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運行分析調研報告(精選3篇)

經濟運行分析調研報告 篇1

  20xx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區堅決貫徹“着力六個突破,力爭四年翻番”發展戰略,積極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有力化解經濟下行壓力,經濟發展中的積極變化不斷增多,總體運行平穩。

  一、經濟在穩定中運行

  (一)經濟保持平穩健康增長

  主要指標增長幅度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52.91億元,比上年增長11.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4.20億元,比上年增長12.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80.99億元,比上年增長28.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6.8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7.15億元,比上年增長13.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8個百分點;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增長10.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11637元,比上年增長11.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

  (二)三次產業發展不斷壯大

  現代農業加快推進。20xx年區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9.40億元,比上年增長4.0%。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52億元,比上年增長4.1%,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產值分別比上年增長4.5%、4.8%、2.9%和4.9%。糧食產量達到20.5萬噸,已連續9年保持在20萬噸以上,產糧大縣地位穩固。江南片董允壩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加快建設,江北片現代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帶初見成效,建成現代農業產業萬畝示範區3個,蔬菜、高梁、水果三大特色產業基地拓展到48萬畝,20xx年蔬菜、高粱、水果累計實現產值13.70億元,比上年增長9.3%,其中蔬菜實現產值11.30億元,佔全區農林牧漁總產值37.0%,對農林牧漁總產值的貢獻率爲49.2%,拉動農林牧漁總產值增長2.0個百分點,產業優勢明顯。

  工業經濟穩健回升。20xx年區實現全社會工業增加值208.31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對全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3.9%,比上年提升6.5個百分點,其中10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64.20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3.8、2.5個百分點,在全市各縣區中列第5位。白酒龍頭老窖集團積極拓展銷售渠道,成立電商銷售公司,與酒仙網等白酒專業電商開展營銷合作,推出老窖婚慶定製酒、“三人炫”等網絡專銷產品;區屬白酒加快發展,瀘窖酒業2條白酒包裝生產線建成投用,新建窖池198口,新增白酒釀造產能500噸、白酒包裝產能1800噸,白酒產業增速趨穩。長液全面投產,華宇鑽採設備產業園和瑞奧機械完成技改擴能,城坤實業完成重組,中恆建材新型牆體材料生產線建成投產。全年白酒、機械、建材三大支柱行業累計實現增加值153.67億元,比上年增長12.8%,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0個百分點。酒類、機械、建材行業分別較上年增長12.6%、9.6%、22.6%,機械和建材行業穩中有升,對工業穩定增長的支撐貢獻逐步擴大。百草堂、天植藥業等現代醫藥企業發展壯大,實現增加值0.59億元,比上年增長46.5%。

  服務業發展亮點紛呈。20xx年區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05.50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商貿物流業持續繁榮,1-12月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7.15億元,比上年增長13.5%。總量、貢獻率在全市各縣區中均位居第1位。其中106家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91.12億元,比上年增長17.3%,拉動我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1個百分點。華潤購物中心(全球500強第143位)正式入駐;輕工業園區萬誠國際中心引進的紅星美凱龍企業完成平場,一期項目啓動建設;融豪翡翠城健身中心試營業;誠通物流成功申報3A級物流企業,中遠物流瀘酒發展區包材JIT配送中心、誠通物流倉儲配送中心順利通過市上驗收。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佳樂世紀城中國金融中心揭牌成立,引進樂山商業銀行和9家投資公司、小貸公司入駐城西金融街。目前我區列入統計的銀行增加到13家,全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9.05億元,比上年增長28.9%,高出服務業增加值增幅18.4個百分點,拉動全區服務業增長4.4個百分點。文化旅遊業提質升級,酒城樂園建成投用,成功舉辦油紙傘文化節,年接待人數超過200萬人次、營業收入超過8000萬元,華陽西岸田園party開園迎客,首日接待人數近萬人。全區累計接待旅遊人數357萬人,實現旅遊總收入34.27億元。

  (三)保障要素激發增長活力

  投資要素保障有力。20xx年,區危舊房和棚戶區改造全面推進,實施枇杷溝、前進上路等棚戶區改造項目8個,改造棚戶區4074戶。實施農村徵地拆遷項目15個,徵收土地9520.92畝。藍田舊城改造項目完成二組團二期主體工程和東昇路杆管線遷改。通灘溫泉和風情古鎮項目完成招商引資、溫泉探礦權申報和項目規劃設計。25個市屬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完成投資127.61億元。忠山隧道141戶全部完成徵收,城西、城南、黃艤高速路連接線完成擴建徵地和建設,隆納高速西二期建成通車,產城大道完成建設範圍徵地拆遷掃尾工作,分水嶺高速互通完成跨線橋建設。20xx年全年區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0.99億元,比上年增長28.8%。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投資3.31、78.32、199.3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9.9%、0%和44.1%,一、三產業投資力度加大。20xx年區累計入庫新開工投資項目129個,比去年同期增加25個,累計完成投資109.24億元,比上年增長84.7%,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爲38.9%,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爲79.6%,拉動全社會投資增長22.9個百分點。新入庫項目個數的增加,投資規模的擴大爲我區投資平穩增長提供有力的支撐保障。目前我區億元投資項目共計114個,實現投資額227.15億元,佔投資總額的80.8%,大項目拉動經濟提速效果明顯。

  招商成果繼續擴大。圍繞以園招商、以商招商、以會招商、以鏈招商,積極參加“酒博會”“西博會”、“中外知名企業行”等大型招商活動,大力引進帶動性強、影響力大的大項目、大企業。世界500強華潤集團、紅星美凱龍等4家國內500強企業成功落戶我區。引進領秀濱江城市綜合體、妙典酒業等億元以上項目42個,鄧氏桂圓、丹林梨花源農業觀光等500萬元以上項目83個。全年引進市外國內到位資金136.53億元,增長16.5%;引進省外國內到位資金68.67億元,增長16.5%;到位外資1300萬美元,增長5.0%。

  資金供給較爲充裕。20xx年區銀行存貸款實現雙增,年末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爲556.81、392.1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8%、29.0%。我區始終把企業作爲穩增長核心,設立工業發展資金,召開重點企業家座談會,組織政銀企對接,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困難,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全年爭取並兌現企業扶持資金3800萬元,推薦酒類企業擔保貸款1.3億元,幫助企業融資130億元。

  就業保持平穩增長。20xx年,區大力促進業工作,繼續推進省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全年新增城鎮就業836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054萬元,扶持創業人數1322人,實現帶動就業3391人,成功創建省、市級高校畢業生創業園區2個,市級信用社區11個。

  物價水平溫和上漲。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水平同比上漲3.2%,從居民消費價格構成看,八大類指數呈“四升四降”格局。其中菸酒、家電、交通通訊和文化娛樂類價格分別同比下降0.8%、1.0%、0.6%和1.3%,食品、衣着、醫療和居住類價格漲幅分別比上年同期上漲5.4%、2.7%、5.2%和0.2%。

  二、經濟在調整中發展

  (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20xx年區在經濟換擋減速的同時,不斷深化結構調整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20__年的5.8:64.6:29.6調整爲5.5:64.6:29.9。第三產業發展加快,佔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3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是1.6%、71.6%、26.8%,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2、8.2、3.0個百分點。

  (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活躍

  20xx年,區實現非有公制經濟增加值194.10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55.0%,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比上年增長11.5%,高出GDP增速0.1個百分點,對全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爲54.4%,拉動全區經濟增長6.2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創造稅收32.15億元,比上年增長52.8%。隨着經濟領域的不斷開放,民間資本活力得到不斷釋放,民間投資在陸續實施的多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的激勵下實現較快增長,全年完成投資210.31億元,佔全區投資總量的74.8%,比上年增長5.9%,對全區投資的貢獻率爲95.9%,拉動全區投資增長27.5個百分點。

  三、質量與發展同步

  (一)三個收入穩步提高

  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20xx年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增加2648元,增長10.4%。從收入構成看,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均實現平穩增長,分別比上年增長6.9%、9.1%、122.3%和20.9%。農民人均純收入11637元,比上年增加1239元,增長11.9%。其中,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20.0%、3.2%、1.6%、11.2%,城鄉居民收入實現與GDP同步增長。

  財政收入平穩增長。20xx年區地方公共財政收入16.60億元,比上年增長27.5%,其中11個鎮街財政收入實現增長,增長面達73.3%,8個鎮街全年財政收入超過1千萬。

  (二)民生優先促發展

  立足暢通聯繫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堅持發展爲了羣衆,發展依靠羣衆,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推進民生工程建設。累計支出民生資金17.94億元,佔公共財政支出的76.1%,全面完成民生工程76項目標任務。教育三年攻堅工程完成投資3.4億元,新改建學校41所,職高、習之學校建成投用,城西教育組團加快推進。舊城和棚戶區改造工程探索建立工作推進新模式,八大項目完成投資10億元,簽約4000餘戶,全市的棚戶區——枇杷溝改造簽約達93%。保障性住房工程新開工10000餘套,建成1550套,許多被徵地拆遷羣衆得到有效安置。農村公交全覆蓋工程新改建通村公路55公里,新增農村公交線路9條,農村公交覆蓋面達63%,農村羣衆反映的出行難得到有效緩解。江北片電網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江北、方山4個鎮8萬餘人用電“同網不同價”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敬老養老工程新增社會養老機構8家,五保集中供養率達67.4%。

  四、經濟發展前景預判

  20xx年經濟總體呈現穩中有進,主要經濟指標增長水平均高於全國、全省,但對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標增幅低於全市水平,除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外的其他指標對照市下達目標仍有差距,經濟發展中也存在主導產業遭遇困難,工業發展整體疲軟,現代農業基礎薄弱,第三產業明顯滯後等問題。展望20xx年,在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的宏觀大形勢下,經濟發展也將有所放緩,高基數快增長的壓力也將進一步釋放。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箇時期經濟發展的大邏輯。要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關鍵是要主動適應新常態,緊緊圍繞全市“產業轉型發展年”主題,深度對接國家應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新思路、新政策、新舉措,把握區經濟發展的現狀與趨勢,把握好明年經濟增長的支撐和可能,突出改造傳統產業與培育新興產業並重,在做優存量中提升實力,在做大增量中調優結構。做優白酒產業,做強機械製造業。堅持把服務業發展作爲轉型升級的戰略重點,圍繞構建區域性現代服務業核心區,大力實施“雙千”項目帶動戰略,推動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只有這樣,才能順應經濟發展大勢,牢牢掌握我區經濟發展的主動權,才能促進全區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的進一步提高,才能更加有效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經濟運行分析調研報告 篇2

  一、經濟運行情況及特點

  面對今年以來更加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各縣市區均採取了積極應對措施,全市經濟基本實現了止緩、回穩、促增的目標。

  (一)主導行業止緩回穩。從全市主導行業情況看,電力行業穩步增長且增速不斷加快;煤炭行業保持增長但增幅持續回落;煉焦行業繼續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1-8月全市電力行業累計完成增加值10.8億元,同比增長14.2%,增速比上個月加快2.2個百分點,比上半年加快7.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煤炭採選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151億元,同比增長7.2%,增速比上個月回落3.2個百分點,比上半年回落4.7個百分點;煉焦業完成20.8億元,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上個月收窄1.2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收窄2.7個百分點;鋼鐵業完成59.4億元,同比下降5.2%,降幅比上個月擴大0.8個百分點,但與上半年相比仍收窄0.7個百分點。

  (二)主要產品產量穩增。1-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14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1%;原煤產量3125.1萬噸,同比增長6.6%;洗精煤3035.7萬噸,增長4.2%;水泥229.1萬噸,增長8.6%;鋼材829.7萬噸,增長1.5%。焦炭1233.5萬噸,下降7.5%;生鐵800.6萬噸,下降8.9%;粗鋼663.4萬噸,下降16.2%。

  (三)第三產業投資加快。1-8月,全市第一產業投資完成40.2億元,同比增長17.7%,增速比上個月回落2.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完成286.2億元,增長7.9%,比上個月回落1.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完成368.2億元,同比增長34%,比上個月加快0.3個百分點,分別高於一產、二產增速16.3個和26.1個百分點。分行業情況看,以房地產業投資拉動最爲明顯。1-8月,全市以城中村改造爲主的房地產業投資完成153.7億元,增長55.4%,高於全市平均水平34.5個百分點,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22.1%。

  (四)重大項目帶動力強。從項目建設情況看,施工項目數量穩步增加,億元以上項目投資持續加大。1-8月,全市施工項目1323個,比上年同期增加177個,增長15.4%,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983個,佔施工項目的比重74.3%。全市億元以上施工項目327個,比上年同期增加54個,增長19.8%;億元以上項目投資完成422.6億元,增長23.9%,高於全市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佔全市投資總額的60.8%。

  (五)民間投資增勢良好。1-8月,全市民間完成投資335.2億元,增長22%,高於全市投資增速1.1個百分點,佔全市投資的48.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5個百分點。

  從調研的各縣市情況看,四季度全市將有部分企業入庫,可以繼續有力地帶動全市工業經濟增長。如:山西中升鋼鐵有限公司120萬噸高線項目,山西太平洋電纜有限公司的礦用電纜、風能電纜、特高壓電纜,XX縣的宏源富家凹煤礦、官莊河煤礦、昊鑫源煤礦、黑龍關山煤集團300萬噸洗煤廠,XX縣科森混凝土有限公司,浮山煤焦電化材一體化園區,XX縣山西天潤煤化集團德通煤業、山西保利裕豐煤業等。

  二、經濟發展趨勢及難點

  從調研情況看,近八成的縣市區預計三季度經濟增長持平或稍有回落,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難度較大。

  (一)工業下行壓力加大

  1.工業品價格持續下跌。主要工業品產品價格下滑,市場低迷。1-8月全市工業品價格指數89.4%,比上年同期下降10.6%。從主導行業看,煤炭採選業下降18.6%、煉焦業下降14.6%、鋼鐵業下降5.9%。從產品市場價格看,煤焦鐵鋼價格仍然持續在低位徘徊,8月份原煤含稅平均單價460元,比上年同期減少94元,比7月份減少10元左右;洗精煤含稅平均單價765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58元,比7月份減少21元;焦炭含稅平均單價983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74元,比7月份減少5元;粗鋼含稅平均單價2984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00元,比7月份減少30元;成品鋼材含稅平均單價3180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75元,比7月份減少20元;生鐵含稅平均單價2568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68元,比7月份略回升7元。

  2.企業持續虧損運營艱難。1-7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6.1億元,雖比上年同期減虧4.7億元,但仍未擺脫整體虧損的局面。分行業情況看,煤炭採選業由上年同期盈利4.76億元,下降爲盈利1.96億元,同比下降58.8%;鋼鐵業淨虧損5.5億元,同比減虧5.1億元;化工業淨虧損0.8億元,同比減虧1.9億元;煉焦業淨虧損10.35億元,同比增虧2.88億元。電力行業實現利潤4.3億元,同比增長3.8倍。企業持續虧損,導致運營更加艱難。如:沙坪煤業原煤價格僅售195元/噸,生產完全成本爲310元/噸,上半年企業虧損1800萬元,目前依靠集團公司借款資金髮放職工工資,經營維艱。

  3.部分縣主導產業產能趨於飽和。如:XX縣全年的原煤產能爲510萬噸,20__年完成545萬噸,已超產能10%,達到行業標準上限;XX縣兩家煤礦年生產能力爲180萬噸,20xx年已完成201萬噸,超過覈定生產能力。XX縣部分煤礦由於長期開採,有些礦井已經面臨煤層枯竭,有些礦井僅有5-8年的開採時間,並且煤質差、回採率低,造成資源浪費。

  4.焦化行業持續低迷,產能發揮不足。目前全市焦化企業普遍大幅度限產,如XX縣主要焦化企業限產幅度均在30%以上,其中:萬鑫達限產幅度35%左右,光大、晉能限產幅度40%左右,騰達、宏源、順泰、巨龍限產幅度在30%左右。

  5.企業融資難度加大。由於國家不斷提高高能耗企業准入門檻,淘汰落後產能,企業必須不斷加大對生產設備的更新擴大,從而產生較大資金需求,而由於市場持續低迷,銀行對鋼鐵、煤焦行業貸款又十分謹慎,企業普遍反映資金緊張。

  6.接替產業支撐不足。目前我市主導產業仍是鋼鐵、焦化、電力,新興產業尚未形成規模,沒有形成有效的拉動力。如:XX縣主導行業鋼鐵產能沒有增加,也沒有新增的規模以上工業;XX縣的主導產業已起不到拉動作用。山西新臨鋼鋼鐵有限公司拆除3個轉鋼爐,一箇鍊鐵爐,導致太鋼集團臨汾鋼鐵有限公司生產鋼材的原材料鋼錠緊缺。1-7月份,太鋼集團臨汾鋼鐵有限公司累計產值比同期減少18.1億元,增加值減少3.6億元。

  (二)投資增速趨於減緩。

  1.連年高增基數加大。自20__年以來,我市投資連年高速增長。至20__年底,全市投資額已達1036.3億元,是20__年(265.3億元)的4倍。20xx年若增長23%,全年需新增加投資238億元,是20__年總量的90%。

  2.重點項目儲備不足。各縣市區普遍反映固定資產投資缺乏大項目的支撐,完成全年投資任務壓力巨大。如:霍州帶動投資增長的兩個電廠的投資業已完工,煤電集團資源整合用於礦井的投資減少;XX區省、市屬項目投資明顯下降,其中市屬項目僅完成0.8億元,下降幅度高達89.5%;XX縣計劃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不能及時開工;XX縣固定資產投資後續大項目有限等,完成年度目標壓力較大。霍州、XX縣、安澤、XX縣等都存在此類情況。

  (三)消費市場增長乏力

  1.住宿餐飲業下降幅度較大。受大環境影響,全市限額以上餐飲業持續低迷,收入下降明顯。如:XX區限額以上餐飲收入下降高達33%,江灣御景酒店、五洲休閒廣場、唐堯花園酒店、金大都酒店、臨汾宏龍實業等5家酒店停業轉產。1-8月,全市限額以上餐飲業營業額下降23.1%。

  2.批零企業增長乏力。一是煤炭市場持續低迷,價格下滑、銷售下降。1-8月限額以上煤炭銷售99.7億元,下降18.1%;二是成品油銷售下降。主要原因是油價上漲後出租車、私家車油改氣增多;主導產業不景氣導致大型車輛的銷售和柴油的消費下降。1-8月成品油銷售46.6億元,下降8.4%;三是受網絡購物快速增長的影響,改變了人們的購物模式和消費行爲,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本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從我們調研中瞭解的各縣市情況看,預計全市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比上半年有回落的趨勢,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壓力較大,形勢不容樂觀。

  三、幾點建議

  (一)加快產業轉型步伐。目前,我市產業結構仍以煤炭、鋼鐵、焦化爲主導,這三大行業佔整個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仍高達80%,而這也正是當前產能過剩、受市場衝擊的產業,下一步還要受到國家化解產能過剩政策的影響,已不能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我們應該抓住有利時機,積極引進新的、有成長性的產業,並逐步形成優勢。

  (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第三產業的特點是投入少,見效快。近幾年來在各級地方政府的鼓勵和支持下,第三產業的體制和政策障礙逐步得到克服,得到了長足發展,尤其是在全市勞動就業中已經發揮了主渠道的作用,但是其創造的增加值增長還不夠快。20__年我市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只有33%,比全國平均水平46.1%低13.1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水平40%低7個百分點。全市第三產業發展的不足和滯後,嚴重影響和制約着整個經濟的發展。

  (三)加快項目建設步伐。項目建設對經濟發展帶動作用尤爲明顯,因此要加快項目建設尤其是要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步伐,確保投資任務的完成,帶動全市經濟平穩發展。同時要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大資金籌措力度,保障項目建設資金。

經濟運行分析調研報告 篇3

  一、基本概況

  東坪村地處開縣大德鎮東南角,東與寶安村相鄰,南與九嶺村接壤,西與磨梁村相鄰,北與雙龍村相鄰,農村經濟總收入726.831萬元,農業總產值300.69萬元。農民主要收入來源於種植業、養殖業和外出務工收入,人均純收入3486元。該村現有鄉道公路35.72公里。現有黨員46人,建黨支部1個、黨總支部1個。

  二、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制約該村經濟發展的因素很多,總的歸納爲以下五個方面。一是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薄弱。二是人畜飲水困難。三是離鎮中心太遠,路也尚未修好,多數道路晴通雨阻。四是生產單一,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民增收難度大。五是缺少企業支撐,村級集體經濟脆弱。

  經調查分析認爲,產生上述主要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該村屬一面坡地形,水源貧乏,限量蓄水。二是該村山高坡陡,道路維修任務重,資金欠缺。三是該村產業結構單一,以傳統的糧食、生豬等產業爲主,沒有形成規模化生產經營,受市場調節因素影響大,附加值低。四是多數村民接受教育少,文化、專業技術知識欠缺,受傳統觀念影響較重,思想不解放,接受新鮮事物慢,多數外出務工從事重體力活,就業難度大,收入較低,農業產業化進程緩慢。

  三、對策與建議

  根據中央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二十新農村建設方針,現結合該村調研情況,提出如下對策和建議。

  主要對策:一要解放思想,認真解決黨員、幹部和羣衆的思想認識問題。充分利用農閒時間,組織黨員、幹部和羣衆學習黨的基本理論、政策法規、市場經濟知識,組織部分骨幹力量外出參觀學習,開闊眼界,轉變思想觀念,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的眼光來帶動全村經濟發展。二要加強學習培訓,增強農民致富本領。及時瞭解就業形勢,掌握市場動態,有針對性地組織農民培訓市場需求量大的相關技術,讓全村人民都懂得幾門實用技術知識,讓富餘勞動力能走得出,用得上。三要計劃在未來幾年修建多口飲水池,解決人畜飲水困難的問題。四要組織村民籌資投勞,維修完善道路交通設施,確保道路暢通。五要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步伐,帶動全村經濟發展。六要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七要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確保全村社會穩定、農民安居樂業。八要抓好村級活動陣地建設,擴建村民活動中心、衛生室。九要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爲全村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不斷健全落實黨組織的“三會一課”制度、兩委崗位責任制度、黨員學習培訓制度以及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等,規範村兩委班子的工作,增強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確保全村各項工作開展順利。

  建議:縣鎮兩級黨委、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爲該村人畜飲水工程、道路工程建設給予項目、資金投入和技術指導。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