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經典](精選3篇)
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經典] 篇1
本次期末試卷和以往練習相比,知識的覆蓋面較廣,題量適度,有一定的難度,試卷既檢查學生的語文積累情況,更着重於考查學生理解知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一、測試情況分析
三年級有學生221人,優秀率是24.4%,及格率是71.0%,平均分是64.9分,不及格的同學有64位同學,最高是98分,最低4分。總體是優秀的學生少,六七十分的同學較多,整體情況比預期的要好一些。
二、存在問題
1、還沒有養成認真讀題,仔細答題的考試好習慣。
2、卷面分析。在第二題中的形近字組詞,失分多,同音、形近字不能正確辨析,該掌握的基本句型也容易出錯,句子仿寫失分較多。在閱讀題中,有部分學生對含義深刻的句子不能準確領會,特別是語言概括能力。標點符號運用不當。在作文中,不善於從生活中選取事例,很多學生把作文內容寫成了關於“愛”的主題,所以失分較多。
3、課外知識較貧乏,閱讀理解部分學生不會抓住重點詞句入情入境深入體會,只能讀懂文章意思,不會讀出文字背後表達的情感,所以理解句子和文章意思學生錯誤率較高。
4、學生的卷面不整潔。在檢查平時的作業時,全班幾乎都能工工整整地寫字,雖然有的學生的字的結構不是很好,但足可以看出是在認認真真地寫。可從試卷中發現,有一小部分學生,好像又回到了以前的字,潦潦草草。
三、整改措施
1、得花時間和精力鑽研教材。提高課堂的有效性,鑽研教材十分重要。真正要喫透教材,洞悉教材的`內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同時還要研究班級的學生,做到有效的“學”而設計有效的“教”。所謂磨好快刀好砍柴。只有多下功夫研究教材,課堂上的每個教學環節達標性才更強。
2、儘可能地去照顧學困生,讓他們在自身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3、培養學生認真讀題和做完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進一步加強閱讀、寫作的指導和訓練,增強對語言文字的分析、理解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表達水平。繼續加強對後進學生的輔導。
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經典] 篇2
一、考試分析
(一)總體成績分析
全區小學一年級語文考試統計樣本數15015人,平均分是90.39。其中,90-100分的12329人,佔82.11%,80-90分的1640人,佔10.92%,70-80分的262人,佔1.74%,60-70分的102人,佔0.68%,50-60分的57人,佔0.38%,40-50分的26人,佔0.17%,0-40分的599,佔3.98%。
(二)答題情況分析
第一題,我會聽寫。(5 分)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聽寫生詞的能力。本題的平均得分4.81,得分率爲95.1%,失分原因是有些學生粗心地把“瓜子”寫成“花子”,把“耳目”寫成“耳木”。
第二題,看圖選音節,抄音節。(8分)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拼音的掌握情況。本題的平均得分7.71,得分率爲96.37%,失分原因是有些學生粗心地抄錯拼音。
第三題,我會讀拼音,寫漢字。(16分)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本題的平均得分15.34,得分率爲96.01%。失分原因是有的學生把 “小手”拼作“小心”,把“田裏”的“田”寫作“天”。
第四題,我會連。(8分)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生字讀音的掌握情況。本題的平均得分7.08,得分率爲88.87%,失分原因是部分學生分不清平舌音與翹舌音,所以“坐”與“捉”的聲母未能區分;有的對韻母掌握不牢,在“對”與“六”的韻母選擇中也出現錯誤。
第五題,我會組詞。(16分)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詞語的掌握與積累,能否一字組兩詞。本題的平均得分15.52,得分率爲96.97%,失分原因是有的學生寫了同音異形字,如“公園”寫成了“公圓”等。另外,有些學生把詞語的前後順序顛倒了,如:“出入”寫成了“入出”。
第六題,我會塗。(9分)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學習生字的情況,考查學生是否能把按偏旁給生字歸類。本題的.平均得分8.97,得分率爲99.65%,失分原因是個別學生沒有認真審題,沒按要求給生字塗色。
第七題,我會填。(6分)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積累運用的能力。本題的平均得分5.89,得分率爲98.21%,失分原因是學生寫錯字或寫錯拼音。
第八題,我會給字加一筆,變成新字。(6分)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是否掌握利用加一筆或減一筆的方法識記生字。本題的平均得分5.86,得分率爲97.64%。本題失分原因是個別學生漏寫字的筆畫。
第九題,寫出意思相反的詞。(6分)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是否寫出意思相反的詞。本題的平均得分5.51,得分率爲85.78%。本題失分原因是不能寫出“晴”的反義詞。
第十題,按課文內容填空。(6分)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課文中要求背誦的段落是否過關。本題的平均得分5.96,得分率爲99.15%。本題失分原因是學生在答題中出現錯字,如把“看見”寫成“看幾”。
第十一題,讀短文,回答問題。(6分)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本題的平均得分5.06,得分率爲94.38%,失分原因是有的學生對短文不理解,導致選擇答案時出現錯誤。
第十二題,看圖寫句子。(8分)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看圖寫話能力。本題的平均得分7.15,得分率爲86.02%,失分原因是一些學生不理解題目要求,不會填,有的學生寫句子時出現錯字。
二、命題思路分析
本次考試試題的內容涉及的範圍比較廣,分“一、卷面書寫:做到正確、端正,卷面整潔”、“二、字詞百花園”、“三、閱讀天地”、“四、看圖寫話”。從試題的設計上可以看出試題能體現語文新大綱的理念,考查到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和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反思與建議
1、重視識字和積累
本次考試中,識字和積累部分得分率最高,說明學生掌握得最好。對此我們不能有所鬆懈,在今後的教學中必須繼續重視識字和積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2、立足於課堂,培養閱讀能力。
閱讀部分歷來失分嚴重,本次考試卻表現特別出色。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立足課堂,立足課本,而不是靠課外的大量的閱讀短文的練習。這是常識,但並未引起足夠重視。精讀課的教學,老師要根據教材特點指點學習方法;略讀課的教學,老師要更放手,讓學生運用精讀課學到的方法自主學習。要培養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一是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的能力,二是體會重點詞句含義的能力,三是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四是自己提問題自己回答問題的能力。
3、習作教學文從字順
習作教學要在文從字順上即“通順”上下功夫,面上的要求,絕大多數要達到的要求是“不少於400字的文從字順的作文”。“通順“,即要按一定的順序寫,圍繞一箇意思寫,句子沒有明顯的毛病。重點還是寫好記實文,要能表達自己的感受。
4、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創新精神。
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是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處於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充分讓其獨立思考。不一味地灌輸知識,要使學生在掌握方法的情況下,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點燃其創新思維的火花。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營造一種寬鬆的民主氛圍,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勇於爭辯的能力,就不至於在考試過程中,對於開放性的題目感到十分茫然,或答案唯一。二是課外學生能主動讀書、主動積累,完成作業和擴展學習。
5、要樹立大語文觀,拓展思維。
要樹立大語文觀,立足於課內,延伸於課外,注重課外知識點的滲入,融會貫通。這就要求平時教師能多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讓學生學會讀各種文章,不僅自己能讀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積澱。這樣,學生就有了充實的閱讀素材,增加了對語言的悟性,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總之,要教好語文,讓學生真正學好語文,得靠我們廣大語文教師本着一顆積極探索、努力鑽研的心去發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經典] 篇3
第二學期期末統考結束後,我校召開了教學質量分析會,針對期末統考成績對教學工作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查擺問題,制定措施,以有效提高今後教學質量。現將教學質量分析情況彙報如下,不妥之處,敬請中心學校領導批評指正:
一、期末檢測情況分析
從學校整體成績看,語文成績較好,數學成績比較低。一、二、三年級成績較好,四、五年級成績較差。就每個班來說,學生成績差距相當大,最好成績與最低成績相差20幾分很常見,甚至有相差70左右分的;從新老教師對比上看,語文學科老教師明顯好於老教師,數學學科新教師好於新教師;領導任課成績不比教師任課成績好;從答題情況分析,基礎知識部分學生掌握不紮實,能力發揮部分缺乏思考分析能力、答題質量不高、語文作文成績一般,學生書寫比較差。總體來說,全校教學成績不令人滿意。
二、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剖析
根據教學成績,我們認爲我校教學工作存在着以下問題:
(一)、首先,教學管理滯後。學校領導爲繁重的事務性工作干擾,不能把教學工作提高到應有的重視高度,重視教學有時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行爲缺乏跟進;教學的指導性不足,還不能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持之以恆的、科學的、規範的指導,指導停留在層面上;督導不足,學校領導不能及時地深入課堂,檢查指導教師提高授課質量;有效的教學研究機制不能完全有效運轉,集體備課流於形式;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轉化沒有形成制度,缺乏後續發展。
其次,課堂教學質量低。從檢測中發現,很多知識都是書本上的知識,至多換了一種形式,但是學生不能正確解答,這說明學生知識的掌握很不牢固,也缺少足夠的學習能力和應答技巧,而這些知識和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的,由此可以反映出教師課堂教學質量遠沒有達到學生促進全面發展的目標。縱觀教師的課堂教學,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技術、技能沒有得到有效、充分的運用,舊有的教學觀念、思想、手段仍然佔據着課堂的主導地位,一支筆、一本書、一張嘴的情況很普遍,備課不充分,講課隨意性大,不注重知識的前後聯繫,不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個別仍然是“滿堂灌”,語言生硬,方法單一,課堂枯燥乏味,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缺少足夠的練習與輔導,做到了面向全體卻忽視了學生個體的特殊性,缺乏有效地檢查學生掌握知識情況的措施和手段。再次,教師素質整體偏低。雖然有一部分教師從各個方面都非常優秀,但是掩蓋不了全校教師整體素質偏低的事實。由於本校教師平均年齡偏大,接受新思想、新技能、新方法能力低,年輕教師少,這在客觀上對教學質量產生了相當的影響,也爲我校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努力形成了相當的干擾。
從另一箇角度看,全校在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機制、措施不到位,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第一,新的`教學理唸的深入普及沒有到位,新課程改革開始以來,雖然進行了不同層次的、多輪次的新課程理念培訓,但是還有相當數量的教師對新課改缺乏足夠的認識和貫徹,舊有的教學思維、習慣、方法仍然佔據着主導,尤其是年齡較大的教師,課堂合理的情境創設、技術應用、先進教法得不到使用,學生主體性體現不出來,重知識的備課、枯燥的教育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第二,新技術學習跟不上課改要求,雖然學校每學期都安排一定時間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技術,但是從效果上看很不理想,會製作高級一些課件的教師數量極少,運用先進教育技術授課的課時數遠沒有達到規定的數量,一方面是因爲沒學會,另一方面沒有認識到技術的重要,不願意用;第三,教師基本功能力呈下降趨勢,近幾年,在推行課改的過程中盲目追求新、奇、活,放鬆了對教師基本功的提高,教師的語言、兩字、課堂控制、寫作能力等基本功不如以前,致使授課粗糙,把握不住細節,難以取得高效;第四,校本研修實效性不足,沒有進行集體備課,雖然開展了一些校本教研、教育科研、校本培訓、示範觀摩、說講評課、計算機培訓,但是對教學有實用性、有顯著幫助的研修活動缺少,有些活動流於形式,浪費了時間和精力。第五,學校領導的示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二)、由於受地區條件影響,許多家長對子女的學習還不夠關心和重視,家長有點小事就不讓子女去學校學習,更有甚者去親戚家恭喜也要帶上孩子,少則一兩天,多則四、五天。學校開家長會到會的家長不足三分之一,教師的工作得不到家長支持,處於被動狀態,學生成績下降了,有些家長也不聞不問。近幾年,由於許多家長外出務工,造成家中無人照管,便把孩子帶出,造成輟學。過二、三年又回到家中,看孩子大了,便強硬要求隨班就讀,其結果是孩子跟不上,學習喫力,老師教不會,成績也一塌糊塗,極大地影響了班級的成績。
三、今後採取的主要措施
1、首先要搞好領導自身的工作。保證學校領導不脫離教學;建立領導聽評課、指導教學檢查制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改進工作作風;從觀念上、行動上向教學轉變,確保教學這一中心工作不放鬆。
2、夯實教師素質。持續開展教師基本功習練和技能培訓,分階段分年齡段制定目標、方法措施,堅持以教學能力、教研能力、科研能力、技術應用能力提高爲核心,通過示範觀摩、校本培訓、校本教研、課題研究、教育成果評比等多種途徑,幫助教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深刻領會課改實質和理念,樹立新的教學觀、質量觀,掌握滿足學生髮展和教育教學需要的技能方法技術,從而使教師整體素質有質的飛躍。
3、加強管理,強化落實。學校要制定教育資源利用制度,嚴格執行,切實保證先進的教育技術、資源得到有效應用,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技術、教學資源應用評比,並將結果納入教師量化考覈,激發教師的積極主動性;建立適應教學要求和學生需求的教師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實施每月一小結,學期末總結,下學期初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引導教師認清形勢,明確職責,善於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對教學成績差的教師採取誡勉談話、責令檢查等措施,對教學成績連年優秀的教師予以多種形式的表彰等,從優劣兩方面着手,促進教師向教學要質量,向工作要質量。
4、狠抓課堂教學。多層次召開會議,深化領導、教師對課堂教學主渠道的認識,樹立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課堂教學是教學質量的根本這樣的認識。本學期,一是將以聽評課爲主要措施,提高教師課堂質量,提高教學效果;二是以學校教研組爲單位開展校本教研活動,通過說講評課對全體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指導;三是組織教師參加教育局和中心學校組織的觀摩活動,進行典型引領;四是重新選拔骨幹教師,定任務,明職責,發揮骨幹教師的輻射作用和示範作用。保證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總之,回顧過去,問題多多,審視現在,高度重視,展望將來,真抓實幹。我們將不懈努力,勤耕不輟,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不負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厚望。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