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教師評選事蹟材料(通用3篇)

魅力教師評選事蹟材料 篇1

  李曉英,1970年出生,1989年參加教育工作,教齡20xx年,大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現任穆棱市第四中學語文教師、班主任。二十多年來,我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在班主任工作崗位上奮鬥了23個春秋。

  記得有人說過:愛心是根,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我始終以“教一門課,就要教出成績;帶一箇班,就要帶出特色”來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愛滋潤每一箇孩子的心田。

  杜方程是一箇特殊家庭的孩子,母親是位聾啞人,大母親20多歲的父親,體弱多病,家裏的全部收入都來自父親常年在深山溝裏經營的那點微薄的土地。特殊的家境,使他性格內向,感情封閉,個性偏激。至今我還記得第一次去他家家訪時讓我震撼的情景:一間低矮的土坯草房,室內因多年未粉刷而顯得特別灰暗,牆皮有些地方已經脫落,兩牀破棉被堆在炕角,炕革破損,有的地方已露土了,屋內唯一醒目的是一張桌子,上面堆着一些書本。看見我來,孩子一聲不響地坐在那兒,他的媽媽在知道我是孩子的老師之後,一把握住我的手,邊比劃邊熱情地讓我上炕坐,我的心在顫抖,這孩子多不容易啊!我的眼睛溼潤了。第二天晚上我給他家送去了米、菜、面等生活用品及學習用品,他的媽媽激動地流下了眼淚。接下來的日子裏,我便充當了家長的角色,用我的愛心去溫暖他,不僅關心他的學習、生活,還呵護他的心靈。有人說:“給別人幸福的人,自己也是幸福的。”我以我能爲他盡點微薄之力,盡點愛心而感到欣慰。

  可是,雪上加霜,在他上初二的時候,他的爸爸不堪生活重負輕生了,家中的頂樑柱倒了,孩子的精神支柱也倒了,孩子一週沒來上課,我和幾位同學騎上自行車找遍了他可能去的地方,最後在網吧裏找到了他,望着時值深秋仍穿着單薄並瘦了一圈的孩子時,我哽嚥了。我先讓他喝點熱水暖和一會兒,接着便騎上車子向商店奔去,當我拿着絨衣絨褲回來讓他穿上的時候,壓抑已久的他抱着衣服放聲大哭起來,我和幾位同學也無聲地流下了眼淚。我一邊撫摸着他的頭一邊對他說:“孩子,以後我就是你的媽媽,你還有我們大家。”從那以後,他便住進了我的家裏,更可喜的是,政府領導和校領導得知了他的情況後,幫他結了一幫一對子,牡丹江市信用聯社總行行長張鳳剛捐錢捐物,並親自到家探望。愛是打開心扉的鑰匙,愛使他走出了陰霾,最終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高中。

  愛是教師最美麗的語言。二十多年來,我每接一箇班,都是早來晚走,悉心呵護學生,從沒請過一天假。20xx年,我的左腿因骨膜老損,骨質增生,疼痛難忍,但我仍堅持工作。我們班的黃剛同學,因家庭困難又沒有低保證而報不了扶貧學生,我看在眼裏急在心上,家長離的又遠,我一急之下,一瘸一拐地領他去了民政局,樓上樓下找人辦低保證。當來到局長室蓋章的時候,局長問我:“你是家長嗎?”我說:“我是班主任老師。”他詫異地說:“我還是頭一回看見老師領學生來辦低保證的,啥也不用說,必須支持。”當我們回到學校時,全班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我用行動驗證了榜樣的力量,也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認可。有的家長打電話詢問我的病情,有的學生爲我拿來了藥品,還有的拿來偏方,讓我難忘的是有一天竟在桌子上發現了一張按摩圖,畫的非常詳細,標註的也非常清楚,我感動的流下了眼淚。從此以後我和學生的情感更加深厚,在彼此的關懷中,也更多了一份親情。

  耕耘三尺講臺,收穫精彩人生。我多次被評爲教學能手、骨幹教師、優秀實驗教師、校園文化先進個人,多次榮獲牡丹江市及穆棱市優秀教師稱號,榮獲全國百佳語文教師入圍獎。我不是詩人,不能用優美的詩句謳歌我的職業,我不是歌手,不能用美妙的音符歌唱我的事業,但我是人民教師,因爲我心中有愛,我願用愛駐守平凡的三尺講臺,我願用愛呵護每個孩子的心靈,我願用愛譜寫教書育人的新華章,讓我的愛永遠在教育事業中閃光!

魅力教師評選事蹟材料 篇2

  朱,男,1982年5月出生,20__年進入物業管理行業,20__年5月擔任保利物業拉菲公館服務中心經理。

  多年來,朱在加強和改善物業管理工作中,堅持做到喫苦在前、享樂在後,愛崗敬業、任勞任怨,身先士卒、無怨無悔。他努力加強自身修養,始終工作在服務第一線,表現出優秀的綜合素質和出色的工作能力,爲物業管理工作樹立了良好形象,員工和業主都親切地稱他爲“值得信賴的朱經理”。

  拉菲公館小區現有2400多戶業主,30多箇商鋪,管理範圍寬、難度大,加上管理處工作人員少、事情多、任務重,要想把物業工作做好,存在着一大堆各種各樣的問題。怎麼辦?作爲經理的朱,拿出了百倍的信心,千倍的熱情,竭盡全力地想辦法、出點子、勤走訪、抓落實,從組建管理處、介入前期工作,到一期、二期、三期交房,他經常是提前上班推遲下班,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一箇一箇把問題解決好,用他的話說,就是“要想方設法把管理服務做到位,讓業主住得舒心、過得開心、離家放心!”

  朱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秉承服務業主的宗旨,憑着良好的業務知識和真誠的態度,爲客戶服務,爲業主排憂。他管轄的拉菲公館小區,屬於新建小區,部分業主對新的物業公司存有疑問,不太信任,對物業的工作不配合不支持,要麼就是大大小小無論什麼事都來找物業服務中心,物業服務諮詢初期工作進程緩慢,有的時候更是煩不勝煩。此時,朱不是抱怨,更不是消極對抗,而是不畏困難,勇挑重擔,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無論颳風下雨或是烈日當空,每天都到小區,敲響一些有想法業主的大門,與他們溝通交流,爭取業主的理解與支持,最終這些“老大難”們成爲了服務中心的“常客”,時不時串串門拉拉家常,關係非常融洽,拉菲公館小區的日常管理工作,因此逐步走上了正軌。

  本着對業務精益求精、對客戶服務熱情周到的目標,朱每天都要花費一半的時間,穿梭在小區樓宇之間、巡查在各個執勤點上,用自己的真誠與業主和員工交談,及時瞭解掌握每一箇業主的具體情況,認真做好信息收集、動態分析等各項工作,把握員工思想動態,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及時加以改進。尤其是他能與廣大業主打成一片,形成了上下聯動、內外協調的工作機制,在特定的崗位上推動了物業管理工作深入開展。

  記得去年冬天的一箇晚上,寒風凜冽,人們都早早地喫過飯坐在暖氣房裏看電視。可是朱仍在辦公室裏,思考着如何建立業主動態管理臺帳。突然,電話鈴聲打斷了他的思緒,有一部分業主家裏停了水。怎麼回事?朱沒有多想,因爲業主的求助就是命令,就對他這個朋友的信任,他當即安排兩名工作人員趕到現場,隨後自己也趕到停水的區域,親自參與檢查。原來,是一根自來水管被凍裂了,如果不及時修復,將影響到更多家庭的用水。維修人員沒有準備相同管徑的管子,物管處也沒有備用水管,朱二話沒說,指揮維修人員先把水管閥門關閉,自己立即開着車去買,連敲了兩家五金水管店的大門,才把材料買來,在他的指揮和行動下,很快就修復了破裂的水管。業主們紛紛表示感謝,朱搓着凍僵的耳朵,說:這是我們物管兄弟應該做的事。

  朱嚴格執行物業服務規範,牢固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得到了廣大業主及職工的讚譽。他事事親歷親爲,帶領服務中心同事們各負其責,在小區抓衛生、抓治安、抓綠化、抓管理,真正把小區當成自己的家來經營,傾注了太多的心血。在公共序維護方面,面對人來車往的情況,他要求每一位保安,裝束整齊,指揮有禮,做好監控,在他的調配和監督下,保安人員無論白天黑夜,都盡職盡責,定時巡更,給業主以最大的安全保障。

  朱始終以工作爲重、以單位爲家,對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和本職工作,都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按時、出色地予以完成,他監督指導及時與業主做好覈算和收費結算工作,形成了科學、規範、有序的工作約束機制,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工作的高效率換來了單位的經濟效益,爲物業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日常工作中,朱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事事以身作則,努力做到廉潔奉公,辦事公正公平,他身體力行,注重實際,辦事深入;他雷厲風行,講求實效,敢挑重擔,敢於正視困難和問題;他性格直爽,樂於助人,關心同事,以誠待人,平時每逢節假日,他總是自己堅守崗位,把休假的機會讓給他人;他管理雖然嚴格,但不專橫,友善卻不放縱,工作能以情動人,以理服人;他還經常與管理處員工談心,關心、體貼、幫助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難;他業務精湛,卻仍在工作之餘,積極認真地學習專業知識,注重自身素質和工作水平的提高;他也毫不吝惜自己的經驗,對員工尤其是新員工親自傳、幫、帶,並根據員工實際,制定嚴格而有效的培訓計劃,用足夠的耐心、足夠的恆心、足夠的細心,培養了一批服務周到的物業管理工作人員。他用滿腔的.工作熱情和高昂的處事態度,感染着身邊的每一個人,推動着物管事業和諧發展;他說,他將一如既往地在保利物業這個平臺上,在拉菲公館這片天地裏,在物業管理服務工作第一線,上下求索,奮鬥不息。

魅力教師評選事蹟材料 篇3

  3月8日以來,在緊張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大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爲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有人聽從政府安排,在家靜止隔離。有的聞令出征,搶建方艙醫院。有的堅守崗位職責,守護小區平安。擔任物業經理不到兩年的小吳,就是在這場疫情倒春寒中堅守崗位爲居民守住最後一道防線的優秀青年。

  快速反應,迅速行動,一切爲了小區安全

  3月8日,淄博疫情防控警報拉響後,金澤物業的經理小吳就開始了緊張而忙碌的工作,做好了應對緊急情況的準備。

  3月11日晚上十點,他接到通知去社區開會。會上,社區領導通知了12日各小區實行封控和全民進行核酸檢測的消息。

  金澤物業管理的金悅花園小區,共有居民340戶共834人,當時社區分配方案是安排所有小區去相隔幾百米外的檢測點做採集。小吳考慮到在疫情形勢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八百多名居民步行出社區做檢測,存在諸多風險,於是再三與社區進行協商調整,最終確定了在金悅花園內設置一箇檢測點,保證八百多名居民不出小區能進行樣本採集。

  散會時已經十二點多了,他緊急組織帶領工作人員連夜扎帳篷做好核酸檢測點現場搭建。從清晨五點開始正式封閉小區,嚴控人員出入,並準備進行全員核酸檢測。

  3月12日,氣溫下降還下起了雨,他們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秩序維護、指引業主依次下樓,保持安全距離,進行核酸檢測的採集。在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人員數量不足的情況下,金悅花園小區核酸檢測所有的組織和配合工作都落在了小吳和王漢民、張學利、王紀輝等物業人員身上。

  肩上是責任,身後是居民,他成了八百多人的大總管

  小吳大學學的是聲樂專業,曾經在高校和媒體工作過,20__年來到泰璽集團後,先後在集團企宣部和金澤房產辦公室工作,20__年4月份開始兼任金澤物業經理。物業工作瑣碎而且繁雜,他邊學邊幹,用最大的耐心盡力爲小區居民服務。

  面對封控期間,大家都在家中,事情比平時更加繁雜,年輕的他成爲了小區八百多人的大總管。

  小區封控第一天他微信上突然就多了幾百個好友,小區居民們向他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個說樓道的燈有點暗,那個建議兒童樂園的設施要換,這個問什麼時候可以出去上班,那個又問能不能去其他區縣……和他工作有關無關的問題,他都一一耐心解答解決。

  本小區有一箇單元有密接人員被封控,他帶人穿着防護服上門去登記,帶領醫護人員上門做核酸採集。小區裏有位獨居的孤寡老人,他要記着給老人買菜送飯。小區裏有幾個住宿舍的單身女孩子沒有竈具,不能做飯,他幫她們找炊具,送米送油,並讓家裏人幫忙做飯做菜送上門。

  因爲封控,除了住在本小區的一位保潔人員能到崗,別的人員都來不了,他帶領工作人員承擔了小區角角落落的消殺任務。

  第一天做完核酸檢測後,因爲戶外賬篷不夠用,他出去滿大街上買,但是店鋪都不開門,他只能從沿街的商家門前留下的電話一箇一箇去問,最後分別從一箇賣電動車和一箇附近藥店那裏借了兩個賬篷回來。

  兄弟公司承擔了方艙醫院的施工任務,集團食堂緊急召回幾個工作人員爲工地施工人員提供後勤保障,小吳又肩負起了爲工地上的人員送飯、送棉衣、運送各種物資的任務。

  爲守住身後這道防線,再苦再累也值

  小吳的家就住在金悅花園小區內,自從開啓了抗疫模式後,他一歲多的女兒就難得再見到他的面。

  每天早上孩子沒醒他就出了門,到了晚上很晚,女兒睡着以後,他才帶着一身疲倦走進家門。怕自己身上帶有病毒,他也不敢去看孩子,在門外消完毒,進家門洗個熱水澡,匆忙睡幾個小時,接着又早早出去工作。家裏的老人和孩子,全部交給了媳婦陳巧巧照顧。

  辛苦工作,早出晚歸,對他來說都不算什麼,最心酸的是有些業主的不理解。第一次做核酸測那天,有個業主,怎麼通知也不下樓,等大家都做完了,醫護人員上門去給不能出門的老人採集去了,他纔出來。讓他稍等片刻等醫護人員回來,他就非常不滿,說物業安排得不好,浪費他的時間。小吳解釋說,醫護人員好幾天沒有休息了,物業人員也沒怎麼睡覺就起來忙,有不周到的地方還請理解一下。這位業主還不依不饒地說,有人給你們開資,你們乾的就是這個。態度惡劣不說,還罵罵咧咧,那一刻,他真的有點傷心難過。

  不過,大多數的業主都是通情達理的,解封那天,業主羣裏,大家對物業工作人員的付出都紛紛表示感謝,這讓他非常欣慰。

  在這場倒春寒中,他從早忙到晚,不分晝夜地“連軸轉”的身影,成爲刺骨的寒風中讓人溫暖的亮色。

  3月22日,封控了十天的高新區宣佈解封了。神經高度緊張的小吳終於鬆弛了下來,躺下睡了整整一箇下午,怎麼叫都叫不醒。

  “作爲一名物業人,守護小區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是我的驕傲,更是我的職責。作爲一名共產黨員,在這種時候,我必須站出來,衝在前頭,只要能爲小區守住這道防線,再苦再累也值得。”小吳如是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