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學習報告1500字(通用3篇)
個人學習報告1500字 篇1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一年對我來說真的是過得太快,彷彿昨天還是那個扎着高高的馬尾辮拖着行李箱一邊哼着曲兒感嘆着“上大的校園真漂亮啊!”的我,今天就成了即將要被冠上“學姐”的稱呼的準大二生。這彷彿是一眨眼的時間,也讓現在的我像是如夢初醒一般。
這一年來的大學生活總的來說過得還是非常開心的。剛剛來學校的時候,由於我從初中起就在學校寄宿,所以比身邊的其他同學更加適應這種寄宿生活,在處理個人衛生和寢室衛生的時候也能很好的幫助身邊的同學們。俗話說“出門靠朋友”嘛,我也一直深信這一點,所以我也很喜歡結交一些志向相同或者是有想法有目標的朋友,跟他們聊一聊今後對人生對事業的想法。畢竟上了大學了,很多人對自己心中夢想的看法都有很大的變化,處於這個準社會人的位置、介於成熟與幼稚之間的我們,面對自己心中的夢想多少是有些彷徨的。在面前的這個社會逐漸逐漸的清晰在我們的眼睛裏的同時,我們心中對自己夢想的實現也越漸懷疑起來:是從大流得到穩定、中庸的生活,還是爲夢想一搏、即使有跌落谷底的危險仍舊前行?我想這個問題確乎是困擾或者困擾過很多人,並且對現在的我來說,這個問題依舊鬱結在我的心裏。不過我想,人有時候也是要逼一逼自己的,如果不逼自己就不知道自己的極限究竟在哪裏。人就這麼一輩子了,隨人流的方向庸庸碌碌的走也是一輩子,追着夢想一路磕磕碰碰的走也是一輩子,前者身體輕鬆卻內心沉重、後者身體沉重卻內心輕鬆,看來哪條路都不容易啊!既然現在的我還找不到答案,那就留給以後的我再繼續權衡斟酌吧。
在工作和學習方面,我覺得自己這一年做得還是比較成功的,身爲班級的團支書,這一年來都還算優秀的完成了各種任務,與班級的同學們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很多事情上都得到了很多同學的幫助,對他們我一直心懷感激。上大學以後,因爲沒了高考壓在頭上、沒有父母老師天天逼着、念着,我們學習的壓力減輕了許多,也放鬆了許多,所以沒有原來那麼用功了,不過我一直也努力讓自己在學院中處於一種“比較好”的水平,也還算是付出了不少,成果也還算是不錯的了。不過我也一直在尋找能讓我更加投入的動力源,在這個過程中,我也一直感到有些焦躁、有些不知所措,這可能就是大學生的通病吧。由於大學更加強調自主學習,我的學習方式也有很大的變化,很多時候不再是從書本里去尋找答案再一味的全部接受,而是自己通過各種途徑去拓寬視野,自己去領悟去思索,有時候也能得出和老師或者原先自己的想法完全不一樣的答案,這個過程是最讓我感到開心的。我希望自己是個有自己獨特想法、有創新意識、敢於打破制度封鎖的人,不過可能現在的自己離我的目標還有些距離,不過我相信自己會堅持下去直到成功的那一天。
在今後三年的大學生活裏,我一定會更好的調整心態,訂立目標,堅定的前進下去!
個人學習報告1500字 篇2
習近平總書記在xx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鄉村發展,實施鄉村振興,對促進社會協調發展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意義重大。
13億多中國人中,有着近10億農民,農村成爲了中國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農村、農業問題關係“幸福百姓”獲得感的提升,關涉“美麗鄉村”願景的實現,關乎“鄉土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但隨着社會變革的急劇轉型,三農問題成爲了我們心頭難以放下的牽掛。“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鄉村振興已刻不容緩,而只有讓人們願意回、回得去、留得下,鄉村振興方有希望。
鄉村振興,我認爲農民必須富,讓人們願意回。鄉村若是“梧桐樹”,便會引來鄉賢遊子們這些“金鳳凰”,正所謂“家有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鄉村的振興發展的對“城歸”的引力第一要義就植根於農民生活的富足,從產業發展、社會保障、就業創業、社會治安、養老方面成爲農民最爲關心最爲迫切的問題,只有爲農民生活奠定堅實的生活保障,方纔能調動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積極性;與此同時,農民工返鄉,又能夠不斷促進廣袤鄉鎮百業興旺,以創業促就業、增收入,從而打開了農業現代化、城鎮化乃至新農村建設的新局面,從而又成爲了鄉村振興的有力助推器。
鄉村振興,我認爲農村必須美,讓人們回得去。農村是農民的家,每個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夠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改變農村環境,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還農村以“松月夜生涼,風泉滿清聽”的隨意而居是遊子們的虔誠嚮往。而當農藥化肥的使用污染了塊塊土地;當生活垃圾玷污了彎彎清泉;當秸稈焚燒污濁了朗朗晴空,鄉村的土壤、水體、大氣的污染直接影響菜籃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何談夯實返鄉迴歸之基?失去了鄉村清新的空氣、乾淨的水質、安全的食品,鄉村振興就失去了遊子們的青睞,就失去了永續利用的戰略資源,何談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建設纔是鄉村振興的依託。
鄉村振興,我認爲農業必須強,讓人們留得下。興業致富是許多人逐夢的源動力,而守業安居則是廣大農業經營者的定心丸。鄉村留得住人纔是鄉村持續振興發展的應有之義,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則是讓“城歸”留下創業守業的必由之路。當農業搭上“旅遊+”的快車,鄉村旅遊便爲鄉村提供了“重塑”與“再生”的機會。隨着旅遊需求的多元,寧靜致遠,田園丹青的鄉村旅遊因其特有的魅力成爲人們新的選擇,尤其是在“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以及經濟邁入新常態、產業結構不斷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下,鄉村旅遊將會有更大作爲、更大擔當,方能不斷填充着鄉村振興的底色。
緣木求魚不可取,竭澤而漁不可行。全民期待“美麗鄉村”的今天,用富民之美給村民一箇富足的生活條件,用生態之美給遊子一箇身心休憩的家園,用強業之美給城歸一箇勃勃發展的生機,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強業的多贏之路,纔會實現鄉村宜居安康的振興之夢。
個人學習報告1500字 篇3
爲了學習先進地區的管理經驗,創新工作思路,提高校長的業務管理能力,20__年11月2日至8日,在縣教育局領導特別是段局長親自帶隊下,我們有幸到了常德的育英小學、蘆山中學,長沙雨花區的沙子塘小學、稻田中學以及株洲的馬家河中學、銀海學校參觀學習考察,通過學習考察,參觀校園、與領導交流、聽取經驗介紹等形式獲得了大量的,鮮活、真實的第一手資料,給每一位學習考察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都覺得受益匪淺,不虛此行。
幾天下來,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管理方法、一流的教學設施、豐富多彩的辦學特色讓我們所有的校長們無不折服。大家用相機和攝像機記錄下了每一箇值得我們學習的信息和場面並做了詳細的筆記,他們的辦學模式使我感受頗深,回味無窮。下面我就學習考察的感悟彙報如下。
通過參觀學習我認爲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第一,他們每個學校都有自己鮮明的辦學理念,彰顯自己的辦學特色。例如育英小學的辦學理念是“育德於心靈交融,育人於個性張揚,育師於科研反思,育生於自我教育”,他們的辦學目標也很明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稻田中學的“一切爲了學生的終極發展,把簡單做到極致”,銀海學校辦學理念是“美的校園、美的課堂、美的行爲、美的教育”,目標是“打造書香校園,實施美的教育”等。
第二,校園文化濃厚,通過環境來影響人,薰陶人,催人奮進。我們考察所到的學校,每走進一所學校首先被學校的濃濃的文化氣息所包圍,讓人置身於其中不得不被感染,且內容豐富多彩,有牆壁文化,走廊文化,班級文化,廁所文化,藝體文化,科技文化等,體現學校領導和教師匠心獨運,有的是教育學生怎樣做人,有的是引導學生讀好書,有的是規範學生的言行,真正發揮每面牆壁能說話,每個角落在育人的功效。每位到這裏工作和學習的教師和學生不得不積極向上,努力進取。
第三,學校積極爲師生搭建發展的教育平臺,教師愉快教學,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例如育英小學在培養教師上有自己的一套模式,通過落實“五項工程”和“四種激勵”機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骨幹教師,使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爲名 師。
第四,學校領導和教師都在用心做事,從大處着眼,於小事做起,抓好細節。前面說過每所學校在辦學上都有自己的特色,“一校一品”這樣說一點不過分,每所學校針對自己的學校實際,確立辦學目標,樹立自己的品牌。正如稻田中學說的“一切爲了學生的終極發展,把簡單做到極致”。
第五,狠抓學生的素質教育,把素質教育落實到課內外,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我們所到每所學校的`介紹從來沒有聽到教學質量一詞,但他們處處都是爲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爲最終的辦學目的,每所學校的功能室齊全,儘可能的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充分讓學生施展自己的特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從而全面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
第六,培養學校教師的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教師羣體的努力,個體教師的成長也離不開其他教師的幫助,例如育英小學就是通過“明星開發工程”和“壓擔子,推經驗,樹典型”等方式來給年輕教師搭建教學舞臺,讓年輕教師鍛鍊自己,展示自己,這樣一批又一批新教師脫穎而出成爲學校的教學骨幹。
最後,突出教育科研的主陣地,以教研促質量提高,以教研促教師專業成長。一箇學校教學質量要提高,教師要成長,只有走科研興教之路。稻田中學明確地提出“研究課程與課堂,永遠是學校的核心事件”的口號。我們到了六所學校,就碰上兩個學校在進行教學比武月活動,育英小學的11月教學比武月和沙子塘小學的“教育教學全能比武月”活動,說明他們把教學教研作爲一項制度確立下來,成爲了例規。通過教學教研,讓教師們互相學習,相互交流,不斷反思,不斷提高,最終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形成了一支業務能力強,專業素質高的教師團隊。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