聘用的專門負責新港鎮水利站泵站維護以及管理的工作人員。自今年入汛以來他爲了確保全鎮安全渡汛,始終戰鬥在抗洪搶險第一線。
6月27日,夜裏零點18分,他在QQ日誌裏這樣寫道:“主汛已至,大雨相逼,凌晨相伴,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做合格黨員。”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爲了使全鎮的各個泵站在汛期能夠正常投入運轉,他前段時間就冒酷暑到每個泵站對每臺機組進行了檢查和維護,並專門組織了各個泵站的工作人員進行了汛前培訓,向參訓人員詳細介紹了各個泵站機組的具體情況以及注意事項。針對他自己所負責的鎮中心站,他更是培加關注,唯恐出現一絲疏漏。從每根電線到水泵上的每棵螺絲他都進行了認真檢查,並對整個機組進行了反覆試機,確保在防汛過程中不出現一點問題。
6月28日,暴雨如期而至。滂沱如注的暴雨無情地衝刷着大地。當全鎮組織的防汛隊伍正式投入防汛抗洪第一線時,我們的潘正軍同志已經在防汛第一線戰鬥了整整兩個晝夜。由於前期準備工作做的紮實,儘管雨大,造成一時的內澇,但是經過兩天的日夜排放,6月30日終於把積聚在近六千畝農田裏的水排幹了。碧綠的秧苗又露出了可愛的笑臉。6月30日早上6點30分潘正軍同志在QQ日誌中這樣寫到:“經過二晝夜的苦戰,截止今晨六點強圩、東圩、斗門,水漫稻田的汛情己除,百姓樂,吾心寬矣。”這是他在解除農田裏的積水後看到羣衆高興的笑臉而發出的感慨。
雨還在下,防汛抗洪還處在嚴峻的形勢之下。我們的潘正軍同志正在按照“做合格黨員”的要求兌現着自己的承諾,一如既往地戰鬥在防汛抗洪第一線。
防汛抗洪事蹟材料 篇2
20xx年8月以來,**省**縣普降大到暴雨,縣內江河水位急劇上漲,水位持續升高,江防大堤多處出現險情。30年不遇的特大洪災在肆虐,農田淹沒、房屋沖毀、交通中斷、災民被困,人民羣衆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險情就是命令。縣水利局幹部楊魁楠同志迅速行動起來,積極投身到抗洪救災工作中去,哪裏有險情就出現在哪裏,高大的身軀在浩蕩的抗洪搶險大軍中顯得尤爲突出。松樹溝鄉新立村2名羣衆被洪水困在孤島上,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接到報告後,楊魁楠同志駕駛衝鋒舟耗時兩個多小時衝上孤島,經過幾番苦苦努力,終於把他們解救了出來。在幹岔子大壩險情最嚴峻的時候,他白天坐着拖拉機押運搶險物資、沙石料,和大家一起堵管湧、護大壩,晚上堅持在單位值班,因爲過度勞累,一度高燒39度,但是還堅持在抗洪第一線。
爲了加強對巡堤護堤工作的檢查,縣紀檢委決定成立督查組。楊魁楠同志又被抽調到夜間督察組工作。他白天堅持運送物資,晚上往返穿梭在重點防區70餘公里大堤上排查險情,督查各險段包鄉包村幹部抗洪搶險情況。哪段沒人值守,哪段幹部懈怠,及時檢查及時督辦,確保防洪險情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不放過一箇疑點,及時查險、報險、處險,把險情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做到每一寸大堤、每一處險段,都有人守護。他晝夜堅守崗位,一刻不曾鬆懈,只有凌晨纔回到單位倚在沙發上睡一會兒。由於長時間穿着雨靴,腳都被捂爛了,局領導讓他去醫院看看,他卻笑着說,“沒事,我年輕,輕傷不下火線”。
抗洪搶險期間,他連續奮戰30余天沒回過家,衝鋒在前,揮汗如雨,日夜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水位剛剛穩定,他顧不上休息,又和單位的同志們一起,忙着回收抗洪物資、忙着爲受淹羣衆排澇解困……在30年一遇的洪水面前,他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心繫羣衆、無私無畏、勇敢頑強的優良作風,以頑強拼搏、連續作戰、勇當先鋒的抗洪精神爲奪取全縣防汛抗洪的全面勝利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防汛抗洪事蹟材料 篇3
“當警察就得舍小家顧大家,守護羣衆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7月20日,鄭州市遭遇特大暴雨,發生洪澇災害。災情發生後,鄭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第一時間組織警力開展防汛救災工作,全力保護轄區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
金水分局民警小吳是一名老黨員。在7月20日當天,隨着水位迅猛上漲,看勢頭不對的小吳立即組織大家轉移一樓的電腦等辦公用品,並果斷拿來自己的被褥堵在門口,延緩洪水內灌,有效減少財產損失。
當天18時許,正在新密探親的母親打來電話,想讓小吳接她回家。“當時大家都在救援轄區羣衆,我根本沒有時間去照顧她(母親),就勸她先在親友家待着。”小吳說,可是老人家不聽勸阻,掛斷電話就從親友家獨自返回鄭州。小吳心急如焚,但因工作需要又不能離開自己的崗位,只能每隔半小時打一次電話,確認母親安全。7月21日2時,家人打來電話,稱洪水倒灌進了小區。7月21日8時許,小吳終於等來母親的平安電話。當天10時許,又一箇壞消息傳來,小吳家所在的樓被洪水沖刷,導致地基鬆動,成了危樓,家裏的物品需要轉移,但身處搶險一線的他只能委託親友幫忙。
剛忙完轄區轉移羣衆的任務,7月21日13時,小吳和戰友們再次接到指令:全員上路保暢通。來不及喘口氣,小吳又和大家一起投入到保暢通工作中。在轄區南陽路與農業路口,由於向西鐵路涵洞灌滿水斷行,行人、非機動車和機動車一起湧上高架橋匝道,造成路口嚴重擁堵,小吳充分利用原來在交巡警大隊工作的交通疏導經驗,迅速組織民警開展工作,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辛苦努力,路口積壓的車輛行人全部通過,道路恢復暢通。
災情發生以來,小吳一直堅守在防汛救災和災後恢復的工作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着人民警察的使命和擔當。“當警察就得舍小家顧大家,守護羣衆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從警20餘年的小吳一直這樣說,也一直這樣做着。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