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假做家教實踐報告(精選3篇)
2025年寒假做家教實踐報告 篇1
窗外此起彼落的鞭炮聲震耳欲聾,到處都洋溢着過年的喜慶祥和氣氛。
轉眼間,已經是元宵節了,回想去年年末爲期末考奮戰的辛勞及對放假回家過年的期待,不禁感慨時間流逝之飛快。
很快,我們又要結束寒假,回到學校繼續學習了。假期的末尾,是時候對這個寒假做個總結了。
我們畢竟是四年級的學生了,還有一年半,我們就要畢業,走向社會,寒假不能再跟以往一樣,繼續渾渾噩噩地過,每天就只是喫飯睡覺看電視。
所以,在上學期將結束時,我已經爲我這個寒假要怎麼過做了一箇比較詳細的計劃與安排。
這個寒假我過得有意義,又難忘。以下便是我對這次寒假的一箇總結–
在爲期末考複習時,我很清楚地瞭解了自己的弱項,每次考試,我的綜合英語及英語聽力這兩科的成績總是不高。
通過此次複習,我也找到了導致我兩科主要專業課程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所在:不夠勤奮,練不夠!
平時在學校,除了英語聽力課程及老師所佈置的聽力作業外,我幾乎沒有付出其他時間去聽別的材料,而導致我對不同的語音語調適應不了,在做聽力考試試題時,常常因爲誤聽、錯聽而丟掉了不該丟的分。
針對這樣的毛病,在這個寒假,我給自己開了個藥方:聽不同的聽力材料,每天一次,每次半個鍾。
而我也做到了,什麼voa新聞英語,英語廣播劇,英語故事,英語短篇小說……能聽的我也儘量聽了,一箇月下來,效果還挺好,詞彙量擴大了,聽力技巧也掌握了不少。
至於綜合英語,按照聽說讀寫的原則,學英語以聽爲先,我相信,聽力聽多了,詞彙量大了,語法也順便掌握了,這綜英的問題也就不成問題了。
之前聽老師說,要學英語就必須瞭解西方文化,而瞭解西方文化的最好途徑就是閱讀《聖經》。
可我卻一直沒機會看,趁着這次寒假,我決定要把聖經看完,好好瞭解西方的文化背景。聖經的有些故事,在上課時已經聽老師講過,所以閱讀起來會比較容易理解;可是有些單詞不容易懂,我就從文章整體理解。一箇月下來,收穫還是很大的。
另外,我在學校學了那麼多跟教育有關的課程,爲了學以致用,這次寒假,我做了兩個家教,以對我所學進行實踐。之前已經有過一箇月的家教經驗,所以兩個家教對於我來說,還是比較輕鬆的。家教對象之一是一箇初二小男孩。
可能出於放假和對英語沒興趣等原因,一開始,小男孩在學習時總是心不在焉,馬虎應付。可到了後來,我通過了解,將他感興趣的動畫片和英語結合起來教,這樣,小男孩越發對英語感興趣,並且能很好掌握國際音標,看到生詞,也能自己通過音標把單詞拼讀出來。
從一開始的英語成績班裏倒數到現在看到音標就能自己拼單詞,我看出小男孩有很大的成就感,我也對教學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和決心。
另外一箇家教對象是一箇成人。她是一位年輕的母親,想學英語是怕自己將來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怕將來孩子上學,問到自己英語題目而自己卻不懂。她有這種好學精神,真讓我敬佩,她的母愛卻更讓我感動!
這麼多年的寒假,就這次讓我覺得最沒有浪費時間,過得最充實。因爲我幫了別人也提升了自己,他人滿意自己也開心。
2025年寒假做家教實踐報告 篇2
工作內容:家教
實踐時間:x0xx年x月x日——x月xx日
實踐目的:第一,豐富假期生活;第二,鍛鍊自己與人交往的能力,增加社會經驗實踐經歷及收穫;
就在我爲這次寒假的實踐活動發愁的時候,小姨把她的孩子送過來讓我給他補習,我靈機一動,知道我的實踐主題了。
記得小時候就有一箇夢想,希望長大後能成爲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幼時的我以爲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除了我媽媽,就是老師了。不過這10天下來,我對老師這一職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老師不是一般人能當得!
我這個小姨家的孩子似乎是自認爲自己很聰明,那些習題不用動手做光看答案就會,看到他一邊晃悠悠轉着筆,一邊悠哉遊哉看答案的樣子,我氣的牙癢癢。我想到了一箇非常嚴重的問題,要是我當初填了師範,將來我肯定是被氣死的!
我開始意識到:現在的首要任務不是講課,而是幫助他端正學習態度。
第二天,我給他講了我的同學的經歷,上學的時候自作聰明不認真,大學沒考上,只能回家跟着村裏人去工廠上班。他聽了眉頭緊鎖。雖然他現在還小,但是接觸一些現實還是有用的。起碼他的聽課狀態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
開始的幾天,他聽課時,時常會走神,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他的這副樣子,我知道是部分是由年輕人自大的毛病引起的,最好的辦法是挫挫他的銳氣,讓他知道不知天高地厚是要喫虧的。所以在我出了幾題較難的題目給他,並說是小兒科之後,他的懶面孔終於維持不下去了,不過我也知道見好就收的道理,年輕人還是要面子的,所以我在打擊他的時候不忘給他鼓勵,黃天不負有心人,補習快要結束的時候,他終於有些認真起來了。
不過除了他懶惰的毛病,有時候我自身的問題也是存在的。畢竟隔了多年很多知識我也記不清了,所以會出現我講來講去他聽不懂的情形。也許很多的時候,當面對別人,我自認爲表述的足夠清楚,可是卻不能被理解,這種時候往往會使人感覺異常的悲哀。
好了,時間是不等人的!又一箇充實的寒假過去了。光陰對我們這些年輕人而言是充裕的,可卻又是缺乏的,因此我們要珍惜每一天,讓它不會虛度。
在文章的最後我引用的一段話:“我們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拿出百尺竿頭的幹勁,胸懷會當凌絕頂的壯志,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減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腳跟,才能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2025年寒假做家教實踐報告 篇3
經過了一箇多月的教學生涯,現在的我對於”老師”這個稱謂不再陌生,當別人稱呼我”老師”時,沒有了昔日的逃避與羞澀……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聖的職業。雖然我的暑期實踐只是沾上了”教師”的丁點邊,可我分明感到這兩個字給我帶來的豪邁感。然而當告別了教學職務時,原先最熟悉的稱謂,瞬間只留下陌生的暈印,一圈又一圈……
參加教育實習工作,一直以來都是自己所擅長的,因爲自己一直在假期從事這項工作,在上學期間,只要自己有空,就一定會參加到家教實習工作中來,在家教工作中,不僅僅可以賺取一部分學費和生活費,更重要的是自己可以得到很大的鍛鍊,這纔是我認爲最值得去做的。我是師範類專業學生,在畢業之後,有很大的可能從事教育事業的工作,所以從現在開始參加實習,是極有必要的,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好!作爲一箇師範類的學生,做家教可能是鍛鍊我們專業能力的最好方法了。通過做家教,我們可以發現自己在教學方面的不足,這也能培養我們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爲以後當老師積累經驗。
本次是我第三次家教了,和前兩次比起來,我覺得自己進步了許多。以前給學生上課的時候我的速度都是偏快的,也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一箇問題,上課也不懂得強調重點難點,但這學期,我知道我進步了。最後,我以補課本基礎爲本,再在基礎之上有所拓展,我想這樣對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有好處的。
其實我們都知道,若想成績取得進步,除了有老師的幫助,學生自己的自覺以及努力程度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年暑假,在第一次星期測試中我發現大部分學生都沒有我想象中的自覺,他們很少會回去看複習的筆記。這樣,那麼上課基本就成了無用功,於是我決定寧願放慢教學進度,也要讓學生記住教過的內容,假如學生連複習過的內容還依然不知道的話,那麼教的再多又有什麼意義呢?思而再三,我決定每天上課前都針對上節課的內容進行提問,若有不知道的,就讓他們留下來補習。雖然這樣子比較費時間而且也有點辛苦,但是我們都相信:成功的小船在汗水的河流裏起航。
自己也是從學生過來的,所以我們也深深知道老師偏心對學生的傷害。記得我初三的時候,我們班的老師非常偏心,爲了提高上重點高中的人數,老師們只抓班級前十名的同學,至於十名後的同學則完全讓你們自己自覺學習,很少給予重視。當時我們都覺得很傷心,於是我和同桌約定,假如我們以後當老師,絕不當偏心的老師。可是經歷過才知道,人其實都是偏心的,老師也是人,所以老師也無法做到對人人都公平,老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無法重視每一箇學生。這些道理也是我在做過家教之後才深深體會到的,這些也讓我對我初三的老師們的偏見有所消除。但是,做家教老師的時候,我還是拼命的告訴自己,每一箇學生其實都需要老師的關心,尤其是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他們其實並不笨,只是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或者是缺少對學習的興趣,所以作爲一箇老師,我們不能放棄他,不管怎麼樣,我們都要試試,鼓勵他,幫助他,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假如我們努力過了,那麼我們至少不會覺得內疚、後悔了。
這是我上大學以來的第三個寒假,理所當然要回家和父母親人團聚。不過,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身爲當代大學生,多瞭解社會語言,社會習慣,和社會文化,那些應該和學校里老師教我們的有所不同吧。所以我決定回到家休息幾天就去找一份社會實踐工作,找一箇鍛鍊自己的能力和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讓我的寒假生活更加豐富彩。
但是,回到家和父母商量後,因爲存在安全問題,他們不同意去一些飯店,酒店之類的地方做服務員,他們建議我做一份英語家教的工作,這樣既不會太累,還能充分運用我的專業知識去幫助別人,我也同意父母的說法,當即準備一些爲別人當家教所需要的資料,同時,母親通過同事爲我找到一份我滿意的工作,得到此工作時,我的內心有着一種說不出的興奮之感,因爲自己得到了一箇鍛鍊自己能力的同時體現自身價值的機會,我的寒假生活又增添了一道絢麗的風景。
工作是教兩個高中生英語,,我就沒有把她當成我的學生,而是當作妹妹來看。我要做的是他們整合重點,複習一下容易忘記的,詳細講解那些依然不明白的。
輔導是在其中一箇孩子家進行,時間原定是每天上午9點到11點個小時,中間有一段休息的時間,下午3點到5點,其實,如果任務多的時候,需要一直輔導到午飯時間。第一天輔導,我並沒有馬上開始打開課本就課本上的東西驚醒講解,而是圍着桌子坐成一圈聽他們說說自己的情況,哪裏比較感興趣,哪部分還很薄弱,也許是學校的老師從來沒有這樣問過她們的學習意見,她們頓時打開話夾子,爭先恐後地對我說她們平時在學校上課時的很多不明白和很多她們認爲不合適的地方,從學習講到活動,從課堂講到作業,從性格講到愛好,最後,我們並沒有因爲講了不少不開心的事而煩惱,反而都笑地很開心從那開始,我們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朋。
在交談中,我可以感受到她們都有很強的求知心,但是由於諸多原因,她們的成績很不盡如人意。父母對她們抱以很大的期望,希望她們能夠考上重點大學。而現在的學習情況,讓父母感到擔憂。我感受到父母心中那種望子成龍的殷切期望,感受到父母對孩子的那種期望是那樣摯熱的、無私的。他們看的很遠,看到了孩子的未來,我被父母對子女的這種情義深深打動了,同時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對於沒有任何家教經驗的我來說,畢竟是一箇“挑戰”。
家教的第二天,我們開始正式輔導,但是我發現她們在學習上很隨意,對自己要求不嚴格。開始意識到:現在的首要任務不是講課,而是幫助他端正學習態度。我講了我的同學的經歷,闡明瞭學生的職責和學習的目的。她們似乎懂得了什,不時地點頭表示同意。此後,我也經常給他聊類似的事,不時地與他交談學習體會。她們的聽課狀態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我在以後的講課中,對她們的要求漸漸嚴格起來,並經常講解懶惰的害處。她們雖然聽得進去,但改觀不是很大,不過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還是小孩子。
在輔導她們英語之餘,我還把他們從前做過的卷子拿出來,想要全面地爲她們提高。我發現上初三那個女孩兒的語文卷子字跡很潦草,很多錯誤都沒有標出來,她說不想答卷子,上課也沒有好好聽講。我跟她講了卷面整齊的重要性,並幫她糾正了錯誤。通過分析她的語文卷子,我發現她在回答問題上很有自己的想法,思路也很清楚,只是答題的態度不端正,有點應付的感覺。一箇考試的作文是以流水爲主題,她寫了一箇溪流和瀑布的寓言故事,講述了滴水石穿的道理,語言流暢,敘述也很生動。從這看出,她是一箇思維敏捷,有獨特想法的孩子,如果她認真審題,仔細做答的話,我相信她會有很不錯的成績。我把我的想法和思路都告訴她,她頻頻點頭表示贊同。此後,我不時地與她交談學習體會。她的聽課狀態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我也爲之而感到欣喜萬分。
由於做家教,這就迫使我改掉了假期睡懶覺的習慣。每天早晨按時起牀,上課,回家後總會有一種十分充實的感覺。轉眼她們就要開學了,我也結束了爲期二十天的家教生活。她的學習態度比以前端正了許多,學習也知道使勁了,以前的疑難問題基本得到瞭解決,英語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她們的父母很感激我這段時間的幫助,看到她們的進步,我也很欣慰。臨別時我們擁抱了一下,那時,我真的感覺自己擁抱的不是我的學生,而是我的妹妹。這些天來,我把很大的精力放在了課程內容的安排上,孩子的進步就是我最大的喜悅。由於每天上午要去做家教,這就迫使我改掉了假期睡懶覺的習慣(通常要睡到十點多才起牀)。開始的幾天,我都是在睡夢中起牀,提着昏沉的腦袋去洗漱。那種轉變的滋味真不好受!
她家距宿舍並不遠,但由於每天起得很晚,爲了不遲到,我總要風風火火地趕路。無論是晴天還是陰天下雨,我到達她家時,都是滿頭大汗。屁股尚未坐穩,就要開始工作。
他們聽課時,時常會走神,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有時,我心裏會感到很惱火:自己如此賣命地講,她卻置之不理,真無情。好在我很有耐心。每當她走神時,我都會提醒她,耐着性子給她講下去。她做題時,喜歡用眼鏡觀察,而懶於動手。聽課時,也只是“洗耳恭聽”,從未做筆記。這正是她學習懶惰的體現。我清楚地知道:懶漢在學習上是絕對喫不開的。於是,我三番五次地告誡她,一定要改掉懶惰的惡習。但是,她實際是“陽奉陰違”,也許她不願嘗試那種轉變的痛苦吧。她有時會給我帶來“沉重”的打擊。記得有一次,我給她講解了幾道物理習題,中等難度。她聽課時,顯得有些喫力。我講完後,問她是否還有疑問。她點頭表示全聽懂了。過了兩天,爲了檢驗複習的效果,我把那幾道習題拿出來,讓她去做。結果,他們幾乎是“全軍覆沒”。當時,我感覺自己彷彿從九霄雲殿一下子跌進了無底深淵。這是我家教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事後,我不斷地反思:是自己的原因,還是她的原因?不管怎樣,有一點很清楚:那幾道習題,她根本沒聽懂。但她爲什麼撒謊呢?通過與馬叔的交流,我找到了答案:她的懶惰思想使她遇到稍難的題目就會放棄,不懂也懶於發問,因爲她懶得鑽研。
面對懶惰成性的她,我顯得“束手無策”。學習成績的好壞,往往取決於學習習慣的好壞。懶惰是學習的“宿敵”。我沒有什麼“靈丹妙藥”可以讓他們一下子轉變過來,只得不時地督促她,鞭策她,使她逐漸變得勤快起來。
轉眼她就要開學了,我也結束了家教生活。她的學習態度比以前端正了許多,學習也知道使勁了,以前的疑難問題基本得到瞭解決。這就是我家教的效果。她的父母很感激我這段時間對她的幫助,要我不定期地給她打電話來督促她。我會堅持這樣做下去。
家教生活讓我想起了很多東西,得到了很多感觸。我認爲,城市與農村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生長在這兩個世界的人們,在某些方面會有不同的表現。農村的孩子都要到地裏去幫父母幹些粗重的農活兒,她們能夠體會到勞動的艱辛,深刻懂得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因此,她們不會懶惰。相反,會更加勤勞地工作和學習,爲的是能夠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然而,城市家庭一般生活很優裕,孩子生長在如此的環境裏,個別甚至不會去喫苦。上學放學有人接送,提出的種種要求都會得到滿足,甚至連自己的房間都會有人整理打掃。生活如此安逸,就很容易養成懶惰的習慣。
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喫苦能力很有必要。城市孩子缺少像農村孩子那樣多的喫苦機會,我認爲這是一種遺憾。以上就是我的收穫和體會。同時,家教也讓我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這些收穫和體會將影響我以後的學習生活,對以後的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
通過在假期的這段家教生活讓走出校園的我們,更好的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加入到社會中。它有助於我們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和知識。同時,社會實踐中有很多我們在學校裏無法學習到的東西,讓我得到了很多感觸。最深切的感受就是:不論什麼事只有親身的體驗過,纔會有真實的感受,才能對這件事有比較實在的,深刻的認識。還有一點就是,世上無易事,均須用心去做。這些收穫和體會將影響我以後的學習生活,對以後的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這二十天鍛鍊了我的表達能力,交往能力以及職業技能,拉近了與社會的距離,也開拓的視野,增長了才幹,能更好明確自己的奮鬥目標。這些收穫將影響我以後的學習生活,並對以後的工作產生積極影響,我相信這些實踐中的收穫是在課堂上學習不到的,而且會讓我受益匪淺。
以上就是我的寒假的經歷和感受,雖然不是那麼的轟轟烈烈,也不是平淡無味,但至少它是充實的,給我或多或少的帶來的對於人生感受和一定的影響吧!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