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村幼兒園課程現狀調查報告(通用3篇)
關於農村幼兒園課程現狀調查報告 篇1
[摘要]本次調查顯示,農村幼兒教師對課程的性質和實施存在不同程度的認識偏差,因此研究者提出了一些促進農村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課程;農村地區;幼兒園
一、提出了一箇問題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轟轟烈烈的學前教育改革,其核心是課程改革。爲了掌握本質爲加快課程改革步伐,構建有利於兒童發展的課程模式,我們對寧波市鄞州區所有農村幼兒園的課程現狀進行了調查。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研究對象爲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14個集體公園和165個私人公園(1個六星級、4個五星級、3個四星級和15個三星級我們把幼兒園分爲六個等級,六星爲最高。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共發放問卷180份,回收14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80%。
三、結果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寧波市欽州區農村幼兒園現有四種課程模式:主題教學模式、綜合主題教學模式、單元主題教學模式和單元與綜合主題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綜合主題模式佔50%以上,所選教材大部分是浙江省編寫的教材(新舊都有)。對園本課程的研究處於觀望狀態,50%沒有開展,40%構思,只有10%嘗試。可見,我區農村幼兒園的課程設置已經趨於多樣化,《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的基本理念已經得到認可,尤其是綜合主題教學模式已經被廣泛使用。
同時,在調查中也發現了課程設置和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對課程性質的片面理解
1.課程是一門學習科目或教學材料
這種對課程的理解源於傳統的應試教育學校教育的真實反映。在採訪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問答:你的幼兒園開設什麼課程?語言、數學、常識、音樂、藝術所以在老師眼裏,課程就是具體學習科目的總和。教科書成爲了課程的具體表現形式,教師只是教科書和孩子之間的媒介。
這種理解雖然抓住了課程的主要問題,但視野狹隘,只重視教什麼,而沒有注意爲什麼要教和如何教;只注重孩子的認知學習,忽視孩子興趣、需求和能力的發展,忽視孩子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直接經驗。
2.課程是學習活動
課程是學習活動受進步教育思想的影響。課程是教材但由於缺乏經驗和理論,一些幼兒園片面地將課程理解爲兒童的學習活動。這種認識在星級幼兒園尤爲突出。在對這些幼兒園的採訪中,當被問到什麼是課程當時,許多幼兒園表示,他們已經開展了許多實踐活動,如自己製作小喫,帶小的,種植小樹等有的幼兒園認爲很重視孩子的操作,在操作中設立實驗室讓孩子發展;其他幼兒園把角落活動作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些幼兒園將課程理解作爲孩子的學習活動,與前者相比,可以關注孩子的體驗、孩子的需求和興趣,而不僅僅是關注教什麼,也注意如何教,可以說是一箇巨大的進步。然而,這種理解傾向於將注意力引向表面活動的形式,取決於活動本身的目的,而忘記了活動的目的。過於強調從實踐中獲得直接經驗,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和主導地位,不能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和兒童學習的本質特徵。
(二)課程的實施僅限於課堂
從下表中不難發現,有些老師把課程實施簡單理解爲上課,經常安排一整天的活動,總想把孩子喂成大胖子。在這一天的活動中,老師組織了7次集體活動,時間長達3個小時,上課時間佔孩子在幼兒園時間的40%。即使是最注重學科教學的前蘇聯的幼兒園,大班作業教學時數也只有每週15節(6天),佔7.5小時,約佔幼兒園兒童總時數的17.8%。我國1981年頒佈的《幼兒園教育大綱》規定大班每週12節課,佔6小時,僅佔幼兒園兒童總學時的16.7%。可見孩子的學習時間已經大大超標了。孩子如何在一天內消化這麼多教學內容?在這裏,雖然老師把課程理解爲活動,但這活動顯然只是老師傳播知識的過程,忽略了孩子主動的學習和情感體驗。
(三)高度重視利益集團的活動
從27份問卷調查中,我們發現有18所幼兒園開展了興趣小組活動,佔67%。開展的科目有書法、美術、珠心算、舞蹈、器樂、英語等。其開設原因如下:
1、以興趣小組爲課程改革的旗幟。從訪談中瞭解到,許多幼兒園將興趣小組與特色課程的開發聯繫起來,這被視爲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一箇方向。《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頒佈後,以人爲本。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所有幼兒園都片面地認爲興趣小組是培養和促進兒童個性化發展的唯一途徑,於是紛紛成立了興趣小組。
2.滿足父母的需求。因爲父母看着成龍,看着女人變成鳳凰他們渴望並且經濟富裕,爲了彌補教育的不足,他們盡最大努力讓孩子參加各種興趣小組。因此,幼兒園的興趣小組越來越繁榮。
3.經濟誘惑。興趣班收費一般在每學期100-280元不等,農村幼師收入不高,對幼兒園的誘惑很大。
四.討論
(一)進一步深化對課程性質的認識,樹立正確的課程觀
對課程本質的不同理解影響了課程實踐。課程改革不在於追求表面的教育形式,也不在於認識幾個課程概念,而在於建構一箇有利於兒童發展的課程。簡單來說,就是要明確:要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也就是選擇什麼樣的教育價值取向,什麼樣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其中,教育價值取向是核心,教育內容是支柱,教育組織是關鍵。這就要求我國農村幼兒園教師認真學習學前教育理論,反思課程發展的歷史軌跡,瞭解不同教育理唸對課程模式的.影響,樹立正確的課程觀,這樣纔有可能設計出有利於兒童健康成長的課程。
(二)調整農村幼兒園佈局,加強園本資源和地方資源開發,推進園本課程建設
農村幼兒園分散,難以管理,大多數小型幼兒園條件較差,給課程改革帶來很大阻力。因此,應加強農村幼兒園總體佈局的調整,定期進行評估和考覈,促進幼兒園更加規範和規模化,爲農村幼兒園課程改革奠定堅實基礎。
另一方面,農村幼兒園在經濟條件上可能不如城市幼兒園,但可以發揮優勢,根據當地特點開展園本課程研究。教育家陶行知說:生活就是教育。陳鶴琴先生還指出,自然和社會是活生生的教材。農村幼兒園課程改革應着眼於充分開發當地資源,開展園本課程研究,逐步構建適合自身的課程體系。
(三)加強農村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雕刻家是課程的實施者,教師是達到預期效果的關鍵因素。從對該區教師的調查中得知,隨機抽取的880名教師中,大專以上學歷的有183人,佔20%;中專512所,佔58%。其中高級教師32人,佔4%,一級教師124人,佔14%,二級教師43人,佔5%,77%不分級。因此,教師的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從教學年限來看,20xx年以上168人,佔19%,5-20xx年167人,佔19%,5年以下513人,佔59%。可以看出,教學經驗長的教師供不應求,師資隊伍相對年輕。這從一箇方面反映了這一地區農村幼兒園教師的不穩定性。同時,由於各種原因,該地區農村幼兒園教師人均年收入不高(平均收入不超過2萬),也缺乏深造和出國留學的機會。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專業成長,也削弱了改革的力度。
雕刻家培訓僅限於教師個人職業技能培訓是遠遠不夠的。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從工匠式教師轉化爲專家教師。這種教師角色的關鍵特徵之一是滿足反思和合作。因此,建議建立以各級業務部門負責人、中央幼兒園爲出路、各幼兒園共同參與的網絡輔導體系,積極組織教師開展理論學習、校本教研和園本培訓,努力提高教師素質和課程研究與實施能力。
(4)加強政府部門對農村幼兒園工作的重視和支持
雕刻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沒有穩定的師資隊伍,就沒有穩定的教育質量。該地區農村幼兒園教師人均收入低,與該地區經濟發展不相適應,是教師不穩定、流動性大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部門應該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努力提高農村幼兒園教師的福利待遇,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使他們能夠投身於當前的課程改革和建設。
關於農村幼兒園課程現狀調查報告 篇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遊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的重要形式”,“以遊戲爲基本活動,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之中”。這充分說明了遊戲對於幼兒的重要性,當前,由於現代化玩具 的推廣應用,人們對民間遊戲有所忽視,致使過去一些較好的民間遊戲得不到開發與利用。作爲幼兒教師,應充分的認識民間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開發和利用民間遊戲,使其民間遊戲玩法的多樣及培養髮展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一、民間遊戲具有多樣性
民間遊戲作爲民間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多種多樣,都對幼兒身心的發展起着不同程度的影響,如:跳繩,跳皮筋,打沙包,跑馬繩等遊戲,都是貫穿跳躍,奔跑動作,可加強喲普而呼吸,循環,神經等各系統的活動,各器官的生理機能也能得到鍛鍊和改善。如:
抓子,彈球,彈杏核,跳房子,踢毽子,背月亮等遊戲,能使幼兒的手,腳動作達到準確,靈活,協調,熟練,同時促進了幼兒骨骼肌肉的發展,鍛鍊了他們的運動技能和技巧,也有利於內臟和神經系統的`發展。如:踩高蹺,踩影子,抽七打八等遊戲,訓練了幼兒的平衡能力,反應能力等,使幼兒身體勻稱和諧,如:婆婆來了,黃鼠狼拉雞,同意不同意等遊戲,分別訓練了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聽力,反應能力及表演能力。
民間遊戲又具有多種玩法。如:跳皮筋先說架法,可用單腳,雙腳架,或架成不同的幾何圖形等,伴唱的歌謠和具體的跳法,更是多種多樣,各不相同,也各具特色。
二、民間遊戲具有隨意性,民間遊戲也具有一定的規則,這裏所說的隨意性是從遊戲的組織和取材角度來說的,
第一、幼兒園開發民間遊戲不僅在於與它的活力發展了幼兒的各種器官的功能,還有利於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對幼兒的認知發展,良好個性和積極情感的形成及身體和動作技能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開展民間遊戲活動對幼兒園的管理有促進作用,民間遊戲靈活自由度大,一般不受時間,空間條件的限制。所需的材料也簡便。如在地上畫一圓圈,撒上一把小木棍或石子,幼兒用手小心翼翼地撿起,或把果核撒在圈外,用手把果核逐次彈進圈裏,另外,可利用石子或果核,按不同的圖形進行“走子”遊戲。
民間遊戲的種類豐富,可隨地取材,隨時玩耍,在遊戲中幼兒輕鬆愉快,自由自在,也從中培養了他們互相協作,自覺遵守紀律的社會性行爲以及誠實的品質。
還有比較安靜的“翻繩”,“手指遊戲”,也有運動量較大的“貓捉老鼠””‘滾鐵環’等。
這一些民間遊戲可使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過渡自然,管而不死,放而不亂,使幼兒得到充分的自由和發展。
第三、 在幼兒園中開展民間遊戲,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夠促進兒童社會性發展,包括良好的自我意識的引導,遵守基本的規則意識的培養,喜歡集體生活,產生愛集體的情感,良好的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的養成。因此,在教學中融於民間遊戲能使孩子更喜歡,更受這樣的教學方式,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
三、民間遊戲的開發與發展,
第一、幼兒教師要通過過觀察,多詢問的方式收集民間遊戲材料,要去其糟粕,選其精華,讓幼兒接受健康的遊戲。
第二、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用廢舊材料或從自然界中索取一些實物,經過簡單加工,製成簡易實用的“土玩具”。如:罐頭盒、皮筋、沙包、毽子、泥巴、石子、果核等,利用這些易尋、易取、易做的東西來開展多種形式的民間遊戲。
第三、教師要組織指導幼兒遊戲,遊戲是幼兒的自由活動,我們提倡在遊戲中最大限度地給幼兒以自由,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因爲幼兒年齡小,遊戲的目的性,堅持性較差,如果缺乏成人指導,遊戲的內容和玩法往往流於平淡、單調、機械、重複。所以教師要靈活組織,使幼兒在遊戲中動靜交替,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幼兒知識經驗少,分辨是非能力差,在做遊戲時可能會朝着不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給予恰如其分的指導,教師也可把一些遊戲變爲競賽性質,培養幼兒的進取心。
總之,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進行遊戲活動,使民間遊戲在幼兒活動中發揮出最佳效果,使幼兒的遊戲活動錦上添花,活潑多樣。
關於農村幼兒園課程現狀調查報告 篇3
摘要:本研究從辦園理念、管理制度、師資狀況、課外活動、課程安排、飲食衛生、安全狀況等方面對農村幼兒園教育現狀進行調查,並通過實地調查、訪談以及問卷等形式初步認識農村幼兒園基本情況的現狀,並針對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希望此調查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幼兒園的教育質量,以促進農村幼兒園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教育 教育現狀
正文:
一、基本情況及成果
通過爲期十六天的調查,現將調查所得的基本情況介紹如下:
1、辦園理念
目前,全鎮仍有部分貧窮村沒有幼兒園。該幼兒園佔地面積不大,辦園規模中等,分設學前小、中、大班以及義務教育一、二年級。幼兒園以“一切爲了孩子”爲辦園宗旨,以“在生活中追隨教育,在教育中體驗生活”爲課程理念, 以培養“能想會做、勇敢自信、文明禮貌、身心和諧發展的新農村幼兒”爲幼兒發展目標, 以“師德高尚,理念先進,謙虛好學,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爲教師發展目標,以“幼兒健康、家長滿意、教師認同、社會讚譽”爲辦園目標,形成了“微笑快樂進教室,愛心耐心給孩子”的教風 及“民主、合作,務實、創新”的園風。
2、管理制度
雖然是一所民辦性質的幼兒園,但是幼兒園的管理制度以及各項規章制度都很好的制定並在進一步的完善。這些制度包括教育教學、各項安全、飲食生活、衛生保健、環境設施、園長教師職責等制度。
3、基礎設施
該幼兒園的基礎設施相對較爲完善。教室以及宿舍中有空調暖氣等設備,幼兒園中並無專門的音樂室、美術室、圖書室、多媒體室等先進教育硬件。室外活動場地相對寬敞,課外活動設施豐富,有滑梯,轉椅,蹦牀等供小朋友們課外玩耍。
4、飲食生活
幼兒園一日三餐時間安排合理, 並制定有合理的食譜,保證足夠的熱量和營養,早中晚均按時就餐,每餐都是新鮮的蔬菜以及肉類,早餐有雞蛋。飯菜基本能滿足小朋友們的營養需求,只是有時候飯菜種類有些單一。
5、衛生與安全
幼兒園各處衛生每天都有專人打掃,能夠給小朋友們營造一箇優良的學習環境。個人衛生做到一人一巾一杯專人專用,並在平時對小朋友進行個人衛生教育。園內定期進行消毒,以預防疾病的發生。飲食衛生方面,院內有專人負責飲食衛生的保障,嚴把食品的進園關。園內外來人員進出都要在門衛室登記,園內課外活動期間有專人負責安全問題,定期向幼兒
及家長進行安全教育,在幼兒園的危險地方貼醒目安全醒目的警戒標誌。幼兒離園嚴格實行安全接送制度,並由門衛加強管理。
6、師資狀況
該園的幼兒教師的學歷偏低,他們大多是初高中畢業,僅僅受過簡單的幼兒教育培訓,並沒有上過專門的幼師教育。另外,農村幼兒教師的數量偏少,工資、福利待遇偏低,教師流動性偏大,骨幹教師缺乏,而且該園師資隊伍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最後,幼兒教師的普通話水平偏低。
7、課程安排以及作息時間安排
該園所選用的課本均是符合規範的,能夠很好引導啓發小朋友的課本。作息時間安排合理,上課時間不過長,給小朋友很多活動的時間。另外,在學習之餘,還安排小朋友們做遊戲,做早操,唱歌跳舞等活動。
二、存在問題
1、辦園條件不優
①佔地面積相對不大。幼兒生均佔地面積、建築面積、綠化面積和戶外活動場地面積相對不足,基本能滿足學前教育的規範要求。
②保教設備不足。由於本園是私立性質的,資金來源均來自個人資產,所以幼兒園經費相對不甚寬裕,但是基本上已經滿足幼兒園的要求。另外,由於農村經濟條件的影響,目前幼兒園以及學校多數都裝不上多媒體設施。
3、教學硬件不達標。由於我國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受時空、地點的限制導致城鄉教學硬件設施不平衡。農村小學的教室、場地、器材用具都相應比城市小學差。據我所知:很多鄉村小學沒有一架電子琴更別說音樂教室和老師
③安全隱患較大。幼兒園大門正對着村裏的馬路,路上車輛川流不息,幼兒上放學期間存在安全隱患,但是這點幼兒園通過專車接送以及家長接送制度很好的彌補了。
2、師資隊伍不穩
1.師資力量缺失。農村幼兒園特別是私立性質的幼兒園的教師大多都不是教育部門分配的,一般都是那些失業或者待業的沒有接受過太多幼師培訓的人士,他們大多是村裏的初中或者高中畢業找不下工作的。
2.師資水平下降。幼兒園的老師大多是非公辦教師,非公辦教師大都是社會上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待崗人員。雖然也經過考覈面試和後期培訓,很難一下子適應幼兒園工作,邊學邊工作的時間比較長。她們的科研能力和理論水平更難以適應時代需要。由於經費緊張,近年來,鎮幼兒教師的繼續教育也不能得到保證。除了參加本市幼兒園提供的觀摩機會外,走出市外學習觀摩的機會幾乎很少。教師專業發展的緩慢也給幼兒園的內涵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阻力。
3、師資待遇有待加強。幼兒園的教師性質和小學教師的性質是一樣的,甚至更爲重要,但是他們的工資待遇卻得不到保障,由於拿不到更多的工資待遇,所以造成很多好的幼兒教師流失的現象。
三、提出的建議
幼兒教育的成敗,關係到一箇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也關係到國民整體素質的發展,建議相關部門要引起重視,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爲幼兒教育健康持續的發展提供動力和保障。
(一)改變辦園體制。
政府對幼教事業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各級政府應從思想觀念到實際工作中真正把幼兒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上,切實加強對幼兒教育的領導和管理。財政應該在教育經費中設立幼教專項基金,用於支持幼教管理、教育科研、師資培訓、評估表彰等,從而保障幼兒園的發展。建議改變幼兒園經營體制,將目前的公有民營改爲公營,最好能納入義務教育行列,政
府增加對幼兒教育事業資金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幼兒園收費標準,減輕家長沉重的經濟負擔。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幫助貧困幼兒家庭,將幼兒教育轉變爲民生工程。
(二)改善辦園條件。
建議政府領導能擬訂相應的規劃和政策,動員並組織社會各方面的資源,撥出專用資金,加強硬件建設,逐步改善各園的辦園條件。添置設施設備,使功能室日益齊全,消除安全隱患,爲幼兒創設一箇安全、舒適、優美的生活、學習和活動環境。
(三)推進師資隊伍建設。
在改變辦園體制的前提下,切實保障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對公辦教師的編制、績效工資、保險,以及非公辦教師的工資、五保、住房公積金等各類待遇做出具體明確規定。建立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逐步提高非公辦教師的工資水平,切實維護他們的正當合法權益,充分調動她們的工作、學習與生活的激情。建立師資培訓長效機制,設立專項培訓基金,通過多種途徑,採取措施培養造就一支穩定而合格的幼兒教師隊伍。特別是加大對非公辦教師的培訓力度,通過自培和他培相結合的辦法,使之適應學前教育發展的需要。
結尾
通過本次對農村幼兒園的基本情況的調查,可以看出很多不足之處,希望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採取措施,改善現在的狀況,使農村幼兒園穩定良好的發展,爲小朋友們提供一箇越來越好的接受教育平臺。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