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檢測質量分析報告(精選3篇)

期末檢測質量分析報告 篇1

  教學是中心,質量是生命。爲進一步強化全體教師質量意識,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現根據本學期期末質量檢測的有關數據,結合平時考試、檢查所掌握的情況,就教學質量作如下分析:

  一、檢測的結果

  二、存在的不足

  1、從整體來看,各科的成績都不是太好,或者說與其它學校相比較還有一定的距離。

  2、部分教師爲了應對考試,注重了基礎知識的落實,但對學生動手實際操作的內容卻沒引起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高。

  3、教師年齡老化現象比較嚴重。目前有部分老教師教學經驗陳舊,還停留在以自我爲中心的狀態,不能夠擠時間學習,致使自身業務素質提高得不快,影響了教學質量。

  三、努力的方向

  1、抓常規,促進管理更加規範。

  進一步加強了教學常規工作的管理與考覈。要突出教學管理中的“三抓”:

  ①抓備課,備好一節課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課堂教學如何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依據課程標準,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恰當地選擇教學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②抓上課,上課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上好一節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要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

  ③抓作業。教導處對各科作業批改情況進行檢查,任課教師精心設計了每次作業,做到批改認真及時,每次作業都有激勵性評語。

  2、抓教研,促進課改不斷深入。

  一是將校本培訓落到實處,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二是教導處以課堂觀察爲主要研究形式引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通過骨幹教師示範課、青年教師研討課、校際觀摩課等多種形式教研活動的開展,探討交流課堂教學,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三是做好課題的研究工作,按課題組制定的計劃開展好課題研究活動,促課改不斷深入。

  3、加強學習,提高教師素質。

  在新的課改形勢下,教師單憑經驗、單靠教參已無法適應教學和學生。這要求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孜孜以學,苦練內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與技術,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同時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創造性地把握和處理教材,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摒棄過去那種只埋頭教學,不抬頭看路的費力不討好的做法,不斷研究新課程、研究學法,努力實現由教書匠向科研型教師的轉變。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求教師敬業愛崗、爲人師表,對學生、學校高度負責。

  4、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拔優扶差”是促進學生整體發展,個性發展的重中之重。對於後進生,教師若能充分利用他們自我表現欲強的心理,加以積極引導,及時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採取優點激勵法,使他們感到“我能行”、“我會進步”。這樣,激發他們學習的慾望和信心。賞識只是一種形式,其實質是對人格尊嚴的一種維護。適時地表揚,在教學工作中是有獨特魅力的,尤其對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後進生而言,更是開啓他們心靈的鑰匙。

  總之,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是學校一切工作的歸宿。我們要認真,結教學工作,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制定新措施,以勇於改革、銳意進取、求真務實的精神狀態,爲舟南小學教學質量的提高而努力!

期末檢測質量分析報告 篇2

  一、年級整體情況分析

  (一)取得的成績:

  1、全班優秀率78%,及格率100%

  2、學生的書寫很好,字跡工整,表達清楚

  3、語文成績相比平常有所進步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英語不及格的較多,學生花在英語的時間較少

  2、審題不認真,學生做題不認真,缺乏耐心

  3、語文的基礎知識錯題較多,需要加強背誦,課外知識讀的較少

  (三)下一學期改進措施:

  1、語文需要加強課外閱讀和練習書寫,加強基礎知識的鞏固

  2、數學加強計算練習和培養仔細審題的好習慣

  3、英語加強聽力,多練習發音,多讀多說

  二、各學科情況分析

  數學學科

  (一)命題質量分析:

  1、好的方面:

  (1)總體情況,本次試卷覆蓋面全,能從多方面考查學生所學知識和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總體來看,這張試卷以基礎知識的考查爲主,題量適中,基本上沒有偏、難的題型,試題類型比較靈活,並且比較貼近學生生活。

  (2)題目出的比較層次分明,有易有難,適合學生的學情

  (3)卷子的閃光點就是應用題的最後一題,比較靈活,更貼近生活。

  2、問題和不足之處:

  (1)關於時間的題目有些過多,題目有一定難度

  (2)關於基礎概唸的題目有所欠缺

  (3)操作題有一定的綜合能力

  3、改進建議:

  (1)題目出的合理化,均勻分配

  (2)多出一些基本概念相關的題目,檢驗是否真的掌握

  (3)也應該出一些貼近生活的題目,活學活用

  (二)學科考試情況分析:

  1、取得的成績:

  (1)學生整體還不錯,優秀率83.6%,及格率是98.2%。

  (2)學生的計算還是不錯的`,正確率挺高的

  (3)大部分常規題正確率較高,個別新穎題目易錯率有一點

  2、存在的主要問題:

  (1)分開來說,填空題出的比較平緩,但是有幾道還是比較難的,出錯的主要集中在第6題和第9題,判斷題比較常規,選擇第三題錯的比較多,還有就是解決問題最後一題比較活。

  (2)學生比較馬虎,不認真

  (3)讀題,分析題目能力較差,新穎的題目就易錯

  3、下一學期改進措施:

  (1)培養學生愛讀題目,分析題目的習慣

  (2)加強計算的正確率,培養檢查的好習慣

  (3)多練題目,打開眼界

  語文學科

  英語學科

  (一)命題質量分析:

  1、好的方面:(1)本次試題能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命題,試卷題量適中,題型比較靈活,覆蓋廣,難易程度適當,重點突出。

  (2)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能力的綜合。試卷不超出教材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總體試卷難度適合中等學生水平。

  (3)聽力部分全部是學生學過的單詞.同時供了恰當的語境,配以圖片,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所配發的錄音內容發音清晰,語速適當.

  2、問題和不足之處:(1)在試卷第十一大題單選題上,稍有難度,很多易錯點以及需要學生注意的小細節,對於三年級學生稍有難度。

  (2)部分聽力圖片印刷不是特別清楚。

  (3)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相對較高。

  3、改進建議:(1)聽力部分可以以點代面向學生滲透英語語言學習的重點。

  (2)面向全體,注意層次性。

  (3)聽力部分更貼近課本重點詞彙句型及日常生活。

  (二)學科考試情況分析:

  1、取得的成績:

  (1)本次期中考試最高分爲100分,最低分爲41分,優秀率爲81.8%,及格率爲90.9%。從考試成績來看,大部分學生對已學知識掌握的都還不錯。

  (2)第六大題默寫字母這一題總體書寫很棒,字母美觀工整,正確率高。

  (3)對於筆試部分的基礎題,大部分學生掌握較好,錯的很少。

  2、存在的主要問題:

  (1)聽力部分第二小題失分比較多,可以看出學生對句子的掌握還不夠。

  (2)筆試部分:第十一小題主要考查重點句子,難度適中,但是仍有失分的學生。學生沒有掌握好基礎的對話句型。

  (3)從學生做題的情況看,教學中對知識訓練不到位,致使個別學生在基礎知識方面失分。訓練學生能力不到位,在真實的情境中有個別學生不能靈活的運用知識。

  3、下一學期改進措施:

  (1)加強詞彙教學和聽力訓練。單詞的教學要做到詞不離句。

  (2)日常教學中加強前後知識的復現,接觸積累,綜合操練,螺旋上升。

  (3)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學時要緊扣教材,“死文活教”,寓教於樂、達到讓學生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的目的。

期末檢測質量分析報告 篇3

  一、前言

  爲了開展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在學生系統掌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和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理論聯繫實際,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原理、觀點、知識和方法,觀察分析當今社會各種複雜問題的能力,切實瞭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各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所取得的成果,從而堅定馬克思主義信念,堅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勇於承擔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

  二、調查目的

  經過一箇月的寒假實踐,以我家鄉(舊村)爲一箇定點樣板調查,由此可反映出我國農村醫療保障的體系,從而瞭解到中國農村的醫療制度以及政策的實施現狀中存在有一定問題,並根據這些問題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建議。

  三、調查內容

  1、我國農村醫療保障的現狀

  自我國採取的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後,農村戶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是由縣政府接到國家通知,並將通知逐及傳達給各家各戶的,縣政府還向各村發放了“戶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以保證各家各戶都能享受醫保帶來的優惠。農民持此證可以到戶縣的醫療保障定點醫院就診,享受優惠政策。不僅如此,在戶縣境內各鄉鎮也設置了鄉鎮定點醫療機構,以便使農民羣衆們可以更快更方便的就診。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戶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制基本落實,越來越多的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受到了廣大農民的歡迎,爲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農村醫保仍面臨一些缺陷和挑戰,影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健康運行和可持續發展。

  2、保障的覆蓋率極低

  由數據顯示出,無論是農村以及整個中國,農業方面收入佔大多數,而我國在農村的保險政策中又涉及到養老、醫療、農業、交通工具、家庭財產保險等多箇方面,但有調查顯示,我國農村醫療保障享有率僅12% ,而城鎮的享有率卻遠大於這樣一箇數據。又由於近年來城鄉收入懸殊日見加大,雖然近年來農民收入又了一定的提高,但相對於城鎮居民來說,其上漲幅度還有巨大的差距。並且由於中國實行城市福利制度,

  城鎮居民享受大量隱性補貼,如住房、醫療福利、財政價格補貼等,實際收入差距更加巨大。經濟條件的制約,農民醫療負擔的加重,醫療保障覆蓋率的低下,勢必會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而低的社會保障,也對農民的經濟利益產生了巨大的損失。

  因此,僅僅是有12%的醫療保險覆蓋率着實很讓人擔憂!

  3、農民被排擠在保障體系之外

  農村社會保障始終處於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邊緣,有相當部分社會保障的內容將整個農村人口排擠在保障體系以外。尤其是佔有比較大比重的醫療保障。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仍然非常低下,多數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承受能力弱,相對於城鎮社會保險改革進度而言,農村醫療保障僅侷限於部分富裕地區試點階段,並且實施成效不大。並且我國的醫療保險是全民醫保,而只是城鎮職工的醫療保險改革,又由於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所以很難建立統一的農村社會保障。

  4、農村醫療保險的保障資金來源不足

  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最重要的就是解決籌資來源問題。在我國,政府是不可能從財政收入中拿出一大塊用於農村社會保障。1991年我國城鎮居民的人均社會保障支出爲455元,如果參照這一標準,農村也實行同樣待遇的社會保障,那就意味着國家每年將增加支出4550億元。與增加4550億元用於農村社會保障相比,國家會更願意將這筆錢用於“反貧困”、促進經濟發展。因此在“發展優先與效率優先”原則的指導下,政府尚無足夠能力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其次隨着農村“費改稅”的開展,鄉鎮財政、集體收入銳減,從試點情況來看,集體可支配收入減少,甚至出現收不抵支,因此集體、農民也負擔有限。而要在廣大農村建立起統一的社會保險籌資制度同樣還需很長一段時間。

  5、醫療保障實施過程非規範化,缺乏法律保障。

  農村醫療保障的相關制度規定:戶縣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採取每人只交十元錢,合作醫療保一年的形式,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爲體現便民、利民的原則,參合農民可在全縣範圍內自由選擇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或者住院。屬單病種定額付費範圍的只需交納個人承擔的費用,定額補助部分皆由定點醫療機構定期與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經辦機構結算,不屬於單病種定額付費的,醫療費用先由患者墊付,出院後按規定由經辦醫院負責辦理報銷手續等等。但這些機制還存在這很多的不完善之處:非住院醫療不屬於保險範圍;開出的保險證明無法及時發放,甚至扣留;醫務人員開發住院證明等等。這些都使得真正沒錢治病的人依舊沒有得到保障,而沒病有錢的人卻依靠住院證明獲得保險費用。又由於沒有明確的立法機構予以保障,因而,國家播發的資金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利用,這項醫療保障制度也沒有落到實處。

  四、解決方案(政策建議)

  1、加大農村的農業產業化發展,促進農村經濟增長。

  2、政府政策向農村傾斜,對農村具體情況作出具體分析,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

  3、確保農村醫療保障的資金來源

  4、引導保險公司打入中國農村醫療保險市場

  5、加強農村的文化程度,轉變老百姓的觀念。

  6、完善醫療保障的制度。

  五、附件

  1、得到保障醫療人數的佔全國的50.3%,而舊村村民佔全村人數的45.5%

  2、沒有得到保障醫療人數的佔全國的37.4%,而舊村村民佔全村人數的53.2%。

  3、其他的佔全國的12.3%,而舊村村民佔全村人數的11.3%。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