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學習王紅旭時代楷模精神事蹟(精選6篇)
2025學習王紅旭時代楷模精神事蹟 篇1
“一分鐘有60秒,旭哥有40秒都是笑眯眯的。”在重慶市大渡口區育才小學體育教師張亞眼中,同事王紅旭愛笑,一笑眼睛就眯成一條縫,即使不說話,也有一股親切感。
在育才小學,無論是臨退休的老教師,還是剛入職的新教師,甚至是熟悉的學生,都愛稱呼他“旭哥”。王紅旭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沒嘚啥子事,有旭哥在”。
今年6月1日,王紅旭正和家人朋友帶着孩子在長江邊玩耍,聽到有人呼救“有孩子落水”,這位體育老師以近乎百米衝刺的速度跳入江中,將兩個落水的孩子救起,自己卻被江水吞噬。6月3日,重慶市文明委追授王紅旭爲“重慶好人”。
張亞在岸邊目睹了王紅旭救人的全過程,“旭哥肯定會做這樣的事情,這是他的性格”。
在準備救生員資格證考試時,教材裏的一句話被王洪旭用波浪線着重做了標記:“拯溺救難、向生命負責”“生命守護者”。
這已不是王紅旭第一次救人。讀大學時,他曾在游泳館中兩次救起溺水的人;在學校附近,一輛接送孩子放學的小車不慎翻車,他和妻子陳璐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將受傷的孩子送到醫院救治……
“我們倆都是內心柔軟的人,能給別人幫上忙,會盡力去幫一把。”陳璐希說。
王紅旭的父母及爺爺、奶奶都曾當過鄉村教師。從教幾十年,爺爺王世才和奶奶範信秀曾定下“教良心書,不誤人子弟”“不搞歪門邪道”“始終把學生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家規。
兒時,王紅旭跟着父母親在學校生活。母親李永蘭記得,在身高只比課桌高一點的年紀,兒子就會在深秋降溫的日子,跑回家把自己的衣服拿給班上沒有禦寒衣服的同學穿。
“農村學生的家長多忙於生計,老師教得好不好,大多數人並不在乎。但是爸爸媽媽常說,要對得起每一箇學生。”陳璐希說。
和父輩一樣,在學校田徑隊執教的王紅旭,也經常自掏腰包買小零食獎勵學生。天氣熱時,面對學生讓他請喫雪糕的提議,他也不會拒絕。
旁人不解,田徑隊幾十個孩子,這麼買下去每個月該是多大的一筆開銷。陳璐希理解丈夫的做法:重慶天氣熱,孩子們訓練辛苦,訓練完了總要喝瓶水吧;我們做爸爸媽媽的都知道,孩子們喫一根雪糕的時候多開心呀。
陳璐希是語文老師,在她看來,體育課是門“豆芽課”(在重慶話裏意爲“副科”——記者注)。入職第一年,體育老師王紅旭就被安排在她的班裏擔任副班主任,他們成了工作上的搭檔。在這個體育老師口中,體育運動能“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每個學生都應該全面發展。
2025學習王紅旭時代楷模精神事蹟 篇2
王紅旭老師出身教育世家,一直以來秉承着德高爲師、身正爲範的家訓師風。他愛崗敬業、愛生如子,是踐行“四有”好老師要求的先鋒模範。他用實際行動體現了人民教師的責任擔當,爲我們教師隊伍樹立了榜樣。我們要學習王紅旭老師心懷大愛,無私奉獻的精神,以他爲榜樣,大力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在學生面前發揮好表率作用,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爲社會積極奉獻的棟樑之材。
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這是新時代對廣大教師提出的新期盼、新要求,也是新時代的新任務。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是廣大教師成爲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的需要。我們不僅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更要立德樹人,努力成爲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把學習宣傳王紅旭老師先進事蹟,和紮實開展學習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愛黨愛國,堅定信念,王紅旭老師用實際行動給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我們學習他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使命感,用模範行動踐行新時代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和神聖使命。王紅旭老師事蹟的精神感召力,將進一步激勵我們在培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2025學習王紅旭時代楷模精神事蹟 篇3
王紅旭同志在生死關頭,捨生忘死,挺身而出,用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英雄讚歌,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四有”好老師的模範代表,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先進典型,是廣大黨員幹部羣衆的學習榜樣。他用自己的英雄行動傳承了中華民族“見義勇爲”的優良傳統,詮釋了人民教師“大愛無疆”的高尚品格。
馬書記號召全體教師向王紅旭同志學習,並進行了交流研討,教師們認真學習先進事蹟,並做好筆記,每人結合事蹟撰寫了心得體會,並在教師工作羣開展了交流活動。
教師們在學校工作羣裏發表感言,還紛紛表示,王紅旭老師在危難關頭,毫不猶豫、捨生忘死,勇救落水兒童,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要積極學習王紅旭的事蹟,學習他臨危不懼、見義勇爲的傳統美德,學習他正直無私、助人爲樂的優良品質,學習他舍已救人、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學習他樂於奉獻、敢於獻身的高尚情操。充分認識開展學習王紅旭同志先進事蹟活動的重要意義,在學校營造學習英雄、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四有好老師。
通過組織專題學習、集中研討、交流等方式,大力宣傳王紅旭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弘揚新時期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進一步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我校將把學習王紅旭同志英雄事蹟活動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當前全黨深入開展學習教育結合起來、與“師德師風建設規範化常態年”提出的“突出師德楷模引領,發揮示範作用”系列活動結合起來,把學習活動作爲當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一箇重要抓手。要把學習活動同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引導和教育師生厚植家國情懷。
2025學習王紅旭時代楷模精神事蹟 篇4
杜富國,南部戰區陸軍x掃雷大隊的一名普通戰士,在最危險的時候,毫不猶豫用血肉之軀將戰友護在了身後,年僅27歲的他,看到這個世界的最後一面卻是冰冷無情的火光。寫到這裏已情難自禁,看到你傷後堅定的樣子,既心疼,又已深深折服。富國,我們永遠記得你最帥的模樣,記得你排雷後像個小孩開心的微笑。
時間撥回到20xx年10月11日,一箇再平凡不過的日子,你重複着每天的排雷工作,卻不曾想突遇爆炸,在這危急時刻,你用身體換來了戰友的平安,自己卻失去了雙手和雙眼,你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軍人的勇敢與擔當,溫暖和感動着世界。當你聽到中越邊境掃雷x段最後一塊深排雷場被徹底搜排完畢並移交給邊境百姓這一消息的時候,躺在病牀上的你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這是“邊境掃雷人”的責任擔當,更是中國軍人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在我知曉杜富國同志先進事蹟的那天夜裏,我思忖了很久,我們黨員幹部應該從中領悟到什麼,或者說學習到什麼。
力爭上游,做不畏風雨的弄潮兒。前蘇聯作家高爾基的《海燕》:“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捲集着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富國同志響應號召,主動申請加入臨時組建的掃雷部隊,到最需要他的地方一去就是三年,日復一日的排雷是他對籠罩恐懼的雷區百姓深深的愛,無怨無悔。作爲中國軍人,杜富國衝到了最前線,力爭上游的信念是他對自己的交代,不畏風雨的完成排雷任務是他對邊境人民的交代。事在人爲,如果沒有像杜富國同志一樣敢爲
2025學習王紅旭時代楷模精神事蹟 篇5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孕育了豐富的傳統美德,捨己爲人,見義勇爲一直是我國幾千年優秀傳統的重要內容,是傳統美德的一種修養,也是我們民族每個人品質完善的需要,更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王紅旭老師的生命託舉就充分體現了傳統美德中“奮不顧身,捨生取義”的英雄氣概。司馬遷曾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生命面前,王紅旭老師用“重於泰山”的犧牲精神喚起人們心中的正義感,這是一種時代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他將引領着人們的價值取向和社會道德的水準。我們學習英雄,倡導英雄的先進事蹟,昭示着更多的人去尋找自己的努力方向,喚醒和激勵更多人的理想、抱負,熱心、責任感、使命感。我們期盼我們的社會與善良爲伴,與高尚的道德同行,期盼道德之樹常青,我們更期盼每個人都能用愛和溫暖努力促成公民道德建設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
作爲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要以英雄爲榜樣,站在時代的前列,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學習英雄愛國愛人民,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的崇高思想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認真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超的教學技能爲教育事業的發展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用實際行動,書寫人生的壯麗詩篇。
2025學習王紅旭時代楷模精神事蹟 篇6
在20xx“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排雷英雄”杜富國獲得20xx“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杜富國的頒獎詞:“你退後,讓我來,六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箇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戰友們拉着手趟過雷場,你聽,那嘹亮的軍歌,是對英雄的禮讚。”
一箇英雄的故事在雲貴大地廣爲傳頌:南部戰區陸軍x掃雷大隊中士杜富國,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複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對戰友喊出“你退後,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友安然無恙,他用驚天一擋書寫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鐵血榮光。
爲人民掃除雷患,爲戰友血染雷場。杜富國英勇負傷後,軍地領導機關和醫療機構全力進行搶救。經多級醫療機構接力營救和精心治療,目前杜富國已脫離生命危險。
英雄,流血顯本色,壯舉定乾坤。認準了路,並堅定地走下去,必將成就一番事業。面對危險“讓我來”,髒活累活“我先來”,開闢通道“跟我來”,遇到困難“有我在”。在杜富國這個年輕戰士的.身上體現了一種崇高的愛,體現了一種精神。這種愛,是支撐杜富國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做出令人敬佩的奇蹟的愛;這種精神,是把愛國、愛軍隊和愛人民統一起來的崇高精神。杜富國以自己的一腔熱血真切詮釋了勇於獻身使命的奉獻情懷。在他和他的戰友們身上,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虧的“老山精神”得到了集中體現,不怕千難萬險、不惜傷殘犧牲、不計個人得失、掃除雷障爲人民的“掃雷精神”得到了弘揚。一身男兒血,滿腔報國志。這是杜富國靈魂深處最珍貴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我們欣喜地看到,無數杜富國式的優秀共產黨員,爲了祖國和人民的需要,一腔熱血報效疆場,奉獻在雲嶺大地。無數熱血青年響應祖國的召喚,紛紛選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紮下根去。他們在鮮豔的戰旗上續寫着我們的榮光。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