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扶持壯大集體經濟項目績效自評報告(精選6篇)

鄉村扶持壯大集體經濟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篇1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瓦渡鄉浪壩村20xx年壯大集體經濟項目

  項目實施主體:瓦渡鄉浪壩村民委員會

  建設地點:瓦渡鄉浪壩村河東小組

  項目建設內容:將20萬元項目扶持資金通過投入在隆陽區標祥養殖專業合作社用於加蓋圈舍。

  (一)績效目標

  爲實現壯大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萬元,經村“兩委”和村監委研究決定將20萬元項目扶持資金通過投入在隆陽區標祥養殖專業合作社用於建蓋牛舍。村級將項目資金投入給隆陽區標祥養殖專業合作社用於建蓋牛舍,村委會不參加承擔各種風險,每年由標祥養殖專業合作社分配給浪壩村委會2萬元紅利,村委會每年可增加集體經濟2萬元的收入。

  (二)項目資金安排情況

  財政涉農資金20萬元

  二、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由浪壩村委會將以獎代補20萬元資金投入到標祥養殖專業合作社(肉牛養殖場)20萬元,期限3年,即:即20__年2月2日起至20__年2月2日止;在這期間分爲3期分紅。每期以入股資金10%,固定分紅給浪壩村委會共2萬元,分紅款在每年的12月30日前交村委會。入股3年期滿,必須把以獎代補壯大集體經濟20萬元交還浪壩村委會(如標祥養殖專業合作社肉牛養殖場倒閉,牛舍將全部抵押給浪壩村委會)。

  三、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

  該項目落地後,通過入股分紅渠道,實現了集體經濟增收,對承包人有很大的經濟支撐,增加自己的收入,集體經濟增收後一是能保證貧困村退出,二是對本村的發展起到行之有效的作用。

  四、存在的問題

  由於合作社養牛,目前牛的前景很好,但是都是能繁母牛寄養,母牛產牛犢需要一定時間,所以效益有點慢。

鄉村扶持壯大集體經濟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篇2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資金申報及批覆情況

  該項目經縣委農辦審定,縣政府研究同意,由縣財政局下達了20xx年桌古村等35個重點幫扶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資金2400萬元(喜財農【20xx】105號),符合資金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

  (二)項目績效目標

  該項目計劃建設週期爲5年,將帶動桌古村等35個重點幫扶村20xx人以上就近務工,帶動鞏固脫貧成果。通過村集體經濟發展,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確保農戶增收。

  (三)項目資金申報相符性

  該項目申報內容與具體實施內容相符、申報目標合理可行。

  二、項目實施及管理情況

  (一)資金計劃、到位及使用情況

  1.資金計劃及到位。該項目資金計劃2400萬元,20xx年6月底實際到位2400萬元,資金到位率100%,資金到位及時。

  2.資金使用。項目資金的開支範圍、標準及支付進度符合要求,支付依據合規合法,資金支付與預算相符。

  (二)項目財務管理情況

  項目財務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財務處理及時、會計覈算規範管理。

  (三)項目組織實施情況

  該項目由35個村集體研究決定入股喜德縣國投公司,縣國投公司召開董事會,決定將該資金作爲資本金入股由西昌市、德昌縣、冕寧縣、喜德縣四縣市新建的涼山州農科芯城公司,喜德縣將圍繞“農高+”種養循環產業集羣發展,聚焦“智能種養生態循環技術研發、高端綠色肉產品生產、特色民俗文化體驗”聯動農科芯城開展種養結合研究和高效示範基地、生態綠色種養循環示範基地、彝族特色民俗文化綜合體驗示範園等基地建設。圍繞烏金豬、黃牛、黑山羊、閹雞、山地烏骨雞等特色產業,建設標準化規模養殖場,配套糞污處理管網及運輸車,依託種植業產業基礎,打造種養循環高效利用示範基地,聯動打造畜禽種質資源庫、生態循環研究院,做足前端科技研發及技術配套支撐。推動以糧油爲核心,馬鈴薯、高山露地蔬菜、特色食用菌等產業爲特色的標準化生產基地,全力打造區域綠色有機畜牧、農作物產品品牌。依託喜德“彝人老家”彝族特色文化,建設集有機農業、種養循環、科技轉化、民族風情觀光旅遊爲一體的農文旅深度融合體驗示範園。

  項目以農科芯城公司爲平臺,打造農高新區;帶動喜德等三縣一市“農高+”產業集羣發展示範片,引領涼山州17個市(縣),聯動攀西地區現代高效立體農業順勢發展,構築中國涼山安寧河現代農業硅谷生態地圖。

  三、項目績效情況

  (一)項目完成情況

  1.完成“中國涼山·安寧河現代農業硅谷”規劃展示中

  心展陳方案和完成規劃展示中心 2 樓創新創業孵化中心擬入駐機構對接和確認,已對接阿里巴巴原則同意入駐。

  2.與中糧集團就開發運營方案進行對接,初步完成科創園區開發時序和建設進度建議方案。

  持續與四川農大、電子科大、中科院都市研究院等高校進行擬合作項目立項對接工作,同時已開展硅谷過渡期實驗室前期備案工作。

  3.持續與電子科技大學就組建“涼山州數字硅谷公司”開展數字農業農村項目進行深度對接,雙方就合作事項達成一致,並完成公司組建、項目立項等相關資料準備,正在進行內部決策,完成後上報州國資委進行項目立項。公司註冊名稱需解決事項已致函硅谷領導小組,協調州人民政府出具相關文件,待收文件後,進行公司註冊。

  4.協助完成“涼山州數字硅谷科技有限公司”組建盡職調查並出具《盡職調查報告》和項目開展《風控報告》

  (二)項目效益情況

  項目將每年可帶動35個重點幫扶村20xx人通過就近就業,增加收入,每年可通過就近務工增加勞務收入20xx萬元以上;桌古村等35個重點幫扶村21570 戶88718人(其中脫貧戶和監測戶3663戶,16603人)通過獲得村集體經濟收入收益分配,增加收入,實現鞏固脫貧成果的目標。

  四、問題及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無

  (二)相關建議。

  無

鄉村扶持壯大集體經濟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篇3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立項情況

  根據自治區財政廳《關於提前下達20xx年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預算的通知》(桂財基財〔20xx〕21號)下達了20xx年中央專項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我鄉鎮安村獲得20xx年中央專項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50萬元,用於壯大村集體經濟,投入再生產,增加鎮安村村集體經濟收益。

  (二)項目資金管理使用情況

  20xx年12月26日財政局撥付我鄉鎮安村20xx年中央專項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50萬元,根據我縣人民政府對縣村集體經濟辦提交的《羅城仫佬族自治縣20xx年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實施方案》審定意見,結合鎮安村實際,經“四議兩公開”討論決定,於20xx年12月28日將鎮安村獲得20xx年中央財政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資金50萬元同泗潘等12個村股份經濟聯合社全部投入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城鄉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用於購買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多建住房合作購買項目(404套)。如“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多建住房合作購買項目(404套)”盈利,縣城投公司將從該項目取得分紅的11.24%支付給泗潘等13個村股份經濟聯合社;如果項目虧損,泗潘等13個村股份經濟聯合社共同承擔縣城投公司所承擔虧損額的11.24%,甲方承擔虧損以投資額爲限。泗潘等13個村股份經濟聯合社分別投資都是50萬元,所以13個村股份經濟聯合社之間平均分配分紅,平均承擔虧損。

  (三)年初績效目標及其衡量指標設定情況

  總體目標是我鄉鎮安村獲得20xx年中央專項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50萬元在20xx年前全部投出,20__年,泗潘村等13個村集體共獲得項目合作投資分紅65萬元,共同出資的650萬元已按合同要求於20xx年12月31日前全部撥付至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城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完成率100%。

  (四)項目組織管理情況

  該項目由縣集體辦牽頭,我鄉組織實施,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專人負責跟進項目的進度及資金撥付,分管領導對工作實施全程監管,村黨支部書記實時跟進項目進展情況。

  二、項目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文件要求我鄉立即組織專人對20xx年獲得央專項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項目進行評價工作,嚴格對照項目支出績效評價評分表的指標逐項評分。

  三、項目績效情況

  (一)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1.產出數量:績效目標數量是資產入股貧困戶人口總數,實際完成數量是95戶334人,全部完成。

  2.產出質量:績效目標質量是項目收益中村集體經濟分配比例,實現收益分配比例100%。

  3.產出時效:績效目標是資金及時投入率,100%及時投入。

  4.產出成本:項目預算支出是投入資金總數,實際支出數額是50萬元,成本控制在預算內。

  (二)績效分析

  項目資金全部完成投入,自評總分100分。(詳見附件1、2)

  (三)總體自我評價

  自評總分爲100分,項目按照上級文件要求,結合實際,按照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如期完成投資,總體達到預期績效目標。(詳見附件3)

  四、主要經驗做法、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

  1.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達到了預期效果,爲我鄉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民羣衆生活質量水平,鞏固脫貧成果。

  2.項目按照管理辦法,嚴格實施,結合本村實際,經“四議兩公開”制度,受羣衆監督,營造人民當家作主的良好社會氛圍。

  3.項目協議有所欠缺,項目合同未協定簽訂期限及分紅期限,目前鎮安村未得到收益分紅。

  五、工作改進建議

  加強對中央財政扶持村級集體經濟資金的監管,督促企業加大對項目的投入,儘早產生收益。乙方加強與甲方溝通,定期向甲方彙報項目進展情況,雙方共同促進項目發展。

鄉村扶持壯大集體經濟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篇4

  一、基本情況

  (一)項目背景、內容。

  爲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強村級自我保障和服務羣衆能力,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根據《中共豐都縣委組織部關於下達20xx年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資金計劃的通知》(豐委組〔20xx〕36號),下達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資金。

  (二)項目資金情況。

  截止20xx年12月“20xx年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資金到位50萬元,已使用50萬元。

  (三)績效目標。

  入股豐都縣興竹農業專業合作社,新建建築面積200平米的電商中心,裝修配套相關的設施設備。

  (四)部門(單位)職能職責。

  負責農業技術、農業機械化推廣服務,引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

  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一)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完成入股豐都縣興竹農業專業合作社,新建建築面積200平米的電商中心,裝修配套相關的設施設備。

  (二)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績效目標指標設置9項,其中數量指標新建建築面積200平米的電商中心,裝修配套相關的設施設備;質量指標享受入股資金額度每年5%的固定分紅2.5萬元;時效指標按期完成率100%;成本指標補助額度50萬元;經濟效益指標增加集體經濟收入2.5萬元;社會效益指標增加貧困人口就業人數15人;可持續影響指標電商中心持續使用年限5年;滿意度指標羣衆滿意度80%。

  (三)評價結果

  本項目自評得分100分,達到預期績效目標。

  三、存在問題

  (一)項目管理方面的問題

  無。

  (二)資金使用方面的問題

  無。

  (三)項目績效方面的問題

  績效管理的經驗不足,項目的部分成果無法用指標形式表示;在績效考評指標的設計上,有待完善。

  (四)其他方面的問題

  四、下一步改進措施

  規範績效管理方面需要細化,指標的設計需要更加科學。

  五、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情況

  績效自評結果將在豐都縣人民政府公衆信息網站上進行公開,績效評價結果與下年度資金安排直接掛鉤。

  六、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無。

鄉村扶持壯大集體經濟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篇5

  爲進一步規範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績效,市財政局精心組織各縣市區紮實開展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資金績效評價工作。太和縣財政局接通知後高度重視,局長張科親自過問,安排佈置扶持壯大村級集體資金績效評價工作。

  一是成立評價小組。

  成立由財政局分管領導於冰任組長的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資金績效評價組,由預算評審中心牽頭,原農村綜合改革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農業農村股等配合,首次獨立開展重點項目績效評價。

  二是制定工作方案。

  明確了評價人員、評價對象、評價內容、評價計劃、完成時間,提出了工作要求,爲紮實開展績效評價工作打下基礎。

  三是加強溝通會商。

  疫情期間,爲保證評價工作有序開展,評價組及時用電話與被評價單位負責人交流,就如何開展績效評價,需提供評價資料、需填報有關表格進行有效溝通會商。被評價單位積極配合,安排部署31個鄉鎮按照市局要求認真填報有關表格,同時明確一名熟悉業務的骨幹爲聯絡員,加強溝通並提供資料。

  四是認真審覈把關。

  對被評價單位填報的附表,認真審覈把關,積極與填報單位進行有效溝通交流,討論有關數據的邏輯關係,確保填報報表的質量。

  五是開展實地調查。

  疫情解除後,按照市局要求,在分年度隨機抽取3個村的基礎上,爲確保調查項目的多樣性,多抽取2個村進行實地調查,本次共抽查11個村。實地走訪併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每村50份,收取調查問卷50份,基本瞭解了村民對村級集體經濟的知曉度和滿意度。

  六是撰寫績效報告。

  爲提高本次績效評價報告質量,認真學習市局提供的《如何提升撰寫績效評價報告質量》一文。通過查閱資料、實勘項目,調查走訪,認真分析,梳理問題,找出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問題和工作建議,較好完成了《太和縣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績效評價報告》的撰寫並按時上報。

鄉村扶持壯大集體經濟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篇6

  根據平羅縣農業農村局《關於開展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評估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鎮財經服務中心對20xx年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的.建設情況、收益情況、運營情況等進行了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項目建設執行情況

  (一)項目申報審批

  由村兩委班子組織召開支部黨員大會、股東代表大會,通過項目申報、實施決議、制定項目實施方案並報鎮黨委研究決定,形成平羅縣寶豐鎮20xx年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實施方案。同時,做好羊場收購和羊場改建工作,按照建設內容組織實施,完成飼草料、基礎母羊、種公羊購置數量,聘請專家進行肉羊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開展肉羊繁育與育肥工作。

  (二)資金使用監管

  村級財務由村報賬員負責進行整理報送,羊只出入庫管理要求監事會成員進行監督,村級財務全部納入“農村集體三集管理系統”平臺運行,財務公開透明,嚴格按照鎮級財務制度進行財務報批,實現村賬鎮管。

  (三)發展模式及進展情況

  充分利用村集體閒置學校改建肉羊圈舍,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運行模式,發展肉羊優勢特色產業。以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肉羊繁育與育肥項目爲載體,建立健全村集體養殖合作社組織機構及各項制度,帶動全村肉羊養殖特色產業的快速發展,最終實現村集體獲益、農民增收、村集體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二、項目收益情況

  (一)項目運營方式

  項目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以項目資金形成固定資產進行自主經營,財務實行獨立覈算,自負盈虧,收益歸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由村上聘用專業的養殖人員進行羊只的飼養,村兩委班子進行監督管理,實現“村辦、村管、民受益”的組織模式,兩千元以上支出由合作社開股東代表大會進行財務支出專項議題研究。

  (二)項目經營收益

  截止20xx年底,中方村壯大村集體項目淨收益爲16.48萬元,羊只存欄量爲532只,其中基礎母羊104只,種公羊18只,湖羊70只,山羊340只;陸渠村壯大村集體項目淨收益爲4.62萬元,羊只存欄量爲421只,其中基礎母羊259只,種公羊47只,羊羔115只;寶豐村壯大村集體項目淨收益爲3.66萬元,羊只存欄量爲185只,其中湖羊182只,澳洲白種公羊3只。

  三、項目存在的問題

  (一)陸渠村、中方村羊圈爲舊學校改造,設施老舊、羊圈較小,養殖場與飼草料場地劃分不明,無法實現大規模養殖;

  (二)村幹部身兼數職,無法投入過多精力在肉羊養殖上,缺乏養殖管理經驗;

  (三)項目雖實行村賬鎮管,但鎮經濟發展中心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制約性,無法及時下村覈實羊只存欄量;

  (四)買賣羊只資金無法及時入賬,鎮經濟發展中心無法及時對資金進行監管;

  (五)村會計非會計專業人員,涉及成本覈算等會計專業知識掌握不到位,成本覈算方面存在一定難度,建議村合作社從會計事務所聘用專業企業會計進行財務覈算;

  (六)養殖場缺乏消毒設備,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四、項目整改措施

  (一)加大資金投入使用力度,擴大養殖場規模,將養殖場與飼料場地明確劃分;

  (二)增設消毒設備,確保相關接觸人員的人身安全;

  (三)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聘請專業養殖技術員進行羊只的飼養與監管;

  (四)村賬鎮管,聘用專業會計對合作社進行資金的監管及賬務處理;

  (五)對村報賬員進行業務技能培訓,建立健全財務報批手續。

  五、下一步工作計劃

  對於此次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的自查,我鎮將及時進行項目整改,加強對項目的建設管理。一是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積極發掘和培養創業致富能人,給予引進人才最優惠的政策保障;二是健全內部管理和民主理財機制實行重大項目民主監督決策制度避免出現投資失誤實現投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三是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技術力量培訓和向上爭取政策資金的投入;四是對村會計、報賬員及養殖員進行相關技能培訓,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