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通用3篇)
讀書心得 篇1
暑假裏,我讀了《廣東第二課堂》裏的一篇文章,叫《母親的姿勢》。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有一戶人和兩個僱工住在一套用木板隔成的兩層商鋪,有一天晚上,母親半夜起來時突然聞到一陣濃濃的煙味,便意識到家裏着火了,等丈夫起來時,樓下已一片火海了。全家兩個女兒和3個兒子以及兩個僱工都被困在火海中,孩子們醒後,如受驚的兔子,聚在母親身邊,幸好閣樓上有個天窗,砸開它就可以逃生了。父親帶着兩個僱工砸開天窗,並第一個搶先逃了出去,父親出去後只顧叫人救火。大火離母親他們越來越近,五個孩子中最高的只有1.54米而圍牆卻有兩米高,沒有一箇能單獨攀上去,幸好還有一箇僱工留了下來,他一手攀上房頂橫樑,另一隻手伸向母親和孩子,母親用手給孩子們做“椅子”,讓孩子們上去,最後,只剩下母親和大女兒了,大女兒哭着叫媽媽離開,但母親卻不肯,她拼了最後一口氣將大女兒託上去,但母親轉眼間被大火吞沒了。等消防人員到後。20分鐘將大火撲滅,人們進去尋找那位母親,看到了極爲悲壯的一幕:母親雙手向上高高舉起,跪在地上,保持着託舉的姿勢……
多麼偉大的母親啊!寧可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救活孩子們,這就是世上最偉大的母愛啊!
讀到這裏,我激動萬分,令我想到了我的母親,媽媽平時無微不至地照顧我,爲我想得多,爲自己想得少,看着媽媽臉上日益增多的皺紋,我心裏真酸,現在我不能在物質上報答媽媽,唯以好好學習,爭取好成績來報答我的好媽媽。
讀書心得 篇2
我讀了《未來的學校》這篇科學幻想文章,感到很好,很新鮮。
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的母校十年以後的樣子。學校變得很有趣,有新、大、奇三個特點。新是教學大樓全是用塑料建造的。大是操場很大很大、奇是操場全部都在樓頂上。四周都是柳樹和花叢。萬紫千紅,美麗極了。人工湖裏有金魚在遊玩,青蛙在嬉戲。好一派美麗的景色啊!。教室裏老師通過電視給學生講課,而且,每個學生面前都有一臺電子計算機。
讀完文章,我好像也看到我的母校—-東風小學未來的樣子,那個 時代的小學生該多麼幸福啊!不過根據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又幻想增加電子圍牆,它會發射一種電磁波,阻擋人們翻越,可以保證學校的安全。我還幻想學校設立步行電梯,可以把你帶到學校的任何地方。還有一點建議,就是老師光通過電視教學效果不會太好,缺少老師和學生互動環節。怎麼改進呢?就是在每個同學的電子計算機上加裝一臺視頻器,老師能隨時隨地看到學生的一舉一動,而且,如果有分違犯紀律的現象,視頻器會立刻發出警報。
我們的未來是多麼令人嚮往啊!
篇八:暑假讀書心得
讀了《背起病母上大學》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捧着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我被母子間那份深深的情誼所吸引,所感動。
母親在六年前患上尿毒症,爲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父親不堪忍受,離家出走。幸福美滿的家庭頃刻間剩下母子二人相依爲命。當年九月,兒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大學。十九歲的兒子背起母親一起上大學,並向母親說:“等我畢業了,我把我的腎割給您,您含辛茹苦地把我養大,我自然要力所能及地回報。”
讀到這裏,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我佩服劉霆,佩服他對病母的深情。考上大學後,爲了更好地照顧母親,他毅然選擇了將母親背向學校裏,帶着母親上大學,並且對母親和大家承諾:畢業以後將腎割給含辛茹苦地供養他的母親。
我佩服,佩服他堅強的毅力。面對這重重的困難,父親選擇逃避,拋下母子二人不管。而兒子卻堅強地挺了下來,照顧着喪失勞動能力的母親,爲他敷藥、打針……
我佩服,佩服他堅定的信念。生活上的困難威脅着母子。如此貧窮的家庭怎能供一箇大學生。如果是其他人,早已放棄了學業。可是卻沒有,沒有因爲困難而放棄學業和理想。
想想,比比我自己,我慚愧得很。我雖然沒有那樣悲慘的命運和生活環境,但卻從來不知道珍惜,只知道在父母的翅膀下生活。今天我明白了,這是一種依賴行爲,是沒有堅強意志的表現。
讀了《背起病母上大學》,我被母子之間的親情所折服。我要以爲榜樣,頑強地學習,照顧好父母,不讓父母受到任何的傷害。
讀書心得 篇3
參加工作後,來到會盟鎮的這所學校,初來乍到,有太多太多的業務還不熟悉,我也懵懵懂懂中瞭解到,讀是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鼓勵學生們多讀書,讀好書,勤於記讀書筆記,注重表達和交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加閱讀量,讓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從小培養濃厚的閱讀興趣、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基本的閱讀能力,全面面高小學生的文化素養。是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多提倡學生多讀書是培養學生學習的好習慣。
一、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導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首先來自於教師課堂教學,閱讀方法也來自於教師在課堂中的方法指導。我們要求教師在課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詞句,抓住重點或優美詞句、精彩片斷多讀,並指導培養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已有知識,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隨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的讀書方法,讀起書來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們在閱讀指導時,就着重引導學生:學會選擇,以好書爲師友;學會思考,讀而不思則惘;學會吸收,不動筆墨不讀書,養成隨時提筆在手,及時地畫一畫(畫精彩處)、摘一摘(摘精美句)、寫一寫(批註、評點或讀後感)的好習慣;,讓學生掌握課外閱讀的一些常用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方法有精讀、略讀、速讀等閱讀的書籍不同,閱讀的方法不一樣;閱讀的目的不同,閱讀的方法也不同。因此,應注重教會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性質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在專設的閱讀課上既要指導閱讀方法有要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做到每週至少輔導兩次,每次不少於20分鐘。
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校領導非常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課外閱讀的`巨大動力。生動的語言向學生簡介要讀的文章內容,以激發其閱讀興趣;用故事中精彩、緊張、感人的情節創設懸念,讓學生產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學校領導非常重視閱讀,根據具體的年級,學生具體的年齡特徵徵訂了不同版本的課外讀物,豐富了學校的閱讀資源,給學生提供了優越的讀書條件。另外,還開展了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朗誦比賽,評選“讀書大王”,評選“讀書小博士”,進行閱讀評價等活動。
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既求讀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穫明顯,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與讚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開展一些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誦比賽、講故事、猜謎語、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我在班裏開展了一次“讀一本好書”講故事比賽,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所以大力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能極大地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信心和熱情。另外,還激發學生做手抄報、寫讀書體會,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的習慣。
三、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這樣你纔可能事半功倍。讀書亦是如此。然而,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閱讀時往往帶有盲目性、隨意性,這樣就不能提高閱讀的質量。因此,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也很重要。對此我也採用了不同的措施:
指導學生有計劃地合理地進行課外閱讀
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古人云:“世間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確實在社會上處處有語文,人人時時學語文、用語文。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感受中國語言文字的美,讓學生接觸了各種類型的文章,在老師的引領下,文字帶他們進行了時空的穿梭,領略了各種風情,遨遊了藝術殿堂,
在平時的課外閱讀教學安排時,還可以結合一些特殊的課文,特殊的節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紀念日等,有計劃地開展系列活動,請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相關資料,並根據資料,配合班級或者自己進行各種形式地處理與表達。幫助學生廣開信息渠道,大量儲存了各種信息單元,使學生初步具備集中與擴散相結合的信息處理能力。
指導學生從課外讀物中吸取營養,學會積累
語文學習的基本途徑是積累與訓練。常言道:“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的道理就是如此。
學習的過程是逐漸積累的過程。”因此,我們創造一切條件,幫助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激發其讀書興趣,積累儘可能多的典範性的語言材料,積澱儘可能多的語感經驗,不斷豐富學生的“心理詞典”。
四、老師積極參與閱讀,創設良好的讀書氛圍
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老師也不能無所事事,這時,老師可以起一箇領頭雁的作用,帶領學生一起讀書,給孩子創造一箇安靜、和諧有老師參與的讀書氛圍,這樣助於孩子提高自身的自覺性,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老師的影響。另外,學校的領導與積極參與其中,孩子閱讀課上,全體教師也進行閱讀,並且寫出自己的讀書體會,給學生樹立了一箇良好的榜樣。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