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實驗室安全管理自查報告(精選3篇)
生物實驗室安全管理自查報告 篇1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爲更好的落實實驗室生物安全的各種制度和規定,我院成立了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領導組、專家組和辦公室,領導組由院長陳剛親自掛帥,成員包括業務副院長、科教科主任、檢驗科主任等,專家組由業務副院長、科教科主任、檢驗科主任等組成,辦公室設在科教處,同時任命了實驗室生物安全負責人,具體負責我院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明確了各自的職責。
二、建章立制,提供保障
爲了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嚴格落實《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根據我院實驗室情況編制了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制定了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實驗室人員准入制度、實驗室內務管理制度、實驗室人員生物安全行爲規範、實驗室設備生物安全技術規範、生物安全人員培訓、考覈制度、實驗室菌(毒)種和生物樣本安全保管制度、實驗室廢棄物管理制度、實驗室消毒隔離制度、標本溢灑處理流程等制度,同時制定了生物危害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傳染病職業暴露後應急預案、化學危險品溢出後應急預案等生物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爲發生生物安全事件後應急處理提供保證。
三、佈局合理,設施完備
按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要求,我們對實驗室進行了比較合理的分區,分爲污染區、半污染區和清潔區,不同區域之間無交叉分佈,實驗室門有可視窗,並標示有生物安全標識和生物安全危害警告,在實驗室出口,設置了更衣室,有放置個人用品的櫃子,工作人員個人衣物與實驗室工作服及物品分開存放,實驗室檯面、牆壁、天花板和地面均能做到易清潔、無滲水、耐化學品和消毒劑的腐蝕,各個實驗室出口均配備了感應式洗手設施,病原微生物實驗室配備了生物安全櫃、洗眼器,在實驗室通道中間安裝了應急噴5 / 7
淋裝置,同時各實驗室配備了足夠的生物安全防護用品和器材,實驗室配備有高壓蒸汽滅菌器,實驗室有可靠的電力供應,其中兩臺儀器配備有備用電源,實驗室所有設備功能正常,狀態良好,並進行定期維護,每天早晨均監測室內環境參數,且參數符合工作要求和衛生相關要求。
四、健全監督,保障運行
按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要求我們對醫院實驗室進行了實驗室生物安全風險評估,明確了實驗室生物安全危害及風險,做到了心中有數,根據評估提供必要的`生物安全保障,確保實驗室工作人員生物安全。
爲了做好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根據上級文件要求我院任命兩名同志爲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督員,負責監督檢查實驗室技術規範和操作規程的落實情況。制定了不符合生物安全要求事件的反饋和糾正措施程序及時發現和解決生物安全隱患,同時定期召開生物安全管理會議,總結工作,持續改進生物安全管理。
五、全面培訓,提高素質
爲了規範工作人員的實驗室生物安全行爲,利用各種形式組織科室工作人員開展《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及實驗室生物安全制度、生物安全應急預案、實驗室個人安全防護、實驗室標準的操作規程等方面的培訓,並定期進行考覈。通過各級各類生物安全知識全面系統的培訓和考覈,加強了提高科室人員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意識,規範了實驗室工作人員生物安全的行爲,保證生物安全各項制度的落實。
六、強化管理,規範行爲
實驗室每年對工作人員進行實驗室生物安全的考覈,工作人員均需考覈合格並取得資質,同時實驗室工作人員每年進行健康檢查,並建有實驗室工作人員健康檔案,所有實驗室的活動均符合有關國家標準、技術規範和操作規程,非實驗物品不得進入實驗室,實驗操作人員防護水平符合相關規定,實驗室垃圾廢物處理人員需經過相關知識培訓方能上崗。
實驗室的所有標本均取自臨牀患者標本和醫院感染監測標本,使用完畢後標本暫存於專用標本儲存冷藏櫃中,乙肝陽性標本冷凍保存,病原微生物菌(毒)種不做保存,達到保存期限的標本及實驗完畢的微生物標本均經過高壓蒸汽滅菌後集中處理。
實驗室只貯存微生物室內質量控制使用的標準菌株,保存於—86℃的冰櫃中,並指定專人負責菌種的保藏,做到雙人雙鎖,並建立所保藏的菌種名錄清單,對菌種進行嚴格的登記,包括購進日期,使用、銷燬情況,銷燬人、方法、數量等,確保菌種安全。
實驗室產生的垃圾、廢物嚴格執行分類收集原則,並有內部交接記錄,實驗室內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株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廢棄前均在室內進行高壓蒸汽滅菌處理,實驗室設備維護、修理、報廢移出實驗室前均經過清潔、消毒滅菌,實驗設備產生的廢液均經過消無害化處理,實驗室排放的廢水廢氣符合國家規定。
以上是20xx年以來我院檢驗科生物安全工作的簡要彙報,今後我們要對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標準,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規範生物安全行爲,保證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爲醫院的整體發展做好服務,使檢驗科的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
生物實驗室安全管理自查報告 篇2
(一)符合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體系規劃並依法履行有關審批手續;
(二)經國務院科技主管部門審查同意;
(三)符合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築技術規範;
(四)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經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查批准;
(五)生物安全防護級別與其擬從事的實驗活動相適應。
前款規定所稱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體系規劃,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制定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體系規劃應當遵循總量控制、合理佈局、資源共享的原則,並應當召開聽證會或者論證會,聽取公共衛生、環境保護、投資管理和實驗室管理等方面專家的意見。三級、四級實驗室應當通過實驗室國家認可。
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確定的`認可機構應當依照實驗室生物安全國家標準以及本條例的有關規定,對三級、四級實驗室進行認可;實驗室通過認可的,頒發相應級別的生物安全實驗室證書。證書有效期爲5年。一級、二級實驗室不得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三級、四級實驗室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實驗目的和擬從事的實驗活動符合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的規定;
(二)通過實驗室國家認可;
(三)具有與擬從事的實驗活動相適應的工作人員;
(四)工程質量經建築主管部門依法檢測驗收合格。
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對三級、四級實驗室是否符合上述條件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發給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的資格證書。
取得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資格證書的實驗室,需要從事某種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的,應當依照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的規定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批准。實驗活動結果以及工作情況應當向原批准部門報告。
生物實驗室安全管理自查報告 篇3
年級班實驗人:組次:試驗時間:
一、探究目的
1、通過探究幫助學生理解樺尺蠖體色變化的`整個過程。
2、理解保護色對生物生存的意義。
二、探究步驟
1、發現並提出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制定計劃:
4、實施計劃:認真記錄和分析探究的過程和結果和。
5、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表達交流。
三、討論
1、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間有什麼變化?
2、第一代和第五代之間又有什麼變化?
3、你能推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嗎?從中你能簡單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嗎?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