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經費請示範文(精選4篇)
防汛經費請示範文 篇1
某某:
爲切實做好20xx年區級防汛物資儲備工作,確保全區安全渡汛,根據區防汛抗旱指揮部下達的區級防汛物資任務,我局根據防汛物資儲備數量,提出以下建議:
一、根據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工作要求需儲備下列防汛物資:
(一)編織袋5萬條,每條均價2元,計10萬元;
(二)鐵鍁1000把,每把均價16元,計1.6萬元;
(三)木材100方,每方均價1200元,計12萬元;
(四)水泥500噸,每噸均價330元,計16.5萬元;
(五)鋼材100噸,每噸均價5000元,計50萬元;
(六)汽油、柴油共20噸,每噸均價7500元,計15萬元;
(七)機動車10輛,每臺費用需0.5萬元,計5萬元。
以上資金總合計爲110.1萬元,依據今年防汛物資儲備的具體情況,經我們與物資儲備單位協商,按總價值的5%支付儲備訂金約需5.5萬元。如果在防汛期間動用防汛物資,此款衝抵防汛物資款;如果沒有動用防汛物資,按訂金的50%支付給儲備單位。
二、按照上級要求,今年要做防大汛、抗大災準備,需購買以下常用防汛物資:
(一)編織袋1萬條,每條均價2元,計2萬元;
(二)鐵鍁100把,每把均價16元,計0.16萬元;
(三) 8、12、24號鐵絲共500公斤,每公斤均價8元,計0.4萬元。
合計資金2.56萬元。
訂金費用和購買常用防汛物資費用共計8.06萬
元,請區政府審覈後給予撥付。
當否,請批示。
防汛經費請示範文 篇2
省防辦:
近期隨着連續多輪的強降雨,江河湖庫水位陡漲,湖北防汛形勢驟然緊張,各方對湖北省防汛工作的關注度也愈來愈高。爲確保各類應用系統穩定使用,各項突擊任務高效完成,充分發揮效益,我中心按照特事特辦的原則,完成了多項提效率、增效果、保穩定的任務。一是對防汛抗旱指揮中心2塊大屏顯示板卡進行更換,確保在首次新聞發佈會前及時修復大屏故障;二是對指揮中心所屬A15、A16、A17樓3臺樓層交換機進行更新,確保指揮中心有線、無線網絡穩定;三是對廳機關互聯網進行百兆至千兆升級,保障各類應用和信息傳輸高併發使用;四是購置並部署省防辦傳真系統,以有效提高各類傳真的收發速度;五是購置2臺應急移動4G布控球機,以豐富應急通信監測手段;六是對水情專業應用服務器進行更新,保障各類水雨工情分析軟件流暢穩定使用;七是將外露的光纜、電纜交接箱遷移至大樓內部,以確保暴雨期語音和網絡通信業務穩定運行。(以上各項設施設備採購及安裝調試共計50.50萬元,購置清單見附件。)
由於以上各項工作均爲突發性需求導致,屬於不可預見性工作,故去年未將其經費列入部門預算,現擬請貴辦從特大防汛經費中予以支持解決。
妥否,請批示!
湖北省水利廳信息中心
20xx年7月14日
防汛經費請示範文 篇3
省農業廳:
六月十七日以來,我縣出現今年以來的強降雨天氣,六月十八到二十日的幾次強暴雨,過程降雨量達150mm以上,部分鄉鎮達250mm,崇仁河洪水暴漲,全縣農田普遍受淹,巴山、六家橋、白露、孫坊等鄉鎮一些排灌條件較差的鄉鎮受災更爲嚴重,農田大面積受淹,目及之處,一片汪洋,糧食、蔬菜等大宗作物的生長和產量受到嚴重影響。爲積極做好抗洪救災工作,我縣全體幹部和廣大羣衆奮戰在抗災搶險第一線,力爭把洪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最大可能挽回農業損失。據不完全統計,這次農田受淹面積達到30萬畝,其中水稻面積22萬畝(成災面積18.6萬畝),經濟作物6萬畝,水果等其它作物2萬畝。目前,我縣正在組織一切力量,積極開展各項抗災與救災工作,但由於資金有限,開展該項工作還缺乏大量資金。因此特申請省農業廳解決救災資金300萬元。
以上請求,請研究解決!
二○XX年六月二十一日
防汛經費請示範文 篇4
國家林業局:
今年6月未起,我省連續普降大雨,多地出現暴雨,給我省部分縣(市、區)國有林場、苗圃等基層林業生產單位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尤其是6月30日至7月4日的強降雨,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等市縣12小時降雨量在70毫米以上,進入8月以來,黑河地區連續遭遇強降雨襲擊,全市平均降雨114毫米,降雨最大點的五大連池市小興安鄉,8月3日至4日24小時降雨量277.5毫米,導致黑龍江上游水位全面上漲,5日黑河段水位達到96.38米,超過警戒水位0.38米。同時,由於結雅河洪水匯入,歷時長、水位高、來水量大,黑河愛輝、孫吳、遜克沿岸水位還將繼續上漲,全面超過警戒水位。
由於連日降雨引發洪水,很多林場道路、橋涵被沖毀,電力、飲水中斷,苗木、貯木場被淹,木耳種植基地受淹,大量木耳段被水沖走,損失極爲嚴重。我廳直屬尚志、慶安國有林場管理局被洪水沖走木耳段近1億段,苗圃、貯木場進水被淹,部分木材被洪水沖走,由於排水不暢,大量待售木材浸泡在水中;一些林場職工的工資田受災,部分絕產,居住在地勢低窪的林場職工家中進水,房屋損壞。
從6月末至今,初步統計,受大範圍連續降雨影響,全省林業系統共造成災害損失總額達9.54億元,其中:食用菌(木耳)損失價值3.8億元;道路損毀累計1058公里,橋涵170餘座,堤壩30處,價值6500萬元;供水、供電、供暖設施損毀750多處,價值3740萬元;木材損失30000萬元;倒塌損壞房屋600多間,損失2160萬元;林下種植、養植業損失4000萬元,種苗受災面積600公頃,價值10000萬元,其它損失1000萬元。(關於今年我省7月受災損失情況,曾以“黑林呈〔20xx〕101號”文件向國家林業局報告過)。
災情發生後,我省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迅速採取多種有效措施,開展抗災救災工作,廣大林業幹部深入一線,平穩有序開展災民救助和恢復生產,多方自籌資金1200多萬元,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損失。由於我省地方林業系統基礎設施薄弱,去冬今春雪災尚有部分設施設備沒有恢復,加之這次暴雨災害,損失十分嚴重。鑑於我省地方財政和林業經濟困難,特再次申請國家林業局幫助解決災害補助資金16000萬元,專項用於補助地方林區受災市、縣災後重建,儘快恢復生產。
特此請示。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