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立自強事蹟材料(精選6篇)

大學生自立自強事蹟材料 篇1

  範是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學生,曾於20__年9月入伍,在服役期間他參加了中印聯合軍演集訓隊、20__年洞朗邊防管控任務。

  “我要把部隊優良的作風和品格貫穿到學習和生活當中。”退役入學後,他十分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堅持理論知識與學科實踐相結合,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還獲得了國家獎學金。

  在20__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他第一時間投身抗疫一線,成爲一名社區防疫志願者。其間,得知長壽湖子竹村小石壩和奉節朱衣鎮的’水果因疫情運輸不便,出現滯銷情況後,他第一時間利用所學知識和網絡平臺爲果農搭建銷售渠道,解決了近10萬斤的積壓水果,還自掏腰包訂購了200斤橘子,送給堅守在抗疫志願服務崗位的戰友。

  20__年暑期,他組建的社會實踐團在重慶市南川區木涼鎮、豐都縣包鸞鎮開展了新時代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問題的調查研究,通過實地走訪、與養殖戶交流、進入鎮政府和村委會學習,深度瞭解了當地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發展舉措與建議。

  他還積極投身校園青少年之家建設,參加各類志願服務,依託“青少年之家”和“城鄉市民學校”等載體,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80餘場次,服務青少年1.4萬餘人次。

  此外,他探索打造“五位一體”特色志願服務項目集,發揮各專業的服務優勢,開展各類公益服務活動,直接服務對象(校內外)累計達50多萬人次,目前已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管理和服務體系。

大學生自立自強事蹟材料 篇2

  程x是靠助學金開始大學生涯的。

  爲此,他在學業上不敢有絲毫懈怠。本科期間,他就加入學校實驗室,參與多項省級科技項目,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5篇,獲授權發明專利一項,實用新型專利10多項。但畢業之際,他放棄了企業拋來的高薪橄欖枝,投身農村自主創業。

  “一箇外鄉學子在異地創業,難度可想而知。”程x說,但在家人和同學的質疑中,他仍堅持下來,日夜拼搏,勞累過度甚至出現咳血癥狀。

  他的公司致力於安徽六安老區農產品品質升級和成果轉化,成功申報和完成了六安市科技項目,項目總經費100萬元,並取得5項科技成果,申報發明專利20項,還吸收了50多名大學生就業,與多所院校共建合作基地、就業見習基地、創新創業基地,年產值1000多萬元。

  一路走來,他深知創業不易,積極回饋國家和社會,對接社會資源和學校成果,幫助有夢想的學子在老區創業,最後有20多箇團隊留在了老區。他還主動給大學生羣體講解創新創業知識,提供比賽和學習指導。

  他聯合六安共青團組織及有關單位,深入校園、社區、鄉鎮,組織SIYB創業學員企業提供就業崗位,帶動4000多人次實現就業;會員企業在貧困村建立扶貧車間26個,有效帶動就業脫貧。

  創業三年後,程x又到安徽農業大學攻讀碩士。在他心裏,“只要確定一件事,用心堅持下去,勇於挑戰自己,不怕失敗,在挑戰自我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我,你會發現發光並非太陽的專利,你就是自己的陽光。”

大學生自立自強事蹟材料 篇3

  曹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的一名博士生,他熱衷於科技創新,並將攻克醫學領域“卡脖子”難題作爲自己的目標。

  在 曹看來,作爲生命科學的重要領域,醫學的發展必須依靠科技的引領和推動。他在導師的指導下,發揮自身思路活、協作創新能力強的優勢,組建醫工交叉項目團隊,用實際需求牽引研究,讓科學技術真正從實驗室走出來,走向臨牀,服務社會。

  此前,他們團隊研發的“一種消化道病竈探測設備”獲得全國和省級創新創業比賽大獎。 曹作爲項目負責人蔘加蘇州市高新區領軍人才項目申報,獲評“領軍人才”,得到200萬元人才項目資助,用於消化道腫瘤精準探測設備的進一步研發和轉化。

  20__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他積極參與科技抗疫。作爲學生第一參與人,他加入學校新冠肺炎應急攻關醫工交叉團隊,針對新冠病人呼吸狀態持續監測困難問題,申請“新冠肺炎應急攻關項目”,研發對平時和疫情時期都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智能監聽設備。項目研究進展順利,並獲湖北省重點研發項目資助。

大學生自立自強事蹟材料 篇4

  馬是西部計劃雲南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曾於20__年8月至20__年7月,在雲南省獨龍江鄉支教服務。

  教學工作之餘,他走遍獨龍江6村18組,開展家訪、推廣普通話等工作。他逐漸發現,由於單親、留守、年幼即進入寄宿生活等諸多現實原因,當地學生的心理問題較爲突出,“感覺他們的認知水平和求學慾望比較薄弱。”

  20__年12月,馬設計美育課程,希望用藝術治癒孩子們的心靈。他自發籌款3萬元作爲啓動資金,同時與當地學校課外活動資助相銜接,對當地美術教師進行系統培訓。

  他們的美育課程以雲南非遺蠟染、扎染爲主,包括創意繪畫和手工等多種形式的美術體驗,將獨龍族文化元素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爲主要表達內容,讓孩子們在藝術創作中盡情表達心境,滋養孩子們的審美態度和價值取向,促進扶貧扶志。

  項目落地時正值獨龍江嚴冬,面對長時間的大雪封路、通訊電力中斷等阻礙,馬克服種種困難,於20__年3月25日爲當地學校建立起“非遺創意美育教室”。

  20__年6月,他將學生的作品裝了滿滿兩個大行李箱帶出大山,在昆明市雲南大學東陸園舉辦了“祕境獨龍——獨龍江鄉非遺工藝師生作品展”,展示了近200幅“獨龍娃娃”的特色作品。

  20__年7月,他再到獨龍江,看到教室牆上又增添了新的美術作品,他感動不已,也讓他更加堅定好好學習,砥礪前行。

大學生自立自強事蹟材料 篇5

  陳x,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孟憲承書院20__級公費師範生。在讀期間,她曾先後獲得過“惠天然朝華學子勵志獎學金”、華東師範大學優秀學生三等獎學金、華東師範大學生涯規劃比賽三等獎、孟憲承書院教師職業生涯規劃比賽一等獎等榮譽。

  自信自立自強,勇敢展翅飛翔

  陳x來自雲南省尋甸縣一箇農村家庭,多年來目睹過父母辛苦的她深刻地意識到自己只有通過不懈努力才能減輕家庭負擔、改變現狀。

  高中時期,陳x通過自己的勤奮學習和自立自強獲得了“春蕾計劃”助學金、學校獎學金,還連續被評爲學校“學習之星”、“文明之星”,並於20__年高考獲得了縣高考理科狀元獎學金。

  矢志拼搏奮鬥,素質全面發展

  秉持“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理念,進入大學後的陳x積極參加各類競賽活動,她參加全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在集訓過程中收穫知識;在“教師暴走”計劃中,她衝破膽怯,走向人羣,展示未來教師的風采;在教師職業生涯規劃比賽中,她客觀地認識自己,思考和規劃未來;爲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她積極擔任班長職務,爲同學們服務。

  今年,陳x作爲負責人還成功立項了科創項目,報名參加了華東師大二附中班主任實踐,身體力行地向成爲卓越的人民教師不懈努力。

  踐行知行合一,實踐反哺家鄉

  考入師大讀書以來,陳x切身地感受到了家鄉基礎教育事業亟待青年力量的建設和反哺。作爲國家培養的公費師範生,她覺得自己有責任爲家鄉的教育做點事。

  20__年暑期,陳x加入“尋·孟”實踐隊,回到家鄉,結合當地特色設計開發了“五色”校本課程,同期組織了211名公費師範生面向尋甸中小學生開展暑期線上“雲輔導”。

  今年暑期,陳x作爲“尋·夢”實踐隊隊長,和30多名師範生一起在尋甸舉辦了“尋·夢”五色夏令營,精心設計了許多素質拓展課程,與家鄉的小朋友們雲端會晤,教學相長。

  此外,陳x還報名參加了“華東師大-尋甸實驗班”物理學科的教學助理併成功入選,繼續努力地在服務家鄉的同時鍛鍊自身綜合能力。

  熱心公益服務,傳承師大精神

  通過志願服務踐行未來教師使命是陳x的一貫追求,爲此,她曾參加“牽手上海流動兒童教育”志願活動,給太陽花社區的小朋友們講繪本故事;在“非常數學雲課堂——尋甸教育幫扶”活動中,與小組成員一起設計趣味數學課堂,作爲主講人給家鄉五年級的學生線上授課;20__年新冠疫情肆虐期間,她還積極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雲陪伴”活動,線上陪伴一線抗疫工作者的子女,讓他們的學習生活不再孤單。

大學生自立自強事蹟材料 篇6

  黃出生在一箇貧寒的農村家庭,他自幼失去父親,與母親相依爲命。母親相信讀書能改變命運,靠着微薄的工資供他讀書。他也很爭氣,於20__年考上了海南大學。

  但天不遂人願,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讓母親癱瘓在牀。黃沒有猶豫,選擇休學一年,在家中照顧母親。在他的悉心照料下,20__年,母親病情好轉,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他回到學校復學。

  然而,意外再一次降臨,黃回校後,母親在家中不慎摔倒,又變成了生活無法自理的狀態。爲解決母親的醫藥費和家裏的生活費,他再一次提出了休學申請,並把母親接到海口的出租屋裏,一邊打工,一邊照顧母親。

  賣水果、送外賣、做銷售、發廣告……黃要打幾份工,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在打工間隙,他都會回到出租屋裏,爲母親做一日三餐,喂母親喫飯。每餐結束後,他就放下碗筷爲母親按摩,防止母親肌肉萎縮……

  “無論如何一定要照顧好母親。”他每個月都會帶母親去醫院複查、拿藥,抬着母親進檢查室、化驗室、透影室。在夜晚,他還要定時起來給母親翻身、倒尿……這樣的生活,一堅持就是三年。

  但命運似乎對他格外殘忍,20__年12月16日,他在打工後回到家中,發現母親永遠地離開了人間。

  “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一連串的痛苦遭遇,並沒有把黃打垮。他與小夥伴共同創立了家庭維修平臺,從事專業、高效、共享的上門維修服務,並在學校的幫助下,於20__年2月重返校園。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