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空巢老人調研報告範文(精選4篇)

關於空巢老人調研報告範文 篇1

  隨着社會的發展,城鎮化建設的步伐日益加快,超多青壯年農民進城務工。據人社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xx年城市流動人口達2.67億人,導致越來越多的農村老人獨守空巢,絕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極少數老人跟隨子女進城生活。空巢老人問題已經成爲全社會共同關心越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如何解決打工子女外出掙錢與陪在父母身邊成了一箇深思之待解決的問題。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分別選取以大化瑤族自治縣都陽鎮都陽村留守老人作爲本次調查的個案。

  2、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主要是採取走訪及入戶典型調查的方法,調查涉及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狀況、生活需求、醫療及社保及“老有所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等。在入戶典型調查中,從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狀況、醫療保障、養老現狀和精神文化生活四個方面採用結構式訪談的方法,入戶典型訪問了20戶老人。

  二、基本狀況

  大化瑤族自治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偏西北的紅水河中游。全縣幅員面積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2萬公頃,全縣總人口45.87萬人,瑤族佔21.95%,全縣轄13鄉3鎮。都陽鎮位於大化瑤族自治縣中部,距縣城50公里,地處丘陵。鎮人民政府駐地在都陽村都陽街。東接七百弄鄉,北連北景鄉,西鄰巖灘鎮、江南鄉,南接百馬鄉、古河鄉。20xx年全鎮總面積189平方千米,總人口xx人。轄都陽、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滿江、雙福等7個村。都陽鎮耕地面積883公頃,其中水田443公頃,旱地440公頃,主要農產品有水稻、玉米等,農產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那裏說的老年人指的是60週歲以上[含60週歲]老年人)已經成爲社會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全縣60週歲以上(含60週歲)老年人共xx人,其中留守老人達xx人,佔全縣60週歲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數爲xx人,女性人數爲xx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狀況,其中文盲的佔老年總人數的61.7%,受到小學教育的佔33%,受到初中教育的佔4.6%,受到高中教育的僅佔不到0.7%;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從事較輕農活的老年人佔老人總人數的78%,半喪失勞動潛力的佔老人總人數得15%,基本喪失勞動潛力的佔老人總人數得7%;經濟來源狀況,靠子女供養的佔81.9%,自己供養的佔9.7%,社會扶助的佔8、1%。

  三、空巢老人生活現狀與問題分析

  (一)大部門留守老人仍需要體力勞動

  子女外出務工使家庭經濟條件得以改善,但由於他們的相對收入也不高,且他們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還要供子女上學,所以大部分老人還要靠自身勞動來維持平時生計。據調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還從事體力勞動,仍然要承擔農業生產的重擔。一方面,從事農業生產能夠增加家庭經濟來源,基本解決柴米油鹽的日常開支,減輕子女的負擔。另外一方面,絕大多數老人不想給自己的田地丟荒,所以堅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由於子女不在身邊,許多重農活要僱人,成本比較高,老人們只進行日常的田間管理。

  (二)家庭氛圍缺失、精神慰藉單調

  隨着超多子女外出務工,家庭養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親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據研究證明,隨着年齡的增長和各種身體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趨於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顧。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由於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節或清明節能回來幾天外,基本上不能回家與老人團聚,有的甚至好幾年沒有回家,老人們難免有孤寂之感。通過對空巢老人的調查的分析,有80%以上的外出務工子女經常給父母打電話,電話成了老人與子女的’交流溝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時甚至連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沒有。尤其是老人生病時,需要子女陪同上醫院治療時,子女不在身邊,只有靠老兩口互相扶持,更顯得孤獨無助。而如果老人喪偶,日子就過得更加艱難。

  (三)留守老人的醫療衛生狀況仍不容樂觀

  留守老人最擔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幾乎能夠導致一切困難:經濟拮据,缺少照料,心理負擔加重等等。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狀況整體較差,很多老人處於亞健康狀態,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較高。農村老人也基本不進行體檢,只有覺得不舒服的時候纔去看病。如今,有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醫療制度,極大改善了農村人口的醫療保障,但是由於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以及基層實施環節中人爲因素的影響,使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還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由於合作醫療按比例報銷和封頂制度的制約,使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對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實質幫忙十分有限。由於經濟收入不高,有病不醫的狀況不在少數,由於支出習慣和現實經濟潛力的思考,“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數老人的選取。他們在生病時往往就這麼拖着,只有少部分會去看醫生。有一些子女因爲工作忙或是路途遠而沒有回來,只是打來電話詢問。農村偏遠山區曾發生老人病死在家而無人知曉的杯具。

  四、解決留守老人問題的推薦

  (一)政策方面

  政府在制定政策是就應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爲本,充分思考到農村的實際狀況,統籌城鄉發展,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根據本地的實際狀況,出臺相應的政策,加大政策的執行力度,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工資待遇,敦促各企事業單位務必按時按量發放外來務工人員的工資,保證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利益。只有這樣,農民工才更有潛力去贍養老人,儘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

  (二)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政府就應出臺相應的政策,建立健全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慈善爲主要資料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加大農村社會救助和農村社會福利投入,保證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把貼合條件的農村留守老人納入低保範圍,從經濟上保證留守老年人到達基本生活水平。政府制定政策定期向社會大衆宣傳尊老愛老,例如:每年評選出尊老愛老模範家庭,給予該家庭經濟上幫忙,給予該家庭子女就業就學上的優先選取權利等等。

  (三)經濟供養

  1、增加農業創收,提高農村家庭收入

  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實際狀況發展當地的特色農業,可由當地的農業致富能手或專門的技術人員真正的“下地”“下鄉”爲農民講解有關農業作物的種植方法和作指導。這樣就能夠減少農村勞動力的外流,爲農民發家致富創造條件,提高農民收入,爲養老奠定經濟基礎。

  2、增強子女支付養老費用的潛力

  “贍養老人”是每個子女應盡的義務,目前子女供養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證,所以如果子女不在身邊,就就應增加對老人的供養的費用,尤其對於那種身體狀況不佳,要照看子孫,幫子女料理紅白事的老人。這當然在大的方面需要國家的良好政策,加快和諧社會的進程。

  (四)生活照顧

  老人的生活很重要,而其存在的問題也很突出。如何在生活上對老人進行照顧,是值得我們進行思考並提出可行解決方案的。而這就要充分思考老人的生活特點,結合社會、家庭和個人共同的力量,給老人建立完美的生活。由於打工子女家庭收入的增加,有些子女更願意將花部分錢保證老人的生活。政府可對此進行引導,建立老年公寓、敬老院、託老所等,讓那些孤寡老人有地方能夠去,讓他們不再擔心生活無依,生活上得到照料,精神上得到安慰,讓老年人歡歡樂樂安度晚年。‘’

  (五)精神慰藉

  經我們走訪服務的20家留守老人狀況的分析,老人精神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而這一點恰恰是政府部門和外出務工子女忽視的,推薦採取以下措施豐富老人們的精神生活,減少他們的孤獨與失落感。

  1、當地政府能夠以鄉鎮爲單位設立心理諮詢機構專門爲留守老人服務,定期下鄉主動了解老人的內心世界,發現問題就及時解決。鄉鎮政府領導和村委會成員能夠經常下鄉慰問留守老人。受訪者中覃克陽老人,生育1男1女,女兒已出嫁,兒子已外出務工近5年,母親已是94歲高齡,生活已不能自理,他就期望政府搞好野馬河兩岸河堤,方便老年人散步。還有黃玉林老人,平時酷愛跳廣場舞,但是場地有限,期望政府幫她們硬化場地等等。因此,政府應因地適宜加大農村健身活動場所投入,讓喜歡運動在老年人有地方去鍛鍊身體。多組織娛樂活動,比如組織舉辦晚會,開展適合老年人在文體活動等,豐富老人們的精神生活,減少他們的孤獨與失落感。作爲子女,就應多抽些時間常回家看看養育你的父母,即使再忙也常給家人打個電話,報個平安。

  2、還應加強孝道宣傳。一是大力宣傳《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增強老年人的法律意識,依法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提高子女們的思想素質,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使他們真正明白關心老人,尊敬老人,贍養老人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職責。提高社會輿論監督的作用,實事求是地揭露一些虐待老人,不贍養老人等醜惡行經。政府以及村委也要對於這些行爲進行調解,必要時還應求助於法律手段來解決。二是弘揚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加強農村家庭美德教育,用心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表彰敬老養老典型,讓村民真正樹立起尊重、關心、幫忙老人的良好社會風尚。更要加強宣傳鄰里之間要互相幫忙的力度。教育外出務工人員尊重父母,時時與父母持續聯繫;按時給老人寄錢送物;讓老人無後顧之憂。

  (六)安全知識

  留守老人們很多都不懂得用火、用電安全的常識,因此政府要定期派工作人員走村串戶,瞭解農村用電狀況,向老人們講解安全用電常識和當前電價執行標準,使老人們真正用上“明白電”、“放心電”。同時,工作人員還要深入到一些留守老人家裏,查看線路,發現異常,就地解決,消除安全隱患。同時鄰里之間要相互幫忙,發現有安全隱患存在要及時消除。

  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一向都在倡導要建設一箇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留守老人是我們當前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他們很多都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前後的心酸歷史,他們是歷史的見證者,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社會發展繁榮的這天,我們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農村的老人們,讓他們也能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全社會都應一齊努力,幫忙、關心他們,設身處地爲他們的晚年生活着想,讓他們衣食無憂,有病得到及時治療,臨終得到關懷,使他們能幸福、快樂、健康地度過晚年,真真切切感到社會、家庭、兒女給予他們的親情和溫暖。

關於空巢老人調研報告範文 篇2

  一、活動目的

  爲了更多的瞭解留守兒童的心理道德素養等方面,加強與留守兒童的就留,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全面進展以及增加我們的責任心,熬煉我們的力量。

  二、活動前期預備

  有這樣一羣孩子,他們的父母爲了生計背井離鄉,他們或是被交付給爺爺奶奶撫養,或是跟從父母處處流浪。從今,他們的生活比其他一般孩子少了很多,也多了很多。 現在社會隨着經濟的快速進展,外出務工人員越來越多,這導致了留守兒童數量的增加。這些兒童由於家長長期在外務工或忙於工作,他們大都由祖輩或親戚照看,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溝通較少。

  面臨着平安失保、學業失教、生活失助、親情缺失等問題,直接影響了他們的生存、愛護與進展。留守兒童由於長期被託養或寄養,缺少父母之愛簡潔導致他們的心理缺陷,老人溺愛或親友疏於管教又使他們缺少正確的價值引導。他們以後的進展真的很令人擔憂。於是,我便開頭了自己的頭腦風暴,想該怎麼辦,在哪裏進行,如何進行,當然也從網上面借鑑了一些閱歷。於是在預備差不多時,屬於我的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之旅也要開頭了!我從弟弟那得知楊興宇是留守兒童。他和他奶奶在家,父母在外務工。

  三、活動過程

  其次天早上,我就去了楊興宇的家裏。他奶奶已經上山幹活了,臨走時千吩咐萬囑咐才放心地出去了。於是,我就和他在家一邊看電視一邊談天。我主動和他說話,他好像沒聽到似的,臉上一片茫然,眼睛盯着電視。萬事難開頭,我下定決心,只要我能做到的,我肯定要讓他活潑開朗起來,要讓他的小臉上洋溢着小孩子應當擁有的可愛笑臉。漸漸的我就和他聊起來了,我問他的年齡,他在哪裏上學,以及關於他父母的一些問題,他的回答很是被動,讓我不禁想到他平常確定很少與別人溝通吧。

  後來我問他想不想他爸爸媽媽時,他的聲音哽嚥了,只看他呆呆地望着電視。他肯定很惦念他的父母吧!唉!沒有父母陪伴在身邊的孩子,他心裏肯定很難過吧!我又問了好多關於他學習上的一些瑣碎小事,並且和他說了一些我的成長的故事,告知他要堅強,沒有父母陪在身邊的我們要更堅強。看着他那帶着迷茫的眼神,我很欣慰,由於我在他的眼神裏看到了真誠和 對幸福的渴望。我還告知他,父母在外打工,是爲了讓你更好的生活、學習、要學會理解父母,對父母感恩,假如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他們是這個世界上對我們最好的.人,雖然他們現在不在你身邊,但是他們的心始終陪着你,所以你要堅強英勇點,讓你的父母以你爲榮!我期望他可以記得我說的話,然後我給他講了幾道題。

  過了一會兒,他奶奶回來了,奶奶或許60多歲了,頭上白絲賽過青絲,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看着他我有種很心酸的感覺。又說了一會兒的話,我就預備回家了。臨走時,他很不捨。他奶奶說我的到來讓他歡快了不少,期望我能經常去他家,和他聊談天。我向他保證以後有時間就會來看他。

  四、調查結果

  1、留守兒童的總體現狀

  (1)當代社會隨着經濟的進展,外出務工人員越來越多,這導致了留守兒童的數量大量增加;

  (2)絕大多數留守兒童是單親監護或是隔代監護;

  (3)留守兒童行爲習慣欠佳。

  2、留守兒童面臨的社會問題

  (1)監護不力,九年義務訓練難以保證

  ①80%以上的留守兒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監護和親友臨時監護。年事已高,文化素養較低的祖輩監護人基本沒有力量輔導和監督孩子學習。

  ②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師資力氣、教學理唸的侷限與制約,針對留守兒童的需求供應特殊有效的訓練和關愛力不從心,學校與家庭之間缺乏溝通。

  ③家庭和學校監護不力,導致相當數量的留守兒童產生厭學、逃學、輟學等現象。

  (2)缺乏撫慰身心健康令人擔憂

  留守兒童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生疏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掛念,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生疏價值上的偏離和共性、心理進展的特別。有些人甚至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具體表現爲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脆弱、行爲孤僻、缺乏愛心和溝通的主動性,還有的脾氣急躁。衝動易怒,經常將無端小事升級爲打架鬥毆。

  3、疏於照看,人生平安不容忽視

  監護責任不落實,監護人缺乏防範意識,兒童防護力量弱,農村留守兒童簡潔受到意外損害,甚至成爲不法分子侵害的對象。

  五、建議與思考

  農村孩子是將來社會主義心農村建設的主力軍,其中留守兒童佔了相當大的比重,關注留守兒童就是關注農村的將來,解決好留守兒童的問題,爲他們製造良好訓練和健康成長的環境和空間,有利於促進學習訓練和農村社會的良性進展。爲了保證疏於留守兒童同學的健康成長,我們可以實行以下措施:

  1、加大支持力度,優化留守兒童學習成長環境,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農村基礎建設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結合的留守兒童監護體系。

  2、加大對社會主義心農村建設的力度,儘量從各種渠道對農村貧困家庭的經濟上賜予支持掛念,使一些家長多有些實踐來照看自己的子女。

關於空巢老人調研報告範文 篇3

  愛暖夕陽,青春在志願中飛揚。爲培養大學生參與社會調查的實踐能力,踐行暑期三下鄉的志願精神,7月7日,信陽師院物電學院成立多支調查小組,開展了以關愛空巢老人,踐行青年志願精神爲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調查活動。

  首先,調查組在指導老師洪亮的帶領下奔赴溮河區清塘鄉董家河村進行實地調察,蒐集空巢老人相關資料並拜訪空巢老人。該村村委會的工作人員向隊員們介紹了政府對老年人的扶助政策以及該村特有的空巢老人扶持政策,並將村裏空巢老人的具體現狀作了詳細的介紹。通過對村委會工作人員的訪談以及他們提供的相關資料,志願者們獲取了關於該村老年人的生活現狀、福利狀況以及地方有關部門制定的一些解決對策等方面的相關信息。村委會的工作人員對志願者的實踐活動給予充分的肯定,在讚揚該院大學生的實踐服務精神之餘,他還就此次調查活動提出了一些指導性建議。

  隨後,調查組成員分兩組實地走拜訪了該村空巢老人,對老人的家庭情況、收入情況、健康狀況等問題進行了調查。志願者們還和老人們話起了家常,75歲的王大爺聽力有些障礙,志願者們十分耐心地與王大爺進行了交談。志願者左炎春告訴記者:隨着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爲一箇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希望通過我們的調查分析,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同時,也希望我們可以爲老人們的生活帶來些許快樂。

  在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志願者們嚴格遵守學校三下鄉紀律,堅持社會工作的博愛、尊重、助人自助的精神價值理念,把所學的社會工作專業知識運用到調查實踐中,展示了師院學子良好的精神風貌,受到了地方羣衆的熱情接待和高度讚揚。據悉,在未來幾天裏,他們還將開展關愛老人的回訪工作,再次返回董家河村,將大衆的心意轉達給空巢老人. 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調研報告2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爲加強我們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今年暑假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選擇去了敬老院看望並照顧那裏的孤寡老人,目前,我們身邊老人的生活質量比較差,他們缺少關愛,缺少文化娛樂,我們利用團隊的優勢,組織大家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並帶一些生活必需品和水果以及一些小禮物,給他們表演節目,帶去溫暖。再精神和物資上盡我們的一份力。

  七月二十八號上午九點左右,我們一行人在常熟市敬老院門口集合,並我們集體合影了一張,讓照片把此刻的歲月留下,飄揚的旗幟定格在溫暖得太陽下,,激情的召喚。我們迎着東方走向了常熟敬老院內,當我們經過一片大樹時,頓時感到天朗氣清,心胸開達,充滿了豪邁之氣,我們每個人都忍不住用全身的力氣大喊,彷彿自己的人生將在此刻開始走向成功。有一種雄心想與天工比天高的衝動,畢竟我們闖過獨木橋的艱辛在此得到回報,他們瘋狂的喊出心中的壓抑氣息。畢竟誰都努力過,誰都不太容易,此一刻我們彼此心意互通,都想爲自己的人生拼搏一番。

  平時嬌生慣養的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過去的事蹟是如此的着迷,我還又跑到外面的小賣部給老人買東西,雖然來的時候給老人們帶來了些水果、點心,可那些是遠遠不夠的,於是,我又用我的零花錢爲老人買東西來表達我的心意,然後我們爲老人們送上水果,有的老人行動不太方便,我們就親自喂他們喫,雖然笨手,但見到老人們開心的笑臉就心滿意足了。我感覺到了一家人似的其樂無窮。大多數老人在這裏過的很開心,他們有時在房間過樓下的廣場看電視或者鍛鍊身體,因此,老人們在這裏可以算是晚年安康了!最後我們還給了一位老奶奶過生日,我們帶去了蛋糕,並送上了我親手做的999個千紙鶴,希望老人開心的生活可以長長久久。

  在我們即將離開敬老院的時候,我們和所有的老人合影留念,我們祝福他們的生活可以永遠的開心,快樂!

  對於愛,讀到了很多,也聽到了很多,但是它依舊美而朦朧,就像夢中的戀人。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也經歷了十幾年的人生,我似乎已經對愛有了些許的瞭解,可我渴望更加接近它,擁抱它!爆竹聲中,我們身後起了尾塵,每一箇心中都有了一份沉重,在我走的時候,瞥見了牆壁上還有其他學校的團體的贈品。再回首,老人們都手拿我們贈送的禮品目送我們,眼中有一種光亮。

  走了,他們的一生將要走完了,他們有太多的辛酸和淚水,我們的歡聲笑語只能帶來片刻的忘記憂傷。我們該做些什麼?每個人都在深思。那些曾幾何時擁有我們同樣夢想的老人們,他們也年輕過,我回家的時候和過來的時候擁有着兩種截然不同的心境。同樣,在敬老院裏還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回憶! 社會需要關注孩子一般關注他們。

  珍惜歲月,關愛老人

  我覺得我們還需要做得更多!老人,是需要我們關心的一箇弱羣體,我們應該不懈努力的爲他們創造一箇良好的生存環境,以報答他們曾經爲社會做出的貢獻!也將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繼續更好的傳承下來!今後我們會更多的投入到關愛敬老院老人的活動中。

關於空巢老人調研報告範文 篇4

  一、前期預備

  七月剛剛到來,我一邊完善立項,聯繫相關人員。在我們協商將實踐時間定在七月十日,於是我們便在十號當天一起預備實踐所需物品。十號十一號兩天,我與先到的兩人一起到預先方案的實踐地點分析實踐進行的可行性和效果,並聯繫了一些居委會,以便爲實踐的實施供應便利。經過兩天的實地考察,我們對團隊的方案進行了相關的調整,其中變動最大的爲志願服務方面。估計的實踐地點是在整個安鄉縣城,但是由於範圍過大,孩子又比往年的多很多,所以我們將志願服務地點改在了深柳區委會。十二號,全部隊員返回,團隊召開會議集中爭辯了大事中可能發生的事情,以及就方案的調整重新明確了每個人的工作。我們都佈滿鬥志,佈滿信念,預備迎接實踐的正式開頭。

  二、關愛留守兒童:志願者在行動

  志願服務是此次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此次志願服務圍繞留守兒童的主題開放,留守兒童多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們。他們一般與自己的父親或母親中的一人,或者與上輩親人,甚至父母親的其他親戚、伴侶一起生活。然而一些孩子雖然不在農村但是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或者父母由於工作緣由很少和孩子在一起,這也屬於留守兒童的一種。在常德市安鄉縣深柳居委會這邊,有這麼一羣孩子,他們的父母長期在外工作,而這些孩子都聚在一箇叫”深柳小飯桌’的地方,在這裏有老師輔導孩子學習、照看孩子們的起居。作爲長沙民政的學子,瞭解這一狀況後,我想我們有義務爲他們做點事,於是我們隊伍便在”深柳小飯桌’開放了爲期十天的志願服務活動。

  去小飯桌的第一天,我們先與居委會的相關人員羅主任瞭解了狀況,粗略的瞭解了這裏每個孩子的特點。剛與這十幾個孩子見面,我卻不知道怎麼着手融入到這羣孩子中,沒來之前的想法是陪小孩玩應當很簡潔,不用刻意的去預備。然而,真正開頭做的時候卻不知道從哪下手了。去的第一天,孩子們恰好在上手工課,我便與孩子們一起學起了手工藝品的製作,很快的我融入到他們當中,在隨後的幾天中漸漸的我們打成一片。每天的上午我們輔導孩子的學習,下午羅主任會給他們上繪畫課、手工課等,到了傍晚我們會陪孩子們到樓下做玩耍,實踐過程中我們還帶孩子巡遊了很多地方。

  經過了解,他們的父母大多外出工作,除了週六週日很少與孩子接觸。劉曉峯小伴侶告知我說,沒來這之前,他通過玩玩耍來消磨時間,通過玩玩耍來打發無聊,對身體是格外有害的。在這些孩子中我就發覺有個別的孩子有暴力傾向,有的孩子性格孤僻不愛與人溝通。同時,通過與他們交談了解到,雖然在這有人玩,但是他們期望父母能多陪陪自己,期望自己能像別的小伴侶一樣上學父母接送,週末與父母一起出去玩。

  近年來,城市留守兒童的犯罪率也有所增高,凸現了外出打工和子女訓練的衝突。有關人士稱,解決衝突的根本是政府要保障外出務工人員工作、收入穩定,並改革城市的訓練體制,要讓在城市裏打工者的子女能夠輕鬆地接受訓練,大力進展經濟,使外出務工人員可以不爲生計困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留守兒童不僅僅是訓練問題和社會問題,更是經濟體制問題。而這對城市留守兒童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小噓。首先,父母長期不在身邊會造成孩子們的恐驚感,以致養成孩子膽小怕事的習慣;其次,城市中的誘惑多,從這個層面講,城市留守兒童比農村留守兒童危急的多,稍不留心會產生各種不良後果。我們可以實行什麼對策呢?

  第一,越來越多的農夫工帶孩子進城打工,但由於戶籍問題在政策上卻受很多限制,所以政府應當解除他們在就業、醫療、受訓練等方面的限制。其次,社會應當多成立一些”留守兒童活動基地’之類的組織,樂觀的去關懷留守兒童。再者,應大力鼓舞高校生志願者的志願服務,高校生可以在志願服務的同時,帶給孩子先進的思想,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三、社會調查-給空巢老人多一些關注

  以”空巢老人’爲主題的社會調查是此次社會實踐的有一大模塊。”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離家後的中老年夫婦。隨着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爲一箇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濟南市作爲省會,醫療條件較好,老齡化程度相對嚴峻,空巢老人的數量也很多,針對此狀況我們開放了關於社會各階層對空巢老人現象認知狀況的社會調查。

  此次社會調查主要以一對一問卷談天的形式開放,重要通過談天輔以問卷,具體瞭解被調查者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此次社會調查一共持續了3天,我們主要前往人流量大的景點及空巢老人集中的地點開放調查。我們先後趕往於深柳區、香港步行街(2次)、澳門步行街、西站、黃山頭、大鯨港。雖然調查時間選在了下午,但是天氣照舊很熱,在步行街和大鯨港調研時還遇到了大雨,但我們照舊將調查進行下去。調查過程中遭到拒絕也是常有的事,始終遭到拒絕心裏不免打起退堂鼓,但是我們彼此鼓舞,一起解決困難。在步行街做問卷時,我們還遇到了傳銷人員,我們準時離開並將此狀況報告給保安處。

  調查顯示,不同地點的及不同年齡段的人羣對空巢老人這一問題有不同的看法。老人方面,黃山頭的老人們生活條件較好,精神生活豐富,他們表示子女雖然不在身邊但是生活比較豐富,他們傾向於讓子女追求自己的生活;深柳區及步行街的大多老人認爲人老了,對子女來說是一種負擔,自己能生活就不去麻煩子女。青年人方面,他們普遍認爲,這主要是經濟的進展使子女們不得不離開父母去追尋更好的生活,作爲子女應當多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而作爲政府社會應當建立相關體制,給空巢老人多一些關懷。個人認爲,城市中空巢老人增多的緣由有三點。首先,我國實施的方案生育政策,要求每一對夫婦只能生育一箇孩子;其次,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丁克家庭(double income no kids),即不要孩子的家庭觀念越來越流行。第三,現在競爭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員的流淌越來越頻繁,人們經常要從一箇城市到另一箇城市,甚至出國深造、工作等。怎麼去應對這一問題呢?我認爲社區服務方面,社會各界人士,小區居委會應當依據老年人的特點爲空巢老人設置相關的設施,建立相關的老年人服務機構,同時小區內多開展豐富多彩活動,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精神生活;家庭贍養方面,我們應當加大對於老人空巢的危害的宣揚力度,讓更多的子女意識到應當儘量多花一些時間陪伴父母,讓空巢老人儘量多的享受到家庭贍養;心裏調整方面,小區居委會要準時把握瞭解老人狀況,多於心裏消滅問題的老人談心,開展文藝活動,老人自身也要調整自己的心裏狀態。

  四、單車宣揚很給力

  7月18日,我們通過騎單車的同時扛旗、扯橫幅的形式開放”關愛空巢老人,關愛留守兒童’的宣揚活動。由於單車數量有限,參與此次單車宣揚的共5人,四兩單車。我們從深柳區動身,沿潺陵路、五總街行進,一路上新穎的宣揚形式引來了很多人的目光,呈現了民政學子的風貌。隨後深柳大道我們轉入深柳區,到達小飯桌與孩子們見面,並與他們合影留念。短暫的停頓後我們駛入黃山頭路,由於處在下班高峯期,我們取消騎車宣揚,轉而實行了行進一段路程下車宣揚的形式。

  此次宣揚活動形式形式新穎,信任產生了良好的宣揚效果,對外呈現了民政學子的精神風貌。騎車的同時扯橫幅比較困難,一路下來手都麻了,還有幾次險些摔倒,但是有了收穫付出也是值得的。

  五、感悟

  這是步入高校的其次次社會實踐,寒假只是簡潔的生活體驗。而今年的,我們有了自己的隊伍,而且自己還擔當隊長,隊中的成員雖然都是學校同學,但是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聚集起來,也是格外不易得,這帶給我的考驗是很大的。

  雖然有雨閱歷不足,在立項上有些紕漏,但是在實踐過程中,隊伍準時對實踐有了相應的調整。實踐的十天並不是那麼簡潔的,尤其對於閱歷缺乏的我們,每天早晨,我都要六點起牀,預備社會調查與志願服務的相關事宜。出去便是一天,午飯也會在路邊小攤草草解決。七月中旬的天氣是格外酷熱的,有事還會遇到不期而至的大雨,但是我們仍舊將調查持續下去。印象深刻的是在步行街做問卷時,我們的衣服已經完全溼透,但卻沒有就此返回,仍舊按方案將調查工作連續了下去。志願服務方面,雖然和孩子們在一起佈滿歡快,但是與十幾個孩子待在一起一成天也不是簡潔的事。到了傍晚6點多,全部人員才能返回,雖然渾身都是汗,但是我們都樂此不疲。晚上大家還要不顧疲乏的去寫活動日誌,發新聞,預備其次天的實踐活動。

  實踐的收穫也是不少的。首先熬煉了自己的隨機應變力量,活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突發狀況,也會依據當天的狀況對人員、地點進行相關調整,這些極大的熬煉了自己的應變力量。其次,是組織力量,自己要對全部成員依據個人意願進行協調、支配,這些熬煉了自己的組織力量。再者,是交際力量,調研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讓被調查者協作自己的問卷調查,也不是那麼簡潔的。還有就是自己的急躁,實踐的十天雖然不長,但是依據方案有條不紊的做下來也不是那麼簡潔的,要每天早起,晚歸,支配行程、協調人員、寫活動日誌總的來說這次實踐是受益匪淺的,和這麼多優秀的隊員們一起努力,苦也變成了甜,”青春責任’團隊,我們用青春,擔當了自己應盡的責任,向外呈現了民政學子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