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通用3篇)

醫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 篇1

  學 院: 班 級:

  姓 名: 學 號:

  見習醫院:藍山縣中心醫院

  見習時間:

  一、見習目的

  接觸實際,瞭解社會,增強喫苦耐勞的勞動觀點和爲醫療事業奉獻的精神,培養高度的責任感,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學習專業知識和護理知識,鞏固所學理論,獲取本專業以及相關專業的實際知識,培養初步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能;增加對中醫專業就業前景的認識。 具體要求如下:

  (1) 培養醫務工作的基本能力。瞭解並熟悉醫務人員的日常工作和工作流程、 制度,學會進行工作。

  (2) 理論聯繫實際,學會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參與到具 體的醫療工作中。

  (3) 培養喫苦耐勞和奉獻自我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責任感。形成熱愛專業、熱愛 勞動、關愛病人的良好品德。

  (4) 爲日後就業打下堅實基礎。找出自身狀況與社會實際需要的差距,並在以 後的學習期間及時補充相關知識,爲求職與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識、能力準備。

  二、見習時間

  20xx年8月13日~20xx年8月27日

  三、見習醫院

  藍山縣中心醫院是由藍山縣人民醫院和藍山縣中醫醫院組建而成;是政府非營利性二級綜合醫院,醫院分設南院(原縣人民醫院)、北院(縣中醫醫院)兩址。現有在職員工630餘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8名、中級專業技術人員256名,設十七個臨牀科室、360張病牀,擁有核磁共振、螺旋CT、CR、三維彩色B超、電子胃鏡、電子腸鏡、電子腹腔鏡、全自動生化儀等一系列國內外高、精、尖醫療設備。

  四、見習過程

  20xx年暑假,我大學生活的第一個暑假,在經過一箇月的暑假工生活後,爲提前適應醫院生活並鞏固與學習專業知識,我決定去醫院進行見習。8月13日,經親戚介紹我來到了藍山縣中心醫院中醫內科、腫瘤科,跟隨副主任醫師薛忠輝薛醫師學習(薛忠輝 內科醫師,畢業於南華大學臨牀系,91年開始從事內科臨牀工作。先後派往湖南省肝病醫院和省腫瘤醫院進修學習,系省抗癌協會會員,擅長於腫瘤、肝病等內科疾病的中西結合診治。),我十分佩服薛醫師,稱他爲師傅,見習期間,他從沒有因爲我的緊張和手忙腳亂而責怪我,而是耐心地向我講解臨牀知識與經驗,不僅如此,還不停鼓勵我,誇獎我,讓我不要灰心害怕。這讓我快樂而充足地度過了這半個月的見習歷程。

  每天早上8點,醫生和護士們都會來到醫生辦公室,開始一天的交班會議,我也被要求參加交班,大家神情肅穆,雙手背後,先由一名值班護士開始彙報從昨日到今天早上,新收進的病人與住院病人的身體狀況,特別是危重病人,她語言流利,聲音洪亮,我想只有這樣才能讓今天當班的醫生和護士正確瞭解病人的最新身體情況。接下來又由一名值班醫生進行彙報,彙報完之後交班結束。

  之後,師傅就會帶我去查房,他每天都會詳細的詢問病人的最新狀況,並會不厭其煩的向我介紹每位病人的病情,治療方案,解釋其中的原因,有時還會讓我親自感受一下病人的體徵。由於我們科室收治的病人大部分都是癌症病人,我們還要用代號交流,以免病人擔心病情。查房時,我都帶一本筆記本,將病人最新情況與師傅開的藥記下。然後回到辦公室,師傅就教我開各種檢查單,他特別強調,對於新收治的病人,我們不能急着確診,定治療方案,而應先完善相關檢查,否則,容易出現醫療事故。

  在第一週的見習中,我很快的熟悉了我們科室的工作流程,和病房裏收治病人的工作流程,熟悉和瞭解了病房收治病人的過程,練習書寫病歷,跟隨師傅查房,熟悉了醫院的工作環境和方式,適應新環境。第一週的見習更多的是看和觀察,學習師傅在處理和診治病人的時候的方法和技巧,學習如何和病人交談,跟隨師傅觀察本科室的病人特點。

  第二週,從熟悉工作到開始工作,我開始單獨的收集病史,書寫病歷,爲病人開檢查單,以及病歷裏相關的資料,當然,這一切都是在師傅的指導與監督下進行,最後還需要他的檢查與簽名,從這我也看出了醫院制度的嚴謹。因爲作爲見習生的我是沒有獨立行醫的權利的。在這一週,師傅還教了我一些簡單的、臨牀上常見的診斷與處理,比如血常規數據的處理,各項腫瘤標記物的意義。

醫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 篇2

  通過兩年的大學學習,瞭解了許多的醫學知識,迫切需要進行鞏固和實踐,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來到了縣人民醫院,在這裏進行了社會實踐,學到了許多的知識,對所學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也對以後所從事的工作有了更加的認識。

  社會是一箇大課堂,又是人生的大舞臺,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大學生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學生積極投身國家建設,向羣衆學習,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培養了我們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認識自我,有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認識社會,體會社會,增進個人社會責任感。

  醫學是個神聖的學科,也是個偉大的學科,需要從業人員有很好的基本技能和專業的知識,也需要從業人員有很好的溝通能力,社會實踐期間,對醫患關係等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對國家的政策有了一點了解。

  有這樣一句話:“小病拖、大病扛、病危等着見閻王”。我從小生活在農村,我算是親眼目睹了這種現象,更是見識到了貧困所給人們帶來的嚴峻的生存現狀,同時我已深切地感受到那種缺醫少藥是什麼樣的尷尬現狀,以前很多村民有了小病就隨便開點兒藥來喫,管用就喫,不管用就扛過來甚至不理了。現有的醫療保險制度也就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加的人數多了,報銷的比率高了,手續簡單了,看的起病的人多了。不過,作爲一名醫學院校的學生、一名在高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醫學生,偶爾看到這樣的情形,有些患者的費用不夠而病人又迫切需要救治,醫務人員不與理睬,耳旁那一聲聲哀怨的聲音那麼刺耳,眼中那一幅幅蒼桑的面孔依然鮮活,心中那一縷縷扶貧的熱情更加深切……我感慨萬千。

  一箇平凡的醫學生,到底能做些什麼?知識就是力量,這是我們腦海裏定性的東西了,醫學是個知識的海洋,活到老學到老,但在這有限的幾年中,我們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學好專業知識。當然我們所面對的是鮮活的事實,事實上許多東西和我們書本上學得有許許多多的不同,特別是面對病人時其疾病並非書上所說的那麼典型,醫學更是一門實踐科學,他不僅要學好書本上的知識,更要注重每一次實踐,同時還要積極爲自己創造實踐學習的機會。記得有這樣一句話“人生不可虛度,悲嘆在與沒有貢獻;貧困不是羞恥,失於未得到條件;疾病纏身出於無奈,世人仁愛之心卻都能帶來溫暖”。對於現在醫療的現狀,就像歌裏唱的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的確,面對現狀,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投入到祖國的建設中去,我相信經過幾年或者幾十年他總會得到改善。

  患關係是醫務人員與病人在醫療過程中產生的特定醫治關係,是醫療人際關係中的關鍵。著名醫史學家西格里斯曾經說過:“每一箇醫學行動始終涉及兩類兩事人:醫師和病員,或者更廣泛地說,醫學團體的社會,醫學無非是這兩羣人之間多方面的關係”。這段話精闢地闡明瞭整個醫學最本質的東西是醫師與病員的關係。現代醫學的高度發展更加擴充了這一概念,“醫”已由單純醫學團體擴展爲參與醫療活動的醫院全體職工;“患”也由單純求醫者擴展爲與相關的每一種社會關係。在學校的學習中,我們不僅要學足專業知識,也要學會如何處理醫患關係,處理好了醫患關係,患者才能得到應有的治療。

  轉眼之間,我已經正式告別了這一學期的學生生涯,迎來了我大學的第一個假期,驀然回首,不能不感慨光陰似箭般穿梭中的那些無奈,爲了不留遺憾,爲了使這個漫長的假期過得更加充實,我將爲我的這個假期做一箇詳細的規劃,提早進入社會,開闊視眼,增長見識。

  假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手段,有助於我們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同時,實踐也可以讓我們學習知識,也是鍛鍊才幹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因此,我一定會倍加珍惜這次的實踐機會。

  這次實踐我去了派派樂打工,“凡事想時容易,做時難”本以爲這裏比其它餐館乾淨點,打工也可以輕鬆點,不就是給顧客點一下餐,收拾一下桌子嗎?這些平時在家也做過,心裏還存在僥倖的心理,可是讓我麼想到的是剛去的第一天下午就犯錯了,在給顧客點餐時出了差錯,剛好被領班發現,被罵是不能避免的。因此,我心中也是有許多委屈,可事實擺在我的面前,在工作中他們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當時領班嚴肅的表情嚇的我說不出話來,我心想萬事開頭難,早接下來的工作中我一定會更加認真。

  派派樂裏非常忙,每天得等到所有的顧客走完我們纔可以下班,所以每天回家也已經很晚了,在加上累,於是我有了辭職的想法,可是又想如果就這樣就半途而廢,什麼也學不到,我又覺得很慚愧。而且自己需要學的的還很多,所以我一定要堅持下去。正是有了這份堅持我後面的工作也順利了很多,失誤也減少了。

  通過這次實踐讓我認識到凡事一定要堅持,面對社會上形形人,也要學會怎麼面對,同時,我也學會了要以禮貌溫和的態度與人交流,用心去對待身邊的人。我相信,這次經歷會成爲我人生中的美好回憶,它也會時刻的鼓勵我不斷前進,在人生的旅途中越走越長。

醫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 篇3

  生命的意義是由自己定義的,爲了給自己醫學知識充電,而實踐的過程是所有課本不能給予的,短暫的寒假便來到瀋陽市奉天醫院進行實習。

  對於我這個只有半年學醫經歷的來說,應該從醫院中最基礎的護理工作開始。來到醫院,我對一切都感到新鮮和畏懼。鏡中的我,穿着乾淨的白大褂,戴着潔白的帽子和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堅定與自信猶然而生!時至今天,實踐結束了,原本迷茫與無知,現如今滿載而歸。

  臨牀的實踐是對理論學習階段的鞏固與加強,也是對護理技能操作的培養和鍛鍊,同時也是我們就業崗前的最佳訓練。儘管這段時間很短,但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倍感珍惜這段時間,珍惜每一天的鍛鍊和自我提高的機會,珍惜與老師們這段難得的師徒之情。

  實踐之前,是科教科老師按照我們的需要和上崗要求安排統一培訓,包括:

  一、瞭解醫院概況簡介。

  二、瞭解學生管理的有關規定。

  三、知道治安管理的一般常識。

  四、懂得醫德醫風教育。

  五、明白醫療文書的書寫。

  六、掌握有關護理知識。

  七、理解院內感染。

  八、瞭解手術室的有關知識。

  其間科教科的老師還穿插地組織我們到各病房看病歷、觀看關於醫療糾紛的專家講座及急救處理方面的錄像,讓我們對實際的臨牀工作有了初步瞭解,爲正式上崗工作打下了基礎。

  儘管我是一名未來的麻醉師,可是剛剛進入醫院的我由於對醫學知識的匱乏,瞭解較少,所以老師要求我從基層的護理作起,培養我對醫學的責任和義務,增長我對醫生這個職業的瞭解與熱愛.我欣然接受了老師的建議,開始了我工作的第一課.

  剛進入病房,總有一種茫然的感覺,對於護理的工作處於比較陌生的狀態,也對於自己在這樣的新環境中能夠做的事還是沒有一種成型的概念。慶幸的`是,我們有老師爲我們介紹病房結構,介紹工作,帶教老師們的豐富經驗,讓我們可以較快地適應醫院的護理工作。能夠儘快地適應醫院環境,爲在醫院實踐打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應該算的上是實習階段的第一個收穫:學會適應,學會在新的環境中成長和生存。

  看起來很簡單的護理工作,讓我開始有些手忙腳亂。原本的自信蕩然無存。我開始虛心向護士學習,緊緊地跟着護士,寸步不離,年輕的護士耐心地給我講解着關於護理的知識。慢慢地,我穿梭在各個病房,瞭解了她們的護理術語和一些日常工作。我協助護士接診病員,做好四測(測血壓、測體溫、測脈搏、測體重),熟練地掌握了血壓及體溫的測量方法,瞭解到測血壓前被測者應充分休息,勿吸菸喝酒喝咖啡,不可憋尿。被測者應採取坐位或臥位,氣囊應縛在上臂中1/3,不可過鬆,也勿過緊,否則血壓值會降低。注氣速度要慢,水銀柱在聽診聲音消失後再升高20mmHg即可。放氣速度以每一心跳下降2mmHg爲宜.聽診器應放在肘動脈處,再放氣後出現第一音時爲收縮壓(高壓),繼續放氣至聲音消失(或變調)時爲舒張壓(低壓)。再逐漸接觸配液環節,在嚴格堅持”三查七對”(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後查;七對:對牀號、對姓名、對藥名、對濃度、對劑量、對方法、對時間)的原則下,併爲病員配液。

  此外我還學會了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肌肉注射選擇的部位是”臀大肌外1/4處”, 繃緊皮膚,針梗與皮膚成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針梗的1/2~2/3)注射時用力不能過大,以免注射液向注射點內的四周迅速擴散.同時將無菌幹棉籤置於進針點上方,在快速拔出針頭的同時將棉籤壓下。靜脈注射,進針後見回血即鬆開止血帶,緩慢注入藥液。在注射過程中,要試抽回血,以檢查針頭是否仍在靜脈內。要注意注射藥液速度應按藥性分別處理。而且需長期反覆作靜脈注射的患者,應注意保護靜脈,不要總在一處 靜脈注射方法是:病人垂腕,由於重力血管容易充盈,只要左手稍用力握住病人手掌下二分之一的五指關節,既可以順着血管走行方向繃緊皮膚,血管這樣顯得更直,更明顯,充盈度更好,穿刺成功率增高。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