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情況調查報告(精選6篇)
環境污染情況調查報告 篇1
調查對象:塑料袋,白色污染中的重要角色。
由於我國大部分城市垃圾處理不是衛生填埋或焚燒回收熱能,而是垃圾搬家,由市內運到郊外露天堆置或淺埋,一遇大風,重量輕、體積大的塑料廢棄物,特別是超薄塑料袋則隨風四處流散,漫天飛揚(戲稱爲“羣膜亂舞”),或懸掛在枝頭或電線杆上,被形象地比喻爲線杆上的“萬國旗”,或隨流水漫延到江河湖泊、排灌溝渠等處,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污染物對環境造成的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視覺污染是指散落在環境中的廢棄塑料袋對市容、景觀的破壞,如散落在自然環境、鐵道兩旁、江河湖泊的各種食品包裝袋,或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這些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被稱爲視覺污染。
潛在危害是指塑料袋進入自然環境後難以分解而帶來的長期的環境問題。其危害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⑴在土壤中大面積積聚的塑料袋(主要是農用塑料地膜)殘留物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⑵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袋,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導致死亡。
⑶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袋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其填埋會佔用大量土地,且長時間不易分解。混有塑料袋的生活垃圾也不適合堆積起來做化肥。現在社會上反映最強烈的是視覺污染,而對於塑料袋對環境的潛在危害,大多數人還缺乏足夠的認識。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數據查詢、計算、分析等
調查數據:家一週使用塑料袋34個,家一週使用塑料袋25個,家一週使用塑料袋100個,家使用塑料袋70個,家使用塑料袋68個,家一週使用塑料袋74個,經統計全組成員一週共使用塑料袋371個。小組平均每天使用塑料袋53個。小組平均每天使用的塑料袋可污染31800平方釐米的土地,合爲3.18平方米,約等於3平方米。學校操場總面積約爲1.8公頃,合18000平方米,假設每個塑料袋污染600平方釐米土地,小組每天丟棄的塑料袋6000天,即16年零160天,便可將整個操場污染。
網絡查詢數據:據有關部門統計1998年國內包裝塑料近400萬噸(包括自我配套用的在內),其中難以回收利用的一次性包裝材料以30%計,則每年產生的塑料包裝廢棄物約120萬噸;塑料地膜產量40多萬噸,其廢棄物由於混入了大量沙土,較難回收利用,通常農民把它們撈到地頭燒掉,回收量甚微;一次性塑料日用雜品及醫療衛生用品約40多萬噸,綜合上述各項,塑料垃圾年產量達200多萬噸。
近十幾年來,隨着商品經濟、交通、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城市數目的增加和規模的不斷擴大,產生的城市生活垃圾大幅度增長。城市生活垃圾組成中的塑料廢棄物也迅速增加。按重量計算,約佔3—10%,按體積計佔20—30%。
對環境的危害:導致酸雨的產生,破壞臭氧層,加劇溫室效應,爲老鼠,蚊蠅,細菌提供了繁殖場所。塑料製品大都含有PVC和丙烯晴等有害物質,當其燃燒時會產生HCL,HCL是導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生產泡沫塑料過程中使用氯氟碳化合物(CFC)和氟利昂,導致紫外線過量照射,使溫室效應加劇,破壞大氣生態平衡。料垃圾還會釋放出很多種有毒化學氣體,如二噁英。特別是其中的二噁英,會使人消瘦,肝功能紊亂,神經損傷,誘發癌症。由於廢棄塑料包裝物上的殘留物質。
治理辦法:治理白色污染可以借鑑國外3R1D,即減量、回收再用、再生利用、降解等的治理對策,實施省資源化(減容、減量)、再資源化(回收利用)、無害化(可降解)等措施。
因爲近年來開發了許多替代品如紙質、紙漿模塑、植物纖維、全澱粉等餐飲具。它們雖是採用天然材料爲原料,比較易腐爛降解,但由於加入了防水防油劑,又增加了腐爛降,而且其降解快解和回收利用的難度,實踐證明它們在用後迴歸自然仍需要一定的週期慢又相當大程度取決於環境條件。
事實上,白色污染不是塑料的悲哀,而是人們自身的悲哀。白色污染的源頭其實並非物質或用品本身,而是人們的行爲習慣。在我們調查中就發現,爲了圖方便,幾乎人人都在用塑料袋裝物品,而卻很少有人知道塑料包裝物對環境的危害。
你知道嗎?我們每個人都是環境災難的製造者,也是環境災難的受害者,更是環境災難的治理者。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份共同的環保職責:關心環境質量,監督環境執法
參與政策建議,選擇綠色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選擇的綠色生活方式(5R生活方式)來參與環保: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評價,環保選購;重複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循環再生;救助物種,保護自然。
讓我們牢記:人類尊重自然是人類珍愛自己生命的需要。
環境污染情況調查報告 篇2
一、馬壩鎮的基本概況
XX區馬壩鎮位於XX市區南部,是XX區政府所在地及全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屬省級中心鎮,距XX市中心區15公里。轄16個村委會8個居委會,總面積1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3萬人。境內地勢由東向西南傾斜,屬丘陵地貌的地理位置。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0.1℃,年降水量1600毫米。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韶關南站進出口設在鎮內)、g106線和北江縱貫南北。自然資源豐富,煤、鐵、鎢、鋅等儲量大,水資源豐富,有林地13.4萬畝。風景名勝有被稱爲“南宗祖庭”的南華禪寺、史前古人類“馬壩人”遺址、“石峽文化”遺址。鎮內有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第十六冶金建設公司、廣東省韶關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嶺南鉛鋅集團韶關冶煉廠馬壩分廠、XX區五聯人造板有限公司等中省及民營大型企業。
二、調查過程及結果
此次調查活動我們採取了多種方式,多方面收集資料和數據,儘量獲得第一手資料,裏求真實和準確的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我們到圖書館查閱了很多相關報刊資料,以便更好的瞭解馬壩概況,歷史改革,發展規劃。併到市環境保護局索取了有關環境監測數據,在城區實地選點觀察並採取水樣,到幾家企業調查了排污及治理情況,走訪了城裏的一些居民,瞭解了居民對環境污染的認識及對其污染危害的看法。要想全面反映一箇地區的環境污染現狀並作出準確評價是很困難的,限於我們自身的能力,我們只能以主觀估測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對馬壩的環境現狀、影響、趨勢作出一些粗淺的評價。
1、實地觀察過程及結果
本次城區實地調查,我們選取了韶鋼工業區、韶關冶煉廠、十六冶金建設公司、“一河兩岸”、新市場、中華路、桃園西、農民街等幾個觀察地點,對其進行了大氣和水污染狀況調查。觀察表明:馬壩大氣狀況尚屬良好,靠韶冶一帶空氣帶少許刺激氣味;晴天時能見度不高,個別地區存在一定程度的水體污染,如“一河兩岸”的河水渾濁,散發出臭味,水質變黑,水樣ph值測定表明爲酸性水,氨氫含量嚴重超標。據調查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和水體本身造成的。
2、企業調查結果
在調查冶煉廠和鋼鐵廠時,發現這些企業內部都有一定的污染治理設施,排出的廢水水質都較好,能達到排放要求,有的企業還能夠將水處理後循環使用。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瞭解到,隨着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企業在爲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的威脅。解決環境問題以成爲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改變目前這種環境狀況光靠環保部門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全民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箇人造成的,保護環境也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爲。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三、建議:
如今十分發達的地球,雖然環境情況看起來十分樂觀,但是卻有十分重大的隱患,這都是人爲製造出來的:大肆砍伐樹木、建立化工廠、胡亂排放有害液體。當今社會,環保已成爲一箇時尚的話題,面對着我們傷痕累累的家園,不得不讓我們感到危機重重。
我們的家鄉整天被臭氣包圍,而且這臭氣還是有毒氣體。爲此,我向有關部門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
有條件地剋制住化工廠的污染,給化工廠一定的排放指標,不要隨意排放污水、廢氣和廢渣。
一些有嚴重污染的企業得讓它停業整頓。
污水一定要經過處理後才能排放。
不要把生活垃圾隨意亂扔,應該要分類處理。
增加植樹造林,因爲樹木可以吸收一些有毒氣體。
到處宣傳環保信息,讓廣大羣衆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
清潔河道和自己的家園,搞好“三清”工作。
以上這些只是我一箇弱小的學生提出的不成熟的建議,關鍵還得靠大家的力量。我堅信:如果有有關部門的重視和廣大人民羣衆的支持,我們的環境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環境污染情況調查報告 篇3
近年來,隨着地區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防止環境污染,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已成爲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在環境科學中,一般認爲環境是指圍繞人羣的空間及其中可以直接影響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總稱。在人類幾百萬年的歷史進程中,環境對開創人類文明和進步發揮着巨大作用。大氣、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讓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而森林、礦藏等資源又爲人類的不斷髮展提供物質,創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類文明。但是,人類在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同時,也對自己的自下生存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爲此,我作了調查。
在街街道隨機抽取20人作爲調查對象:
一、請問你注意保護環境嗎?
回答會的有8人,佔40%。回答不會的有3人、佔15%。回答有時會,有時不會的有9人,佔45%。看來,大家還是對環境問題不太重是啊。
二、你會主動義務幫助保護環境嗎(如清除“牛皮蘚”、回收廢電池、清除白色污染等)?
回答會的只有2人,都是老人、佔10%。回答老師佈置了就去,不佈置就不去的有5人,佔25%,都是小學生。還有一些回答不會去的有13人,佔65%。大家都是把這些工作當作別人的事情,不太關心。
三、平時,看報紙,新聞會不會對環境方面的新聞引起重視?
大多數回答說不會,、只關注一些娛樂或別的方面的,佔55%。回答會的只有1位,佔5%。回答有時候會看一看,但是不太回去引起重視,只覺得這個事情與我們無關的有8人,佔40%。
點評:看來,人們對於環境問題人染是無動於衷,不太回去關心。
地球上共同的環境問題是:
1。臭氧層被破壞。臭氧層佔平流層總量的十萬分之一,雖然含量極低,卻能吸收紫外線的功能,但是由於人類破壞,臭氧層迅速耗減,被極度破壞。如南極的臭氧層空洞。1994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被破壞的面積達2400萬平方公里。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是在20億年裏形成的,可是在上個世紀裏就被破壞了60%。歐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因此科學家警告說地球上空臭氧層被破壞的程度遠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2。淡水資源危機。地球地面雖然2/3爲水覆蓋,但是97%爲無法飲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爲淡水,但其中2%封存於極地冰川之中。在僅有的1%淡水中,25%爲工業用水,70%爲農業用水,只有5%可供飲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目前世界上100多箇國家和地區缺水,其中28個國家被列爲嚴重缺水的國家和地區。據統計我國北方缺水區總面積達58萬平方公里,我國500多箇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達58億立方米。由於人類的破壞使得地球水資源有限,不少大河如美國的科羅拉多河,中國的黃河都已雄風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麗景象已成爲歷史的記憶了。
3。土地荒漠化。當前世界荒漠化現象仍在加劇。全球現有12億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脅,其中有1。35億人在短期內有失去土地的危險。到1996年爲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達到3600萬平方公里,佔到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的1/4,相當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國土面積的總和,全球愛荒漠化影響的國家有 100多箇,荒漠化以每年5——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大,相當於愛爾蘭的面積。對於受荒漠化威脅的人們來說,荒漠化意味着他們將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礎—— 有生產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後記:人們將面臨的危機有很多,如果人類一如既往地破壞環境,那麼人類將會滅絕,地球也將會成爲宇宙中一箇遙遠的歷史。
【我們身邊造成污染的污染物是:建築廢料,塑料袋,動物的死屍,糞便,一次性飯盒,木塊和果皮.】
污染物對環境來說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動物的死屍會影響環境的衛生,而且還會滋生細菌.公廁排出的糞便不僅對水有污染,並且還影響市容.排洪渠道是疏通下大雨積聚的水,如果排洪渠道堵塞的話,那水就會越積越多,甚至會水浸.
上面介紹的污染物對動物,植物也有極大的危害.
例如:臭氣對植物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響……
污染物對環境和生物造成的近期的危害:使空氣變得臭氣熏天,而且使排洪水進一步的污染.
遠期的危害:使人身體的免疫力不斷下降,對人肺部有很大的影響,嚴重時還會死亡.
結論
看了這麼多,你是不是對目前的環境有些憂慮呢?對,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廢棄電池和塑料袋要處理好;多植樹造林,不踐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護環境,我們責無旁貸!
環境污染情況調查報告 篇4
一、強化組織領導
一是提高思想認識。堅持以精準治污思想爲指導,對交通運輸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內容進行全面梳理,明確工作重點,強化責任擔當,狠抓工作落實。多次召開專題黨組會,第一時間傳達學習市委、市政府關於環境保護工作的精神。市局分別於4月份和6月份召開全市區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會議,聽取各區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彙報,對道路揚塵防治工作存在問題的區縣局進行了約談,有關區縣進行了表態發言。
市交通運輸事業服務中心、市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對各區縣道路揚塵防治工作進行點評,督促區縣堅持工作精準發力和靶向治理。
二是細化工作職責。調整交通運輸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和道路揚塵防治工作領導小組人員,成立道路揚塵污染防治和重型營運柴油貨車整治工作專班。研究制定專班工作方案,明確專班工作職責,細化工作清單,爲開展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突出工作重點
一是紮實做好問題整改。對中央、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信訪舉報件和省大氣強化督察反饋的問題進行全面梳理,共梳理問題44個。要求區縣進行全面複覈,並由市局領導帶隊對整改情況進行現場覈查,督促區縣全面排查,舉一反三,切實整改到位,形成長效工作機制,堅決杜絕“假整改、真銷號”現象發生。
二是強化道路揚塵防治。對普通國省道進行全面排查,指導區縣交通運輸局對農村公路進行排查。將216km深度保潔普通國省道路段(含12個環境監測點周邊3公里內的75km普通國省道)、部分重點農村公路及平交土路口、建築工地出入口、彎道陡坡等易帶泥上路和漏撒路段,納入揚塵污染重點區域。將重點區域保潔里程、保潔頻次、作業時間及保潔資金等以正式文件印發各單位和各區縣交通運輸局,明確保潔單位和監管單位責任,督促各單位切實抓好重點區域道路揚塵防治。強化路面維修,通過季節性小修和應急小修手段,提升路況質量,減少路面揚塵。加強超限超載查處力度,嚴查路面灑漏,全市出動執法人員9867人次,檢查車輛16238輛,查處揚塵撒漏違章車輛149臺。
三是狠抓施工揚塵防治。對全市普通國省道和農村公路施工工地進行全面排查,督促施工單位嚴格落實“6個100%”,推行溼式作業法。瀝青拌和站一律採用天然氣加熱。加強科技投入,建立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和安裝在線監測設備。通過施工現場、拌合站攝像頭對施工揚塵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在拌合站安裝pm2.5檢測系統,並實現數據實時上傳。各項目拌合場站、預製場、中橋施工現場安裝監控終端20套,拌合站安裝在線監測系統5套。督促施工單位禁止使用國ⅲ標準柴油施工機械及車輛,定期檢查更換車輛尾氣排放裝置,安排專人負責對機械設備的保養、維修。
四是持續推動國三重型柴油營運貨車整治。對重型柴油營運貨車再次全面篩查,摸清底數,全市共有國三柴油營運車輛9010輛。加強對國三營運柴油貨車淘汰政策宣傳,入企入戶講政策,引導廣大車主主動淘汰,強化企業環保主體責任,引導大型貨運企業率先淘汰,發揮好示範引領作用。20xx年1-6月,共淘汰國三重型柴油營運車輛1110輛。積極引導車輛加裝顆粒物捕集器(dpf),實現dpf運行狀態數據上傳,部門對加裝dpf車輛辦理市區通行證,提升運輸企業加裝dpf的積極性。至6月底,全市加裝dpf重型柴油營運貨車637輛。
三、加強督導檢查
一是對重點區域進行突擊檢查。市局分管領導帶隊,多次對重點區域國省道和道路施工工地揚塵防治情況進行了督導檢查,督促道路保潔單位按照《方案》的要求做好路面清掃保潔,要求道路施工單位嚴格落實施工揚塵防治6個100%,將工作壓力傳導到了一線執法人員、工程建設、養護管理人員以及相關企業和從業人員。
二是加強日常督導檢查。堅持開展好道路揚塵月度督導考覈,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相關區縣,督促問題整改到位。1-6月份共組織月度檢查6次,發現問題113個;加強對高速路和國省道施工揚塵防治的檢查力度,採用信息化手段對施工揚塵進行管控,安排專人不定時利用無人機對全線施工區域進行航拍,發現裸土覆蓋不嚴及揚塵問題,及時進行覆蓋、灑水降塵。1-6月份共下發檢查表28份,發現問題50餘個,全部整改到位。
四、存在問題
一是揚塵污染源頭治理力度仍然有待加強。公路兩側環境複雜,兩側的粉性物料廠企、建材廠、建築工地、物流園、裸露土地等都是造成公路揚塵的.重要源頭,也是制約當前公路揚塵防治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因素。例如:隧道至城區段多處營業戶道路破損嚴重對國省道路面造成污染、恆星集團對過加水點對路面造成污染等。
二是道路漏撒查處力度有待加強。由於部分貨車蓬蓋不嚴、車體或輪胎較髒,造成國省道路面污染,影響公路保潔效果。例如:張臺線張店、淄川段部分車輛漏撒對路面造成污染、沂源縣膠海線部分貨車漏撒對路面造成污染等。
三是公路深度保潔保障措施有待落實。目前,道路深度保潔方案雖已制定下發了徵求區縣意見,但是市政府尚未正式印發。近期,與市城管委對接,道路揚塵治理方案需要等省級環保治理方案下達後再下達。
四是公路保潔投入保障方面有待加強。今年省批覆國省道日常養護專項資金壓縮了近20%(今年3065萬元,去年3690萬元),在確保現有公路保潔頻次不變的情況下,儘量壓縮其他項目開支,爭取路賠、通行費等資金用於國省道養護補助,保潔資金壓力巨大;另外,保潔設備存在部分老化,運行年限在8年及以上的佔1/5,難以滿足現代化高效率機械化保潔作業。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對交通運輸環境保護工作進行全面梳理,明確機關各科室環境保護工作職責。
二是在繼續做好道路清掃保潔、施工揚塵防治和重型柴油營運貨車淘汰工作的同時,堅持問題導向,加大各區縣督導協調力度,積極督促區縣政府落實屬地管理職責,加強對破損路面的修復,加強路面執法力度,着力解決好車輛帶泥上路和車輛灑漏的問題,減少路面污染源,強化道路揚塵防治。
環境污染情況調查報告 篇5
xx區在歷史上是古云夢澤的一部分,形若“盆碟”。位於漢江、府河和溳河的下游,湖泊星羅棋佈,水道溝渠縱橫。x年圍墾前吞吐府河、溳河下瀉山洪和長江、漢水頂託倒灌之水。每年洪水氾濫時,除吳家山、柏泉等少數丘陵、崗地狹長地帶,其餘一片汪洋澤國。圍墾後,垸內形成東湖和西湖兩個湖泊羣,因而得名東西湖。經過水系改造,境內形成主要溝港73條,總長400餘公里,大小湖泊62個,總面積爲15396平方公里。由於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需要,主要溝港封閉8條,湖泊僅存28個,總面積爲14平方公里(21195畝),岸線長度約160米,100畝以上湖泊24個,100畝以下湖泊4個。河網湖泊蓄水總量約爲4590萬立方。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圍墾建設,xx區湖泊功能由原有的蓄調洪水的生態服務徹底讓給了滿足日益增加的人們生產生活需求,逐漸轉向景觀服務、對人口密集區的生態調節和生態支撐功能。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我區水環境保護工作,20xx年投資3、3億元啓動東部片污水收集系統項目,20xx年12月,該項目基本建成,吳家山、金銀湖、金銀潭地區日產近10萬噸生活污水有了“歸宿”,將全部進入污水收集管網,流向漢西污水處理廠處理;20xx年我區投資建設的金銀湖溼地公園,被建設部批准爲“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成爲全國省會城市中首個“國家溼地公園”;20xx年啓動投資2億元,全面升級改造金銀湖地區的水環境,通過堵外源、削內源、連七湖、引江水、建溼地、造景觀等六大措施,構建具有自我循環功能、完整健康湖泊生態系統,重塑金銀湖水體生命力。區委書記晏蒲柳稱:“水是我區的最大優勢及資源,這些項目的建成,將有效的提升東西湖的湖泊水質!”
今年,我們根據區環保世紀行組委會《關於開展20xx年環保世紀活動的通知》(東環組1號)文件精神,圍繞“讓湖泊休養生息”這個主題,對我區主要湖泊水環境狀況、污染原因進行了調查分析,並針對性地提出我區主要湖泊水環境狀況和改善措施的建議,形成如下調查報告。
一、我區主要湖泊水環境狀況
xx區臨江倚河,水道溝渠交織,湖泊水塘棋佈,曾經優於水,如今卻憂於水。20xx年7月份,我區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對東大湖、墨水湖等28個湖泊共30個點位進行了監測,共獲有效數據647個。全區28個湖泊(磨海因已乾涸,無法採樣),全部未能達到地表水環境功能區ⅲ類標準。主要污染物是化學需氧量、總磷、總氮和石油類。在監測的28個湖泊中,水質爲ⅳ類的有1個,佔37%;水質爲ⅴ類的有10個,佔37%;水質爲劣ⅴ類的有16個,佔59%。與20xx年同期相比,內黃龍港、墨水湖、杜公湖、麼教湖、龍王溝、黃獅海、釜湖、泥達湖、瀟湘海等9個湖泊水質變差。外黃龍港、內牛欄湖、外牛欄湖、黃塘湖、楊四徑等5個湖泊水質好轉,其它湖泊水質無明顯變化。
我區金銀湖、杜公湖等水質均爲劣五類,已不能滿足劃定的功能,即養殖、游泳、灌溉水體質量要求。和上年相比,我區河流和湖泊污染物超標因子數略有增加,水體主要污染物爲總氮,於生活污染,水體的有機物污染仍很嚴重。
二、湖泊水體污染原因分析
隨着我區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湖泊數量減少,水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分析產生的主要原因
(1)污水收集處理率不高,水污染治理嚴重滯後於經濟社會的發展。從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數據分析,全區cod排放量爲6620、13噸,其中生活污水cod爲 4158、07噸,工業廢水cod爲2462、06噸。生活污水與工業廢水cod排放量比率爲63︰37。目前,全區主要排污口有40處,城鎮生活污水排放總量近6萬噸/d,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近20噸/天,還產生了大量的氨氮、總氮、總磷、石油類、糞大腸菌羣等污染物。預計到20xx年底,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的目標將很難實現。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不足50%,因此仍有50%以上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溝渠湖泊,造成我區湖泊水體已從原來的三類降爲劣五類水體;
(2)我區工業快速發展,特別是我區三大主導產業之一的食品行業,佔全區工業生產總值的47%。根據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數據分析,全區重點工業源和一般工業源 763個,廢水排放總量爲1420萬噸、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爲2462噸、氨氮排放總量爲75噸、生化需氧量排放總量爲372噸、石油類排放總量爲5噸。工業廢水污染主要分佈在食品行業。食品加工業用水量較大。
環境污染情況調查報告 篇6
隨着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不斷改善的同時,環境污染也已經成爲現代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近一箇星期來,我們有組織地對周邊的環境污染情況做調查,報告如下:
一,河水污染。
近幾年來工業生產發展迅速,人們只顧着怎樣節省原材料的消耗,而對於在生產中出現的一些有害的物質並沒有引起重視,廢水沒有經過處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中,造成河流污染情況嚴重。我們在調查中就看到好幾家工廠,把深綠色的、濃黑色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排污口處的水面上漂浮着大量白色泡沫。居住在河邊的人們隨手將剩菜剩飯、家庭垃圾都裝進塑料袋往河裏倒,我們的母親河,現在已經遍體鱗傷,成了一條垃圾河。
二,空氣污染。
我鎮的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都是沒有經過處理就直接排向藍天,企業燃用汽油、柴油,產生的廢氣及煙塵也彌散在空中。同時隨着我鎮經濟的發展和外來人口增多,人們燃燒使用的煤,液化氣等,能源消耗量增加,產生的廢氣也成比例增長。汽車、摩托車等機動車數量迅速增加,尾氣排污量加大。這些廢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煙塵。大氣污染的情況已經比較嚴重,嚴重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三, 垃圾污染。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使用的一次性物品明顯增多。一次性袋子,一次性杯子,一次性碗筷,以及被用舊的廢棄的生活用品,每天都有大量的垃圾需要處理。人們在使用後,只是隨手往街頭巷角一扔。我們走在大街上,只要稍稍留意,就會發現隨處都有丟垃圾的地方。有些垃圾發出一股刺鼻的臭味,使你不得不注目觀看。這一些垃圾不能及時處理,不僅影響了市容市貌,而且直接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不難想象,如果突然來一陣狂風,颳起滿地的垃圾,會是一副怎樣的圖景?
當然,還有噪音污染、土壤污染等情況也影響着我們的生活。我衷心希望有關領導充分關注污染問題,採取有利措施,還我們一箇明淨的家園。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