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宿產業現狀調查報告(通用3篇)

我國民宿產業現狀調查報告 篇1

  據國家旅遊局對全國旅遊行業預測:到20__年,旅遊市場總規模達到67億人次,旅遊投資總額2萬億元,旅遊業總收入達到7萬億元。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度達到12%。在旅遊業的業態中,民宿是其中最值得關注的領域。20__年中國民宿行業呈持續增長態勢,併成爲外出旅遊中的更多選擇。

  民宿興起原因

  20__年的住宿行業,從根本市場結構上與以前的酒店業完全不同,原因是:長期以來酒店業(主要是星級酒店)的用戶羣集中在與公務商旅有關的公務官員和企業人士,即使用服務的人並不是最終買單的人,並且消費者年齡偏大,追求所謂高大上的氣派。而隨着公款消費的日益減少,目前使用住宿服務的人大部分是自己買單,個人付款是主流,並且消費者年齡顯著年輕化,20-40歲是消費主體,爲滿足用戶羣不同場景的需求,住宿業逐漸細分爲酒店、客棧、公寓、民宿等多種業態。

  能體驗當地民俗風情(56.2%)和遠離喧囂、親近自然(54.2%)被認爲是民宿兩個最大特色,民宿其他吸引人之處還有:提供貼心的個性化服務(43.2%),建築風格和裝飾有特色(42.9%),性價比高(30.7%)以及兼具住宿、娛樂、交友功能(20.0%)等。

  短期旅遊和出行成民宿主流

  數據顯示,41%的遊客當天預訂當天入住,提前1天預訂的遊客佔比16%,這其中主要以90後爲主。

  20__年八成左右的遊客出行時間在1-2天,或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國人對於民宿的接受度正在慢慢變高;二是週末出行增多。以往遊客短途和短期出行多選擇酒店,隨着民宿的推廣和設施的健全,遊客對於民宿的接受度也在提高;從入住時間上看,週五週六入住人數高於一週內其他天數約20%。

  境內外最熱民宿目的地出爐

  近年民宿發展日益成熟,民俗風情較之酒店更具吸引力,獲得了愈來愈多的遊客的喜愛。20__年入住最多的民宿目的地城市中,國內TOP10城市排名爲:成都、上海、北京、重慶、廣州、三亞、青島、杭州、西安、廈門。這10個城市的間夜量合計,接近全國間夜量的六成。除北京、青島、西安以外,其餘城市全部爲南方城市。

  20__年入住最多的民宿目的地城市中,海外TOP10城市排名爲:大阪、東京、香港、普吉島、曼谷、清邁、芭提雅、首爾、新加坡、沙巴。排名前十的城市間夜量合計,超過海外城市間夜總量的八成。

  國內民宿401元/晚,國外民宿744元/晚

  報告顯示,20__年國內民宿平均價格401元/晚,10月、8月、9月均價最高,7月均價最低,高峯期比淡季上漲幅度高達76%。

  海外民宿平均價格爲744元/晚(高出國內平均價格85%),其中12月、10月和4月均價最高,分別爲835元和786元,9月份則是海外民宿價格最低點,平均爲648元,9月份是國內出行的相對高峯期,此時不妨選擇海外出行。相對國內淡旺季的波動,國外民宿價格波動相對穩定,高峯期均價僅高出淡季均價29%。

  酒店式公寓和公寓最受遊客青睞

  從房屋類型來看,酒店式公寓和公寓最受遊客青睞,佔比達到75%,其中一室公寓佔到了公寓比例中的60%。酒店式公寓和一室公寓均價約在350-400元左右,性價比較高,而兩室和三室的公寓可以攜帶家人或和多位朋友出行,可滿足多種不同場景的需求。

  整體數據統計顯示,房東中女性相對男性比例更高,具體到地域,北京男房東和上海女房東則不相上下。年齡上,41-50歲的房東佔比最高,80後房東亦不甘示弱,比20__年增長了15%,有趕超趨勢。

  其中,年齡最小的房東來自南昌,是一名年僅19歲的男孩子,經營民宿一年。而年齡最大的房東是一名70歲的阿姨,來自上海。20__年民宿收入最高的房東也來自上海,他管理36間房間,20__年累計收入374w,是當年收入最高的一名房東,獲好評無數。

  總結

  綜合來看,在消費升級和中產階級崛起的背景下,國人對出遊的品質逐步提高,對住宿的需求也呈現個性化和多樣化的趨勢,民宿和中高級住宿等產品將成爲愈來愈多國人出行的選擇。

我國民宿產業現狀調查報告 篇2

  近年來,隨着消費的不斷升級,消費者對旅遊住宿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民宿作爲一種新型的非標準住宿業態,站在了旅遊業創新升級發展的風口,開始在全國各地蓬勃興起。那麼,民宿產業是否適合規模化發展?一旦投資過熱,會不會造成供給過大?帶着這些問題,《經濟日報》記者對各地民宿產業展開了調查。

  發展迅速 數量爆發式增長

  在浙江淳安縣千島湖的湖邊、山塢間,民宿產業星羅棋佈。元旦期間,距離縣城10分鐘車程的千島湖鎮屏湖村鄉韻農莊,車輛川流不息,遊客歡聲笑語不斷,農莊老闆方朝璽正熱情招呼着前來就餐的遊客。“20__年,我辭掉了互聯網公司銷售的工作,回鄉經營民宿,利用互聯網營銷手法,生意很快紅火起來。如今,我們村大多數村民都開始喫旅遊飯,民宿從4家增加到48家,戶均年收入超過30萬元。”方朝璽說。

  千島湖屏湖村的火爆場景只是各地民宿產業發展的縮影。記者瞭解到,國內目前已形成了滇西北民宿羣、川藏線民宿帶、湘黔桂民宿羣、海南島民宿羣、浙南閩北民宿羣、徽文化圈民宿羣、客家文化圈民宿羣、京津毗連區民宿羣、珠三角毗連區民宿羣、長三角毗連區民宿羣、浙閩粵海岸民宿帶等11個民宿羣帶。

  數據顯示,20__年至20__年間,各地民宿數量呈爆發式增長。尤其在旅遊資源豐富的地區,民宿數量更是幾何式增長。僅廈門一市,民宿就由20__年的13家擴展到20__年的1800多家。

  民宿產業火熱的背後,是相關政策環境在逐漸放寬。20__年10月出臺的《浙江省旅遊條例》,明確鼓勵城鄉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條件興辦民宿和農家樂,並將其納入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會務等採購範圍;20__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積極發展客棧民宿、短租公寓、長租公寓等細分業態”,將這些業態定性爲生活性服務業,爲非標準住宿經營模式提供了法律支撐;20__年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明確,將推廣“北京人家”模式,支持城鄉居民利用自有住宅依法從事旅遊經營活動。

  在採訪中,多位民宿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酒店企業和資本力量盯上這個“香餑餑”,紛紛進入民宿經濟領域。比如,如家、綠城、綠地等企業均已開展實質性的投資佈局;國內知名的民宿連鎖品牌,如花間堂、宛若故里、幸福時光等品牌民宿管理公司也紛紛開始了連鎖擴張。

  如家酒店集團負責人表示,20__年3月,如家正式啓動民宿運營,以合作形式將符合條件的民宿業主納入旗下品牌“雲上四季民宿”。同時,在全國8個城市簽約了33家民宿作爲樣板店試點系統運作和管理模擬。此後,將會在滇、蘇、浙、滬、瓊、閩、桂等地重點佈局。

  門檻不高 入住率冷熱不一

  民宿的蓬勃發展,證明了其巨大的市場潛力,不少人和資本開始蜂擁而至。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我國民宿入住率冷熱不一。一些聲名鵲起的民宿一房難訂,而一般的民宿入住率不足50%,雙休日還有些客人,工作日幾乎無人光顧。

  那麼,究竟什麼地方適合做民宿呢?業內人士指出,最好是臨近主力消費市場,例如“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還要有一定的自然資源,這是基本條件。進一步的’要求是能有一些歷史文化底蘊,讓遊客能夠有精神上的探索和享受。

  應該說,金鴻傑是幸運的,以上開民宿的.條件他都選對了。民宿經營一年多時間,已經開始盈利了。

  20__年,金鴻傑和朋友合夥開了南棲江南文化主題會所。金鴻傑說,他幾乎是踩在浙江西塘“民宿潮”的尾巴上走出了這一步。房子是西塘原住民的祖屋,大的格局沒變過,但裝修和設計卻花了重金。盤下來這個院子,加上修理重裝一共花了180多萬元。現在,南棲民宿在整個西塘來看屬於中高檔,標價每間房每天380元至680元不等。

  但是,不少民宿業主卻深陷“前期投資巨大、租金快速上漲以及同質化競爭”的泥潭。在採訪中,多位經營者表示,現在做民宿越來越難了,以前一年幾萬塊錢的租金這幾年漲到數十萬元,改造費用也是水漲船高,兩三百萬元只能改造四五個房間。加上淡旺季差異,如果不上規模,單體已經很難賺錢。

  在採訪中,記者還發現,不少民宿在經營上存在着類似房地產行業的投機行爲。一些民宿客棧經營方在租賃物業後經營不到一年,藉助民宿市場的紅火和地理位置優越,將酒店客棧經營權溢價20%左右轉讓,這有悖於民宿業的可持續發展。

  如家集團調研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民宿參與門檻比較低,很多投資人和企業都在做,有很多品牌,單體規模都非常小,大約80%都不賺錢,能有20%的盈利就不錯了。

  連鎖民宿“千里走單騎”的創始人王冠說,剛開始時,他們只做口碑營銷,因爲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慢慢地,民宿越來越多,幾乎遍地都是,“逼得我們不得不推銷自己”。

  北京旅遊委相關負責人說,由於進入門檻低,現在市場上民宿的同質化比較嚴重。“數量多了就是在重複模仿,造成資源浪費,也會涉及水資源、環境容量、可持續發展以及交通問題等。競爭加大帶來的價格下降也勢必導致服務質量下降。”

  精品缺失 亟待品牌化升級

  在走訪中記者發現,許多民宿雖在地理位置上可以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紮根鄉村,但卻總讓人感覺少了一些“鄉土味”。而這種味道並非只靠周邊環境便能激發,也不是單單依靠黃泥牆、豬圈房的建築可以營造。在基礎設施尚不完善的大環境下,許多民宿或許做到了遠離城市,但本質上卻遠遠未實現迴歸鄉村的初心。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爲,設計層面的不足是制約民宿發展的重要方面。他指出,一幢民宿最吸引人的地方,一定是激發了遊客對當地文化生活方式的好奇,精緻民宿和精品民宿是有區別的。精品民宿將“在地元素”做到極致,而目前國內缺乏真正有文化、有內容的精彩設計。

  除了設計層面的不足外,在法律法規方面,儘管國家的支持態度很明顯,但具體到地方,相關法規仍然滯後。

  在雲南大理經營民宿的李翔不無抱怨地說,現在不少房屋業主會對民宿經營方的租金要求一漲再漲。更有甚者,會出現有房屋業主在合同租賃期未滿的情況下,將民宿產權收回自己經營。由於民宿存在法律界定不清晰以及產權和經營分離等問題,民宿經營者和業主的矛盾將會越來越多,不利於民宿業可持續發展。

  北京市旅遊委副主任於德斌認爲,一直以來,公安部門從特種行業管理的角度出發,要求民宿旅遊從業者必須遵守20__年出臺的《北京市賓館業治安管理規定》,其中要求“旅館與其所在建築物中的非餐館部分之間有隔離設施”“客房區位獨立區域,與旅館內的娛樂、商業等附屬服務設施分割”,同時還有經營規模、技術標準等制約,導致一些有特色的住宿單位不能申報“北京人家”。

  一位在北京經營民宿的業主李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很多民宿就是利用當地的平房院開展經營,而按照現行規定,不論利用自有或者租賃住房從事民宿旅遊者,都要符合工商、公安、消防、衛生計生、食品藥品監管、環境保護等部門針對社會旅館的管理標準,但這明顯不適用於小規模的民宿,還將會對民宿旅遊發展造成較大影響和制約。

  對於如何規範民宿市場?20__年浙江省率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重新規定了民宿的範圍和條件,明確指出:民宿的經營規模,單棟房屋客房數不超過15間,建築層數不超過4層,且總建築面積不超過800平方米。民宿的建築設施、消防安全、經營管理都需要符合一定的標準,並交由相關部門發放相應的經營許可或准予申報登記。

  今後,我國民宿產業該如何進一步發展?衆多專家表示,隨着市場擴大,供給開始過剩。民宿經營者個體力量相對薄弱,他們將需要聯合營銷活動來抱團取暖。未來,進行規模化、品牌化擴張、提升各自品牌的價值是民宿產業發展的大趨勢。

我國民宿產業現狀調查報告 篇3

  近年來,我縣林產工業按照“科學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總體發展思路,幾年來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雖然歷經雨雪冰凍災害和嚴重經濟危機的打壓,但總體仍趨於平穩,基本面企穩向好。

  一、園區林產工業的現狀和困局

  一是佔全縣林產工業的比重大。園區內共有林產加工企業30家,佔全縣(64家)總量的47%;其中在建企業2家(分別是:“宜華木業”和“豪迪工藝”),停、破產企業5家,正常生產經營的只有25家,1—10月份實現銷售收入1.69億元,上交稅金846.3萬元,安置就業1240人,分別佔全縣林產加工企業總量的89.8%、90.2%和74.2%。

  二是受政策調控的影響大。落戶園區的30家企業中,從事細木板生產的有7家,從事木膠板生產和加工的有6家,從事竹膠板和竹地板生產的有2家,從事人造中纖板生產的有1家,從事木竹工藝品生產的有5家,從事家俬生產的有3家,從事鋸材生產的有2家,其它類的有4家。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大多數企業都與家裝市場關係密切,在國家整體調控樓市的大背景下,所有企業都受到衝擊和影響大。以“兔寶寶裝飾材料有限公司”爲例,雖然“兔寶寶”已成爲全國知名品牌,並有遍佈全國大中城市的370多家專賣店,但今年產銷值大幅下降。

  三是大部分企業規模小、層級低。園區內30家林產工業企業當中,上市公司2家(在建的“宜華木業”和“兔寶寶裝飾材料”),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項目只有2家(“兔寶寶裝飾材料”和“揚宏建材”),絕大多數屬於中小微型企業。同時普遍存在產品單一、產品檔次低、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不變等低層級林產工業企業的共性問題。

  四是創新和轉化能力差。截止到目前,園區內30多家林產工業企業中沒有一家建有產品研發中心,沒有一家設立專業市場調查和分析機構,因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差,從而導致自身產品的市場佔有率普遍低下。年內,德華兔寶寶裝飾材料有限公司根據市場變化,適時添購了設備,改進了工藝,推出了適銷對路的“三層複合板”,但由於員工素質低,難以達產達標。“洪林木業”面對經濟危機,着力在“降低耗材率和提高產出率”上面做文章,研發改進了一批新型實用型木工機械,但由於資金問題,始終無法達到產量。

  二、發展我縣林產工業的對策與思考

  從園區林產工業的基本現狀可以看出,我縣林產工業雖然近年來得到了長足發展,但存在的問題和麪臨的形勢依然嚴峻。據此,我們認爲要改變我縣林產工業的現狀,就必須着眼長遠,轉變觀念,突出重點,堅持有所爲、有所不爲,堅持科學發展,才能最終使我縣的林產工業上檔次、上規模,最終實現“林農受益、財政增收”。

  (一)創新林業工業發展理念。林產工業具有資源的可再生性,產品的可降解性和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性等特點,是富民興縣的綠色產業,是興林富民的最有效途徑。要發展壯大我縣林產工業的總量,首先要切實轉變發展理念,要摒棄林產工業侷限於木竹加工業的觀念,樹立立體、全面、可持續的林業工業發展觀,大力推進家俬、林紙、林板、林藥、林食、林化、林能等林產工業的發展,實現林業經濟結構由資源主導型向技術主導型轉變,增長方式由粗放向集約轉變。

  (二)努力完善林產工業政策。林產工業是朝陽產業,但同時它也是資源約束型產業,一但政策失衡,資源的消耗速度與資源的再生速度就會快慢失調,其後果是災難性的。因此,發展我縣的林產工業,有必要依據我縣的縣情,制訂科學合理的林產工業政策,切不可照搬照套。一是要依託縣情確立我縣林產工業發展的重點和方向,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在出臺鼓勵、限制、禁止的項目和產品、工藝目錄的同時,要採取關停、並轉等強有力的措施,淘汰落後企業和產能。三是出臺扶持優惠政策。鼓勵、扶持節材、節能、節地企業,獎勵科技創新、產品研發、品牌培育,着力扶優扶強。

  (三)加強工業原料林建設。大力扶持和鼓勵我縣加工企業把工業原料林建設作爲生產的第一“車間”,加快林產工業企業自有原料林基地建設,加大林木良種的培育和引進力度,優化我縣林木品種的種植結構。要求耗林大戶建立原料林基地的同時,從引導逐步過渡到強制性要求企業在主營業務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育林基金用於原料林建設。全面提升我縣工業原料林的規模化和集約化水平。

  (四)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林業管理部門、執法單位,園區辦等單位要不斷提高爲林產工業企業服務的專業能力和水平,規範行政、主動服務,打造公平競爭、規範有序的林業要素,市場體系。進一步健全我縣林產協會的組織機構,充分發揮林產協會在政府、企業、林農之間的橋樑和紐帶作用。扶持林業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調動林農直接進入市場的積極性。全面優化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和安商富商工作力度,爲我縣林產工業的進一步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