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膳食報告(精選5篇)

營養膳食報告 篇1

  某幼兒園學齡前兒童的營養攝入情況,爲營養配餐指導提供科學依據。

  方法:採取5d膳食調查法,同時進行體格檢查和血紅蛋白的測定。

  結果:熱能、蛋白質攝入量達到了相應供給標準,脂肪攝入過剩。來自動物性和豆類食物的蛋白質略顯不足,植物性蛋白質所佔比例偏高。微量元素及礦物質中,鈣、鋅、維生素B1、維生素B2、視黃醇攝入偏低。貧血發生率爲4.4%,肥胖發生率爲9.0%。

  結論:該幼兒園兒童生長髮育及膳食營養狀況有待改善。要重視學齡前兒童的合理營養,採取有效措施,提高兒童的營養狀況。2~6歲的幼兒正處於生長髮育迅速時期,新陳代謝旺盛,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迅速,骨骼處於不斷骨化過程,各系統、各器官逐漸成熟和完善起來,這樣快速成長的結果必然要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一些家長對幼兒營養知識熟悉的不足,在幼兒的營養安排上產生一些誤區,根據我們調查,在家庭膳食安排上普遍存在以下

  問題:1.早餐簡單,熱量不足;2.晚餐豐盛,營養過剩;3.食物單調,食譜狹窄;4.主食精細,忽視粗糧;5.零食度日,主食少喫。

  針對幼兒在家庭飲食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我們積極探討2-6歲幼兒的平衡膳食的制訂、烹調及科學合理安排,並積累了一些經驗。

  一、制訂科學、合理、平衡的營養食譜,符合幼兒生長髮育的需求

  1.全面營養平衡,確保幼兒獲得科學的營養

  營養是幼兒生長髮育的物質基礎,我們只有爲幼兒提供全面、充足的營養,才能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幼兒天天所需的六大營養素爲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不同年齡的幼兒,所需的量各不相同,需要調整食物的結構,不斷完善幼兒膳食的營養模式。我們天天爲幼兒配備的食物有糧、豆類,蔬菜、水果類,奶及奶製品類,肉、禽、蛋、魚類,加上適量的油、鹽、糖類,並且將這些食物按一定比例,保持一定的量,安排於幼兒的每日膳食中。每日爲

  幼兒配備的各種食物量如下表:

  這既保證了幼兒每日膳食中有充足、平衡的營養,保持了我國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爲主、動物性食物爲輔、能量來源以糧食爲主的基本特點,又能保證各種營養素的質量。

  2.花色品種多樣,保證幼兒獲得豐富的營養物質

  任何一種或多種食物都不可能全面滿足幼兒生長髮育的需要,只有將不同的食物合理調配,組成人體所需的營養素,才能使幼兒獲得全面、平衡的營養。爲此,我們在食物的花色品種和營養搭配上尋求新思路。

  (1)米麪搭配--米飯和麪食的搭配,粥與麪點的搭配,從多種組合上保證了幼兒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2)粗細搭配--粗糧與細糧的搭配,如山芋、玉米、南瓜、血糯米、米仁和大米的搭配,以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

  (3)乾溼搭配--牛奶與餅乾搭配,米飯與湯組合,粥與午點組合,以提高幼兒營養的吸收率,增加水分而達到補充營養的作用。

  (4)鹹甜搭配--乾溼甜點心與溼幹鹹點心搭配,以控制食用糖和鹽的過量攝入,使幼兒能天天均衡地食用糖和鹽。

  (5)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搭配--動物類食品(魚、肉、蝦、雞鴨、蛋等)與豆製品(豆腐、香乾、百葉、黃豆、赤豆等)食品搭配,重視植物蛋白的攝入,從而保證幼兒獲得優質蛋白質和提高了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及生理價值。

  (6)深色蔬菜與淺色蔬菜和水果搭配--深色蔬菜爲綠葉菜(青菜、菠菜等)和深顏色的菜(胡蘿蔔、黃瓜),它們所含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一般比淺色菜和水果高。淺色菜包括根莖菜(土豆、白蘿蔔等)和黃葉菜(捲心菜、黃芽菜等)。水果中的蘆柑和甜橙的維生素C高於蔬菜。它們之間合理搭配,餐後或餐前一小時供給適量的水果,可以保證和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攝入及利用率。

  3.遵循四季規律,力求幼兒及時獲取生長髮育所需的營養

  (1)春季,天氣暖和,是幼兒生長特快的時候,應及時供給幼兒富含鈣質的食品和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2)夏季,天氣炎熱,是幼兒消耗體能最多的季節。我們安排幼兒多喫清淡、消暑的食品。

  (3)秋季,天氣乾燥,是幼兒增長體重最佳時節,我們及時供給幼兒熱量高的`食品,又要預防幼兒肥胖,並且及時提供抗過敏、預防感冒等功療的保健營養湯羹,以保證幼兒得到合適的營養。

  (4)冬季,天氣嚴寒,是幼兒儲存能量的最好季節,幼兒一方面要儲存熱能反抗嚴寒,另一方面提供日益生長的需要,讓幼兒適量多喫甜食,並且天天

  爲幼兒提供具有抗寒防病毒、防感冒效果的保健營養湯水。

  孩子用的東西,日常用品等,還是網上買吧,真的便宜很多。

營養膳食報告 篇2

  一、大學生飲食營養與衛生現狀概述

  現代社會大家解決溫飽已經不成問題,但是對於喫什麼,怎麼喫,如何喫得健康卻有了新的疑問。本調查針對當代大學生的膳食營養與衛生做出相關調查。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的BMI指數來看,充分體現出當代大學生的膳食營養還存在許多問題。重點發現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二、主要存在問題

  1、食物搭配

  (1)食物選擇。根據膳食寶塔穀類食物位居塔首,每人每天應喫250―400克,而在我們的調查中,20%的大學生不以穀類爲主食,且攝入量不達指標;蔬菜水果和薯類位於第二位,調查中有23%的人食入蔬菜較少,對於每週攝入水果的量:33%爲1―2次,33%爲2―4次,22%爲4―6次,12%爲每天都喫;第三位的魚、禽、蛋、畜均屬於動物性食物,是人類優質蛋白、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但調查中對於一週喫雞蛋的次數:48%爲1―2次,29%爲2-4次,14%爲4―6次,9%爲每天都喫;奶類和豆類食物合居第四層,每天應喫相當於鮮奶3000克的奶類及奶製品和相當於幹豆30克―50克的大豆及製品。而對於奶製品大多數人沒有養成經常飲用的習慣。烹調油和食鹽爲第五層及最後一層,每天烹調油不超過25克或30克,食鹽不超過6克。

  (2)零食問題。在調查中,有18%的同學經常喫,剩餘同學也普遍有喫零食的習慣。零食的種類越發多樣,生活娛樂也越來越離不開它。在部分大學生中,零食甚至奪去了主餐的位置。

  (3)食物顏色。調查結果顯示:86%的同學喜歡綠色,其他顏色所佔比例卻甚少。但研究表明,食物的顏色能體現食物的營養素,合理搭配各種顏色的食物才能均衡營養。

  2、飲食習慣及規律

  在我們回收的`820份的調查問卷中,53%的大學生就餐不規律,而大學生正處在生理、心理髮育的最後階段,且平時還要進行大量的腦力體力活動,充足的營養是其前提。

  (1)就餐情況。學生的就餐時間會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比如學習壓力、日常心情;對於一日三餐,大部分同學依然習慣早飯喫好,中飯喫飽,晚飯喫少。而根據三餐比例調查數據,17%的人喜歡在晚上多食是主要的問題

  (2)減肥問題。在調查中發現,33%的同學會因減肥而影響到正常的飲食習慣。這部分同學往往以蔬果爲主食。而大學生屬於用腦者,應多補充含蛋白質、糖、鈣、鐵、鋅、維生素等豐富的食物,如蛋類、禽肉、牛奶、蘋果等,以利健腦增智,補充腦力消耗。因此需合理修改膳食搭配,健康減肥。

  (3)早餐問題。從收集的數據發現22%的大學生不重視早餐,33%的選擇甜品和油炸食物做早餐,這都是嚴重的問題。

  (4)睡前飲食。睡前喫東西已成爲一種普遍現象,僅18%的同學不會喫。而攝入過多食物則可能導致當晚的睡眠質量下降,並影響次日生活質量。

  3、就餐地點選擇

  (1)校外飲食主要分佈在兩處:街邊小攤衛生條件較差,氣溫較炎熱時食物易變質、細菌滋生較快;而餐飲店雖然受到監督檢查,但衛生仍不一定達標。

  (2)校內食堂衛生達到指標,營養搭配較合理,但選擇較少,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導致學生選擇校外餐飲或零食。

  4、飲食營養知識缺乏

  對營養健康知識基本瞭解者僅佔12.00%。很多學校雖設置有膳食營養方面的課程,但感興趣的人很少,導致了同學們這方面知識的欠缺。

  三、意見及建議

  1、學校和社會方面

  (1)食堂飲食的合理調整。 根據學生需求,提供更多的就餐選擇和服務,搭配營養餐,增加各色小喫等。

  (2)整治學校周邊飲食環境。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高校的規模擴大,使得許多商家也把大學生的消費作爲他們的重要商機。有關部門應儘早整治學校周邊不衛生食品,定期檢查餐飲機構的衛生條件,維護學校周邊良好的飲食環境。

  (3)教育宣傳相關知識,建議多開設有關飲食營養衛生方面的公共選修課,指導並幫助大學生建立自我保健意識。

  2、大學生自身方面

  (1)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有研究發現,良好的飲食習慣有:站着喫飯利吸收;飯前喝湯助消化;偏愛冷食延壽命;鹼性體質喫苦食;晨起喝水一身輕。

  (2)膳食搭配要合理。粗細糧相配、主副食相配、幹稀相配、顏色相配(食物一般分爲5種顏色:白、紅、綠、黑和黃色)、營養素相配、酸鹼相配、生熱相配、皮肉相配、性味相配(食物分四性五味。四性是指寒、熱、溫、涼;五味是指辛、甘、酸、苦、鹹)。並懂得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取長補短,達到較好的比例,從而提高蛋白質利用率。

  (3)健康飲食的觀念培養。 喫飽並不代表喫得合理健康,每人每日的攝取量只需滿足人體的必需量,並不要求達到十足的飽腹感。

營養膳食報告 篇3

  月子期是女性在生產完畢後最重要的一箇身體恢復期,在月子裏的膳食營養顯得特別重要。在這個時期,她們應該喫些什麼呢。

  1、多喫豆製品、多喝奶:以保證鈣的攝入量。

  2、多喝湯,以保證泌乳。如豬蹄湯、鯽魚湯、排骨湯、烏雞湯。

  3、主食量要增加:

  4、多喫蔬菜和水果:

  我國傳統坐月子以肉、蛋爲主,不讓喫蔬菜尤其是水果。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應改正。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還可以防止產婦便祕。

  1、鹹淡適宜:一般認爲,月子裏的’飲食要清淡,不放鹽或少放鹽,此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從科學的角度上講,產婦的月子餐應該鹹淡適宜,應少加一些調味品及食鹽,這樣除了可以促進產婦的食慾,對產婦的身體恢復也是有益的。

  2、葷素搭配:從營養的角度來看,不同的食物所含營養成分的種類和數量都是不同的,人體需要的營養又是多方面的,爲了避免偏食,要注意葷素搭配。

  3、月子裏一般的習慣是以攝入雞、魚、蛋、肉爲主,如果葷食過量,不利於胃腸蠕動,會影響消化,降低食慾。素食裏含有大量纖維素,能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消化,防止便祕。因此葷素搭配既能保證營養的均衡攝取,又可以預防疾病的發3、少食多餐:由於產婦剛生完寶寶,胃腸功能減弱,蠕動減慢,如果一次進食過多會增加胃腸負擔,從而減弱胃腸道功能。產婦月子裏每天餐次應在5—6次爲宜。

  4、幹稀搭配:食物中的湯汁既有營養,又可以增加食慾,而單純飲水會沖淡胃液,降低食慾。除喝湯外還可以飲用果汁、牛奶等。因此一般來說,月子裏要多喝營養豐富的下奶湯和其它營養飲料,每餐食物應做到幹稀搭配。

  懷胎十月,加之分娩消耗體力及身體失血,產婦在月子裏一定要很好的調理身體,這樣才能儘快康復,並有充足的奶水喂寶貝。

營養膳食報告 篇4

  一、調查目的

  通過24h回顧法對膳食攝入量進行評估,從而瞭解在一定時期內個人膳食攝入狀況以及膳食結構、飲食習慣,藉此來評定正常營養需要得到滿足的程度,並制定出適合自己的營養膳食,調整自己的膳食結構。

  二、調查方法

  採用24h回顧法,記錄自己一天攝入的各種食物的種類和數量。按《食物成分表》計算出自己一天中各種營養素和能量的平均攝入值。

  三、調查內容

  1、調查一天的飲食並記錄營養素攝入量

  2、與膳食營養參考攝入量做對比並做出評價

  3、根據調查結果,優化自己的膳食營養結構

  四、調查對象

  姓名:

  性別:女

  年齡:23

  身高:165cm

  體重:52kg

  五、調查結果

  蛋白質功能比=蛋白質攝入量×4/總能量攝入量×100%=24.9%

  ②碳水化合物功能比=碳水化合物攝入量×4/總能量攝入量×100%=23.1%

  ③脂肪功能比=脂肪攝入量×9/總能量攝入量×100% =52%

  根據dris推薦的膳食能量來源比例,來自蛋白質的能量應占10%~15%,來自脂肪的能量佔20%~30%,來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比例佔55%~65%

  六、結論與建議

  綜合這次的營養調查,可以發現自己三大宏量膳食營養素中蛋白質攝入量過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基本符合要求,應該少喫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缺少粗糧的攝入,其他營養素中磷、鈣基本符合標準,但鐵的攝入量相對偏低,以後多喫含鐵量較高的食物,如菠菜、木耳、動物內臟等。維生素c的含量極低,建議加大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

營養膳食報告 篇5

  20xx年5月29日,中華幼兒文化藝術促進會和《母子健康》雜誌攜手美國專業膳食營養補充劑品牌自然之寶,在中國幼兒活動中心科學宮報告廳聯合發佈《20xx年度中國幼兒營養健康調查報告》(簡稱“報告”)。中國少年幼兒文化藝術促進會會長範崇嬿、《母子健康》雜誌執行出版人劉玉潔、諾天源(中國)貿易有限公司市場副總裁葉創偉聯袂出席大會並致辭,北京電臺知名母嬰節目《寶貝計劃》主持人滕兵主持了本次盛會。

  《中國幼兒膳食營養健康調查報告》發佈

  據北京營養師俱樂部祕書長王旭峯介紹,該報告針對入托前(2~3歲)、學齡前(4~5歲)和小學(6~12歲)三個階段少年幼兒的營養與健康狀況進行分析,從全國20餘個省、市、自治區,共抽取3,000餘名合格樣本,調查內容涵蓋各年齡階段幼兒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和保健習慣。

  調查結果顯示,“免疫力差,容易生病;食慾不振,挑食偏食;補鈣問題,以及身高體重不達標”是2~3歲的家長主要關心的健康問題。25%-30%4~5歲的幼兒不能保證“每天都喫早餐”。6~12歲的幼兒和少年,睡眠情況需要引起關注。除此之外,孩子挑食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且多數家長對營養品持客觀開放的態度,營養品的安全性,是他們關注的首要要素。

  全球膳食補充劑公司NBTY在華子公司——諾天源(中國)貿易有限公司作爲此次活動的贊助商,同時也作爲幼兒營養品的企業代表,出席大會並致辭。公司市場副總裁葉創偉先生直言“最近這些年關於食品安全的問題頻發爆出,如果營養食品類的企業不嚴把質量關,我想不論是對於成人,還是幼兒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葉總說,關注中國幼兒營養健康,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中國幼兒營養問題由來已久,我們必須予以更多關注並且積極行動起來。在幼兒營養健康方面,科研機構、教育機構、公益組織、媒體、企業各司其職,切實履行自己的責任。唯如此,方能給中國幼兒創造一箇安全、健康、科學的飲食環境和條件,才能提高幼兒健康水平。

  據瞭解,20xx年10月,諾天源(中國)在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的指導下,成立“自然之寶·關愛幼兒基金”,以切實推進我國幼兒的營養健康事業發展。同年啓動向西部與革命老區等貧困地區的’學齡前幼兒捐贈“幼兒多維軟糖”的愛心活動,截止20xx年3月,完成向11個市、縣近千所幼兒園的捐贈。

  調查報告發布之後,北京新世紀幼兒醫院資深健康管理顧問李璞隨即發表了“幼兒膳食營養均衡”的主題演講,隨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學生營養室副研究員張倩就“中國少兒營養健康現狀的分析、看法與建議”進行深入探討。

  中國少年幼兒促進會會長範崇嬿指出,中國是一箇人口衆多的民族,地區和地域之間的生活條件和飲食習慣區別很大。針對上述差異實施的中國少年幼兒營養情況調查報告,將爲科學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學校和家長妥善制定幼兒膳食營養計劃提供參考依據。

  “幼兒營養健康水平的提高,需要政府及社會各界共同合作展開營養科普宣傳,建立知識推廣平臺;定期展開幼兒營養調查並不斷改調查及分析方法,以獲得更準確的信息;幫助家長及相關人士能更好的指導幼兒從小養成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爲科學膳食及營養補充提供科學、客觀的依據;需要完善行業監管機制,爲幼兒提供安全的食品環境。”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