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困難家庭幫扶措施方案(通用3篇)
村困難家庭幫扶措施方案 篇1
體育局幫扶貧困村工作,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精神,按照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關於做好20xx年度幫扶貧困村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實幫扶貧困村兩河口鎮宋家村各項工作措施,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現結合單位實際,特製定幫扶工作計劃如下:
一、年度目標
1、扶持貧困村發展。幫助宋家村爭取一箇以上經濟社會發展;積極籌措項目資金,扶持宋家村發展。
2、幫扶貧困戶。局機關幹部職工結對幫扶宋家村困難戶,全面完成結對幫扶任務。
二、重點工作
1、制定幫扶工作措施。結合單位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工作措施,明確幫扶工作目標和任務。
2、落實幫扶工作任務。一是現場辦公。全年到宋家村辦公達3次以上,與村“兩委”共同研究脫貧致富工作。二是指導制定規劃。年初指導宋家村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因地制宜確定脫貧致富項目。三是落實幫扶措施。充分發揮體育局部門優勢,援建1套農民健身工作設施,並派專人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
三、基礎工作
1、加強領導。一是高度重視。按照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認真積極落實幫扶貧困村各項工作。二是成立領導小組。局長杜春三爲組長,梅衛東、周玉、鄭淑清爲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爲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三是建立工作專班。分管局長鄭淑清爲工作隊隊長,抽調2名工作人員爲工作隊員。
2、強化責任落實。把幫扶工作當做政治任務和社會責任,嚴格按照秭辦文〔20xx〕37號文件規定的職責,認真履行好各項職責。
3、報送情況。按時上報幫扶工作計劃、總結。及時收集、整理、反饋幫扶工作情況,認真填報相關統計報表。
4、加強宣傳。認真總結幫扶工作經驗,及時報送幫扶信息,宣傳幫扶工作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
村困難家庭幫扶措施方案 篇2
爲深入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強化精準扶貧工作的總體部署,切實做好“一對一”結對幫扶工作,根據《安徽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關於建立“單位包村、幹部包戶”定點幫扶制度的實施意見》(皖扶組〔20xx〕10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局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及關於“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扶貧開發系列重要論述爲指導,堅持科學扶貧、精準扶貧爲根本,紮實開展結親結對幫扶貧困戶活動,確保圓滿完成縣委、縣政府下達我局的精準幫扶目標。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精準原則。廣泛排查摸底,嚴格標準和程序,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摸清貧困村、貧困戶、貧困人口情況,精準確定幫扶對象,結親結對幫扶到村、到戶、到人,確保“扶真貧”。
(二)堅持幫戶原則。以貧困戶爲單元,對每個貧困戶實行定人、定責、定時開展結親結對幫扶,並因戶制宜確定幫扶內容,實行一定三年不變,不脫貧、不脫鉤、不走人,確保“真扶貧”。
(三)堅持發展原則。堅持扶志扶根扶本,把發展作爲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堅定發展定力,幫助貧困村、貧困戶落實改善生存生產生活條件、落實致富項目,發展增收產業、尋找增收門路、提升增收能力,通過發展加快貧困村貧困羣衆脫貧致富步伐。
三、幫扶內容
(一)改善生存條件。參與結親結對幫扶人員要深入基層、深入貧困村貧困羣衆,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充分聽取羣衆意見,幫助貧困村、貧困戶制定扶貧規劃,結合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實解決貧困戶出行、喫飯、穿衣、住房、子女上學、就醫等“兩不愁三保障”方面問題,幫助改善貧困羣衆基本生存條件。
(二)發展增收產業。幫助貧困羣衆出點子、想法子,共同謀劃發展新思路和新舉措,堅持以產業爲支撐,因地制宜幫助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特色增收致富產業,尤其要幫助發展一批週期短、效益大、可持續增收的產業,努力探索構建貧困羣衆持續增收長效機制。
(三)增強致富本領。加大貧困羣衆教育培訓和轉移輸出力度,幫助貧困羣衆成爲具有增收致富技能的新型農民,增強貧困羣衆自我發展能力。全面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將幫扶對象納入各項惠民政策保障範圍,促進貧困羣衆儘快脫貧致富。
(四)提高幸福指數。堅持物的扶貧與人的扶貧有機結合,將精準扶貧結親結對幫扶貧困戶與開展依法治村、文明創建、文化進村等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加快新農村建設。把改善貧困村貧困戶人居環境與提振精氣神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貧困地區“村美、業興、家富、人和、神氣”,不斷提高貧困羣衆幸福指數。
四、幫扶方式
(一)參與幫扶人員。潁上縣地稅系統所有在編人員(女同志年齡在50歲、男同志年齡在55歲以上除外)。
(二)結對幫扶對象。潁上縣建潁鄉二龍村,共計158戶貧困戶。
(三)結對幫扶時間。20xx年至20xx年,一定三年不變,對象不脫貧、結親不脫鉤、幫扶不走人。
(四)結對幫扶方式。黨組領導結對幫扶3戶貧困戶。中層幹部結對幫扶2戶貧困戶。其餘在職人員每人結對幫扶1戶貧困戶。(詳見附表)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領導。縣局成立精準扶貧結親結對幫扶活動領導小組,全面組織領導協調各方面工作。(文件另發)
(二)整合扶貧力量。各分局、各股室要按照“城鄉統籌、全面幫扶”的要求,實行“一對一”精準扶貧結親結對幫扶活動,統一整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便民春風行動”、“公益志願者活動”、“獻愛心”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扶貧幫扶工作。
(三)落實幫扶責任。牽頭貧困村的局領導班子和各分局、各股室主要負責人對此次精準扶貧“一對一”結對幫扶負領導責任,全縣地稅系統所有在編人員爲定點聯繫貧困村和結親結對幫扶貧困戶的責任主體。各分局、各股室主要負責人要在縣局精準扶貧“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部署下,按照活動方案要求精心組織實施,確保結對幫扶見實效。
(四)嚴格督查考覈。縣局將精準扶貧“一對一”結對幫扶工作納入重點督查督辦事項,實行嚴格考覈,並將考覈結果納入年終工作績效考覈。對幫扶工作不到位、羣衆滿意度不高的部門和個人,要嚴肅追究其主要領導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五)加強宣傳報道。各單位要將開展精準扶貧“一對一”結對幫扶的工作情況、文字、圖片資料,及時報送縣局精準扶貧“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辦公室(人事教育股)進行深入宣傳報道。
村困難家庭幫扶措施方案 篇3
敬愛的黨組織:
今年暑假,學校實行了夏季小學期制度。我利用這段時間進行了有價值的學習和實踐。我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在人民網、《國際商報》分別實習;二是參加學校的“大學生就業現狀調研”暑期社會實踐項目,並最終獲得了中國傳媒大學暑期社會實踐一等獎;三是花了將近一箇月的時間參加國家人事部翻譯專業資格(catti)三級口譯培訓。這個暑假過得緊張而又充實,自己的思想認識也日趨提高。
暑假前,我送走了09級的師哥師姐們,她們的臉龐上流連着對校園的不捨,還有對未來的茫然與失措。今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多大學生們面臨着“畢業就是失業”的危機。“就業難”已經成爲了普遍呼聲。師哥師姐們的畢業去向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窒息的就業壓力、不同走向的畢業就業結果,啓發的不僅僅是畢業生,同樣也是我們這些在校學生。那麼作爲在校大學生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想結合自己的暑期實踐,就這個問題寫一篇思想彙報給黨組織。
首先,必須夯實基礎,學好專業知識。作爲在校大學生,我們應該認識到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的關係。理論知識是在實踐基礎上總結出來的,經歷了無數次實踐的檢驗,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對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我們應該把握好學習機會,認真系統地學習自己的專業課程,掌握足夠的理論知識,擁有良好的理論基礎和其他素質,爲將來就業準備基礎。在《國際商報》實習期間我認識到,很多用人單位其實非常缺人,他們求賢若渴,他們缺少的是理論基礎紮實、做事認真嚴謹的精英人才。而現在很多的畢業生知識不夠全面,專業不夠精通,思想不夠深刻,故造成了就業難的現狀。同時我們必須重視理論到實踐的應用過程,在完成自己專業知識學習的前提下多利用空餘時間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進行各種實踐或者實習活動。今年暑假的實習以及社會實踐也使我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優劣勢,對自己有了更加全面、清醒的認識,爲自己確立一箇正確的方向,從而在以後的學習中揚長避短,更好地深化與完善自己的理論體系。
其次,必須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切忌好高騖遠。我在暑期“大學生就業現狀調研”過程中,採訪了北京惠靈智障人士服務機構的幾名社工。她們都是大學本科畢業,很多人不解爲什麼她們卻要選擇“社工”這樣一箇工資待遇差、社會地位低,同時還帶有一定的風險的工作。這恰恰反映了我們是戴着有色眼鏡來看待就業。“好工作”的標準不應該僅僅侷限於工資待遇、福利、社會地位、難易程度等等,還應該包括“它的社會價值、是否適合自己、能否滿足當前的需要”等一系列因素。或許“社工”這個職業被絕大多數人鄙視,但是在她們的心目中,服務他人,是自己最幸福的事情,最有價值的事情,有了這樣的人生觀、價值觀,何樂而不爲呢?我們要客觀認識自己,不要好高騖遠,不能妄自菲薄。時代在變化,就業形勢在變化,就業需求也在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大學生要積極培養自己的與時俱進和創新精神。同時,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條件,靈活應對利用客觀條件。大學生需要把自己當作一箇農民、工人看待,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是一箇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自己還是要從零開始。要有敢於吃盡苦中苦的決心。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