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景區考察學習實踐報告(通用3篇)
大學生景區考察學習實踐報告 篇1
一、景點介紹:
1、江嶺風光:
這是婺源田園風光的代表。從江嶺開始,公路始終在山間盤旋,從江嶺向下看,只見層層梯田,曲折的線條,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邊聚集的三、四個村莊,四周圍繞着青山,構成了一副極美的婺源農村風光畫卷。
2、高山平湖:
婺源北部多山,夾在山間的爲一條條的小溪小河,因地勢特點,這些小河落差極大,水能資源豐富。因此在這些小河出山谷的隘口,築起一道道短短的大壩,依靠四周的高山便可把這些水截住,因而在高山的環繞下,形成了一箇大型的湖泊,這就是鑲嵌在青山之間的高山平湖。
山區的湖離不開山,因此山水相映便是這種湖光山色的美了。而婺源的湖更離不開點綴在湖邊的村莊,這一個個的村莊點綴在青山綠水之中,更宛若世外桃源一般。讓人看後油然而生在此長住的念頭。這就是婺源的湖泊給人的想象。
3、慶源古村:
婺源的村莊歷史都比較悠久,但爲何慶源如此吸引人呢?應當是村莊與環境的自然巧妙地融合,給人一種和諧的感覺吧。
說慶源村爲世外桃源一點也不爲過,它四周大山環繞,我們乘車在不斷的上山,又不斷地下山,令人懷疑前面除了山還是山,但反覆之後,眼前豁然開朗,出現了一箇寬闊的山間谷地,而慶源就在這大山的環抱中,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村莊沿着一條湍急的小溪兩岸而建,呈一長長的船形,而村中央的一棵1300多年的古銀杏樹就是這艘船的桅杆了。沿着村莊河邊的青石板街道而走,每隔十幾、二十米便有一座長長的石板鋪成的小橋,供兩岸的人行走,依河的店鋪多在河邊建起供行人休息、納涼的長條靠椅,這就是慶源一箇極具特色的美人靠了。
村莊到處種滿了梨樹,依河還有桃樹等,村莊外是大片的稻田,我於3月底去過一次,開滿了油菜花,遠遠望去:金黃色的油菜花、村中雪白的梨花、溪邊粉紅的桃花,加上粉牆黛瓦徽式古民居,這一切令人驚歎:好一箇世外桃源。
村莊中保留有:“大史弟”、“大夫弟”、“資政弟”等官宅;“福綏堂”、“敬慎堂”等商宅。
4、去這些地方的沿途風光。
從江嶺開始,公路始終在山間穿行,一路風光十分優美,從一級站開始,湖光山色始終出現在公路邊。從去段莘大路轉向慶源的途中,是觀賞高山平源的最佳地點,隨着山勢的上升,湖泊一點一點地出現在眼底,這時選擇一箇地方下車或索性徒步都是一箇好的決定。
二、交通問題
江嶺、高山平湖、慶源的交通極爲不便。強烈建議自駕車或包車前往。甚至可以選擇徒步。
1、乘當地的交通工具
當地經過江嶺、高山平湖的車有到段莘、官坑、慶源的車,但車次很少,早上多從這些地方去縣城等大鄉鎮,近中午返回,慶源村爲公路盡頭,這個村每天有一趟中巴,往返縣城一次,二輛農用車去曉起、江灣等地。因此坐當地的交通工具極爲不便。
2、包車或自駕車:
①從江灣或曉起包摩的去,估計有半天時間就差不多了,價格應當在40元左右。這種方式的好處是隨意,而且完全可以觀賞沿途的風光。適合二、三個人的遊客。
②如果有四人以上,建議包車前往,一般可以包當地的面的甚至是農用車,價格還便宜。估計應當在100元以內,半天時間。
③自駕車,這是很方便的了,只是注意安全駕駛,稍後我會專門介紹。
3、徒步:
如果是從曉起出發,乘車雖然感覺距離比較遠,但多是在山中繞來繞去,實際上直線距離並不遠,因此,也可選擇徒步,從曉起出發,大約一天時間走完,到達慶源,沿途多有青石板小路。因時間關係,沒有仔細問清怎麼走。建議走一處問一處,注意的是高山平湖在當地要說是去“一級站”,然後從這徒步去慶源約5公里。
也可以選擇一般徒步,建議選擇從高山平湖到慶源這一段,如果是坐當地的交通車,在去慶源的路口下,從這裏徒步到慶源也就四到五華里左右,而車輛卻要在山上繞來繞去十幾裏,當地人說乘車與走路的是差不多同時間到。
4、路面及安全問題:
如果是包當地的車,他們熟悉路面,基本上是放心的。但遊客自駕車來要小心爲好,從曉起到江嶺,雖然是沙土路,但安全是沒問題的,路面平整,轉彎彎度小,坡度不大,但從江嶺開始,多爲在山間的盤繞的公路,路面沒什麼大礙,但彎度極大,有多箇180度的大彎道。小心駕駛,特別是從高山平湖到慶源這一段,路面狀況差,路面窄,彎度大,一定要小心。但這一般的風光還是很好的,雖然一路艱難,卻也是值得的。
三、住宿情況:
這些地方的食宿接待能力很不完善,一般建議是一日或半日遊,但旅途中多不能按計劃完成,不能按預訂的計劃去選定地方住宿或者喫飯,那麼這些地方的情況怎樣呢?
1、江嶺:在江嶺有三個村莊可以去投宿與喫飯。一是山上的江嶺村,二是山下的東岸村和西岸村。這此地方的一些農家有接待能力,多爲五人左右,喫飯問題只能在住宿的農家解決。每年的油菜花開季節,是江嶺的旺季,多爲三月中旬到下旬這段時間。
2、高山平湖:當地稱一級站,這是一箇比較繁華的村莊,有幾家飯館:如足雲酒家,可以接待二十人左右的喫飯。這裏還有一箇賓館,是80年代建的電站招待所,是電站修建專門爲婺源人夏季避暑的一箇地方,看上去還是挺新的。條件應當是不錯的。
3、慶源村:慶源村開發得少,村莊裏還未出現營業性的飯館,只有村委會一箇食堂。農家旅館已經有了,村莊裏有一位中學教師詹雲生開的家庭旅館還是不錯的,可以住8人。因同是教師,我這次就住在他家。在慶源喫飯問題只能找住宿的農家解決了。詹雲生老師家是包晚餐、住宿和第二天的早餐,25元/人。電話是:,另外離他家不遠還有一家,詹志德,他家沒有電話,在慶源村民風還是很淳樸的,在投宿的村民家裏感覺都不錯,慶源村還有其它農家旅館,沒有一一調查清楚,如果在這裏要投宿的,可以去問一問。估計這個村的住宿接待能力爲50人以下。
這裏的住宿接待條件還比較簡陋,驢者要有心理準備,喫飯的口味也沒有專門的餐館裏的好。
四、旅遊建議:
這三個地方適合半日遊,具體建議如下:
1、包車、自駕車半日遊:從曉起出發,約中午前後返回,可在一級站喫中飯。下午安排去北線延村、思溪、清華等。
2、徒步一日遊:從曉起乘車到江嶺,2元/人,包摩的估計5元/人。從江嶺開始徒步到一級站(高山平源),再到慶源,在一級站喫中飯,到慶源投宿。
3、計劃去段莘、官坑徒步到北線的浙源嶺腳的,可以從曉起出發,遊這三個地方,到段莘喫中飯,然後下午開始徒步。
以上安排是以曉起出發爲中心進行,具體怎麼安排靈活而定,僅供參考。
五、存在的問題:
這三個景點過去都無需門票,沒有一點商業氣息,因而也是一些遊客推薦去的原因。但自今年春節以來,慶源已經開始收門票了,而具定價爲15元/人。比北線的理坑還貴,幸好可以與他們討價還價,一般可還到10元/人,學生證一樣可半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交通安全問題,無論是自駕車還是坐當地的摩的,都要提醒司機注意安全。
大學生景區考察學習實踐報告 篇2
一、注重人性化服務。
重視服務的人性化,充滿對遊客關懷。加強對旅遊消費者服務需求的研究,創新服務內容。潛心研究遊客消費心理,能夠及時發現遊客的服務需求。遊客在接受服務的同時,也希望感受到他被人接受並被尊重。所以服務並不能爲服務而服務,而要一切爲滿足和超越遊客期望,充分人性化和人文關懷,使遊客的精神回報最大化。人性化服務落實到具體的建築設計上就是要研究遊客身處此境遊玩時的各種需求,如上圖左爲上海世博園城市生命館門前的長廊,該長廊在鋼結構基礎上在頂部加了一些綠色垂吊裝飾,給人帶來綠意盎然視覺感受,在炎熱的夏天在下面走過清風徐徐必然無比愜意。上圖右爲寧波滕頭生態旅遊區內拱橋旁的無障礙設施,設計細節的一點小小創新,帶給遊客的是切實的感受。
二、關注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旅遊大環境營造好了,關鍵就在細節服務上。抓旅遊就要抓服務,抓服務首先抓細節。從大處看,做好細節服務關乎城市品牌塑造,代表着城市的文明形象。當前,全國範圍內,除旅遊景區本身固有的區位特色等自身優勢外,旅遊競爭更多的是景區文明環境的競爭、優質細節服務的競爭;從小處看,做好細節服務是旅遊經濟自身發展的需要,是以人爲本的需要。隨着旅遊業的日趨火爆,遊客對旅遊接待設施、旅遊產品和服務質量將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只有提升旅遊服務水平,做細人性化服務,才能留住遊客。相反,慢待遊客、冷落遊客、掃遊客的興,將直接影響旅遊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細節體現完美,細節提升形象。景區的道路交通標誌、安全警示標誌、景區文字規範、景區平面圖、導覽圖、引導標識、環境衛生等方面都有可能成爲遊客關注和評價的細節。下圖爲上海世博園中圖文並茂的標示牌,滿足不同層次遊客需求。
三、環保節能。
我們在提升整體環境時也不能忽視環境保護和節約能源,環境保護無疑是曲江新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措施,節約能源一來是積極相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二來也是降低我們景區將來管理運營成本的有力措施。以下左圖爲寧波滕頭生態旅遊區公共衛生間內的採光天花板,採光天花板完全可以滿足該公共衛生間白天的採光要求,即環保節能同時也滿足了建築美學的要求。
大學生景區考察學習實踐報告 篇3
一、發揚專業特色,施展各自特長
我們的隊伍齊集了不同專業,不同學院,不同學校的人才,在活動中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專業特長。從支教到宣傳到文藝匯演,隊員們的各種技能和特長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注重團隊建設,規範隊伍制度
建立隊伍內部建設制度,從隊員守則及隊伍管理辦法兩大方面進一步促進團隊建設。通過制定各項規章制度條例,明確團隊的職責;同時我們還運用一系列的團隊建設辦法,增強了隊員對隊伍的熱愛及歸屬感。即保證了團隊在運行機制上的靈活、規範,又增強了隊伍的文化建設,實現精神激勵。
三、實踐內容豐富,活動成效顯著
乘志願之風,在九天的時間裏,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陽光志願服務活動,有愛國圖片展覽,信息大篷車主題宣傳,愛國電影進農村,特色支教,信息調研,多彩文體等活動,其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多樣,意義非凡,成效顯著,取得了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與肯定,獲得了當地羣衆的一致好評。其中有兩項活動的通訊稿刊登在《清遠日報》上。
四、擁喜悅而精彩,懂分享而永恆
我們展現了當代大學生良好的形象,發揚了華師學子不怕苦不怕累的優良作風,並將各自的專業知識學以致用,體現了各自的專業特色;我們收穫了寶貴的友誼,學會了感恩,感謝身邊的朋友在困難時給與我們幫助,感謝那些給過我們信任與支持當地政府、羣衆與學生!
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們三下鄉活動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圓滿結束,大家帶着一份感動與思考回程,回想我們分別的那一幕,回想我們與浛洸一中小朋友,回想浛洸人民共同度過的那點點滴滴,回想我們26人留下的下鄉足跡,回想這些天來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真的爲自己的人生增添了不少的經驗和收穫,它也是這片天空下不滅的回憶,這將成爲我們人生的一筆財富,值得我們永遠珍藏!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