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感人事蹟材料(精選4篇)
航天員感人事蹟材料 篇1
大學畢業後經常封閉訓練,與班主任失聯,老師登報尋找愛徒。
陳冬考取飛行員,也和姚志強當年的鼓勵密切相關。高二時,班上有一名往屆復讀生被選中成爲飛行學員,這更加激勵了原本就有飛行夢的一些同學,其中就包括陳冬。姚志強瞭解陳冬的心思與夢想,就鼓勵他,想考上飛行員,在注重學習成績的同時,就要加強身體素質。
高考時,陳冬被長春飛行學院錄取,進入大學後,雖然訓練嚴格、學習緊張,而且當時通訊並不像現在這麼方便,但陳冬仍然不忘時常問候姚志強,放假回家時,還會和同學們一起去看望老師。
但是,陳冬在大學畢業成爲飛行員之後,因爲經常封閉訓練,電話也換了,姚志強和他逐漸失去了聯絡。_年時,思念愛徒的姚志強在洛陽晚報上登了一篇文章,尋找陳冬。“後來我得知,那正是他選拔航天員的時候,他用6年的時間與外界隔絕,投入訓練。”
當陳冬的名字出現在神十一飛行乘組之中時,姚志強眼眶溫熱,他因榮耀而激動,“中學時代,我當了他6年的班主任,他當了我6年的班長,今天他成爲飛向太空的航天英雄,我真的很爲他自豪。”
陳樹林告訴記者,在兒子準備出征的階段,他一直在北京照顧孫子,10月13日剛剛從北京回到老家洛陽。多年來,陳冬的學習、訓練讓他對兒子非常放心,希望兒子能圓滿完成這次任務。
航天員感人事蹟材料 篇2
景海鵬,山西省運城人,黨員,碩士學位。_年10月出生,_年6月入伍,_年9月入黨,現爲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曾任空軍某師團司令部領航主任,安全飛行1200小時,被評爲空軍一級飛行員。曾執行過神舟七號和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此次入選神舟十一號飛行乘組,是他第三次太空飛行,也是我國唯一一位三次進入太空的航天員。這一次,他將在太空度過自己50歲生日。
一箇夢想實現了,必須有下一個夢想,否則人就會垮掉。
如果我說,從小我就夢想當航天員,那一定是騙你的。那時候,我根本就不知道還有航天員這種職業。我是在實現了一箇又一箇大大小小的夢想之後,纔有了當航天員的夢想,纔有了飛天的夢想。
你或許不相信,我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做夢都想成爲學校籃球隊的正式隊員。但因爲我個子矮,總是上不了場,只能在底下坐冷板凳,給正式隊員拎包。那時候心裏委屈極了,回到家就蒙在牀單裏哭。但哭有什麼用?不服輸就得練。我從鄰居家借來一箇癟了的籃球,在自家土牆上用粉筆畫了一箇籃筐,然後每天放學就對着那個“籃筐”投球,晚上也接着練。終於,在一次關鍵比賽中的最後時刻,隊裏主力受傷下場,輪到我替補上場。我迅速扭轉落後7分的局勢,還在最後時刻投出一記壓哨2分球,爲我們隊贏得至關重要的勝利。這之後,我就成爲籃球場上永遠的主力。
有一箇情景始終銘刻在我的腦海,多少年都揮之不去。那天,我拎着那種帶着橡皮蓋子的鹽水瓶去供銷社打醬油。供銷社有個阿姨邊打醬油邊打量我:你不是那個“海鷗五號”嗎?當時我一下子沒反應過來,但很快明白她說的是前幾天公社組織的.一場球賽。那天我穿着父親買的運動背心,前面圖像是海鷗,後背印着大大的“5號”。一開始上場沒人注意你一箇小個子,但接連幾個漂亮的投球一下子把大夥的目光都吸引過來了……沒想到這個阿姨記住了我這個“海鷗五號”,從此“海鷗五號”就叫開了。打完醬油,我掏錢的時候,阿姨連忙說:球打得好,不要錢了!那一刻,應該是我人生一箇巨大轉折。夢想成真的感覺,原來這麼好!不是爲省一毛錢兩毛錢,這是我人生得到的第一次獎勵。那一刻讓我認識到,爲了夢想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有時候一句話足以點燃一箇夢想。一箇夢想實現了,必須有下一個夢想,否則人就會垮掉。就像人在太空,身體會失重。回到地面,如果沒有夢想,靈魂就會“失重”。所以“神七”飛天回來,我就有了“神九”飛天的夢想,“神九”回來之後,因爲“神十”隔得太近,我就把夢想的目標定在“神十一”。始終有夢,讓我腳踏實地。
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值得我們用生命去置換。
我的職業是航天員,航天員的使命是時刻準備執行飛天任務,並不是完成一次壯舉就可以了。國家花了那麼高的代價培養我們,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只有時刻準備祖國挑選,時刻準備去飛,纔是對國家最好的回報。
我爲什麼對小時候打籃球的事印象這麼深?我人生的底色其實在那時候就開始塗了。打籃球讓我明白一箇道理:身高不佔優勢、其他不佔優勢,你憑什麼?你必須有個絕活。絕活從哪裏來?時刻準備。寧可備而不用,也不能用而不備。我這一年時間,幾乎沒有出過航天城,幾乎沒有雙休日,每天晚上12點之前幾乎沒有睡過……
航天員感人事蹟材料 篇3
陳冬,_年12月出生,河南鄭州人,黨員,大學本科,現爲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三級航天員,上校軍銜。此次入選神舟十一號飛行乘組是他第一次執行航天飛行任務。他是第二批5名男航天員中首位實現飛天夢的人。
機遇來了,你躲都躲不過。面試之後,更加堅定了我爲夢想付出努力的決心。
_年,我25歲,剛分配到飛行部隊。有一天飛行歸來看直播,楊利偉出征時穿着航天服的身影那麼雄壯。當時真是熱血澎湃:這纔是頂天立地的英雄!後來聽說他和我一樣,飛的都是強擊機,心裏不由一動:有一天我會不會當航天員?
飛強擊機在低空,我一直想飛得高些、再高些,想衝出大氣層看看。但我很清楚,當航天員沒那麼容易,需要機會。但_年9月27號下午,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英雄在太空揮舞國旗的身影真正觸動了我。我就想,我該爲此做些準備了。沒想到,第二年,我國就開始選拔第二批航天員了。
我總是說:趕上這個時代,是我們這一代的'幸運。人生的每一箇重大節點都與這個國家大時代脈動同頻共振。尤其是這一次,本來以爲錯過了,但機遇來了,你躲都躲不過。
當時航天員選拔體檢的時候,我正帶部隊在西北參加軍事演習,根本趕不回來。當時我覺得太遺憾了。沒想到,演習結束回部隊後,又接到體檢的通知。原來,上面知道演習的消息後,又給了一次機會。當時真是開心極了。
很多戰友都非常優秀,但飛行員訓練強度大,很多人的頸椎、腰椎都有傷。我身體條件還不錯,順利通過了初試。
我非常非常幸運,竟然是英雄楊利偉面試的我。他那麼親切,問我願不願意成爲航天員,怎麼看到這個職業。我說:要把它當成事業幹,不但要幹好,還要把全身心投入進來。他對此非常肯定、讚許。那次面試之後,更加堅定了我爲夢想付出努力的決心。
做最好的自己,把能使的勁都使出來。
進入航天員大隊之後,我先後經歷了“神八”“神九”和“神十”的發射,與我一起加入航天員大隊的劉洋和王亞平,先後加入了“神九”和“神十”的乘組,飛向太空執行任務。因爲“神九”和“神十”男航天員只在第一批航天員裏選拔,我只能等待機會。這一等就是6年。
航天員感人事蹟材料 篇4
_年10月,景海鵬出生在運城市鹽湖區楊家卓村,一箇一千人口的小村莊。父母親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他們給孩子起名叫“海鵬”,希望他將來有海一樣的胸襟,像大鵬一般翱翔高空。
讀高中時的一天,景海鵬去運城中學參加籃球比賽,在運城中學宣傳欄裏,他第一次看到了飛行員的照片。回到家中,景海鵬興奮地向父親比劃,飛行員的頭盔是這樣的,護鏡是那樣的。他說,自己真得非常喜歡飛行員的服裝,看起來很威武。
他告訴父親:“我要當飛行員。”
_年,空軍在運城招飛行員,景海鵬迫不及待地報了名。但因身體原因沒有過關。幾年後,保定航校到運城招生,不甘心的景海鵬又一次報了名,並偷偷跑到運城參加體檢。
這一次,他順利地通過了各項體能的檢測。憑着這股倔勁,從保定航校到空軍飛行部隊,景海鵬一步步實現着兒時的夢想。
“這就是山西人的'性格”
“航天人有一句話,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第一次執行任務之後鮮花掌聲不斷,但我們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第二週開始就投入緊張的訓練,”景海鵬將此歸納爲:想幹的事,一定要幹好,“也許這就是山西人的性格”。
_第一次入選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梯隊,面對中外媒體,景海鵬向大家介紹:
我是景海鵬,來自山西運城,關公故里,有5000年文明的河東大地。關公文化的精髓就是“忠義禮智信勇”,這六個字在我心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培養了我忠誠、勇敢、執著、勤奮、喫苦的品質,這是咱們三晉文化培養的結果。
而這一次,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上,景海鵬以更直接的方式表達了對家鄉的熱愛:
沒錯,他把山西老陳醋帶上了太空!目測,山西陳醋這一瓶“黑”將潤彩太空,成爲新的“太空紅”。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