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期末考試質量分析報告(精選3篇)
初中期末考試質量分析報告 篇1
20xx年下學期期末統考成績一出來,李校長宣佈了我校各年級與區內其他學校各年級平均分最高的學校之間的差距之後,教務處本週一就與普教股主動聯繫,週二陳宏老師發來20xx年下學期期末全區統考的各項統計數據,我們就分年級統計、對比學生六年級的成績與每學期區統考成績之間的差異情況,分別找相關的老師單談話,共同分析該科目成績下滑產生的原因,提出改進的措施。在第一週星期三分別召開了八年級和九年級的質量分析會(七年級的質量分析會安排在第二週進行),對成績進行了詳細的歸因分析,並提出了後階段擬採取的措施。現就各年級的情況分析如下:
一、各年級基本情況以及質量分析
全校共有學生289人,進城務工子女140人。九年級與外校的差距幾乎在逐年減少,只有去年期末考試成績有所下降,科平在60分以上的學生人數在上升,科平30分以下地學生人數在成倍的下降。20xx年下學期期末考試呈現出下降趨勢,主要的學科是語文、歷史和物理這三門學科。七、八年級的科平在70分以上的學生人數在上升,科平50分以下的學生,尤其是科平30分以下的學生人數在成倍的下降。之所以與最高分學校的平均分差距越來越,原因致有以下幾點:
二、成績下滑原因分析
(一)八年級整體下滑原因分析
1、管理層對課堂指導和監控不足。
(1)沒有合理分配精力,對八年級的課堂教學指導不夠。
作爲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區兼職生物教研員、區責任督學,沒有分配好自己的管理職責這也是能力不足的一種表現,把精力放在了初三,尤其是放在了初三某些難以維持紀律的課堂之中,找初三學生談話、監控初三課堂等花了量的時間;
此外,由於七年級的學生素質較差,監控七年級的課堂以及學生學習習慣也花了不少時間,到八年級聽課嚴重不足。
(2)教學教研部門精力有限,對八年級教學質量的監控不夠。
自20xx年11月中旬開始,教科室主任生病住院,教科室的工作就落在了我們三人身上:課務的、管理的。教務幹事接任教科室主任初三1個班級的語文教學,她自己還有八年級1個班級的語文教學任務,這樣一來她就要身兼跨頭兩個語文班級的教學任務,她負責的教務處的部分工作就落在了教務主任頭上調課等;
又正值石峯區迎接國家義務教育均衡檢查,教務處、教科室的迎檢資料,教務教研的各項安排和落實等工作,我們三人分頭承擔;
由於地理教師生二胎保胎和請產假,教務劉主任在送完一屆畢業學生之後,馬上又接任了初二3個班級的地理教學;
我任教2個班級的生物教學,生物兼職教研員的工作也比較多;
加之,學生行爲習慣有待加強,我與教務主任和政教部門一道花了不少時間去教育學生。此外,對七年級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監控也佔用了不少時間。
以上種種,造成了我對八年級的教學質量監管不夠,教科室主任生病住院也監管不了課堂,教務處主任和幹事也基本上是完成行政事務之後,沒有多餘的精力監控八年級的課堂質量了,這樣一來,八年級的課堂監控幾乎處於空白狀態。
2、教師變動頻繁,教學連續性不足。
從七年級第一個學期到本學期,由於支教、女教職工休保胎假、休產假等原因,除了生物至始至終是1個老師任教以外,其它六門學科教師均變動了,變動的教師人數總計7人 ,分別是:語文變動2人,數學1人,外語1人,地理1人,歷史1人,1人,其中班主任變動1人。
從表中數據可知,除了生物與區平均水平差距越來越小之外,其它七門學科從七年級下冊開始,差距越來越。尤其是數學學科,當時由於數學老師請保胎假,3個班的數學均由1個老師任教,這個老師還擔任了1班的班主任;
任教外語學科的3個老師,黃老師是剛從九年級下來的,雖然她明年就退休了且身體不好,但她兢兢業業,沒有馬虎。另外1個任教外語的是政教主任,20xx年下學期他的迎檢等任務較重(政教處少了一箇幹事),他任教的班級英語下降的比較多。還有1個跨頭的外語老師,她還兼任了九年級1個班級的班主任和外語教學;
地理學科也是因爲請保胎假,臨時安排一箇從來沒有任教地理的歷史老師任教,教務主任也加了一箇班的課程(這樣一來,教務主任就任教了3個畢業班級的教學,並跨頭任教初一年級1個班級的共4個班級的教學任務);
物理學科是個非常負責任的老師任教,成績一出來,她非常內疚對我說“這是我從教近30年來,成績考得最差的一屆”。當然,去年下學期該年級物理老師被派出去學習了2周,在考試之前才匆匆忙忙地結束新課,沒有時間進行復習對期末成績也有一定的影響。
由於班主任的變動,3班的班風也不太穩定;
由於年級組長去年下學期身體不適,整個年級的學風和班風都有明顯的退步。
老師的變動、學科教師的任務過重、跨學科任教,特別是班主任的變動,不僅教學的連續性不能保證,而且對班風學風的養成勢必有很的影響,進而地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學校成績提升成效不明顯的其它原因
1、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
我校的學生,本來學習能力相對欠缺,特別是從小學的3門主科到七年級的7門學科、到八年級的8門學科,隨着學習任務的加重,學習能力不足對學習的影響越來越。一方面,我對教師提升學生學科學習能力的重視不夠、引導不夠;
另一方面我們的老師存在重知識的傳授,輕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輕學習習慣的養成的現象,存在完成了教學任務就放心了的思想。
2、進城務工子女多,學生行爲習慣欠缺。
全校進城務工子女140人,佔到了全部學生的一半左右。這些學生的家庭教育幾乎缺失,從小行爲習慣就沒有養成好,如今我們的老師要花量時間去維護課堂紀律,班主任要花量的時間處理日常事務;
此外,他們中的.部分除了在學校能夠保證有學習時間以外,在家幾乎沒有時間再學習,甚至沒有完成基本的作業家長也不會督促,用少數家長的話來說“只要你們老師不讓他在學校學壞就行”。我常常給我們的老師說“我們不能選擇學生,只有改變自己。進城務工人員能夠把他們的孩子送到學校裏來讀書,而不是去做童工已經是進步了,我們就要把學生教好,少數家長也許行爲習慣還不及我們的學生,我們怎麼能奢求他們配合我們來教育學生呢?”馮校長主管政教處也確實費了不少心、想了很多辦法,教務處、年級組也齊心協力抓班風、促學風,但是班風依然進步不,學風依然不能厚。
3、由於生源數量和質量的下降,教職工信心有所下降。
由於六中區區逼近,石峯外國語學校迅速崛起等種種原因,我校生源質量和數量下降明顯,雖然李校長多次在會上說“我們學校不會垮、不能垮,而且隨着化工產、冶煉廠、氮肥廠的搬遷,環境的好轉,勢必房地產會迴轉,從而帶動人員的增加、學生人數的增加,我們學校的前景還是很樂觀的。”但是,個別老師認爲前景規劃太遠了,對學校的發展沒有充滿信心,這個別人的言行也影響了其他老師。
4、教師隊伍存在跺現象。
由於三考以及各級培訓的力開展等原因,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有所提升。但是,依然有少數教師,而且不僅僅是年輕教師,與時俱進不夠,與學生的關係不太融洽,導致極少部分學生決絕學習,甚至與老師唱調。這樣一來,課堂紀律不容易維持,影響了其他學生的正常學習,課堂效率提高很難。對於學校也許影響不,但是對於我們學校來說,學生班數少、人數少,一箇教師的教學成績會地影響年級整體水平。自從20__年開始,學校的老師就是三年或者兩年一箇輪迴地教學,沒有集中優勢師資全力衝擊畢業班的先例,故而三個年級的教學很難非常出色。
此外,也存在教師老年化,身體健康下降等原因,導致教師精力不夠,衝勁不足。還有也許存在個別老師因爲職評無望,動力不足等。
三、後階段措施樹信心、促學風、抓課堂
(一)樹信心
1、來自教育局領導的重視。
首先,以李局長爲首的局領導班子多次對學校的首行關注,一定會激發老師對自身的重視、對學校發展前景的信心;
其次,教育局對區域內招生政策的部署和調整,也給各中學的招生帶來福音。其三,局領導工作重心的下移,給學校的管理和老師的課堂教學無形之中也增加了壓力和動力。
2、來自學校領導班子的重視。
以李校長爲首的校級領導班子認識到了學校生存的壓力,在管理上更趨於制度化、精細化和化。例如從本學期開始,教職工實行上班簽到制度,充分保證教師職工坐班、做事的時間。
3、來自調整後基本穩定且優化的教師隊伍。
從這學期開始,八年級調整了成績下降最快、與區內平均分差距最多的數學學科教師,換上了年輕的受學生歡迎的研究生李老師任教;
兩個語文老師下學期支教回來之後,也考慮派一箇老師再接任八年級原班級的教學任務,減輕現有語文老師的教學任務;
已經與英語等學科成績下滑明顯的老師達成共識,指導他們務必想方設法提升學生成績;
歷史老師已經專職專心於歷史教學,不必再兼任地理教學;
老師們不服輸的精神,更是我們信心的來源。
(二)促學風
1、開展“立信”活動,樹誠信禮儀之風。
人無信不立,針對學生“理論誠信”與“實際誠信”差距較的現狀,協助政教處,以活動促班級誠信建設,促進人人講誠信、懂禮讓風氣的形成,以期儘量減少管理層、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管理課堂紀律的時間和精力,結餘出時間來進行抓兩唾中間工作。
2、開展“立人”活動,樹你追我趕爭上游之風。
利用生地中考即將到來的契機,開展百日誓師活動、月考獎優制度、目標追趕製度等,引導學生把精力運用到學習上來。
3、開展師生互愛活動,營造良好的師生關係。
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師生互相關愛才能激發出教師最佳的教學水平和學生最佳的學習激情。與政教處一道利用“三.八婦女節“、”五.四青年節“等節日做實節日文化,引導師生互愛互敬,促進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成就感。
(三)抓課堂
1、嚴管理,建立和完善各級管理制度。
(1)建立和完善領導班子聯繫班級制度
初一年級:
初二年級:
初三年級:
要求:做好“五個一”活動:
每位聯繫班級的行政幹部每週必須聽該班級的課一節;
每週至少找該班3個學生談話一次;
每週找該班科任老師瞭解該班該學科的上課情況一次;
每月至少參加一次該班級班會課的組織;
每學期至少在該班級講話一次。
(2)建立和完善年級組月報工作制度。要求:每個年級組指定每月推進學科教學進程計劃,並小結本年級組當月的基本情況,包括落實的計劃和未落實的原因等。
(3)建立和完善教研組長每週的聽課制度。要求:教研組長每週聽本學科組老師的課至少一節,在聽課之前採用申報制度,並作爲評比優秀教研組和優秀教研組長的依據。
2、抓細節,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1)加強課前準備的指導。力爭在每個年級逐步推進課前準備“四個一”習慣、“圈圈點點”做筆記習慣、“聚精會神”聽課習慣、“工工整整”做作業習慣的養成,並在是當時的時候對活動的開展進行評比和展覽。
(2)培養自學閱讀能力。進校之初,我們的很多學生不知道閱讀,直接影響的是讀不通課文、看不懂題目。更無從談做題最對題了。針對此種現象,我們要求每個學科在上新課的時候,都要學生先自學閱讀教材,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能做幾個基本的題目,然後老師在進行答疑和講解。從起始年級開始,加了對閱讀習慣的養成教育,如今初一年級配有漂亮的書架,班級圖書還不少,年級組開展了“讀書爭星”活動。長此以往,學生的讀題能力、做題能力會有所提高。
(3)精準輔導,整體提升學生成績。對各個分數段的學生採用了分區對待的方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對這些學生進行了個別輔導,尤其是對於5A生培養對象,我每月對他們的各學科的糾錯本進行檢查和指導,採取人盯人的辦法,盡力提升年級平均水平。
(4)彰顯特色,搭建個性化成長的舞臺。學校緊緊圍繞“三立”的育人目標,從學習主動性、學習持久性、學寫能力的需求出發,利用《孝性課程》等課程建設、科技創新教育、興趣社團活動等課程的配合,來爲學生搭建個性化成長與發展的舞臺。
3、做實在,落實課堂教學研究成效。
第一週,在召開的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八九兩個年級的質量分析會等幾個會上,教科室和教務處分班就今年中考命題的動向、各學科分值更改的情況、中考學科增加的情況等進行了學習,並對畢業班租了相關的要求:要求每個畢業學科教師在第十週之前必須上一堂全校性的畢業研討課,目前每個學科教師上課的順序已經確定,從第二週開始就着手進行。
(四)補跺
1、樹典型,宣傳正能量。
利用推優、選優、評優機制,充分發揮教研組長、學科帶頭人、名師等優秀教師的正面宣傳功能,希望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去點燃和提升極少數教師的教學動力和激情。
2、精準培訓,提升針對性。
針對不同教師的弱項安排內容接地氣、形式多樣的校本培訓和組本培訓。目前,已經安排了每個教研組長從本學期開始,就自己擅長的一箇教學點,例如如何轉化後進生、如何組織學生做筆記、如何落實學生作業、如何突破重點難點等,在教室會上作經驗交流,確保教學研究的本土化,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
3、定目標,逐步升成績。
針對每個學科教師的培訓,最終要落實到學生成績是否提升這個根本上來。我們定下了“5名臺階制”。即以每5名學生爲一箇階梯,各學科在他們已有成績的基礎上提升一箇等級或者一箇分數爲目標,圍繞這個目標進行教學研究。
初中期末考試質量分析報告 篇2
20xx年下學期期末統考成績一出來,李校長宣佈了我校各年級與區內其他學校各年級平均分最高的學校之間的差距之後,教務處本週一就與普教股主動聯繫,週二陳宏教師發來20xx年下學期期末全區統考的各項統計數據,我們就分年級統計、對比學生六年級的成績與每學期區統考成績之間的差異情況,分別找相關的教師單獨談話,共同分析該科目成績下滑產生的原因,提出改進的措施。在第一週星期三分別召開了八年級和九年級的質量分析會(七年級的質量分析會安排在第二週進行),對成績進行了詳細的歸因分析,並提出了後階段擬採取的措施。現就各年級的情況分析如下:
一、各年級基本情況以及質量分析
全校共有學生289人,進城務工子女140人。九年級與外校的差距幾乎在逐年減少,只有去年期末考試成績有所下降,科平在60分以上的學生人數在上升,科平30分以下地學生人數在成倍的下降。20xx年下學期期末考試呈現出下降趨勢,主要的學科是語文、歷史和物理這三門學科。七、八年級的科平在70分以上的學生人數在上升,科平50分以下的學生,尤其是科平30分以下的學生人數在成倍的下降。之所以與最高分學校的平均分差距越來越大,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二、成績下滑原因分析
(一)八年級整體下滑原因分析 1、管理層對課堂指導和監控不足。
(1)沒有合理分配精力,對八年級的課堂教學指導不夠。
作爲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區兼職生物教研員、區責任督學,沒有分配好自己的管理職責——這也是能力不足的一種表現,把精力放在了初三,尤其是放在了初三某些難以維持紀律的課堂之中,找初三學生談話、監控初三課堂等花了大量的時間;此外,由於七年級的學生素質較差,監控七年級的課堂以及學生學習習慣也花了不少時間,到八年級聽課嚴重不足。
(2)教學教研部門精力有限,對八年級教學質量的監控不夠。
自20xx年11月中旬開始,教科室主任生病住院,教科室的工作就落在了我們三人身上:課務的、管理的。教務幹事接任教科室主任初三1個班級的語文教學,她自己還有八年級1個班級的語文教學任務,這樣一來她就要身兼跨頭兩個語文班級的教學任務,她負責的教務處的部分工作就落在了教務主任頭上——調課等;又正值石峯區迎接國家義務教育均衡檢查,教務處、教科室的迎檢資料,教務教研的各項安排和落實等工作,我們三人分頭承擔;由於地理教師生二胎保胎和請產假,教務劉主任在送完一屆畢業學生之後,馬上又接任了初二3個班級的地理教學;我任教2個班級的生物教學,生物兼職教研員的工作也比較多;加之,學生行爲習慣有待加強,我與教務主任和政教部門一道花了不少時間去教育學生。此外,對七年級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監控也佔用了不少時間。
以上種種,造成了我對八年級的教學質量監管不夠,教科室主任生病住院也監管不了課堂,教務處主任和幹事也基本上是完成行政事務之後,沒有多餘的精力監控八年級的課堂質量了,這樣一來,八年級的課堂監控幾乎處於空白狀態。
2、教師變動頻繁,教學連續性不足。
從七年級第一個學期到本學期,由於支教、女教職工休保胎假、休產假等原因,除了生物至始至終是1個教師任教以外,其它六門學科教師均變動了,變動的教師人數總計7人,分別是:語文變動2人,數學1人,外語1人,地理1人,歷史1人,政治1人,其中班主任變動1人。
從表中數據可知,除了生物與區平均水平差距越來越小之外,其它七門學科從七年級下冊開始,差距越來越大。尤其是數學學科,當時由於數學教師請保胎假,3個班的數學均由1個教師任教,這個教師還擔任了1班的班主任;任教外語學科的3個教師,黃教師是剛從九年級下來的,雖然她明年就退休了且身體不好,但她兢兢業業,沒有馬虎。另外1個任教外語的是政教主任,20xx年下學期他的迎檢等任
務較重(政教處少了一箇幹事),他任教的班級英語下降的比較多。還有1個跨頭的外語教師,她還兼任了九年級1個班級的班主任和外語教學;地理學科也是因爲請保胎假,臨時安排一箇從來沒有任教地理的歷史教師任教,教務主任也加了一箇班的課程(這樣一來,教務主任就任教了3個畢業班級的教學,並跨頭任教初一年級1個班級的共4個班級的教學任務);物理學科是個非常負責任的教師任教,成績一出來,她非常內疚對我說“這是我從教近30年來,成績考得最差的一屆”。當然,去年下學期該年級物理教師被派出去學習了2周,在考試之前才匆匆忙忙地結束新課,沒有時間進行復習對期末成績也有一定的影響。
由於班主任的變動,3班的班風也不太穩定;由於年級組長去年下學期身體不適,整個年級的學風和班風都有明顯的退步。
教師的變動、學科教師的任務過重、跨學科任教,特別是班主任的變動,不僅教學的連續性不能保證,而且對班風學風的養成勢必有很大的影響,進而大大地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學校成績提升成效不明顯的其它原因 1、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
我校的學生,本來學習能力相對欠缺,特別是從小學的3門主科到七年級的7門學科、到八年級的8門學科,隨着學習任務的加重,學習能力不足對學習的影響越來越大。一方面,我對教師提升學生學科學習能力的重視不夠、引導不夠;另一方面我們的教師存在重知識的傳授,輕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輕學習習慣的養成的現象,存在完成了教學任務就放心了的思想。
2、進城務工子女多,學生行爲習慣欠缺。
全校進城務工子女140人,佔到了全部學生的一半左右。這些學生的家庭教育幾乎缺失,從小行爲習慣就沒有養成好,如今我們的教師要花大量時間去維護課堂紀律,班主任要花大量的時間處理日常事務;此外,他們中的大部分除了在學校能夠保證有學習時間以外,在家幾乎沒有時間再學習,甚至沒有完成基本的作業家長也不會督促,用少數家長的話來說“只要你們教師不讓他在學校學壞就行”。我常常給我們的教師說“我們不能選擇學生,只有改變自己。進城務工人員能夠把他們的孩子送到學校裏來讀書,而不是去做童工已經是進步了,我們就要把學生教好,少數家長也許行爲習慣還不及我們的學生,我們怎麼能奢求他們配合我們來教育學生呢?”馮校長主管政教處也確實費了不少心、想了很多辦法,教務處、年級組也齊心協力抓班風、促學風,但是班風依然進步不大,學風依然不能厚。
3、由於生源數量和質量的下降,教職工信心有所下降。 由於六中區區逼近,石峯外國語學校迅速崛起等種種原因,我校生源質量和數量下降明顯,雖然李校長多次在大會上說“我們學校不會垮、不能垮,而且隨着化工產、冶煉廠、氮肥廠的搬遷,大環境的好轉,勢必房地產會迴轉,從而帶動人員的增加、學生人數的增加,我們學校的前景還是很樂觀的。”但是,個別教師認爲前景規劃太遠了,對學校的發展沒有充滿信心,這個別人的言行也影響了其他教師。
4、教師隊伍存在短板現象。
由於三考以及各級培訓的大力開展等原因,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有所提升。但是,依然有少數教師,而且不僅僅是年輕教師,與時俱進不夠,與學生的關係不太融洽,導致極少部分學生決絕學習,甚至與教師唱反調。這樣一來,課堂紀律不容易維持,影響了其他學生的正常學習,課堂效率提高很難。對於大學校也許影響不大,但是對於我們學校來說,學生班數少、人數少,一箇教師的教學成績會大大地影響年級整體水平。自從20xx年開始,學校的教師就是三年或者兩年一箇輪迴地教學,沒有集中優勢師資全力衝擊畢業班的先例,故而三個年級的教學很難非常出色。
此外,也存在教師老年化,身體健康下降等原因,導致教師精力不夠,衝勁不足。還有也許存在個別教師因爲職評無望,動力不足等。
三、後階段措施——樹信心、促學風、抓課堂 (一)樹信心
1、來自教育局領導的重視。
首先,以李局長爲首的局領導班子多次對學校的首行關注,一定會激發教師對自身的重視、對學校發展前景的信心;其次,教育局對區域內招生政策的部署和調整,也給各中學的招生帶來福音。其三,局領導工作重心的下移,給學校的管理和教師的課堂教學無形之中也增加了壓力和動力。
初中期末考試質量分析報告 篇3
一、居民健康素養現狀分析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我區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人口比例爲15.84%,即15.84%的居民能夠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識和理念,熟悉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爲內容並且具備基本的健康技能,此結果高於20xx-20xx年度xx省調查的居民健康素養水平(12.08%),也達到了xx省衛生計生委出臺的《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規劃(20xx—20xx年)實施方案》中提出的“到20xx年,全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到12%”的水平。成人吸菸率19.2%,比基線調查時的20.3%下降了5.4%;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4.8%;兒童青少年肥胖率21.1%。
總體來看,在城鄉、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以下差異:
1、健康素養水平存在城鄉差異。城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爲和健康技能素養水平均高於農村居民,但差距不大。考慮與農村居民獲取健康知識的途經與城區居民相比相對較少有關。
2、健康素養水平存在性別差異。男性健康素養水平(16.52%)略高於女性健康素養水平(14.30%)。造成這種差異可能與農村女性較農村男性文化程度相對較低有關。
3、健康素養水平存在年齡差異。不同年齡段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存在不同,45歲以下的中低年齡組高於45歲以上的高年齡組,其中25~34歲的年齡組健康素養最高(22.81%),65~69歲年齡組最低(6.54%)。造成這種差異可能與各年齡段的文化程度不同有關。老年人是健康的脆弱羣體,容易受各種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困擾,按時服藥、自我檢查並按時體檢等要求他們具有較高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這和有關研究表明健康素養水平較低的老年人由於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較差導致其死亡率高於健康素養水平較高的老年人的結論一致。
4、健康素養水平存在文化程度差異。隨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健康素養水平有所增加,大專及以上文化健康素養水平明顯高於其他文化水平,這與中國居民科學素養調查顯示的科學素養水平與文化程度與教育水平的關係基本一致,表明居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健康素養水平。其原因可能是因爲文化水平越高,其閱讀理解能力和知識接受能力越強,具備健康素養的可能性就越大。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是提高健康素養的前提條件。
二、6類健康問題素養的分析
本次調查發現,居民科學健康觀素養水平較高,達32.48%,居民對於健康的內涵和外延、健康與環境的關係、定期進行健康體檢的知曉率較高,表明居民的科學健康觀已經初步形成。
xx區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水平較低,是六類健康問題素養水平中最差的一箇,僅爲10.92%。基本醫療素養是健康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人們對基本醫療服務的瞭解、需求和利用水平。良好的基本醫療素養意味着能夠獲取更多的科學就醫和合理用藥相關知識;能夠增進醫患溝通,緩解醫患矛盾,能夠減少衛生資源浪費,提高健康水平。因此,在今後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各級各類健康機構需加強對基本醫療素養知識的普及,制定有效的干預措施,有效提高居民的基本醫療素養水平,從而有效保障居民的身體健康。
55~歲的中老年人羣對健康信息的需求及重視程度較低,而55歲以上年齡段是各種慢性病的高發年齡段,同時,文化水平較低的居民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羣,這與一定的社會背景有着必然聯繫,而如何提高這些人的健康素養水平,將是下一階段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之一。
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狀況分析
20xx年xx區居民健康素養總體水平爲15.84%,與20xx年5月xx區創建xx省健康示範區啓動後開展的居民健康素養基線調查結果(13.16%)相比提高了20.4%。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創建成果初見成效。
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政府重視爲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xx區政府高度重視健康促進工作,成立組織,制訂方案,組建隊伍,健全網絡,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近年來不斷推出“全民免費健康查體”、“大病醫療救助”、“衛生扶貧”、“萬名保健醫生進農戶”等多項衛生惠民生工程,讓老百姓在瞭解衛生惠民政策的同時,也學到了各類健康知識,爲提升健康素養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是成功創建全國衛生城市爲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夯實了基礎。
通過20xx年~20xx年xx區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在我區形成了政府領導、部門協調配合、社會共同參與的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爲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夯實了基礎。在世界衛生日、世界無煙日、全國高血壓日、聯合國糖尿病日、結核病日、艾滋病日等時段內,政府牽頭,多部門聯合,在公園、廣場、社區等人口密集場所,深入開展主題宣傳諮詢活動,普及健康知識,提高羣衆參與程度,增強了宣傳教育效果。
三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爲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
爲了不斷提高居民對科學健康觀的認知度和知曉率,全區廣大健康教育工作者全面、深入地瞭解和掌握居民的要求和需求,強化責任意識、崗位意識,調動起廣大公衆參與各種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區、鎮街政府和村委、區和鎮街醫療衛生機構、學校等重點企事業單位充分利用宣傳欄、黑板報、橫幅、展板、現場諮詢、印發宣傳資料、培訓、講座等手段,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活動;區衛生計生部門利用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健康教育經費開展各類健康素養干預活動。健康教育作爲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的重要內容,在城鄉基礎醫療衛生機構中普遍開展。每年至少發放健康教育資料12種、每月一次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和更換健康教育宣傳欄、每年至少9次健康教育諮詢活動和個體化健康教育活動等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多種形式地讓老百姓尤其是農村老百姓掌握健康知識,形成良好健康行爲方式和具備基本的健康技能;區疾控中心定期面向全區健康教育專(兼)職人員、社會公衆,開展了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有聲勢的宣傳、培訓活動。
四是媒體在普及健康知識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電視、電臺、報紙、網絡等現代媒體,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活動,以提升居民科學健康觀、基本醫療素養、慢性病防治素養、傳染病防治素養、婦幼健康素養、中醫養生保健素養爲重點內容,在電視、移動媒體播放健康公益廣告,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真正做到讓科學健康觀人人皆知。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