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亂收費情況調查報告參考(通用3篇)

學校亂收費情況調查報告參考 篇1

  我校認真按照黑龍江省農墾綏化物價分局價格監督檢查規定的內容進行收費自查自糾。現將本次收費自查自糾情況彙報如下:

  1、成立各校收費自查自糾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爲校長,副組長爲中小學部副校長,成員爲學校其他行政及2名教師代表。範圍爲20xx年春季學校各項收費情況。

  2、各學校嚴格推行“一費制”收費辦法。在收費過程中嚴格執行有關教育收費政策,沒有超出範圍,超出標準,也沒有擅自違規收費。其中的自願徵訂項目遵循學生家長自願原則.

  3、學校實施“陽光收費”,全面實行收費公示制度,通過收費公示欄公佈收費項目、標準、和依據。沒有違規收取“擇校費”和“借讀費”,沒有違反國家規定將捐資、贊助費用與入學掛鉤的亂收費行爲。讓家長學生交費交的明白,交的心中有數。

  4、學校嚴格執行上級有關部門和學校關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精神,不分快慢班、尖子班、特長班、提高班和興趣班。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教師也不進行集體性的加班加點。

  5、學校沒有強制學生收費行爲,也沒有私自統一收取其它違規費用,一切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無強制亂收費行爲。學校在完成代收服務收費過程中,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收費,沒有搭車收費行爲。

  總之,學校在以後的工作中,緊跟上級部門步伐,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嚴肅教育收費紀律,定期進行收費自查,把收費工作落到實處。

學校亂收費情況調查報告參考 篇2

  近期,我局組織四個城區審計力量開展了對中小學校的行業審計。審計發現,被審計中小學校均不同程度的存在違規收費行爲。近年來,學校亂收費已經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

  學校亂收費爲什麼屢禁不止,已不僅僅是一箇簡單的經濟問題,而是涉及到如何保證教育資源、教育機會公平分配的根本性問題,亟待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並採取措施加以改進完善。

  一、學校收費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學校亂收費名目繁多。

  審計發現,學校亂收費行爲主要有以下幾類:

  1、課內內容課外補,違規開展寒暑假和課外有償補課;

  2、違規向社會培訓機構出租校舍,部分在職教師參與有償補課;

  3、違規招收無學籍借讀生並收取借讀費;

  4、將本因由學校公用經費開支費用轉嫁到學生身上,如向學生收取水費、電費、空調費等;

  5、服務性和代收費收取不規範,如教輔材料資料氾濫及教輔資料費超標準收取未據實結算等;

  6、違反自願原則強制性收費,如無論是否住校,一概收取住宿費;

  7、以開辦各種特色班、興趣班的名義違規收費等;

  8、違反招生規定降分錄取,以分數換經費等;

  9、違反規定以建校費、招生費、集資費等名義收取的與入學掛鉤的贊助費、捐資助學費等;

  10、以家長委員會名義收取班費、運動會費等等。

  二是學校亂收費帶有一定的隱祕性。

  各審計組在審計過程中發現,各學校的亂收費行爲隱蔽性越來越強,特別是對於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校而言。“一費制”在全國範圍的普遍實行後,明裏亂收基本上“治”住了。但同時,某些學校出現了變相“亂收費”的現象,增加了查處和治理的難度。

  如有的學校通過成立家長委員會收錢,有的班主任老師委託班委會代收等,五花八門,部分收費打着“自願”的旗號,實爲不自願的自願,其實,這種“軟收費”比起明收費、硬收費更可怕,更具有隱蔽性和欺騙性。學校亂收費給經濟困難家庭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

  三是學校亂收費資金管理混亂。

  審計發現,被審計學校的違規收費取得資金大部分資金未上繳財政非稅專戶,大量資金私存私放在個人賬戶,失去監管,管理混亂。如某中學各年級組以家長委員會名義收取寒暑假、週末及晚自習640萬元,並存於學校職工個人賬戶,遊離賬外形成“小金庫”。審計發現,各學校私存私放資金不同程度的存在挪用公款、亂髮濫補、白條報銷等一系列違規行爲。

  二、學校亂收費原因分析

  一是教育經費短缺,導致學校亂收費現象屢禁不止。

  隨着國家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運行,教育經費總量雖然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相對於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而言,教育經費短缺的狀況並沒有得到根本緩解。於是,教育投入的不足滋生了一部分學校的亂收費現象。

  如某中學缺編34個,按該校教師年平均工資42837元計算,該校兩年需自籌費用291萬元,財政投入不足從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學校的亂收費行爲。

  二是利益驅動,亂收費成爲提高教師福利待遇的來源。

  學校本應是教書育人的搖籃,但受利益驅動和財經法紀意識淡薄的影響,部分學校以激發教師積極性爲由,巧立各種名目向教師發放錢物,審計發現,被審計學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亂髮濫補的行爲。

  以某中學爲例,20xx年、20xx年兩年在基本工資、津補貼、績效工資等正常工資之外,發放各種、補助等1947萬元,按在校教師267人計算,人均發放補助72921元。該學校以家長委員會名義收取並私存私放的寒暑假、週末及晚自習640萬元,其中用於節假日補助、會議補助、招生補助、班主任補助、交通費、誤餐費等192萬元,佔“小金庫”資金總額的30%。

  三是查處不到位,學校的亂收費行爲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1、部分亂收費有一定的社會需求。

  傳統的應試教育和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高強度的升學壓力和家長望子成才的期望,學生、家長多自願要求補課,在這種情況下,的收取變得不合規但合情。

  2、社會監督缺位。

  絕大多數學校利用亂收費改善辦學條件,獎勵教學成績好的教師,博得了社會的同情和諒解,即使部分家長對學校違規收費有異議,受從衆心理的影響,擔心孩子在學校“受委屈”,不願向有關部門舉報,導致社會監督的缺位,助長了亂收費行爲的發生。

  3、監管部門執法不嚴。

  當學校被查出存在違規收費行爲時,監督管理部門多從輕查處,或只對學校進行罰款,沒有完全按照責任制的要求追究學校相關人員的責任,查處不到位導致學校的亂收費行爲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三、治理學校亂收費的建議

  一是加強政策宣傳力度。

  要加強領導幹部的政策法規教育,充分認識亂收費問題的危害性,加強幹部教師的收費政策、法制觀念教育,提高依法治教的自學性。首先要由黨政“一把手”親自掛帥,分管具體工作的領導具體抓。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之間要形成上下聯動。在落實中,如果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在追究哪一級的責任。同時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引導教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榮辱觀,弘揚奉獻精神,築牢思想道德防線,自覺抵制各種亂收費行爲。

  二是加大對教育投入力度。

  要進一步加大財政對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人員經費、辦公費、業務費、設備購置費等投入力度,滿足維持學校發展的資金需要;要加強諸如農村學校等薄弱學校建設,改善軟、硬辦學條件,逐步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水平的差距,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消除“擇校生”產生的根源。同時對收費政策執行較好的學校要給予一定的經費獎勵。

  三是加大對亂收費查處力度。

  對於羣衆反映、檢查發現的教育亂收費問題,各地治理部門要依紀依規堅決予以糾正和查處,對相關責任人嚴肅追究責任。對屢禁不止、性質嚴重、影響惡劣的亂收費問題,不僅要對直接責任人給予黨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還要嚴肅追究主管部門有關負責人的領導責任。同時實行公告制,對已經查出的亂收費問題,進行社會公告,從而達到制止學校亂收費行爲。

學校亂收費情況調查報告參考 篇3

  學校亂收費爲什麼屢禁不止,已不僅僅是一箇簡單的經濟問題,而是涉及到如何保證教育資源、教育機會公平分配的根本性問題,亟待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並採取措施加以改進完善。

  一、學校收費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學校亂收費名目繁多。

  審計發現,學校亂收費行爲主要有以下幾類:

  1.課內內容課外補,違規開展寒暑假和課外有償補課;

  2.違規向社會培訓機構出租校舍,部分在職教師參與有償補課;

  3.違規招收無學籍借讀生並收取借讀費;

  4.將本因由學校公用經費開支費用轉嫁到學生身上,如向學生收取水費、電費、空調費等;

  5.服務性和代收費收取不規範,如教輔材料資料氾濫及教輔資料費超標準收取未據實結算等;

  6.違反自願原則強制性收費,如無論是否住校,一概收取住宿費;

  7.以開辦各種特色班、興趣班的名義違規收費等;

  8.違反招生規定降分錄取,以分數換經費等;

  9.違反規定以建校費、招生費、集資費等名義收取的與入學掛鉤的贊助費、捐資助學費等;

  10.以家長委員會名義收取班費、運動會費等等。

  二是學校亂收費帶有一定的隱祕性。

  各審計組在審計過程中發現,各學校的亂收費行爲隱蔽性越來越強,特別是對於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校而言。“一費制”在全國範圍的普遍實行後,明裏亂收基本上“治”住了。但同時,某些學校出現了變相“亂收費”的現象,增加了查處和治理的難度。

  如有的學校通過成立家長委員會收錢,有的班主任老師委託班委會代收等,五花八門,部分收費打着“自願”的旗號,實爲不自願的自願,其實,這種“軟收費”比起明收費、硬收費更可怕,更具有隱蔽性和欺騙性。學校亂收費給經濟困難家庭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

  三是學校亂收費資金管理混亂。

  審計發現,被審計學校的違規收費取得資金大部分資金未上繳財政非稅專戶,大量資金私存私放在個人賬戶,失去監管,管理混亂。如某中學各年級組以家長委員會名義收取寒暑假、週末及晚自習640萬元,並存於學校職工個人賬戶,遊離賬外形成“小金庫”。審計發現,各學校私存私放資金不同程度的存在挪用公款、亂髮濫補、白條報銷等一系列違規行爲。

  二、學校亂收費原因分析

  一是教育經費短缺,導致學校亂收費現象屢禁不止,隨着國家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運行,教育經費總量雖然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相對於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而言,教育經費短缺的狀況並沒有得到根本緩解。於是,教育投入的不足滋生了一部分學校的亂收費現象。

  如某中學缺編34個,按該校教師年平均工資42837元計算,該校兩年需自籌費用291萬元,財政投入不足從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學校的亂收費行爲。

  二是利益驅動,亂收費成爲提高教師福利待遇的來源。

  學校本應是教書育人的搖籃,但受利益驅動和財經法紀意識淡薄的影響,部分學校以激發教師積極性爲由,巧立各種名目向教師發放錢物,審計發現,被審計學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亂髮濫補的行爲。

  以某中學爲例,20__年、20__年兩年在基本工資、津補貼、績效工資等正常工資之外,發放各種、補助等1947萬元,按在校教師267人計算,人均發放補助72921元。該學校以家長委員會名義收取並私存私放的寒暑假、週末及晚自習640萬元,其中用於節假日補助、會議補助、招生補助、班主任補助、交通費、誤餐費等192萬元,佔“小金庫”資金總額的30%。

  三是查處不到位,學校的亂收費行爲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1.部分亂收費有一定的社會需求。

  傳統的應試教育和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高強度的升學壓力和家長望子成才的期望,學生、家長多自願要求補課,在這種情況下,的收取變得不合規但合情。

  2.社會監督缺位。

  絕大多數學校利用亂收費改善辦學條件,獎勵教學成績好的教師,博得了社會的同情和諒解,即使部分家長對學校違規收費有異議,受從衆心理的影響,擔心孩子在學校“受委屈”,不願向有關部門舉報,導致社會監督的缺位,助長了亂收費行爲的發生。

  3.監管部門執法不嚴。

  當學校被查出存在違規收費行爲時,監督管理部門多從輕查處,或只對學校進行罰款,沒有完全按照責任制的要求追究學校相關人員的責任,查處不到位導致學校的亂收費行爲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三、治理學校亂收費的建議

  一是加強政策宣傳力度。

  要加強領導幹部的政策法規教育,充分認識亂收費問題的危害性,加強幹部教師的收費政策、法制觀念教育,提高依法治教的自學性。首先要由黨政“一把手”親自掛帥,分管具體工作的領導具體抓。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之間要形成上下聯動。在落實中,如果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在追究哪一級的責任。同時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引導教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榮辱觀,弘揚奉獻精神,築牢思想道德防線,自覺抵制各種亂收費行爲。

  二是加大對教育投入力度。

  要進一步加大財政對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人員經費、辦公費、業務費、設備購置費等投入力度,滿足維持學校發展的資金需要;要加強諸如農村學校等薄弱學校建設,改善軟、硬辦學條件,逐步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水平的差距,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消除“擇校生”產生的根源。同時對收費政策執行較好的學校要給予一定的經費獎勵。

  三是加大對亂收費查處力度。

  對於羣衆反映、檢查發現的教育亂收費問題,各地治理部門要依紀依規堅決予以糾正和查處,對相關責任人嚴肅追究責任。對屢禁不止、性質嚴重、影響惡劣的亂收費問題,不僅要對直接責任人給予黨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還要嚴肅追究主管部門有關負責人的領導責任。同時實行公告制,對已經查出的亂收費問題,進行社會公告,從而達到制止學校亂收費行爲。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