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安全實驗報告(精選3篇)

實驗室安全實驗報告 篇1

  關於20xx年10月18日實驗室發生試劑瓶爆炸這一安全事故,回想依舊心有餘悸。實驗室安全工作關係到我們自身的安全及整個公司乃至整個社會的穩定,應受到格外的重視。現簡要做實驗室安全隱患排查及預防的報告如下:

  一、實驗室用水、用電、用火的控制

  用水:

  1、節約用水,用完後及時關掉

  2、用器皿盛水,不得將水灑在化學試劑上

  3、相關人員要經常檢查上下水是否完好

  用電:

  1、實驗室用電管理必須符合安全用電管理規定,大功率儀器使用專線,嚴禁與照明燈公用,謹防因超負荷用電着火

  2、實驗室內各種電路設備開關、插座、插頭等要保持完好可用狀態

  3、實驗室高壓高頻設備定期檢修,要有可靠防護措施

  4、實驗室內不得用明火取暖,嚴禁抽菸;有機溶劑與明火要隔開

  5、手上有水或潮溼勿接觸電器用品或用電設備,嚴禁使用水槽旁的電器插座(防漏電)

  6、實驗室專業人員應該嚴格按照儀器、設備性能和操作方法規範操作

  7、電器插座勿接太多插頭,避免超負荷引起火災

  防火:

  1、電爐等加熱設備誰用用及時關閉開關

  2、乙醚、酒精、丙酮等易燃有機溶劑,實驗室不得存放過多;不得倒入下水道,避免積聚引起火災

  3、萬一着火,冷靜判斷,根據不同情況採用氺、沙、泡沫、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滅火器滅火

  二、易爆品的控制

  1、預防熱爆炸,強氧化劑和強還原劑需分開存放,使用時輕拿輕放,遠離熱源

  2、防止支鏈爆炸,防止可燃氣體或蒸氣散失在空氣中,保持室內良好的通風;大量使用可燃氣體或有機溶劑時,嚴禁使用明火和可能產生火花的電器。

  三、化學試劑和毒品及腐蝕品的控制

  四、實驗室人員安全培訓

  五、各部門應指定自己的安全值班員或監督員,負責日常活動時的安全監督

  六、意外事故的一般處理程序

  1、當員工在作業時發生意外人身傷亡事故時,實驗室的任何人員應根據傷亡程度立即實施 救助措施。當施救無效時可呼救附近任何人員幫助撥打“120”緊急救助電話求助。採取救助 的同時,應設法通知實驗室的領導做善後處理。

  2、當出現諸如火災、水災、燃油或化學品泄露、環境污染等蔓延性災害時,任何員工都有 責任、義務和權利採取防止災害蔓延的一切施救措施。同時應呼救人員幫助救助。當施救無 效時可撥打“119”火警緊急救助電話求助。在採取救助的同時,應設法通知實驗室的領導做 善後處理。

實驗室安全實驗報告 篇2

  一、實驗題目:

  固態酒精的製取

  二、實驗目的:

  通過化學方法實現酒精的固化,便於攜帶使用

  三、實驗原理:

  固體酒精即讓酒精從液體變成固體,是一箇物理變化過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學性質不變。其原理爲:用一種可凝固的物質來承載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狀和硬度。硬脂酸與氫氧化鈉混合後將發生下列反應: CHCOOH+NaOH → 1735

  CHCOONa+HO 17352

  四、實驗儀器試劑:

  250ml燒杯三個1000ml燒杯一箇蒸餾水熱水硬脂酸氫氧化鈉乙醇模版

  五、實驗操作:

  1.在一箇容器中先裝入75g水,加熱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攪拌均勻。

  2、在另一箇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氫氧化鈉溶解,將配置的氫氧化鈉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蠟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攪拌,趁熱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卻後即可得固體酒精燃料。

  六、討論:

  1、不同固化劑製得的固體霜精的比較:

  以醋酸鈣爲固化劑操作溫度較低,在40~50 C即可。但製得的固體酒精放置後易軟化變形,最終變成糊狀物。因此儲存性能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纖維爲固化劑操作溫度也在40~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纖維。致使成本提高。製得的固體酒精燃燒時可能發生爆炸,故安全性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纖維素爲固化劑雖製備工藝並不複雜,但該固化劑困難,價格較高,不易推廣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氫氧化鈉作固化劑原料豐富,成本較低,且產品性能優良。

  2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將氫氧化鈉同時加入酒精中。然後加熱攪拌。這種加料方式較爲簡單,但由於固化的酒精包在固體硬脂酸和固體氫氧化鈉的周圍,阻止了兩種固體的溶解的反應的進一步進行,因而延長了反應時間和增加了能耗。

  (2)將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熱溶解,再加入固體氫氧化鈉,因先後兩次加熱溶解,較爲複雜耗時,且反應完全,生產週期較長。

  (3)將硬脂酸和氫氧化鈉分別在兩份酒精中加熱溶解,然後趁熱混合,這樣反應所用的時間較短,而且產品的質量也較好。

  3 、溫度的影響:

  可見在溫度很低時由於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無法製得固體酒精;在30度時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較長的時間。且兩液混合後立刻生成固體酒精,由於固化速度太快,致使生成的產品均勻性差;在6O度時,兩液混合後並不立該產生固化,因此可以使溶液混合的非常均勻,混合後在自然冷卻的過程中,酒精不斷地固化,最後得到均勻一致的固體酒精;雖然在70度時所製得的產品外觀亦很好,但該溫度接近酒精溶液的沸點。酒精揮發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選用該溫度。

  因此,一般選用60度爲固化溫度。

  4 、硬脂酸與NaOH配比的影響:

  從表中數據不難看出。隨着NaOH比例的增加燃燒殘渣量也不斷增大。因此,NaOH的量不宜過量很多。我們取3:0.46也就是硬脂酸:NaOH爲6.5:1,這時酒精的凝固程度較好。產品透明度高,燃燒殘渣少,燃燒熱值高。

  5 、硬脂酸加入量的影響:

  硬脂酸加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固體酒精的凝固性能。硬脂酸的添加量對酒精凝固性能影響的實驗結果見下表,且可以看出,在硬脂酸含量達到6.5以上時,就可以使製成的固體酒精在燃燒時仍然保持固體狀態。這樣大大提高了固體酒精在使用時的安全性,同時可以降低成本。

  6、火焰顏色的影響:

  酒精在燃燒時火焰基本無色,而固體酒精由於加人了NaOH,鈉離子的存在使燃燒時的火焰爲黃色。若加入銅離子,燃燒時火焰變爲藍色。因此添加不同離子到固體酒精中去得到不同顏色的火焰。

  實驗室安全實驗報告2

  根據煙臺市市場監管局下發《關於在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中開展出廠檢驗能力專項整治活動的通知》的文件,我公司迅速組織人員進行了學習,按照要求根據出廠檢驗項目對檢驗人員的配置、資質、技能、化驗室格局、條件及檢驗設備配置、精度、檢定有效期等相關內容進行自查自糾,並對自查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整改,現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1、檢驗人員的配置

  公司實驗室配備2名化驗員,均持證上崗,資質符合任職要求,工作技能滿足生產檢驗需求,能夠出具相對公正性數據,不存在超越技能範圍的檢測。

  2、實驗室設備與環境

  經對實驗室的資料進行抽查,我公司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管理制度比較完善,措施得當,並能夠按照規定實施;儀器設備的配置能夠滿足日常檢驗需求,儀器設備運行狀態良好,能夠按照計劃檢定和校準。

  實驗室格局合理,能嚴格區分檢驗區域,防止交叉污染。通過對實驗室檢測環境自查,基本能滿足檢測需求,但是出現個別燈管不明,以免影響亮度,立即進行了更換。

  3、存在的不足

  自查過程中發現,化驗員的培訓計劃不是很完善,在今後的`工作中完善檢驗人員培訓計劃並按照計劃嚴格實施。

  實驗室安全實驗報告3

  實驗目的:

  知道成功在什麼的作用下會生成美好的物質

  實驗器材:

  成功溶液、懶惰溶液、半途而廢溶液、奮鬥溶液、犧牲溶液各一瓶,試管若干支,滴管

  實驗過程:

  取四支裝有成功溶液的試管,分別標有A、B、C、D

  第一步:取A試管,用滴管吸取懶惰溶液,滴入A試管,振盪,發現A試管內液體變得渾濁,生成了墨綠色的粘稠狀沉澱。

  第二步:取B試管,用滴管吸取半途而廢溶液,滴入B試管,振盪,觀察到B試管中生成了黑色沉澱同時還有臭味生成。

  第三步:取C試管,用滴管吸取奮鬥溶液,滴入C試管,振盪,發現C試管中有氣體生成,聞到一種叫做勝利的氣體。

  第四步:取D試管,用滴管吸取犧牲溶液,滴入D試管,振盪,發現D試管中生成了一種明亮的紅色物質。

  補充實驗:

  取A、B試管中生成的物質,分別加入奮鬥溶液和犧牲溶液,振盪,發現A、B試管中的沉澱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淡藍色,類似水晶的顏色,還有香氣生成。

  實驗結論:

  成功可以和奮鬥,和犧牲生成美好的物質;和懶惰,和半途而廢只會生成難看的物質。

  此實驗告訴我們,成功與否關鍵在於你是否選對了條件輔助它,如果你選擇了奮鬥和犧牲,那麼恭喜你,你收穫了;如果你選擇了懶惰和半途而廢,那麼很不幸,你失敗了。

  實驗室安全實驗報告實驗室工作是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重要方面。在上級領導和中心學校的指導下,我校實驗室工作在全體實驗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了實驗室預定的各項工作目標。自評得分95.5分,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首先,機構改進的責任已經到位

  爲落實實驗室工作,學校成立了實驗室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楊,副組長徐光誠,成員陳中雲及科學教師。同時制定了各自的職責。組長負責實驗室建設,副組長負責指導實驗教學和實驗室管理,成員負責具體實驗教學和實驗室日常管理。

  二是實驗室建設標準達標

  去年秋天,經過多方努力,在上級的支持下,我們學校建立了一箇標準化實驗室,有64個配套設施,建設資金全部由公款支付。實驗室教學儀器設備齊全,其費用及弱勢和消耗性道德的補充費用納入公共支出範圍。

  三是實驗室管理規範有序

  1.實驗室工作標準化

  學校制定了一套實驗管理細則。比如實驗教師崗位職責、儀器管理制度、安全衛生制度、薪酬制度等都貼在牆上,實驗教師在實施過程中可以嚴格遵循以上制度。教學時有出入境登記。我們特別注意危險藥物的安全保護和保管。注意消防、水電安全。保持經常清潔,維護公共物品,堅持勤政治校的原則。

  2.有序的儀器管理

  實驗室管理有序,每個櫃子都有反映內容的目錄卡,目錄卡與賬戶、賬卡、賬卡一致。期末,清點儀器設備數量,檢查損壞程度。

  3.教學儀器的定期維護

  根據儀器的不同要求,做好通風、防塵、防潮、防鏽、防腐。生物標本應採取防潮、防鼠、防蛀等措施,損壞的儀器應及時修復,並及時做好損壞維護記錄,使實驗儀器可用。時刻教育學生積極實驗,勤於實驗,保護儀器,儘量不浪費;我們還教育學生規範實驗操作程序,防止不必要的損壞,消除實驗事故。

  四、實驗教學與研究

  我們學校現在配備一名實驗室技術員,參加過實驗室技術員培訓,大專畢業,能力強,專業水平高。有6名實驗教學能力較強的理科教師。爲了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在開學時制定了科學教學的實驗計劃,並通過各種方式將教學大綱和教材中規定的所有演示和小組實驗交給學生。分組實驗材料有四個

  (1)儀器室分組實驗箱

  (2)學生髮放的實驗耗材;

  (3)自制和自購分組實驗材料。

  (4)、動員學生平時注意收集各種廢料。

  積極安排實驗所需的用品和藥品,根據教學進度提前準備,在演示和分組實驗上下功夫。這學期實驗率100%。實驗教學要規範,每次演示和分組實驗都要提前寫好實驗通知。課堂演示分組實驗要有儀器設備、用途、過程等整體效果記錄。同時,教師要填寫實驗記錄,學生要填寫實驗報告。實驗完成後,應對儀器進行徹底檢查、分類,並存放在其原始位置,以備下次使用。爲了保證儀器設備的充分利用,體現管理爲教學和師生服務。將實驗教學活動納入學校教學和科研活動,經常組織理科教師聽課,學習好的經驗,使我校實驗教學的綜合水平不斷提高和完善。

實驗室安全實驗報告 篇3

  課程名稱:

  一、實驗目的:

  (1)掌握研究顯色反應的一般方法。

  (2)掌握鄰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測定鐵的原理和方法。

  (3)熟悉繪製吸收曲線的方法,正確選擇測定波長。

  (4)學會製作標準曲線的方法。

  (5)通過鄰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測定微量鐵在未知式樣中的含量,掌握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並瞭解此儀器的主要構造。

  二、原理:

  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無機離子,通常要經過兩個過程,一是顯色過程,二是測量過程。爲了使測定結果有較高靈敏度和準確度,必須選擇合適的顯色條件和測量條件,這些條件主要包括入射波長,顯色劑用量,有色溶液穩定性,溶液酸度干擾的排除。

  (1)入射光波長:一般情況下,應選擇被測物質的最大吸收波長的光爲入射光。顯色劑用量:顯色劑的合適用量可通過實驗確定。

  (2)溶液酸度:選擇適合的酸度,可以在不同PH緩衝溶液中加入等量的’被測離子和顯色劑,測其吸光度,作DA-PH曲線,由曲線上選擇合適的PH範圍。

  (3)干擾。

  有色配合物的穩定性:有色配合物的顏色應當穩定足夠的時間。干擾的排除:當被測試液中有其他干擾組分共存時,必須爭取一定的措施排除

  2+4鄰二氮菲與Fe在PH2.0-9.0溶液中形成穩定橙紅色配合物。配合無的ε =1.1 ×10L· mol ·cm-1 。配合物配合比爲3:1,PH在2-9(一般維持在PH5-6)之間。在還原劑存在下,顏色可保持幾個月不變。Fe3+與鄰二氮菲作用形成淡藍色配合物穩定性教差,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加入還原劑使Fe 3+還原爲Fe2+與顯色劑鄰二菲作用,在加入顯色劑之前,用的還原劑是鹽酸羥胺。此方法選擇性高Br3+ 、Ca2+ 、Hg 2+、Zn2+及Ag+等離子與鄰二氮菲作用生成沉澱,干擾測定,相當於鐵量40倍的Sn2+、Al3+、Ca2+、Mg2+ 、Zn2+ 、Sio32-,20倍的Cr3+、Mn2+、VPO3-45倍的Co2+、Ni2+、Cu2+等離子不干擾測定。

  三、儀器與試劑:

  1、儀器: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計

  500ml容量瓶1個,50 ml容量瓶7個,10 ml移液管1支

  5ml移液管支,1 ml移液管1支,滴定管1支,玻璃棒1支,燒杯2個,吸爾球1個,天平一臺。

  2﹑試劑:

  (1)鐵標準溶液100ug·ml-1,準確稱取0.43107g鐵鹽NH4Fe(SO4)2·12H2O置於燒杯中,加入0.5ml鹽酸羥胺溶液,定量轉依入500m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稀釋至刻度充分搖勻。

  (2)鐵標準溶液10ug·ml-1.用移液管移取上述鐵標準溶液10ml,置於100ml容量瓶中,並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充分搖勻。

  (3)鹽酸羥胺溶液100g·L(用時配製)

  (4)鄰二氮菲溶液1.5g·L-1先用少量乙醇溶液,再加蒸餾水稀釋至所需濃度。

  (5)醋酸鈉溶液1.0mol·L-1μ-1

  四、實驗內容與操作步驟:

  1.準備工作

  (1)清洗容量瓶,移液官及需用的玻璃器皿。

  (2)配製鐵標溶液和其他輔助試劑。

  (3)開機並試至工作狀態,操作步驟見附錄。

  (4)檢查儀器波長的正確性和吸收他的配套性。

  2.鐵標溶液的配製

  準確稱取0.3417g鐵鹽NH4Fe(SO4)·12H2O置於燒杯中,加入10mlHCL加少量水。溶解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到容量瓶刻度。

  3 .繪製吸收曲線選擇測量波長取兩支50ml乾淨容量瓶,移取100μ g m l-1鐵標準溶液2.50ml容量瓶中,然後在兩個容量瓶中各加入0.5ml鹽酸羥胺溶液,搖勻,放置2min後各加入1.0ml鄰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鈉溶液,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線搖勻,用2cm吸收池,試劑空白爲參比,在440——540nm間,每隔10nm測量一次吸光度,以波長爲橫座標,吸光度爲縱座標,確定最大吸收波長

  4.工作曲線的繪製

  取50ml的容量瓶7個,各加入100.00μɡ ml-1鐵標準

  0.00,0.20,0.40,0.60,0.80,1.00,1.20ml,然後分別加入0.5ml鄰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鈉溶液,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線搖勻,用2cm吸收池,以試劑空白爲參比溶液,在選定波長下測定並記錄各溶液光度,記當格式參考下表:

  5.鐵含量的測定

  取1支潔淨的50ml容量瓶,加人2.5ml含鐵未知試液,按步驟(6)顯色,測量吸光度並記錄.

  K=268.1 B= -2.205 RxR=0.9945 CONC. =K xABS+B C = 44.55mol ml-1 6.結束工作

  測量完畢,關閉電源插頭,取出吸收池,清洗晾乾後人盆保存.清理工作臺,罩上一儀器防塵罩,填寫儀器使用記錄.清洗容量瓶和其他所用的玻璃儀器並放回原處.

  五、討論:

  (1)在選擇波長時,在440nm——450nm間每隔10nm測量一次吸光度,最後得出的λmix=510nm,可能出在試劑未搖勻,提供的λmix=508nm,如果再縮減一點進程,試齊充分搖勻,靜置時間充分,結果會更理想一些。

  (2)在測定溶液吸光度時,測出了兩個9,實驗結果不太理想,可能是在配製溶液過程中的原因:

  a、配製好的溶液靜置的未達到15min;

  b、藥劑方面的問題是否在期限內使用(未知)因從溶液顯色的效果看,顏色有點淡,要求在試劑的使用期限內使用;

  c、移取試劑時操作的標準度是否符合要求,要求一箇人移取試劑。

  在配製試樣時不是一雙手自始至終,因而所觀察到的結果因人而異,導致最終結果偏差較大,另外還有實驗時的溫度,也是造成結果偏差的原因。

  本次實驗階段由於多人操作,因而致使最終結果不精確。

  (1)在操作中,我覺得應該一人操作這樣才能減少誤差。

  (2)在使用分光計時,使用同一標樣,測同一溶液但就會得出不同的值。這可能有幾個原因:

  a、溫度,b、長時間使用機器,使得性能降低,所以商量得不同值。在實驗的進行當中,因爲加試樣的量都有精確的規定,但是在操作中由於是手動操作所以會有微小的誤碼率差量,但綜合了所有誤差量將成爲一箇大的誤差,這將導致整個實驗的結果會產生較大的誤碼率差。

  在配製溶液時,加入拭目以待試劑順序不能顛倒,特別加顯色劑時,以防產生反應後影響操作結果。

  六、結論:

  (1)溶液顯色,是由於溶液對不同波長的光的選擇的結果,爲了使測定的結果有較好的靈敏度和準確度,必須選擇合適的測量條件,如:入射波長,溶液酸度,度劑使用期限。

  (2)吸收波長與溶液濃度無關,不同濃度的溶液吸收都很強烈,吸收程度隨濃度的增加而增加,成正比關係,從而可以根據該部分波長的光的吸收的程度來測定溶液的濃度。

  (3)此次試驗結果雖不太理想,但讓我深有感觸,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並且懂得不少試驗操作方面的知識。從無知到有知,從不熟練到熟練使用使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