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大學生家教社會實踐報告(精選4篇)
暑假大學生家教社會實踐報告 篇1
這是邁入大學校門後的第一個暑假,爲了使這個漫長的暑假過得充實,爲了對這兩年來所學的知識、所培養的能力作一箇除期末考試以外的另一箇側面的檢驗,在這個暑期中進行了一次家教實踐活動。現將該次實踐報告的具體情況作如下報告:
實踐對象:本村小學校一名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成績較差);
實踐目的:對該生一年級所學知識作全面複習、鞏固、提高,使其對即將學習的二年級的知識作初步瞭解;
實踐過程:
在整個過程的起初的兩三天裏,我並未貿然進行實質性的教學活動。我首先翻閱了該生一學期的作業及考試試卷,又向其家長了解了一些情況,我對該生的基本情況有了初步掌握:由於該生一直住校,家長管理較少,造成學習上的長期鬆懈,基礎較差,具體表現有:20以內的加減法不能準確而迅速的算出;對拼音母的識記和正確拼寫有困難;……
針對上述情況,通過大概一週的練習後,該生計算的速度和準確度都達到了令人滿意的程度。我認爲這一階段的教學沒有多少方法和技巧的講究,關鍵在於熟練程度,即所謂“熟能生巧”。所以在這兩週時間裏,我保證每天都有足量的書面習題讓其練習,並隨時以口算的方式進行考察來加深印象、鞏固效果。
而語言敘述儘量直白,數量關係儘量簡單,涉及數值在20以內;等到這一關過了以後,我便逐漸加大難度,語言敘述,數量關係略顯複雜,涉及數值擴大至100以內。與此同時,爲培養該生的遷移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我將供其練習過的應用題變換主題後抽取“條件”或“問題”讓其補充完整再解答。經過這番輔導後,該生解答應用題的障礙基本得以掃除。
在“拼音的正確的拼寫和拼讀”這個問題上:我首先讓其明確了拼音拼寫拼讀的基本規則,然後在其課本生表內找錯讀、易混淆的音節爲其特別指出,幫其加以辨認、辨讀。接下來,我將生表按“同韻、同音”的原則分類後,讓其注音;還將生詞的拼音寫出,讓其寫出漢。以此來加深其對形與讀音、拼寫方式的印象。這樣的練習完成一遍後,我又將在練習中出現錯誤的整理出來,先提供正確答案讓其辨認、朗讀,再爲其聽寫。這樣反覆幾遍,“逐漸縮小包圍圈”,掃除“死角”。最終,該生在做“爲注音”“看拼音,寫詞語”這類型習題是都有了很高的正確率。
實踐結果:
最後讓該生做模擬考卷,語文、數學均能達到90分以上;瞭解了乘法的意義,掌握了乘法的運算方法,完成了乘法口訣表的背誦;語文第三冊生識記過半,新課文朗誦流利。基本達到了預想效果。
實踐體會:
第一,從事教學工作需要“專(鑽)心”:我爲這次實踐的順利進行,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準備。雖然說對於一年級的知識不在話下,但我還是找來了教材和教參等專心備課,力求做到在知識上準確無誤;除了在“教什麼”上下功夫,我在“怎樣教”也絲毫不敢馬虎,我翻閱了《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小學語文、數學教學法等專業書籍,上網查詢了有關經驗交流,在充分尊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開展教學活動。
第二,從事教學工作需要“耐心”:面對一箇年僅7歲的一年級的學生,他對知識接受和記憶的方式和能力都有其特點和限制,我們在教學中不能從自身主觀出發“想當然之”。對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障礙要“耐心”的講解,一遍不行就兩遍,兩遍不行三遍,同時也應該反省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對路,切忌“簡單粗暴”。第三,從事教學工作需要與人“交心”:在教學中不能夠“閉門造車”、“一葉障目,不視泰山”,要多與外界交流,掌握更多的信息,豐富自己的教育背景。我注意了與家長的交流,一方面更深入瞭解學生的情況,有利於我“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我及時將教學進展及時反饋給家長,有利於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同時,我還向多位我以前的老師請教,他們的經驗都給了我莫大的幫助。
我通過這次爲時一箇半月的實踐,從另一箇側面檢驗了自己的學習情況,培養了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發現一些了自己的不足,使我在以後的學習中不斷的彌補和提高。可以說,這次實踐讓我是“受益匪淺”。
暑假大學生家教社會實踐報告 篇2
實踐人︰
實踐形式:
實踐地點:
時間過得真快,本來覺得漫長的暑假在走下火車迎接到利辛第一縷陽光的時候便畫上了句號。回想起在家裏的兩個月時間,較以往空虛無聊的日子無疑多了一份充實與欣慰,因爲今年暑假我沒有閒着,做起了家教體驗生活。
經過了將近一箇多月的家教生活,讓我從對“老師”這一神聖的稱呼由幼時的敬畏與敬重變得不再陌生。聽着別人口中“老師”兩個,最初是羞澀與緊張,以前看見老師在三尺講臺上談笑自若,渾灑自如,重點難點知識點清晰明瞭,心裏感覺一陣輕鬆。等到自己拿起課本要將自己腦海中所想的只是用淺顯易懂的表達出來是多麼艱難
我的學生是兩個初二男孩,兩個男孩一箇活潑好動一箇內向封閉,成績都處於中下游。我的任務是幫他們回顧初一初二的知識,並且預習下學期課程。活潑的那一箇心思敏捷,接受能力好但過於浮躁眼高手低,從他所做的試卷來看:做題丟三落四,考慮不周全,掌握知識層面太淺沒有向深層次挖掘。另一箇是接受能力差,基礎不牢。
考慮到他們各自的情況,我在講課時注重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並且強化其運用的能力。針對他們基礎知識薄弱的問題,講課不厭其煩,力求讓知識細化,使他們的基礎一點點夯實,這對以後的學習幫助很大。
其次,每天我都注意總結這一天的教學。慢慢的在問題出現於解決的往復中我總結出幾點:
1、在講課方面,我力求發揮他們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我細化知識點注重講解重點和難點時,讓他們自己發現自己在知識掌握與應用中所存在的薄弱點、難點和模糊點。這樣纔有助於他們自我的學習和以後的發展。
2、在講的過程中,我應該儘量耐心點。自己平時的性格有點急躁,急功近利。在講課的時候發現這是講課的大忌,太急於出成績只會害了學生而且讓學生產生叛逆心理,更加不利於教學工作。
一箇月的家教生活很快就過去了,離開的時候很是不捨。這一個月的社會實踐不僅帶給他們學業的進步,而且也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以前老師的苦心,也讓我重振旗鼓重整信心努力學習,爲以後回報社會而努力。
暑假大學生家教社會實踐報告 篇3
這是邁入大學校門後的第一個暑假,爲了使這個漫長的暑假過得充實,爲了對這兩年來所學的知識、所培養的能力作一箇除期末考試以外的另一箇側面的檢驗,在這個暑期中進行了一次家教實踐活動。現將該次實踐報告的具體情況作如下報告:
一、實踐對象
本村小學校一名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成績較差);
二、實踐目的
對該生一年級所學知識作全面複習、鞏固、提高,使其對即將學習的二年級的知識作初步瞭解;
三、實踐過程
在整個過程的起初的兩三天裏,我並未貿然進行實質性的教學活動。我首先翻閱了該生一學期的作業及考試試卷,又向其家長了解了一些情況,我對該生的基本情況有了初步掌握:由於該生一直住校,家長管理較少,造成學習上的長期鬆懈,基礎較差,具體表現有:20以內的加減法不能準確而迅速的算出;對拼音母的識記和正確拼寫有困難;……針對上述情況,通過大概一週的練習後,該生計算的速度和準確度都達到了令人滿意的程度。我認爲這一階段的教學沒有多少方法和技巧的講究,關鍵在於熟練程度,即所謂“熟能生巧”。所以在這兩週時間裏,我保證每天都有足量的書面習題讓其練習,並隨時以口算的方式進行考察來加深印象、鞏固效果。而語言敘述儘量直白,數量關係儘量簡單,涉及數值在20以內;等到這一關過了以後,我便逐漸加大難度,語言敘述,數量關係略顯複雜,涉及數值擴大至100以內。與此同時,爲培養該生的遷移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我將供其練習過的應用題變換主題後抽取“條件”或“問題”讓其補充完整再解答。經過這番輔導後,該生解答應用題的障礙基本得以掃除。在“拼音的正確的拼寫和拼讀”這個問題上:我首先讓其明確了拼音拼寫拼讀的基本規則,然後在其課本生表內找錯讀、易混淆的音節爲其特別指出,幫其加以辨認、辨讀。接下來,我將生表按“同韻、同音”的原則分類後,讓其注音;還將生詞的拼音寫出,讓其寫出漢。以此來加深其對形與讀音、拼寫方式的印象。這樣的練習完成一遍後,我又將在練習中出現錯誤的整理出來,先提供正確答案讓其辨認、朗讀,再爲其聽寫。這樣反覆幾遍,“逐漸縮小包圍圈”,掃除“死角”。最終,該生在做“爲注音”“看拼音,寫詞語”這類型習題是都有了很高的正確率。
四、實踐結果
最後讓該生做模擬考卷,語文、數學均能達到90分以上;瞭解了乘法的意義,掌握了乘法的運算方法,完成了乘法口訣表的背誦;語文第三冊生識記過半,新課文朗誦流利。基本達到了預想效果。
五、實踐體會
第一,從事教學工作需要“專(鑽)心”:我爲這次實踐的順利進行,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準備。雖然說對於一年級的知識不在話下,但我還是找來了教材和教參等專心備課,力求做到在知識上準確無誤;除了在“教什麼”上下功夫,我在“怎樣教”也絲毫不敢馬虎,我翻閱了《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小學語文、數學教學法等專業書籍,上網查詢了有關經驗交流,在充分尊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開展教學活動。第二,從事教學工作需要“耐心”:面對一箇年僅7歲的一年級的學生,他對知識接受和記憶的方式和能力都有其特點和限制,我們在教學中不能從自身主觀出發“想當然之”。對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障礙要“耐心”的講解,一遍不行就兩遍,兩遍不行三遍,同時也應該反省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對路,切忌“簡單粗暴”。第三,從事教學工作需要與人“交心”:在教學中不能夠“閉門造車”、“一葉障目,不視泰山”,要多與外界交流,掌握更多的信息,豐富自己的教育背景。我注意了與家長的交流,一方面更深入瞭解學生的情況,有利於我“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我及時將教學進展及時反饋給家長,有利於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同時,我還向多位我以前的老師請教,他們的經驗都給了我莫大的幫助。我通過這次爲時一箇半月的實踐,從另一箇側面檢驗了自己的學習情況,培養了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發現一些了自己的不足,使我在以後的學習中不斷的彌補和提高。可以說,這次實踐讓我是“受益匪淺”。
暑假大學生家教社會實踐報告 篇4
社會實踐又是對每一位大學生、畢業生知識的一種檢驗,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學不到的知識,開闊了視野,又增長了見識,爲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基礎,也是我們走向工作崗位的第一步。
今年的暑假,作爲即將進入大三的學生,我沒有選擇進企業工作,熟悉企業的運作機制,而是選擇了做一名家教。這也是我在大學裏的第二次家教,另一方面作爲學校佈置的社會實踐,我也興沖沖的開始了我的家教工作。
對於教人而言,自己也做過一箇學期,但我還完全不是很有經驗,不過這並沒有影響我的信心,畢竟學生只是個初一的學生,對我這個已經即將邁入大三的大學生而言,應該不成問題,關鍵是要把她教好,要真正的讓她在暑假這一次的學習中學到東西,而不僅僅是消磨時間。這便成了我對這份工作的最終目的。
七月五日我們就放假了,七月十號我找到了這份家教,第二天我就開始了我的家教工作,這個學生的個子在她在這年齡算是很高的了,這讓我開始擔心她不會很聽話,還好,第一堂課下來,憑着我幽默的講解風格,她也還算乖,彼此在休息時間還鬧的挺歡。不過我時刻提醒自己,上課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的上,不能嘻嘻哈哈,講完了可以和她開開玩笑,然後,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她做一道題收到一道題的效果,否則只是在浪費時間。在第一堂課,我們講完了三角形,對我而言,當然是比較簡單,然後這一章卻是她最薄弱的環節,所以我花了一天的時間來給她講這一章,上午對着課本好好的把三角形的一切都過了一遍,下午就開始攻克習題了。總體而言,感覺第一天的收穫還是不錯的,畢竟專題針對了學生最不懂的地方。
當天回到住宿地方,我把一天的課程回顧了一遍,總體感覺還是可以的。第二天第三天接下來我都是按第一天的方法,有針對性地給她上課,然後再把全部的內容過一遍,遇到新問題就跟她一起探討,一天收穫不少。
在暑假這段家教經歷,可以教到知識給別人,跟人家一起學習,同時,也讓我深深體會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但也有不足的地方,歸納了一下,有幾點需要改進:
一、在講課方面,我需要分清楚什麼是重點,不是重點的可以一帶而過,畢竟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也不是一點都沒聽,針對重點拿分的項目要詳細講解,這樣才能讓她在以後的考試中,成績有所提高。如此,纔是補課之功效有所發揮了。
二、在講的過程中,我應該儘量耐心點,慢慢的給學生講,畢竟她才初一,可能有些我認爲很簡單的對她並不是那樣,切記不能煩燥,不能講了一遍她沒聽懂就兇學生,這樣只能適得其反。這在我第一次上課的過程中,有犯這種毛病,所以後來我改了很多,儘量讓自己耐心。
三、在習題佈置與講解上,我要儘量備備課,一定要挑些有針對性的題目給學生做,不能做了很多題,但是很多都不是重點,那樣更多的依然是浪費時間。另外學生甚礎比較弱,也先強化了基礎才能夠去提高層次。
四、最後就是要和學生處好關係,要讓她把我當朋友,而不是老師,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溝通。接下來的爲期一箇月的教學,就在這幾點不斷的改進中度過了,在拿到工資的時候,我似乎很開心,畢竟是自己辛苦勞動所得啊。
真正做好一件事可真是不易啊,在家教的過程中,雖然每次都覺得很累,但最後還是做的令自己比較滿意,看着辛辛苦苦的來的那些家教費,我真是深深的體會到,父母賺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父母的血汗錢,珍惜現有的生活條件,體諒他們的辛苦勞動,在家的時候,多幫父母做些事,關心父母、孝敬父母。現在畢竟上學在外,能做的只有好好讀書,這是對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期望,也是我們現階段給予父母最大的回報。在假期剩餘的那些天,又參加了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使我一向沉默的性格也有了一定的改變,也使我漸漸走向成熟。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