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分析報告範文(通用30篇)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1
關於煤機公司申意外事故的調查
一、調查時間:20xx年X月X日星期X 18:10
二、調查人員:發展中心:王、鄭、劉
三、X公司安全部:劉某
四、調查內容:XX車間工傷事故
五、事故發生時間:20xx年X月X日星期X
六、事故發生地點:XX車間
七、當事人:郭某、申某、牛某
負責人:車間主任——申某
安全部負責人——劉某
八、事故處理:事故發生當天早上5:30左右,事故發生後相關負責人等第一時間將傷者送往東勝中心醫院接受治療。經醫院檢查和包紮後因院方無再植技術而將傷者於早上九點多送往包頭接受再植技術。目前傷者手部已經接受了肉體再植技術和植皮,醫院表示經過15天的住院治療拆線後可出院。出院休養半月左右再進行二次手術。目前傷者治療情況良好、情況穩定。
九、當事人對事故的描述:
郭某——與傷者搭檔工作,並負責指揮天車
牛某——天車工
郭某的說法:
事故發生當時,郭正與申合作,準備將工件進爐。郭在工件旁邊指揮天車吊起工件。申在工件的另一頭操作,給工件的頂部上一個零件。天車先起吊位於擺放底部的工件,磁鐵沒有吸好,在起吊過程中工件滑開,並碰到了位於上部的另一箇工件,致使上部的這個工件滑落。而申當時正在給上部的`這個工件擰零部件,滑落的工件向半米外的冷卻池的水泥牆撞去,致使位於牆和工件之間的申手部被砸傷。
牛某的說法:
郭某平時幹活比較老實,來的早乾的多。申在當天凌晨一點多纔到(本來交接班時間應在午夜12時),此時郭已經將活幹的差不多了。因此,郭心裏不舒服,和申在幹活時可能帶有情緒。而申也很犟,你讓我幹這個我偏不幹這個,二人幹活時氣氛很僵。當時申在給工件上零件,先把位於底部的零件上好後又接着給上部的工件擰零件。郭指揮天車起吊下部工件,申也認爲下部的已經上好讓先起吊下部的工件。天車工心裏覺得下部的工件壓着,起不起來,且申還在工件周圍作業。但是指揮讓起吊下部的,申也同意,她認爲申有防範意識,於是先將工件起了一下,意在提醒申躲讓。申也躲了一下,身體向後撤開,於是天車工起吊。但申當時手部仍然在作業,並沒有完全撤離,致使在天車起吊下部工件時,上部工件因無受力支撐滑落砸傷申無名指指端部分。
十、對事故的反思:
1. 事故發生後,安全部第一時間啓用緊急備用金,將傷者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及時有效地保住了傷者的手指。爲傷者和單位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應急措施很重要,關乎單位和每個員工的切身利益。
2. 事故發生後,安全部前去事故發生場地拍照取證,但第一現場已經被破壞,爲取證和工傷鑑定增加了難度。——加強員工安全知識培訓,保護好事發現場有利於員工工傷的鑑定和單位對事故原因的調查,以便於總結類似事件的經驗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3.車間主任表示安全工作一直在做,今年更是狠抓安全。六月份就是安全月,但由於車間工作人員流動頻繁,工作難度大。盡最大可能把能想到的考慮到的安全隱患已經全部印發資料下發學習,但考慮的細節還不夠。以這件事情爲例,考慮到了熱處理過程中的流程問題和主要操作步驟的安全問題,但像上零件這樣的細節考慮不夠周全,對員工的搭檔問題和情緒問題也注意的較少,平時很少得到這方面問題的反饋。以後要加強安全意識的教育,多說、多講、多看,讓員工進一步瞭解各工種的工作流程,加強安全防範意識。做到安全以預防爲主,防微杜漸。——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不僅僅是可以
看得見得操作安全,還有看不見的心理原因等。管理者要在加強安全教育的同時還要多注意員工日常生活中的個人習慣和性格問題,及時發現和瞭解情況,和員工進行及
時有效的溝通,避免員工帶情緒上班,讓員工在工作時能夠集中精神,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20xx年xx月xx日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2
20xx年8月29日,對與摩托車相撞事故做出以下調查,具體包括現場勘察、人員走訪等方式對相關事宜進行調查瞭解,現將調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事故概況
1、事故發生地點:生產6廠鏟叉車班前十字路口。
2、事故發生時間:20xx年8月29日下午14:53左右。
3、事故損失:經醫院檢查證明,造成一名員工左肩骨錯位;左小腿大骨骨斷。
4、事故雙方;,男,1983年出生,上溪發寧人,職工;,男,送水員,外公司員工。
二、事故發生經過簡述
據事故雙方講述,20xx年8月29日下午14:53分左右,正在去舊爐打卡上班(自南向北行駛),當時車速大約30公里/小時(數據由當事人提供)。外單位送水員(由西向東)行駛,車速大約40公里/小時(數據由當事人提供)。兩者在環保分廠與6廠鏟、叉車班旁之間的十字路口處發生碰撞。
事故發生後,(約14點56分),能源分廠生產管理員上班經過看見到坐在路邊,瞭解情況後,經雙方同意用摩托車送到農場醫院就醫。本人收到通知後,立刻趕到醫院,同時電話報告企管與品控中心經理。在醫院時,與雙方瞭解事故發生情況。之後,由於發生事故現場已移動,只能採取各證人講述。
三、事故原因分析
20xx年8月29日,根據雙方當事人描述:
口述:當時車速30公里,突然有一輛摩托車撞到左邊,立刻翻車,當時出現頭暈頭痛,清醒時坐在路邊,由送去醫院。
筆錄:14:53分,由萬噸酒精開往飯堂門衛,當時車速大概30~40公里/小時,在路口被來車轉彎撞到前輪部分,當時已剎車,但立刻摔倒,對方大概30到40時速/小時。
以下爲20xx年8月29日現場調查取證情況:
1、由於雙方車輛已搬移,路上車胎痕較多,事故現場已無法判斷相撞情況。
2、對兩輛車輛傷損做出描述:
車輛爲踏板燃油助力車,該車左面傷痕較多,左後鏡脫落,左轉向燈損毀,踏板、車身不同程度裂痕,前輪與前輪沙蓋完整,整車右邊無明顯傷痕。
爲男裝摩托車,該車前輪輪轂支撐柱與輪轂鋼圈不同程度爆裂,右邊有擦傷痕跡,其餘無明顯傷痕,後視鏡完整。
3、由於事發突然,各證人並不注意到發生事故具體細節。附各證人現場事故經過。
以上是20xx年8月29日,與摩托車相撞事故經過。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3
按全年度的監督抽查方案,結合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的工作部署,08年下半年,我局對全區機電、建材、化工、輕工、食品等5大類產品進行了產品質量定期監督抽查,現將抽查狀況報告如下:
基本狀況
下半年,共對全區130家原材料檢驗檢驗總批次爲13,合格率爲100%;
b)過程檢驗生產總數爲33496,不良數爲77,合格率爲99.77%;c)出廠檢驗出廠產品合格率100%,顧客滿足度>85分。
由此可見,我司所建立的對過程掌握的方法是有效的,也是適合我司運作的。
總之,通過TS-16949質量體系的推行,規範了質量管理,提高了全員的質量意識,增加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量,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但是,很多方面還存在着諸多不足之處,如部分訂正措施和預防措施在實施過程中,未能對實施部門和相關責任人員進行有效的跟進;原材料檢驗只能通過目測及驗證法,缺少先進的儀器設備;持續改進的措施落實不到位;事先預防的意識不強;防錯措施做得還不夠到位等。後續我們將更加努力,首先要組織
各部門管理人員對TS-16949標準、質量手冊及相關體系文件進行再學習,再培訓,深刻領悟其思想和精神。其次,要仔細貫徹其“事先預防、持續改進”的思想,做到“一切行動按程序”;再次,我們要購買先進的檢測儀器設備,強化質量掌握的各個環節;最終我們要強化生產現場的管理,做好“5S”工作,嚴格執行各項管理的程序文件,努力提高產品質量。
X年第三季度,在省局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局結合本地經濟進展狀況和產業結構狀況,切實加強產品質量監管,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水平,實行監督抽查的方式,重點對建材、農資、日用消費品等工業產品進
行監督檢查,促進了全州產品質量穩步提高。現將我州產品質量狀況分析報告如下。
一、產品質量安全狀況
第三季度,工業產品質量狀況穩中向好,沒有消失區域性、行業性和系統性的重大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全州工業企業1000多家,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企業39家40張證書(其中,水泥7家7張證書,人造板6家6張證書,溶解乙炔3家3張證書,復混肥4家4張證書,磷肥3家3張證書,碳化鈣2家2張證書,鈦及鈦合金加工1家1張證書,鋼筋混凝土排水管7家7張證書,鋼筋1家1張證書,食品包裝容器工具等製品5家6張證書)。第三季度,我州開展了對非金屬礦物製品、橡膠和塑料製品、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等3大類11種產品的監督抽查,涉及101家企業109批次產品,合格91家99批次產品,批次合格率爲9008%。
二、主要問題及緣由分析
(一)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狀況
1、省級監督抽查第三季度對我州葷腥混凝土電配裝眼鏡2大類2種產品進行省級監督抽查,其中合格產品2種,佔抽查產品種數100%。
2、州級監督抽查第三季度,完成了對水泥包裝袋、混凝土一般磚、燒結一般磚、燒結多孔磚等3大類9種產品的監督抽查,共抽查了92家企業100批次產品,合格82家企業90批次產品,合格率爲90%。
(二)工業產品質量不合格緣由分析第三季度不合格產品主要出此刻州級監督抽查中,不合格緣由分析如下:
1、1個批次的.燒結多孔磚不合格。不合格指標是抗壓強度和密度等級。不合格緣由:
一是使用的粘土雜質較多,質量不高;
二是煤炭價格上漲,生產者爲節約成本,縮短燒製時間;
三是工人素養不高,無專人負責質量管理工作,未嚴格執行產品標準,對原料的屬性未進行分析,致使磚機出口尺寸掌握無法滿意最終產品的尺寸偏差要求,加上憑閱歷對產品進行打算,無科學的方法解決產品尺寸就應掌握的允許偏差範圍。四是生產設備比較落後,達不到標準規定要求。
2、7個批次的混凝土一般磚不合格。不合格指標是抗凍性和強度等級。不合格緣由:生產企業基本屬於小作坊,生產設備落後,生產工藝大多是仿照操作過程而不是學習方法,以致混凝土一般磚達不到質量要求。
3、2個批次的水泥包裝袋不合格。不合格指標是物理力學性能(經向、緯向),不合格緣由:企業爲降低生產成本,在原材料進口上把關不嚴,工藝過程掌握不到位,出廠檢驗潛力差,造成水泥包裝袋拉力不夠。
三、實行的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實行的工作措施
產品質量不合格後處理工作是質量監督工作中的一箇重要環節。針對20xx年第三季度州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中消失不合格的狀況,我局高度重視,實行四項有力措施,督促幫忙抽查不合格企業解決監督抽查中發覺的產品質量問題,有效消退質量安全隱患。
一是準時向抽查不合格企業通報狀況,提高其質量主體職責意識。針對每一份涉及不合格企業的監督抽查報告,在第一時間向企業發出《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後處理通知書》,告知企業監督抽查不合格的項目、整改複查的時限和工作要求,使企業對整改工作做到心中有數。
二是幫扶企業整改落實。充分發揮機關科室、技術機構的力氣,幫忙企業分析緣由,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並嚴格落實,指導企業嚴把生產各環節質量關,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努力提高質量管理水平,避開發生不合格的問題。
三是仔細組織複查驗收。企業整改完成後,依據申請對抽查不合格企業的整改工作進行現場覈查和產品複查檢驗,使複查工作做到規範、有序。四是建立後處理工作檔案。將企業整改通知書、企業整改報告和複查申請、企業整改狀況驗證記錄、整改工作現場覈查表、企業產品監督抽查不合格報告及複查報告等相關文書和記錄進行歸檔,做到一企一檔。
(二)取得的成效
目前,我州已經完成對監督抽查不合格的10家企業的後處理。透過後處理整改工作有效有序的開展,提高了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意識,促進了企業的健康進展。
四、質量安全隱患和預警分析
從抽查狀況看,有少部分企業質量主體職責落實不夠。主要表此刻:
一是部分企業質量管理薄弱,沒有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制度,過程掌握記錄和出廠檢驗等落實不夠。
二是從業人員素養較低,在工藝操作過程中不嚴格根據作業指導書和安全技術規範要求執行的狀況時有發生。
三是原材料把關不嚴,對原材料查驗工作落實不到位,致使其他物質帶入到成品,導致企業產品質量不合格。
針對企業質量主體職責落實不到位的狀況,我局擬實行以下措施:
一是成立產品質量安全監控領導小組,責成相關部門加強業務協調協作,加大對重點產品的監督力度,變事後監督爲事前防範。
二是加大對不合格企業的後處理力度,對量大面廣的企業要進行適時跟蹤,增加監督抽查頻次,嚴峻打擊偷工減料、無證生產狀況。
三是加大對企業的幫扶,充分發揮質監職能和技術機構技術潛力,幫忙企業完善產品出廠檢驗制度和質量體系建設。
五、下一步措施和推舉
(一)加強《質量進展綱要》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宣貫培訓。構建新聞宣揚平臺,專心宣揚質量法律法規、名牌進展戰略和質量安全學問。分批對企業法定代表人、質量負責人逐次開展《質量進展綱要》和質量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培訓,強化企業質量主體意識。以“進學校、進社區、進市場”等多種形式對廣闊羣衆進行質量普及訓練,提高全社會質量意識,使“轉變經濟進展方式,走質量效益型道路”的思想意識深化人心。
(二)深化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建立獲證生產企業不良行爲記錄卡,對巡查和監督檢驗不合格的企業記入企業不良行爲檔案,作爲制定巡查、監督檢驗頻次和企業年審的重要依據,增加工業生產企業的自律意識;加強對獲得質量信用等級企業的巡查回訪,督查企業在原材料把關、生產工藝過程關鍵點掌握、出廠檢驗等方面的自律行爲,促進企業質量信用的持續性和有效性。
(三)着力提高工業產品安全監管的有效性。
一是圍繞打擊無證生產、假冒僞劣生產的行爲,加強與各部門聯合執法,加大懲戒力度;
二是加大對重點產品、重點企業、重點區域的整治力度,對安全風險性行業和人們生活親密相關的產品開展重點整治;
三是充分發揮產品質量安全特邀員和高校生志願者的作用,注意聯合檢查、定期溝通和信息共享,動態把握區域內生產企業運行狀況,準時發覺安全風險隱患,預防安全職責事故的發生。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4
20xx年8月29日,對與摩托車相撞事故做出以下調查,具體包括現場勘察、人員走訪等方式對相關事宜進行調查瞭解,現將調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事故概況
1.事故發生地點:生產6廠鏟叉車班前十字路口。
2.事故發生時間:20xx年8月29日下午14:53左右。
3.事故損失:經醫院檢查證明,造成一名員工左肩骨錯位;左小腿大骨骨斷。
4.事故雙方;,男,1983年出生,上溪發寧人,職工;,男,送水員,外公司員工。
二、事故發生經過簡述
據事故雙方講述,20xx年8月29日下午14:53分左右,正在去舊爐打卡上班(自南向北行駛),當時車速大約30公里/小時(數據由當事人提供)。外單位送水員(由西向東)行駛,車速大約40公里/小時(數據由當事人提供)。兩者在環保分廠與6廠鏟、叉車班旁之間的十字路口處發生碰撞。
事故發生後,(約14點56分),能源分廠生產管理員上班經過看見到坐在路邊,瞭解情況後,經雙方同意用摩托車送到農場醫院就醫。本人收到通知後,立刻趕到醫院,同時電話報告企管與品控中心經理。在醫院時,與雙方瞭解事故發生情況。之後,由於發生事故現場已移動,只能採取各證人講述。
三、事故原因分析
20xx年8月29日,根據雙方當事人描述:
口述:當時車速30公里,突然有一輛摩托車撞到左邊,立刻翻車,當時出現頭暈頭痛,清醒時坐在路邊,由送去醫院。
筆錄:14:53分,由萬噸酒精開往飯堂門衛,當時車速大概30~40公里/小時,在路口被來車轉彎撞到前輪部分,當時已剎車,但立刻摔倒,對方大概30到40時速/小時。
以下爲20xx年8月29日現場調查取證情況:
1.由於雙方車輛已搬移,路上車胎痕較多,事故現場已無法判斷相撞情況。
2.對兩輛車輛傷損做出描述:
車輛爲踏板燃油助力車,該車左面傷痕較多,左後鏡脫落,左轉向燈損毀,踏板、車身不同程度裂痕,前輪與前輪沙蓋完整,整車右邊無明顯傷痕。
爲男裝摩托車,該車前輪輪轂支撐柱與輪轂鋼圈不同程度爆裂,右邊有擦傷痕跡,其餘無明顯傷痕,後視鏡完整。
3.由於事發突然,各證人並不注意到發生事故具體細節。附各證人現場事故經過。
以上是20xx年8月29日,與摩托車相撞事故經過。
20xx年xx月xx日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5
一、工傷事故調查報告
1、工傷事故發生後,負傷者或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班組、項目部或公司有關負責人及安監科。
2、項目部或公司負責人在接到重傷、死亡以上事故時,應立即報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職能部門。
3、應儘可能保護現場,迅速採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的擴大。
4、如特殊情景需要對現場進行損壞時,應將現場作標記或記錄。
二、工傷事故調查和分析
1、輕傷和重傷事故,由公司經理或主管安全的副經理組織安全、技術、生產等部門及工會成員組成調查組進行調查。
2、凡由上級機關插手的事故,公司按要求盡努力進取協助調查。
3、凡調查涉及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如實向有關人員回答有關的提問,供給有關的證據和證詞。不準弄虛作假,隱瞞事故真相。
4、由本公司處理的工傷事故的調查必須查清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原因、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等。
5、召開事故分析會,確定事故處理的意見防範措施的提議。
6、寫出事故調查報告。
三、工傷事故處理和結案歸檔
1、由本公司處理的工傷事故,必須在事故調查組寫出事故調查報告後由公司召集專門會議研究處理。
2、事故處理結果應向全公司幹部職工公開宣佈。並將整個事故處理情景寫出書面材料,向有關部門報告。
3、事故處理必須公正合理、不遷就、不避讓、做到事故“三不放過”。
4、對本公司處理不服的,可向上級有關部門提出異議和起訴。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6
一、工傷事故分析報告怎麼寫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6442—86(國家標準局1986年5月31日發佈1987年2月1日起實施)
本標準是勞動安全管理的基礎標準,是對企業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含急性中毒事故)進行調查分析的依據。調查分析的目的是: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責任,擬定改進措施,防止事故重複發生。
1、名詞、術語
傷亡事故是指企業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
2、事故調查程序
死亡、重傷事故,應按如下要求進行調查。輕傷事故的調查,可參照執行。
2.1現場處理
2.1.1事故發生後,應救護受傷害者,採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擴大。
2.1.2認真保護事故現場,凡與事故有關的物體、痕跡、狀態,不得破壞。
2.1.3爲搶救受傷害者需要移動現場某些物體時,必須做好現場標誌。
2.2物證蒐集
2.2.1現場物證包括:破損部件、碎片、殘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
2.2.2在現場蒐集到的所有物件均應貼上標籤,註明地點、時間、管理者。
2.2.3所有物件應保持原樣,不準沖洗擦拭。
2.2.4對健康有危害的物品,應採取不損壞原始證據的安全防護措施。
2.3事故事實材料的蒐集
2.3.1與事故鑑別、記錄有關的材料a.發生事故的單位、地點、時間;b.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技術等級、工齡、本工種工齡、支付工資的形式;c.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術狀況、接受安全教育情況;d.出事當天,受害者和肇事者什麼時間開始工作、工作內容、工作量、作業程序、操作時的動作(或位置);e.受害人和肇事者過去的事故記錄。
2.3.2事故發生的有關事實a.事故發生前設備、設施等的性能和質量狀況;b.使用的材料,必要時進行物理性能或化學性能實驗與分析;c.有關設計和工藝方面的技術文件、工作指令和規章制度方面的資料及執行情況;d.關於工作環境方面的狀況;包括照明、溼度、溫度、通風、聲響、色彩度、道路工作面狀況以及工作環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取樣分析記錄;e.個人防護措施狀況:應注意它的有效性、質量、使用範圍;f.出事前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健康狀況;g.其它可能與事故致因有關的細節或因素。
2.4證人材料蒐集要儘快被調查者蒐集材料。對證人的口述材料,應認真考證其真實程度。
2.5現場攝影
2.5.1顯示殘骸和受害者原始存息地的所有照片。
2.5.2可能被清除或被踐踏的痕跡:如剎車痕跡、地面和建築物的傷痕,火災引起損害的照片、冒頂下落物的空間等。
2.5.3事故現場全貌。
2.5.4利用攝影或錄相,以提供較完善的信息內容。
2.6事故圖報告中的事故圖,應包括瞭解事故情況所必需的信息。如:事故現場示意圖、流程圖、受害者位置圖等。
3、事故分析
3.1事故分析步驟
3.1.1整理和閱讀調查材料。
3.1.2按以下七項內容進行分析:見《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86)附錄A。a.受傷部位b.受傷性質c.起因物d.致害物e.傷害方式f.不安全狀態g.不安全行爲
3.1.3確定事故的直接原因。
3.1.4確定事故的間接原則。
3.1.5確定事故的責任者。
3.2事故原因分析
3.2.1屬於下列情況者爲直接原因。
3.2.1.1機械、物質或環境的不安全狀態;見《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86附錄A—A6不安全狀態。3.2.1.2人的不安全行爲:見《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86附錄A—A7不安全行爲。
3.2.2屬於下列情況者爲間接原因。
3.2.2.1技術和設計上有缺陷——工業構件、建築物、機械設備、儀器儀表、工藝過程、操作方法、維修檢驗等的設計,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問題;
3.2.2.2教育培訓不夠,未經培訓,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術知識;
3.2.2.3勞動組織不合理;
3.2.2.4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導錯誤;
3.2.2.5沒有安全操作規程或不健全;
3.2.2.6沒有或不認真實施事故防範措施;對事故隱患整改不力;
3.2.2.7其它。
3.2.3在分析事故時,應從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間接原因,從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再分清主次,進行責任分析。
3.3事故責任分析
3.3.1根據事故調查所確認的事實,通過對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的分析,確定事故中的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
3.3.2在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者中,根據其在事故發生過程中的作用,確定主要責任者;
3.3.3根據事故後果和事故責任者應負的責任提出處理意見。
4、事故結案歸檔材料在事故處理結案後,應歸檔的事故資料如下:
4.1職工傷亡事故登記表;
4.2職工死亡、重傷事故調查報告書及批覆;
4.3現場調查記錄、圖紙、照片;
4.4技術鑑定和試驗報告;
4.5物證、人證材料;
4.6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材料;
4.7事故責任者的自述材料;
4.8醫療部門對傷亡人員診斷書;
4.9發生事故時的工藝條件、操作情況和設計資料;
4.10處分決定和受處分人員的檢查材料;
4.11有關事故的通報、簡報及文件;
4.12註明參加調查組的人員姓名、職務、單位。
附錄A
事故分析的技術方法(補充件)
A.1事故樹分析法(FaultTreeAnalysis略語爲FTA)又稱事故邏輯分析,對事故進行分析和預測的一種方法。事故樹分析法是對既定的生產系統或作業中可能出現的事故條件及可能導致的災害後果,按工藝流程,先後次序和因果關係繪成的程序方框圖,即表示導致事故的各種因素之間的邏輯關係。用以分析系統的安全問題或系統運行的功能問題,併爲判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之間的關係,提供的.一種表達形式。
A.2事件樹分析(EventTreeAnalysis略語爲ETA事件樹分析是一種歸納邏輯圖。是決策樹(DecisionTree)在安全分析中的應用。它從事件的起始狀態出發,按一定的順序,逐步分析系統構成要素的狀態(成功或失敗)。並將要素的狀態與系統的狀態聯繫起來,進行比較,以查明系統的最後輸出狀態,從而展示事故的原因和發生條件。
二、工傷事故的分類
我國在工傷事故統計中,按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6441-1986)將企業工傷事故分爲20類,分別爲:
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藥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傷害等。
三、工傷事故的認定
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爲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爲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7
隨着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汽車、拖拉機、摩托車等機動車迅速成爲與工業、農業、第三產業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運輸、交通工具。隨之對燃料油的需求迅速膨脹,一大批加油站在飛速發展的城市街道、在四通八達的公路兩側、在脫貧致富的鄉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從加油站管理的角度上,加油站具有作業頻繁,且加油站流動車輛多,人員來往復雜,稍有不慎,易燃、易爆的油品及作業過程中揮發出的油氣都可能因打火機、菸頭、電氣火花、靜電等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由於加油站火災事故具有突發性、高熱輻射性、燃燒與爆炸交替發生,是由於燃燒過程中油氣濃度不斷變化,使得燃燒和爆炸不斷相互轉化,火情不斷擴大,而在火災初期只能依靠站內自救,撲救十分困難,這就會造成難以估量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是地處繁華市區的加油站,發生着火爆炸,極有可能造成羣死羣傷的重大惡性傷亡事故,給無辜的人們帶來巨大的創傷。所以,加強對加油站的安全防範迫在眉睫。
一、加油站火災事故的成因分析
1.加油站的建設存在先天性隱患。
加油站建設不按照國家標準規定進行建設,就會造成防火間距不足、建築物耐火等級不夠、電氣設備不防爆等嚴重威脅加油站安全的先天性隱患。
2.操作人員文化素質低。
加油站許多工作人員都是就近僱傭的臨時工,這些人員的文化水平低,不能對油品的易燃特性、靜電防護等知識靈活地掌握,以致無法具備較高的操作水平,是辨識危險、防範火災事故的潛力。
3.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差。
加油站的負責人只要求其員工能夠進行基本的加油操作,而不能對其進行系統的技能培訓,使得職工安全知識嚴重不足,對設備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許多動態變化的狀況不能及時覺察其中的危險,不能將火災事故消滅在萌芽當中,發生了火災事故,又不能及時準確地控制,從而造成初期火災事故的惡化。
4.安全管理粗放,“重效益、輕安全”思想嚴重。
許多加油站地處偏遠,在日常的生產經營中,主要是依靠自主管理,缺乏有效的監控,便構成了管理上的粗放。還有一些加油站負責人,自身文化水平低,安全知識缺乏,安全意識難以提高到位,即便想管又不會管,安全管理只能是基於常識下的粗放式管理。粗放式的管理讓一些本應建立的制度沒有建立,本應落實的制度得不到落實,從而引發本不該發生的事故。更有一些加油站經營者“一切向錢看”,捨不得安全投入,以至一些重大隱患得不到徹底整改。
5.汽車油罐車採用敞口式卸油方式,且卸油臺的靜電接地裝置不合格。
按照規定,加油站卸油作業務必採用密閉卸油系統;以防油氣揮發、靜電積聚等誘發爆炸事故。然而,一些加油站爲了節省資金,仍冒險採用嚴禁使用的敞口卸油方式,從而引發了火災事故。
6.防雷、防靜電措施不到位。
《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範》50156—20xx第10條規定:“油罐、液化石油氣罐和壓縮天然氣儲氣瓶組務必進行防雷接地,接地點不應少於兩處。”,防雷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ω;第10條規定:“加油加氣站的汽油罐車和液化石油氣罐車卸車場地,應設罐車卸車時用的防靜電接地裝置,並宜設置能檢測跨接線及監視接地裝置狀態的靜電接地儀。”防靜電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0ω。加油站在建站施工中因爲經費緊張或安全管理意識缺乏的緣故,要麼缺少防雷、防靜電裝置,要麼有裝置可是沒有經過資質部門檢驗合格後再使用,防雷、防靜電措施不能滿足安全需要。
7.油罐防腐處理不合格。
加油站油罐外表面的防腐設計不貼合國家現行標準《鋼質管道及儲罐腐蝕控制工程設計規範》sy0007的規定,沒有采用不低於加強級的防腐絕緣保護層。個別加油站爲了提高站內綠化美化效果,在埋地油罐上方表土種菜、養花,這種做法加速了地下油罐的腐蝕損壞,縮短了油罐使用壽命。
8.儲油罐沒有設帶有高液位報警功能的液位計。
由於在卸油前沒有計量容器、計量有誤或卸油時沒有人在現場監視,經常會造成冒油,使油蒸氣與空氣構成爆炸性混合氣體,遇火源將引起大火。
9.違章操作。
操作人員未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違章操作。如操作人員操作時不穿防靜電工作服、鞋,違章給塑料桶加油,卸油速度過快,檢修作業常常需要動火,油罐及其裝油設備未清理、置換或未徹底清除就檢修動火等等,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10.電氣設備不貼合安全要求。
很多加油站的營業室及值班室內的照明線路不按要求敷設,不使用防爆燈具、防爆開關或安裝不規範。有的加油站雖然在建設時採用了防爆電氣,但後期管理上不嚴格按照要求使用,私自亂接亂拉電線導致防爆電氣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二、加油站火災事故的預防對策;針對上述火災事故的’成因,加油站火災事故的預防工作應着重從以下幾方麪人手:
1.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教育。
良好的安全意識是搞好安全生產的基礎。安全意識低,就不會主動地去學習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技能,履行安全職責,並且,有些人還會錯誤地把對安全生產的要求,當成是影響正常作業的累贅,從而產生牴觸情緒,以致讓安全生產職責制、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等得不到落實,事故的發生自然成爲必然。所以,務必透過事故案例、安全法規等教育,使員工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識,具有抓好安全工作的主動性。
2.加強從業人員的安全技能教育;
良好的安全操作和防範事故的技能,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關鍵。安全生產要搞好,光憑良好的願望、滿腔的熱情是不夠的,僅有操作人員對相關安全基礎知識能夠全面地瞭解,熟練掌握了安全技能術操作規程,對作業過程中出現的事故險兆能夠及時發現、科學處理,纔會有效避免事故的發生。對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在注重專業性教育的同時,務必注重系統性,也就是對操作人員,不能只簡單地講解應當如何做的操作規程條款,還應講解爲何如此要求的原理性問題,讓操作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這樣不僅僅有利於他們更紮實地掌握操作規程,並且,個性有利於他們處理一些突發異常問題,及時化解險情;有利於他們進行創造性地改善作業。
3.加強工藝系統改造和硬件配置;
先進的工藝、設備是提高本質安全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如密閉卸油系統、加油加氣回收系統,會從根本上避免油氣的揮發泄漏,消除爆炸性混合氣體,從而消除油氣爆炸事故的發生。可是由於硬件改造需要投入資金,一些人只算經濟賬,不算安全賬,依然採用嚴禁使用的敞口式卸油,這就自然大大增加了事故發生的概率,一旦事故發生,傷人毀物,得不償失。同樣,配置高液位報警、可燃氣體報警等安全裝置,是用科技手段來預防事故的發生,這些硬件的配置,會改變靠眼看、手摸、鼻聞等落後的“經驗”檢查方式,用高穩定性的全天候動態檢測,把不安全因素提前發現報警,險情自然會得到及時處置,從而有效避免事故發生。所以,嚴格按照國家的標準、規定改造工藝、配置設備,對於提高加油站的本質安全可靠性至爲重要。
4.加強消防安全監督管理;
建立健全了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最爲重要的是要落到實處。規章制度的落實,首先是要靠員工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識,具備良好的安全技能,構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其次,還要依靠嚴格的監管,依靠管理部門採取不一樣的獎懲激勵形式,保障各項安全規章制度的落實。在當前加油站從業人員總體受教育程度偏低,誘發火災事故的諸多原因還是由於從業人員職責意識差、操作技能低等因素的現狀,加強加油站的消防安全監督管理,是保障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全面落實的有力舉措。對那些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違章作業、管理混亂的現象,務必嚴厲糾正,該停業的停業,該整改的整改、該處罰的處罰,決不手軟。
總之,隨着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汽車擁有量的迅猛增加,加油站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規模上都會有很大的增長,並在人們的正常生活中和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務必確保加油站的安全運營,從而爲人們的安居樂業、生活幸福和經濟建設的健康發展帶給強有力的保障。
20xx年xx月xx日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8
本文從變電所設備、儀用互感器、電容器、斷路器拒絕合閘方面具體闡述電力設備運行中的各種故障和處理方式,以保證供電的可靠性和電力系統正常運行。
關鍵詞供電工程;變電設備;故障處理方法
電力系統是否能夠安全可靠的運行,直接關係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國家的經濟發展。
變電所設備故障原因複雜,除了設備老化、質量不過關等原因之外,還有諸多不可控因素,如雷擊等惡劣天氣的影響,當然人爲因素也是造成故障的主要原因,如工作人員不夠認真負責,粗心大意。
因此要消除種種不安全因素和存在的隱患,以保證電力系統正常運行。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9
一、事故件數:
20__年1-12月車隊共上報事故12件,佔7件,路佔3件761路佔2件。其中客傷3件,行車事故9件,與行人接觸3件,與機動車接觸6件,,事故件數與20__年同期的減少3件。下降20%。
二、通過分析發現,10年以上駕齡的駕駛員發生事故3件佔總數的25%,3年以下駕齡的駕駛員發生事故3件,佔總數的’25%。與機動車接觸事故6件,佔總數的50%,客傷事故3件,佔總數的25%,從時間上分析,早平峯和午平峯發生事故8件,佔總數的67%,晚高峯發生事故2件,佔總數的17%,12件事故,其中6件機動車接觸事故發生在平峯時間段的有4 件,經過分析說明,駕駛員在平峯時段,安全行車意識有待提高,精神不集中,觀察不周,發現情況晚,採取措施晚 ,對存在的隱患認識不足。
1、事故結案情況:截止目前,20__年事故全部結案,20__年全年無違法攝錄匯轉,現案事故借款91969.34元,積案事故借款59061.90元。
2、積案事故情況:行車1件,20__年8月16日事故法院審理中。
3、客傷1件,8路,20__年12月27日客傷事故正在商談中(家屬在北京,因疫情原因無法回津,)
20__全年違紀彙總:16人次19項違紀
三、20__年工作目標
1.杜絕重大傷亡行車事故的發生。將事故件數控制在個位數。
2、加強安全防範工作,加大上車,上崗檢查力度,對違法違紀駕駛員嚴格兌現安全晉級考覈,將違法和事故苗頭扼殺在萌芽狀態。
3、加強對今年發生過事故人員、重點人,新學員,3年以下、10年以上駕齡的駕駛員,安全行車培訓工作,同
4、降低一般行車事故率,提高安全行車意識,提高對特需乘客的服務意識,提高對安全隱患的認識程度,杜絕重大客傷事故發生,努力將全年事故件數控制在個位數。
5、提高積案事故結案率,提高交卷,報卷率。
6、嚴格落實基礎考覈工作,加強基礎賬目填寫。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10
一、事故概況
12月2日上午8:20分左右,有限7名工人在楊綠熱能供熱站7.2米平臺除氧器部位動火作業時沒有注意到下頭平臺有易燃品油漆,在動火作業時火星掉進油漆桶致使油漆桶着火。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施工人員陳明建在電焊氣割作業之前沒有仔細認真對周圍作業環境進行檢查和清掃,仍然存有可燃物空油漆桶,是造成此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跟班隊長對電焊氣割要求管理不嚴,執行措施不嚴,工作不細,造成施工現場作業人員馬虎從事,安全負責人孫波沒有有效的監管是造成此起事故的間接原因。
三、事故職責劃分
1、電焊工陳明建杜忠軍作業前沒有嚴格按照措施要求將所有易燃物品清理出施工區域,對事故的發生負有直接職責。
2、安全負責人孫波對陳明建沒有按照措施要求的作業行爲進行有效監管,對事故的發生負有主要職責。
3、項目部對員工管理不嚴,教育不夠,沒有嚴格按照措施施工,現場管理不到位,安全防範意識淡薄,負有教育管理不到位的職責。
四、事故防範措施
1、電焊氣割作業前必須徹底清理出作業地點及其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
2、施工現場必須配備足量合格的滅火器、防火沙、水源等消防設施和設備。
3、嚴格執行《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中規定的其他條款。
4、加強對措施的.學習貫徹,提高安全意識和防範本事,杜絕事故的發生。
五、事故體會與感想
經過此起未遂事故能夠想象:如果此事擴大釀成火災,後果真是難以想象。火災後將產生很多的有毒有害氣體一氧化碳,會給安全生產及職工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的損失。所以必須嚴格按照措施,進行作業,嚴抓現場管理,加強互保聯保,杜絕此類事故和現象發生。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11
一、事故概況
20xx年xx月xx日,下午13:15分左右,在四方地金水銅冶煉廠風壓機房,新建空壓機座柱子混泥土澆灌施工,振動器聯接電纜線漏電觸人事件,受傷人龐發榮喫過中午飯後,準備施工,當他的手觸到振動器聯接電纜線時,被電當場擊倒,此時工地上的施工人員立即將電源開關斷開,龐發榮此時倒在地上已經昏迷,然後工人們立即將龐發榮抬到室外地上平躺,觀察他的心脈跳動緩慢,立即對他進行人工呼吸,同時又組織車輛將龐發榮趕緊送往醫院進行搶救治療,經過兩個小時後清醒,在醫院治療6天后,出院回家休養。
二、事故分析
1、通過6:11電觸人事故,此次事故的發生,公司雖對施工隊組員工進行過進場的安全生產教育,但缺乏有效的操作規程和安全檢查加之龐發榮自我保護意識淡薄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但公司在安全管理自身存在缺陷,公司沒有對施工現場配備指定專人和專職電工技術人員加強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操作監督和管理。
2、質檢安全部沒有派出專職安全員到整個施工現場檢查、管理工作,對施工隊組人員沒有很好的進行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對施工現場的管理,跟班作業不到,落實不到,對安全生產技術措施以及巡查管理工作不到位;沒有理解和傳達公司安全生產管理的發展理念,作爲質檢部門沒有認真把“安全發展,預防第一”當首要任何來抓,沒有履行好作爲一箇質檢安全員的工作態度及責任才導致事故的發生。
3、項目部:在現場管理技術人員對平時工作細節疏忽大意,對隊組員工安全教育不到位,平時跟蹤落實工作力度不夠,沒有認真把平時預見發生的事情,苗頭處理在萌發狀態,根據施工現場的環境特點,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施工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4、隊組長:作爲施工隊組長,缺乏安全生產教育,現場管理不到位,監督隊組施工人員安全生產意識力度不夠,安全意識淡薄,對一線員工安全管理教育落實不到位,聯保互保、三不傷害不到位。
三、總結及要求
1、通過此次事故的發生,暴露了管理者在工作中存在着安全生產思想麻痹,安全意識差,要求今後工作中,杜絕此類事件發生。
2、加強各職能部門的安全知識意識,必須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巡查力度,同時發現安全隱患立即排除。
3、質檢部門必須經常組織員工安全教育學習,對施工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對聯保互保自我防王海林將高端往下壓,由於突然用力造成物件晃動過大,吊鉤變形,擋料斗圈滑落。將王海林左手除拇指外的四個手指擠斷,事故發生後,王見立即向公司領導打電話彙報情況,公司立即派車送王海林去平泉縣西壩骨科醫院,因傷勢過重,骨科醫院建議轉承德266醫院,並聯系266醫院修院長做好手術準備,患者到達後做了檢查和妥善處理後,醫院建議轉北京積水潭醫院,馬上送王海林趕往北京,李華雲總經理在積水潭醫院等候,患者到後由於醫院將手術安排在下半夜,李華雲總經理又及時聯繫空軍總醫院進行手術,到6月9日上午8:00手術完成。
四、安全生產事故分析:
20xx年6月8日下午2點30分,在二選廠檢修圓錐時發生一起安全事故,根據當事人輔助車間主任王見所寫事故經過,事故受傷者王海林同馬振海協助王見在起吊圓錐內1.5噸重的檔料斗圈時吊鉤變形檔料斗圈脫落,將王海林四個手指剪斷。事故發生後,王見立即上報叫車,傷者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事故發生後趙錫波、尚燁、於勇、郝義坤到現場瞭解情況。還原現場情況同王見所寫經過一樣,王見站在靠近門口位置,馬振海在其左手邊,王海林在其右手邊位置,檔料斗圈起吊時,未水平吊起,馬振海這端低,王海林這端已經超過短頭上沿有150毫米,王海林拇指在上四個手指在下雙手往下壓,由於檔料斗圈外圓和短頭內圓只有5毫米間隙,在這麼小間隙、這種不平衡狀態下吊鉤變形檔料斗圈脫落時和短頭上沿接觸形成剪子,檔料斗圈脫落王海林的左手手指被剪切,結果出現這一起安全事故。
事故分析如下:
1、現場指揮人員在拉手拉葫蘆,沒有起到指揮作用和觀察協調作用。
2、對擋料斗圈磨損情況判斷不準,沒有充分考慮到起重過程的偏重問題,致使部件起吊後偏斜嚴重,爲了插托起木板而對吊裝物進行按壓晃動調平造成事故。
3、由於對起吊部件按壓晃動,瞬間產生巨大力量使製作的吊鉤變形而滑落。
4、檢修前沒有進行詳細的方案論證。
5、王海林爲新招職工,對大型設備檢修經驗不足,雖然參加了縣安監局組織的安全培訓,但現場培訓不足。
6、安全部門沒有全程對檢修過程進行監控和指導。
7、在本次事故中生產副總經理趙錫波、生產部經理尚燁、技術部經理於勇、機電維修車間主任王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五、教訓
本次事故的教訓是慘痛的,通過對本次事故的詳細分析和研究,舉一反三,得到以下教訓:
1、不管項目大小,都要有詳盡的組織實施方案和安全保護措施。
2、在安全三級教育過程當中,一定要做好職工的安全素質和安全技能的培訓。
3、現場指揮和安全監督不能流於形式,要真正起到作用。
4、施工過程當中所使用的`工具、器具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的合格產品,自制的工具、器具要經過檢驗方可使用。
5、任何工程不能因爲節約成本而簡化維修設施和安全設施。
6、施工過程中,相互提醒和相互保護嚴重不足。
六、整改措施
1、針對特種作業人員招聘和錄用必須持有由勞動部門頒發的有效上崗資格證,無證人員不予錄用或經培訓獲證後方可錄用。錄用人員必須經過縣防疫站體檢合格後方可錄用。錄用人員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廠礦、車間、班組)滿48課時。培訓後通過考試和技能測試合格後,方可上崗。現有人員每月安全培訓不低於8課時。
2、每次施工作業之前必須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安全措施,保護措施,形成文字材料上報領導批准後,傳達到每一箇參與施工的人,所有人嚴格執行。每班工作必須進行班前班後會,要求參與施工的全體人員參加。
3、施工前要對施工現場的場地、環境、設施、路線、空間做充分考察,對有可能發生的事故進行預測,制定出相關的預案和規避辦法。
4、施工中使用的工具、器具需經過安全檢查,合格後方可使用,材料、物資、工具按規定擺放,施工現場不得放置與施工無關的雜物,防止緊急情況時阻礙人員撤離。起重工具的採購必須有安檢標誌、合格證。
5、施工過程指揮人員必須觀察每個操作人員,嚴禁指揮人員親自操作而忽視指揮工作,嚴禁多人指揮和違章指揮。
6、施工前安全管理人員需對施工的措施、方案、工具、器具進行檢查和確認。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人員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全程監護、監督和檢查。
7、全面排查公司各個施工場所現有的起重工具、安全設施、電力線路、供電裝置、管線道路、防護欄杆等的安全隱患,制定整改措施,限期完成。
8、施工現場要準備急救醫藥箱,礦區內24小時常備車況完好的值班車輛1輛,以便緊急使用。
9、與醫療單位、救援單位建立聯動機制。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12
一、基本情況
佳木斯市區現有7家燃氣企業,天然氣門站兩座,液化石油氣儲配站三座,液化石油氣加氣站5座,天然氣加氣站四座在用(另有兩座歇業)。現有天然氣管線總長度815公里,居民用戶250025戶,工商服用戶2957戶,現有天然氣管線總長度815公里,居民用戶250025戶,工商服用戶2957戶
二、安全風險分析
燃氣行業安全風險主要有三個方面:
1、燃氣場站設施安全運行風險。主要由於燃氣設施失查、失修、失測,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站內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引發。
2、燃氣管道泄漏風險。主要由於管道腐蝕、老化,存在質量缺陷,外力破壞等因素引發。
3、燃氣用戶安全使用風險。主要由於燃氣用戶燃氣具不符合國家標準,膠管質量不合格,膠管連接不緊密,未按安全規定程序操作,私自改動燃氣設施,報警器和切斷閥缺失或失效等因素引發。
三、事故防範對策措施及應急處置
爲切實做好國慶期間燃氣行業安全生產工作,督促落實各燃氣企業落實安全主體責任,針對國慶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特點,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監管,各燃氣企業要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臺賬,對可能存在安全生產隱患進行逐項排查、逐項整治,不放過一箇隱患;增強全員的安全意識,消除各類不安全因素和風險,並制定有效的.應急處理措施,防範杜絕各類事故發生。現從以下幾方面作出安排部署。
1、進一步強化燃氣場站安全管理工作,節前開展一次全面安全生產大檢查(已完成),節日期間再進行一輪安全檢查,確保燃氣場站國慶節期間不發生任何問題。
2、監督督促管道燃氣企業認真做好燃氣管線巡檢、巡查工作,每日一次全覆蓋巡檢到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13
一、企業名稱:
沐川縣津玉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沐川縣鳳村鄉
二、企業類別:
煤炭工業
企業性質:民營
三、直屬監管部門:
沐川縣安監局
四、事故發生時間:
20xx年三月十五日晚上20:00分
五、事故發生地點:
123b6掘進磧頭
六、受傷情況:
傷一人
七、事故經過
20xx年3月15日下午17:30,由代班組長巫良兄在更衣室組織123b6掘進工作面組員周其森、宋六君、王定軍、張開其、魏德宣、向國全、楊正軍7人召開了班前會。會上強調了安全注意事項及防範措施,明確了分工,由放炮員周其森、押運員王定軍負責到庫房領取炸材:其餘5人到磧頭作業,18:00分大家分別在調度室報道入井,19:10時到達123b6磧頭作業,首先由代班組長巫良兄檢查磧頭安全,然後佈置沉底板炮眼,19:40炮眼打完瓦斯檢查員李成榮檢查瓦斯,巫良兵派人設好警戒,放炮員周其森開始裝藥、聯線、放炮,於19:50放炮作業完畢,代班組長巫良兄進入磧頭清理危巖,其餘人員在後面負責監護頂板,在清理危巖過程中磧頭東邊上幫垮落一塊長0.8m、寬0.3m、厚度0.2m的`塊砂砸傷楊正軍的腰椎。事故發生後,班組人員立即彙報調度室,並扶送傷員出井,安監科立即下井堪查現場,公司立即落實車輛將其送往峨眉山市中醫院治療。
八、事故發生原因
1.楊正軍安全意識差,班組長在處理安全過程中自己躲避位置不當,未認真履行監護頂板職責,導致頂板片幫傷人事故。
2.代班組長巫良兄未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清理危巖不徹底,不認真、不仔細。
3.現場安全管理監督不嚴格,巷道成形差,幫上留下傘檐,幫錨杆,錨網未及時跟緊磧頭。
九、事故責任劃分及處理
1.組長萬仕華負這次事故現場管理責任,按掘進班長目標責任書考覈扣安全低押金。
2.傷者楊正軍安全意識差,自己躲避位置不當,導致自己受傷按照相關規定罰款300元。
3.掘進副礦長曹幫森負管理責任,年終按目標責任考覈。
4.掘進隊長王潤全、魏世貴、徐金華年終按目標責任考覈。
5.安監科長王芝雲、通風技術員吳遠森2人,年終按目標責任考覈。
6.安全礦長徐施銀年終按目標責任考覈。
7.班組對這起事故負連帶責任,按照掘進目標責任相關規定罰款500元,並支付傷者一箇月傷假工資。
8.瓦檢員李成榮現場監督不力,按照目標責任相關規定罰款100元。
十、事故防範措施
1.加強職工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員工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
2.加強頂板管理,嚴格使用前探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及時清理危巖,活矸。
3.加強掘進工作面現場管理和工程質量管理,巷道成形必須符合作業規程規定。嚴禁留下傘檐。
4.班組長加強施工地點安全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問題必須及時先處理,確保安全生產。
5.錨杆,錨網必須緊跟磧頭,嚴禁違章冒險作業。
監科
20xx年xx月xx日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14
中國研究所和xx公司色織廠共同研製的新產品——防靜電仿毛華達呢,已試生產出。織物的主要質量指標達到了紡織工業部標準,防靜電性能指標明顯優於日本工業標準和所列舉的性能指標。下面就試製中的質量問題作如下分析。
一、質量管理體系
xx公司色織廠生產系統有紡紗、染紗、準備、織造、整理等主要車間。從紡紗到成品形成了一條較完整的生產線,多年來以外貿出口產品爲主,今年爲100%出口。20xx年出口合格率爲%,20xx年1-6月份出口合格率爲95%,比去年同期增長6.01%。多年來,從生產和質量管理上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公司有一套與生產相適應的質量管理體系,有專職質量管理和檢驗人員200人,佔全公司在職人數的13.3%,由廠長和工程師主抓質量工作。質量檢查科具體負責各車間的產品質量,各生產車間的關鍵環節均設有質量檢查網點。同時,由質量檢查科派出人員專職監督和抽查,實行三級檢驗,並在原傳統的.管理基礎上吸取了先進的全面質量管理方法,把質量工作同經濟責任制結合起來,同時建立了百分考覈制,並在中層科室和車間幹部中舉辦了全面質量管理學習班。
二、質量保證措施
爲對以後的試產提供依據,公司從原料、原紗一進廠就進行化驗、測試,同時爲嚴格控制保證產品質量,特製定了gb50156-20xx第10.2.1條規定:“油罐、液化石油氣罐和壓縮天然氣儲氣瓶組必須進行防雷接地,接地點不應少於兩處。”,防雷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ω;第10.3.2條規定:“加油加氣站的汽油罐車和液化石油氣罐車卸車場地,應設罐車卸車時用的防靜電接地裝置,並宜設置能檢測跨接線及監視接地裝置狀態的靜電接地儀。”防靜電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0ω。加油站在建站施工中因爲經費緊張或安全管理意識缺乏的緣故,要麼缺少防雷、防靜電裝置,要麼有裝置但是沒有經過資質部門檢驗合格後再使用,防雷、防靜電措施不能滿足安全需要。
7、油罐防腐處理不合格;加油站油罐外表面的防腐設計不符合國家現行標準sy0007的規定,沒有采用不低於加強級的防腐絕緣保護層。個別加油站爲了提高站內綠化美化效果,在埋地油罐上方表土種菜、養花,這種做法加速了地下油罐的腐蝕損壞,縮短了油罐使用壽命。
8、儲油罐沒有設帶有高液位報警功能的液位計;由於在卸油前沒有計量容器、計量有誤或卸油時沒有人在現場監視,經常會造成冒油,使油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遇火源將引起大火。
9、違章操作;操作人員未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違章操作。如操作人員操作時不穿防靜電工作服、鞋,違章給塑料桶加油,卸油速度過快,檢修作業常常需要動火,油罐及其裝油設備未清理、置換或未徹底清除就檢修動火等等,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10、電氣設備不符合安全要求
很多加油站的營業室及值班室內的照明線路不按要求敷設,不使用防爆燈具、防爆開關或安裝不規範。有的加油站雖然在建設時採用了防爆電氣,但後期管理上不嚴格按照要求使用,私自亂接亂拉電線導致防爆電氣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二、加油站火災事故的預防對策
針對上述火災事故的成因,加油站火災事故的預防工作應着重從以下幾方麪人手:
1、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教育;良好的安全意識是搞好安全生產的基礎。安全意識低,就不會主動地去學習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技能,履行安全職責,而且,有些人還會錯誤地把對安全生產的要求,當成是影響正常作業的累贅,從而產生牴觸情緒,以致讓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等得不到落實,事故的發生自然成爲必然。因此,必須通過事故案例、安全法規等教育,使員工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識,具有抓好安全工作的主動性。
2、加強從業人員的安全技能教育;良好的安全操作和防範事故的技能,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關鍵。安全生產要搞好,光憑良好的願望、滿腔的熱情是不夠的,只有操作人員對相關安全基礎知識能夠全面地瞭解,熟練掌握了安全技能術操作規程,對作業過程中出現的事故險兆能夠及時發現、科學處理,纔會有效避免事故的發生。對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在注重專業性教育的同時,必須注重系統性,也就是對操作人員,不能只簡單地講解應當如何做的操作規程條款,還應講解爲何如此要求的原理性問題,讓操作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這樣不僅有利於他們更紮實地掌握操作規程,而且,特別有利於他們處理一些突發異常問題,及時化解險情;有利於他們進行創造性地改進作業。
3、加強工藝系統改造和硬件配置;先進的工藝、設備是提高本質安全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如密閉卸油系統、加油加氣回收系統,會從根本上避免油氣的揮發泄漏,消除爆炸性混合氣體,從而消除油氣爆炸事故的發生。但是由於硬件改造需要投入資金,一些人只算經濟賬,不算安全賬,依然採用嚴禁使用的敞口式卸油,這就自然大大增加了事故發生的概率,一旦事故發生,傷人毀物,得不償失。同樣,配置高液位報警、可燃氣體報警等安全裝置,是用科技手段來預防事故的發生,這些硬件的配置,會改變靠眼看、手摸、鼻聞等落後的“經驗”檢查方式,用高穩定性的全天候動態檢測,把不安全因素提前發現報警,險情自然會得到及時處置,從而有效避免事故發生。因此,嚴格按照國家的.標準、規定改造工藝、配置設備,對於提高加油站的本質安全可靠性至爲重要。
4、加強消防安全監督管理;建立健全了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最爲重要的是要落到實處。規章制度的落實,首先是要靠員工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識,具備良好的安全技能,形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其次,還要依靠嚴格的監管,依靠管理部門採取不同的獎懲激勵形式,保障各項安全規章制度的落實。在當前加油站從業人員總體受教育程度偏低,誘發火災事故的諸多原因還是由於從業人員責任意識差、操作技能低等因素的現狀,加強加油站的消防安全監督管理,是保障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全面落實的有力舉措。對那些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違章作業、管理混亂的現象,必須嚴厲糾正,該停業的停業,該整改的整改、該處罰的處罰,決不手軟。
總之,隨着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汽車擁有量的迅猛增加,加油站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規模上都會有很大的增長,並在人們的正常生活中和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必須確保加油站的安全運營,從而爲人們的安居樂業、生活幸福和經濟建設的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15
一.凡屬下列情況之一者均視爲檢測事故:
1.樣品丟失損壞或因保管不當,樣品性能喪失下降。
2.加工試樣時,弄錯規格以至無法彌補。
3.未事先協商,不按標準方法或不採用標準樣品進行檢測。
4.檢測時未及時讀數、未填寫原始記錄或漏檢項目而寫不出檢驗結果。
5.由於人員、儀器設備、環境條件不符合檢測工作要求,使檢測結果達不到要求的精度。
6.已發出的.檢測報告,其檢測數據計算錯誤或結論不正確。
7.檢測報告、原始記錄丟失,檢測資料失密。
8.檢測過程中發生人身傷亡事故或儀器設備損壞。
二.凡違反上述規定均爲責任事故,按經濟損失的大小、人身傷亡情況分成小事故、大事故和重大事故。
三.一旦發生事故,應立即報告實驗室負責人,並在統一格式的事故登記表登記。事故發生後,應立即採取措施,防止事態擴大,並保護現場,通知有關人員處理事故。
四.對事故應及時進行調查,查清事實,由負責人主持召開有關人員參加的會議,分析事故原因及性質,對事故責任者給予批評教育或處理,並總結教訓,杜絕此類事故重複發生;同時應迅速採取糾正措施,保證檢測質量,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五.重大事故發生後,實驗室應及時向上級遞交事故專題報告;並積極配合上級部門的進一步調查處理。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16
調查時間:X年X月X日星期X18:10
調查人員:發展中心:王、鄭、劉
X公司安全部:劉X
調查內容:XX車間工傷事故
事故發生時間:
事故發生地點:
當事人:郭某、申某、牛某
負責人:車間主任——申某
安全部負責人——劉X
事故處理:事故發生當天早上5:30左右,事故發生後相關負責人等第一時間將傷者送往東勝中心醫院接受治療。經醫院檢查和包紮後因院方無再植技術而將傷者於早上九點多送往包頭接受再植技術。目前傷者手部已經接受了再植技術和植皮,醫院表示經過15天的住院治療拆線後可出院。出院休養半月左右再進行二次手術。目前傷者治療情況良好、情況穩定。
當事人對事故的描述:
郭某——與傷者搭檔工作,並負責指揮天車
牛某——天車工
郭某的說法:
事故發生當時,郭正與申合作,準備將工件進爐。郭在工件旁邊指揮天車吊起工件。申在工件的另一頭操作,給工件的頂部上一個零件。天車先起吊位於擺放底部的工件,磁鐵沒有吸好,在起吊過程中工件滑開,並碰到了位於上部的另一箇工件,致使上部的這個工件滑落。而申當時正在給上部的這個工件擰零部件,滑落的工件向半米外的冷卻池的水泥牆撞去,致使位於牆和工件之間的申手部被砸傷。
牛某的說法:
郭某平時幹活比較老實,來的早乾的多。申在當天凌晨一點多纔到(本來交接班時間應在午夜12時),此時 郭已經將活幹的差不多了。因此,郭心裏不舒服,和申在幹活時可能帶有情緒。而申也很犟,你讓我幹這個我偏不幹這個,二人幹活時氣氛很僵。當時申在給工件上零件,先把位於底部的零件上好後又接着給上部的工件擰零件。郭指揮天車起吊下部工件,申也認爲下部的已經上好讓先起吊下部的工件。天車工心裏覺得下部的工件壓着,起不起來,且申還在工件周圍作業。但是指揮讓起吊下部的,申也同意,她認爲申有防範意識,於是先將工件起了一下,意在提醒申躲讓。申也躲了一下,身體向後撤開,於是天車工起吊。但申當時手部仍然在作業,並沒有完全撤離,致使在天車起吊下部工件時,上部工件因無受力支撐滑落砸傷申無名指指端部分。
對事故的反思:
1、事故發生後,安全部第一時間啓用緊急備用金,將傷者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及時有效地保住了傷者的手指。爲傷者和單位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應急措施很重要,關乎單位和每個員工的’切身利益。
2、事故發生後,安全部前去事故發生場地拍照取證,但第一現場已經被破壞,爲取證和工傷鑑定增加了難度。——加強員工安全知識培訓,保護好事發現場有利於員工工傷的鑑定和單位對事故原因的調查,以便於總結類似事件的經驗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3、車間主任表示安全工作一直在做,今年更是狠抓安全。六月份就是安全月,但由於車間工作人員流動頻繁,工作難度大。盡最大可能把能想到的考慮到的安全隱患已經全部印發資料下發學習,但考慮的細節還不夠。以這件事情爲例,考慮到了熱處理過程中的流程問題和主要操作步驟的安全問題,但像上零件這樣的細節考慮不夠周全,對員工的搭檔問題和情緒問題也注意的較少,平時很少得到這方面問題的反饋。以後要加強安全意識的教育,多說、多講、多看,讓員工進一步瞭解各工種的工作流程,加強安全防範意識。做到安全以預防爲主,防微杜漸。——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不僅僅是可以
看得見得操作安全,還有看不見的心理原因等。管理者要在加強安全教育的同時還要多注意員工日常生活中的個人習慣和性格問題,及時發現和瞭解情況,和員工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避免員工帶情緒上班,讓員工在工作時能夠集中精神,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17
一、事故經過
6月8日午時2點半左右,在二廠圓錐破檢修時,發生一齊安全事故,檢修工王左手除拇指外的四個手指嚴重受傷,事故經過如下:13:30上班,加工Φ20mm的圓鋼做成S型起吊鉤子,經過水冷卻,起吊部位爲圓錐破擋料斗圈,此部件的重量約1.5T,其僅有兩個Φ30mm的小孔可作爲起吊點,周邊僅有5mm的間隙。
鋼絲繩無法插進,只能用鉤子作爲起吊工具,現場工作人員有:王(現場指揮)、馬、王(現場具體操作維修工),袁、孟(現場檢修輔助人員)。午時14:15,王、馬振海、王上到圓錐破上部,做好一切吊裝準備,並開始起吊。王拉手拉葫蘆,馬振海、王穩着物件。
隨着物件慢慢升高,由於擋料斗圈已經磨損,在起吊過程當中物件不平衡,出現了一邊高一邊低的現象,當提升高度到達0.6m時,擋料斗圈高端已經超過了短頭上端約150mm,然後,王(站在王右手邊)在高端觀察吊起物件與短頭上端距離,看是否能夠插入已準備好的木板將物件墊穩,由於物件不平衡,插入木板的間隙不好確定。
王將高端往下壓,由於突然用力造成物件晃動過大,吊鉤變形,擋料斗圈滑落。將王左手除拇指外的四個手指擠斷,事故發生後,王立即向公司領導打電話彙報情景,公司立即派車送王去平泉縣西壩骨科醫院,因傷勢過重,骨科醫院提議轉承德266醫院,並聯系266醫院修院長做好手術準備,患者到達後做了檢查和妥善處理後,醫院提議轉北京積水潭醫院,立刻送王趕往北京,李華雲總經理在積水潭醫院等候,患者到後由於醫院將手術安排在下半夜,李華雲總經理又及時聯繫空軍總醫院進行手術,到6月9日上午8:00手術完成。
二、安全生產事故分析:
6月8日午時2點30分,在二選廠檢修圓錐時發生一齊安全事故,根據當事人輔助車間主任王所寫事故經過,事故受傷者王同馬振海協助王在起吊圓錐內1.5噸重的檔料斗圈時吊鉤變形檔料斗圈脫落,將王四個手指剪斷。事故發生後,王立即上報叫車,傷者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事故發生後趙、於x、郝x坤到現場瞭解情景。還原現場情景同王所寫經過一樣,王站在靠近門口位置,馬振海在其左手邊,王在其右手邊位置,檔料斗圈起吊時,未水平吊起,馬這端低,王這端已經超過短頭上沿有150毫米,王拇指在上四個手指在下雙手往下壓,由於檔料斗圈外圓和短頭內圓僅有5毫米間隙,在這麼小間隙、這種不平衡狀態下吊鉤變形檔料斗圈脫落時和短頭上沿接觸構成剪子,檔料斗圈脫落王左手手指被剪切,結果出現這一齊安全事故。
事故分析如下:
1、現場指揮人員在拉手拉葫蘆,沒有起到指揮作用和觀察協調作用。
2、對擋料斗圈磨損情景確定不準,沒有充分研究到起重過程的偏重問題,致使部件起吊後偏斜嚴重,爲了插托起木板而對吊裝物進行按壓晃動調平造成事故。
3、由於對起吊部件按壓晃動,瞬間產生巨大力量使製作的吊鉤變形而滑落。
4、檢修前沒有進行詳細的方案論證。
5、王爲新招職工,對大型設備檢修經驗不足,雖然參加了縣安監局組織的安全培訓,但現場培訓不足。
6、安全部門沒有全程對檢修過程進行監控和指導。
7、在本次事故中生產副總經理趙、生產部經理尚、技術部經理於、機電維修車間主任王負有不可推卸的職責。
三、教訓
本次事故的教訓是慘痛的,經過對本次事故的詳細分析和研究,舉一反三,得到以下教訓:
1、不管項目大小,都要有詳盡的.組織實施方案和安全保護措施。
2、在安全三級教育過程當中,必須要做好職工的安全素質和安全技能的培訓。
3、現場指揮和安全監督不能流於形式,要真正起到作用。
4、施工過程當中所使用的工具、器具必須要選擇正規廠家的合格產品,自制的工具、器具要經過檢驗方可使用。
5、任何工程不能因爲節儉成本而簡化維修設施和安全設施。
6、施工過程中,相互提醒和相互保護嚴重不足。
四、整改措施
1、針對特種作業人員招聘和錄用必須持有由勞動部門頒發的有效上崗資格證,無證人員不予錄用或經培訓獲證後方可錄用。錄用人員必須經過縣防疫站體檢合格後方可錄用。錄用人員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廠礦、車間、班組)滿48課時。培訓後經過考試和技能測試合格後,方可上崗。現有人員每月安全培訓不低於8課時。
2、每次施工作業之前必須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安全措施,保護措施,構成文字材料上報領導批准後,傳到達每一箇參與施工的人,所有人嚴格執行。每班工作必須進行班前班後會,要求參與施工的全體人員參加。
3、施工前要對施工現場的場地、環境、設施、路線、空間做充分考察,對有可能發生的事故進行預測,制定出相關的預案和規避辦法。
4、施工中使用的工具、器具需經過安全檢查,合格後方可使用,材料、物資、工具按規定擺放,施工現場不得放置與施工無關的雜物,防止緊急情景時阻礙人員撤離。起重工具的採購必須有安檢標誌、合格證。
5、施工過程指揮人員必須觀察每個操作人員,嚴禁指揮人員親自操作而忽視指揮工作,嚴禁多人指揮和違章指揮。
6、施工前安全管理人員需對施工的措施、方案、工具、器具進行檢查和確認。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人員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全程監護、監督和檢查。
7、全面排查公司各個施工場所現有的起重工具、安全設施、電力線路、供電裝置、管線道路、防護欄杆等的安全隱患,制定整改措施,限期完成。
8、施工現場要準備急救醫藥箱,礦區內24小時常備車況完好的值班車輛1輛,以便緊急使用。
9、與醫療單位、救援單位建立聯動機制。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18
近年來,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各行各業的事故頻發,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因此,對於事故分析報告的撰寫變得尤爲重要,它可以幫助相關部門深入瞭解事故原因,從而制定更加有效的預防措施。本文將以一起工廠火災事故爲例,展示一份事故分析報告的範文。
1、事故概況
事故地點:某某工廠
事故時間:20xx年12月15日
事故經過:當晚7點左右,工廠發生了火災,導致3名員工受傷,數十臺機器被燒燬,損失慘重。
2、事故原因分析
(1)違規操作:據現場目擊者稱,事故當時是由於一名員工在操作機器時未按照操作規程進行,而是隨意操作,導致機器發生故障引發火災。
(2)安全設施不全:在事故調查中發現,該工廠的消防設施並不完善,滅火器過期未更換,疏散通道被雜物堵塞,嚴重影響了事故的應急處理效率。
(3)管理不善:工廠管理層對員工的安全培訓和管理不到位,對違規操作也缺乏有效監督,從而造成了這起嚴重的火災事故。
3、教訓及改進措施
(1)加強安全培訓:工廠應提升對員工的安全意識,增加安全操作培訓課程,確保員工清楚明白操作規程,並建立責任制度。
(2)完善安全設施:對消防設施進行全面檢查與維護,確保滅火器、火災報警器等設備完好有效,同時保持疏散通道暢通,以便在發生事故時快速疏散員工。
(3)加強管理監督:加強對員工違規操作的監督,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對於違規者進行嚴肅處理,倡導安全第一的企業文化。
4、結論
通過對這起火災事故的分析,我們深刻認識到事故的發生往往並非偶然,而是與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有關。只有全面排查事故隱患、加強相關管理和監督,纔能有效地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希望該報告能夠成爲我們加強安全管理、預防事故的重要參考,使類似事故不再發生。
5、致謝
在本次事故調查中,我們要感謝所有參與調查的人員,以及支持與配合我們工作的各方單位。只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場所的安全水平。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看出,一份完整的事故分析報告需要包括事故概況、事故原因分析、教訓及改進措施、結論和致謝等內容,這些內容具體細緻地分析了事故的原因和推動安全管理改進的措施,爲相關部門提供了重要參考。希望每個行業都能夠重視事故分析報告的撰寫,以期預防事故的發生,確保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19
施工現場機械設備事故處理制度有哪些?
爲合理處理由於使用、維修、管理不當等原因而造成機械設備非正常損壞的’統稱爲機械事故,事故分類
一般事故:機械設備直接經濟損失爲~20000元,或因損壞造成停工7~14天者。
大事故:機械設備直接經濟損失爲20001~50000元,或因損壞造成停工15~30天者。
重大事故:機械設備直接經濟損失爲50001元以上,或因損壞造成停工31天以上者,非責任事故:指事前不可預料的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破壞行爲。
事故處理原則
事故發生後應先搶救受傷人員,保護事故現場,以利於事故的分析處理。
各類事故發生後,都應進行認真的檢查、分析,任何人不得隱瞞不報,弄虛作假。
嚴格執行三不放過原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與羣衆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範措施不放過。
事故處理方法
一般事故由分公司處理,並填寫《設備事故報告表》報公司設備管理部備案。
大事故由公司處理,並填寫《設備事故報告表》報總公司主管部門備案。
重大事故由公司設備管理部逐級上班,按上級有關部門指示精神對事故進行分析並提出處理意見,報送總公司主管部門審批,並填寫《設備事故報告表》。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20
第一條爲了保障企業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及時調查處理職工因工傷亡事故,根據國務院《工人職員傷亡事故報告規程》、《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和《吉林省勞動保護暫行辦法》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我省境內所有企業及有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第三條企業職工(含合同工、臨時工、季節工、輪換工等工人),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均按本辦法進行報告、調查、處理和統計。
第二章事故報告
第四條企業發生傷亡事故後,按如下規定分別逐級向上報告。
一、企業所屬基層單位發生傷亡事故應立即向企業報告。
二、一次一至二人的重傷事故,企業應立即向主管部門、當地勞動部門、計經委(經委)和工會組織報告。
三、一次三人以上的重傷事故,企業應立即向主管部門、當地勞動部門、計經委(經委)和工會組織及檢察機關報告,縣(市、區)上述各部門接到報告後,應分別報告市、地、州有關部門。
四、凡發生因工死亡事故的企業,應立即報告主管部門、當地勞動部門、計經委(經委)、工會組織、監察部門、檢察機關(急性中毒事故,同時報衛生部門),上述各部門接到報告後,應分別逐級報告省有關部門。
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市、地、州勞動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立即向所在市、地、州政府(行署)報告;省勞動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立即向省人民政府和勞動部報告。
報告時間最遲不得超過事故發生後二十四小時。
第五條凡跨地區承包或流動性作業的企業發生傷亡事故的,應在企業註冊所在地按第四條規定上報。
第六條事故報告的內容:
一、事故單位、主管部門及報告人單位、姓名、報告時間;
二、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三、發生事故的簡要經過,人員傷亡的情況,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四、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
五、事故發生後採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
第七條事故發生後,企業負責人應立即組織搶救受傷人員,採取防止事故擴大的緊急措施,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因搶險救護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誌、拍照、詳細記錄和繪製事故現場圖,要妥善保護好事故現場的重要痕跡和物證。
第三章事故調查
第八條有關部門接到企業傷亡事故報告後,應立即派員到現場,並組成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
第九條事故調查組的組成:
一、輕傷事故,由企業自行組織調查組。
二、一至二人的重傷事故,市、地、州屬企業及其以下所屬企業由其企業主管部門組織調查組;中、省直企業由企業自行組織調查組。
三、一次三人以上重傷或一次死亡一至二人的事故,由企業主管部門會同當地勞動、計經委(經委)、監察等部門並請工會組織、檢察機關參加組成調查組(急性中毒事故,衛生部門應參加調查)。
四、一次死亡三至九人的事故,由市、地、州政府(行署)或其授權部門組織發生事故企業主管部門和當地有關部門成立調查組。對一次死亡五人以上的事故,省有關部門可派員參加調查組。省政府認爲必要時,可由其授權的部門組織成立調查組。
五、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事故,由省政府或其授權的部門組成調查組。
第十條事故調查組的任務:
一、調查事故的經過、原因、性質和經濟損失。
二、根據事故調查所確認的事實和有關法規提出處理建議。
三、寫出事故調查報告書。
四、確認翫忽職守和重大責任事故,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及時移交人民檢察院審理。
五、協助事故單位總結教訓,制定防止事故擴大的應急措施和類似事故再次發生的防範措施。
第十一條調查組的職權:
一、向事故發生單位、有關部門及有關人員瞭解事故的`有關情況,索取有關資料。
二、決定事故現場的清理與保留。
三、根據調查工作的需要,聘請有關專家進行技術鑑定和經濟損失評估(所需費用由事故發生單位承擔)。
第十二條事故調查程序以及事故的性質、原因和責任分析,應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
第十三條事故情況查清後,各有關方面如對事故的分析不能取得一致意見時,由勞動部門提出結論性意見。如仍有不同意見,可分別報告上級有關部門研究處理。
第十四條事故調查組寫出事故調查報告書,經組織調查的部門同意後,調查工作即告結束。
第十五條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事故的調查工作。
第四章事故處理
第十六條組織事故調查的部門,根據事故調查組的調查報告書,提出對事故的處理意見,經審批後方爲結案。
一、輕傷事故,由企業自行處理。
二、一次一至二人的重傷事故。中、省直企業,由企業提出處理意見,市、地、州屬企業及其以下所屬企業,由企業主管部門提出處理意見,而後由當地勞動部門徵求有關部門意見後負責審批。
三、一次三人以上的重傷或一次死亡一至二人的事故,由企業主管部門提出事故處理意見,縣(市、區)屬企業及其以下所屬企業發生的事故,由縣(市、區)勞動部門審覈,並徵求有關部門意見後,報縣(市、區)人民政府審批;市、地、州屬企業及其以下所屬企業發生的事故,由市、地、州勞動部門審覈,並徵求有關部門意見後,報市、地、州政府(行署)審批。
四、一次死亡三至四人的事故,由企業主管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市、地、州勞動部門審覈,並徵求有關部門意見後,報市、地、州政府(行署)審批。
五、一次死亡五至九人的事故,由市、地、州政府(行署)提出處理意見,省勞動部門審覈,並徵求有關部門意見後,報省政府審批。
六、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事故和省政府組織調查的事故,由省政府直接處理。
第十七條傷亡事故處理應在一箇月內結案,特殊情況不得超過兩個月。事故結案後,結案材料應分別逐級報送勞動部門、計經委(經委)和工會組織備案。
第十八條對事故單位和責任者的處罰,在按規定的程序審批結案後,分別由企業或企業主管部門以及勞動、監察等部門按各自的處理程序辦理。
第十九條事故處理結案後,應向企業全體職工宣佈事故處理決定。對個人的處分決定,裝入本人檔案。
第五章事故統計
第二十條企業及其主管部門和勞動部門須有專人負責掌握事故情況,並建立完整的事故檔案資料。
第二十一條凡生產過程中發生輕傷以上事故,企業都應認真填寫《工人職員傷亡事故登記表》,作爲原始資料保存。
企業應在每月底填寫《企業職工傷亡事故月報表》並附文字說明和《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表》,報企業主管部門(由企業主管部門彙總後連同文字說明逐級上報),同時分別報當地勞動部門、計經委(經委)和工會組織。
由市、地、州勞動部門填寫的《職工傷亡事故綜合月報表》、《經濟損失月報表》,應於下月十日前,連同文字說明一併上報省勞動部門,並抄送市、地、州統計部門和工會組織。省勞動部門於當月十五日前報國家勞動部,同時抄送省統計部門和工會組織。
第六章附則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21
我們常說“人多是非就多”,現在是車多車禍就多,究其原因,還是因爲很多人不遵守交通規則,總是抱着僥倖的心理。在發生車禍的時候,爲了弄清楚車禍的前因後果,我們都是要進行調查的`。本文將分享一篇車輛事故分析調查報告,供大家學習,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啓發!
20xx年8月29日,對與摩托車相撞事故做出以下調查,具體包括現場勘察、人員走訪等方式對相關事宜進行調查瞭解,現將調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事故概況
1.事故發生地點:生產6廠鏟叉車班前十字路口。
2.事故發生時間:20xx年8月29日下午14:53左右。
3.事故損失:經醫院檢查證明,造成一名員工左肩骨錯位;左小腿大骨骨斷。
4.事故雙方:男,1983年出生,上溪發寧人,職工;,男,送水員,外公司員工。
二、事故發生經過簡述
據事故雙方講述,20xx年8月29日下午14:53分左右,正在去舊爐打卡上班(自南向北行駛),當時車速大約30公里/小時(數據由當事人提供)。外單位送水員(由西向東)行駛,車速大約40公里/小時(數據由當事人提供)。兩者在環保分廠與6廠鏟、叉車班旁之間的十字路口處發生碰撞。事故發生後,(約14點56分),能源分廠生產管理員上班經過看見到坐在路邊,瞭解情況後,經雙方同意用摩托車送到農場醫院就醫。本人收到通知後,立刻趕到醫院,同時電話報告企管與品控中心經理。在醫院時,與雙方瞭解事故發生情況。之後,由於發生事故現場已移動,只能採取各證人講述。
三、事故原因分析
20xx年8月29日,根據雙方當事人描述:
口述:當時車速30公里,突然有一輛摩托車撞到左邊,立刻翻車,當時出現頭暈頭痛,清醒時坐在路邊,由送去醫院。
筆錄:14:53分,由萬噸酒精開往飯堂門衛,當時車速大概30~40公里/小時,在路口被來車轉彎撞到前輪部分,當時已剎車,但立刻摔倒,對方大概30到40時速/小時。
以下爲20xx年8月29日現場調查取證情況:
1.由於雙方車輛已搬移,路上車胎痕較多,事故現場已無法判斷相撞情況。
2.對兩輛車輛傷損做出描述:
車輛爲踏板燃油助力車,該車左面傷痕較多,左後鏡脫落,左轉向燈損毀,踏板、車身不同程度裂痕,前輪與前輪沙蓋完整,整車右邊無明顯傷痕。
爲男裝摩托車,該車前輪輪轂支撐柱與輪轂鋼圈不同程度爆裂,右邊有擦傷痕跡,其餘無明顯傷痕,後視鏡完整。
3.由於事發突然,各證人並不注意到發生事故具體細節。附各證人現場事故經過。
以上是20xx年8月29日,與摩托車相撞事故經過。
20xx年xx月xx日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22
20xx年4月25日上午7時20分左右,河北衡水市翡翠華庭項目1#樓建築工地,發生一起施工升降機轎廂(吊籠)墜落的重大事故,造成11人死亡、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1800萬元。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等有關法律法規,4月2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了衡水市翡翠華庭“4·25”施工升降機轎廂(吊籠)墜落重大事故調查組(以下簡稱“事故調查組”),由省應急管理廳牽頭,省住建廳、省公安廳、省總工會和衡水市人民政府派員參加,聘請國內建築行業6名專家組成專家組,對事故展開全面調查。同時,河北省紀委監委依規依紀依法對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同步開展調查。
1、事故經過
根據監控錄像顯示(已校準爲北京時間),20xx年4月25日6時36分,廣廈建築公司施工人員陸續到達翡翠華庭項目工地,做上班前的準備工作。步建民等11人陸續進入施工升降機東側轎廂(吊籠),準備到1#樓16層搭設腳手架。
6時59分,施工升降機操作人員解俊玉啓動轎廂,升至2層時添載1名施工人員後繼續上升。7時06分,轎廂(吊籠)上升到9層卸料平臺(高度24米)時,施工升降機導軌架第16、17標準節連接處斷裂、第3道附牆架斷裂,轎廂(吊籠)連同頂部第17至第22節標準節墜落在施工升降機地面圍欄東北側地下室頂板(地面)碼放的砌塊上,造成11人死亡、2人受傷。
經查,事故發生時,施工升降機墜落的東側轎廂(吊籠)操作人員爲解俊玉。解俊玉未取得建築施工特種作業資格證(施工升降機司機),爲無證上崗作業。
2、事故現場勘查
現場勘查
施工升降機事故前安裝狀態爲22個標準節(1.508米/節×22節=33.176米,第22節無齒條),共安裝有3道附牆架,其中第一道連接第6節標準節下框上和建築主體3層地面、第二道連接第12節標準節上框下和建築主體6層地面、第三道連接第17節標準節中框上和建築主體9層地面(下圖)。事故發生後,現場情況如下:
事故現場地面情況
東側吊籠連同頂部6個標準節(第17至22節)墜落在施工升降機地面圍欄東北側地下室頂板(地面)碼放的砌塊上,吊籠與標準節未解體分離,第17節下端向北,第22節上端向南,吊籠位於標準節東側。司機室與轎廂(吊籠)分離,墜落在轎廂(吊籠)東南側,轎廂(吊籠)入口門與轎廂(吊籠)分離,墜落在轎廂(吊籠)東南側(如下圖)。
3、事故原因及性質
直接原因
調查認定,事故施工升降機第16、17節標準節連接位置西側的兩條螺栓未安裝、加節與附着後未按規定進行自檢、未進行驗收即違規使用,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事故性質
經調查認定,衡水市翡翠華庭“4·25”施工升降機轎廂(吊籠)墜落事故是一起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4、相關處罰及建議
(一)免予追責人員:解俊玉,女,廣廈建築公司翡翠華庭項目工地事故施工升降機操作人員,無證操作事故施工升降機。鑑於在該起事故中遇難,免予追究其法律責任。
(二)已移送司法機關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人員(13人):廣廈建築公司(6人)、恆遠管理公司(1人)、老程塔機公司(5人)、衡水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節能辦(1人)
(三)建議企業內部處理人員(2人)
(四)建議給予地方政府及相關監管部門黨政紀處分人員(9人)
(五)對事故相關企業的行政處罰:廣廈建築公司、老程塔機公司、恆遠管理公司、友和地產公司
(六)對事故企業相關責任人行政處罰
(1)車振峯,羣衆,廣廈建築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
(2)張來旺,中共黨員,廣廈建築公司副總經理。
(3)趙學軍,羣衆,廣廈建築公司安全科長。
(4)於桂森,羣衆,廣廈建築公司翡翠華庭項目經理。
(5)張松,羣衆,廣廈建築公司翡翠華庭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6)程義,羣衆,老程塔機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
(7)程治,羣衆,老程塔機公司安全員、安拆工。
(8)王延東,羣衆,老程塔機公司安拆工。
(9)胡士倉,羣衆,老程塔機公司安拆工。
(10)王向陽,中共黨員,恆遠管理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
(11)孫熠,羣衆,衡水友和地產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
(七)對當地政府及有關監管部門的處理建議
(1)建議衡水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向衡水市委、市政府作出深刻書面檢查。
(2)建議衡水市委、市政府向河北省委、省政府作出深刻書面檢查。
5、防範措施建議
(1)進一步築牢安全發展理念
(2)深入開展建築領域專項整治
(3)嚴格落實建設單位安全責任
(4)嚴格落實總承包單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總責
(5)切實落實監理單位安全監理責任
(6)切實加強建築起重機械安全管控
(7)切實抓好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8)夯實政府及部門監管責任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23
20xx年xx月=日中午12:00時左右在二區民工宿舍第二幢板房二樓走廊的工人(37座外架班)發現對面203房電線冒濃煙,班長馬上跑下樓拉電閘,同時打電話通知項目部。此時203、202房電線已噴出火球,板房上部迅速燃燒起來。項目管理人員及保安員接到呼叫後,馬上奔赴現場進行搶救,同時拔119求救。由於水源不足,加上風力較大,沒多久第二幢板房也燒起來了。幾分鐘後消防隊趕到,並立即投入搶救,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撲救,大火終於被撲滅。
在此次火災事故中,由於管理人員及時趕到,並迅速撤離所有人員,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注:只有一人從二樓窗口跳下,腿部骨折,傷勢不是很嚴重)。事故中有兩幢活動板房(一幢3k*9k、一幢3k*15k)被燒掉,還有部分工人的衣物、工具及生活用品;部分工人的手機、身份證、銀行卡、摩托車(一輛)等也被燒掉,約計經濟損失三十多萬。
初步確定爲用電量過大電線起火,而導致火災的發生。
1、受災工人均已轉移到項目部內的’生活區安置,住宿、喫飯等生活問題已解決。並且已按公司規定每人暫時發放500元生活費,給工人購買衣物及生活用品,最終處理方案正在商議中。
2、火災現場屋架已用機械拆除,並且安排了人員進行清理,清理工作基本完成。
3、事故發生後項目部已及時向甲方、監理,以及我公司電話報告了事故發生的大體情況。在搶救過程中甲方、監理都到現場參與指揮,事後我公司領導也到現場瞭解情況,並主持召開現場會,商議了人員安置及賠償問題。
4、增強安全管理是保證職工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措施。
5、由於第二生活區離飯堂較遠,工人喫飯不方便,以至在宿舍煮飯人員較多,用電量過大,導致電線起火發生火災。
6、安全管理不到位,不能及時發現情況以預防隱患,防止事故發生。
7、臨電安裝不規範,保險絲沒有發揮作用。
8、消防安全不到位,現場沒有消防用水,只有生活用水。火災剛發生時火勢不大,如有消防水可以撲滅,損失不大。
9、吸取事故教訓,項目部對生活區進行了大檢查,對不合格、不規範的進行大整改。明確生活區的專職管理人員,落實宿舍的各項管理制度,每週、每月對宿舍進行定期檢查,保證管理出一箇安全、舒適的生活區。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24
一、事故概況
20xx年x月x日,午時13:15分左右,在四方地金水銅冶煉廠風壓機房,新建空壓機座柱子混泥土澆灌施工,振動器聯接電纜線漏電觸人事件,受傷人龐發榮喫過中午飯後,準備施工,當他的手觸到振動器聯接電纜線時,被電當場擊倒,此時工地上的施工人員立即將電源開關斷開,龐發榮此時倒在地上已經昏迷,然後工人們立即將龐發榮抬到室外地上平躺,觀察他的心脈跳動緩慢,立即對他進行人工呼吸,同時又組織車輛將龐發榮趕緊送往醫院進行搶救治療,經過兩個小時後清醒,在醫院治療6天后,出院回家休養。
二、事故分析
1、經過6:11電觸人事故,此次事故的發生,公司雖對施工隊組員工進行過進場的安全生產教育,但缺乏有效的操作規程和安全檢查加之龐發榮自我保護意識淡薄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但公司在安全管理自身存在缺陷,公司沒有對施工現場配備指定專人和專職電工技術人員加強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操作監督和管理。
2、質檢安全部沒有派出專職安全員到整個施工現場檢查、)管理工作,對施工隊組人員沒有很好的進行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對施工現場的管理,跟班作業不到,落實不到,對
安全生產技術措施以及巡查管理工作不到位;沒有理解和傳達公司安全生產管理的發展理念,作爲質檢部門沒有認真把“安全發展,預防第一”當首要任何來抓,沒有履行好作爲一箇質檢安全員的工作態度及職責才導致事故的發生。
3、項目部:在現場管理技術人員對平時工作細節疏忽大意,對隊組員工安全教育不到位,平時跟蹤落實工作力度不夠,沒有認真把平時預見發生的事情,苗頭處理在萌發狀態,根據施工現場的環境特點,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施工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4、隊組長:作爲施工隊組長,缺乏安全生產教育,現場管理不到位,監督隊組施工人員安全生產意識力度不夠,安全意識淡薄,對一線員工安全管理教育落實不到位,聯保互保、三不傷害不到位。
三、總結及要求
1、經過此次事故的發生,暴露了管理者在工作中存在着安全生產思想麻痹,安全意識差,要求今後工作中,杜絕此類事件發生。
2、加強各職能部門的安全知識意識,必須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巡查力度,同時發現安全隱患立即排除。
3、質檢部門必須經常組織員工安全教育學習,對施工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對聯保互保自我防範意識要講深講透,必須跟蹤管理。
4、各個項目負責人必須始終在工作現場認真履行監護職責,當工作點分散,監護有困難時,每個工作點要增設專責監護人。
5、堅持以人爲本,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尤其是加強工作負責人的安全職責教育,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四、事故處理提議:
第一職責,安全質檢部門對安全工作監促,落實履行職責不到位,罰楊富600元,劉發揚200元,李興民200元,周興紅200元。
第二職責:項目部,對施工現場監管不到位罰300元。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25
一、工程名稱:
商住小區
二、施工單位:
建設有限公司
三、事故過程:
事故發生後,項目部管理人員在葉經理組織帶領下,第一時間趕往事故現場,使用乾粉滅火器、消防水等成功將火撲滅,消除隱患。
四、事故類別及性質:
根據現場勘查和取證,認定是一起一般火災安全責任事故。
五、事故發生原因:
根據現場分析,以及當天作業內容推斷,是電渣壓力焊作業焊渣外濺引起起火爲直接原因。壓力焊作業人員在臨邊作業時未設置防護板防止焊渣掉落,防護措施不到位。其次由於當時風力較大是起火的間接原因。
六、對事故相關責任人的處理:
1、對電焊作業人員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使其嚴格遵守施工現場安全規章制度和技術交底,按照正確的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施工作業。
2、對壓力焊班組給予經濟處罰800元人民幣。
七、今後的防範和整改措施
1、加強工人崗前安全教育,特別是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2,、在進行下一步作業前,先有針對性的對其作業人員進行現場安全技術交底。
3、加強現場安全巡查及監督力度,嚴禁存在隱患作業。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26
事故發生後,當事人或者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及時採取自救措施,保護事故現場,並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事故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後,應迅速啓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採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或者發生次生事故,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一、重要證據應妥善保護:發生一般、重大、特大、特別重大安全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有關人員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不得在事故搶救期間和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逃匿;不在單位的應立即返回。
事故現場的重要證據應當妥善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由於搶救、防止事故擴大需要移動現場物體時,應當作出標誌、繪製現場簡圖、拍攝現場照片,事故搶救完成後,事故現場能夠恢復原狀的應當恢復原狀。一般、重大、特大、特別重大事故現場需經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同意,方可撤除和清理。
二、重特大事故2小時內報告:安全事故發生後,有關部門的負責人應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調查和處理。事故報告工作應符合下列規定:發生安全事故,由事故所屬車輛駕駛員在事故發生後立即向分公司報告。
三、60日內完成事故調查:事故調查組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起60日內完成事故調查工作、寫出事故調查報告並報有權作出事故批
復結案的安全生產監管部門,特殊情況一般不得超過90日。
輕傷事故由事故單位根據事故調查報告批覆結案。事故單位自作出批覆結案之日起10日內,報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備案。
安全生產監管部門應在接到事故調查報告30日內對事故進行批覆結案,特殊情況不得超過60日。自作出結案批覆之日起10日內,報上一級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備案。生產安全事故等級分六類:
輕傷事故:指只有輕傷但沒有重傷和死亡的事故;
重傷事故:指一次重傷(含急性中毒,下同)3人以下、沒有死亡的事故(本辦法所稱“以上”,包含本數;所稱“以下”,不包含本數,下同);
一般安全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以下,或重傷3人以上10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事故;
重大安全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重傷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事故;
特大安全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重傷5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事故;
特別重大安全事故:指一次死亡30人以上,或重傷10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事故。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制度
一、事故發生後,街道領導和有關人員應在第一時間趕赴事故現場,採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事故發生後,街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人員應在時限內,及時、準確、完整地報告事故情況,做到不遲報、不漏報、不謊報、不瞞報。
三、認真做好地區安全穩定工作,積極配合有關部門、事故單位做好事故傷亡人員(親屬)的善後工作,積極配合事故調查組的各項工作。
四、監督事故發生單位嚴格落實防範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事態擴大和再次發生。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27
調查時間:
20xx年XX月XX日星期X18:10
調查人員:
發展中心:
小王、小鄭、小劉
XX公司安全部:劉小
調查內容:
XX車間工傷事故
事故發生時間:
事故發生地點:
當事人:
小郭、小申、小牛
負責人:
車間主任——小申
安全部負責人——劉X
事故處理:
事故發生當天早上5:30左右,事故發生後相關負責人等第一時間將傷者送往東勝中心醫院接受治療。經醫院檢查和包紮後因院方無再植技術而將傷者於早上九點多送往包頭接受再植技術。目前傷者手部已經接受了肉體再植技術和植皮,醫院表示經過15天的住院治療拆線後可出院。出院休養半月左右再進行二次手術。目前傷者治療情況良好、情況穩定。
當事人對事故的描述:
小郭——與傷者搭檔工作,並負責指揮天車
小牛——天車工
郭某的說法:
事故發生當時,小郭正與小申合作,準備將工件進爐。小郭在工件旁邊指揮天車吊起工件。申在工件的另一頭操作,給工件的頂部上一個零件。天車先起吊位於擺放底部的工件,磁鐵沒有吸好,在起吊過程中工件滑開,並碰到了位於上部的另一箇工件,致使上部的這個工件滑落。而申當時正在給上部的這個工件擰零部件,滑落的工件向半米外的冷卻池的水泥牆撞去,致使位於牆和工件之間的申手部被砸傷。
小牛的說法:
小郭平時幹活比較老實,來的早乾的.多。小申在當天凌晨一點多纔到(本來交接班時間應在午夜12時),此時郭已經將活幹的差不多了。因此,小郭心裏不舒服,和申在幹活時可能帶有情緒。而申也很犟,你讓我幹這個我偏不幹這個,二人幹活時氣氛很僵。當時申在給工件上零件,先把位於底部的零件上好後又接着給上部的工件擰零件。郭指揮天車起吊下部工件,申也認爲下部的已經上好讓先起吊下部的工件。天車工心裏覺得下部的工件壓着,起不起來,且小申還在工件周圍作業。但是指揮讓起吊下部的,小申也同意,她認爲小申有防範意識,於是先將工件起了一下,意在提醒小申躲讓。小申也躲了一下,身體向後撤開,於是天車工起吊。但申當時手部仍然在作業,並沒有完全撤離,致使在天車起吊下部工件時,上部工件因無受力支撐滑落砸傷申無名指指端部分。
對事故的反思:
1、事故發生後,安全部第一時間啓用緊急備用金,將傷者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及時有效地保住了傷者的手指。爲傷者和單位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應急措施很重要,關乎單位和每個員工的切身利益。
2、事故發生後,安全部前去事故發生場地拍照取證,但第一現場已經被破壞,爲取證和工傷鑑定增加了難度。——加強員工安全知識培訓,保護好事發現場有利於員工工傷的鑑定和單位對事故原因的調查,以便於總結類似事件的經驗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3、車間主任表示安全工作一直在做,今年更是狠抓安全。六月份就是安全月,但由於車間工作人員流動頻繁,工作難度大。盡最大可能把能想到的考慮到的安全隱患已經全部印發資料下發學習,但考慮的細節還不夠。以這件事情爲例,考慮到了熱處理過程中的流程問題和主要操作步驟的安全問題,但像上零件這樣的細節考慮不夠周全,對員工的搭檔問題和情緒問題也注意的較少,平時很少得到這方面問題的反饋。以後要加強安全意識的教育,多說、多講、多看,讓員工進一步瞭解各工種的工作流程,加強安全防範意識。做到安全以預防爲主,防微杜漸。——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不僅僅是可以
看得見得操作安全,還有看不見的心理原因等。管理者要在加強安全教育的同時還要多注意員工日常生活中的個人習慣和性格問題,及時發現和瞭解情況,和員工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避免員工帶情緒上班,讓員工在工作時能夠集中精神,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28
一、事故經過
xx年6月8日下午2點半左右,在二廠圓錐破檢修時,發生一起安全事故,檢修工王海林左手除拇指外的四個手指嚴重受傷,事故經過如下:13:30上班,加工Φ20mm的圓鋼做成S型起吊鉤子,經過水冷卻,起吊部位爲圓錐破擋料斗圈,此部件的重量約1.5T,其只有兩個Φ30mm的小孔可作爲起吊點,周邊只有5mm的間隙。鋼絲繩無法插進,只能用鉤子作爲起吊工具,現場工作人員有:王見(現場指揮)、馬振海、王海林(現場具體操作維修工),袁文倉、孟召青(現場檢修輔助人員)。下午14:15,王見、馬振海、王海林上到圓錐破上部,做好一切吊裝準備,並開始起吊。王見拉手拉葫蘆,馬振海、王海林穩着物件。
隨着物件慢慢升高,由於擋料斗圈已經磨損,在起吊過程當中物件不平衡,出現了一邊高一邊低的現象,當提升高度達到0.6m時,擋料斗圈高端已經超過了短頭上端約150mm,然後,王海林(站在王見的右手邊)在高端觀察吊起物件與短頭上端距離,看是否可以插入已準備好的木板將物件墊穩,由於物件不平衡,插入木板的間隙不好確定。王海林將高端往下壓,由於突然用力造成物件晃動過大,吊鉤變形,擋料斗圈滑落。
將王海林左手除拇指外的四個手指擠斷,事故發生後,王見立即向公司領導打電話彙報情況,公司立即派車送王海林去平泉縣西壩骨科醫院,因傷勢過重,骨科醫院建議轉承德266醫院,並聯系266醫院修院長做好手術準備,患者到達後做了檢查和妥善處理後,醫院建議轉北京積水潭醫院,馬上送王海林趕往北京,李華雲總經理在積水潭醫院等候,患者到後由於醫院將手術安排在下半夜,李華雲總經理又及時聯繫空軍總醫院進行手術,到6月9日上午8:00手術完成。
二、安全生產事故分析:
xx年6月8日下午2點30分,在二選廠檢修圓錐時發生一起安全事故,根據當事人輔助車間主任王見所寫事故經過,事故受傷者王海林同馬振海協助王見在起吊圓錐內1.5噸重的檔料斗圈時吊鉤變形檔料斗圈脫落,將王海林四個手指剪斷。事故發生後,王見立即上報叫車,傷者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事故發生後趙錫波、尚燁、於勇、郝義坤到現場瞭解情況。還原現場情況同王見所寫經過一樣,王見站在靠近門口位置,馬振海在其左手邊,王海林在其右手邊位置,檔料斗圈起吊時,未水平吊起,馬振海這端低,王海林這端已經超過短頭上沿有150毫米,王海林拇指在上四個手指在下雙手往下壓,由於檔料斗圈外圓和短頭內圓只有5毫米間隙,在這麼小間隙、這種不平衡狀態下吊鉤變形檔料斗圈脫落時和短頭上沿接觸形成剪子,檔料斗圈脫落王海林的左手手指被剪切,結果出現這一起安全事故。
事故分析如下:
1、現場指揮人員在拉手拉葫蘆,沒有起到指揮作用和觀察協調作用。
2、對擋料斗圈磨損情況判斷不準,沒有充分考慮到起重過程的偏重問題,致使部件起吊後偏斜嚴重,爲了插托起木板而對吊裝物進行按壓晃動調平造成事故。
3、由於對起吊部件按壓晃動,瞬間產生巨大力量使製作的吊鉤變形而滑落。
4、檢修前沒有進行詳細的方案論證。
5、王海林爲新招職工,對大型設備檢修經驗不足,雖然參加了縣安監局組織的安全培訓,但現場培訓不足。
6、安全部門沒有全程對檢修過程進行監控和指導。
7、在本次事故中生產副總經理趙錫波、生產部經理尚燁、技術部經理於勇、機電維修車間主任王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三、教訓
本次事故的教訓是慘痛的,通過對本次事故的詳細分析和研究,舉一反三,得到以下教訓:
1、不管項目大小,都要有詳盡的組織實施方案和安全保護措施。
2、在安全三級教育過程當中,一定要做好職工的安全素質和安全技能的培訓。
3、現場指揮和安全監督不能流於形式,要真正起到作用。
4、施工過程當中所使用的工具、器具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的’合格產品,自制的工具、器具要經過檢驗方可使用。
5、任何工程不能因爲節約成本而簡化維修設施和安全設施。
6、施工過程中,相互提醒和相互保護嚴重不足。
四、整改措施
1、針對特種作業人員招聘和錄用必須持有由勞動部門頒發的有效上崗資格證,無證人員不予錄用或經培訓獲證後方可錄用。錄用人員必須經過縣防疫站體檢合格後方可錄用。錄用人員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廠礦、車間、班組)滿48課時。培訓後通過考試和技能測試合格後,方可上崗。現有人員每月安全培訓不低於8課時。
2、每次施工作業之前必須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安全措施,保護措施,形成文字材料上報領導批准後,傳達到每一箇參與施工的人,所有人嚴格執行。每班工作必須進行班前班後會,要求參與施工的全體人員參加。
3、施工前要對施工現場的場地、環境、設施、路線、空間做充分考察,對有可能發生的事故進行預測,制定出相關的預案和規避辦法。
4、施工中使用的工具、器具需經過安全檢查,合格後方可使用,材料、物資、工具按規定擺放,施工現場不得放置與施工無關的雜物,防止緊急情況時阻礙人員撤離。起重工具的採購必須有安檢標誌、合格證。
5、施工過程指揮人員必須觀察每個操作人員,嚴禁指揮人員親自操作而忽視指揮工作,嚴禁多人指揮和違章指揮。
6、施工前安全管理人員需對施工的措施、方案、工具、器具進行檢查和確認。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人員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全程監護、監督和檢查。
7、全面排查公司各個施工場所現有的起重工具、安全設施、電力線路、供電裝置、管線道路、防護欄杆等的安全隱患,制定整改措施,限期完成。
8、施工現場要準備急救醫藥箱,礦區內24小時常備車況完好的值班車輛1輛,以便緊急使用。
9、與醫療單位、救援單位建立聯動機制。
xx有限公司
20xx年x月x日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29
關於煤機公司申某X意外事故的調查
調查時間:X年X月X日星期X18:10
調查人員:發展中心:王、鄭、劉
X公司安全部:劉X
調查內容:XX車間工傷事故
事故發生時間:
事故發生地點:
當事人:郭某、申某、牛某
負責人:車間主任——申某
安全部負責人——劉X
事故處理:事故發生當天早上5:30左右,事故發生後相關負責人等第一時間將傷者送往東勝中心醫院接受治療。經醫院檢查和包紮後因院方無再植技術而將傷者於早上九點多送往包頭接受再植技術。目前傷者手部已經接受了肉體再植技術和植皮,醫院表示經過15天的住院治療拆線後可出院。出院休養半月左右再進行二次手術。目前傷者治療情況良好、情況穩定。
當事人對事故的描述:
郭某——與傷者搭檔工作,並負責指揮天車
牛某——天車工
郭某的說法:
事故發生當時,郭正與申合作,準備將工件進爐。郭在工件旁邊指揮天車吊起工件。申在工件的另一頭操作,給工件的頂部上一個零件。天車先起吊位於擺放底部的工件,磁鐵沒有吸好,在起吊過程中工件滑開,並碰到了位於上部的另一箇工件,致使上部的這個工件滑落。而申當時正在給上部的這個工件擰零部件,滑落的工件向半米外的冷卻池的水泥牆撞去,致使位於牆和工件之間的申手部被砸傷。
牛某的說法:
郭某平時幹活比較老實,來的早乾的多。申在當天凌晨一點多纔到(本來交接班時間應在午夜12時),此時 郭已經將活幹的差不多了。因此,郭心裏不舒服,和申在幹活時可能帶有情緒。而申也很犟,你讓我幹這個我偏不幹這個,二人幹活時氣氛很僵。當時申在給工件上零件,先把位於底部的零件上好後又接着給上部的工件擰零件。郭指揮天車起吊下部工件,申也認爲下部的已經上好讓先起吊下部的工件。天車工心裏覺得下部的工件壓着,起不起來,且申還在工件周圍作業。但是指揮讓起吊下部的,申也同意,她認爲申有防範意識,於是先將工件起了一下,意在提醒申躲讓。申也躲了一下,身體向後撤開,於是天車工起吊。但申當時手部仍然在作業,並沒有完全撤離,致使在天車起吊下部工件時,上部工件因無受力支撐滑落砸傷申無名指指端部分。
對事故的反思:
1、事故發生後,安全部第一時間啓用緊急備用金,將傷者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及時有效地保住了傷者的手指。爲傷者和單位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應急措施很重要,關乎單位和每個員工的切身利益。
2、事故發生後,安全部前去事故發生場地拍照取證,但第一現場已經被破壞,
爲取證和工傷鑑定增加了難度。——加強員工安全知識培訓,保護好事發現場有利於員工工傷的鑑定和單位對事故原因的調查,以便於總結類似事件的經驗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3、車間主任表示安全工作一直在做,今年更是狠抓安全。六月份就是安全月,
但由於車間工作人員流動頻繁,工作難度大。盡最大可能把能想到的考慮到的安全隱患已經全部印發資料下發學習,但考慮的細節還不夠。以這件事情爲例,考慮到了熱處理過程中的流程問題和主要操作步驟的安全問題,但像上零件這樣的細節考慮不夠周全,對員工的搭檔問題和情緒問題也注意的較少,平時很少得到這方面問題的反饋。以後要加強安全意識的教育,多說、多講、多看,讓員工進一步瞭解各工種的工作流程,加強安全防範意識。做到安全以預防爲主,防微杜漸。——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不僅僅是可以
看得見得操作安全,還有看不見的心理原因等。管理者要在加強安全教育的同時還要多注意員工日常生活中的個人習慣和性格問題,及時發現和瞭解情況,和員工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避免員工帶情緒上班,讓員工在工作時能夠集中精神,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事故分析報告範文 篇30
一、事故概況
12月2日上午8時20分左右,公司7名工人在陽陸七號熱能加熱站工作。2m平臺除氧器動火時,未發現下平臺有易燃油漆。在動火作業期間,火星落入油漆桶,導致油漆桶起火。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施工單位陳明建在電焊、氣割作業前未對周圍工作環境進行認真檢查和清理,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油漆桶內仍有可燃物。
2.班長對電焊、氣割要求管理不嚴,實施措施不嚴,工作粗心,導致施工現場作業人員工作粗心,安全總監孫波缺乏有效監督,是事故的間接原因。
三、事故責任劃分
1.電焊工陳明健、杜忠軍在作業前未嚴格按照措施將易燃品清理出施工區域,對事故負有直接責任。
2.安全負責人孫波對陳明健不遵守措施的操作行爲進行了有效監督,並對事故的發生負有主要責任。
3.項目部對員工管理不嚴格,教育不夠,施工未嚴格按照措施進行,現場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識薄弱,項目部負責教育管理不到位。
四、事故預防措施
1.電焊、氣割作業前,必須將作業現場及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徹底清理乾淨。
2.施工現場必須配備足夠且合格的滅火器、防火砂、水源等消防設施和設備。
3.嚴格執行《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的其他規定。
4.加強措施的研究和落實,提高安全意識和防範技能,杜絕事故發生。
五、事故經歷和感受
在這起未遂事故發生後,可以想象,如果事故擴大並導致火災,後果是無法想象的。火災發生後,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一氧化碳,給安全生產和員工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因此,必須嚴格按措施進行作業,嚴格現場管理,加強互保和聯保,防止此類事故和現象的發生。
記者:
20xx年XX月XX日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