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報告[薦](通用6篇)
實驗報告[薦] 篇1
這次實驗,我們進行了電工實驗。實驗的目的是爲了讓我們瞭解電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電路元件的使用方法。
在實驗中,我們首先學習了電路的基本理論和概念,然後進行了實際操作。我們使用了一些基本元件,如電阻器、電容器、二極管等,來搭建和測試電路。
通過這次實驗,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電路的重要性和複雜性。電路中的每個元件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而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非常複雜的。因此,我們需要對電路理論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正確地設計和搭建電路。
此外,我也學會了如何使用一些基本的電路元件,如電阻器、電容器、二極管等。我瞭解到每個元件都有其特定的電阻、電容、導電率等參數,這些參數決定了其在電路中的功能和作用。
最後,我認爲這次實驗讓我更加深入地瞭解了電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電路元件的.使用方法,同時也增強了我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相信這些知識和經驗將對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以上是一份電工實驗心得範例,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修改。
實驗報告[薦] 篇2
一、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岩漿分結礦牀形成的地質條件及礦牀特點。
2、瞭解礦牀成礦作用與含礦岩漿分異作用之間的關係。
3、分析礦牀成礦作用過程及礦牀形成機理,瞭解礦牀的分佈規律,指導找礦和礦牀評價。
二、實驗內容:
陝西松樹溝鉻鐵礦礦牀
標本:
礦石:1-條帶狀鉻鐵礦、2-緻密塊狀鉻鐵礦、3-稠密浸染狀鉻鐵礦、4-中等浸染狀鉻鐵礦、5-稀疏浸染狀鉻鐵礦、6-星散浸染狀鉻鐵礦。
礦體圍巖:7-含斜輝橄欖岩、8-中粗粒純橄欖岩、9-蛇紋石化橄欖岩、10-透輝巖。
蝕變巖:11-蛇紋岩、12-透閃石化蛇紋岩、13-滑石巖、14-蛭石巖。
超基性岩體的`主要圍巖:15-斜長角閃片岩。
次生作用產物:16-菱鎂礦。
三、標本觀察
1、巖體圍巖:注意巖體侵入圍巖的岩石類型及其變質時代。
2、含礦巖體:注意根據主要礦物粒度認識細粒和中粗粒純橄巖的特徵,並根據礦物成分和含量區別純橄巖和斜輝輝橄巖。
3、礦石:條帶狀構造:注意鉻鐵礦結晶粒度及組成條帶在純橄巖中的排列方向和規模判斷是火成堆積或流動構造。浸染狀構造:鉻鐵礦晶粒大小、密集程度和在礦體產出的部位。
四、思考題
1、超基性岩體的分佈與大地構造的關係;
2、巖體中巖相分帶特點,各相間相互關係及礦化與巖相空間分佈關係;
3、巖體規模產狀及其與圍巖關係;
4、岩漿分異礦體和岩漿貫入礦體的空間分佈及其與圍巖的關係;
5、礦體產狀規模及其分佈特點;
6、分析帶狀構造礦石的成因。
參考數據:
1、鉻礦石工業要求
原生礦工業品位:Cr2O3≥8~10%
原生礦邊界品位:Cr2O3≥5~8%
砂礦工業品位:Cr2O3≥3%
砂礦邊界品位:Cr2O3≥1.5%
2、鉻鐵礦:[(Mg,Fe)Cr2O3]含鉻50~60%。
實驗報告[薦] 篇3
一、實驗目的和要求
1、通過乙酸乙酯的製備,加深對酯化反應的理解;
2、瞭解提高可逆反應轉化率的實驗方法;
3、熟練蒸餾、迴流、乾燥、氣相色譜、液態樣品折光率測定等技術。
二、實驗內容和原理
本實驗用乙酸與乙醇在少量濃硫酸催化下反應生成乙酸乙酯:
副反應:
由於酯化反應爲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只有2/3的物料轉變爲酯。爲了提高酯的產率,通常都讓某一原料過量,或採用不斷將反應產物酯或水蒸出等措施,使平衡不斷向右移動。因爲乙醇便宜、易得,本實驗中乙醇過量。但在工業生產中一般使乙酸過量,以便使乙醇轉化完全,避免由於乙醇和水及乙酸乙酯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物給分離帶來困難,而乙酸通過洗滌、分液很容易除去。
由於反應中有水生成,而水和過量的乙醇均可與乙酸乙酯形成共沸物,如表一表示。這些共沸物的沸點都很低,不超過72℃,較乙醇的沸點和乙酸的沸點都低,因此很容易被蒸餾出來。蒸出的粗餾液可用洗滌、分液除去溶於其中的乙酸、乙醇等,然後用乾燥劑去除共沸物中的水分,再進行精餾便可以得到純的乙酸乙酯產品。
表一、乙酸乙酯共沸物的組成與沸點
三、主要物料及產物的物理常數
表二、主要物料及產物的物理常數
四、主要儀器設備
儀器100mL三口燒瓶;滴液漏斗;蒸餾彎頭;溫度計;直形冷凝管;250mL分液漏斗;50mL錐形瓶3個;25mL梨形燒瓶;蒸餾頭;阿貝(Abbe)折光儀;氣相色譜儀。
試劑冰醋酸;無水乙醇;濃硫酸;Na2CO3飽和溶液;CaCl2飽和溶液;NaCl飽和溶液。
五、實驗步驟及現象
表三、實驗步驟及現象
實驗裝置圖:
六、實驗結果與分析
由粗產品洗滌、蒸餾後得三瓶分餾產物,均爲無色果香味液體,其質量如下:
1.前餾分(溫度穩定以前):43.38g-35.15g(1號錐形瓶質量)=8.13g;
2.中餾分(溫度穩定在76℃時):39.72g-32.67g(2號錐形瓶質量)=7.05g;
3.後餾分(溫度迅速下降後):34.28g-31.25g(3號錐形瓶質量)=3.08g。
取中餾分在氣相色譜儀上測定純度,測得乙酸乙酯含量爲99.9243%。另有一種雜質,含量爲0.0757%,預計爲未洗淨的乙醇,因爲過量Na2CO3未洗淨,部分CaCl2與之反應生成了CaCO3,剩餘的CaCl2不能把乙醇全部除盡。因此純度雖然較高,但仍有可以改進之處。
在阿貝折光儀上測得室溫(20℃)下折光率爲1.3727。
七、思考題
1、利用可逆反應進行合成時,選擇何種原料過量時,需要考慮哪幾種因素?
答:通常過量的原料必須具有以下優點:相對成本較低、易得、對環境和人體的影響更小、引入的副反應更少、反應完成後更容易從體系中去除或回收。
2、粗乙酸乙酯中含有哪些雜質?
答:未反應完全的乙醇、乙酸,酯化反應同時生成的水,溶入的極少的硫酸等。若酯化反應溫度控制不當,高於140℃,乙醇分子間脫水,會有乙醚生成;高於170℃,乙醇分子內脫水,會生成乙烯。
3、能否用濃NaOH溶液代替飽和Na2CO3溶液洗滌?
答:不能。酯化反應是可逆反應,生成的乙酸乙酯在強鹼作用下很容易水解成乙醇和乙酸,影響產率。且加入飽和Na2CO3溶液有CO2放出,可以指示中和是否完成,不易加鹼過量。另外Na2CO3能跟揮發出的乙酸反應,生成沒有氣味的乙酸鈉,便於聞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4、用飽和CaCl2溶液洗滌能除去什麼?爲什麼要用飽和NaCl溶液洗滌?是否能用水代替?
答:用飽和CaCl2溶液洗滌是爲了除去乙酸乙酯中溶入的少量乙醇。
用飽和NaCl溶液洗滌是爲了除去過量的Na2CO3,否則在下一步用飽和CaCl2溶液洗滌時會產生絮狀的CaCO3沉澱。
不能用水代替。因爲乙酸乙酯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加入NaCl可以減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也就減少了這一步洗滌帶來的產物損失。另外也增加了水層的密度,分液時更容易分層,避免出現乳化現象。
八、討論、心得
1、實驗操作注意點
(1)反應溫度必須控制好,太高或太低都將影響到最後的結果。太高,會增加副產物乙醚的生成量,甚至生成亞硫酸;太低,反應速率和產率都會降低。
(2)反應過程中,滴加速度也要嚴格控制。速度太快,反應溫度會迅速下降,同時會使乙醇和乙酸來不及發生反應就被蒸出,影響產率。
(3)乙酸乙酯可與水或醇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物,共沸物的形成將影響到餾分的沸程。共沸物的組成及沸點見表一。
(4)滴液漏斗、分液漏斗等帶活塞的儀器在使用前都要先檢漏。
(5)濃硫酸在本反應中起到催化、吸水的作用,故用量比較多。
(6)因爲本實驗中水的存在對反應平衡有影響,所以所有儀器都必須乾燥,且選取基本不含水的冰醋酸和無水乙醇反應。
2、關於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在工業上的.用途很廣,主要用作溶劑及染料和一些醫藥中間體的合成。
雖然乙酸乙酯屬於低級酯,有果香味,少量吸入對人體無害。但它易揮發,其蒸氣對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濃度吸入有麻醉作用,會引起急性肺水腫,並損害肝、腎。持續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誤服者可產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有致敏作用,會引發血管神經障礙而致牙齦出血;還可致溼疹樣皮炎。若長期接觸,有時可致角膜混濁、繼發性貧血、白細胞增多等。爲了減少對實驗者健康的危害,相關操作都應在通風櫥中進行。
乙酸乙酯是易燃物,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爆炸上限爲11.5%,爆炸下限爲2%(體積分數)。與氧化劑接觸猛烈反應。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着火回燃。因此實驗合成的乙酸乙酯不能直接倒入水池,必須回收處理。
3、阿貝折光儀及折光率測定
阿貝折光儀的結構示意圖:
1.底座;
2.棱鏡調節旋鈕;
3.圓盤組(內有刻度板);
4.小反光鏡;
5.支架;
6.讀數鏡筒;
7.目鏡;
8.觀察鏡筒;
9.分界線調節螺絲;
10.消色凋節旋鈕;
11.色散刻度尺;
12.棱鏡鎖緊扳手;
13.棱鏡組;
14.溫度計插座;
15.恆溫器接頭;
16保護罩;
17主軸;
18反光鏡
測定時,試樣置於測量棱鏡P的鏡面F上,棱鏡的折光率大於試樣的折光率。如果入射光I正好沿着棱鏡與試樣的界面F射入,會發生全反射:其折射光爲零,入射角90°,折射角爲角1’0N’,即臨界角。大於臨界角的區域構成暗區,小於臨界角的構成亮區。
化合物的折光率除與本身的結構和光線的波長有關外,還受溫度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報告折光率時必須註明所用光線(放在n的右下角)與測定時的溫度(放在折光率n的右上角)。例如=1.4699表示20℃時,某介質對鈉光(D線)的折光率爲1.4699。
物質結構是折光率產生差異的根本原因。不同的物質有不同的立體構象。這使得物質對光線得吸收程度以及反射程度產生差異,使得折光率產生根本性的差異。
物質的折光率因光的波長而異,波長較長折射率較小,波長較短折射率較大。
實驗報告[薦] 篇4
實驗內容:想辦法把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開。
材料:(裝置)燒杯、玻璃棒、水、土壤等。
步驟:
1、在燒杯中裝半杯水,把土壤慢慢倒入水中。
2、用玻璃棒沿着一箇方向輕輕攪拌。
3、靜置一會兒,觀察水中的土壤。
現象:
1、土壤分成了兩層。
2、上層的.土壤顆粒小,是粘土;下層的土壤顆粒大,是砂。
實驗報告[薦] 篇5
一、 實驗目的和要求
掌握用友ERP-U8管理系統中有關係統管理和基礎設置相關內容,區分系統管理員(admin)和賬套主管各自的權限,理解系統管理在整個系統中的作用及基礎設置的重要性。掌握總賬系統初始參數的設置,理解總賬系統初始設置的意義,熟悉總賬系統日常業務處理的各種操作,掌握憑證管理、出納管理和總賬管理的具體內容和操作方法。熟悉總賬系統月末處理業務的各種操作,掌握銀行對賬、自動轉賬設置與生成、對賬和月末結賬的操作方法。
二、 實驗方法與步驟
1.啓動系統管理開始—所有程序—用友ERP-U8—系統服務—系統管理
2.以系統管理員的身份登錄系統管理系統—註冊,打開註冊系統管理對話框,輸入操作員admim,密碼爲空,單擊確定,進入系統管理
3.增加操作員權限—用戶,進入用戶管理窗口,單擊增加按鈕,按表中資料輸入操作員
4.建立賬套
賬套—建立,打開創建賬套對話框,按表中資料輸入信息,然後啓用系統
5.財務分工
權限—權限,進入操作員權限窗口,選擇800賬套,20xx年度,從左側窗口操作員列表中依次選擇各操作員,增加各自的權限,單擊退出按鈕,返回系統管理
6.基礎設置
開始—程序—用友ERP-U8—企業門戶,打開註冊企業門戶對話框,輸入信息,單 擊確定按鈕,進入用友ERP-U8企業門戶,在設置選項卡中,單擊基礎檔案菜單項, 雙擊要設置的檔案菜單,按所給資料依次輸入數據
7.登錄總賬
開始—程序—用友ERP-U8—企業門戶,打開登錄對話框,輸入信息,單擊確定
8.設置總賬控制參數
設置—選項,打開選項對話框,單擊編輯按鈕,分別按照實驗資料進行設置
9.設置基礎數據
(1)設置外幣及匯率 設置—基礎檔案—財務—外幣設置,打開外幣設置對話框,單擊增加按鈕,輸入 信息,單擊退出按鈕
(2)建立會計科目—增加明細會計科目 設置—基礎檔案—財務—會計科目,進入會計科目窗口,單擊增加按鈕,輸入資 料中的’明細科目,繼續單擊增加按鈕,輸入資料中其他明細科目的內容
(3)建立會計科目—指定會計科目 在會計科目窗口中,執行編輯—指定科目命令,進入指定科目窗口,分別選擇現 金總賬科目,銀行總賬科目,現金流量科目單選按鈕,將各自科目由待選科目選 入已選科目,單擊確認按鈕
(4)設置憑證類別 設置—基礎檔案—財務—憑證類別,選擇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單選按 鈕,單擊確定按鈕,單擊修改按鈕,單擊憑證限制類型的下三角按鈕,依次選擇, 按資料輸入限制科目
(5)設置結算方式
設置—基礎檔案—收付結算—結算方式,單擊增加按鈕,輸入結算方式編碼,名稱,單擊保存按鈕,依次輸入其他結算方式
(6)設置項目目錄—定義項目大類
設置—基礎檔案—財務—項目目錄,單擊增加按鈕,輸入項目大類名稱,單擊下一步按鈕,再單擊下一步按鈕,單擊完成按鈕
(7)設置項目目錄—指定覈算科目
在項目檔案窗口中,單擊覈算科目選項卡,,選擇項目大類,單擊>按鈕,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及其明細科目選爲參加覈算的科目,單擊確定按鈕
(8)設置項目目錄—定義項目分類
在項目檔案窗口中,單擊項目分類定義選項卡,單擊右側增加按鈕,輸入分類編碼,名稱,單擊確定按鈕,同理定義2委託開發項目
(9)設置項目目錄—定義項目目錄
在項目檔案窗口中,單擊項目目錄選項卡,,單擊右下角維護按鈕,單擊增加按鈕,輸入項目編號,名稱,分類碼,同理增加102項目檔案
10、數據權限控制設置及分配
設置—數據權限—數據權限控制設置,記錄級—科目—確定—數據權限—數據權限設置,從業務對象下拉列表中選擇科目,從用戶及角色列表框中選擇003,單擊授權按鈕,將應收款項,預付款項,應付賬款,預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從禁用列表中選入到可用列表中,單擊保存按鈕,從業務對象下拉列表中選擇部門,單擊授權按鈕,將所有部門從禁用列表中選入到可用列表中,單擊保存按鈕
11、輸入期初餘額
設置—期初餘額,依次錄入各科目的累計發生額和期初餘額,單擊試算按鈕,打開期初餘額試算平衡表對話框,期初餘額試算平衡,單擊退出按鈕.
12、以“馬方”的身份註冊進入企業門戶填制憑證
財務會計—-總賬—憑證—填制憑證,進入填制憑證窗口,增加,添加一張空白憑證。選擇“憑證類別”,輸入制單日期,輸入附單據數,按題目要求輸入相關內容,並完成相關的內容,單擊“保存”,彈出“憑證已保存成功”,單擊“確定”。
13、查詢憑證
憑證—查詢憑證,打開憑證查詢對話框,輸入查詢條件,–確定—進入查詢憑證窗口。雙擊一憑證,可顯示此張憑證。
14、修改憑證
憑證—填制憑證,進入填制憑證窗口,輸入查詢條件,–確定—進入查詢憑證窗口。
找到要修改的憑證,進行修改,然後保存。
15、沖銷憑證
憑證—填制憑證—制單—沖銷憑證,打開沖銷憑證對話框,輸入相關內容,–確定。
16、刪除憑證
憑證—填制憑證—制單—作廢/恢復憑證。
17、整理憑證
憑證—填制憑證—制單—整理憑證—打開選擇憑證期間對話框,輸入相關內容,確定。
18、出納簽字
以“王晶”的身份登錄,總賬→憑證→出納簽字”打開出納簽字查詢對話框—全部-.確認後彈跳出方框,白色方框表明還未簽字,檢查憑證是否完全正確,若完全正確,則單擊 “出納→成批出納簽字” 單擊確定,方框變成藍色且簽字人下方空格都填上王晶,說明憑證都已簽字。
審覈憑證以“陳明”會計主管的身份登錄,點擊“確定”,登錄後選擇“總賬→憑證→審覈憑證”, 單擊“確定”, 檢查憑證是否完全正確,若檢查無誤,則選擇“審覈→成批審覈”, 單擊“確定”後,憑證審覈完成憑證底部的審覈處自動簽上審覈人的姓名
19、記賬
單擊“總賬—憑證—記賬”,單擊“記賬範圍→全選”, 單擊“下一步”, 單擊“下一步”,然後單擊“記賬”,如果“期初試算平衡表”中試算平衡,就單擊“確認”,彈出“記賬完畢”,最後單擊“確認”
20、現金日記賬
以出納身份登錄,“出納—日記賬—現金日記賬”,輸入查詢條件然後單擊“確認”,雙擊一行,查看相應憑證,–退出。
21、銀行日記賬
“出納—日記賬—銀行日記賬”,輸入查詢條件然後單擊“確認”,雙擊一行,查看相應憑證,–退出。
22、.單擊選擇“出納→支票登記薄”, 選擇科目工行存款,單擊確定,單擊增加,出現一條空格,輸入相關信息,完成後退出。
23、查詢基本會計覈算賬目
“帳表—科目賬—餘額表”,單擊“確認”按鈕,彈出餘額表,對餘額表進行查詢,如果無誤,則“退出”按鈕。
“帳表—科目賬—明細賬”,單擊“確認”按鈕,彈出餘額表,對明細賬進行查詢,如果無誤,則“退出”按鈕
“帳表—部門輔助賬—部門明細賬—部門明細賬”,在部門選項中單擊“搜索”,選中要查詢的部門,然後單擊“確認”按鈕,彈出“部門明細賬”,進行查詢,如無誤,則單擊“退出”按鈕
“帳表—部門輔助賬—部門收支分析”,將選中的目標用下拉鍵拉到選項框,單擊“下一步”,選擇進行分析的月份,單擊“完成”按鈕,彈出“部門收支分析表”,按照查詢步驟開始查詢,最後單擊“退出”按鈕
24、銀行對賬
銀行對賬期初
“出納→銀行對賬期初”,會跳出銀行科目選擇對話框,選擇科目“工行存款”單擊確定,跳出銀行對賬期初對話框,單擊輸入單位日記賬調整前餘額和銀行對賬單調整前餘額後,再點擊下方“對賬單期初未達項”,跳出銀行方期初對話框,點擊增加,輸入未達賬項—銀行已收企業未收款後,單擊退出。
.銀行對賬單
“出納–銀行對帳→銀行對賬單”,跳出銀行科目選擇對話框,單擊增加,跳出關於工行存款的銀行對賬單,輸入完成後,
25、自動轉賬
以“馬方”的身份進入,“總賬—期末—轉賬定義—自定義轉賬”,點擊“增加”,彈出“轉賬目錄”對話框,按照格式填寫內容,然後點擊“確認”按鈕,在“科目編碼”中雙擊,彈出科目參照對話框,選中“財務費用”, 單擊確定, 並在“金額公式”中導入計算公式,填寫“應付利息”時,點擊“增行”,在“科目編碼”中選中“應付利息”,並在“金額公式”中導入計算公式,完成後,單擊保存,退出。
26、轉賬生成
單擊“總賬→期末→轉賬生成”,彈出轉賬生成對話框,單擊全選後,單擊“確定”,彈出一張轉賬憑證,單擊保存
27、對賬
以“陳明”的身份重新註冊進入企業應用平臺。
(1)執行“期末”|“對賬”命令,進入“對賬”窗口。
(2)將光標置於要進行對賬的月份“20xx-12”,單擊“選擇”按鈕
(3)單擊“對賬”按鈕,開始自動對賬,並顯示對賬結果。
(4)單擊“試算”按鈕。
(5)單擊“確認”按鈕。
28、結賬
(1)執行“期未”|“結賬”命令,進入“結賬”窗口。
(2)單擊要結賬月份“20xx-12”,單擊“下一步”按鈕。
(3)單擊“對賬”按鈕。
(4)單擊“下一步”按鈕,系統顯示“20xx年12月工作報告”。
(5)查看工作報告後,單擊“下一步”按鈕,再單擊“結賬”按鈕。
三、 實驗數據記錄、處理及結果分析保存
四、討論、心得
在進行此實驗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知識掌握的不夠好,很多方面只瞭解了一些皮毛而已,沒有深刻的理解。但是通過努力,我基本掌握了憑證的填制,憑證審覈、記賬的操作方法,學會了如何對已經記賬憑證進行修改。此實驗值得注意的是,未經審覈的錯誤憑證可通過“填制憑證”功能直接修改;而已審覈的憑證應先取消審覈後,再進行修改;期末業務要用到一些公式的輔助,就要格外仔細記住公示的代表不要用錯用混了,以免造成錯誤。在結賬操作之前,應仔細檢查本月憑證處理是否完成。若系統檢查出總賬與明細賬對賬不符,則不能結賬。
實驗報告[薦] 篇6
一、原理
流感病毒顆粒表面的血凝素(HA)蛋白,具有識別並吸附於紅細胞表面受體的結構,HA試驗由此得名。HA蛋白的抗體與受體的特異性結合能夠干擾HA蛋白與紅細胞受體的結合從而出現抑制現象。
二、應用
該試驗是目前WHO進行全球流感監測所普遍採用的試驗方法。可用於流感病毒分離株HA亞型的鑑定,也可用來檢測禽血清中是否有與抗原亞型一致的感染或免疫抗體。
三、缺點
只有當抗原和抗體HA亞型相一致時才能出現HI現象,各亞型間無明顯交叉反應;除雞血清以外,用雞紅細胞檢測哺乳動物和水禽的血清時需要除去存在於血清中的非特異凝集素;需要在每次試驗時進行抗原標準化;需要正確判讀的技能。
四、試驗步驟
1阿氏(Alsevers)液配製
稱量葡萄糖2.05g、檸檬酸鈉0.8g、檸檬酸0.055g、氯化鈉0.42g,加蒸餾水至100mL,散熱溶解後調pH值至6.1,
69kPa 15min高壓滅菌,4℃保存備用。(3.8%枸櫞酸鈉(3.8g枸櫞酸鈉,100ml超純水),101 kPa,20min高壓滅菌,4℃保存備用,保存期1個月)。
210%和1%雞紅細胞液的製備
2.1採血
用注射器吸取阿氏液約1mL(3.8%枸櫞酸鈉),取至少2只SPF雞(如果沒有SPF雞,可用常規試驗證明體內無禽流感和新城疫抗體的雞),採血約2~4mL,與阿氏液混合(3.8%枸櫞酸鈉),放入裝10mL阿氏液(生理鹽水)的離心管中混勻。
2.2洗滌雞紅細胞
將離心管中的血液經1500~1800 r/min離心8分鐘,棄上清液,沉澱物加入阿氏液(生理鹽水),輕輕混合,再經1500~1800 r/min離心8分鐘,用吸管移去上清液及沉澱紅細胞上層的白細胞薄膜,再重複2次以上過程後,加入阿氏液20 mL(生理鹽水),輕輕混合成紅細胞懸液,4℃保存備用,不超過5天。
2.310%雞紅細胞懸液
取阿氏液保存不超過5天的紅細胞,在錐形刻度離心管中離心1500~1800 r/min 8分鐘,棄去上清液,準確觀察刻度離心管中紅細胞體積(mL),加入9倍體積(mL)的生理鹽水,用吸管反覆吹吸使生理鹽水與紅細胞混合均勻。(此步
可省略,直接配製1%紅細胞)
2.41%雞紅細胞液
取混合均勻的10%雞紅細胞懸液1 mL,加入9 mL生理鹽水,混合均勻即可。(根據檢測血清的數量,估算一下需要的1%雞紅細胞量,可按0.3ml/每份血清)
3抗原血凝效價測定(HA試驗,微量法)
3.1在微量反應板的1孔~12孔均加入25μl PBS(生理鹽水),換滴頭。
3.2吸取25μl抗原加入第l孔,混勻。
3.3從第1孔吸取25μl,病毒液加入第2孔,混勻後吸取25μl加入第3孔,如此進行倍比稀釋至第11孔,從第11孔吸取25μl棄之,換滴頭。
3.4每孔再加入25μl PBS(生理鹽水)。
3.5每孔均加入25μl體積分數爲1%雞紅細胞懸液(將雞紅細胞懸液充分搖勻後加入)。
3.6振盪混勻,在室溫(20~25℃)下靜置40min後觀察結果(如果環境溫度太高,可置4℃環境下反應1小時)。對照孔紅細胞將呈明顯的鈕釦狀沉到孔底。
3.7結果判定將板傾斜,觀察血凝板,判讀結果。
能使紅細胞完全凝集(100%凝集,++++)的抗原最高稀釋度爲該抗原的血凝效價,此效價爲1個血凝單位(HAU)。注意對照孔應呈現完全不凝集(-),否則此次檢驗無效。
4血凝抑制(HI)試驗(微量法)
4.1根據3的試驗結果配製4HAU的病毒抗原。以完全血凝的病毒最高稀釋倍數作爲終點,終點稀釋倍數除以4即爲含4HAU的抗原的稀釋倍數。例如,如果血凝的終點滴度爲1:256,則4HAU抗原的稀釋倍數應是1:64(256除以4)。
4.2在微量反應板的1孔~11孔加入25μl PBS(生理鹽水),第12孔加入50μl PBS(生理鹽水)。
4.3吸取25μl血清加入第1孔內,充分混勻後吸25μl於第2孔,依次倍比稀釋至第10孔,從第10孔吸取25μl棄去。
4.4 1孔~11孔均加入含4HAU抗原25μl,室溫(約20℃)靜置至少30min。
4.5每孔加入25μl 1%的雞紅細胞懸液混勻,輕輕混勻,靜置約40min(室溫約20℃,若環境溫度太高可置4℃條件下進行),對照紅細胞將呈現鈕釦狀沉於孔底。
4.6結果判定
試驗成立的條件:只有陰性對照孔血清滴度不大於21og2,陽性對照孔血清誤差不超過1個滴度,試驗結果纔有效。
以完全抑制4HAU抗原的血清最高稀釋倍數作爲HI滴度。
HI價小於或等於31og2判定HI試驗陰性;HI價大於或等於41og2爲陽性。
五、HI試驗注意事項
1、合理選擇抗原和對照陽性血清。針對Re-4和Re-5株疫苗免疫採用相應抗原和對照陽性血清。
同一亞型的禽流感病毒製成的抗原,如果毒株來源不同,則可能會存在抗原性差異,從而使檢測同一血清的結果有差別。一般來講,疫苗種毒株如果與抗原所用毒株相同時,則所測得的HI效價較高。
2、合理使用和保存抗原。反應試劑要按規定保存和使用,凍乾的試劑應按照說明中規定的體積重新溶解並保存。要避免雜菌污染,因爲污染所造成的非流感起源的凝集素也可與所有抗血清發生非特異反應。爲避免反覆凍融和細菌污染,可以無菌操作將試劑分裝成小包裝。
3、反應溫度不能太高。若在37℃(如溫箱)下進行,
血凝抑制實驗報告三隨着養殖業的飛速發展和廣大養殖戶科學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普遍認識到實驗室檢測技術在臨牀應用的重要性。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雞新城疫微量血凝試驗和血凝抑制試驗的注意事項及操作方法。
應用:
用於新城疫、產蛋下降綜合徵和傳梁性支氣管炎等的母源抗體的檢測、雛雞首免日齡的確定、疫苗免疫後的免疫應答的監測、臨牀雞病的鑑別診斷等。
下面以新城疫病毒爲例,介紹血凝和血凝抑制試驗的方法:
注意事項:
一、樣本要具有代表性:所採樣本要能代表整體,通常採用四角加中間的隨機取樣法,並且確定適當的樣品數量,一般1000只以下的雞羣採樣率在2~5%;5000只以下1~2%;5000只以上0.5~1%。對產蛋期間的雞羣可採雞蛋;對雛雞或青年雞,可採血。方法是:取青黴素小瓶,洗淨後用蒸餾水沖洗、控幹水分,並注意不要用消毒劑,以免影響結果。每隻雞採血量在1ml左右,最好不低於1ml,在室溫下靜置至血清自然析出。
二、四單位抗原的準確性:要獲得準確的監測效果,先做紅血球的凝集試驗,即測得抗原的血凝價,爾後前移2孔作爲四單位抗原的稀釋度。
三、紅血球洗脫的充分性:原則上,新城疫檢測所用的’紅血球應來源於非疫苗免疫過的健康公雞,但實際上卻多采用免疫過疫苗的健康公雞,有時甚至是病雞。因此,對紅血球的洗脫的次數要多、要充分,並注意轉速和時間,通常採用五次變速離心法:前四次爲每分鐘1500轉,每次5分鐘,最後一次爲每分鐘3000轉,持續7~8分鐘。另外,洗紅血球過程中,應注意動作要輕,玻璃儀器之間儘量減少碰撞,以免造成紅血球破裂而影響結果。
四、結果判定的及時性:檢測中,每次試驗均應設抗原與生理鹽水對照,加入紅血球后,每隔5分鐘觀察一次,一旦兩列對照孔圖像清晰地顯示出來時,應立即對樣本進行結果判定,過早過晚都會影響判定結果的準確性。
血凝與血凝抑制試驗的操作方法
一、材料與儀器:
新城疫抗原、1%雞紅血球、抗凝劑、生理鹽水、被檢血清、離心機、吸管、滴管、洗耳球、燒杯、量筒、注射器、長針頭、96孔V型醫用血凝板、微量移液器、微量振盪器、恆溫培養箱、冰箱等。
二、方法:
1%雞紅血球的製備:
1.用長針刺入雞心臟或翅下靜脈,採血,採血量視用量而定,5%抗凝劑與全血的比例爲1∶3~4。
2.洗血球:共洗4~5次,每次5~8分鐘,紅血球與生理鹽水的比例至少爲1∶2~3。離心機轉速爲每分鐘1500~3000轉,最後傾去上清。
3.吸紅血球泥1ml加生理鹽水99ml,配成1%紅血球備用。
三、血凝試驗:
1.血凝板上12個孔內全部加入生理鹽水,每孔0.05ml,吸等量新城疫抗原於第一孔內,混勻後吸出同量於第二孔內混勻,以此類推稀釋至第11孔,並棄去0.05ml,留第12孔作爲生理鹽水對照,然後全部孔內加入1%雞紅血球。
2.將血凝板置於振盪器上振盪1~2分鐘,使材料充分混均,放入恆溫培養箱,每5分鐘觀察一次,至10~15分鐘取出,一般以生理鹽水對照孔的圖象清析地出現爲準。
3.結果判定:紅血球在反應板底部全部均勻鋪開爲完全凝集(++++),在血凝板底部集爲一小紅點爲沉澱(-),如底部爲一小紅點,四周爲凝集的紅細胞,則爲不完全凝集(++)。
4.出現完全凝集的抗原的最高稀釋度,即爲該抗原的凝集價。
5.四單位抗原的製備:血凝試驗的結果如爲28(256),則前移2孔即26(64),作爲四單位抗原的稀釋度。即:63ml生理鹽水+1ml抗原即爲四單位抗原。
四.血凝抑制試驗:
1.血凝板上1~11孔全部加入0.05ml的生理鹽水,於第一孔內加入等量的被檢抗體,稀釋至第10孔,棄去0.05ml,再加入等量的4單位新城疫抗原至第11孔,第11孔爲抗原對照,12孔爲生理鹽水對照。在振盪器上振盪1~2分鐘,放置室溫約20分鐘,然後加入等量的1%雞紅血球,振盪後放入恆溫培養箱大約10~15分鐘後進行結果判定。
2.結果:能完全抑制紅細胞凝集的被檢抗體的最高稀釋度爲該被檢抗體的血凝抑制滴度。
注:1、HI價在23~24時免疫可產生良好的免疫應答,如在疫區可提高到24~25免疫。
2、24~25
注:#爲完全抑制,++爲不完全抑制,-爲不抑制。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