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村精神文化生活現狀調查報告(精選3篇)
關於農村精神文化生活現狀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背景
當前,黨中央立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提出要培養新型農民,這就對農民的文化水平以及農村的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鄉,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現狀如何呢?對此,我利用暑假時間,對此我對家鄉的幾個村莊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進行了調查。在我家鄉的農村裏,農民的生活情況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這幾個村莊是整個地區農村社會的一箇縮影,可以代表家鄉農村的整體狀況。
1、調查時間: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
2、調查地點:縣鎮村。
3、調查人:
4、調查方式:和朋友一起,我對自己所在的村進行了較爲詳細的查訪和統計,而對附近的幾個村莊的’調查主要是通過對一些親戚、朋友以及他們的家人進行個別詢問來進行及通過問卷的方式瞭解。
5、調查內容:分別對不同時期(從過去二十年來到現在的變化);不同年齡人羣(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內容進行調查。
二、總體狀況及分析
總的來說,近幾年來,隨着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大,農村的文化建設也在蓬勃地發展和繁榮,農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化、多樣化。就我調查的範圍和人羣來說,農民對當前的情況是基本滿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按時間來說
從近二十年來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狀況的變化來看,經歷了先慢後快的發展過程。從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於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以及市場經濟的逐漸形成,農村的整體面貌有了很大改觀,但同時由於外來文化的衝擊,以及歷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輩們自身文化素質過低、觀念落後,使得他們在受到外來文化衝擊時顯得猶豫、盲目以及不適應,農村裏傳統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戲、聽說書、扭秧歌、祭祖等逐漸消失,農村文化陣地明顯萎縮,文化建設發展緩慢。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到現在,這種情況開始逐漸好轉。80年左右出生的人開始成爲農村家庭的家長,這些人大都受過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都有了很大提高,他們對各種新鮮事物感興趣,並且接受很快,於是,一度單調沉悶的農村文化生活逐漸變得豐富多樣,聽廣播、看電視、打撲克、搓麻將、看電影等文化娛樂活動得到廣泛接受和普及。下面是我對1990年前的家百分比的調查及XX年我家鄉的家電普及百分比。(統計圖略)
通過20年的發展,我家鄉的情況有了較大的變化,生活條件也逐步提高。到XX年我家鄉的生活水平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下面是對下在家鄉家電的調查:(統計圖略)
2、按不同人羣來說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娛樂方式也有了較大變化(統計圖略)
農村文化生活的主體30歲到45歲之間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裏還是自己家裏,他們主導着文化活動的組織方式和進行的內容,他們的文化生活方式從19世紀到現在也有了極大的變化。
隨着人們的生活條件的逐步改善,村民的娛樂方式也隨只變化。下面是對當前家鄉人普遍的娛樂方式的調查,當然這也是我組調查的幾個村的一箇縮影。
關於農村精神文化生活現狀調查報告 篇2
按照縣走轉送活動的安排,我深入到聯繫點東張孟鄉北蘇莊村,圍繞走轉送活動的要求開展調研。通過與走訪廣大羣衆、基層幹部和黨員,瞭解摸清了該村的基本情況,並就加快該村發展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東張孟鄉北蘇莊村基本情況
東張孟鄉北蘇莊村位於縣城東北部,309國道南側,交通便利,位臵優越。全村共有人口2700人,耕地4300畝,黨員43名,兩委幹部7名。村兩委班子凝聚力、戰鬥力比較強,羣衆整體素質較高,村風淳樸,各項工作基礎不錯。近幾年來,北蘇莊村兩委班子帶領廣大羣衆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縣有關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充分發揮交通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商貿流通產業,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改善農民生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村民小農經濟意識嚴重,制約產業發展。在與該村農民談話中,他們認爲現在有飯喫、有衣穿、有房住就已經很滿足了,至於在此基礎上怎樣追求更高、更好則是茫然的、無所作爲的。雖然經過近幾年農業種植產業的發展,給羣衆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增收,但由於他們在思想觀念上把自己定位在一箇較低層次的需求水平上,不能使他們大膽地、勇敢地去搏擊市場經濟的大潮,支撐農村經濟發展的大產業還沒有真正形成。
(二)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薄弱,投入資金不足。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村發展亟待解決的薄弱環節。近年來,北蘇莊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促進了該村經濟的發展。但總體來看,由於受資金等多方面的原因,該村基礎設施投入不足,電力設施老化、文化基礎設施尚未健全,嚴重製約該村經濟的發展。
(三)農業產業結構有待優化調整,影響農民增收。該村在農業生產上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等傳統農業種植業爲主,且沒有形成規模經濟;養殖業主要是以養雞、養豬等傳統養殖業爲主,但規模不大,比較分散,不利於發展。該村還是採用以前的、低層次的農業生產結構,農民無法在其他經濟作物生產上增收,農民增收渠道少,增長緩慢。
三、關於下一步發展的建議
(一)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是農村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動力之源和重要支撐。要充分發揮北蘇莊緊鄰309國道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立足現有的沿路貿易和蘇莊商貿市場基礎,實施規模化發展戰略,進一步做大做強,從而帶動商貿等相關產業發展。
(二)圍繞新農村建設抓好鄉村規劃建設。高標準搞好鄉村建設規劃是形成良好村容村貌的前提。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抓好鄉村規劃。在制訂規劃時,既要着眼於美化村容村貌,又要從當地實際出發,尊重農民的意願,充分考慮農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堅持節約和集約使用土地的原則,又要便於農民生產生活,體現地方特色。另外,要確保村鎮建設規劃得到實施。鎮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村民房舍建設要符合規劃要求,對不符合規劃的建設行爲要及時制止。積極推進農村改水、改竈、改廁、改路、改房,實現雨污分流、人畜分離、垃圾清理,徹底改變農村“髒亂差”現象。
(三)大力推進公共服務和設施建設。搞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要結合村莊建設規劃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配套服務。重點搞好道路交通、農田水利爲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打破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社會事業進步的“瓶頸”制約,建立起適應羣衆需求的供水、排水、能源、道路、通訊、環保、防災減災等基礎設施體系,促進農民安居樂業、農村和諧穩定。
(四)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培育新型農民。一是抓好新型農民的教育培訓。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民居的主體,農民素質的高低決定了農村社會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因此,要以培育新型農民爲目標,教育培訓好農民。廣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勞務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造就一批既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道德素質,又有專業技能,文明守法,移風易俗的新型農民。二是鼓勵全民創業。大力宣傳縣委、縣政府實施倍增計劃、鼓勵全民創業的優惠政策,引導有經濟頭腦的“能人”走出家門,闖市場、辦企業、上項目,示範帶動,形成全民創業的良好局面,帶動經濟發展。三是倡導健康文明新風尚。要大力發展農村文化事業,積極組織開展歌舞、球類、棋類等健康向上的文化體育活動,豐富羣衆文體生活。要大力推進移風易俗,破除陋習,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採取有力措施制止賭博、迷信和計劃外生育等行爲。加大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營造良好的農村社會治安環境,構建和諧農村。
關於農村精神文化生活現狀調查報告 篇3
調查背景:
居民健康狀況是反映一箇國家或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衛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質的重要指標。良好的健康狀況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當前農民身體健康情況是全國人民最關注的問題,他們所承擔的農業生產任務是關係到國家的興衰。農業豐收就會促進百業興旺,國家強盛。農業要發展,農民身體健康是重中之重。
調查目標:
在對居民的健康調查問卷中總結和分析,瞭解羅城村居民的身體健康狀況,以此對居民做出建議,保證居民的健康達到國家的目標。同時鍛鍊學生個人的溝通交流能力,瞭解更多的健康知識,提高對健康的認識,在實踐中獲得經驗,爲以後的工作奠定基礎。
調查方法:
在對居民進行問卷調查,隨機發放問卷並回收已填問卷,然後統計分析,並且尋找解決方法,給居民提出有利於健康的建議。其中發放50份問卷,回收50份,回收率100%。
調查問卷:
本問卷採用的是不記名的方式,保護您的隱私,謝謝您的支持與配合。
1、性別__ A 男 B 女
2、年齡__ A 30歲以下 B 30—39歲 C 40—49歲 D 50—59歲 E 60歲及以上
3、文化程度__A小學以下 B小學 C初中 D高中或中專 E大專及以上
4、您抽菸嗎?__ A抽 B不抽 C已戒菸
5、您是否喝酒過量?__ A經常 B偶爾 C沒有
6、您會鍛鍊身體嗎?__ A經常鍛鍊 B偶爾鍛鍊 C沒有鍛鍊
7、您覺得您身體健康狀況怎麼樣?__A好 B一般 C差 D很差
8、您有沒有參加農村合作醫療?A 參加 B沒參加
9、您覺得身體不舒服時有沒有去醫療機構檢查治療? __A有 B 沒有
10、您不去檢查治療的原因是什麼?__A覺得無大礙 B不願花錢 C醫院沒有必要的檢查太多 D沒有時間E醫院服務差 F其它
11、您患小病時一般會選擇哪裏就醫?__ A自己喫點藥或不管它 B村衛生室或私人診所C鄉鎮醫療機構 D縣醫院 E市醫院及其它
12、您選擇上述方式治療的原因是什麼?__A便宜 B離家近C水平高 D定點單位 E有熟人或信任的醫生 F服務態度好 G其他
13、您會定期的’做體檢嗎?__ A會 B不會
14、您體檢時發現有小病時會及時做治療嗎?__A會 B不會
15、您或您親戚的孩子有沒有計劃免疫接種卡或手冊?__ A有 B沒有 C不知道
16、若是疫苗接種花錢,您還會主動讓孩子接種嗎?__
A會 B不一定 C不會
17、目前你是否患有以下慢性病(多選)
A風溼性關節炎 B高血壓 C慢性支氣管炎 D冠心病 E糖尿病 F高血脂 G其他
18、患病後你選擇就醫的原因有哪些(單選)
A衛生所離家近 B價格便宜 C 醫生技術好 D就醫讓我感到安全E醫療機構服務態度好 F設備條件好 G醫院有熟人 H其他
19、患病後不選擇到醫療機構就醫的原因有哪些(單選)
A自覺病情輕 B經濟困難,負擔不起 C沒有時間 D交通不便 E其他
20、你獲取健康保健知識的途徑有哪些(多選)
A電視 B報刊書籍 C醫護人員D同事朋友 E社區宣傳欄 F其他
21、你希望今後獲得哪些醫療衛生保健方面的服務(單選)
A定期健康體檢 B健康教育講座(如:簡單的病後護理、疾病預防)C社區定期爲老年人組織義診活動 D簡化醫保報銷手續 E社區提供家庭醫療服 F沒有需求
22、近三年你或您的家人由於看病大概花費多少__報銷了多少__有沒有爲看病借錢?
調查結果
1.調查對象的家庭人口數
本次調查100戶居民,350人,男性165人、女性185人。平均每戶3.5人,其中每戶2口人的有5戶,佔5%,每戶3口人的有32戶,佔32%,每戶4口人的有46戶,佔46 %,每戶5口人的有10戶,佔10%,每戶5口以上的有7戶,佔7%。調查中,我們發現隨着每戶家庭人口的增多,也影響着居民的健康狀況,人口數多的家庭的疾病發病率也較高。
2.羅城村農民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主要是由個人情況(如年齡、受教育程度、生活態度等)確定。一直以來我國農民的
基本任務就是農業生產,且絕大部分屬於重體力勞動,對身心健康水平要求較高。然而,由於受傳統的自給式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農民形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問卷調查顯示受試者中有飲酒習慣的農民有154人,佔被調查人數的44%;抽菸習慣的農民有142人,佔被調查人數的40.6%。
3.XX村農民的身體健康狀況
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受試者中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及其他常見病的人數分別佔總樣本的6.67%、5.80%、8.70%、2.90%、1.45%和4.93%,農民傳統的生活方式是形成一些慢性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而這些疾病由於發病隱蔽,患病時間長,人們容易對之疏忽和放鬆警惕,一旦發病,將給患者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而且越來越嚴重地影響着農民的生活水平與健康狀況。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