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實訓報告範文(精選3篇)
審計實訓報告範文 篇1
我的三個月實習是在稅務師事務所進行的,從年月日到年月日。公司規模不大,總共十幾個人,全職的有4個註冊會計師,4個註冊稅務師,底下有10來個科員,科員一般都在做代理記賬和代理報稅。所長原來是在財政局上班的,後出來自己創業,創辦了這家公司。公司主要業務有稅務籌劃,代理記賬,代理報稅等。部門有審計部,財務部(代理記賬),稅務部(代理報稅)。我去分配到審計部,跟着一箇註冊會計師做審計。
剛去所裏,所長給我們進行培訓,講稅收政策,以及審計底稿如何做,代理記賬如何做等。
三個月的實習期間我獲取了不少新知識也鞏固了許多老知識,並通過親身實踐體驗,進一步提高了我的業務水平,尤其是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這個月主要的工作是出去審計,所以對審計程序比較清楚,也對其瞭解的比較透徹,故現對所有審計程序總結如下:
一、審計準備階段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爲了進一步規範財務審計程序,加強審計管理,提高審計質量,須按照審計程序,在審計前制定詳實的審計計劃。
1、安排審計任務、選派審計人員、組成項目審計小組、確定項目負責人;
每有客戶要求審計,所長級領導人物就會根據註冊會計師們的時間安排情況,選中一箇註冊會計師來負責,同時給安排幾個審計助理,在所裏一般爲兩個實習生,組成審計小組。
2、審計前,提前和被審計單位溝通交流,提出審計時須準備的資料;
我們出去審計通常被稱爲“下戶”,每次下戶前一天,會打電話和單位聯繫,先尋問一下單位的會計記賬情況,讓他們準備好第二天需要的資料,準備好我們審計的場所,一般是會議室。
3、由被審計單位事先提供有關資料;
審計資料一般包括營業執照、稅務證、驗資報告、上年度審計報告、企業所得稅申報表草稿,企業總賬,明賬,資產負債表,原始憑證上,記賬憑證等,
4、制定審計工作方案;
負責審計的註冊會計師具體安排各個小組成員的審計任務,所裏一般是兩個實習生負責資產負債表,主任會計師負責利潤表的審計。
二、審計實施階段
1、召開審計準備會議,明確審計意圖;
審計當天,在審計之前負責某公司的審計小組成員會開個會,使各成員都明白審計目的,和審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2、檢查評價討論-公司內部控制制度;
通過在公司審計,發現公司中存在的問題,小組成員討論-公司的內部控制問題,進而在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給予更多的關注。
3、查閱有關文件及會計資料,審查會計憑證、帳簿、報表及其所反映的經濟活動情況,被審計單位應當配合審計機關的工作,並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對應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上發生的各科目,逐項進行審計。對有問題的科目,可查閱公司明細賬,原始憑證,並要求公司提供有關證明文件等。
4、按規定做好審計記錄,編寫審計工作底稿,對需進一步覈查的問題應及時調查、取證。
審計底稿要按照所得稅審計底稿要求的格式和內容來編寫,保證審計底稿的完整,清晰。證據必須充分。
三、審計報告階段
1、分析、整理、複覈審計工作底稿;
所裏的客戶一般都是賬比較簡單的,所以一天都能夠審完。回到所裏再分析、整理工作底稿。
2、撰寫審計報告初稿,並提交討論審覈後定稿;
通過審計底稿,寫審計報告初稿。並且經過三級複覈。
3、審計報告初稿送被審計單位徵求意見,被審計單位有異議的即時告訴審計單位;
所裏初稿定了時,要就初稿內容徵求被審單位意見,如果被審單位有意見時,雙方即時協調。
4、審計小組對被審計單位返回的意見應進一步複覈查清,經討論後並修改審計報告;審計小組綜合被審單位意見,對審計底稿進行再一次審查。
5、按照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出具審計報告,同時報所領導審批,並送達被審計單位。
在按照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下,雙方就審計初稿達成一致意見時,則可以報所領導審批,並送達被審單位。
6、對審計結果的落實情況進行回訪、後續審計。
7、在審計項目終結後,歸納整理好有關項目的檔案資料,移交檔案室統一歸檔管理。
審計結束,則所有資料歸檔案室統一管理。
三個月的實習時間過去了,幾乎天天出去審計,面對如此種種形形色色的大中小企業,看到不同行業不同的賬,不同公司不同的問題,不同問題不同的解決方法,天天接受新鮮事物,給我一箇剛出校門的學生增了很多壓力。涉獵知識的廣泛性和複雜性,諸多的會計政策和稅種優惠政策,對我的工作也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同時人與人之之間如何溝通,如何表達自己的思想並傳遞出準確而有效的信息,都是我以後應當多加學習的。
審計實訓報告範文 篇2
一、實習的意義
社會實踐課程實習是大學本科教育中的一箇極其重要的環節,特別對於我們會計專業學生而言更是如此,它是對我們學生的專業知識進行綜合培養和檢閱的教學形式,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也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爲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夠將書本所學專業知識與實際經濟業務處理相結合,學會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這也正應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我們只有把從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的實務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好知識。
會計作爲一門應用性的學科、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是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經濟管理離不開會計,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就顯得越重要。做好會計工作不僅要學好書本里的各種會計知識,而且也要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習,讓理論和實踐有機務實的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成爲一名高質量的會計專業人才。隨着會計制度的日臻完善,社會對會計人員的高度重視和嚴格要求,我們作爲未來社會的會計專業人員,爲了順應社會的要求,加強社會競爭力,也應該嚴於自身的素質,培養較強的會計工作的操作能力。
二、實習內容
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我在江蘇正中會計師事務所實習,主要從事審計助理工作。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審計工作實務,也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實踐,因此我帶着極大地熱情和積極認真的態度。
首先,我認真學習了審計的流程,對審計流程有了大致的瞭解,然後在項目負責人的指導下下充分瞭解了企業的情況,制定了具體詳細的審計目標,最後我們進入企業收集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完成了審計底稿的整理工作。通過具體工作的完成,我收穫很多實際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識;通過與項目組成員之間的交流,我瞭解了審計工作的技巧;通過師傅的指點,我掌握了很多實際工作的核心。因此,也對這份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也有了繼續學習的目標。
通過實習,我認識到首先得先瞭解被審計單位,基本瞭解其基本業務,這樣纔不會在審計工作過程中鬍子眉毛一起抓,沒有重點。另外審計還要注意細節,在審計工作的自我學習中,經常以爲把所有表和表頭都填完了,最後卻總是需要到處補缺補漏的,所以審計不能在細節之處馬虎。我還深刻地認識到審計需要一箇目標指引,我們必須明確審計的最終目的是對報表項目審計,而不只是單純的會計科目。最後讓我體會到的,也是作爲一名合格的審計人員需要經常用到的一項重要的方面,就是各個項目的審計工作是有聯繫的,這種勾稽關係在審計中是至關重要的。
三、實習總結
實習讓我爲將來進入職場的轉變做了準備。大學就是一箇象牙塔,學校與職場、學習與工作、學生與員工之間存在着巨大的差異。我們進入社會,需要進行角色的轉換,在角色的轉化過程中,我們的觀點、行爲方式、心理等方面也都要做適當的調整。社會閱歷和工作經
驗是職業場中的決定因素,但這些因素是校園裏學不到的,只有參加像實習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才能縮短畢業後適應社會的時間,在社會實踐中日積月累,把體驗融入自己的知識,通過實踐的檢驗,有了實習的經驗,以後畢業工作時就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新的環境,完成角色的轉換。
實習使我對這個職業與行業有更深入的瞭解,也幫助瞭解目標工作內容,學習工作及企業標準。通過這次近一箇月的實習的切身體驗,我發現自己對於審計工作的興趣濃厚,需要學習的東西還非常多,堅定了自己以後從事工作的信心。通過實習,我對於工作的內容也有了比較深刻的瞭解,知道了審計工作的主要內容和審計工作的具體流程和標準。雖然實習並不能體驗審計所有部分的工作,但是我知道了審計的核心工作,瞭解了審計的精髓,也知道了審計需要掌握的知識,積累了工作經驗,增加了社會閱歷。
實習是個人綜合能力的檢驗,也拓展了自己的綜合素質,讓自己更適應工作的要求。要想做好審計工作,除了會計、審計、稅法等知識功底深厚之外,還需要一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以及應變能力等等,還需要對一些常用的軟件熟練操作,對鍛鍊自己的能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作爲一名審計人員還需要保持謹慎的態度和嚴謹的作風,同時還需要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這都是需要在實際工作中才能體現出來的,不僅僅是書本上所教導的那樣,要真正做到也是不容易的。另外,審計工作是一項需要堅韌毅力的工作,審計工作量比較大,要求也比較高,這也磨練了自己的意志。這些能力、素質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是自己努力提高的目標。
通過實習,也讓我知道了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讓我深深體會到了積累知識以及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的重要性,還讓我找到了自身與職業之間的差距。通過實習,讓我提前瞭解社會、認知自我、準確定位。審計工作是對與企業會計工作的檢驗,因此需要紮實的會計基本功和經濟法律等方面的綜合知識,這也體現了平時積累這方面知識的重要性。因此,我也在實習結束時制定了詳細可行的補短計劃,並確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不斷髮展提高自己。
此次實習也增強了我畢業就業的信心和勇氣,幫助我樹立了市場意識和擇業觀,端正了我的就業態度,認識到社會中的優勝劣汰,也培養了我的競爭意識。總結這次實習的綜合表現,我認爲自己作爲一名審計人員是可以勝任的。由此看來,我們在大學裏還是學到了不少東西,只是感覺用不到,也不夠系統化,特別是跟實際脫節。所以,我們有就業危機感是應該的,但不能過於自卑和擔憂,否則會妨礙自己的學習。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更多地吸取知識,實現知識的系統化,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努力將知識與實際工作相融合。
此次實習雖已結束,時間也不長,但卻有重大的意義。它不僅充實和完善了我的知識結構,培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的能力,鍛鍊適應能力和社交能力,積累了社會閱歷和工作經驗,走出成功就業的第一步,而且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使我看到了自己的長處,並鍛鍊了我各方面的能力。這對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通過我的實習經歷,我深深地認識到,我們所有大學生在實習期間到應該做到:認真專注,勤奮好學,踏實肯幹,善於思考,能夠舉一反三。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虛心向富有經驗的前輩請教;對於別人提出的工作建議,要虛心聽取;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能夠加時加班保質保量完成完成任務。另外,我們還需要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知識靈活應用到具體的工作中去。同時,嚴格遵守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與同事和睦相處也是必須要做到的。實習的成效的大小最終還是靠各人自身努力的程度,專心投入實習,抱着虔誠的學習態度和高度的熱情投入,定能有所收穫。
審計實訓報告範文 篇3
初試身手
我是隨州人,對自己的家鄉自然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情感。因此,我把這次暑假實踐活動的地點定在我們“編鐘之鄉”——隨州。
地點確定以後,經營哪些商品?在哪裏進貨?怎樣投資?這些,成了擺在我面前的一道道難題。
經商畢竟不像上學那樣按部就班,有章可循。她需要你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去發現商機,去開拓市場。盲目投資,只會導致自己多走彎路。最後,經反覆比較,我選擇了賣飾品。因爲,“大路”的飾品成本不高,即使虧了,也不至於讓自己傾家蕩產,一無所有;其次,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人的生活觀念已不再停留在溫飽問題上,他們開始追求物質上的享受。特別是年輕女性,更加追求外表的時尚,飾品理所當然成了她們必不可少的選擇;再說,飾品體積很小,擺出來容易,收起來也不難。堅定信念以後,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父親。
我拿着父親“投資”的1000元錢來到漢正街。走進曲折迴環的街道,看到琳琅滿目的飾品,我一時花了眼,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我定了定神,告誡自己:一定要選最漂亮、最獨特、最流行的東西,否則就失去了競爭的優勢。我頂着烈日,不停地穿梭於各個店鋪之間,對不同的商品、不同的價格進行比較、砍價,挑選出性價比相對較高的商品。奔波了一天,終於把貨準備好了。雖然我已經筋疲力盡,但看着手裏的“戰利品”,還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回到隨州,我趕緊對商品進行定價。如果價格定高了,銷售肯定有點問題,定低了又怕賺不到錢。正在我左右爲難時,媽媽給我出了個主意,她讓我先去各個飾品店“偵察”一下,看看別人商品的價格是多少,然後再根據自己的商品進行調整。這個主意不錯,我把價格很快就定下來了。晚上,我提着自己的商品,帶着無限的憧憬,來到了位於解放路擺夜市的地方。
第一天的“戰績”不錯,我淨賺了一百多塊。收攤後,我一路飛奔回家,迫不及待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父母。
父母對我的這次經商經歷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自我思考
我們原來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大多是爲別人打工,不愁買不愁賣,過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某些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很“喫虧”:薪資沒有正規職員多,待遇沒有正規職員好。其實,仔細回顧一下,我們除了身體受點苦受點累之外,替別人想過什麼沒有?比如:商家的某些商品爲什麼銷的好?某些商品爲什麼無人問津?原因在哪裏?有無改進的辦法?等等。總的來說,不是我們不負責任,只是我們把眼光放在自己利益的一方。
經過這次“練攤”,我體會到了經商者的酸甜苦辣。具體說來,我們有些時候只看到了成功者頭上的榮耀與光環,而忽視了他們在經營過程中的徘徊與探索。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大凡成功的經商者,他們除了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精力以外,還要時刻觀察周圍事物的變化,謀求發展商機。稍有不慎,或走向勝利,或走向失敗。箇中三味,若非親歷者,恐很難體會。
我們是在校大學生,無論論年齡還是論資歷,終究處於彷徨、摸索階段。人人都希望自己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讓自己有一箇美好而燦爛的未來。只是天公不作美,有時事與願違,我們付出了卻得不到回報,我們努力了卻一事無成。
經過多次實踐,我覺得有兩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與探討:
面對失敗,我們能不能獨闢蹊徑,另謀出路?
面對成功,我們能不能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
未來隨想
我學的是會計與審計專業。也許,我畢業以後,不一定從事這方面的工作;經過社會實踐,也許,我會成爲一箇成功的商人!
感謝你關注更多的社會實踐報告!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