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社會實踐感想(精選5篇)
暑假社會實踐感想 篇1
要想獲得一種見解,首先就需要勞動,自己的勞動,自己的首創精神,自己的實踐。7月10日,隨着我們一行人踏上火車,我們的社會實踐正式開始。俗話說,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不舉步,越不守柵欄,不邁腿,登不上高山。任何事只有自己去親身實踐了,纔可以有自己的觀點。
十天的社會實踐讓我們學到了很多,不僅僅是我們想要調查的科目,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如何作爲一箇實踐者,探索者,怎樣才能再社會中找尋自己的答案;如何協調好一箇團隊,讓大家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
我們調查的問題與居民閒置資金有關,當我們發放調查問卷時,很多人會有所顧慮,這就需要我們耐心的給他們講解這些知識,才能打消他們的疑慮。只有用自己的耐心和熱情去打動別人,別人太能更好的回應你,最後你會發現這世界從滿了熱情。社會事件讓我們更好地學會了與人交流,放低了自己的姿態,以一箇社會大衆最普通的身份做事,這是我學到的最多的。謙虛接受是馬上進入社會的我們所必須學會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學到能多的知識。
當然,最最感謝的是跟我一同實踐的小夥伴們,沒有他們的幫助,大家齊心協力,任何事情都沒法圓滿的完成,還要感謝老師們給我們提出的寶貴意見,讓我們更高效的完成實踐。這對我來說是一段重要的旅程,讓我感受了更加真實的社會生活,不再是一箇還在校園裏的大學生,實踐給了我最真實的體會。實踐的過程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必經之路,在這個路上,你不在是個孩子,在鍛鍊,在成長,跌跌撞撞,且歌且行。青春留給我們更多的是奮進的吶喊與勇敢的攀登,也許每天拖着疲憊不堪的身子回來,也許每天都要爲了完成當天的任務而焦頭爛額,也許每天都要爲了明日的事情做着準備,但我們是快樂的。不再是不爲浮雲遮眼之勢,更在一覽衆山雄偉。這就是我們的青春,不要給自己留下任何後悔的痕跡。
社會實踐結束了,而人生的實踐並沒有結束,或者說纔剛剛開始,願少些迷茫,多些奮鬥,少些懶惰,多些辛勞,爲我們進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暑假社會實踐感想 篇2
三天的社會實踐結束了,可是陽門村空巢老人那刻滿風霜的臉和留守兒童那天真稚氣的笑容始終在我腦海裏浮現,在祖國繁榮昌盛的當下,他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保障,可是他們的內心卻變得空虛了,我們的到來給他們帶來了快樂,即使時間短暫,可也成爲了不可抹去的美好記憶。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逐步瞭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我明白了在求發展求富裕的同時,我們不能再忽略農村老人和孩子的內心情感需求了,農村需要我們,比城市更需要我們。
20xx年7月8日一大早,簡短的出征儀式後我們一行10人在兩位輔導老師的帶領下前往南昌縣陽門村。第一天的實踐內容是家電維修,當我們把家電維修工具拿出來後,很快就圍來了一羣村民,他們紛紛拿出了自家的電扇、CD機、檯燈等小型家電給我們修理,隊員們嫺熟地使用工具進行維修,沒多久,一大片電器維修成功了,村民們紛紛讚揚我們的技術過硬。聽到村民的表揚,我們心裏特別的開心。
這也讓我看到科技在農村的普及還是不夠的,如果沒有我們的維修,這些壞家電都將作爲廢品被賣掉,浪費了金錢和物質資源,全中國大部分人口是在農村,每年不知要因爲這個浪費多少資源,所以我們大學生要把科技帶到農村去,爲農村的發展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祖國培養了我們,我們應當給她回報。
20xx年7月9日,我們在陽門村開展關愛留守兒童之義務家教活動。在對當地的留守兒童進行了相關調查後,經過與該村領導幹部的協商,實踐團成員與該村十名留守兒童結對子,開展了有針對性的義務家教活動。隊員們利用自己所學知識,爲留守兒童的暑期作業進行答疑解惑,並通過故事會的形式,爲他們講述了抗戰時期的英雄事蹟,增強了愛國主義教育。爲鼓勵留守兒童努力學習,讓他們感受到溫暖,我們爲他們送上了精美的書包和文具。
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讓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讓我更加理解了“紙上來的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詩的含義。“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纔會體驗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與感受。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爲大學生提供了一箇走出校園、踏上社會,展現自我絢麗的舞臺,也是一次讓大學生能投身社會、體驗生活、服務人民的絕好機會。
20xx年7月10日,這是我們實踐的最後一天,我們在陽門村開展關愛老年人和留守兒童的愛心活動。在陽門村村支書的陪同下,我們首先看望了該村的老年人羣體。隊員們與老人們熱情的拉着家常,幾位同學對於老人口裏說着的南昌方言理解有困難,但仍然耐心的與老人們交談着,替他們分憂解難,並給老人們送上了草蓆,希望他們有一箇涼爽的夏日。與孩子們的接觸與交流時,有的孩子有些怯弱,站在遠處默默地看着,熱心的同學們主動走過去,與他們交談,詢問學習上的困難,爲他們分擔學業負擔。隨後,實踐團瞭解到該村留守兒童貧困情況,自發捐款並將慰問金送到了手上,大家鼓勵他要努力學習,克服困難,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
在這次深入下鄉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來說,我瞭解到由於他們缺少父母的關愛與教導,時常想念他們的爸爸媽媽,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陣心痛。但是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在這種情況下仍然能夠努力學習,爲了夢想而奮鬥,我不禁又感到欣慰,爲他們感到高興。同時關愛老年人羣體和留守兒童活動使得我們深刻領悟到志願服務精神。
暑假社會實踐感想 篇3
爲期兩個月的暑假轉眼結束了,然而暑假雖然短暫,但是我卻很榮幸擁有了一次特別的實踐經歷,雖然沒能成爲親身參與者,僅僅是事後整理文字材料,但是我依然感覺到這次實踐讓我理解了“團隊”的真正含義。
這次的暑期實踐最爲重要的是鍛鍊了我們自主學習、開拓創新、團隊協作的能力。團隊精神顯得尤爲重要,任何成績都離不開我們這個小分隊所有成員相互鼓勵、相互支持、相互協作。每天我們都要跟隨智能車隊的同學,對他們的工作進度,以及所遇到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記錄,將每天的工作內容整理成文,近半個多月的社會實踐讓我們見證了智能車團隊的努力和艱辛,看到了他們成功時的笑容和失意時的沉默,更讓我意識到一箇團隊的凝聚力蘊含着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
暑期社會實踐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是一箇放鬆身心,提高自身修養的大好時機。能夠把握這短暫的兩個月時間真正去學點什麼,做點什麼應該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考慮的。時間如同白駒過隙,一轉眼,我即將告別大二的生活,奔向大三。現如今,想要立足於社會,僅僅靠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當代大學生是新一代的代表,是祖國的未來,作爲新世紀的大學生,就應當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做一箇合格的大學生。充分發揮我們的才能,壯大我們的國家,使中國走進強國之列,這就是我們21世紀大學生的偉大使命。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來說,體現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應該說不僅有助於較快適應、融入社會,同時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由之路;將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利用專長服務社會,回報社會。
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培養自身的社會責任感,這是一種貫穿於日常生活當中的社會實踐形式,以小見大,以細微之處見長,是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一種長效機制。對我們大學生來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暑假的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社會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沒有結束。它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見識世面、施展才華、增長才幹、磨練意志,在實踐中檢驗自己。半個月的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是慶幸?還是依戀?回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滿着希望,苦澀中流露出甘甜。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鍛鍊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然而我們也表現出了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業餘的時間很寶貴,有很多人不理解學生爲什麼要進行假期社會實踐活動。但是,經過這次的暑假實踐活動,我竟然領悟到了一些我以前所不明白的東西。假期裏,我們的時間相對的充裕了許多。我們被允許做更多的事情。所以這種假期的實踐活動就成了我們最好的選擇。因爲它既可以幫助我們看到更大的一箇世界,又可以讓我們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最重要的是,當我們投入地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種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快樂。當我們用自己的能力去實踐時,這種快樂別人是沒有辦法體會的。人生中,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去做。但是我相信,這種實踐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我想起了一句話,人的成就是決定於他怎麼利用課餘時間。所以,一段有意義的人生。實踐一定是最最值得我們來體會的。
回到現實,作爲學生的我們更加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並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鍛鍊自己的能力,爲今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我們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拿出百尺竿頭的幹勁,胸懷會當凌絕頂的壯志,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減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腳跟,才能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暑假社會實踐感想 篇4
裴斯泰洛齊曾說:“實踐和行動是人生的基本任務;學問和知識不過是手段、方法,通過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須具備的知識應該按實踐和行動的需要來決定。”作爲新時代大學生,我們不僅要好好學習掌握現代化的知識,而且還要多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運用知識、更好的掌握知識;在實踐中瞭解社會發展,才能鍛鍊自己、發展自己,使自己將來能更好地投身於社會、服務於社會。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繫起來,纔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難忘那段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感動,還有成長。此次暑期三下鄉活動給了我很多收穫:
第一,溝通交流。在開展活動前的討論中,沒有老師在,一切都需要我們自己去考慮,哪怕只是一根鐵絲,一枚釘子,都要我們想到。後洞中會有很多問題,是單個人無法考慮完全的,所以需要大家進行溝通交流,集思廣益,與社區的居民交流了中,我又發現溝通的語態方式對人第一印象影響的重要。我們在發放問卷的時候,一次一次的被拒絕讓我們都歷練了不少。溝通對於在這個社會立足極其重要,是我所欠缺的,在今後的學習中,我應當重視與人的交流溝通。
第二,團隊精神。毋庸置疑,團隊意識在活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來自不同專業,組成了一箇團隊,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良好的團隊意識是一切活動成功的前提。在活動中,我們始終要記住我們是一箇團隊,一箇集體,不論是做什麼工作,一切都應該爲大家着想,爲集體着想,也正是有了團隊精神,我們的活動井然有序,做到了無縫對接,最終得到了村民的讚揚。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團隊精神的力量是不可輕視的。
第三,分工合作。不論是做什麼工作,總會有要分工和合作的時候。通過這一次的社會實踐,讓我知道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動前的準備工作中,我們幾個各有分工,加快了準備工作的進行,在分工工作中,有的工作是需要幾個人一起合作的,俗話說合作才能雙贏,合作又使工作做的更完美,這次的社會實踐讓我看到了分工合作的高效。
第四,周全的策劃。活動中我們往往會發現準備中遺漏了一些細節,對活動的開展造成諸多不便。或者是人員分工的不明確,直接導致很多人做同一件事情,而有的有不知道該做什麼,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一箇周全的策劃對活動的成功很重要。
第五,理解與包容。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我們不能要求其他人都像自己那樣做事,更不能把自己的意願、想法強加給他人。學會理解,包容別人。其實從下鄉的籌備活動到整個活動的結束,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既然矛盾不可避免,就應該積極看待,一起解決。爭論多了,理解也多了,我們將更加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
第六,在實踐中學習。在現在的社會知識時代,不能夠快速的學習新事物就會落後,這次活動讓我是親歷了一回,沒有新的信息就不能夠更好的開展活動。
只有不斷的學習纔行,這一點是主點,能夠在活動中得出這來,是我最大的收穫了! 幾天的實踐一轉眼就過了,我們留下希望,帶上祝福,踏上了新的征途。在實踐活動期間,有苦有喜,有累有笑。我想,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真的教會了我很多東西。農村是青年學子成長的豐厚沃土和生動課堂。我們要儘自己的努力,用我們的所學爲農民真誠服務,真正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而暑期"三下鄉"活動恰好爲我們青年學子搭建了一箇在實踐中檢驗知識、增強本領的平臺。
世上最難忘的就是那朝夕相處,一同揮汗,一起歡笑的人兒,還有這如詩般的土地。這次活動中我們做得可能還是有所欠缺的,但是有經驗有教訓纔是一箇真正意義上的完整實踐,不論如何,這都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活動,使我們在學校要更加學好理論知識將來應用於實踐之中去使我們將來能爲社會作更大的貢獻!雖然本次“三下鄉”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但“三下鄉”的路還很長,“三下鄉”的工作也將一如既往的開展下去。
暑假社會實踐感想 篇5
暑假期間,作爲新能源工程學院的一員,我有幸與同學們一起參加了參觀遼寧省電子商務協會總部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雖然參觀活動已經圓滿結束,可是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我受益匪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良好的團隊以及隊員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是完成一項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在前期準備工作中我們希望以諮詢宣傳爲溝通瞭解橋樑,瞭解當地商家對電子商務的認識程度和看法,從而達到對南寧職業技術學院,
對電子商務協會,對電子商務知識的宣傳目的,也使當地的特色旅遊模式有一箇新的宣傳渠道和方式,促進經濟的發展。我們團隊成員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了合理的分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順利的完成了前期的工作。爲此次活動的順利的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於大家多是第一次參加“三下鄉”活動,經驗不足,在開展具體工作時,不但要開展宣傳現實中的電子商務新農村的前景與未來,還爲農民朋友諮詢、解疑,還要與當地的鄉鎮領導、農民朋友開座談會、進行入戶調查等多項工作,大家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但是大家並沒有退卻,而是發揮團結合作,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精神,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在這種和諧的氛圍中,我們順利的完成了此次社會實踐活動。
二、農村的電子商務路在何方 人口更多,地域分佈更廣,消費需求更爲多樣的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一度成爲被人遺忘的角落。雖然如此,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也在靜悄悄地孕育發展着,尤其是在一些沿海發達省份的農村。早在20xx年,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就啓動了全省首家農村“電子超市”,標誌着電子商務正式邁入浙江農民的生活。這僅僅是一箇例子,農村電子商務市場的星星之火總有一天會成爲燎原之勢。這次活動,我深入了農村,接觸了我國社會中人數最多,而且最苦、最窮的一箇階層,對我的震撼很大,同時也感到了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存在地域發展不均的問題,總體而言,東部沿海地區要遠遠好於中西部地區,這種態勢恰好與中國各地域內主要城市電子商務發展的態勢相吻合從這次活動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團隊的力量及團隊的重要性。
長期以來,由於中國農村人口多、經濟基礎差和底子薄,農村教育相對落後,使農民文化素質偏低,對電子商務缺乏足夠的信心,對網絡經濟的作用認識不清,這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這次的社會實踐,讓我有着很大的感觸:人的一生中,學校並不是真正永遠的學校,而真正的學校只有一箇,那就是社會。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使促使大學生投身改革建設,向工農羣衆學習,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大學生在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而隨之而來的競爭也非常嚴峻的擺在了我們的面前,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型人才。時代賦予人才新的定義:不僅能夠駕馭新科技,具有創新意識,更要有將科技應用於實踐的能力。作爲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懂得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交往,處理社會上所發生的各方面的事情,這就意味着大學生要注意到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不可少。
畢竟,幾年以後,我已經不再是一位在校大學生,是社會中的一份子,要與社會交流爲社會做貢獻。通過這次社會實踐的磨練,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社會是一所更能鍛鍊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瞭解社會,服務於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爲今後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並有效的爲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
實踐活動雖然時間不長,但這只是一箇開頭,從現在開始我要不斷接觸社會,多去實踐,瞭解國家政策,國家基本國情,不斷尋找自身的不足,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爲我國的發展做出自己擁有的貢獻,服務社會,服務他人,創造更多價值,實現自身的價值。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