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自我分析報告(精選3篇)

大學生心理自我分析報告 篇1

  隨着社會環境的變遷,給當代的中國大學生帶來了全新的挑戰,並因此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使心理壓力和心理健康二者之間存在着越來越大的相關性。女大學生作爲大學校園中一羣新興力量,她們既有與男大學生相似的共同點,又有女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女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是角色變化、歷史傳統等在女大學生心理上的積澱和反映,所以女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一)對於生活的滿意度和自身性格

  生活是一箇存在着多方面因素的過程,有苦有甜。重要是如何看待生活中所經歷的事情。大學得天獨厚的環境和氛圍不僅使女大學生有機會領略科技革命的大潮、接受豐厚的精神文化薰陶,同時也使她們有機會接觸各種各樣的現代觀念和思潮。而女大學生自身的年輕和敏銳則往往使她們成爲某些觀念和行爲的先行者。在調查中發現,對於生活的.滿意程度中,50%的女大學生認爲對於生活的滿意度爲一般,25%的女大學生滿意現時生活,15%的女大學生認爲現時生活很糟糕。在女大學生自身性格中,70%的女大學生爲外向性格,30%爲內向性格。這也影響了對於生活滿意程度的看法,大多數外向性格的女大學生對現時生活感到滿意,而內向性格的女大學生對現時生活感到糟糕。儘管這個不是絕對,但是也是影響女大學生心理壓力問題的一箇因素。

  (二)對於前途的擔憂

  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加之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甚至出現了所謂“畢業即失業”的說法。因此大學生畢業後能否順利就業,已成爲大學生攸關重要的問題。女大學生就業問題更是艱難,受到傳統歷史以及固定模式的影響,用人單位有着更偏向招收男大學生的傾向,這無疑加重了女大學生心理壓力。在調查中發現,女大學生對於壓力的來源中,85%的女大學生認爲就業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是最大的,10%的女大學生認爲學習和人際交往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最大。所見,對於前途和就業情況是造成女大學生心理壓力問題的一箇很重要的因素。當中包括女大學生面對日益激烈的就業競爭不能正確的樹立擇業觀念、不能正確認識自身的潛力與缺點和依賴性過重。這些都會是加重女大學生心理壓力的條件。

  (三)對於自尊自強的理解

  從整體上說,女大學生是好強上進、勤奮刻苦、富有朝氣的,她們憑着自身的實力走進高等學府,又以自己的聰慧、刻苦和努力與男大學生展開一輪的競爭。比起一般的女性,女大學生更爲自尊、自強,有時甚至表現出清高和孤傲。對於自己的學習,她們大多抱着“盡力而爲”的態度(佔50%),當“發現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後面”時,65 %的女大學生表示要“發奮追趕”。特別是當她們面臨外部的壓力、歧視或批評時,女大學生的自尊和好強表現得尤爲強烈。當聽說有些單位不歡迎女大學生時,53 %的女大學生表示將“更加發奮,以實力證明自己”,35 %的女大學生表示“感到氣憤但又無可奈何”,“覺得女的就是倒黴”的僅佔1%。所以有此看來,大部分的女大學生對於自尊自強都有着正確的認識,但仍然存在少部分女大學生認爲對於自尊自強的認識會影響自身的心理壓力。

大學生心理自我分析報告 篇2

  此次活動以社會學院歷史學生爲樣本,進行抽樣調查,以問卷調查爲形式,以安徽師範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情況爲調查目的,共發放問卷96份,回收90份,回收率爲93.75%,其中有效問卷81份,有效率爲90%.。報告從有效問卷採取抽樣的方法,選取20份作爲樣本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公佈如下:

  一,學習問題

  在此次調查中,學習問題是同學最爲關心、也是反響最爲突出的問題。例如,第33題“將以下幾項所帶來的心理壓力由大到小排序”,其中有44%的同學認爲,學業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最大。這說明剛剛進入大學生活,有近一半的同學對大學生活不適應,尤其對大學學習方式不適應,感到心理壓力很大。從緊張的高考中走過,許多同學不能適應大學開放寬鬆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或過於精神緊張死扣書本,不能從高中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或感覺生活空虛,整日無所事事,荒廢了學習,虛度了年華。再如第29題“上大學後,你覺得你最大的挫折是什麼?”其中33%的同學選擇“學習成績不理想”,由此可見,大一學生在學習上急需得到指導並尋求得到心理上的成就感。

  二,業餘生活

  在所調查的學生中,有45%的同學感覺大學生活自由開放,同學也比較重視學習,學習自覺性較高,其中56%的同學在第3題“你業餘時間主要做什麼?”中選擇在業餘時間上自習或聽課,與此相反,只有10%的同學選擇上網玩遊戲或談戀愛。但這也從側面反響了同學心理上的學習壓力依然很大。

  三,經濟生活

  如今大學生在經濟生活方面根本沒有太大困難,在第6題“你每個月的生活費用夠用嗎?”中,有67%的同學根本夠用,更有11%的同學有剩餘,與此同時,在第7題中“你認爲每個月生活費對自己是否是一種負擔,造成心理壓力?”有60%的同學認爲沒有壓力。以上都說明隨着社會的開展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學生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由於經濟生活造成大學生心理壓力的情況明顯下降。

  四,人際交往

  人際交往問題是在本次調查中反響較爲突出的問題。在第33題,“請將以下幾項所帶給你的心理壓力由大到小排序”,有33%的同學認爲“人際關係”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最大。而在第8題,“與一羣朋友在一起,你常感到孤獨或失落嗎?”有79%的同學選擇“是”或“有時是”,這反響了當代大學生與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同樣,在第29題“上大學以後,你覺得最大的挫折是什麼?”選擇“不適應宿捨生活”的同學佔到33%,與選擇“學習成績不理想”的人數相當,這表達了學習方法與人際交往是與此次調查中同學們反響最爲嚴重的’兩個問題。

  大學生中,有相當一局部同學農村地區。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急範圍較窄,與人交往的時機也較少,初到大學,面對如此開放自由的環境,面對如此多的同學。面對如此多的公共場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亂了陣腳,於是羞於表達形成內向性格。而在城市中長大的同學,獨生子女家庭,難以體會農村地區同學的情況。於是形成隔膜。與此同時,在第20題“你覺得大多數人都不可信任嗎?”有78%的同學認爲“是”或“偶爾是”。這更反響了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五,心理平衡

  在第1題“你覺得現在學校與你理想的大學有多差差異?”中,有56%的同學選擇“很大”,這反響了同學同學理想中的大學與現實中的學校還是有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13題“你覺得自信嗎?”,有69%的同學選擇了“不自信”或“有時不太自信”。在第5題“現在自己在大學生活中,你認爲自己哪些方面最差?”有57%的同學認爲自己缺乏自信,這兩題都反響了我們的同學對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信心。然而在第23題中“關於自己的煩惱有口難言嗎?常常覺得自己是失敗者嗎?”只有20%的同學認爲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在第26題:“你總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嗎?你在爲之不懈奮鬥嗎?”只有31%的同學認爲“是”。這兩題又都表達出同學們對於自己的未來並沒有明確的目標,對自己的明天沒有信心。以上的幾題分別從不同角度說明同學在心理上並沒有到達平衡,理想總是與現實存在差距的。

  本次調查充分反響了以社會學院07歷史班同學爲典型的當代大學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問題。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真是、豐富的資料和鮮活的事例,到達了此次活動的目的,活動較爲成功。本次活動得到了各個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再次向海星調查研究社和07歷史班表示衷心感謝!

大學生心理自我分析報告 篇3

  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過去了一半,爲了全面瞭解前半學期的教育教學情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促進教師教學改革,爲後半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我校於20xx年11月20日下午在五年級教室召開了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質量分析報告會。

  會上,各科任老師認真分析了自己前半學期的教學現狀,從期中考試的得與失,認真反思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今後教學應該改進的措施。教師們各抒已見、毫無保留地把自已的教學經驗告訴同仁,彼此集思廣益,真誠交流,能抓住實際問題展開探討,提出個人獨到的見解。如六年級X老師提出如何狠抓學困生的方法——從細節抓起;X老師說明教學要抓住重難點,有效突破;XX老師感悟到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讀自悟能力和習作技巧;X老師重點提出要在作業質量上下功夫,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等。教師們的反思實在而明確,爲今後改進教學明確了努力的方向。

  教師彙報交流後,X校長做了總結講話。她肯定了教師能用心反思教學,結合實際談問題。同時對今後的考試分析工作提出建議——教師們應針對教學實際的共性問題展開研討,實實在在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指導改進實際教學工作。她指出分析會就是要深刻反思不足,促進教師相互交流研討,羣策羣力解決實際問題,不談空話、空理論,研討後要形成切實可行的方法或策略。最後X校長要求全

  體教師要富有愛心,時刻關注每一箇學生的發展。在工作中要兢兢業業,講求方式方法,虛心向經驗教師學習,努力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希望教師們增強集體榮譽感,爲學校教育質量總體提升貢獻自己的力量。

  通過這次考試質量分析會,老師們定會從中有所啓發和收穫,學校在教學管理上也進一步明確了改進方向:

  1、嚴抓各項常規工作。

  (1)進一步完善教學常規檢查制度。在新的學期,要以“講實用、講效益”爲原則,要求教師做到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學要“活”,負擔要“輕”,質量要“高”,並將從課前準備、課堂教學、作業與輔導、教學評價等方面對教師的常規教學進行指導性管理。在期中,我們還準備組織開展教學質量調研抽測活動,組織全體教師監考並進行質量分析,幫助教師尋找問題的根源,明確下一步努力方向,促使各學科教師進一步把握好教材,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提高單位時間效益。

  (2)抓實各個環節,保證教學質量逐步提高。

  一抓備課。如何提高備課質量是教師上好每一堂課的關鍵。要求做到:環節齊全、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難點突破、設計合理、板書規範、習題適當、反思跟上。每一堂課,都力求做到“掌握課標,喫透教材,挖掘到位,知識準確。”

  二抓課堂。如何上好一堂課,教導處繼續組織全員聽課活動,讓大家聽,大家評,“說長道短”,“評頭論足”,幫助尋找不足,幫助改

  進,促使每一位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意識不斷提高。

  三抓反饋。主要抓作業和單元檢測,新的學期我們將進行作業批改的檢查,要求:語文每課有作業,數學每天有作業,英語每週要有兩次作業,作業佈置要做到內容精、形式活、質量高,提倡分層佈置,所佈置的作業要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爲基點,作業批改做到及時,認真,學生數少的班級要做到面批,錯的要當場指導學生改正,當場復批,努力做到每一箇學生都能過基礎關。

  2、加強學習,引領成長

  (1) 業務學習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安排、有考勤、有記載。

  (2)組織教師觀看教學錄像。充分發揮現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引領教師學習課改新理念,展開研討,探究教與學的策略。

  (3)繼續抓實“五個一”,即要求教師每學期看一本好書、教師每週寫一篇教學反思、每月寫一篇能體現個人水平的創新教案,每學期上一節觀摩彙報課,寫一篇有價值的教學論文。

  3、加強隨堂聽課。

  新的學期,教導處要不定時走進課堂,深入教學第一線,以隨時發現問題,及時加以指導、改進。隨堂聽課後查教師的教案、聽教師教學設想、看教師課後作業設計、問學生掌握情況等,並做好記載,提出建設性意見,督促整改,使教師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能力,從而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4、認真組織開展好每次的教研活動。

  要求教研組精心組織,定時間、定人員、有針對性,確保教研活動有成效,讓全體教師都能受益。加強集體備課,通過集體研討,提高教師對教材的整體把握能力。

  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出路。本次期中考試質量分析不僅是對工作的總結,更是對今後工作的思考,使大家明確了下一階段的工作目標,在以後的工作中統一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我們將繼續摸索提高教學質量之路,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提高,爭取獲得更好的成績。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