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調查報告(精選3篇)
小學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調查報告 篇1
本次上莊小學測試學生共有326人,其中男生147人,女生179人。測試的數據顯示所有被測試者中,平均分爲72.14分,男生爲73.12分,女生爲70.87分。總體上看學生大多處在良好和及格檔上,從樣本數的綜合評定等級人數比例來看,我校被測學生中,優秀率爲6.46%,良好率爲36.69%,及格率爲40.97%,不及格率爲15.88%。詳細的數據評定(祥見後表),並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的特點,從體育保健課、課外活動和體育課程的延伸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旨在通過這幾方面的努力,切實提高我校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1、今年我校學生的體質狀況呈現下降的趨勢。
學生的許多身體素質指標明顯下降,主要表現在耐力素質(50米*8往反跑)呈下降趨勢,肺活量指標大幅下降(具體數據見《五、六年級各測試項目評價等級的人數比例統計表》),這一情況值得人們深思和研究。爲此,針對我校學生的體質狀況分析其中的原因,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對改進我們的體育教育,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探索
所謂體質就是人們的有機體在遺傳變異和後天獲得性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機能和形態上相對穩定的特徵。它包括體格、體能和適應能力三方面,而當前我校學生的體質測試的結果看,學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通過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2.1營養過剩,胖墩增加
據測試的數據顯示,我校學生肥胖率以達10%,肥胖成爲威脅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問題之一。學校裏有那麼多的小胖墩,究其原因,主要是物質生活有了很大的轉變,加上遺傳及營養過剩等綜合性的因素,使學生中肥胖者的數量日趨漸增。數據表中可以看到低段學生的肥胖率要高與高段的學生。因爲自身機能的限制,使這些小胖墩在運動中比常人承受了更大的負荷量,稍微活動一下就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使胖墩們對運動產生了畏懼心理,減少了活動量,也導致了身體素質的下降。
2.2 勞動減少,體能下降
造成我校學生體能下降的原因中,現代生活方式對人們的影響佔了不容忽視的地位,過去爬樓梯,現在坐電梯;過去騎自行車,現在坐汽車;人類的勞動活動大大減少,造成體能下降。再則,生在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時代的相當一部分小學生,仗着祖父輩及父母的`寵愛,連家務的邊都摸不到,缺乏了最基本的活動內容,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惰性心理,而且長期的溺愛造成了不少學生嬌氣的性格,一遇到運動量比較大的活動或者不好的天氣(炎熱或寒冷),潛意識使其產生了懼怕及抵制心理,如上種種,使之學生體質下降。
2.3 學習負擔過重,缺乏充足的活動時間
這類問題,主要出現在中高段學生身上。由於課業負擔的增加,使這些學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化課的學習中,很少顧及自己的活動及休息時間,有時候,甚至連課間十分鐘的時間也難以保證。爲了在區統考中取得好的名次,許多班主任不顧學生的身體健康,一再要求學生多做題目,少玩耍,他們認爲學生上了體育課後就沒心情再上下一節課了。也爲了不被老師批評,不少學生上體育課只坐一邊看看,其他時間運動就更少了。
2.4 小學生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出現重主輕體的現象
學生對體育課的偏愛往往是出於個人興趣,相當一部分同學對體育還缺乏足夠的認識,認爲體育課是單純的遊戲課,爲了活動而活動,不像語數等主課
那樣,測驗獲得好成績就歡呼雀躍,而對體育課成績高分及滿分的追求欲不是很高,進取心不強,學生家長也看重學習成績,而對體育成績普遍不重視,導致了重視主課,輕視體育的現象。
3、增強我校學生身體素質的對策
針對我校學生身體健康存在的問題,我想教育教學中可以從這麼幾個方面着手予以改進,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3.1利用網絡資源,多渠道地滲透營養保健學
在課餘時間,從書上或網絡上查閱及收集一些關於小學生營養保健學的資料,針對小胖墩的現象,有目的地查閱幾種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食譜,打印成資料,在保健課的時候,發放到學生手中,而且在這堂課中,採取師生互動的形式來探討食物與營養的關係,通過學習,使他們瞭解不良的飲食習慣對身體的危害,並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
3.2充分利用大課間活動的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
大課間(操)活動是關於課間操改革的一項重要成果之一。受到學校場地設備的影響,我校是本學期纔開展大課間的,今年創編了一套青春活躍的校操,使學生對課間操充滿了新鮮感,避免了做操時拖沓、疲軟,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3.3改進體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教師也可以從逆向思維的角度出發來訓練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動性。如把50m跑改爲8秒鐘跑(即8秒鐘能跑幾米);一分鐘跳繩改爲看誰先跳到120次久而久之學生也學會了用反面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體育教學面對的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比較大,而且非常明顯,學生之間的表現評價也較直接,因此學生容易被激勵或被傷害。因此可見,學生的感情因素對體育教學的影響非常明顯,體育課中的厭學現象是一箇困擾我們的問題。所以,面對千差萬別的學生,要面面俱到,使其都學有所得,學有所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就必須貫徹因材施教、區別對待的原則。根據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及運動能力進行分層。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設計各自相應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評價,有效地解決學生中喫不飽和吃不了的現象,使每個學生的特長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目前,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流行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即快樂體育模式,但是,我們不能膚淺地認爲,只要學生在嘻嘻哈哈中上好體育課,那樣就是快樂的精髓所在了,真正地快樂還應該體現在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克服困難、戰勝自我所獲得的成功體驗。因而,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挫折,鍛鍊其意志也是至關重要的。全面素質鍛鍊是很重要的一環,在體育課中適當地安排素質訓練,可以鍛鍊學生的意志,克服其嬌氣思想。另外,在活動過程中可以刻意地設置一些小障礙,使學生通過努力,在活動中不斷增強自尊與自信。這些活動使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通過自身的努力,學友的鼓勵,最終取得成功,獲得特殊的心理體驗。
體育器材、體育設施是達成體育運動必要手段,開展體育活動離不開體育器材和設施。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器材和設施的開發也非常重要。要充分發揮已有器材的多種功能,儘量做到一材多用,這樣使體育課豐富多彩,提高了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有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
3.4體育課程的延伸
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單靠每週幾節課來改善,其效果可能不明顯,因此,促進學生利用校外的體育資源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是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增加體育活動時間可以減輕學生的文化學習負擔,使學生的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身心得到平衡的發展,適度的體育家庭作業有助於學生合理安排休息時間,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從而養成堅持鍛鍊的習慣。學校可主動與社區掛鉤,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區的各種體育活動,如健身操、舞蹈、小型趣味體育項目的比賽等;還可以經常組織學生到社區去進行體育活動的宣傳與表演,把體育課中所學的知識、技能奉獻給社區,這種做法既有助於促進學生更好地參與體育活動,又增加了學生與社會聯繫的機會,發展學生的身心健康。
4、結語
上述是我對本校學生體質分析及對策的幾點想法,如何切實有效地來提高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或許不是通過某一途徑可以完全解決的,克服各種制約因素,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對我們每一箇教育工作者來說將是任重道遠的。期待社會、學校、家庭共同來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促進我們下一代的茁壯成長。
小學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方法
1、 採用整羣分層抽樣原則,選擇我校二、五年級二個年級共191位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水平測試。
2、 測試的內容根據《小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的內容再結合學校實際情況而定。二年級測試項目爲:身高體重、立定跳遠;五年級測試項目爲:身高體重、肺活量體重指數、50米跑、400米跑(50 x 8往返)、立定跳遠。
3、 收集整理測試資料,參考《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評定標準對我校學生體質進行分析,掌握我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現狀。找出其差異,並對其造成的原因進行分析,並找出存在的原因及解決的可行性對策。
二、我校學生體質現狀分析
1、形態發育水平偏低。
與全國同齡學生平均體重相比,我校學校身高偏低。體重和全國平均水平相比也相應的偏低。但肥胖的學生並不在少數。
2、爆發力、速度素質水平偏低。
反映下肢爆發力的立定跳遠指標同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偏低,在反映速度的50米跑指標也相對偏低。
3、耐力素質較好。
反映耐力素質的400米跑(50 x 8往返)同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偏高。
4、肺活量體重指數水平較高。
三、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1、學校體育場地設施不足
由於我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和條件不足,學生體育課和體育活動難以保證。
2、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
生活不規律、飲食結構不科學、長時間看電視、玩遊戲等不良生活習慣,以及出門坐汽車,家務勞動電氣化等現代化的生活方式,都是嚴重製約健康的主要因素,而健康作爲體質的外在表現,健康水平的下降必然會導致體質的下降。
3、鍛鍊時間的缺乏
學校雖然對學生體育逐漸重視,但是學校體育課由於時間的侷限性,並不能達到理想的鍛鍊效果。又由於我校情況的特殊性,學生住校,課餘時間相對較少,鍛鍊的時間較少。
四、提高我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對策
1、深化體育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利用我校民族傳統體育的豐富資源,開發編寫符合我校實際的趣味性強、健身價值高的地方性教材。建立學校高素質體育師資隊伍,並按規定配齊體育師資,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培訓和考覈,提高師資素質水平和業務能力。
2、建立社會性體育鍛煉和競技運動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機制。要以“達標爭優、強健體魄”爲目標,整合民族體育與現代體育資源,開發出學生喜聞樂見、健身價值高,趣味性強、有地方特色、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的社會體育活動項目。同時,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進一步辦好學校體育傳統項目和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建立社會體育和競技運動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機制。
舉辦多層次多形式的學生體育運動會,激勵青少年自覺參加體育鍛煉。同時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建立和完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制度,將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體育考試成績作爲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
小學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調查報告 篇3
日,中國人才指南網進行了一次女大學生求職及擇偶意向網上調查,4天時間共有7311名女大學生參加了本次調查。調查顯示,女大學生在就業上遭遇性別歧視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被調查者中,認爲“比較嚴重”的佔52.8%,認爲“不太嚴重”和“不存在”的分別佔44.4%和2.8%。對於女大學生就業爲何難這一問題,42.4%的女生認爲“崗位少,求職者多”是主要原因,其他依次爲“用人單位歧視女大學生”佔24.8%,“自身素質不夠強”佔24.6%,“社會關係不多”佔8.2%。 山東人才網人力資源師劉謙認爲,近年來明確提出“不要女性”的單位和崗位越來越少,性別歧視更多是隱性存在。
3月30日,中國人才指南網聯合當地都市女報舉辦了一場女性專場網絡視頻招聘會。當天共有152家單位參會招聘,爲女大學生提供了2800多箇崗位。排在前三位的熱門行業分別是信息技術與互聯網、電子技術、貿易行業,熱招職位主要爲銷售、生產/營運/工程、計算機/互聯網/通訊、人事/行政/後勤、公關/廣告等。
到面試時,學校才明確提出不要女生,我的希望一下破滅了。”今年研究生畢業的嚴鈺一直想到高校當老師,如今已經投出去40份簡歷,唯一一次參加一所師範學校的面試也以失敗告終,原因就是她是女生。
新聞專業的白雪峯今年本科畢業,她說,她們班級90名學生中女生佔三分之二,班裏20多名同學前幾天從蘭州跑到西安參加人才招聘會,但“很多理工類崗位明確不招女生”,有個文祕崗位也註明只要男性,“可能覺得女生比較麻煩吧”。據瞭解,她們班有三分之一的女生已經找到工作,但大多是靠家裏的關係。
對於性別歧視,去年畢業的王寶卻有不同看法。她說她並沒有感覺在應聘過程中受到歧視,應聘成功後在參加單位新員工培訓時,她發現200多名新員工中,女生比男生還多,“領導也曾直言招聘時不想要女生,但幾輪考試下來,很多女生很優秀”。王寶認爲大單位大公司存在性別歧視問題的就少很多,男女生同場競技拼的都是能力。她說女大學生就業時要總是考慮歧視問題,就會給自己帶上無形的緊箍咒,不利於找工作。
此外,調查還顯示,“穩定、沒有風險”仍是女性求職者比較看重的因素,有72.2%的被調查女生贊同“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其中,選擇“非常同意”和“比較同意”的分別佔19.4%和52.8%。從調查和招聘現場看,女大學生對薪酬的關注度有所降低,在求職最關心的6個問題中,該因素僅以12.3%的比例排在第四位,而“晉升深造機會”位列第一。劉謙分析認爲,這說明女大學生更加註重自己的職業生涯長遠規劃,說明她們對待就業更理性了。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