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低保工作情況的調查報告(通用4篇)

農村低保工作情況的調查報告 篇1

  一、農村低保工作的基本情況及現狀

  xx縣實施農村低保工作可分爲三個階段:

  (一)起步探索階段。XX年,根據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在全縣實施了農村特困羣衆救助制度,截止XX年上半年,全縣農村特困救助對象爲2214戶、5131人,佔農村人口的2.7%。人年均救助標準120元。這一階段由於救助標準偏低,救助面過窄,致使農村困難羣衆的生活沒有得到有效改善,其社會效果不太明顯。

  (二)過渡階段。XX年,省政府爲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城鄉統籌發展,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妥善解決農村困難羣衆的生活困難,構建和諧湖北,決定在全省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縣政府出臺了《xx縣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方案》,將原農村特困救助對象重新分類評定審批過渡爲農村低保,截至XX年上半年,評定審批農村低保對象2392戶、5860人,佔農村人口的3.1%,月人平保障水平爲30元,月戶平保障水平爲74元。其中:一類對象283戶、319人,佔保障人數的5.4%,月人平保障水平70元;二類對象1041戶、2613人,佔保障人數的44.5%,月人平保障水平42元;三類對象1068戶、2928人,佔保障人數的50%,月人平保障水平15元。這一階段由於保障標準提高,堅持按戶保障和分類施保,使農村困難羣衆的生活有了保障,引起了基層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社會效果逐漸顯現。

  (三)規範提高階段。XX年,xx縣民政局根據省民政廳《關於進一步規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精神,開展年度覈查和適當擴面提標工作,加強了農村低保對象的申請受理、民主評議、審覈審批、公開公示和資金髮放等程序,進一步規範了xx縣農村低保工作。截至XX年底,全縣農村低保對象累計增加2880人,取消1243人,類別調整565人。實際在冊保障人數爲3286戶、8176人,佔農村人口4.3%,月人平保障水平爲45元;月戶平保障水平爲112.6元。其中:一類對象282戶、325人,佔保障人數的4%,月人平保障水平爲80元;二類對象1419戶、3462人,佔保障人數的42%,月人平保障水平爲55元;三類對象1585戶、4389人,佔保障人數的54%,月人平保障水平爲35元。這一階段由於加大了年度覈查和動態管理力度,堅持按戶保障和分類施保,對特殊困難羣衆進行了特殊保障,進行了適度擴面和提標,基本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使農村困難羣衆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二、農村低保工作取得的成效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制,由政府對符合條件的農村困難羣衆給予適當生活救助,它是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是對傳統社會救助工作的重大改革。從全縣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來看,這項工作所取得成效是十分明顯的。

  (一)實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力地保障了農村困難居民基本生活是政府保障農村居民基本生活權益的最後一道防線。由傳統的社會救助過渡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會救濟覆蓋面擴大到全部農村困難居民,解決了他們特別是農村困難居民的基本生活問題,加快了新農村建設和脫貧奔小康的步伐,緩解了社會矛盾,維護了社會穩定。

  (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了農村社會保障體系。xx縣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從民政分管的這一塊看,主要由救災救濟、臨時救濟等所組成。社會救濟主要是解決資金保障,只有與資金保障結合才能構成比較完整的生活保障。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確立,解決了資金保障,從社會救濟工作內容和程序的制度化、規範化方面完善了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三)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實施,進一步密切了黨和政府同人民羣衆的關係,提高了政府的威信,是黨和政府爲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的“民心工程”,受到了廣大人民羣衆的擁護和支持。正因如此,這項制度的實施從一開始就進展順利並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

  (四)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對傳統社會救濟體制的改革和完善。過去,解決農村困難羣衆的生活問題,主要靠救濟生活款進行安排,“零打碎敲”,隨意性較大,農村困難羣衆的生活未得到根本解決。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保障對象、保障標準、資金來源、審覈審批、管理監督都規範化,使社會救濟工作更加科學化、程序化、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實施,加快了脫貧奔小康的步伐,促進了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通過制度有力地保障困難羣衆的基本生活,使廣大人民羣衆充分享受改革開放所帶來的豐碩成果,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激發了廣大人民羣衆脫貧奔小康的積極性,改善了社會風氣,使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提升到了一箇新的境界。

  三、農村低保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xx縣自XX年全面建立農村低保制度以來,這項工作從去年進展明顯加快,納入農村低保的人數和低保資金支出大幅度增加,低保標準和補助水平經過兩次提標以後有明顯提高,管理操作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進。但是,農村低保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情況複雜,目前,還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管理監督機制和操作程序還不健全。一是民主評議機制不健全,評議依據不足。民主評議的基礎是入戶覈查。從以前組織評議的情況來看,部分鄉村沒有堅持入戶覈查,就是將指標一分解,由村委會召開村民代表會議進行評議,沒有任何調查覈算評議依據,完全由評議人員憑印象、憑感覺選擇、其評議結果隨意性很強,不公平公正的現象時有發生。二是入戶覈查機制不健全,輪流坐莊的現象較爲嚴重。低保對象準不準,入戶覈查是關鍵。由於有的鄉村幹部在包村覈查工作中對入戶覈查認識不高,怕得罪人,簡單地召開一箇評議會,把所分指標一評完就了事,由村幹部說了算,造成對象不準確,輪換坐莊的現象無法有效解決,給農村低保工作帶來了一定損害。三是監督機制不健全,存在着“人情保,關係保”的現象。由於部分鄉村幹部受利益驅動,放寬低保條件,搞唯指標論,硬是將自己的關係戶納入農村低保,造成了羣衆的不滿情緒,損壞了羣衆利益,損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二)低保機構不健全、人員少、工作壓力大。一是縣級低保機構與日益增長的保障對象不相適應。目前,xx縣民政局低保股編制只有1人,無法行使有效的管理和監督。二是鄉鎮民政辦沒有配備專門的低保工作專幹,與日益繁雜的各項民政工作任務不相適應。日前,鄉鎮只有1名民政員、無法應付縣直部門部署的各項工作,而且民政員還要包村,根本就談不上城鄉保障對象的規範化管理。三是村支兩委幹部素質不高,變動較爲頻繁,對低保工作不熟悉,加之縣鄉兩級低保工作人員偏少,致使城鄉低保管理工作難度增大,導致基層操作不規範,入戶覈查和民主評議把關不嚴,造成該保的沒保,不該保的保了,傷害羣衆感情,敗壞社會風氣,違背低保制度的宗旨。

  (三)低保工作經費嚴重不足,制約監管工作無法到位。隨着xx縣保障體系的逐步建立,保障人數逐年增加,工作難度大,要求高,沒有必需的工作經費、人員和設備作保障,很難完成管理監督工作任務。

  四、農村低保工作的思考與對策

  (一)進一步加強農村低保規範化管理工作。一是要建立年度覈查制度。從XX年開始,每年6月底之前,對所有農村低保對象一年進行一次全面覈查。二是要建立重點對象跟蹤管理制度。這項制度主要是針對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農村低保家庭,重點是第三類對象。要根據勞動力變化情況、就業情況,及時清退不符合條件的對象,又可適時新增符合條件的對象。三是要建立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確保真正困難的低收入家庭享受到政府低保救助政策,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四是要建立相關政策銜接機制,要與扶貧開發、合作醫療、臨時救助、計劃生育、優撫安置、入學救助等有關政策相互銜接,充分發揮政策的整體效益,避免“低保養懶漢”的現象發生。

  (二)進一步爭取加強城鄉低保機構建設。一是要加強縣民政局低保工作機構。今年xx縣將按州民政局的統一要求,積極向縣委政府彙報,爭取下半年成立縣社會救助局,編制人員爭取5-7人。二是爭取鄉鎮組建城鄉低保工作站,聘請低保工作員2-3人。三是爭取縣委、縣政府重視,給每個鄉鎮解決1-2個公益服務崗位,用於緩解低保工作人員不足的矛盾。

  (三)進一步加大爭取城鄉低保工作經費預算力度。按照“農村低保工作實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制”的要求,爭取縣政府將工作經費按不低於農村低保資金支出總額的3%列入同級財政預算,用於聘用基層低保工作人員及調查覈實,制證建檔,信息系統建設等工作費用支出。

農村低保工作情況的調查報告 篇2

  20xx年我市享受農村低保待遇25338戶,49804人。其中一類8274人,月補差70元;二類34817人,月補差60元;三類6713人,月補差50元,第二季度已完成農村低保再次提標工作,全年共發放農村低保金3565.491萬元,現平均月補差60.32元。

  一、對全市農村低保對象進行了抽查。

  上半年,爲了落實周口市民政局周口市監察局周口市財政局周口市審計局《關於在全市開展城鄉低保複查審覈工作的通知》(周民文20xx13號)文件精神,加大城鄉低保規範化管理力度,全面提升城鄉低保管理水平,切實維護好城鄉困難羣衆的基本生活權益。着力解決“應保盡保”、“應退未退”等問題,確保城鄉低保工作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我市從5月4日起到5月31日,市民政局對全市農村低保對象開展了一次全面覈查,達到了宣傳農村低保救助政策,瞭解民意的目的。通過全面覈查,進一步摸清了農村低保救助對象的現狀,找出了存在的問題。這次共覈查20個鄉(鎮、辦事處),抽查123個行政。覈查3587戶7320人。符合條件2912戶,5716人。對不符合條件的675戶,1604人給予了取消或調整。全年度農村低保金已足額髮放到戶。

  二、爲加強農村低保管理工作,民政局專門成立了農村低保辦公室,負責全市的低保工作。

  農村低保辦公室制定詳細工作計劃,劃片承包,負責到人,每個人負責管理幾個鄉鎮的日常工作。重點關注低保對象多、問題多,上訪人員多的鄉鎮、村。查找問題,解決問題,使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消化在基層。

  三、對民政電腦錄入員進行培訓。

  根據《河南省民政廳關於做好全省低保信息採集工作的通知》(豫民明電[20xx]64號)精神,爲切實做好城鄉低保和五保對象的信息採集工作,加快全省信息化管理建設,建立全省統一的社會救助平臺,進一步提高基層工效率。11月12日,我們對全市的民政系統電腦錄入員進行了系統的培訓。通過培訓,使之熟練掌握信息採集軟件的操作方法和技能,爲下一步開展臺農村低保信息採集錄入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四、存在問題比較普遍,今後管理工作任重道遠。

  我市農村低保工作深入人心,在覈查中尚未發現較大的違紀違規現象,救助資金也按時通過社會化發放形式發放到了對象手中,絕大多數符合條件的特困家庭及癡呆傻殘人員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多數困難羣衆的困難得到了緩解。但調查覈查中發現的一些帶普遍性的問題不容忽視,必須引起各級管理機構的高度重視。

  一是農村低保政策宣傳不到位。由於宣傳不夠,加上村級幹部變動較大,部分地方村組幹部對農村低保政策一知半解,有的根本不知道,普通羣衆的知曉率更低。因此,造成執行農村救助政策出現偏差較大的問題;

  二是執行政策不嚴,保障對象不準,關係保,人情保,照顧保的問題普遍存在。少數地方不按程序申報,個別人說了算,村級民主評議,公示流於形式。鄉鎮審覈把關缺失,一些地方任憑村裏申報,不進行審覈把關或者審覈不徹底,造成部分對象不準確。審批環節由於對象多,分佈廣,時間緊,也往往走馬觀花,即使抽查發現一些問題,也沒能及時予以糾正;

  三是農村低保對象界定不夠規範。家庭人均收入是農村低保對象的界定標準。和城鎮居民相比,農村居民收人有其自身特點,使得在收入界定上存在一定困難:第一,收入難以貨幣化。由於農村居民收入中糧食等實物收入佔相當比重,在價值轉化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隨意性。第二,收入的不穩定性。除農作物收成的季節性及受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大等因素外,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加,也增大了收入的不穩定性。第三,老年人口贍養費收入無法確定。家庭贍養費問題極爲複雜。如何計算贍養費,如何確認是否給付,給付多少?沒有標準,也就無法統計。雖然明確了農村低保標準,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各鄉(鎮、辦事處)對農戶的收入、生活等基本情況的統計工作相對滯後,基本沒有全面、準確、完整的數據,存在根據上級的保障指導數確定保障類別,再倒算其收入的“先果後因”現象。存在按人口平均分配低保人數的現象,應保難保、能保漏保的情況不少。

  四是救助對象的信息不完整或失真。從鄉(鎮、辦事處)初審後上報到民政局的相關材料,有相當一部分沒有真實反映低保對象的家庭人口以及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扶養人)的相關信息,給審批工作增加了難度。有些特殊救助對象沒有戶籍和身份證,社會化發放存在一定的困難。

  五、進一步做好農村低保工作的打算

  1.做好農村低保對象的信息採集工作做好城鄉低保和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信息採集工作,加快我市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建立我市統一的社會救助信息平臺,是加強城鄉社會求助的規範化、信息化的基本要求,是破解整個社會求助體系建設的瓶頸問題,提升城鄉低保規範化管理水平的關健,也是增強基層工作透明的有效措施,做好這項工作,能夠爲提高基層工作效率,簡化基層工作成本,規範基層操作程序提供有力的保障。根據要求明年2月底將完成這項工作。由於時間緊,任務重,我們要對工作合理安排,統籌考慮。在信息採集工作中,要認真細緻輸入,保證採集的對象基本信息真實準確,保質保量按時完成採集任務。

  2、提高思想認識,增強農村低保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低保是社會救助體系的主體和最後一道安全防線,農村低保工作是關係到我國能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問題。只要還存在低保的陽光尚未普照到的絕對貧困人口,就談不上起碼的社會公平。低保是政府對其公民應盡的義務,是社會救濟而不是福利,更不是施捨。農村低保既是社會主義公共財政的重要內容,也是政府行使的基本社會職責。基層一線工作人員應該注意宣傳和加強這方面的思想認識。

  3、加大低保政策宣傳力度。利用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媒體,做好宣傳工作,使農村低保的政策進村入戶,家喻戶曉。我們要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手段宣傳,利用鄉村廣播、村務公開、製作牆報,標語,廣告宣傳牌宣傳,利用發入宣傳冊,張貼宣傳品等手段宣傳。將農村低保政策規定,操作辦法,申報程序宣傳到戶到人。做到“電視有圖象,廣播有聲音,報紙有文章,鄉村有專欄,牆上有標語”。

  4、準確界定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低保對象動態管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應包括因缺少勞動力、低收入造成生活困難的家庭;因災、因病及殘疾致貧的家庭;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及無法定撫養義務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界定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要以通過最大勞動努力,仍然達不到最低生活保障線爲衡量標準。要在全面調查瞭解掌握貧困家庭的成員結構、收入水平、生活費支出、致貧原因等情況的基礎上,結合最低生活保障線標準的確定,分類別、分情況制定出屬於保障對象的條件與範圍,嚴格按審批程序進行。力爭達到一箇不錯、一箇不漏,真正讓那些連溫飽都難以維持的農村貧困人口在政府的幫助下享受最基本的生存權。

  5、創新工作機制,實行“陽光低保”。一是進一步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在鄉、村兩級建立永久性公示欄,村級要設立舉報電話,市民政局,各鄉鎮、辦事處要設立舉報箱舉報電話,並將動態變化情況及時進行公開,做到一季度一公開,及時接受羣衆的監督,做到公正、公平、公開,實現真正的陽光低保。二是建立月報、季報制度。鄉(鎮)村兩級按月將低保對象的動態情況進行一次調查摸底統計上報,以便及時掌握對象的動態情況,把好進出口關,更好地促進動態管理的準確性、及時性、科學性。三是建立相關部門責任追究制度。上級部門對低保實施的相關部門明確其相應的責任及追究制度,各相關部門切實履行其職責。

  6、加大抽查複覈力度要求各鄉鎮要成立低保領導小組,同時鄉、村兩級要有一箇專職低保人員負責本轄區的低保工作。民政局每年的抽樣複覈率不得低於低保對象的30%。將農村低保政策落到實處,實現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動態管理,實行分類施保,特困重保。

農村低保工作情況的調查報告 篇3

  x鄉位於xx縣西北部,境內地形複雜,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氣候乾燥、降水較少,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全鄉共轄xx個村,xx個村民小組,xx戶xx人,羣衆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種植業和養殖業,20__年全鄉人均純收入爲xx元。全鄉共有貧困戶xx戶xx人,佔全鄉總人口%,共有低保對象xx戶x人,其中一類x戶x人,二類x戶x人,三類x戶x人,四類x戶xx人。20__年,共發放低保資金x萬元。

  (一) 領導重視,周密部署,爲農村低保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低保工作,始終把它當成一件“保民生、促穩定”的大事來抓。嚴格按照市、縣關於農村低保工作的統一安排,鄉黨委每年都召開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會議專題研究低保工作,成立了由鄉黨委書記任組長的農村低保工作領導小組。在每年城鄉低保提標調整期間,鄉黨委政府都會召開由村主要負責人和相關業務人員參加的專題會議,並與各村簽訂城鄉低保目標管理責任書,明確責任,嚴肅紀律,督促各村提高認識,認真抓好低保工作。

  (二)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嚴格把好低保規範化管理工作程序關口。20__年,根據中共會寧縣委辦公室《關於進一步抓好低保規範化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文件要求,按照“調查、選評、評議、測評、審覈、審批、撥款”的工作程序,在全面落實縣上實施方案的基礎上,細化實施方案,結合我鄉實際,歸納梳理提出了堅持“七個優先納入”、“七個不準納入”、“四個一律調出”、“四個履行義務”、“一箇必須”、“三個禁止”和“應保盡保、公平公正、統籌兼顧”的基本原則,組織召開由村兩委幹部和村民代表參加的民主評議會,逐戶逐人進行評議,全鄉農村低保的申請、審覈、審批程序符合操作規程,無人情保、關係保、該保未保等違規現象發生,基本做到了公開、公平、公正,確保了全鄉大局穩定。

  (三)健全制度,動態管理,積極構築農村低保救助體系。全鄉在開展農村低保工作中,注重創新,科學管理,不斷完善和健全各項農村低保工作制度,優化低保工作方式、方法,促進農村低保工作水平不斷提高。根據《xx鄉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辦法》有關動態管理的規定,在低保審覈過程中嚴格把關,做到戶數有進有出,人員有增有減,標準有升有降,努力構建符合我鄉實際的農村居民低保救助體系。在20__年城鄉低保規範化管理工作中,對全鄉低保進行全面清理和規範管理,在“保主保重”的指導思想下,實行動態管理,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共新增x戶x人,調整x戶x人。低保資金全部以“一折統”方式及時發放到低保對象手中,無違規現象發生。

  (四)規範管理,健全資料,紮實推進低保業務信息化建設。依託農村低保信息管理系統,一是進一步充實完善農村低保電子臺帳,對全鄉低保對象逐戶建立檔案資料,做到一村一櫃、一組一盒、一戶一檔;二是積極推進低保數據庫建設,及時將低保對象普查資料和檔案納入信息系統,確保低保基礎檔案資料的準確性、全面性,並通過信息化管理,做到了信息齊全、內容齊整、思路清晰、管理科學,提高了管理水平,規範了運行程序。

  (五)強化檢查,重視信訪,及時排查化解低保運行過程中的矛盾。一是爲了確保及時發現和解決農村低保中出現的問題,鄉上成立了全鄉低保工作監督小組,由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負責,鄉紀委、鄉民政所牽頭,各村民委員會、信用社、鄉財政所配合,定期對全鄉低保對象評選、資金兌現、動態管理進行監督檢查,全面掌握全鄉低保工作運行情況、充分聽取羣衆的意見建議、及時發現並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二是加強對羣衆來信來訪的接待及處理工作,對上訪羣衆,本着熱情接待、熱心服務、耐心解答的原則,努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不上交矛盾,不推卸責任,及時疏導化解矛盾,確保一方穩定。

  全鄉的農村低保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和工作的需要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操作程序欠規範,工作不夠細緻;二是檔案管理不完善,基礎工作欠紮實;三是低保工作督查力度不足。下一步,我們將以省財政廳督查組調研指導工作爲契機,不斷探索工作創新、完善管理機制、狠抓動態管理,注重規範操作行爲,提高工作實效;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羣衆知曉率;加強基礎性工作,提高業務水平;強化監督檢查,提高羣衆滿意度,讓農村低保工作真正在陽光下透明運行、在羣衆監督下規範運行、在科學管理下動態運

農村低保工作情況的調查報告 篇4

  全鎮總面積 平方公里,轄 個行政村,總人口 萬人。自實施農村低保至今,XX鎮農村低保戶共計戶人,其中年收入元以下無勞動能力的困難戶和重度貧困殘疾人均已納入低保範圍。多年來,鎮黨委、政府切實加強對低保工作的領導,進一步規範運作程序,現將相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領導高度重視,周密部署

  XX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低保工作,始終把它當成一件“保民生、促穩定”的大事來抓。按照市、縣關於農村低保工作的統一安排,鎮黨委每年都召開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會議專題研究低保工作,併成立了由鎮長任組長,副書記、分管副鎮長任副組長的XX鎮農村低保工作領導小組。每年低保提標擴面調整期間,鎮黨委政府都會召開由村主要負責人和民政信息員參加的專題會議,並與各村簽訂低保目標管理責任書,明確責任,嚴肅紀律,督促各村提高認識,認真抓好低保工作,將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貫穿到農村低保工作的全程中去。

  二、嚴格程序,規範操作

  各村在辦理低保時嚴格程序,堅持低保審批“十步流程”(戶主申請–村委會入戶調查–村民代表會議評議–張榜公示–報鄉鎮審覈–縣民政部門審批–張榜公示–鄉鎮審覈–民政部門發放低保證–信用社發低保資金),全面推進村民民主評議和公開公示制度,堅持以入戶調查和民主評議爲依據對低保戶進行審覈,堅決杜絕暗箱操作、行爲。在鎮農村低保工作領導小組的精心組織下,各村都成立了由村支兩委成員和村民代表爲成員的民主評議小組,每個小組成員不少於10人,全程參與本村低保審定工作。在民政部門的指導下,各村每年的8月份定期用一週的時間對享受低保待遇一年以上的家庭開展定期公示,接受羣衆監督,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三、規範檔案管理,強化督導檢查

  爲了確保及時發現和解決農村低保中出現的問題,我鎮進一步規範和完善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檔案,對截至 年 月已參加低保的 戶 人農村居民逐戶建立檔案,做到一戶一檔,建立統計臺賬,同時,要求各村進一步建立健全低保檔案,真正做到信息真實,資料完整。

  在此基礎上,鎮民政部門會同組織、紀檢部門對低保實施情況進行了全程監督,及時受理羣衆信訪,同時,鎮政府還採取定期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各村低保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

  目前我鎮低保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以上彙報如有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