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扶貧幫困措施方案(通用3篇)

村扶貧幫困措施方案 篇1

  爲全面推進各項民生工程,切實做好社會保障工作,讓瀋陽振興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城鄉困難羣衆,現就20xx年全市開展扶貧幫困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以提高城鄉困難羣衆的生產能力和生活保障水平爲目標,以解決困難羣衆的生活困難爲重點,堅持促進城鄉協調發展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原則,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扶貧幫困工作機制,全面提高扶貧幫困工作水平,爲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瀋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貢獻。

  一、主要任務

  (一)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五保供養標準。20xx年,城市低保標準在原有基礎上提高15%,或月標準增加額不低於50元;農村低保標準在原有基礎上提高25%,或年標準增加額不低於480元;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農村五保對象供養金年人均增加額不低於600元。此項工作由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和各區、縣(市)政府負責。

  (二)健全城鄉社會救助體系。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出臺《瀋陽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細則》,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城市貧困羣體非集中供暖補貼標準,城市低保盧每戶每個取暖期補貼標準由500元提高到700元,城市低保邊緣戶每戶每個取暖期補貼標準由300元提高到420元。同時,參照城市集中供暖補貼標準,完善農村供暖政策,實現城鄉供暖救助一體化。此項工作由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房產局和各區、縣(市)政府負責。

  (三)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體系。整合和規範醫療救助政策,加大支持城鄉貧困居民參保參合力度,加強醫療救助與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制度的銜接,大力推進醫療慈善事業發展,不斷提高醫療救助水平。已經設立惠民醫院(病牀)的地區,要繼續完善相關政策,以收治貧困患者爲重點,通過降低醫療收費、綜合推進基本藥物制度、設立藥事服務費、雙向轉診等配套改革措施,減輕困難羣衆醫療負擔。此項工作由市發改委、市衛生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和各區、縣(市)政府負責。

  (四)進一步破解居民家庭收入覈對難題。運用信息手段,通過資源共享,建立完善瀋陽市居民家庭經濟狀況覈對信息系統,組織籌建瀋陽市居民家庭經濟狀況覈對中心,制定出臺並落實《瀋陽市居民家庭經濟狀況覈對辦法》。此項工作由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編委辦和各區、縣(市)政府負責。

  (五)加強完善五保供養工作。全面清查全市農村五保情況,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動態管理。根據全市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和物價上漲情況,逐步探索建立科學的五保供養標準確定機制,不斷提高農村五保供養水平。全面實施各中心敬老院由所在區、縣(市)民政部門直接管理的新體制,將中心敬老院納入本地區事業單位管理。中心敬老院管理服務人員實行聘用制,併爲其辦理社會保險。此項工作由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和各區、縣(市)政府負責。

  (六)抓好減災示範社區建設工作。在完善市、區縣(市)兩級‘防災減災組織機構的基礎上,着力推進街道(鄉鎮)和社區(村)兩級防災減災組織機構建設。繼續開展“市級減災示範社區”創建活動,每個區、縣(市)要有一箇社區達到“市級減災示範社區”標準。此項工作由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和各區、縣(市)政府負責。

  (七)妥善安排災民生活。根據自然災害發生情況,制定災民救助方案,確定救助對象,及時下撥自然災害救助資金,保障災民住房、飲食、衣被、就醫、取暖和子女就學等基本需求。對符合條件的災民要及時納入低保和低保邊緣戶保障範圍。此項工作由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和各區、縣(市)政府負責。

  (八)繼續推進軍地對口幫扶活動。

村扶貧幫困措施方案 篇2

  爲促進我縣精準扶貧與生態保護建設緊密結合,特製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通過落實補獎政策,進一步鞏固草原保護建設成果,完善基本草原劃定和草原規範化承包,落實草原禁牧,減輕草原放牧壓力,遏制草原退化趨勢改善草原生態環境;調整牧草種植結構,擴大優良牧草種植基地建設,爲減輕草場壓力、發展草業提供物質基礎;開展舍飼圈養,轉變草原畜牧業生產方式,提高畜牧業生產水平,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切實做到“禁牧不禁養、減畜不減肉、減畜不減收”。 到20xx年,全縣草原植被覆蓋率達到52%以上;20xx年達到53%以上,草原沙化、鼠害、超載過牧等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同時建立起生態循環型畜牧業服務體系,標準化養殖場種養結合循環發展比例達到50%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率達到80%以上,秸稈飼料化利用率較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綜合利用率達到70%以上。

  二、主要工作

  (一)全面落實草原獎補政策

  1、實施禁牧補助

  按照國家落實補獎政策的要求,用中央財政下達的禁牧補助資金對實施禁牧的農戶給予補助,20xx年—20xx年,根據草場生態功能恢復情況,繼續實施禁牧或者轉爲草畜平衡管理。依據國家劃定對黃土高原區禁牧補助,每年每畝補助標準爲2.95元。將禁牧補助資金通過惠農財政補貼“一冊明一折統”的方式,直接發放到戶。我縣46.71萬畝禁牧草原,每年禁牧補貼資金137.7945萬元,五年共計禁牧補貼資金688.9725萬元。禁牧補助資金通過惠農財政補貼“一冊明一折統”的方式,直接發放到戶。

  2、實施牧草良種補貼

  我縣人工種草覈定補助面積40萬畝,其中多年生草留牀29.1萬畝,一年生草地10.9萬畝。按照省上政策,對我縣已達到良種化的18.92萬畝多年生人工草地,按每畝每年10元標準,逐年發放。未達到良種化的10.18萬畝多年生牧草分五年改造完成良種化,每年改造2.04萬畝,按每畝50元標準,分2年補貼,第1年補貼30元,第2年補貼20元。對我縣已達到良種化的7萬畝一年生人工草地,按每畝每年10元標準,逐年發放。其餘3.9萬畝一年生人工草地分五年改造成多年生牧草,每年改造0.78萬畝,按每畝50元標準,分2年補貼,第1年補貼30元,第2年補貼20元。我縣人工種草每年補貼資金400萬元,五年共計補貼資金20xx萬元。

  (二)加快推進畜牧業生態循環建設

  進一步優化畜禽養殖環境,從源頭上做好規模養殖小區(場)廢棄物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工作,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循環發展。

  一是科學規劃,積極推進畜禽養殖小區(場)污染治理。要加強與環境保護,土地部門的協作,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要求,科學規劃,合理佈局,明確禁養區、限養區、試養區區域範圍。新建的養殖小區(場)要嚴格執行前期環境評價,落實環保“三同時”制度,動物衛生監督所要加強檢查和指導,加大監管力度,重點對轄區內牛頭河流域和川道片區的規模養殖場(小區)環保制度建設和各項環保措施落實進展情況開展專項檢查指導。

  二是積極探索推廣畜牧業種養結合循環發展模式,重點研究和推廣畜禽養殖——果蔬生產、畜禽養殖——沼氣生產——果蔬生產和畜禽養殖——糞尿有機加工——果蔬生產等三種結合方式。在糞尿的加工、運輸、貯存、施用等關鍵環節上進行技術研究和創新,學習外地先進經驗面對運輸車輛和田間糞肥臨時貯存池等設施建設給予正常引導支持。積極推廣各類協會、合作社、服務隊組織,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延伸產業鏈條,實現糞污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利用。

  三是大力推廣秸稈青貯飼草化利用。以肉牛產業大縣建設爲契機,以能繁母牛積極建設爲重點,進一步加大秸稈利用力度,積極推廣全株玉米青貯微貯技術,充分利用豐富的秸稈利用率。通過2—3年的扶持建設,秸稈利用率達到60%以上。

  四是大力推廣種草養畜模式。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重點發展規模種草,積極鼓勵和支持養殖企業和草業公司通過土地流轉種植優質紫花苜蓿等優良牧草,實施草種養畜,降低飼草成本,增加養殖效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清水縣畜牧獸醫局成立以主要領導爲組長、有關分管領導爲副組長、下屬單位爲組員的全縣畜牧業精準扶貧生態環境支持工作領導小組,並下設辦公室,主要負責指導、協調精準扶貧生態環境支持推進過程中出現的重點、難點問題,研究謀劃、提出向上爭取的重大政策和項目;爭取國家和省、市在補助資金、項目和政策等方面給我縣更大的支持,推進落實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建立聯絡員制度,做好循環經濟相關工作的聯繫和溝通;梳理並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安排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建立循環經濟工作月報制度。

  (二)加強協調配合。積極協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健全畜產品安全監管體系,研究促進精準扶貧生態環境支持的保障措施,大力推行切合實際的畜牧業發展循環經濟,同時要積極福利引導社會資金投入規模養殖污染廢棄物處理和綜合利用,對在污染物處理上開展試驗示範,生物發酵、無害化集中處理的,優先給予扶持獎勵。

  (三)加強技術支撐。加大對畜牧業循環經濟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力度,鼓勵有關科研單位與高校院校、企業加強產學研用結合,,共同研究解決在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等方面的技術問題,突破畜牧業循環經濟產業鏈各環節的技術瓶頸。組織畜牧業循環經濟發展專家諮詢服務團隊,培育和扶持一批爲發展畜牧業生態循環經濟提供規劃、設計、建設的專業化服務隊伍。

  (四)加強宣傳培訓。要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雜誌、互聯網等新聞媒體,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普及循環經濟知識,梳理社會循環經濟理念,宣傳典型案例,推廣示範經驗。

村扶貧幫困措施方案 篇3

  根據縣委、縣政府安排,我局幫扶單位爲湘陰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和湖南雙佳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近年來,我局在幫扶對口企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幫扶工作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我局對幫扶工作十分重視,將其列入局黨組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同時成立了由局長劉志軍掛帥,吳梓純、鍾立華負責的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劉志軍同志對幫扶工作對幫扶工作進行組織,指導和督查,吳梓純、鍾立華兩名幹部作爲幫扶的選派幹部,對幫扶工作負專責。並在幹部職工中廣泛宣傳對口幫扶工作內容與項目,發動全局幹職工,羣策羣力,共同搞好幫扶工作。

  二、深入調查研究,切實做好工作。

  爲搞好幫扶工作,我局多次召開幫扶工作專題會議,研究制定幫扶工作的具體措施,對幫扶單位面臨的有關突出問題力爭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近年來,在局長劉志軍同志的帶領下,幫扶工作組調研了153個村,爲湘陰溫氏、雙佳農牧兩個公司養殖基地選址,目前,湘陰溫氏在三塘蘇侖、新泉小白湖建立了養殖基地;湖南雙佳在白泥湖楠竹村、石塘鄉高山村建立了養殖基地。在選址過程中,我局幫扶幹部全面瞭解廣東溫氏集團投資過程中的想法與需求後,根據我縣畜牧業發展實際情況,分析其規劃優劣面,爲公司制定發展規劃打好基礎。二是幫扶幹部得力,幫助溫氏集團與農戶進行溝通,解決雙方存在的分歧,促進項目發展,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我局幫扶幹部吳梓純、鍾立華走訪農戶86戶,開展羣衆座談200多人次,及時化解了三塘鎮蘇侖村、新泉小白湖、石塘鄉高山村少數村民阻工事件。三是全心全意替企業着想,派出專人爲其聯繫投資所涉及到的各個單位、部門。近年來,我局幫扶幹部和縣發改局、國土局、環保局、經管局、建設局、規劃局、電力局等單位多次協商,召開現場辦公會2次,做了會議紀要,爲企業節省大量時間精力。四是加強聯繫互動,不坐等企業上門求助。我局幫扶幹部能經常性的主動聯繫、走訪企業,急企業之所急,憂企業之所憂,爲企業的發展解難排憂,今年來,我局幫扶工作領導小組爲廣東溫氏幫助解決困難20多箇,受到了企業的好評。

  三、幫扶工作成效顯著,項目進展形勢喜人。

  爲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我局積極與農戶聯繫協商,協助湘陰溫氏畜牧有限公司、湖南雙佳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與村民逐一簽定土地租賃合同,向農戶發放徵地補助金。目前,湘陰溫氏畜牧有限公司已建成三塘蘇侖、新泉小白湖兩個大型養殖基地;湖南雙佳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白泥湖楠竹村、石塘鄉高山村兩個養殖基地,項目發展十分順利。

  3、投資環境的改善及幫扶幹部的熱情服務增強了投資者信心。廣東溫氏集團決定將廣東溫氏集團湖南分公司總部設在我縣玉華鄉。總部的建立,將使該集團在我中部地區的養殖業以湘陰爲中心輻射全省。

  4、基礎設施的完善爲企業的良性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條件。今年,溫氏公司共計完成投資1.5億元;湖南雙佳已完成投資3000萬元,並計劃將投資增加到1.5億元。

  5、羣衆獲利,社會反響好。生豬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既利於縣域經濟的活躍,又能增加農戶收入,三能保障廣大羣衆喫上放心肉,豐富菜籃子,四能促進我縣畜牧業發展。對於這個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的項目的建設,我局幫扶幹部的努力受到了上級領導及社會各界的肯定。

  近年來,我局幫扶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在下步的工作中,我們將再接再厲,用最充分的準備、最周到的服務、最真摯的熱情服務好企業,服務好農戶,爲我縣經濟建設與畜牧業健康、快速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