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研究報告精品(通用3篇)

高中生研究報告精品 篇1

  指導教師:

  研究課題:關於修正液對人體的危害

  課題組組長:

  課題組組員:20xx屆高一(2)班、

  調查時間:20xx年12月30日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法、查閱資料法

  調查對象:身邊的同學

  調查目的:瞭解修正液對人體的危害,同學們對修正液的認知程度課題組成員:、

  一、研究性學習開展的背景

  報社研究調查表明,許多經常使用修正液的同學,均出現了許多不適的症狀,嚴重的還出現了短暫性的休克,可同學們卻不知道修正到底是由何成分組成,對人體又有什麼危害,由於這個東西我們都經常會使用,卻又缺乏正確認知;所以,我們提出了”關於修正對人體的危害研究”這一課題。

  二、研究性學習小組成員分工:

  負責收集資料、寫報告、負責進行問卷調查負責照相

  三、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通過對修正液的毒性研究,總結出其對人體的危害,並向同學們宣傳,讓同學們對其有正確的認知、瞭解及能正確的使用。

  ①、塗改液成份:

  我們組通過查找資料知道塗改液中主要含鈦白粉和有機溶劑。以前塗改液中有機溶劑包括甲基環己烷、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甲烷、甲苯、對二甲苯、苯及苯的’同系物和鹵代烴等化學物質,現在的塗改液中有機溶劑主要含甲基環己烷和苯及其同系物等。除此之外,塗改液中還含有鉛、鎘、汞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

  ②、成份效果圖:略

  ③、毒素

  塗改液之所以有害,是因爲它是一種化學的合成物,這裏面危害性比較大的首先是:對二甲苯,長期的使用可以對肝臟、腎臟等等造成長期的慢性的危害,甚至於有的少數的孩子還會引起像白血病等等症狀。其次是各種各樣的鹵化烴。包括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等等,這些化合物對眼睛有很明顯的刺激,經常使用會造成流眼淚、眼睛發紅,個別的還會造成噁心、嘔吐、渾身不舒服,甚至於造成一些更嚴重的長期的危害,幹得快是塗改液的一箇優點,因爲它裏面含有揮發性很強的有機烴類物質,也正因爲如此,它對孩子的五官會造成更加明顯的損害,加強了它的毒性滲透。

  三氯乙烷:

  三氯乙烷(trichloroethane)也稱甲基氯仿(methyl chloroform),是一種不易爆、不易燃的有氣味的無色液體,有毒!本品用作偏二氯乙烯的原料,樹脂的中間體,農業上的熏蒸劑、殺蟲劑、油脂、蠟、橡膠、醋酸纖維的溶劑、染料、香料的萃取劑等,高劑量有麻醉作用,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甲基環乙烷:

  甲基環乙烷,有機化合物,微毒,皮膚接觸可引起發紅、乾燥、皸裂、潰瘍等現象。主要用作溶劑、色譜分析標準物質,以及作爲校正溫度計的標準,也用於有機合成。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皮膚接觸可引起發紅、乾燥、皸裂、潰瘍等。至今無中毒報道。動物實驗本品毒性類似環己烷,但麻醉作用比環己烷強。

  危險特性: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引起燃燒或爆炸。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高速衝擊、流動、激盪後可因產生靜電火花放電引起燃燒爆炸。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着回燃。

  環己烷:

  環己烷(cyclohexane;hexahydrobenzene )別名六氫化苯,一般用作一般溶劑、色譜分析標準物質及用於有機合成。

  主要用於製備環己醇和環己酮,也用於合成尼龍6。在塗料工業中廣泛用作溶劑。是樹脂、脂肪、石蠟油類、丁基橡膠等的極好溶劑。

  危險特性:極易燃,其蒸氣與空氣混合有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劇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着回燃。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

高中生研究報告精品 篇2

  高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有健康的身體纔有革命的本錢。而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現在的高中學生在飲食上出現不良的現象:挑食,暴食,偏食,節食等,結果造成營養不良,學習效率降低。所以營養與健康對於許多中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藉助這個課題是想讓學生瞭解營養與健康的知識,明白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及鍛鍊身體。

  這次,我們對高中學生的營養與健康進行了研究。高中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有着特殊的營養要求。青春期是人體生長髮育的旺盛時期,當然需要額外營養,因此,我們應注意營養素的吸收。由於學習緊張、功課多的原因,很多中學生對於早餐經常只是簡單應付,不注重膳食的合理搭配,因此造成身體發育的不足,導致容易疲勞、消瘦、抵抗力降低,甚至形成某些疾病。食物中所具有的營養相當豐富,所以,膳食的吸收是我們能量的主要來源。經過研究,我收穫了不少,處於發育階段的我們,應該要好好調理好營養,身體才能健康發展。早餐是一天能量和營養素的重要來源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從沿革看,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精品文章

  分爲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從內涵上看,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係等,深厚廣博。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爲主,重視藥膳和進補),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爲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着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從影響看,中國飲食文化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麪食、藥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衆所周知身體運動所需除了在日常生活的一日三餐外,往往還要精品文章

  額外添加一些營養。其主要作用是攝取定量礦物質、維生素。維生素a對皮膚和粘膜的新生,骨骼的發育及視力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維生素可以增進食物的消化,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喫些蔬菜瓜果之類的。鈣:可以強健骨骼,促進肌肉及神經功能正常,血液凝結。磷與鈣的作用相似,蛋白質是組成人體的重要成份,對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肌肉質量的增加,預防運動性貧血。蛋白質的不足會導致血紅蛋白的下降,所以經常要喫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品:肉類、蛋類。礦物質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對促進機體發育,調節身體機能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膳食中礦物質得不到充分的補充,就會造成營養不均衡,從而直接影響人體的生長髮育。維生素在體內以不同方式參與調節各種不同的代謝過程除了參與酸的合成和調節酸的活性外,還作爲良好的.抗氧化物質。適當的補充維生素其目的是使體內的維生素保持飽和狀態,而且補充時綜合性補充比單獨補充效果更好,人們知道適量的的攝取魚油可降低血液中的血脂含量,防止血脂過高,對舒緩關節炎疼痛亦有顯著成效,並對骨骼進行保養。水是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分佈於細胞外,是體內的主要成分,他具有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調節體溫的作用。同時還促進和參與物質的代謝,因此要適當的補水,但需注意,補水最好要在尚未感到口渴時進行,運動後補水應避免暴飲,遵循量小、次數多的原則。

  中學生應如何合理營養:

  (1)飲食多樣化:合理營養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及學習有着很重要的意義。按營養學要求,青少年一日的膳食應該有主食、副食,有葷、有素,儘量做到多樣化。合理的主食,是精品文章

  除米飯之外,還應吃麪粉製品,如麪條、饅頭、包子、餃子、餛飩等。根據營養學家建議,在主食中可摻食玉米、小米、蕎麥、高粱米、甘薯等雜糧。早餐除吃麪粉類點心外,還要堅持飲牛奶或豆漿。

  (2)青少年每天必需的各類食物,如糧食300~500克(男高中生要絕對保證每天有500克主食),肉、禽類100~200克,豆製品50~100克,蛋50~100克,蔬菜350~500克。其他還應多喫水果和堅果類食品和海帶、紫菜海產品,香菇、木耳等菌藻類食物,每週也應選擇食用。青少年需要鈣較多,應多喫些蝦皮、糖醋排骨、油煎小魚(魚骨可食)、骨頭湯等,通過飲食來補充青少年“日長夜大”的骨骼所需要的鈣。

  (3)安排好一日三餐。所謂合理營養,是應該符合生理功能和實際需要的,如早餐要選擇熱能高的食物,以足夠的熱能保證上午的活動。有些發達國家很注重早餐,不僅有牛奶、桔汁,還有煎蛋、果醬、麪包和肉類食品。午餐既要補充上午的能量消耗,又要爲下午消耗儲備能量,因此午餐食品要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至於晚餐則不宜食過多的蛋白質和脂肪,以免引起消化良和影響睡眠。晚餐以喫五穀類的食品和清淡的蔬菜較適宜。

  (4)葷素搭配。合理的糧菜混食、葷素搭配,不僅可使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齊全,相互得到補充(即營養的互補作用),而且食物的多樣化可促進食慾,增進機體對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膳食營養素的攝入量可參考中國營養學會制定推薦的“每日膳食中營養素供給量”來對照衡量。

高中生研究報告精品 篇3

  託·布·裏德說:“在日常事物的自理中,一盎司習慣抵得上一磅智慧。”古今中外,也許沒有人不知道習慣對於一箇人的重要性,《新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對學生提出了要求:“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爲此,我於20xx年5月開始進行關於《初中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培養》的研究,本課題研究的各項工作均能按照課題實施計劃有序推進,自從立項以來,我做了較爲廣泛和深入的探索。

  一、針對課題,分析原因確定方法。

  我校雖地處縣城,但仍屬於農村學校,而且大多是留守孩子。學生程度參差不齊,本身生活的環境也截然不同,許多家庭在教育問題上存在不少誤區如父母不愛學習,家庭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形不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指導學生的良好習慣也就只能在學校裏,作爲教育人的教師就必須擔負督促教育培養這一重責。

  二、本階段實驗做法,取得的成果。

  《一、》預習和複習方面的習慣

  通過對本校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60%的學生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而70%以上的學生學完新課想不到複習,在學習新課的過程中更沒有隨手記筆記的習慣。學生在剛進入初中時,老師佈置任務讓預習下節課內容,很多學生只是把課文讀完一遍就完事了,在他們的認識中,他們覺得預習就是看一遍課文。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教他們預習的方法,不光是看課文,首先解決生字詞和文學常識,對於初中生來說,學習一篇課文不再是把重點放到識記字詞和文學常識上,但是不能說明這些不重要了,相反,基礎知識在初中階段所佔比重還是非常大的,但是需要學生在預習時就能掌握。其次,瞭解寫作背景,尤其具有時代特色的文章必須瞭解作者的.寫作背景,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最後,建構文章的框架,這樣可以一目瞭然。由於一些學生沒有預習的習慣,或者根本不會預習,所以前期我會經常提醒他們,通過這一階段的慢慢培養,大多數學生已經能自主去學習一篇文章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國的大教育家孔子在幾千年前就提出了複習的重要性,“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篇課文學完了,需要他們把老師講授的知識轉化爲自己的知識,這就需要課下及時複習鞏固,初中階段語文課文是比較淺顯易懂的,學生在課前預習時都能讀明白,那麼,我們爲什麼還要講解這篇課文?有句話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習課文,主要是在教學生怎樣去理解分析一篇文章,教給學生做閱讀理解的方法,所以學生在課下複習的內容主要是鞏固閱讀理解的做題方法,對待不同體裁的文章怎樣去分析。

  《二、》聽課習慣的培養

  在接手現在的班級後,上課時有一些重點內容,需要學生隨手記下來的,我會加重讀音,而且會重複兩遍,但是,我發現學生仍是聚精會神的看着我,或者看着黑板,或者看着書本,他們不明白我重複的原因,我頓時瞭解了:原來他們還不會聽課!於是,我只好放下所講的內容,先給他們上一堂學法指導課。我告訴他們,如果某個句子我加重了讀音,並且重複兩遍及以上就是提醒你們該記下來,而且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都要養成隨手記筆記的習慣,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堂內容那麼多,就算當時記住了,可能一會就忘了。另外,聽的時候自己也要思考,我們現在反對“填鴨式”教學,提倡自主、探究性學習,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生對老師所講的內容要多問個爲什麼,否則一股腦的接受了,也不會靈活運用。

  《三》閱讀習慣的培養

  農村的學生極少能有在小學時就養成讀書的習慣的,但是他們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不過直接經驗需要和間接經驗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它的效力,初中生總是會拿沒有時間閱讀作藉口,於是,久而久之除了課本上的幾篇課文,有的學生甚至沒再讀過其他的文章,更有甚者連名著中的人物都搞不清楚。我在學習課文時遇到相關的名著總是會給他們拓展,然後,週末會佈置他們看幾篇文章,遇到暑假或寒假會讓他們閱讀一部到兩部中長篇名著。另外,我還發現一箇現象,我們在學習一篇課文時,如果涉及到歷史知識,學生竟也不知,所以,我經常鼓勵他們多看一些戰爭題材的電影、電視劇。

  學生不喜歡閱讀,歸根結底是沒有培養起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語文是博大精深的,它涵蓋了各個學科、各個領域。學生可以先閱讀自己較感興趣的文章,慢慢培養自己的耐心,對文章的閱讀也要由短到長。閱讀時,最好能養成隨手摘記的習慣,對於自己喜歡的作品或優美的語句要隨時記下來,有利於寫作的提高;讀完一部作品,最好能寫一篇讀後感,一方面可以強化自己的記憶,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寫作水平。

  《四、》書寫的習慣

  書寫在語文的學習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多數的學生能夠書寫工整,尤其女生能夠認真書寫,有少數男生書寫比較潦草,首先要求他們端正態度,認認真真的書寫。練字,其實也是在練自己的心性,其實,不必用專門的時間,專門的紙張去練字,只要平時書寫時都認真去寫就行,無論是平時的作業,還是上交的作業、試題等都認真對待,相信書寫一定能有所提高。

  三、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努力,大部分學生在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方面已有進展,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1)學生往往開始的時候信心百倍,熱情高漲,但經過一段時間,他們身上天生的惰性就會表現出來。解決思路:在好習慣的形成過程中,教師的監督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督促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採用教師不定期抽查、同學之間互查、學習小組長代老師檢查等。經過如此經常性的訓練,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就會形成。

  (2)在良好的習慣形成過程中容易出現反覆。

  解決思路: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對技能的形成會產生遺忘。今後,學生好習慣形成後的鞏固是一項重要環節,需要“反覆抓”“抓反覆

  四 今後努力方向

  通過這一階段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生已經逐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了學習,但是一些不良習慣還是根深蒂固,比如閱讀的習慣、書寫的習慣等。語文是一箇潛移默化的學科,要想學好語文這一學科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也沒有什麼捷徑可以走,中學生要想學好語文,與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密不可分,所以還是任重而道遠,我們也將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繼續貫徹落實好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都能養成一箇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都能得到顯著提高。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