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監督工作調研報告(通用3篇)

消防監督工作調研報告 篇1

  自《xx省基層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實施以來,基層消防監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尤其是在推動三基工程建設中的打牢火災預防基礎更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有效預防和減少了社會面火災的發生,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們也清楚的看到,由於各方面因素,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在此。筆者就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談一些自己粗淺的看法,不妥之處,敬請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

  一、影響和制約派出所開展消防監督工作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認識上存在誤區。受傳統認識的影響,社會消防工作在羣衆中一直認爲是消防部門負責的,包括大部分公安民警也普遍認爲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門的事,消防部門是消防監督工作的執法主體,派出所無需管消防工作。也有的公安民警認爲自己的人事、經費全部在上級公安機關,消防部門沒有權力干涉,消防監督工作對自己只是一件份外活,可幹可不幹,不少地方出現了上面抓一抓,下面動一動的被動應付局面。

  (二)工作任務繁重及消防經費不足。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派出所擔負的任務外延不斷擴大,加之派出所的現有警力不足,有的基層所正式民警僅3至4人,因此,公安派出所常常爲了應付日趨繁重的社會治安工作,而把消防工作擱在一邊。另外,民警的頻繁流動使一些原先接受過消防知識培訓的消防監督員因工作變動調離原崗位,造成青黃不接。再者,由於目前派出所自身經費緊缺,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消防業務工作的正常開展,派出所在履行消防監督職責中正常辦公經費得不到有效保證。

  (三)消防監督業務不熟。消防是一門多學科交叉性的綜合科學,內容非常廣泛,防火工作專業性強,要求從事防火監督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業務知識水平和相關的工作經驗。而目前從事消防監督工作的民警都未經過消防專業培訓,在日常防火檢查工作中也就很難發現火災隱患,由於業務的不熟也直接導致在工作中走馬觀花。在調查中瞭解到,大部分派出所反映消防監督執法程序較爲煩雜,僅靠數次培訓很難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不具有操作性。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往往不善於開展消防監督檢查、消防行政執法以及火災原因調查等。

  (四)考覈機制的不完善。在落實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中存在下發文件的多、制定完善措施的少,部署工作的多、檢查考評的少等現象。有的公安機關沒有把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列入工作考評,有的雖有列入,但是在總分中佔的比例極小,因此有的派出所認爲消防工作幹好幹壞一箇樣。由於責任體系不健全,考覈機制的不完善,沒有必要的獎懲措施,這些因素使一些派出所抓消防工作的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存在被動應付的現象。

  二、解決上述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一)轉變思想觀念,強化派出所責任意識。公安部第73號令《消防監督檢查規定》明確規定:公安派出所應當對居民住宅區的管理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的情況和上級公安機關授權管理的單位進行消防監督檢查。公安消防機構應當對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檢查工作進行業務指導。此規定既是新形勢下公安消防部門改革和加強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減少和預防火災事故的重大舉措,同時也爲派出所履行三級消防監督管理工作職責提供了一項職能。公安派出所作爲消防基層管理組織,必須轉變思想觀念,統一認識,把自覺履行消防監督職責作爲份內之事,充分發揮其點多面廣、接觸羣衆最廣泛、轄區情況最熟悉的優勢,主動爲消防部門分憂,當好參謀。

  (二)完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保障機制。一是建立所長、分管副所長、專兼職消防民警、社區民警層層負責、層層落實的消防監督工作機制;二是採取年初簽訂目標,年中組織督察,年底進行考評的方法,將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納入公安基礎工作考評、目標管理工作考評及年終和月度工作考評等各項考評工作當中,要求基層派出所要將消防監督工作與其他公安工作同計劃、同步驟、同實施、同考評、同獎懲;三是加快派出所消防業務規範化建設,認真履行消防監督管理職責,抓好城鎮鄉村的消防監督工作,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同時要發揚務實作風,堅決取消一些不必要的檔案、臺帳,使派出所能夠把精力放在實實在在的工作上來;四是確立公安派出所典型引路機制,充分發揮其以點帶面作用,不斷總結推廣其消防工作的成功經驗;五是把對派出所的消防業務培訓納入正常的工作日程,做到長計劃短安排,結合公安工作特點,採取分期分批、集中培訓以及以會代訓、輪流到消防大隊見習等形式進行,再者通過邀請轄區派出所民警參加具有典型意義的消防安全檢查、建築工程驗收、火災隱患整改及火災原因調查等,使其在實踐中不斷增強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做到會宣傳、會檢查、會執法、會管理、會組織。

  (三)充分發揮公安派出所的資源優勢。一是警力資源優勢,派出所遍佈城鄉,覆蓋面廣,再加上爲數不少的聯防保安隊伍,能夠緩解當前消防機構警力嚴重不足的矛盾。二是社會資源優勢,派出所對轄區場所單位和社會面上的情況比較熟悉,與鄉鎮、街辦、村組、社區等關係密切,能迅速發動社會方方面面開展工作。三是行政執法資源優勢,派出所開展行政執法工作有長期積累的經驗和良好的基礎,其對轄區情況的熟悉還保證了消防行政執法工作不留空白點,減少了對消防違法違章行爲的失控漏管。公安消防機構在指導公安派出所開展消防監督工作時,要充分發揮派出所的資源優勢,進一步拓展派出所消防監督的職能,突出抓好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管理、消防安全檢查、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和消防組織網絡建設等四個方面工作,切實把消防安全工作落實到村組和單位,形成羣防羣治、齊抓共管的社會化消防新局面。

  (四)因地制宜,明確消防部門和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職責,量化工作標準,明確執法責任,規範執法權限。嚴格按照規定,結合消防監督工作特點和實際,明確消防部門和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的範圍和職責,執法責任,規範執法權限,做到管轄明確、任務明確、責權明確。制定合理的公安派出所履行消防行政審批和消防行政處罰的內部審批程序,加強內部監督,提高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的工作效率和規範化水平。

  (五)加強督導,形成合力。按照《消防監督檢查規定》,將一部分消防工作移交給派出所,對消防部門來講並不意味着擔子的減輕,而應看作是責任的加重。因此,在消防監督機構內部,要將指導派出所抓好轄區消防工作,作爲內部建設的重要方面,制定工作措施,落實責任人員,及時掌握信息,注重搞好協調。尤其是在部署消防工作任務、協同開展消防安全檢查等工作中,要充分考慮派出所實際,儘量將消防監督管理融入到整個轄區治安管理工作之中,限度地發揮基層派出所的作用,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消防部門還要不斷強化公安派出所的監督意識、法制意識和服務意識,及時做好角色轉換。

  三、派出所消防監督重點工作的幾點思考

  派出所在做好日常消防監督工作的同時,充分發動羣衆,走專羣結合的道路,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貫徹執行消防法律法規。消防法律法規,是消防監督執法的依據,所有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要通過開展消防監督工作,提高法人、團體和羣衆遵守消防法律法規的。意識,鼓勵羣衆自覺同違反消防法律法規的行爲作鬥爭,創造良好的執法環境和執法氛圍。

  (二)狠抓消防宣傳四進工作。目前,羣衆的消防意識普遍還比較淡薄,消防安全常識潰乏,自防自救能力低下。因此,派出所要結合轄區特點,積極開展消防宣傳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在宣傳形勢上,應當結合單位、企業的特點,採用多種形式,宣傳消防法律法規、消防常識和逃生自救知識,提高社會整體抗禦火災能力。

  (三)突出重點單位監督。要本着確保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重點加強重點單位的監督。在工作上,應以檢查和消除火災隱患爲重點,抓日常的防火檢查和火災隱患的整改。要及時發現問題,制止違法行爲,消除火災隱患,限度地減少火災發生。

  總之,在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中強化公安派出所職能作用,對彌補消防監督警力不足、拓展消防監督管理渠道,減少失控漏管現象發生,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隨着我國消防法制建設的日臻完善,在新的消防監督模式下加強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深入拓展公安派出所在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中的職能作用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

消防監督工作調研報告 篇2

  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大量的社會勞動力湧向城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有超過2億農民轉移到城鎮和鄉鎮企業就業。他們大多租住居民住宅,因出租屋消防安全條件差、管理薄弱,違章用火、用電、用氣現象大量存在,火災頻發,傷亡突出,已成爲影響流動人口集中地區火災形勢穩定的苗頭性問題。出租戶火災在大多數城市火災當中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人員傷亡數量呈上升趨勢。20__年__市發生的多起亡人火災事故中就有近1/3爲出租戶火災。

  一、出租屋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分析

  1、出租房大多屬於市民的閒置房,部分房子建造年代較久,個別甚至是危房,房屋的承重結構和屋面大多以木質爲主,耐火等級較低,一旦發生火災,蔓延速度快,且這些建築經常成片相連。加之這些房屋所處地區的消防設施和水源不充足,火災發生後水源和道路交通成了控制和撲滅火災的障礙。

  2、出租人漠視消防安全責任。許多出租人對出租房進行改造時,根本不考慮房屋的裝修是否符合消防安全標準,大量採用可燃材料裝修,增加了火災的負荷。承租人消防安全意識淡薄,往往只注重房子的租金、地段、面積以及傢俱設施,而不考慮房屋的滅火設施、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消防安全方面的問題。他們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識,防火安全意識不足,火災發生後疏散逃生能力差。這是出租戶當中發生火災導致人員傷亡的一箇重要因素。不僅如此,租住戶爲了節約開支,還經常將液化氣罐及爐竈等放置室內,採用明火煮飯煮菜,使一間房子既當廚房又當臥室。

  3、電器線路敷設不規範。出租戶內的電器線路設置不規範,電器線路比較陳舊,違章使用大功率電器,這些經常會造成短路、超負荷等情況從而直接導致發生火災。

  4、出租戶大部分未能配備基本的消防器材和設施,缺乏初起火災的自救能力。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比較少,且防盜的設施安裝比較到位,防盜門窗、鐵欄柵等成了火災發生後人員疏散的障礙。

  5、很多出租屋裏設置家庭式小作坊,各種電器設備和明火爲火災事故埋下了禍根。

  這些問題的存在不是某一箇單方面的原因所導致的,是社會經濟發展和變化帶來的一箇新的問題,也是城市發展和文明面臨的一箇新課題。由於出租房火災造成的財產損失小,人員傷亡基本在十人以下,造成的社會影響面小,政府和消防機構在近幾年的消防工作重點是在公衆聚集場所和危險物品上。但隨着公衆聚集場所火災在消防機構的嚴密監控和業主的重視下,消防安全環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近兩年發生在公衆聚集場所和危險物品上的重特大火災的數量正在大量減少。社會關注的消防安全焦點和我們消防機構的工作重點也正在向居民和出租屋上轉移。

  二、隱患整治對策

  出租屋的大量存在,它是我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一箇衍生物。同時也給我們的消防安全工作也提出了考驗。下面,筆者試就如何做好出租屋的消防安全工作,如何充分貫徹落實部局關於加強出租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談幾點建議:

  1、做好政府的參謀,加強城鎮的消防規劃,加大對老城區改造的力度,把那些消防水源不足、消防車通道不暢、耐火等級低的老式居民區從城市中消除出去。對於一時難以落實改造的老城區,要加強對消防車通道和消防水源的改造和建設,確保火災發生後能夠及時得到救助。

  2、加強社會面消防安全宣傳,使我們出租戶乃至每一箇公民掌握一些基本的消防安全方面的自防自救知識。各級政府和消防機構當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畫冊!各種媒體做好消防知識的宣傳。可通過居(村)委、派出所等基層工作單位通過上門的形式,發傳單、貼畫冊等形式進行基本的自防自救技能的宣傳,使我們的出租人以及承租者對消防安全有一箇基本的瞭解,也可通過附近的學校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弟進行宣傳教育。做好消防知識的宣傳,使我們的羣衆掌握一些基本的自防自救知識和技能,這樣的防火工作是一箇長期的工作,同時也是一箇事半功倍的工作。

  3、充分發揮派出所消防監督管理和服務職能。目前各地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都在穩步推進中,大部分地區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和制度來保障派出所的消防工作。其中居民的防火監督檢查、宣傳、服務是派出所的一項重要消防工作,同時《租賃房屋治安管理規定》第五條也明確了派出所對出租屋的消防監督管理職能。我們可以通過戶籍管理工作,通過對出租屋的監督工作,在租賃關係發生之前,通過對房屋消防安全狀況的審覈,以簡易審覈的形式對出租屋內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電器線路以及用火器材進行審覈和驗收,督促出租戶配備必要的滅火器材,對於不能滿足消防安全管理規定,不得進行租賃。同時民警在平時下地區工作的同時,對出租屋的消防安全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和督促隱患的整改。

  4、明確各方職責,從多箇方面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我們很多企事業單位沒有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導致火災發生,其主要原因都是責任沒有落實,或者是責任不明確。不知道自己在預防火災和發生火災後應履行什麼義務和職責。我們出租戶也是如此,很多事故也正是因爲責任不清不明所造成的,且發生火災後涉及戶數多,社會影響大,糾紛多,給我們的基層政府帶來了很大的工作和經濟壓力。對此我們就要在租賃關係發生之前通過居(村)委、派出所簽訂好責任書,督促出租人在房屋結構、內部裝飾、消防器材設施,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電器線路等上面做好硬件的保障工作,同時出租人也應同承租人簽訂相應的責任書,督促承租人在對房屋使用過程當中做好相應的防火工作。另外我們居(村)委、派出所可以通過平時的工作,督促出租屋積極加入財產保險,這樣火災發生後各方面都會有了一箇經濟保障。

消防監督工作調研報告 篇3

  根據市政府的安排,5月下旬,市外經貿局組織兩個工作組,由兩名局領導帶隊,分赴全市13個縣市區、高新區,對年初以來外經貿工作運行情況,進行調研督查。調研督查結果表明,新的一年,各縣市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全市外經貿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圍繞建設經濟強縣,積極實施開放帶動戰略,縣域開放力度加大,步伐加快,發展外經貿事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進一步增強。面對“非典”疫情的衝擊,全市上下變壓力爲動力,迎難而上,紮實工作,努力把疫情對經濟工作的影響降低到最底限度,外經貿業務發展保持較好的運行態勢。經過堅持不懈地積極進取,全年既定目標可望實現。

  一、前5個月外經貿運行的主要特點

  1、強化對外開放工作的組織領導,抓好外經貿責任制的貫徹落實。鄧州、南召、西峽、社旗、臥龍等縣市區年初新成立了對外開放領導小組及辦公室;鄧州、方城、臥龍適時召開了對外開放工作會議、外經貿工作會議;多數縣市區黨委、政府明確有分管開放工作、外經貿工作的領導,全年工作目標任務明確,措施得力;方城、社旗、鎮平、唐河、桐柏、鄧州、內鄉、西峽、臥龍等縣市區將全年“三外”目標,層層分解,落實責任,加強工作運行督查。

  2、招商引資促進機制進一步完善,“兩節一會”項目準備較爲充分。爲加大引資力度,積極推進項目落實,多數縣已按照省市《開放決定》的要求,把招商引資專項經費納入當年財政預算。南召、唐河、桐柏、宛城、高新區專設招商局;方城、南召、內鄉確定一年中專門安排兩個月集中招商;桐柏、社旗、臥龍等縣區還制定完善了招商引資獎勵辦法。各縣普遍實行了招商項目責任人制度、督查通報制度、考覈獎懲制度。疫情期間,走出去、請進來招商受限,新野、南召、鄧州、鎮平、方城、桐柏、西峽、臥龍等縣市區,積極開展網上招商、委託招商。

  在“兩節一會”籌備上,各縣市區普遍早做準備。唐河、桐柏、宛城、臥龍、鄧州、淅川、西峽、南召等縣市區已成立了籌備領導小組,作出工作部署。對於項目準備,不少縣在摸底、篩選、論證之後,開始逐項目進行包裝。部分縣已開始聯絡客商,如鄧州目前已聯絡境內外客商近60人,前期工作較爲主動紮實。

  3、積極組織各類企業申報登記進出口經營權,進出口隊伍進一步壯大,外貿出口保持較好增勢。前5個月,全市新批內資自營權企業15家,其中:淅川5家、新野4家、臥龍3家,鄧州、方城、南召各1家。至目前,全市各類進出口自營企業已達家。外貿出口,全市前5個月業務統計累計完成5230萬美元,同比增長27%,佔年度目標任務的41.5%,其中達到和超過平均進度的有西峽、新野、高新區、臥龍、唐河等縣區。

  4、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農業對外開放步伐加快。鄧州市3月份邀請農業部、水利部、中國農大等部門20餘名專家教授到鄧,就農產品開發、農業“引進來、走出去”,爲全市領導幹部和農業科技人員500餘人進行培訓。宛城區立足於“成郊型農業和外向型農業”定位,積極篩選和引進農業項目,已成功引進了創基奶業、釣魚臺無公害蔬菜、金河岸渡假莊園等多家農業項目。臥龍區提出了農業經濟以發展果草牧業爲基地,狠抓特色農業的思路,通過引進,先後建立了蘆筍、雙孢菇種植基地及深加工項目,梅花鹿養殖及鹿產品系列加工項目,開發了月季基地、脫毒紅薯基地、黃姜基地、柴胡基地等項目。新野縣充分利用蔬菜基地的優勢,加大項目爭取力度,大力發展“訂單農業”,今年已爭取農綜開發項目資金240萬元,蔬菜訂單面積達10萬畝;新甸鋪鎮的3000畝牛蒡訂單,已通過口岸公司出口4200噸。桐柏、西峽等縣結合退耕還林,在林果、畜牧、中藥材等產業上,加大對外合作力度。

  5、勞務輸出開發渠道拓寬,結構改善,儲備增加;外經受援項目健康推進。年初以來,各縣市區以貫徹落實省政府《關於進一步擴大外派勞務的意見》爲契機和動力,充分利用本地勞動力資源優勢,加快勞務輸出基地建設。桐柏縣專門成立了勞務輸出管理局;社旗、鄧州、西峽等縣,發揮原有基礎的優勢,進一步在各鄉鎮設立勞務合作工作機構,擴大開發渠道和規模,積極爭取省級勞務輸出重點縣;方城縣把勞務資源的開發,從農村擴大到城鎮下崗職工、退伍軍人,擴大選派儲備,提高外派人員的素質。

  我市外經工作三個市控重點項目健康推進,運轉正常。聯合國兒基會西峽援助項目(lpac)各期援助資金如期到位。通過項目的實施,婦女創收活動蓬勃發展,農村社區衛生水平和婦女保健意識明顯提高。兒基會桐柏援助項目(sppa)監控期工作正常;澳大利亞政府援助桐柏人畜飲水工程項目4月底基本竣工,已進入決算驗收階段。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美伊戰爭、“非典”疫情對“三外”業務造成直接衝擊,增加了目標實現的工作難度。年初以來,美伊戰爭的爆發,特別是進入4月份以後“非典”疫情的發展,涉外商務活動受限,利用外資、進出口貿易、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面對困難,各縣市區作出了積極努力,力求將損失減少到最底限度,但“三外”實際進度,仍有所放緩。前5個月,全市新批“三資”企業數、合同利用外資額,比同期分別下降18%、3%,實際利用外資如剔除上年統計遺留,比同期下降31%;全市外貿出口與年均進度差0.2個百分點,勞務輸出差15個百分點。從負面影響的滯後和持續作用看,預測

  6、7月份將更爲明顯。

  需特別指出的是,招商引資工作需要一箇較長的過程,而前幾個月項目儲備薄弱,在談項目極少,將直接制約着全年引資的後勁,形勢十分嚴峻。

  2、經濟主體參與國際競爭,開拓國際市場的意識還比較淡薄。在“三外”工作中,不少企業存在着政府推動,企業才動,甚或推而不動的情況,缺乏“走出去、引進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年初以來,全市境外引資仍未出現大個項目,開展境外加工貿易和經濟合作仍在起跑線之內;一些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優勢的產品,未能從本市直接出口,而對省外出口供貨,降低了我市的創匯水平。

  3、部分縣市區外經貿管理職能不到位,政策棚架。爲促進縣域外向型經濟發展,去年市政府專門下發了《關於明確縣級外經貿工作職責的意見》,但在一些縣未能很好貫徹落實,涉外經濟的管理與服務活動受到較大影響。近幾年,國家和我省相繼出臺了諸多鼓勵外經貿發展的優惠政策,一些縣由於缺乏組織實施渠道,企業無法受益。

  4、項目建設粗放。近幾年來,通過招商引資,促進項目建設,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在全市已基本形成共識。但在選項和項目組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着一些帶有共性的問題。一是項目前期工作薄弱,篩選、論證不精,項目結構不合理。二是招商項目投資規模普遍較小,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項目不多,達不到大型企業集團、財團投資的要求,缺乏吸引力,無法進行有效合作。三是存在着重招商、輕落實的現象。一些項目單位簽約後,沒有注重跟蹤問效,沒有認真組織落實,致使簽約項目落空。此外,一些部門在項目統計和宣傳活動中,不能事實求實,好大喜功,摻加水分。

  5、外經貿專業人才缺乏。隨着外經貿事業的發展,各縣市區涉外專業人才不能滿足需要,急需加快引進和培訓的步伐。

  6、投資環境和企業經營環境經過專項整治和綜合治理,雖有明顯改善,但在一些領域、一些方面、一些環節上,問題尚未得到有效糾正,“四亂”現象還時有發生。

  三、對策與建議

  1、樹立信心,堅定決心,迎難而上,力促今年外經貿目標全面實現。“非典”疫情給我市的外經貿和東引西進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我市實施開放帶動戰略、擴大開放的步伐不會因此而滯緩。這次我市對非典疫情的成功阻擊,充分顯示了市委市政府領導社會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安全的強大能力。全市上下應抓住時機,積極宣傳,樹立南陽形象,使外商增信釋疑,吸引境內外企業前來投資,促進商務往來。各級外經貿部門及市縣各有關部門,在目前的特殊時期,需採取超常規的措施,強化職能作用,加大服務力度,積極指導和幫助企業外經貿各項業務活動儘早恢復和正常開展。只要全市上下同心協力,變困難爲動力,視挑戰爲機遇,振奮精神,拼搏進取,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促進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爲了統一認識,鼓舞士氣,研究措施對策,激發緊迫感,建議市政府近期組織召開幾個專題會議:一是分別在利用外資和外貿出口先進單位,各召開一次現場會;二是結合“兩節一會”招商項目籌備,召開一次引資項目準備情況彙報和推進動員會。或是將幾項內容合併,綜合爲一道會議。

  2、全面推進省、市對外開放《決定》的貫徹實施和外經貿責任制的落實。年初,省、市外經貿工作會議已分別提出要求,今年要對《決定》的貫徹實施情況諸項諸條進行檢查,並逐級寫出專題報告。各縣市區和有關部門,應以此爲契機和動力,在全面自查的基礎上,重點對未落實到位的方面和薄弱環節,抓緊制定和完善具體措施,努力推進工作任務要求的全面落實。

  外經貿工作是對外開放的主體。堅持實行外經貿責任制,納入目標考覈,是我省我市爲加快對外開放所採取的行之有效的保障和激勵措施。對於少數縣責任制不落實,外經貿工作檢查、指導、督促不到位,業務發展緩慢的情況,有關縣委政府應引起足夠重視,認真對待,儘快扭轉被動局面。

  3、切實解決外經貿管理職能削弱和架空問題。縣級政府機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但對於外經貿的管理工作應有相應的部門。目前,一些縣削弱甚至架空外經貿職能的.做法,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政策不一致,不能適應新形勢,新變化。首先,沒有相應的部門管理、宣傳,外經貿企業、各類外向型企業,對國家的外經貿方針政策缺乏更深入的瞭解,對國家外經貿政策支持的產業和產品、優惠的辦法、如何操作等問題不熟悉,政府與這些企業不能及時溝通和信息交流。其次,縣域外經貿對口管理部門的卻失,致使不能有效地對本域“三外”資源進行組織和整合,不能有效地爲企業提供服務,對外經貿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各縣應按照去年市政府已下發的《關於明確縣級外經貿工作職責的意見》的要求,以及省市外經貿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本縣實際,積極協調、理順外經貿管理職能。

  4、用足用好鼓勵外經貿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外經貿優惠政策,主要是爲了促進中西部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而提出的,大多又都是加入世貿組織後過渡期內的特殊辦法與措施。而這個過渡期又是很有限的。機不可失,時不我待。全市各類外向型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應珍惜機遇,緊緊抓住機遇,用足用好有關政策,切實發揮鼓勵政策應有的效應。用好政策,首先是要瞭解。這就要求外經部門要增強機遇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認真抓好政策宣傳;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指導幫助企業用好政策。去年,市外經貿局已將國家和我省近年來出臺的優惠政策彙編成冊,並送發各縣和有關企業,下半年,要對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5、積極抓好擴大農業對外開放。去年底,省政府頒發了《關於進一步擴大農業對外開放的意見》。爲促進貫徹落實,建議市委、市政府協調各有關部門,在作好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我市的具體實施意見。

  6、加快涉外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訓步伐。針對全市外經貿專業人才嚴重缺乏的狀況,市縣兩級應統籌規劃,有計劃地從大中專院校、外向型經濟發達的地區引進人才,並向企業推薦。同時,要切實抓好外向型企業業務骨幹的在職培訓,近一箇時期,要把外銷、報關、商務談判作爲培訓的內容重點。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