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通用16篇)
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1
摘要:20xx年末,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的旋風讓“低碳”一詞席捲全國。一時間,低碳經濟、低碳生活、
低碳住宅等名詞不絕於耳,低碳成爲時尚生活方式的新標籤。低碳生活,正是指生活
作息時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他們的環保意識
怎樣?學校和家庭又是如何對他們進行環保教育的呢?對此,我們對昌樂小學等廣州市十幾所小學的學生
及他們的家長以及昌樂小學的老師們進行了此次調研。
關鍵詞:環保意識 環保家庭教育環保學校教育1 調研基本情況
1.1 調查對象:昌樂小學等廣州市十幾所小學的學生及其家長,昌樂小學老師。
1.2 調查方式:對學生及家長採取發放問卷的方式,對老師進行訪談。
1.3 調查問卷派發及回收情況。
派發問卷 回收問卷 有效問卷 回收率 有效率
學生 100 94 81 94% 86%
家長 100 91 85 91% 93%
2 調研結果統計分析
2.1學生們具備一定的環保知識,但仍需加強。
據統計,100%的學生認爲當前的環境問題一非常嚴峻,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但是,學生們對環保知識的瞭解卻出乎我們的預料之外。
在被調查的`學生當中僅有約一半的人能確切地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這說明小學生們對當今的環境問題關注不夠。在對可回收物品與不可回收物品的分類問題上,超過80%的學生能正確區分,但仍有部分同學對此並不十分瞭解,甚至有同學把香蕉皮歸到了可回收物品中去。
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增加所導致的“溫室效應”是當今困擾世人的重大環境問題之一。對於溫室氣體增加帶來的危害,有約84%的同學選擇了正確答案——全球氣候變暖,只有少數的同學選擇了海平面下降,植物生長緩慢,無線電通訊中斷。由此可見同學們對“溫室效應”瞭解比較充分。
但對於工業“三廢”具體指哪三廢這個問題,同學們的回答就不那麼盡如人意了,除了有約67%的同學選擇了正確答案“廢水,廢氣,廢渣”之外,其餘的則選擇了廢銅,廢鐵,廢鋼,甚至是廢電池,廢家電,廢傢俱。我們還發現部分同學並不是很瞭解環保的具體做法。例如多選題第六題,下面那些做法可以減少污染,節約能源?雖然有約80%的人選擇了“儘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車或步行”與“少使用一次性紙杯,木筷”,但這個比例遠低於我們的預期,因爲這些做法是我們一直在倡導的,理應已經深入民心,但卻還有約20%的學生不瞭解,甚至有3位同學選擇了多使用空調,讓人大跌眼鏡。
瞭解相關的環保知識,既是我們作爲每一箇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們能夠真正地把環境保護訴諸行動的重要保證,因爲如果學生們連怎麼做能減少污染,節約能源都不知道的話,又怎麼能在生活中充當環保小衛士呢?那麼,學生們有時怎麼樣將環保只是應用到生活當中的呢?
2.2大多數學生在生活中注重環保。
衆所周知,廢舊電池含有重金屬,如果隨便扔回污染土壤,水源,最終危害人體健康,因此需要回收起來特殊處理。在接受調查的學生當中,有92%的學生會把廢舊電池放進專門回收箱,但也有7%的同學會把電池扔到垃圾桶,這些同學的行爲令人堪憂。
一次性飯盒,一次性筷子因爲方便而被廣泛應用與快餐店中,但他們卻因爲難以降解或者需要消耗大量木材而成爲一大環保難題。據調查,有78%的同學只是偶爾使用這些一次性物品,更有20%的學生表示從未用過。
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2
一、問題的提出環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保護環境,就等於愛護我們的家園。然而,隨着科技與經濟發展猛速發展的同時,環境也在一天天被“惡化”,被污染。全球性氣候變暖,颶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頻繁出現,“非典”、禽流感等傳染性疾病時有發生,給人類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威脅和許多不便。那麼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於是我對本地的環境進行了調查。
二、實地考察我在街道旁、小河邊、公園裏等地點進行了細緻調查。我發現污染環境的來源有汽車尾氣、痰液、塑料袋等垃圾,還有工廠排放的廢氣、樹木減少等原因,種類繁多。導致全球性的“三大危機”: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人類不斷的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質,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淨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造成環境污染。
三、調查分析與資料整理
1、池水因垃圾“腐蝕”,造成不流通,因此變成“死水”;
2、工廠排放的廢氣,由於人們對這方面知識不足,造成廢氣污染水源,很多食品、飲料都成爲了人們的“奪命殺手”,剛出生的孩子變成畸形,還有前一段時間的仿製醫藥物品、食品和肯德基變異雞風波;
3、痰液的來源是因爲人們隨地吐痰,造成痰液傳播,疾病越來越嚴重;
4、人們大量砍伐樹木,使土地荒漠化。
資料收集:汽車尾氣中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造成多種危害,因呼吸是空氣中懸浮顆粒物和其他有害物質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之一。汽車尾氣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與血液中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極強;汽車尾氣中含有碳氫化合物,是發動機未燃盡的燃料分解產生的氣體,在強烈日照下可在大氣中產生臭氧等過氧化物,對人的眼、鼻和咽喉粘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汽車尾氣中含有氮氧化物,主要是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對人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對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影響,是引起肺氣腫和肺癌的原因之一。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好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等人類的第一號敵人。工廠排放出的廢水又髒又臭,污染水源、河流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是由大氣污染衍生出的環境效應。現淡水資源危機,地球有97%爲無法飲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爲淡水,我國500多箇城市中就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達58億立方米。人們大量砍伐樹木,使土地荒漠化,樹木能阻擋風沙,吸收二氧化碳並放出氧氣。
1公頃闊葉林一天就可以吸收1噸二氧化碳,放出0.73噸氧氣。樹木能阻擋和過濾粉塵,林木樹冠茂密,具有減低風速的作用,當含塵量很大的氣流通過樹林時,隨着風速的降低,空氣中攜帶的顆粒較大的粉塵迅速下降。樹木對二氧化硫、氟化氫等有害氣體同樣具有較強的抗性。我們的家園已經在一點點的被“傷害”,土地沙漠化導致自然災害加劇,沙塵暴頻繁。隨地吐痰極易傳染疾病,污染了生活環境,對別人,對自身造成危害。痰含有大量細菌、病毒、真菌等病原體,呼吸道傳染病,肺結核、氣管炎、肺炎、百日咳等的病原體,均通過痰液進行傳播,危害性很大。肺結核病主要通過空氣傳染,咳嗽時,噴出的飛沫帶有結核菌,從而傳染給健康人。結核患者吐出的痰,痰中的結核菌附着在塵埃上,痰乾燥後隨風飛揚,引起結核病的傳播。
四、結論與建議
1、有些人很不文明,隨地扔菸頭、吐痰,一口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當太陽曬着就會繁殖、傳染;
2、有些人上街總愛帶着自己的小寵物,而寵物隨地大小便,主人不屑於這種舉動;
3、垃圾箱旁堆滿的垃圾,是因爲有些人不講文明,順手扔到垃圾桶旁;
4、小孩子喫的零食邊喫邊掉,造成環境污染;
5、人們用過的塑料袋隨手亂扔,風沙大的時候塑料袋亂飛,社區的環境管理與人們防護意識不足;
6、工廠排放的廢氣、空氣中的深煙等造成大氣污染,我們的天空也失去了以往美麗的藍色……
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每個人都有責任來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最後我給大家提幾個小建議:
1、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碗筷;
2、不踐踏草坪,鼓勵周圍的人多植樹;
3、家裏有車的同學,最好父母騎電動車或自行車上班,這樣對環境有很大的幫助;
4、不污染水源,在社區開展一些環境管理和防護意識增強的活動;
5、廢物爲寶,自己動手製作一些“小手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希望大家都能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時常“擦拭”着蔚藍的“天空”,那麼,我們的環境將變的更加美好!讓我們行動起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3
1、調查目的:
我們希望通過本次調查,瞭解學生是如何處理自己的零花錢的,從而培養學生從小具有經濟意識,會合理地分配使用,並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的思想教育。而新年的時候的壓歲錢通常由我們自己保管,作爲下一學期零花錢的主要來源。而我們積攢着這一筆財富該如何使用呢?每天放學時,我總是看到學校門口以及周圍附近的雜貨店、小喫攤熱鬧非凡,店門攤前圍滿了各年級的學生,難道他們把壓歲錢都買來喫喝了?這個問題引起了我們的關注,爲此,我們向同學們做了相關的調查。
2、調查對象:
小學生
3、調查內容:
我們經過詢問部分學生和進行問卷調查之後,發現他們的回答大致分爲四類。
第一類是把大部交給父母,自己留下一小部分買學習用品,佔50%; 第二類是全部存入銀行,作小儲蓄之用,佔30%; 第三類是作爲去一次旅遊的經費,佔10%;
第四類是全部在新年時花玩,作喫喝玩樂之用,佔10%。
爲什麼會出現這四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呢?同學們心中的念頭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是我們的採訪的部分實錄:
第一類的一位同學。
記:請問,你的壓歲錢怎樣用? 甲:我會留下小部分留給自己,其他的都給父母。 記:你喜歡這樣分配你的壓歲錢嗎? 甲:當然喜歡,我可以買一些文具用品,有時還可以買那誘人的玩具。 記:要是你的錢不夠花怎麼辦? 甲:只得問父母拿,要是買學習用品,他們肯定支持的! 思考1:我們發現,這類同學很知足,認識到自己還不知道如何花壓歲錢,希望把錢交給父母,合理地支配他們的壓歲錢。
下面是第二類的一位同學。
記:你的壓歲錢怎麼用? 乙:我會把壓歲錢全部存進銀行。 記:你不留下一些來買點玩具之類的嗎? 乙:不,存入銀行裏的錢就是我積攢的財富,將來會大有用途。 記:謝謝! 思考2:第二類同學是很有遠見的。他們知道瞭如何好好地處理好自己的壓歲錢,把錢存入銀行,將來可以用來唸大學,甚至安居置業。同時,參加儲蓄活動,也是有益於自己,有益於社會的活動。 第三類會怎樣呢? 記:你打算把壓歲錢怎樣花? 丙:我打算把它作爲旅遊的經費,去一次愉快的遠足。 記:你覺得這樣值得嗎? 丙:幹嘛不值得?在旅遊當中,一方面可以飽覽祖國的風光,也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 記:說得對,祝你有一箇愉快的旅途! 第三類是喜歡遠足的一類。
他們善於爲自己的遠足籌集經費,把錢用在開闊視野的方面,像我們10幾歲的孩子會有這種想法,已經是不簡單! 最後的第四類會是什麼樣的呢? 記:你喜歡把壓歲錢都用完嗎? 丙:這還用說嗎!可“爽”了!喫喝玩樂都行! 記:不感到太浪費了嗎? 丙:的確有一點,但我覺得過得開心就好!
第三類雖然開心,可過後總有種後悔的感覺,到他們真正需要的時候,他們纔會發現壓歲錢的重要性!希望他們有所領悟。 結論: 我們認爲前三種用法都有好處,如果用在買書方面,自己就可以增長知識,而且他們和他們的父母會用錢,懂支配,往往給孩子一箇用錢的空間;如果用在玩的方面,飽覽一下祖國的山河,也可以開闊視野;如果當小儲蓄之用,不僅可以爲自己積累財富,也可以爲社會的建設盡一份力。希望父母們也要引導孩子學習如何正確地使用壓歲錢,把錢用得恰到好處。
4、調查方法
除了我們的採訪外,爲了搞好這次的活動我們經過討論還確定了研究方法:
(1) 問卷調查法:對學生廣泛的問卷調查,深入瞭解學生壓歲錢的使用情況。
(2) 觀察法:利用中午,下午放學後的時間,觀察同學零花錢的使用情況。
(3) 文獻資料法:蒐集名人的理財之道,專家的有關建議,從而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與理財觀。
5、調查結果
從這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都收到了不少的壓歲錢,他們都把壓歲錢交給父母保管或開學來交學費,也有部分學生的壓歲錢是自己保管的,用來買些學習用品和課外書等等,而全部用來喫喝玩樂的只在少數同學。雖然大部分同學都能很好的使用壓歲錢,但也有同學有亂花錢的習慣,還需合理安排。很多同學們都有一顆關愛他人的心,願意把自己的零花錢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希望通過這次調查,大家寫一份,讓我們全校的.同學都來積極響應,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壓歲錢,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調查總結: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學習了怎樣合理使用壓歲錢這一內容,它使我們懂得即使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仍然要崇尚節儉,不隨心所欲,學會理財,不亂花錢財的道理。
本篇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的中心思想是零花錢的來源,有一定的創意,以下是全文:
現在,我發現有許多小學生總會帶一些零花錢來小賣部裏去買零食。可是,這些同學的零花錢是從哪裏來的呢?因此我爲此事作了一份調查報告。
調查
我調查了一些同學們,他們有的說:“是壓歲錢。”有的說:“是早餐省下的。”可是,這些同學說的是真的假?我決定去問問這些同學的家長。他們有的回答:“我沒有給她錢呀!”也有的回答:“怪不得我給他坐車錢,他還是那麼晚纔回來。”根據我的調查,我發現去偷爸爸媽媽的有百分之二十,騙爸媽的有百分之五十,其他的同學有百分之三十。
分析
1、他們大多數是因家長給他們在學校訂學習資料的錢“節約”出來在買外面的零食。
2、有些同學是去偷或騙爸媽的錢。
結論
小學生的零花錢主要是從這些地方得來的:
1、爸爸媽媽給他們的搭車錢,他們卻用來買些零食。
2、過年的壓歲錢用來上網吧,打遊戲機等。
3、騙父母學校要訂資料。
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他們手上的錢,大部分都不是父母給他們的,而是他們自己偷的或騙的。
建議
小學生從小就有這種不良習慣,會影響小學生的一生。所以我希望家長得把這件事管理一下,不能再讓小學生髮生這種事。 本篇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一文到這裏就全部結束了,本文從調查、分析、結論、建議 4方面爲框架,可以參考這個思路。
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4
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很多家庭、學校和老師都對課外閱讀有一箇良好的推進意識。課外閱讀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育、家庭、社會三個維度做一些什麼工作,讓孩子愛上閱讀,並養成良好讀書習慣,豐盈人生的底蘊。筆者最近利用金數據發放了一箇調查問卷,收到答卷192份,剔除無效答卷,有效答卷爲171份。
一、數據分析
在教育部制定的新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並要求小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但據瞭解小學課文內的篇目,大概只有40萬字左右。由此可見,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如果每個學期能達到5本,六年的閱讀量總數是可以達到的。但是,這僅僅是一種最底線的要求,現實是如果僅僅達到5本的量,孩子的閱讀量肯定是不足的。因爲低年級對書籍的吸收量是不足的,而小學1-3年級是形成語感和養成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錯過了這個時期就不利於語文能力的形成。
從數據看,70%的學生課外閱讀能夠達到預期量,這個數據可以讓人欣慰。
家長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行爲模式會影響孩子的成長。這些數據中,不讀書的數據佔了2.9%,如果摒棄網絡閱讀,純粹紙質書的話,這個數據或許會更大一點。5本以下的家長佔比60%,應該說一年讀五本以下,幾乎是沒有讀書,對孩子的薰陶和示範嚴重不足。
家長和老師比,不算教育的專業化人員,因此家長期待教師推薦閱讀圖書,這可以理解。但是家長在指導孩子讀書活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自我選擇的概率太小,學生自主閱讀的機會少,這不利於孩子形成自己的閱讀偏好,缺乏自我選擇的能力。由此會造成閱讀面篇窄、閱讀興趣不強的狀況。
從數據看,作文、文學類佔比一半不到一點,可以看出很多家庭在指導孩子閱讀中,有一定的功利主義思想在裏面,爲了考試而讀書的思想一定程度得意體現。漫畫書的佔比偏高了,不利於孩子抽象思維的發展。最另人擔憂的是對人文歷史類書籍的涉及,小學階段實在偏少,這和我前期做過一箇講座的直觀感覺一致,參與講座的孩子是60名,期間對唐代李白生活的.朝代有所瞭解的只有2位學生。歷史知識的貧乏,從一箇側面看出孩子的閱讀面狹窄,閱讀興趣不強,自主閱讀和選擇能力不足。
從數據看,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家長有明確的閱讀要求,會給孩子一定的方法指導,並有一箇良好的反饋。有4%的家長對孩子沒有閱讀的明確要求,更側重於做好作業就行。還有七成多的家長,有要求讀書,但是對讀書的推進沒有良好的規劃,沒有具體的行動。這組數據比較讓人擔憂,家長的意識缺失、行爲缺失,會對小學階段形成閱讀能力造成很大的影響。
該組數據可以看出,很多家長認同家長、家庭是促進孩子讀書的關鍵要素,對老師推進課外閱讀並有督促也抱有較高的期待。同時家長認爲,社會組織文化機構在推進在校生課外閱讀上應該發揮一定的作用。其中,有家長建議類似於“百家講壇”類的文化推進活動,有助於學生培養學習興趣。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閱讀量不足。將近四分之一的孩子閱讀量不足,尤其是低段孩子因爲識字量不足,閱讀的量更爲少,在調查問卷中得到一些體現。
2.閱讀的面不廣。閱讀更多的是立足於和教學直接相關的內容,如作文、文學類的書籍閱讀。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類書籍閱讀幾乎很少涉及。這對於孩子有一箇良好的知識結構無疑是有危害的。孩子將來走入社會,需要五穀雜糧,需要各種知識的補充,形成一箇良好的知識結構。其中,對漫畫閱讀,雖然是孩子的最愛,但是快餐式閱讀和畫面閱讀,一定程度上比例過高了。
3.家庭引導出現一定問題。首先是家長對閱讀什麼、如何閱讀已經對閱讀的反饋缺乏一箇良性的機制思考。還有些家長更側重於書本知識的習得,不注重自己給孩子的示範作用。
4.存在依賴心理。家長對孩子形成良好閱讀習慣,更多的是依賴老師的推薦和輔導,對家庭閱讀沒有計劃,沒有思考,沒有機制。
我的建議
1.加強早期閱讀。
0-6歲階段,是兒童的良好習慣(包括心理習慣和行爲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兒童各項能力的發展黃金期,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的發展。這種看似複雜的學習能力,卻可以用一種能力的發展培養出90%以上,即“閱讀力”。因此,從早期的父母朗讀書籍、講故事,到學前階段的看圖說話等訓練,是家庭的第一檔“閱讀力”培養重任。
2.注重閱讀力培養。
閱讀力培養,注意持續性和連貫性,要每天固定有閱讀時間,而不可以喜歡就讀讀,不喜歡就不讀了,這樣不會有好習慣的養成;第二是閱讀量的累計,一般幼兒一年的閱讀量要達到50-100萬字纔可以使這種能力萌芽! 6-12歲,是閱讀能力(即學習能力的基礎)長足發展的最黃金時期,這六年,可以說,什麼都沒有海量閱讀、大大提高閱讀能力的發展更爲重要。一箇孩子的聰明才智,如同種子,需要條件纔可以發芽生長。這個條件就是海量閱讀和動手動腦的遊戲方式。
如果一箇孩子從沒有讀過一本好書,甚至從沒讀過一本超過10萬字的書,而是把大量時間都投入到學校課本和大量作業裏去了,那麼這個孩子的天賦聰明就被扼殺了!
一般而言,一二年級孩子每年閱讀量不能低於100萬字(正常是100-200萬字之間),二三年級每年不能低於200萬字(正常是200-300萬字之間),四五六年級每年不能低於300萬字的閱讀量(正常是300-500萬字之間,有的閱讀量大的孩子可以每年達到1000萬字以上)。
3.改變一箇觀念。
6-12歲小學階段的孩子,要以閱讀爲主,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裏,是因爲小學課本的單一性和膚淺性,遠遠不能滿足一箇孩子的大腦成長的需求。只有博覽羣書、海量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經典,廣泛涉獵百科常識書籍(如天文、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生物、哲學、藝術等等百科知識),纔可以讓孩子的智慧不斷成長,最終形成一種強大的發展能力。
孩子本已經全天在學校跟着老師聽課、做題,晚上還要加班完成大量的作業,這樣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如同入海撈針,實在得不償失。不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遍讀名著如同滿山種樹,最後收穫的是一片森林,其效果遠高於入海撈針,即便撈到了也只是一根針.。
之所以說,小學階段成績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虛假性,是因爲孩子把全部時間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裏去了,自然就沒有時間大量讀書,而這如同丟了西瓜撿芝麻。這樣的投入即便考了高分哪怕是滿分,對孩子的未來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4. 制定家庭閱讀計劃。
沒有誰能帶你渡過知識的海洋,舵手應該是父母。很多父母依賴老師,不容諱言,現代的老師的生存狀態是很差的,一教學工作繁忙,他們自己都沒有閱讀的時間,如果做個問卷調查,每年能超過閱讀10本書的老師並不多,他們也缺乏推薦閱讀書籍的能力;二是每個老師的知識結構是受到限制的,更需要家庭及社會各界爲孩子提供“菜單”,纔不至於營養單一。制定一箇家庭閱讀計劃,不僅僅是爲了孩子,更是營造氛圍,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需要。
5.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在網絡中、社區中,都會有一些熱愛讀書,並對讀書有獨到見解的人士,可以經常溝通,形成一箇閱讀的網絡,形成一種合力。
後記
閱讀,乃智慧之根。在孩子沉迷於題海的時候,我們父母是不是應該抬起頭來,看看我我們的孩子要的是什麼?能增長孩子智慧的是什麼?我們父母應該改變認知世界的方式,讓書承擔起更大的推進作用,讓孩子不在未來的某一天,落後於這個時代。
我們需要行動。
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近年來,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逐漸成爲人們日常生活的交通的重要工具。汽車在給我們帶來衆多交通便捷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痛苦。道路交通事故已成爲造成人們意外傷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們在城市街頭做了一次關於交通安全的調查。
我們對一些路上的行人進行了調查。很多人對交通規則和一些交通知識並不陌生。但通過我們的明察暗訪,發現很多人都不遵守交通規則。不論是行人還是司機,都自由的在馬路上穿行,對眼前的車輛或行人全是視而無睹。其實,這就是交通事故的________。
其實小學生的交通安全知識普及也非常重要,因爲現在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機動車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了。大部分的事故都是在不懂交通規則的小學生身上的。而且,通過我們的調查,在我們上饒縣,小學生也有很多不遵守交通規則的現象。要讓他們知道交通規則是必須遵守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學校和家長一起對小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告訴他們一些重要的交通規則和交通知識就可以了。
小學生四年級社會調查報告4 我調查的是街道的環境。街道上白色污染最嚴重。花花綠綠的包裝紙,滿街都是。還有許多人在發傳單,有的人不需要也把傳單,有的人不需要也把傳單接去有馬上隨手一扔,地上全是傳單。 調查完了街道我又去去調查小區。 小區的大門前有垃圾桶。爲什麼地上有零零碎碎的小垃圾呢?因爲有許多人不愛護環境。就不願意走到垃圾桶旁去扔。有些人總是在也深人靜,車流量減少,行人稀疏的時候從窗戶裏邊將垃圾扔出去了。尤其是在下雨天,掃路的叔叔阿姨們不好掃地,時不時要彎腰去撿。 我要爲環保去分力。我能做到的是:別人再發傳單是要給你一份,你不要,說一聲我我不要。不從窗戶裏扔垃圾。
我調查的是街道的環境。街道上白色污染最嚴重。花花綠綠的包裝紙,滿街都是。還有許多人在發傳單,有的人不需要也把傳單,有的人不需要也把傳單接去有馬上隨手一扔,地上全是傳單。
調查完了街道我又去去調查小區。
小區的大門前有垃圾桶。爲什麼地上有零零碎碎的小垃圾呢?因爲有許多人不愛護環境。就不願意走到垃圾桶旁去扔。有些人總是在也深人靜,車流量減少,行人稀疏的時候從窗戶裏邊將垃圾扔出去了。尤其是在下雨天,掃路的叔叔阿姨們不好掃地,時不時要彎腰去撿。
我要爲環保去分力。我能做到的是:別人再發傳單是要給你一份,你不要,說一聲我我不要。不從窗戶裏扔垃圾。
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5
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很多家庭、學校和老師都對課外閱讀有一箇良好的推進意識。課外閱讀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育、家庭、社會三個維度做一些什麼工作,讓孩子愛上閱讀,並養成良好讀書習慣,豐盈人生的底蘊。筆者最近利用金數據發放了一箇調查問卷,收到答卷192份,剔除無效答卷,有效答卷爲171份。
一、數據分析
在教育部制定的新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並要求小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但據瞭解小學課文內的篇目,大概只有40萬字左右。由此可見,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如果每個學期能達到5本,六年的閱讀量總數是可以達到的。但是,這僅僅是一種最底線的要求,現實是如果僅僅達到5本的量,孩子的閱讀量肯定是不足的。因爲低年級對書籍的吸收量是不足的,而小學1-3年級是形成語感和養成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錯過了這個時期就不利於語文能力的形成。
從數據看,70%的學生課外閱讀能夠達到預期量,這個數據可以讓人欣慰。
家長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行爲模式會影響孩子的成長。這些數據中,不讀書的數據佔了2.9%,如果摒棄網絡閱讀,純粹紙質書的話,這個數據或許會更大一點。5本以下的家長佔比60%,應該說一年讀五本以下,幾乎是沒有讀書,對孩子的薰陶和示範嚴重不足。
家長和老師比,不算教育的專業化人員,因此家長期待教師推薦閱讀圖書,這可以理解。但是家長在指導孩子讀書活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自我選擇的概率太小,學生自主閱讀的機會少,這不利於孩子形成自己的閱讀偏好,缺乏自我選擇的能力。由此會造成閱讀面篇窄、閱讀興趣不強的狀況。
從數據看,作文、文學類佔比一半不到一點,可以看出很多家庭在指導孩子閱讀中,有一定的功利主義思想在裏面,爲了考試而讀書的思想一定程度得意體現。漫畫書的佔比偏高了,不利於孩子抽象思維的發展。最另人擔憂的是對人文歷史類書籍的涉及,小學階段實在偏少,這和我前期做過一箇講座的直觀感覺一致,參與講座的孩子是60名,期間對唐代李白生活的朝代有所瞭解的只有2位學生。歷史知識的貧乏,從一箇側面看出孩子的閱讀面狹窄,閱讀興趣不強,自主閱讀和選擇能力不足。
從數據看,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家長有明確的閱讀要求,會給孩子一定的方法指導,並有一箇良好的反饋。有4%的家長對孩子沒有閱讀的明確要求,更側重於做好作業就行。還有七成多的家長,有要求讀書,但是對讀書的推進沒有良好的規劃,沒有具體的行動。這組數據比較讓人擔憂,家長的意識缺失、行爲缺失,會對小學階段形成閱讀能力造成很大的影響。
該組數據可以看出,很多家長認同家長、家庭是促進孩子讀書的關鍵要素,對老師推進課外閱讀並有督促也抱有較高的期待。同時家長認爲,社會組織文化機構在推進在校生課外閱讀上應該發揮一定的作用。其中,有家長建議類似於“百家講壇”類的文化推進活動,有助於學生培養學習興趣。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閱讀量不足。將近四分之一的孩子閱讀量不足,尤其是低段孩子因爲識字量不足,閱讀的量更爲少,在調查問卷中得到一些體現。
2.閱讀的面不廣。閱讀更多的是立足於和教學直接相關的內容,如作文、文學類的書籍閱讀。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類書籍閱讀幾乎很少涉及。這對於孩子有一箇良好的知識結構無疑是有危害的。孩子將來走入社會,需要五穀雜糧,需要各種知識的補充,形成一箇良好的知識結構。其中,對漫畫閱讀,雖然是孩子的最愛,但是快餐式閱讀和畫面閱讀,一定程度上比例過高了。
3.家庭引導出現一定問題。首先是家長對閱讀什麼、如何閱讀已經對閱讀的反饋缺乏一箇良性的機制思考。還有些家長更側重於書本知識的習得,不注重自己給孩子的示範作用。
4.存在依賴心理。家長對孩子形成良好閱讀習慣,更多的是依賴老師的推薦和輔導,對家庭閱讀沒有計劃,沒有思考,沒有機制。
我的建議
1.加強早期閱讀。
0-6歲階段,是兒童的良好習慣(包括心理習慣和行爲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兒童各項能力的發展黃金期,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的發展。這種看似複雜的學習能力,卻可以用一種能力的發展培養出90%以上,即“閱讀力”。因此,從早期的父母朗讀書籍、講故事,到學前階段的看圖說話等訓練,是家庭的第一檔“閱讀力”培養重任。
2.注重閱讀力培養。
閱讀力培養,注意持續性和連貫性,要每天固定有閱讀時間,而不可以喜歡就讀讀,不喜歡就不讀了,這樣不會有好習慣的養成;第二是閱讀量的累計,一般幼兒一年的閱讀量要達到50-100萬字纔可以使這種能力萌芽!
6-12歲,是閱讀能力(即學習能力的基礎)長足發展的最黃金時期,這六年,可以說,什麼都沒有海量閱讀、大大提高閱讀能力的發展更爲重要。一箇孩子的聰明才智,如同種子,需要條件纔可以發芽生長。這個條件就是海量閱讀和動手動腦的遊戲方式。
如果一箇孩子從沒有讀過一本好書,甚至從沒讀過一本超過10萬字的書,而是把大量時間都投入到學校課本和大量作業裏去了,那麼這個孩子的天賦聰明就被扼殺了!
一般而言,一二年級孩子每年閱讀量不能低於100萬字(正常是100-200萬字之間),二三年級每年不能低於200萬字(正常是200-300萬字之間),四五六年級每年不能低於300萬字的閱讀量(正常是300-500萬字之間,有的閱讀量大的孩子可以每年達到1000萬字以上)。
3.改變一箇觀念。
6-12歲小學階段的孩子,要以閱讀爲主,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裏,是因爲小學課本的單一性和膚淺性,遠遠不能滿足一箇孩子的大腦成長的需求。只有博覽羣書、海量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經典,廣泛涉獵百科常識書籍(如天文、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生物、哲學、藝術等等百科知識),纔可以讓孩子的智慧不斷成長,最終形成一種強大的發展能力。
孩子本已經全天在學校跟着老師聽課、做題,晚上還要加班完成大量的作業,這樣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如同入海撈針,實在得不償失。不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遍讀名著如同滿山種樹,最後收穫的是一片森林,其效果遠高於入海撈針,即便撈到了也只是一根針.。
之所以說,小學階段成績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虛假性,是因爲孩子把全部時間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裏去了,自然就沒有時間大量讀書,而這如同丟了西瓜撿芝麻。這樣的投入即便考了高分哪怕是滿分,對孩子的未來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4. 制定家庭閱讀計劃。
沒有誰能帶你渡過知識的海洋,舵手應該是父母。很多父母依賴老師,不容諱言,現代的老師的生存狀態是很差的,一教學工作繁忙,他們自己都沒有閱讀的時間,如果做個問卷調查,每年能超過閱讀10本書的老師並不多,他們也缺乏推薦閱讀書籍的能力;二是每個老師的知識結構是受到限制的,更需要家庭及社會各界爲孩子提供“菜單”,纔不至於營養單一。制定一箇家庭閱讀計劃,不僅僅是爲了孩子,更是營造氛圍,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需要。
5.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在網絡中、社區中,都會有一些熱愛讀書,並對讀書有獨到見解的人士,可以經常溝通,形成一箇閱讀的網絡,形成一種合力。
後記
閱讀,乃智慧之根。在孩子沉迷於題海的時候,我們父母是不是應該抬起頭來,看看我我們的孩子要的是什麼?能增長孩子智慧的是什麼?我們父母應該改變認知世界的方式,讓書承擔起更大的推進作用,讓孩子不在未來的某一天,落後於這個時代。
我們需要行動。
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6
去年年初開始,不少地方中小學進行了部分教科書的循環使用。我在塔市驛部分中小學循環教材的使用方面作了調查,80%的師生反映,由於不能在循環使用的教科書上寫字答題,給老師和學生都帶來了“小麻煩”。
書本里的實驗報告要重新複印
我在中心小學、鄧家小學,塔市中學等學校進行了調查,涉及到400多名同學、近百位家長,以及數十名相關科目的老師。有八成的家長和九成的學生贊成循環使用教科書,沒有開始循環使用的學校裏,九成以上的學生和家長都希望循環使用。
參與調查的同學韓辛介紹說,同學們在循環使用教科書時,因爲不能在上面寫字填空了,就需要準備一箇本子,抄寫教科書上需要填寫的內容。比如說《科學》,裏面就有一些實驗報告,同學們或者把報告填寫部分抄下來,或者是自己複印,要不就是隻聽課,不做題了。
同學們反映,這樣影響了教學的進度。老師們也發現,這也制約了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指導。調查小組的指導老師劉老師分析說,循環教材的使用確實能夠培養學生愛護書籍的學習習慣,但影響了學生融入教學,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性。
建議重新編循環教材
我們通過調查,建議循環使用的教科書需要重新編寫,認爲要把書本里需要同學們填寫的地方、做作業的內容從書本中分離出來。我們希望能把我們的調查和建議整理成報告,向當地教育部門和相關的教材編委會反映,得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改進循環教材,以便更有利於教學。
小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當前的社會,市場繁榮,社會穩定,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但在這些好的前景面前,也暴露了不少問題,經過我初步瞭解,我知道主要有以下的三個方面:1.大學生就業十分困難,2.工廠缺少很多有技術的工人,3.大量的.印染工廠污染了環境。
1.大學生就業難。現在我國每年畢業的大學有幾千萬。而真正能就業的不是之誇之一,原因在於20xx年來了一場大型的金融危機,這次金融危機長達3到6年,會讓人民收集了苦頭,這是因爲美國。經濟勢力倒退,然後播散到世界各地,使我國大學生就業十分困難,那是因爲有些人很笨,公司爲了讓自己在這個社會當中生存下去就不把那些很笨得人不管他了,然他討飯去……等許多事,就轉收有學問的人,讓這些人在公司爲他(她)幹活,好讓自己生活下去!
2、工廠缺少很多有技術的工人,是因爲:有些人在少年時很貪玩,不管做什麼都做不好(出去穿鞋、穿身上的東西、刷牙洗臉,手上的活都做不來),考進了不好的高中和初中,現在就業的學生十分的困難(我是說那些學洗不好的同學),相反那些好的同學一箇個被入取了,而那些不好的同學只好討飯、討錢……!有些人在家裏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我是說那些學洗不好的同學),使公司不要讓他(她)們做工人說以工廠裏面技術的人愈來愈少了,造成了工廠缺少很多有技術的工人!希望大家刻苦學習
3、大量的印染工廠污染了環境。是因爲工廠的廢棄物太多了、塑料紙太多和排出黑色的霧氣,我們先來了解廢棄物和塑料紙是怎樣污染河水?印染工廠把大量的廢棄物和塑料紙一天一天的扔進河裏,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小河裏的魚漸漸變少了,河水也變得渾濁不清,最後河裏的水漸漸的變少了,最後沒了!霧氣污染是工廠裏排出黑色的霧氣不斷的上升,污染了大氣層,還會臭氧氣層破裂!人們多聞了會的黑死病!可能的事就都會發生!一旦發生防不可防,會死去很多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大家在新的一年裏學習進步,考個好初中,也要提倡大家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7
一、調查原因:
最近,所有的學生都用他們的零花錢在學校周圍的小賣部買垃圾食品。我決定問問同學他們的零花錢是怎麼花的,於是和小飛一起去調查。
二、調查:
我在攤位附近看到很多食品袋,有的已經過期,有的沒有商標,有的還含有有害的香料。然而我擠進去看了看。數了一下,驚訝地發現有十六個男生,八個女生。
三、分析和結論:
針對這種現象,我和小飛同學討論分析,發現那些食物都是有害的。
1、三品無品對人體危害極大。
2、將小食品扔進塑料袋會污染環境。
3、買小食品讓學生養成亂花錢的壞習慣。
四、建議:
1、我們立了個牌子,標題是:遠離垃圾食品,從我做起。
2、每天,我們都呼籲同學們停止垃圾食品。
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們終於意識到了“三無產品”的危害,每天去地攤買垃圾食品的學生也少了。記住,不要買三種產品,它們對我們的傷害是極其大的!
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8
一、調查原因:
最近,同學麼都用自己的零花錢到學校周圍的小賣部購買垃圾食品。我決定去問一問同學們,他們的零花錢是怎麼花的,於是我和小霏同學一起去進行調查。
二、調查過程:
我在小攤便邊看見許多食品袋,有的過期,有的沒有商標,還有的裏面的調料有危害。但是,我擠進去看了看,數了數,發現男孩子有十六個,女孩子八個,使我大喫一驚。
三、分析和結論:
針對這種現象,我和小霏同學進行討論和分析,發現那些食品都有一定的危害。
1、三無產品對人體有極大危害。
2、小食品的塑料袋亂扔會污染環境。
3、買小食品讓同學們養成亂花錢的壞習慣。
(三)抽查教師實驗操作技能
凡擔任實驗教學的教師都是此次檢查的對象,具體形式是每年級抽取一名實驗教師(擔任科學課的行政領導必做)當場操作所指定的實驗內容,後由檢查小組按相關要求進行評分。
(四)召開座談會
實驗結束,分別組織全校實驗教師和相關領導進行座談,反饋實驗教學實施情況及存在的問題,談自己的認識和建議。
三、結果與分析
(一)總體情況
1、實驗開出率:各校均能按課程計劃開設科學課,但實驗開出率較低,從擬定的實驗目錄來看,部分學校嚴重壓縮學生分組實驗,用演示實驗代替或純粹無實驗。
2、實驗完成情況:本次調研活動,共抽查學生人,能獨立完成實驗的佔,在老師的指導下才能完成的佔,完全不會做的佔;共抽查教師人,能按要求完成實驗的佔,不能完成實驗的佔。
3、操作技能情況:教師自身的實驗操作水平嚴重影響學生操作技能的高低,部分學校教師相關學科的知識面窄,儲備不足,極需提高。具體體現在:
(1)器材選用不當、不足
a、《拓印樹皮》實驗,學生選用鉛筆及油性筆效果不佳,換爲蠟筆效果會更好。
b、《食鹽、麪粉、沙在水中的溶解》實驗,三個燒杯大小不一,食鹽、麪粉和沙的取量不一,造成實驗無法對比。
c、《觀察螞蟻的身體》實驗,無器材控制螞蟻的活動範圍,造成螞蟻到處亂跑,不便觀察。
d、《光的.直線傳播》實驗,不能合理利用實驗室資源“光學實驗盒”,自制教具不規範造成實驗失敗。
e、《陽光下影子的變化》實驗,沒準備投影繪圖紙,直接在課桌上投影繪圖,造成環境污染。
(2)操作不規範
a、使用攪拌棒時,嚴重碰撞燒杯杯壁及杯底,並在沒清洗的情況下在多杯混合物中混亂使用。
b、使用溫度計時,不注意液柱是否斷開,手心接觸紅色液泡造成讀數不準確。
c、使用測力計時,對測力計上出現的兩類刻度分辨不清,讀數方法不正確(俯視或仰視)。
d、使用酒精燈時,用火機點燃。
e、《溶解的快慢》實驗,用凳子腳壓碎糖果,不規範。
(二)原因分析
1、各校重視程度不夠。受傳統“重主輕副”思想的影響,多數領導和教師對本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不能很好地意識到科學課對於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作用。
2、師資隊伍極不穩定,沒有專職的科學教師,往往是兼職的,教師工作量重,並且更換頻繁,每一年對科學學科來說,新教師是難以把握學科教學理唸的。
3、教學儀器閒置,教師很少用或不用。
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9
近年來,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逐漸成爲人們日常生活的交通的重要工具。汽車在給我們帶來衆多交通便捷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痛苦。道路交通事故已成爲造成人們意外傷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們在城市街頭做了一次關於交通安全的調查。
我們對一些路上的行人進行了調查。很多人對交通規則和一些交通知識並不陌生。但通過我們的明察暗訪,發現很多人都不遵守交通規則。不論是行人還是司機,都自由的在馬路上穿行,對眼前的車輛或行人全是視而無睹。其實,這就是交通事故的來源。
其實小學生的交通安全知識普及也非常重要,因爲現在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機動車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了。大部分的事故都是在不懂交通規則的小學生身上的。而且,通過我們的調查,在我們上饒縣,小學生也有很多不遵守交通規則的現象。要讓他們知道交通規則是必須遵守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學校和家長一起對小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告訴他們一些重要的交通規則和交通知識就可以了。
小學生四年級社會調查報告4 我調查的是街道的環境。街道上白色污染最嚴重。花花綠綠的包裝紙,滿街都是。還有許多人在發傳單,有的人不需要也把傳單,有的人不需要也把傳單接去有馬上隨手一扔,地上全是傳單。 調查完了街道我又去去調查小區。 小區的大門前有垃圾桶。爲什麼地上有零零碎碎的小垃圾呢?因爲有許多人不愛護環境。就不願意走到垃圾桶旁去扔。有些人總是在也深人靜,車流量減少,行人稀疏的時候從窗戶裏邊將垃圾扔出去了。尤其是在下雨天,掃路的叔叔阿姨們不好掃地,時不時要彎腰去撿。 我要爲環保去分力。我能做到的是:別人再發傳單是要給你一份,你不要,說一聲我我不要。不從窗戶裏扔垃圾。
我調查的是街道的環境。街道上白色污染最嚴重。花花綠綠的包裝紙,滿街都是。還有許多人在發傳單,有的人不需要也把傳單,有的人不需要也把傳單接去有馬上隨手一扔,地上全是傳單。
調查完了街道我又去去調查小區。
小區的大門前有垃圾桶。爲什麼地上有零零碎碎的小垃圾呢?因爲有許多人不愛護環境。就不願意走到垃圾桶旁去扔。有些人總是在也深人靜,車流量減少,行人稀疏的時候從窗戶裏邊將垃圾扔出去了。尤其是在下雨天,掃路的叔叔阿姨們不好掃地,時不時要彎腰去撿。
我要爲環保去分力。我能做到的是:別人再發傳單是要給你一份,你不要,說一聲我我不要。不從窗戶裏扔垃圾。
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10
我們的學校非常美麗,我愛我的校園。但是,我不時會看見校園內有好些垃圾,跟這個學校很不相稱,這麼美麗的學校和這麼髒的垃圾一起,我爲了弄清原因,使校園更美,於是我對校園的衛生進行調查。
調查
一下課,我就到校園裏兜了幾圈,發現以下幾個地方的垃圾是比較多的:植物園、草坪、籃球場、沙池,在植物園,我發現有6個塑料袋,3個罐子,10處等地方有糖果紙和紙屑,這麼大的地方,都被垃圾佔滿了。
分析
學校每天都實行“三掃”,早上到校打掃,中午放學打掃,下午放學打掃。這種打掃計劃校園應該是乾淨的纔對,我從調查中發現學校包乾區的垃圾約佔學校百分之90,最多垃圾的地方是人比較多的地方。
結論
校園的衛生主要原因:同學們到外面買零食喫,喫完之後隨手就把垃圾扔掉。同學們的衛生意識還不夠強。學校衛生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
建議
爲了使我們的校園更美,我喚籲同學們,不要亂扔垃圾,同時,學校管理衛生的部門也要加強管理,對亂扔垃圾的同學進行嚴厲的教育,只要每人都可以不亂丟垃圾,我們的學校將會更美麗。
小學生四年級社會調查報告3
一、調查原因:
最近,同學麼都用自己的零花錢到學校周圍的小賣部購買垃圾食品。我決定去問一問同學們,他們的零花錢是怎麼花的,於是我和小霏同學一起去進行調查。
二、調查:
我在小攤便邊看見許多食品袋,有的過期,有的沒有商標,還有的裏面的調料有危害。但是,我擠進去看了看,數了數,發現男孩子有十六個,女孩子八個,使我大喫一驚。
三、分析和結論:
針對這種現象,我和小霏同學進行討論和分析,發現那些食品都有一定的危害。
1、三無產品對人體有極大危害。
2、小食品的塑料袋亂扔會污染環境。
3、買小食品讓同學們養成亂花錢的壞習慣。
四、建議:
1、我們辦了一箇標牌,題目是:遠離垃圾食品,從我做起。
2、我們每天都號召同學杜絕垃圾食品。
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終於認識到三無產品的危害,去小攤前買垃圾食品的同學一天比一天少了。要記住,不要買三無產品,他們對我們有極大危害!
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11
近年來,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開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逐漸成爲人們日常生活的交通的重要工具。汽車在給我們帶來衆多交通便捷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痛苦。道路交通事故已成爲造成人們意外傷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們在城市街頭做了一次關於交通安全的調查。
我們對一些路上的行人進行了調查。許多人對交通規則和一些交通知識並不陌生。但通過我們的`明察暗訪,發覺許多人都不遵守交通規則。不管是行人還是司機,都自由的在馬路上穿行,對眼前的車輛或行人全是視而無睹。其實,這就是交通事故的來源。
其實小學生的交通安全知識普及也非常重要,因爲現在社會開展的越來越快,機動車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了。大局部的事故都是在不懂交通規則的小學生身上的。而且,通過我們的調查,在我們__縣,小學生也有許多不遵守交通規則的現象。要讓他們知道交通規則是必須遵守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學校和家長一起對小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告訴他們一些重要的交通規則和交通知識就可以了。
小學生四年級社會調查報告4我調查的是街道的環境。街道上白色污染最嚴峻。花花綠綠的包裝紙,滿街都是。還有許多人在發傳單,有的人不需要也把傳單,有的人不需要也把傳單接去有馬上隨手一扔,地上全是傳單。調查完了街道我又去去調查小區。小區的大門前有垃圾桶。爲什麼地上有零零碎碎的小垃圾呢?因爲有許多人不保護環境。就不情願走到垃圾桶旁去扔。有些人總是在也深人靜,車流量減少,行人稀疏的時候從窗戶裏邊將垃圾扔出去了。尤其是在下雨天,掃路的叔叔阿姨們不好掃地,時不時要彎腰去撿。我要爲環保去分力。我能做到的是:別人再發傳單是要給你一份,你不要,說一聲我我不要。不從窗戶裏扔垃圾。
我調查的是街道的環境。街道上白色污染最嚴峻。花花綠綠的包裝紙,滿街都是。還有許多人在發傳單,有的人不需要也把傳單,有的人不需要也把傳單接去有馬上隨手一扔,地上全是傳單。調查完了街道我又去去調查小區。
小區的大門前有垃圾桶。爲什麼地上有零零碎碎的小垃圾呢?因爲有許多人不保護環境。就不情願走到垃圾桶旁去扔。有些人總是在也深人靜,車流量減少,行人稀疏的時候從窗戶裏邊將垃圾扔出去了。尤其是在下雨天,掃路的叔叔阿姨們不好掃地,時不時要彎腰去撿。
我要爲環保去分力。我能做到的是:別人再發傳單是要給你一份,你不要,說一聲我我不要。不從窗戶裏扔垃圾。
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12
調查人員:
調查時間:
XX年8月25月
調查地點:
衡陽石鼓廣場
調查對象:
衡陽居民
調查內容:
環境保護的相關調查和宣傳
調查目的:
爲了一場反對破壞環境、污染環境的戰爭,同時也是一場反對人類自身錯誤行爲及觀念的戰爭。促使每個人都能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我們生存的土地也才能生命之水長流,青山綠野常在……
(1)你認爲現在電廠的環境如何:a.很好b.一般c.有待改善d.不滿意
(2)你認爲哪個時間段的環境最好:a.30年前b.15年前c.5年前d.現在
(3)認爲下列哪種環境破壞對你的生活和工作影響最大:a.噪聲污染b.水源污染c.大氣污染d.固體垃圾污染
(4)在你的周圍有哪些環境污染:(多選)a.噪聲污染b.水源污染c.大氣污染d.固體垃圾污染
(5)環境污染的原因有哪些:a.工業三廢b.農業生產c.自然災害d.經濟發展而造成的影響
(6)你認爲環境問題現在是必須解決的嗎?a.迫在眉睫b.無所謂c.到時候再說d.不需解決
(7)在你的周圍有沒有關於保護環境的宣傳或是活動:a.經常有b.偶爾有c.聽說過但沒有見過d.從來沒有
(8)這些活動是有哪些部門組織的:a.政府部門b.民間機構c.學生假期實踐d.不清楚
(9)你認爲這些活動對於你和你周圍的人有用嗎?a.效果很好b.比沒有好c.形式而已d.浪費時間
(10)那麼你參與過這類公益宣傳和講解活動呢?a.參加過b.想參加c.沒有
(11)現在你通過這類活動自己對於環境保護意識如何?a.一定要保護環境b.盡力吧c.看情況d.不管我的事
(12)你周圍的人對於環境保護意識如何?a.一定要保護環境b.盡力吧c.看情況d.不管我的事
(13)會向你周圍的人,告訴他們環境的重要性嗎?a.義不容辭b.盡力吧c.記起來會d.不會
(14)遇到有組織或個人污染環境你會怎麼辦?a.個人力量去說服b.舉報有關部門c.通過媒體暴光d.多管閒事,隨便。
(15)你覺得現在政府,社會在環境保護方面做得怎麼樣?a.做的很好b.力度還欠大c.有待改進d.不好
(16)你知道世界環境日是:a.6月5日b.7月5日c.7月6日d.6月6日謝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調查,希望您能把你熱愛環境的.熱情奉獻給你深愛的環境。
一、問題的提出
現在城市污染越來越嚴重了,在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氣體,這些看不見的氣體也恰好是引發疾病的主要因素。可這些污染環境的殺手正是我們天天都在用的塑料包裝袋,爲此我對“塑料包裝袋到底有什麼危害?”展開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上網瀏覽,再網上查一些有關菜市場使用塑料包裝袋的數據。
2.查找書籍、報刊,瞭解。
3.實地調查訪問,去菜市場訪問買主一天要使用多少塑料包裝袋,市民大多數在使用什麼。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
1.使用塑料袋的數據:石家莊菜市場每天使用塑料袋約469萬個,每年用去約40萬噸。
2.查找書籍、報刊尋找(塑料包裝袋到底有什麼危害?):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廢塑料製品很難回收利用,如果將其填埋,200年的時間不降解,會導致大片土地被長期佔用,加劇了土地資源的壓力。不僅我們這代要被垃圾包圍、也會使子孫後代失去生存的空間;影響了垃圾的綜合利用。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適用於堆肥,要從垃圾中分揀出來廢塑料,這樣又增加了堆肥成本。污染了的廢塑料因無法保證質量,其利用價值也很低。
3.實地調查訪問(去菜市場訪問買主一天要使用多少塑料包裝袋,市民大多數在使用什麼?):菜鋪一天大約要用掉250個塑料袋,市民大多數在使用塑料袋。
四、結論
1.大多數市民還是爲了方便,仍然是塑料包裝袋的崇拜者。
2.塑料包裝袋對環境危害很大,在長時間內不降解。
大家好,我叫,我想,我們應該學會勞動,學會靠自己的雙手來創造財富。所以今天,我去做好事了。
現在我在家裏,什麼事情、家務活,父母東搶着做,從來不讓我幹家務,因此,使我都養成了一箇壞習慣: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爲了改正這個壞習慣,我在心底暗暗地下定決心:我要自立。但是,當我每次去收拾碗桌的時候,看見碗、盆裏,筷子裏,勺子裏的油膩時,我就會覺得非常噁心,丟下碗筷,讓爸爸幹完活後再洗!
中午,我和姐姐在家,大人都出去買菜了,我心裏暗暗自喜:嘿嘿,今天是我大展身手的時候啦!我和姐姐跑到鄰居小光家門前,咚咚敲門,我和姐姐商量好了,給劉奶奶洗碗,正好午飯過後,不正是我做好事的好時機嗎劉奶奶83歲了,幫幫她老人家是應該的。小光和劉奶奶開了門,劉奶奶很驚奇問我們:乖乖們,你們來幹什麼是來洗碗的”劉奶奶很是不好意思,說:”哎呀,不用讓你們洗,我老身子骨早就習慣了”。’沒關係,我們應該尊老,不用客氣的”。劉奶奶推辭不過,便笑眯眯的讓我們進了屋。
我”唰、唰、唰”兩下子就把碗桌收拾好了,我們把桌子上的碗筷,勺子,湯匙等用具,把搬到了廚房裏。隨即,廚房裏響起了一陣碗、勺交響曲,”乒、呤、乓、啷”。正當我興高采烈想把碗洗乾淨時,我的眼睛又意外地看見了那些在燈光下顯出五顏六色,像彩虹似的油膩。
我再想:”我一箇堂堂男子漢,洗碗那麼一小件事也能難得到我嗎沒可能,油膩嗎能碰到我可算你倒黴了,你的死期到了!”想完。我打開水龍頭,水”嘩啦啦。”地衝着,我用手使勁朝油膩擦呀擦,沒想到的是油膩怎麼擦也擦不掉,反而纏在了我的手上,怎麼洗也洗不掉。我束手無策,只好坐在地上,想了一會兒,突然想起了媽媽當初是先往碗裏倒了一些洗潔精,然後再用清水衝了衝,我試了試,果真把油膩消滅得乾乾淨淨。我按照這種方法把碗、勺、鍋、鍋鏟還有湯匙都洗得乾乾淨淨,看着這些一油不染的碗筷,我心裏甜滋滋的笑了!我再看看姐姐的碗,也很乾淨,我高興的叫來了劉奶奶,劉奶奶第一時間來到了廚房,一看,一箇個碗碟還會反光呢。劉奶奶高興地說:”哎呀呀,真漂亮,你們兩個小傢伙還真挺聰明啊,自己會洗碗,我可要好好謝謝你們啊,呵呵。”劉奶奶剛要把我送出門,我媽媽回來了,劉奶奶就把我和姐姐幫自己洗碗的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高興的親了我們,呵呵,今天真開心。
這次的暑假實踐活動大大豐富了我的課餘生活,也讓我受益匪淺。
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13
調查人:孫
調查內容及結果:我來到了一條幹淨整潔的黃甫街上。看見一箇小喫店門前立了一塊木牌,上面寫着店裏各種食品的名字,而寫到餛飩的時候,竟然寫成了餛燉,可真有趣。又走了一會兒,一箇大約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裝寫成了按裝,這樣明顯的錯誤竟然沒有人發現,他們真對不起造字的老祖宗。就在旁邊一箇大木板上用刷子寫了幾個醒目的大字:批發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後直想笑,代和袋差別夠大了,可真夠怪呀!在名氣很大的小辣椒火鍋門前我又發現了一箇錯別字,上面本來應該寫黃甫路第三分店,上面卻意外寫着黃埔路第三分店,又在一家優雅飯店的牆上貼了一張紙,上面寫着店招工一名,差點把我大牙笑掉,本字都能寫錯,文化也太低了吧。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見一箇布專賣店叫大浪淘沙下面卻清清楚楚地寫着大浪淘紗國際連鎖,我吃了一驚,國際連鎖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錯別字,看來現在的電腦對於錯別字也看不嚴啊!
導致出現錯字的原因應該有這樣幾點: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寫了不檢查。我想只要把這幾點消滅,錯字應該不會出現,或者出現了也是很少很少。
看見錯字的感受:漢字是老祖宗一筆一畫製造出來的,我們應該尊重他們,把它們寫好絕對不能看到錯字視而不見。漢字是各種文字的精英,我們不能爲了省事就把他們改造。看見街上顯眼的錯別字,我心中感到痛苦。我想我的作業中也經常出現錯別字,我應該先把自己的錯別字消滅掉,儘量在寫字前想好要寫的字是什麼樣的,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達到這個樣子,錯字一定會飛到九霄雲外。
小學生四年級社會調查報告4
我們的學校非常美麗,我愛我的校園。但是,我不時會看見校園內有好些垃圾,跟這個學校很不相稱,這麼美麗的學校和這麼髒的垃圾一起,我爲了弄清原因,使校園更美,於是我對校園的衛生進行調查。
調查
一下課,我就到校園裏兜了幾圈,發現以下幾個地方的垃圾是比較多的:植物園、草坪、籃球場、沙池,在植物園,我發現有6個塑料袋,3個罐子,10處等地方有糖果紙和紙屑,這麼大的地方,都被垃圾佔滿了。
分析
學校每天都實行三掃,早上到校打掃,中午放學打掃,下午放學打掃。這種打掃計劃校園應該是乾淨的纔對,我從調查中發現學校包乾區的垃圾約佔學校百分之90,最多垃圾的地方是人比較多的地方 。
結論
校園的衛生主要原因:同學們到外面買零食喫,喫完之後隨手就把垃圾扔掉。同學們的衛生意識還不夠強。學校衛生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
建議
爲了使我們的校園更美,我喚籲同學們,不要亂扔垃圾,同時,學校管理衛生的部門也要加強管理,對亂扔垃圾的同學進行嚴厲的教育,只要每人都可以不亂丟垃圾,我們的學校將會更美麗。
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14
一、問題的提出
我發現班裏有好多人戴上了厚厚的眼鏡,對這個我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如下:
年級近視人數(男女)近視率
三年級(50人)4314%
四年級(47人)8834%
五年級(48人)111350%
其中有11人學習已經離不開眼鏡。
二、調查方法
1、對同學進行現場採訪
2、上網查閱預防、治療近視的方法。
三、成因分析
從以上的表格中,我發現同學中近視的人數隨着年級的增長越來越多了。經過我對同學的分析後,班中無一位先天性近視,大多都是因爲不良的用眼習慣而近視。其中讀寫姿勢不端正的有22人;喜歡躺着看書、走路看書的有31人;在太強、太弱的光線下看書的有12人;看電視、上網時間太長的有31人;用髒手揉眼睛的有13人;長時間看書寫字,不注意休息的有9人;不好好做眼保健操的有18人;喜歡喫辛辣的刺激性食物的有30人。近視的人在我身邊造成了我的一箇痛苦,我最煩的就是近視的人不戴眼鏡向我問上面有什麼字了。
四、解決問題
因爲有了近視的人,所以改變不良的習慣要做到以下幾點:
1、看書的姿勢要端正,光線要充足。讀寫要做到胸離課桌一拳,眼離課本一尺。
2、看書一小時後要有適當休息。五、感受近視眼十分不好,既會影響到自己的容貌,假如近視了沒有戴眼鏡,又會影響到自己周圍的同學。
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大家也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不要戴上眼鏡。
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15
一、問題的提出
20xx年8月8日在我國首都北京舉行第XX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作爲人類文明的結晶,奧林匹克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從第一屆奧運會到現在,每一次奧運會的舉辦,每一次聖火的點燃,都打開了人類心中那迎接文明的窗子。作爲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國,20xx年的奧林匹克是我們向世界展示東方文明禮儀的一次很好的機會,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爲文明奧運出一分力呢?爲此,我以“情繫奧運,文明禮儀伴我行”爲主題,做了一次社會調查報告。
二、調查方法
1、上網查找,蒐集有關“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的資料。
2、查找書籍、報刊,詳細瞭解對創建文明奧運不利的原因,並找出整治的辦法。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調查什麼獲得的資料上網查找有關“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的資料。我們還應該多注意日常行爲規範。而作爲一名小學生的我,也應爲奧運奉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文明言行,禮貌待人,遵守公共道德和公民行爲準則,給世界人民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並且,文明就在我們身邊:走在道路上遇到垃圾,主動去彎腰去撿一撿;看到盲人過馬路,主動讓一讓;路邊的草坪少去踩一踩;有人問路,應該熱情地爲他服務……只要每個人都向文明跨出一小步,社會就會向前跨出一大步。查找書籍、報刊瞭解對創建文明奧運不利的原因,並找出整治的辦法。認爲“隨地吐痰”、“吸菸”、“亂扔廢棄物”、“大聲喧譁”這些不文明行爲將極大的影響北京奧運會的文明形象,應該加大力度進行制止。同時呼籲廣大市民自覺遵守文明守則,做一箇文明的`奧運參與者,做一箇文明的奧運東道主。
四、結論
1、通過這次研究,我們也知道了還有許多做的不好的地方,還有許多不文明的現象在出現例如:“隨地吐痰”、“吸菸”、“亂扔廢棄物”、“大聲喧譁”。
2、雖然社會中不文明的現象並沒有完全消失,但已經大大的減少了。
五、建議
奧運會即將召開,通過這次研究,我建議大家自覺遵守文明守則。
小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16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幾年,我國部分地區嚴重地出現了“白色污染”。人們十分討厭它,於是便紛紛植樹造林,把“垃圾世界”變成“綠色家園”。可是,有些不懂關於植樹造林的知識的人,就扛着他那鋒利的斧子,來到樹林裏,亂砍亂伐,卻不想想樹木有多疼。於是,我就做了一次關於植樹造林的社會調查報告。
二、調查方法
1、閱讀報刊,查找書籍,瞭解植樹造林給人類帶來的好處。
2、上網瀏覽,亂伐樹木會引起怎樣的後果。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四、結論
1、植樹造林可以淨化空氣、美化環境、綠化祖國等,它還能製造氧氣供人們吸收,吸進人們呼出的二氧化碳。植樹造林在維護生態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消除噪音等功能。樹木的分泌物能殺死細菌,空地每平方米空氣中有3,4萬個細菌,而森林裏只有3,4百個。樹能防風固沙,涵養水土,還能吸收各種粉塵,一畝樹林一年可吸收各種粉塵20――60噸。
2、由於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開發利用,是造成生態失衡的主要原因。亂砍濫伐、毀林開荒、過度放牧等,會破壞森林和草場,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沙塵暴頻繁出現。不合理的開發、佔用土地,使耕地面積日益減少。
五、提議
現在,我已經瞭解了植樹造林這麼多的好處,我要呼籲全世界人民更要自覺履行植樹造林的義務,爲創造我們美好的家園奠定基礎!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