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工作措施(通用5篇)

扶貧工作措施 篇1

  按照《中共阿壩州委組織部印發<關於實施黨員精準扶貧示範工程的工作方案>的通知》(阿委組通〔20xx〕186號)文件要求。爲充分發揮黨員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示範帶頭作用,以“貧困黨員帶頭致富、帶動貧困羣衆脫貧”爲目標,科學有序推進黨員精準扶貧示範項目(以下簡稱“示範項目”)順利實施,結合xx鄉精準扶貧規劃實際及xx村實際情況,編制本方案。

  一、基本情況

  (一)xx村基本情況

  (二)黨員精準扶貧示範戶基本情況

  二、扶貧工作思路、目標

  (一)工作思路

  利用當前精準扶貧xx村發展中藥材種植基地的奇蹟,幫助蘭切發展中藥材(豬苓)種植。

  (二)工作目標

  通過中藥材(豬苓)的種植,促進經濟收入穩步增加。

  三、扶貧措施具體內容

  (一)中藥材種植

  種植中藥材(豬苓)20窩

  四、資金需求、保障及管理

  (一)資金需求。

  按照豬苓種植市場價計算,按每窩1000元計算,共需資金2萬元。

  (二)資金保障

  1、省委組織部補助示範項目資金1萬元,分3年劃撥到位。

  2、州、縣組織部門匹配示範項目經費1萬元。

  3、通過九管局等相關幫扶單位幫扶解決。

  (三)資金管理

  示範項目資金使用,嚴格按照《中共阿壩州委組織部關於實施黨員精準扶貧示範工程的工作方案》要求,由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提議,村黨委組織集體研究,鄉黨委審覈後報縣委組織部門審批同意後使用。

  五、工作推進措施

  (一)落實工作責任

  由鄉黨委組織實施示範項目,做好方案編制、項目審覈、組織協調等工作。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爲第一責任人,負責項目的啓動推進和見效。

  (二)加強項目監管

  縣委組織部將適時進行項目推進、資金使用情況專項檢查,鄉黨委要每月對項目進展情況進行督查,每半年向縣組織部報告項目進展情況,村黨組織“第一書記”要每月向鄉黨委報告進展情況。

扶貧工作措施 篇2

  根據通委組〔20xx〕217號文件要求,爲充分發揮黨員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示範帶頭作用,以“貧困黨員帶頭致富、帶動貧困羣衆脫貧”爲目標,科學有序推進黨員精準扶貧示範項目(以下簡稱“示範項目”)順利實施,結合鄉精準扶貧規劃及村實際情況,特製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況

  (一)村基本情況

  縣鄉村距縣城28公里、幅員5平方公里,轄10個村民小組438戶、1802人,實有耕地面積1567畝,平均海拔610米,森林覆蓋率達80%。全村以種植水稻、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爲主導產業,種植方式粗放,畜牧業發展不平衡,以青花椒、速生柳爲主的產業結構調整還未完全實施,大部分富餘勞動力外出務工或從事第三產業,農村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但我村耕地資源相對集中、水源充足,發展潛力巨大,發展前景看好。20xx年人均純收入2678元。20xx年,精準識別貧困戶80戶291人,貧困發生率17.2%已脫貧19戶,76人。20xx年,村貧困摘帽43戶。

  (二)黨員精準扶貧示範戶基本情況

  黨員精準扶貧示範戶王能才,現年64歲,住村第六村民小組,家庭人口4人。20xx年,其子王亞東因車禍住院治療,期間花費了鉅額的治療費用,導致該家庭欠債十餘萬元,因此致貧。目前家庭勞動力2人,1人外出務工。

  二、扶貧工作思路、目標

  (一)工作思路

  利用當前精準扶貧村發展契機,大力發展養殖業,規劃養殖能繁母豬及商品豬、養殖土雞。

  (二)工作目標

  通過養殖生豬和土雞,促進經濟收入穩步增加。

  三、扶貧措施具體內容

  (一)養殖能繁母豬和商品豬

  養殖可繁殖母豬2頭,商品豬20頭。

  (二)養殖土雞

  養殖土雞100只左右。

  四、資金需求、保障及管理

  (一)資金需求

  按照市場行情,購買2頭母豬約需900元,購商品豬仔豬20頭需資金9000元;購買100只土雞苗約1500元。

  (二)資金保障

  1、省委組織部補助示範項目資金1萬元,分3年劃撥到位。

  2、市、縣組織部門匹配示範項目經費1萬元。

  3、鄉黨委匹配示範項目經費3000元。

  4、通過相關幫扶單位幫扶解決。

  (三)資金管理

  示範項目資金使用,嚴格按照要求,由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提議,村支兩委集體研究,鄉黨委審覈後報縣委組織部門審批同意後使用。

  五、工作推進措施

  (一)落實工作責任

  鄉黨委負責領導村“兩委”和“第一書記”組織實施示範項目,做好方案編制、項目審覈、組織協調等工作。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爲第一責任人,負責項目的啓動推進和見效。

  (二)加強項目監管

  縣委組織部將適時進行項目推進、資金使用情況專項檢查,鄉黨委要每月對項目進展情況進行督查,每半年向縣組織部報告項目進展情況,村黨組織“第一書記”要每月向鄉黨委報告進展情況。

扶貧工作措施 篇3

  20xx年,我辦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扶貧辦的大力支持下,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扶貧開發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緊緊瞄準貧困羣體與貧困人口,大力實施開發式扶貧戰略,不斷完善扶貧開發機制,積極實施整村推進、“雨露計劃”等重點項目建設,全縣扶貧開發工作富有成效,貧困人口繼續減少,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羣衆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農村經濟保持穩步增長勢頭,社會事業有了新的進步。

  一、加強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和xx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按照縣委“一創雙優”集中教育活動辦公室的安排部署,紮實開展“一創雙優”教育活動;認真學習省、市扶貧辦的各類文件,掌握其中的精神實質。通過學習提高了我辦整體素質,爲開展扶貧開發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二、20xx年主要業務工作情況

  (一)整村推進項目

  1、20xx年整村推進項目,按照《關於下達20xx年度扶貧開發辦公室責任目標的通知》(濮貧組【20xx】1號)要求,我縣今年完成了9個貧困村(韓村鄉蘇二莊村、固城鄉姚屯村、柳格鎮城北村、雙廟鄉單寨村、六塔鄉謝莊村、瓦屋頭鎮裏固村、馬村鄉嶽麥村、大流鄉店上村、陽邵鄉西陽邵三村)的扶貧開發整村推進任務,使用中、省財政資金630萬元,修建c25標準水泥路道路長18.65公里。

  2、20xx年度第二批整村推進項目,使用中省財政扶貧資金132萬元,完成了馬村鄉齊呂樓村、鞏營鄉劉莊村的整村推進道路工程,修建c25標準水泥路道路長4.6公里。

  3、20xx年度整村推進示範村獎勵項目,省扶貧辦獎勵我縣整村推進示範村(古城鄉後囤上村、大屯鄉南召市村)資金100萬元,修建c25標準水泥路道路長2.76公里。

  4、利用整村推進結餘資金86萬元,修建c25標準水泥路道路長2.4公里,解決了古城鄉葉村、範村、前囤上、大高村、馬莊村等5個村的羣衆出行難問題。

  (二)“雨露計劃”培訓情況:

  20xx年XX縣“雨露計劃”計劃培訓1000人,按照國家精準扶貧要求,今年扶貧辦積極組織開展“雨露計劃”農村勞動力貧困人口培訓,共舉辦培訓班13期,培訓貧困人口1200人。

  培訓前期我辦充分摸底調查,掌握農民需求,培訓實施方式根據農民需求,真正做到農民需要什麼就培訓什麼,農民喜歡什麼樣的培訓方式就採取什麼的培訓方式,培訓過程採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培訓重點覆蓋陽邵鄉乜莊村、報錄村、西陽邵二、三、四村、前寒泗濱村、仙莊鄉王毛孫村、大流鄉店上村、六塔東留固村、古城馬莊村、西王莊村、前囤上村、固城鄉呂家村、馬村鄉白馬楊村。培訓專業主要爲花生種植與管理、現代小麥、玉米高產技術、中藥材種植技術、大棚蔬菜管理技術、蓮藕種植、養殖技術等。

  從今年整體培訓情況來看,根據農民需求,重點突出“實用”二字,經後期電話回訪培訓效果整體較好,受到廣大貧困農民的稱讚,通過開展培訓,進一步轉變了貧困村羣衆的生產觀念,提高了生產效率,增強了貧困羣衆自我發展能力,使貧困村貧困戶基本掌握1—2門實用生產技術,拓寬了農村家庭的增收門路,提高了貧困家庭就業創業的技能和致富本領,增強了農民自身的“造血”功能,促進了貧困村的發展。

  (三)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

  1、紮實開展前期各項準備階段工作。一是精心制定了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實施方案。按國務院扶貧辦及省、市扶貧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了操作性強、針對性強的縣級實施方案;二是及時召開全縣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動員會,及時安排部署工作。三是科學測算貧困人口。按照市測算貧困人口規模,根據本縣貧困人口分佈實際情況,將貧困人口規模測算到鄉,鄉鎮按照縣測算規模測算到行政村;四是注重分類指導。通過扶貧辦人員包鄉,經常深入一線通過各種方式指導建檔立卡工作。

  2、完成了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對象的識別。

  按照“確定規模,農戶申請,民主評議、村級公示、鄉鎮審覈、縣級公告”的識別辦法,穩步開展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對象識別工作,真正做到了不錯評、不漏評。全縣17個鄉鎮涉及到行政村都成立了民主評議小組,全縣識別貧困人口46602人,11590戶。

  3、完成了貧困村的識別。

  按照“一高一低一無”的標準,對符合條件的行政村採取“村級自願申請、鄉鎮人民政府審覈、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的程序,以20xx年全省認定的貧困村爲基礎,嚴格按程序和條件進行識別。對通過整體推進,定點幫扶等措施或通過自我發展、羣衆生產生活條件和村容村貌已發生明顯改善、農民人均純收入較快增加、貧困人口明顯減少、大部分貧困羣衆已經穩定脫貧的貧困村(包括受表彰獎勵的整村推進示範村),鄉鎮政府所在地以及納入產業集聚區、中心商務區、城中村改造規劃的貧困村,不再作爲建檔立卡的貧困村。通過這次建檔立卡工作共識別出貧困村78個,其中新認定貧困村20個。

  4、完善各鄉鎮資料歸檔工作。

  我縣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進行了扶貧開發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識別工作,但是在一些鄉村仍然存在不注意保存評選材料問題。目前,我辦採取逐鄉審覈上報材料,並對各鄉材料提出整改意見,待各鄉整改完成後方可進入下一個程序。截止目前,全縣17個鄉鎮資料已審驗合格,完成歸檔。

  5、完成了我縣46602貧困人口的信息錄入和上傳工作。

  6、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開展情況。

  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我縣已已制定《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的實施意見》,派出78個駐村工作隊,參與駐村幫扶縣直單位90個,駐村工作隊員246名,參與結對幫扶工作各類人員2604名,有力促進了我縣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

  (四)通過項目扶持和帶動實現全縣穩定脫貧4966人。

扶貧工作措施 篇4

  一、立足一箇中心

  以扶貧對象穩定脫貧爲中心。威寧把“六個到村到戶”作爲實施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立足於扶貧對象穩定脫貧這個中心,積極創新扶貧方式,對貧困人口精細化管理、對扶貧資源精確化配置、對扶貧對象精準化扶持,摒棄了“穿開發新衣,走救濟老路”,切實做到“真扶貧、扶真貧”。

  二、突出兩個重點

  以對象識別爲重點。根據貴州省、畢節市的安排部署,威寧立足“五個結合”(即結合“”規劃、結合前期調研情況、結合扶貧工作實際情況、結合鄉鎮具體情況、結合威寧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啓動了全縣141個類別村和30.53萬貧困人口的識別工作。在識別工作中,嚴格按照省、市明確的識別貧困戶九個步驟和識別貧困村“一高一低一無”(即行政村貧困發生率高於27%,行政村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低於4819元,行政村無集體經濟收入)的要求進行識別。

  以建立幫扶臺賬爲重點。通過詳細記載扶貧對象的姓名、家庭人口、所在鄉鎮(村)、收入情況、收入來源、幫扶責任人、幫扶內容、幫扶目標、幫扶措施、幫扶進展等情況,建立統一標準的幫扶工作臺帳,以全面、客觀、準確地反映幫扶措施的制定、幫扶目標任務的設計、幫扶成效的實現等情況。幫扶臺帳的建立有利於準確瞭解幫扶工作的開展情況,有利於及時發現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有利於推進精準扶貧工作深入開展。

  三、把握三個結合

  與“威寧試點”工作有機結合。把“六個到村到戶”暨精準扶貧工作和“威寧試點”工作結合起來,在全面推進“扶貧開發、生態建設、人口控制”三大主題實踐的基礎上,勇於探索、大膽實踐、先行先試,創造和積累新的經驗,推動精準扶貧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與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把“六個到村到戶”暨精準扶貧工作作爲踐行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羣衆路線最實在、最具體、最直接的行動和內容之一,牢固樹立羣衆觀點、站穩羣衆立場、踐行羣衆路線,沉下去、接地氣,洗心靈、提境界、錘鍊自我,真心實意爲貧困對象查實情、辦實事。

  與“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把“六個到村到戶”暨精準扶貧工作與“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充分利用“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的“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電、小康訊、小康寨”六項行動計劃的建設資源,不斷改善貧困羣衆生產生活條件。

  四、建立四個機制

  建立健全幫扶機制。以今年全縣6萬人脫貧爲首要目標任務,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充分進行資源整合,以“六個到村到戶”爲主抓手,制定了相關幫扶計劃,建立了幫扶臺帳,確保貧困村、貧困戶扶貧措施全覆蓋。

  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強化扶貧項目監管,積極落實省財政廳和省扶貧辦將目標、任務、資金、審批權下放到縣的“四個到縣”政策,確保所有扶貧項目覆蓋到戶。強化扶貧資金監管,嚴格執行《貴州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和《貴州省財政扶貧資金報賬制管理實施細則》,及時更新“貴州省涉農資金監管系統”數據。

  建立健全進退機制。通過民主評退、返貧覈查、落實政策三個步驟來建立扶貧對象進退機制。對識別出來的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及時納入幫扶範圍,落實幫扶責任人並按規定落實扶貧政策;屬於民政救濟範圍的,及時給予救助;已脫貧的扶貧對象,取消其享受的扶貧政策。

  建立健全督查機制。將部門和鄉鎮“六個到村到戶”暨精準扶貧工作納入動態跟蹤督查考覈體系,分時間分階段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考覈,考覈結果在全縣範圍內通報,並作爲幹部工作業績和提拔使用的依據,對扶貧開發工作不力、工作滯後的單位部門黨政主要領導實行問責。

  五、做到六個精準

  結對幫扶精準。採取“百個單位扶村、百家企業幫村、百所學校助村”的方式,按“4321”開展幹部接對工作,確保全縣幹部職工和貧困戶真正結成幫扶對子,做到“一村一同步小康工作隊、一戶一脫貧致富責任人”。目前,已將8227名幹部職工與14523貧困戶60001名農村貧困人口結成幫扶對子。

  產業扶持精準。緊緊瞄貧困村、貧困戶,根據產業分佈特點,按照涼山類型區、半涼山類型區、河穀類型區三個地型類別,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對每戶貧困戶實施1-2個優勢產業,確保其增收脫貧。

  教育培訓精準。緊緊圍繞貧困鄉村“一戶三人”培訓計劃(即1戶1人接受中職以上學歷教育或者1戶1人接受培訓後轉移就業或者1戶1人掌握農村實用技術),堅持“四個需求”培訓原則(即按照項目需求情況進行培訓,按照鄉鎮需求進行培訓,按照產業發展需求進行培訓,按照勞動力轉移就業需求進行培訓),確保實現“培訓一人、轉移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農村危房改造精準。對今年貴州省下達的11828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結合20xx年度減貧任務,按照 “四早”(即早宣傳、早發動、早實施、早竣工)和“六公開”(即改造政策、改造對象、貧困類別、補助資金、建房標準、改造時限)的工作要求,及時開展分解指標和工程建設工作。

  扶貧生態移民精準。堅持政府主導、羣衆自願、統籌規劃、合理佈局、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先易後難、有序推進的原則,結合20xx年度減貧任務,精心實施今年下達全縣的723戶3163人扶貧生態移民工程任務,確保“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有保障”。

  基礎設施建設精準。以貧困村、貧困戶爲主要目標,以村鎮和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爲重點,以完善農村居住條件和生產生活設施爲抓手,打造農村設施完善、服務功能齊全、村容整潔、管理有序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體系。

扶貧工作措施 篇5

  一、高度重視

  全國20xx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國家“十三五”頭等大事,是書記工程,是全國人民共同的奮鬥目標。

  二、任務目標

  讓所有學生享受幸福,讓學校建設達到標準,讓田鳳坪村所有貧困戶按時脫貧。

  三、具體措施

  1、成立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進行具體分工,落實主體責任和主要責任。

  2、用好國家對貧困生的關愛政策,建好貧困生臺賬,制定好資助方案,把資助金用到需要資助的學生身上,精準資助;讓貧困生享受到國家的關愛,享受到國家富強的紅利;學校黨支部建立貧困生幫扶機制,每名黨員教師每年至少幫助一名特困生。保證學生不因貧困而輟學,讓每位學生都過得幸福。

  3、做好留守兒童的關愛工作,建設好留守兒童愛心之家,設立大屏幕可視通話視頻,讓留守學生每月能與遠在他鄉的父母近距離的通話,享受到父愛母愛;確定班主任老師就是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每月與留守兒童談一次話,瞭解他們的心聲和需求,及時與他們溝通,做到愛生如子。讓留守兒童的父母安心放心的在外打工掙錢,早日致富。

  4、搶抓農村學校“改薄”和“標準化建設”機遇,改善辦學條件。力爭在20xx年建一棟教師週轉房,解決教師住宿難問題,對教學樓進行維修,確保教學功能室的利用。

  5、做好田鳳坪村貧困戶的扶貧扶智工作。一是入戶摸好底建好冊,二是精準幫扶,主要是做好種植、養殖技術指導,做好脫貧規劃,幫助爭取社會幫扶資金,根據家庭實踐情況適當進行資助幫扶。三是每年保證入戶走訪不少於3次,隨時瞭解情況,適時進行指導幫扶,確保按時脫貧。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