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文明家庭事蹟材料範文(通用3篇)
先進文明家庭事蹟材料範文 篇1
一、愛崗敬業,做好本職工作
xx1995年從部隊轉業來工作。幾年來,不論是做工作還是行政祕書工作或者升任辦公室副主任,在工作中總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幹一行、愛一行。從事法警工作時,他是全隊警風、警容、警紀的楷模,不僅自己時時以高度的責任感做好押解、值庭等工作,並且將在武警部隊時掌握的射擊、擒拿格鬥、駕駛等各類嫺熟技。
能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大家,使全隊法警的業務技能有了較大的提高;從事行政祕書工作後,他負責全院水、電、管道及其它設施的維修,從部隊管理上百人的幹部到從事這些後勤服務工作,許多人替他抱屈,但他卻不計個人得失,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院裏哪裏設施出了問題,他就馬上出現在哪裏,快速高效的修好整好。一次春節期間院辦公樓水管凍爆,他半夜接到電話後立即趕到院內,在零下十度的冰水裏忙了三個多小時將總水錶修好,全身都溼透了,混身麻木,回家後半天才把鞋子脫掉。他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高度負責的工作責任心得到了全院同志的好評,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20xx年通過競爭上崗被推選到辦公室副主任的領導崗位上。到短短几年,他三次受到區委嘉獎,一次被評爲全區優秀黨員,並榮立三等功一次。作爲妻子的在工作中也不示弱,她是某辦事處某居委會的一名街道幹部,有人以爲居委會的工作婆婆媽媽,做好做好無所謂,她可是認爲社區是社會的重要細胞,社區文明就體現着社會文明。所以她認認真真地做自己的每項工作,無論是分管衛生工作還是分管計劃生育工作,她都做得紮紮實實。因爲她出色的工作,她光榮入黨,電視臺還爲她做過採訪報道呢。
二、夫妻互尊、互敬、互愛、和睦平等
xx辦公室工作任務重、在院時間多,照顧家庭的精力相對較少。總是理解、支持,從無怨言。她十分尊重丈夫,認爲丈夫的工作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是爲神聖公正的審判事業做保障,堅決支持丈夫的工作實際上就是支持黨和國家的法制建設。一天半夜,同住的母親心臟病突發,此時因公出差,她自己將老人送進醫院,一忙就是半個月,這期間五歲的女兒又患重感冒,她堅持着醫院、家庭、單位三處奔忙,而對出差在外的丈夫,她每次電話都說家中一切都好,讓他安心工作。她的賢惠和支持,也得到了深情的回報。只要他有空在家,總是修修補補,承擔起丈夫在家應承擔的職責。對於孝敬老人、教育孩子,他與妻子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愛互商互諒,成爲人人羨慕的模範夫妻。
三、率先垂範,做女兒的楷模
爲了使女兒能夠更加健康的成長,夫婦一方面潔身自愛,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範,爲女兒做出榜樣。
1、生活儉樸。與妻子物質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擺闊氣,從不浪費,提倡節約,精打細算,用之有度。他們還經常教育女兒一菜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在她們的教育下,她的女兒衣着樸實大方,從不大手大腳亂花錢,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2、嚴於律己。爲了以言行影響女兒,爲女兒創造良好的成長氛圍,夫妻倆在家討論家務事,總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規爲標準,努力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不行”。他們從不玩牌賭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違法亂紀的事情。
3、敬老尊長。自結婚起,岳父母就同一家人共同生活。對兩位老人他們十分尊敬和孝順。不僅在生活上予以照顧,家中大小事也徵詢他們意見,使他們覺得受尊重,在家裏有地位,因而心情開朗。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下,她們的女兒禮貌懂事、健康活潑,小小的年紀就非常爲大人着想。三口人同住十幾年來,從未紅過臉,從未發生過爭執,在新春巷八號這個居民樓裏,他們一家年年都被評爲”五好家庭”。
先進文明家庭事蹟材料範文 篇2
丈夫,妻子,兒子他們組成了一箇團結和睦,遵紀守法,崇尚科學,樂於助人,深受鄰里和社會好評的文明家庭。
一、愛黨愛國,遵紀守法
走進他們家裏,最引人注目是一面高高懸掛的國旗和中國地圖。夫妻兩人從小都是好學生,好孩子。工作後能夠積極參加各種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學習各種法律法規,從不參與違法亂紀的活動。結婚後,更是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和思想水平。並從政治的高度去指導工作、生活和家庭的營造。在這種影響下,兒子小小的心裏,深深的紮下了愛國愛黨的感情。在20__北京奧運會來臨的時候,要求購買了國旗掛在家裏,每當中華健兒奪得金牌,一家人面對着國旗一起高唱國歌!激動在淚光中閃爍,愛國愛黨的赤子之情得到昇華。
正是有了這樣崇高的思想,家庭裏的每個成員都有着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覺抵制邪教、傳銷等不良思想的侵蝕,倡導體育鍛煉、讀書、書法等健康的娛樂活動。組織學生、同事和社區居民開展跳鍋莊、打籃球等活動,受到大家歡迎。
二、愛崗敬業、積極奉獻
夫妻兩人在學校都是教學骨幹,是學校的中堅力量。他們在做好知識傳授的同時更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做到關心學生的生活,關注他們的健康成長,努力尋找出因人而宜的靈活的教育方式。在近十五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本着”一切爲學生着想,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指導思想,全心全意爲學生服務,腳踏實地,從點滴做起,形成了各自的教學風格。本篇文章來自。努力樹立”良師益友”型的師生關係,大膽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更是加班加點,輔導學生。
他們關心熱愛學生,從不放棄一箇學生,爲了使每個學生都能各盡其才,實現自己的理想。李發貴從思想工作入手,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展開教育,用賞識的目光去看待學生,用鼓勵的眼神給學生以自信,用親切的語言肯定學生的進步。班裏有許多農村孩子,家庭經濟困難,她就經常接濟他們。給他們買學習用品、買練習冊,把自己孩子穿的衣服拿給他們穿,叫他們到自己家中喫飯。體諒到家長的難處,積極組織給學生照相。班裏有許多孩子愛讀書而沒書讀,他們就把家中的書拿到班裏讓學生看。
在出色的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關心幫助同事和學生。他自己出資購買了理髮用具,利用休息時間免費給學生理髮。利用自己的特長,把健康的生活方式教給他們。領着他們唱歌、打籃球、踢足球、遠足,並盡一切可能提供場地器材。對農村的孩子傾注更多的愛心,教育他們雖然生活艱苦,身處偏遠,但一定要志存高遠、胸懷世界,希望每一箇學生都有長遠的發展。
多年的努力,他們多次獲得各級表彰獎勵。剛剛過去的200x年教師節,妻子又被評爲優秀教師。
三、家庭和睦、鄰里團結
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這個家庭的良好的家風。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愛。晚輩對長輩尊敬、孝順,長輩對晚輩愛護關心。婆媳之間、姑嫂之間關係十分親近,是一箇名符其實的和睦的家庭。
這種良好的家庭關係,來自於他們真誠的付出。199x年,在妻子的堅定支持下,小姑子落榜以後得以復讀。當第二年,兩個小姑子同時考上大學時,家中無力全部負擔,夫妻倆又主動承擔其中一箇的全部費用,直到畢業。並幫助兩個人找到工作。對此,家中老人逢人必誇,有個好兒子,更有個好媳婦。
他們對對方的兄弟姐妹有難必幫,從不求回報。在對待鄰里關係上,全家人能夠善待左鄰右舍,幫助他們排擾解難。鄰里關係親如弟兄,情同手足。
四、尊老愛幼、勤儉持家
在處理親戚朋友的關係中,他們做到以禮相待、以誠相待。對雙方父母,都孝敬有加,非常關心他們的生活。每週打一次電話,噓寒問暖,聊天解悶。節假休息時必去探望、陪伴老人。臨走時備好常用藥品,生活必需品。尤其關心雙方老人的身心健康。勸他們樂觀生活,平和去對待家庭瑣事。經常帶老人們去檢查身體。
在外面,也能做到尊老愛幼。公交車上,經常給老人或病人讓座;街上或公園內幫助需要幫助的孩子,並經常教育子女,要尊重老人,禮讓他人。
夫妻兩人思想開明,對不文明的陋習非常反感,遇到婚嫁喪事能做到移風易俗,從不鋪張浪費。同時,有着勤儉持家的’優良傳統,提倡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一家人不亂花錢,不浪費資源。潛移默化中,兒子提出了洗漱用水再次利用等一些節約資源的好方法。
五、實行計劃生育,並努力把孩子培養成好學生,好孩子,好公民。長大以後能成爲祖國的棟樑之材。
走進家裏,見到的最多的是各種各類的書籍,充滿了濃厚的學習氣氛。夫妻兩人從小家境貧寒,雖然成績優異但沒能上大學。工作以後積極參加自學考試。妻子取得了大專文憑。取得了本科文憑。200x年,又考取了青海師範大學音樂系,以優異成績畢業並取得了學士學位。
在夫妻兩人的傾心教育下,兒子也熱愛學習,全面發展。學習成績優秀,多次評爲三好學生。從小樹立了遠大的理想,並積極爲之奮鬥。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鼓勵長大後爲國家的建設發展做出貢獻。教育他愛國愛家,尊老愛幼,樂觀生活。培養他喫苦耐勞、寬容忍讓,爲別人着想的品質。相信將來必定成爲有用之才。
相信在這個家庭的帶動下,會有更多的家庭成爲和諧文明的家庭,爲和諧、和諧中國的建設起到積極的作用。
先進文明家庭事蹟材料範文 篇3
周家庭,浙江省義烏市新光南路三號,家庭成員40多人。
1985年,虞雲新、周曉光夫婦定居義烏從事飾品等小商品經營。因爲爲人誠信敦厚,經營創新圖變,生意日漸興隆。其間,父母、姐妹、兄弟等家人不斷溶入其中,事業規模不斷擴大。這個四代同堂及諸多姓氏小家庭組成的特殊大家庭,同鍋喫飯、同心創業、休慼與共,形成了一箇源於傳統而又區別於傳統的新型家族體系,他們的良好家風主要體現在:勤儉持家。
年少時的虞雲新、周曉光初嚐盡了生活的艱辛,也磨鍊出喫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性格。如今,隨着創業的成功,財富的集聚,他們依然保持了農家節儉的生活作風,不奢侈、不浪費,始終保持簡樸的生活方式。這種克勤克儉的烙印,也深深地烙在第二代孩子們的身上。
週一家人秉承“與人爲善,喫虧是福”的處事理念,凡事都用積極的、正面的態度去判斷去思維,使他們常常受益。他們秉承誠信立身和寬厚包容的做人做事風格,對周圍的人,寬厚待之、雅量容之。知恩圖報。事業成功之後,他們不忘追根溯源,要求家裏每個人都要平和謙遜,學會感恩。企業發展之後,一家人不忘回報社會,累計捐助慈善和公益事業總額達到5000多萬元。
周家庭曾榮獲全國最美家庭榮譽稱號。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