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環保的社會調查報告範文(精選3篇)

關於環保的社會調查報告範文 篇1

  人們多有這樣的經歷:一大盒禮品,拆開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買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貨員會用一箇小塑料袋包裝;去快餐店喫快餐,服務員會遞給你一份用塑料盒裝的飯菜;去農貿市場,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類、米麪無一不用塑料袋裝給你,甚至買一頭蒜,也會用一隻小塑料袋裝起來。塑料製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許多方便,而且價錢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過,它在爲人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場“白色災難”。

  我們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研究,查閱各種資料,並進行分析總結。

  一、什麼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污染。

  二、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儘管在創建省級文明衛生城鎮的口號下,我們的縣城變得整潔得多,但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製品現象相當普遍。

  三、“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二)潛在危害:

  1、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後,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佔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層變薄。

  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們瞭解到:隨着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爲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每當大風颳起時,空中就瀰漫着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飛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因此,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爲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衛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箇人造成的,一旦電池中的水銀混入到地下水,則可能通過農作物或飲用水進入到人體,損傷人的腎臟。更危險的是,水銀在水中,由於微生物的作用,無機水銀轉變成甲基水銀的積累,並通過食物鏈不斷富集,使得受水銀污染的水中魚體內的甲基水銀比水中高上萬倍。一旦人使用這種魚過多,甲基水銀便進入人的體內。又由於甲基水銀容易被吸收,不易降解和排泄,容易在大腦中積累,從而使人的神經系統受到嚴重的破壞,重者發瘋至死。所以說,電池中的貢的污染不能低估。有關方面的資料表明,一枚指甲大小的廢紐扣電池,能污染60萬升的水;一節1號電池爛在地裏,可使一平方米的土地草木不升。不僅如此,廢電池中的鎘和鉛也同樣帶來了不少的危害。其中的鉛化合物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進入到人體,會導致人貧血,患腎炎,嚴重的則會破壞神經系統,影響人的智力。而鎘對於植物的生長髮育有害,也是對人有害的元素。它可通過食物、水、空氣經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積累在人的腎臟和骨骼之中,會導致貧血,代謝不正常,患高血壓、腎臟功能失調等疾病,嚴重的會引起一種令人可怕的“疼痛病”,這種疾病會使人的骨頭變得脆弱,最終會斷裂。其他的如鋅、銅、錳等金屬若在體內大量富集,也會使人免疫力下降。

  以上這些都是很讓人感到觸目驚心的,它也是在告訴我們,扔廢舊電池看似一件很小的事情,其實它的危害卻是相當的大。爲了我們自身的安全,也爲了環境的美好,我們要慎重對待,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有時刻保護環境的意識。

  四、實踐總結:

  經過以上的調查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們的環保意識還有待於提高。保護環境不僅僅只是人民羣衆對環保的意識欠缺,它的另一箇關鍵還在於政府在全民中的整體教育。加強人民羣衆的環保意識,提高人民羣衆的環保意識和素質,樹立環保的風氣,關鍵是要提高全民素質,對全體人民羣衆加強環保教育,大力宣傳環境污染的危害性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環保的意識政府也應該加大宣傳的力度,加強垃圾的管理和回收。有大多數的人都知道亂丟廢舊電池和亂扔垃圾對環境有極大的危害,但有的人苦於找不到可回收電池的場所和不能正確認識垃圾的回收與不可回收,還有些人只是爲了自己一時的方便,就只將廢舊電池和垃圾都扔進普通的垃圾箱中,這其間當地的政府則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政府應該積極的去應對,正確處理好這些問題,爲人民羣衆能保護環境而打好基礎,使保護環境成爲每個人民羣衆的自覺行動,從而真正的對環境改善起到推動的作用。優化環境是我們所有人的職責,有了美好的生活環境,我們才能夠活得更加健康!

關於環保的社會調查報告範文 篇2

  一、課題提出:

  這也許是一箇老掉牙的課題,可是這也是一箇與時俱進的課題。曾經美好的情況已不復存在,曾經的查詢後果也已不符和目前居民的主意,何況當前區的確面對着情況質量遍及下降的問題。這不得不讓我們沉思:居民的情況認識究竟若何,照樣“大家自掃門前雪,休管別人瓦上霜”的舊思想佔優勢嗎?因而,作爲地輿查詢組組員的我們針對區的河道污染、生涯垃圾等的處置做了一次具體的查詢與剖析。

  二、研討內容:

  1、調查一帶的情況質量,垃圾筒及潔淨工人的情況;

  2、依據存在的問題,列表查詢(附後)

  三、研討的目標意義:

  1、敲醒情況認識正處於“模糊”形態的居民,然後進步他們的警惕性:

  2、讓居民調查有關單元的工作狀況,然後更好的共同好縣政府工作,還也讓單元人員把握居民的`觀點意見,進一步改良工作準則、辦法;對進步區的情況質量和居民本質有必然的協助。

  四、研討進程:

  (一)查詢步調:

  1、走訪鄰近街道並取景攝影

  2、設計問卷,發放填寫

  3、拜訪環保局本能機能部分

  4、剖析並總結查詢後果

  (二)查詢辦法與查詢對象:

  1、查詢辦法

  設計問卷(共15題)發放204張並悉數回收

  詳細辦法:在區踩點永中、狀元、永昌、瑤溪五個街道的局部居民採用現場答題的方法進行問卷查詢。問卷由查詢對象當面填寫並回收。

  2、查詢對象

  我們查詢的對象爲局部居民的沿街的經商者,別的還有學生、農民、工人、大夫等。

  (三)問卷查詢及剖析:

  我們的查詢內容首要有居民對四周情況的稱心水平,對當時情況問題的一些觀點,日常生涯垃圾的處置辦法,對縣政府環保部分的工作建議等等。

  本次我們查詢的居民爲204人,從被查詢者的立場來看大局部居民照樣對環保問題感興致的,並且在查詢進程中也本着認真、擔任的立場填寫了問卷。但仍有少局部人對環保問題抱着無所謂的立場,對當時的情況情況視若無睹,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從問卷的查詢後果來看,有49%的人對亂扔垃圾的行爲感應憤慨,並且69.6%人對本人亂扔垃圾感應羞愧,如斯看來,情況問題曾經日益喚起了廣闊居民的注重。

  現現在的白色污染已成爲主要的污染源。爲什麼白色污染如斯嚴厲呢?從查詢後果中不可貴出謎底。問卷上有這麼一道問題:你上街買菜能否會帶上籃子?有86.8%的人答覆沒有,且直接運用塑料袋。而運用一次性用品的人也佔很大一局部比例。針對這一景象,有人就提出應該在菜市場口擺放籃子,以減輕白色污染。

  關於生涯污染的處置辦法,有80.6%的人透露表現會將垃圾丟於垃圾箱,這是一箇令人欣喜的後果。但是在令一箇問題的答覆上又不由惹起我們的考慮,箇中有54.9%的居民反映在四周找不到垃圾筒;他們提出要添加沿街垃圾筒的數量。據我們構成員的走訪查詢,的確發現這一問題,如永興的下洋街,衙城街,永昌的紀興路等均無垃圾筒,而有些所謂的垃圾筒也早曾經改頭換面。所以,我們感覺環保部分應該多深化調查羣衆的生涯,對居民提出的好建議要採用並付諸舉動。

  潔淨工是我們城市的美容師,僅區人數就有1000多人,良多人對潔淨工都抱感激的立場,但也有大約折半的人對縣政府的環保工作不太稱心,以爲太甚於方式化。

  問卷的最終一道民意題“您對縣政府、環保本能機能部分往後的環保工作有何意見和建議。”良多人都建議縣政府增強宣傳力度,將標語落到實處!

  然則把情況污染的緣由全都歸罪於縣政府也是不合理的,由於縣政府究竟只是一箇以行政爲本能機能的機關單元,居民的實踐舉動纔是主題,進步居民本身的本質和環保認識才是處理情況問題的關鍵。比方問及對自家門口的河流被污染後的反映,固然有38.2%的居民透露表現會盲目監視,組織鄰近居民進行維護,但持“與我無關、喜歡理不睬”的立場竟佔19%,據前述狀況來看進一步進步居民的情況維護認識火燒眉毛。

  總體的居民查詢後果顯示,區居民已初步構成環保認識。但這只是片面的結論。爲更好的對此次課題進行深化調查,我們小構成員一同走訪了情況衛生局,與那邊的擔任人婁長貴婁主任交流了近一箇小時。

  工夫:20xx/5/7PM3:4:00~4:40

  地址:區環衛局3樓

  對象:主任

  問:您以爲區哪局部的情況較好?

  答:就當前是狀元鎮搞的較好,永強及其他地域照樣較差。

  問:區的居民環保認識又若何?

  答:照樣比擬差的。但已有所提高。

  問:談談你對某些當地綠化帶被拆用於道路建立的觀點?

  答:拆失落的綠化帶是爲了拓寬道路,並且我們縣政府倡導綠化建立,他不單單指公共場合的綠化,更在於家家戶戶都能在本人寓居的四周情況都能搞綠化,如許纔到達他的真正目標—美化情況。

  問:針對當前的犯警廠商違法排污卻沒有遭到有關部分的避免的景象,很多的居民以爲縣政府及有關部分的工作只是拿徵稅人的錢做外表時間,比方河流污染,你能談談本人的觀念。

  答;這首要於我們當前的經濟發展有關。我們把中間放在經濟建立上,而當前區的工場尚未到達小污染甚至無污染的程度,可我們又無法完全的扼殺。這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是不成防止的,我們只能恰當地予以整治。至於河流工人天天的河流清算,絕對不是外表時間,而長短常有需要的,區天天的垃圾量良多,若這項工程不施行,那樣會更髒更亂。所以我但願大家尤其是河流四周居民可以瞭解而且支撐這項工作。

  問:關於小攤小販,靈活三輪車,爲何沒有部分進行徹底的整治?

  答:關於這方面觸及的部分太多,大家懂得分工又不明晰,致使於這項工作不克不及認真、完滿的完成,這是我們工作的一大掉誤。

  問:當前的垃圾處置的辦法是什麼?

  答:首要是燃燒和填埋。而我們比擬贊成的是填埋,就是將垃圾堆於一處,再蓋上七層土,種上樹木。這種辦法相關於燃燒更環保。

  問:區的潔淨工有幾多,他們的待遇又若何?

  答:大約1000多人,我們正起勁進步他們的待遇,但基於各種緣由,能做到的只是對他們精神上的支撐。但是,近幾年也有些日子,帶他們出去旅行,但是數目有限。

  依據該部分的反映,區局部居民對情況維護認識是欠缺的,人們大都只是大家自掃門前雪,對公共場合的情況保潔認識不強。正由於沒有很好的注重,致使生涯情況遭到污染。整個除狀元還算不錯,大局部地域不容樂觀,因爲目前正處於經濟建立頂峯期,對往後的環保問題思索欠佳,情況污染水平還在進一步加深。縣政府本身也正在加大各方面治理力度,比方佈置潔淨工天天分工夫段對各大街幹道進行打掃,整潔,並將垃圾運到指定地址處置;派出技能人員進行大氣污染的管治;河流上漂浮的生涯垃圾也常常僱人打撈以避免更嚴厲的污染;合時地作宣傳工作。如斯看來縣政府部分明顯曾經在採納必然的辦法了。但也有不足之處,對靈活車及汽車圍氣排放的治理有點愛莫能助。還有就是爲擴建道路而被拆失落的綠化帶沒有實時重建。對此,擔任人的答覆是他們要搞的是大綠化,是人均綠化帶的比分,並非我們平常看到的小綠化場地。

  五、總結:

  經由此次的查詢,結合多方面的調查和剖析,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文明水平與情況認識分明地呈正比關係,文明水平越高,情況認識越多,情況認識越強。居民情況認識比鄉村強;青少年情況認識比成年人強。多年來在學校開展的各類情況教育活動,有用地進步了中小學生的情況認識,青少年環保常識來自於學校教室,他們在對環保的注重水平、天然觀和參加環保活動等方面都分明高於成人;大衆的情況認識呈“依靠縣政府型”,大衆關於本身及其他社會組織應該做的和可以做的環保工作不足明晰的看法,可見,“誰污染,誰管治”的環保責恣意識需求進一步增強;對大衆情況認識影響最大的要素是宣佈道育活動和新聞媒體傳達,大局部人首要是從電視、播送中取得環保信息的。情況宣佈道育要在大衆中的認同水平在查詢中獲得多方面的展現。看來要想進步居民的情況認識需增強宣佈道育工作;而我們區居民的情況認識正在逐漸增強,然則面臨將來任務重,別的就是居民和縣政府沒有很好的協作,居民對縣政府所做的工作沒有賜與必然的存眷,致使錯誤的以爲縣政府不斷沒有進行治理;而縣政府固然埋怨居民情況認識差,也相同有不周之處。所以我們但願兩者可以相反相成,通力合作,爲往後改善情況污染問題盡一份力!

關於環保的社會調查報告範文 篇3

  爲了深入瞭解我們周圍的環境問題,爲我們周邊的改善環境進一份義務,我們班開展了一次羣衆的環保活動,活動主要在大羅山進行。通過這次活動現將調查報道如下:

  一、調查人員:

  潘

  二、調查的時間和對象

  20xx年6月6日星期六上午,陽光明媚,天氣炎熱。我們班(會計1班)羣衆對大羅山的環境進行了一次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增長了不少見識,同時也發現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調查的過程及發現

  這次環保調查以清理大羅山上的垃圾爲主要方式。在調查的過程中,我收穫了許多,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

  由於人們環保意識薄弱,隨地亂扔垃圾,所以在上山的途中各種生活垃圾隨處可見。在溪水邊,在草堆裏,你能夠看見被丟棄的快餐盒、塑料袋、酒瓶、泡沫……甚至是一些家禽家畜的`屍體漂浮在水面上,這些都給原先美麗整潔的風景添上了不完美的瑕疵。人們在清潔了自身的同時,卻把污垢留給了溪流,留給了大山,這是多麼不道德啊!我們彷彿聽見了它在悲哀地哭泣。

  四、存在的問題及推薦:

  (一)、調查過程中,我們看到溪流中和山路旁的垃圾是治理的最大的問題,這些垃圾主要包括一次性用品、塑料袋等不可溶解物。所以我們期望有關部門加強這方面的管理。

  (二)、人民的環保意識不強。有關部門能夠通過分發傳單到農戶、牆報宣傳、環保知識講座等方法來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教育大家不要隨地亂扔垃圾,只有這樣,我們的環境才能喚回原先的生機,我們的家園纔會更加美麗。

  (三)帶動人民一起來加入環保的隊伍,我相信只要有關部門能夠以身作則,人民羣衆必須會爲他們的家園盡一份力量。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箇人造成的,保護環境也就應是全社會的行爲。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五、自身感悟

  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職責和義務。我們就應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如果全地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箇完美的世界。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

  爲此,推薦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一水多用、節約用水。

  2、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

  3、儘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用心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4、儘量少用一次性用品。

  5、多學習和宣傳有關環保的法律,用心向環保部門舉報破壞環境的行爲。

  6、增強環保意識,愛護大自然,瞭解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和大自然交朋友。

  我們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家園會變得越來越完美。

  我們相信,只要大家以身作則,都來爭做環保小公民,就必須能使我們所生存的環境更加美麗。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