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規模績效自評報告範文(精選3篇)

新增規模績效自評報告範文 篇1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職能與機構設置;

  負責全縣林業和草原及其生態保護修復的監督管理。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全縣林業和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和造林綠化工作。負責森林、草原、溼地資源的監督管理。負責野生陸生動植物資源監督管理。負責監督管理各類自然保護地。負責落實綜合防災減災規劃相關要求。制定全縣林業發展政策。

  林業局單位爲正科級全額撥款行政(或事業)單位,內設辦公室、人事等7個職能股室,林業產業發展中心等2箇中心,湖南中方舞水國家溼地公園等2個公園,下設康龍自然保護區、林業綜合執法大隊、山林糾紛調處中心3個二級單位。

  (二)人員情況;

  覈定編制140人,其中:行政編制50人,事業編制89人,工勤編1人。實有在職人數145人,離退休人員91。

  (三)部門年度總體工作任務和重點工作任務;

  年度總體任務:加強林業建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綠色中方。

  重點工作任務:1、聘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293名;

  2、對全縣的59.4330萬畝生態公益林(中央級生態公益林54.76萬畝,省級4.673萬畝)進行日常管護,提高林農收入。

  3、完成27.73萬畝集體及個人天保林資金473.28萬元發放。

  4、完成迎豐公園二期植物博物園中方園29.83畝園區建設。

  5、完成中方縣《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和《森林認證》文本編制工作,通過國家森林城市評審工作。

  6、完成20__年義務植樹基地建設新造林80畝,綠化成活率達85%。

  7、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溼地公園200萬元)建設項目。

  8、對中方縣境內的古樹名木進行掛牌保護,對遺漏的古樹名木進行補充調查。

  9、完成中央財政油茶低產林改造項目計劃10000畝,涉及7個鄉(鎮)23個村161個小班,其中撫育改造6000畝,品種改造4000畝,主要分佈瀘陽、花橋、中方、桐木等鄉鎮。

  (四)部門年度整體收支情況,包括當年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專項資金管理情況、“三公”經費支出情況以及政府採購情況等。

  20__年部門預算包括局本級預算和所屬單位預算在內的彙總情況。收入既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又包括專項收入、罰沒收入等收入;支出包括保障局機關及局屬事業單位基本運行的經費,也包括對個人家庭的補助等經費。

  1、預算收入:2020__年初預算數4,719.41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2,208.51萬元,上級財政補助2,510.9萬元。年初項目支出結轉結餘833.51萬元,共計5552.92萬元。調整預算數4848.9萬元(年末調整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282.15萬元),年初項目支出結轉結餘833.51萬元,共5682.41萬元。

  2、預算支出:2020__年初預算數4,719.41萬元,調整預算數4848.9萬元,年初項目支出結轉結餘833.51萬元,全年預算數5682.41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923.92萬元,項目支出3758.48萬元。

  3、專項資金管理情況:20__年專項資金3758.48萬元,其中節能環保支出216.15萬元,農林水支出3260.19萬元,抗疫特別國債安排的支出20.48萬元。我局建立嚴格的專項資金管理體系,嚴格按照專項資金支出的條件和要求對項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管理。一是組織領導到位。成立了林業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由林業局抽調精幹人員成立專門機構,負責召開有關會議,協調各方關係,強化組織保障。二是管理制度到位。根據上級資金管理辦法及相關財經法律、法規,撰寫了《中方縣林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及相關財務管理措施。對專項資金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和專賬覈算,使各項目資金真正做到專項管理,專款專用,確保資金無擠佔、挪用、串用等現象。三是資金髮放程序到位。嚴格規範專項資金的發放程序,對發放給林農個人部分和護林員的補助資金,一律通過縣財政“一卡通”方式發放,同時對各專項資金髮放情況進行公示。四是監督到位。嚴格按內容支出,賬目清楚,財政局、林業局加強專項資金的監督和審計,確保專款專用。

  4、三公經費:20__年公務接待費0.8萬元,公車運行費0萬元,公務出國費0;公務接待批次20次,公務接待人次70人,與去年相比,公務接待費減少1.58萬元。

  5、政府採購情況:20__年政府採購支出970.79萬元,其中政府採購貨物支出58.99萬元,政府採購工程支出664.8萬元,政府採購服務支出247萬元。

  6、其他:會議費支出情況:20__年決算會議費爲0.28萬元,比去年決算減少0.72萬元;培訓費支出情況:20__年決算培訓費爲0.68萬元,比去年減少了1.19萬元。

  (五)部門年度整體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包括:財政資金支出達到的效果情況、社會滿意度認可情況等。

  財政資金的投入,不僅維持了林業系統的正常運行,各項林業項目的開展,推進林業工作的重大發展,是將“綠水青山轉化爲金山銀山”的重要途徑。天保林以及生態公益林的保護,造林工程、森林撫育、油茶改造等工程的實施,加快了我縣林業發展的同時,吸納部分農村勞動力,增加了當地就業機會,有利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緩解了剩餘農村勞動力問題,是生態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作爲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護、生態旅遊、生物多樣性、維持大氣平衡以及減少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有巨大的防護作用。加強森林保護,大力推進森林管理機制創新,積極推行森林健康新理念,加大無公害防治力度,強化森防基礎能力建設,加大檢疫執法力度,對防止全球變暖、土地荒漠沙漠化以及自然災害的減少有重要的防治作用。

  通過問卷調查和走訪的形式,對滿意度指標進行了調查和分析,林農和服務對象對財政資金的使用情況基本滿意,滿意度達90%以上。

  二、部門整體評價工作開展

  (一)績效評價實施過程情況,包括評價方法、工作程序等;

  1、績效評價原則:

  1、科學規範:注重財政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有效性,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按照規範的程序,對項目績效進行客觀、公正的反映。

  2、統籌兼顧:績效評價應職責明確,各有側重,相互銜接。在單位自評的基礎上,對項目資金進行績效評價。

  3、激勵約束:績效評價結果應與預算安排、政策調整、改進管理實質性掛鉤,體現獎優罰劣和激勵相容導向。即:有效要保障、低效要壓減、無效要問責。

  4、公開透明:績效評價結果應依法依規公開,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5、績效評價工作過程。收集項目資料,全面瞭解建設項目管理制度和流程、資金使用情況、受益羣體的反饋情況,在收集和審覈項目資料的基礎上,制定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並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最後根據評價標準和資料依據,進行了分析,得出評價結論。

  (二)績效評價整體結果概況,如:得分情況(或檔次)、預算編制和執行情況、節能降耗情況、三公經費控制情況,項目支出管理規範和績效情況等。

  根據資金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績效檢查情況,財政資金整體績效分值100分,從預算編制和執行情況、節能降耗情況、三公經費控制情況,項目支出管理規範和績效情況等方面總體評價,實得92.8分,被評爲“優”等級。(附件1)

  三、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分析

  (一)黨的建設不斷深入,進一步激發了隊伍活力。一是主題教育深入開展。按照“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習教育總要求,制定了《中方縣林業局開展學習教育實施方案》,組建了專門工作班子,狠抓局領導班子和支部學習教育。高標準召開黨組中心組學習12次,幹部職工集中學習10餘次。同時堅持問題導向,篩選當前林業急需解決問題4個,形成了森林資源管理、森林防火、林業產業發展等調研報告8份,主題教育開展成效明顯。二是黨風廉政建設從嚴從實。堅持將業務工作與黨風廉政建設同部署、同安排、同考覈,做到了“兩手抓,兩手硬”。傳達學習相關文件和會議精神 11 次,召開專題研究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12次,制定了《中方縣林業局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實施方案》。嚴格執行廉政談話制度,以集體約談和領導幹部與普通職工點對點約談等形式,開展廉政談話60餘人次,層層傳導黨風廉政建設要求。同時深入開展項目等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等專項整治。全縣林業系統共發現資金管理、工作履職問題線索數7件,受理各類信訪件24起,其中1起直接查辦,立案1起。查處在資金管理方面發現問題2起,工作履職5起。共查處人數8人,其中組織處理3人,黨紀政務重處分4人, 有效落實了“兩個責任”。三是深入推進幹部隊伍建設。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縣委關於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有關規定,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堅持精準科學選人用人,20__年完成了1名局工會主席選舉配置,2名高級工程師,1名中級工程師晉升工作,進一步優化了年齡結構,調動了廣大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

  (二)造林綠化穩步推進,進一步夯實了生態本底。一是造林綠化任務全面完成。根據《懷化市林業局關於下達全市20__年營造林生產計劃的通知》(懷林造{20__}103號)文件精神。下達給中方縣20__年度營林生產任務爲5萬畝,其中:人工造林0.5萬畝(其中油茶0.4萬畝);油茶低改1.5萬畝;退化林修復0.4萬畝;封山育林0.6萬畝,森林撫育2.0萬畝。截至目前,全縣全面完成了市局下達5萬畝營林生產任務,爲計劃任務的100%,其中:人工造林面積完成5619.4畝(其中:人工造林1591.3畝,油茶新造4028.1畝),爲計劃任務的123.38%;油茶低改15000畝,爲計劃任務的100%;退化林修復4000畝,爲計劃任務的100%;封山育林6000畝,爲計劃任務的100%;森林撫育20000畝,爲計劃任務的100%。二是林業重點工程持續推進。繼續實施“森林鄉村”建設工程,並將其納入20__年政府工作報告範疇,明確具體領導和股室抓落實,定期調度;開展了“森林督察”、“林地一張圖”、“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工作;根據《湖南省省級生態廊道建設總體規劃》(20__-20__年),現已經完成縣級生態廊道3000畝調查外業工作,編制《中方縣生態廊道建設總體規劃(20__-20__年)》。完成全縣石漠化外業20453.4公頃工作,爲下一步石漠化治理打下堅實基礎。

  (三)森林城市創建全面鋪開,進一步豐富了生態建設形式。一是組織開展義務植樹活動。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爲契機,切實推進全民義務植樹工作。今年“3.12”植樹節期間,通過領導帶頭、羣衆參與各單位送樹苗在自來水廠及各鄉鎮、村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據統計,植樹節期間,全縣共計6.3萬人參加義務植樹,共植樹70萬餘株。二是狠抓創森宣傳工作。緊緊抓住創森宣傳這個“牛鼻子”,及時謀劃創森宣傳工作,制定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宣傳方案,充分利用“村村響”、公交站臺等大力宣傳森林城市創建;並利用“愛鳥周”、“植樹節”、“溼地日”等重要節點,密集宣傳全縣林業生態建設成果。在中方手機報、邊城晚報、掌心中方等新聞媒體上發佈林業信息近50餘條,在全社會營造了良好的.創森氛圍。三是認真編制森林城市總體規劃。立足中方縣情和縣域規劃,蒐集整理各方面資料,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建議,編制了《中方縣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現已提交省林業局進行評審。

  (四)資源保護不斷加強,進一步維護了生態安全。一是嚴守森林火災底線。全縣林業系統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認真履森林防滅火工作職責,按照“全力防、配合救”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強化森林防火責任擔當,努力保障全縣森林資源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建立了森林防滅火應急分隊3個,其中:縣林業局森林防滅火應急分隊人員有52人,全縣護林員防滅火應急分隊共40人(中方片區10人,瀘陽片區10人,銅灣片區10人,鐵坡片區10人),康龍自然保護區森林防滅火應急分隊人員有30人,對應急分隊人員進行了2次森林防滅火撲救培訓,共開展演練4場次,參加演練人員580餘人。全縣無重大森林火災發生和人員傷亡事故發生。二是開展松材線蟲病防控攻堅戰。認真做好松材線蟲病的普查和日常監測工作。嚴格按照《松材線蟲病普查抽樣檢測辦法》、《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方案》的要求,制定《中方縣20__松材線蟲病秋季專項普查工作方案》,根據全縣松林的分佈特點,開展秋季普查,劃定重點普查區域和重點預防區域,採用線路踏查與標準地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普查,發現可疑枯死松樹按要求取樣,進行室內分離鏡檢,做好檢測記錄,截至20__年10月30日,調查松林面積17.35萬畝,其中疫情小班18個,發生面積0.0703萬畝,枯死松樹68株,疫情發生鄉鎮1個,上傳調查數據631條,及時將普查結果上報。在全縣範圍內開展松材線蟲病疫木檢疫聯合執法,嚴把木材加工、運輸、疫木處置等關口,嚴防疫情擴散。三是築牢森林資源保護防線。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從源頭上保護森林資源。開展了森林督查、“清風行動”、“綠網行動”“洞庭清波”涉林問題整治專項行動等一系列專項整治活動,重點查處非法佔用林地、亂砍濫伐林木和違規交易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爲。截至目前,全縣共查處各類行政案件64起,其中:亂砍濫伐案件20起,共計99.455立方米;非法佔用林地案件43起,共計7.9744公頃;防火法規案件1起。挽回經濟損失13.19萬元。通過一系列的專項整治行動,有效地震懾了不法分子,營造了良好管護氛圍,實現了森林案件發案數逐年下降並維持在低發水平,維護了全縣林業生產秩序的穩定。

  (五)林業產業持續發展,進一步壯大了綠色經濟。深入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積極對接全省林業四個千億產業發展規劃,全力推進木竹、油茶、林下經濟、森林旅遊等四大百億產業發展,20__年全年林業總產值預計穩定在21.4億元以上。一是狠抓傳統產業基地建設。高標準完成用材林基地1591.3畝、木本油料林基地4028.1萬畝新造任務。同時,將油茶產業作爲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來抓,充分發揮職能部門作用,搭建銀企合作平臺,舉辦“惠農貸-油茶貸”推介會,着力緩解我縣油茶產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目前,全縣共有2家油茶企業、3專業合作社、15個種植大戶達成協議,全年貸款總額能突破1300萬元。二是突出抓好林業龍頭企業建設。堅持把爲林業企業優質服務、創造良好環境、培育壯大龍頭企業作爲作爲加快林業發展頭頂大事來抓。通過組織項目申報、教育培訓、組織參加“20__第23屆中部(湖南)地區農博會”、“20__年中國西部林業產業博覽會”等多種形式,不斷引導林業企業上檔次、上規模,目前全縣湖南省林業產業龍頭企業達2家,年產值2.4億元。三是着力培育林業新的增長點。認真研究當前林業發展新形勢,結合懷化實際,着力推進林下經濟、森林旅遊產業發展。如桐木鎮、銅鼎鎮發展林下養雞,年銷售50萬羽,年產值4000萬元;中方鎮站坪村,種植酥脆棗150畝,年產值450萬元;近些年,新建鎮依託轄區內康龍自然保護區等自然資源,大力發展森林旅遊,吸引遊客20萬餘人次,創造收入4000餘萬元。

  (六)林業助推鄉村振興卓有成效,進一步促進了興林富民。一是落實生態補償機制。全縣公益林面積59.433萬畝,補助資金995.5萬元,覆蓋2.7萬戶,人口10.8萬人,戶均年增加收入368元。落實的天然林保護管護補助面積29.58萬畝,落實管護補助資金458.49萬元,覆蓋1.3萬戶,人口5.2萬人,戶均增加收入352元。二是促進林業就業幫扶。自20__年啓動選聘貧困戶擔任生態護林員工作以來,目前每年可幫助解決貧困戶就業281戶,落實生態管護扶貧資金281萬元,戶均年創收入1萬元惠及1124人。選聘公益林護林員103人,解決就業103人,戶均年創收入0.8萬多元,惠及人口412人。三是做好幫扶鄉村振興工作。我局鄉村振興工作聯繫村爲銅灣鎮梅樹村。我局將鄉村振興工作作爲全局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幫助聯繫村制定振興規劃,積極支持幫扶村產業發展、鄉村綠化、戶容戶貌整修,基礎設施等建設。

  四、存在的問題

  存在的主要問題:預算過程績效管理制度體系不健全,需進一步完善;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貫徹不到位,需進一步加強;對自身預算績效管理不到位,需進一步落實;各業務股室填報預算數字存在不及時不準確不全面,需進一步提高業務預算水平與能力。

  原因:一是經辦人員的業務能力有待提高;二是預算執行和績效管理的監督管理不到位。

  五、整改措施或建議

  一是加強領導,精心組織,逐步推開,實現編制預算績效目標全覆蓋。二是完善相關制度,推進制度落實。三是完善技術支撐。

新增規模績效自評報告範文 篇2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保山市委統戰部、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是主管全市統一戰線工作及主管全市民族宗教工作的政府部門,其主要職責是根據《中共保山市委辦公室 保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的通知》(保辦字〔20xx〕4號)文件規定設置,因該文件涉密,故此部分內容不做公開。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統一管理部門績效目標,通過項目立項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表現情況的設立,瞭解項目資金使用情況。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市委統戰部20xx年度部門總收入1167.72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167.72萬元,佔總收入的100%。20xx年度部門總支出1167.72萬元,其中:基本支出842.43萬元,佔總支出的72.14%;項目支出357.24萬元,佔總支出27.86%。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中共保山市委統戰部嚴格執行行政單位會計制度,部機關全體幹部職工認真貫徹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省、市實施細則的規定,建立健全《中共保山市委統戰部財務管理制度》《中共保山市委統戰部國內公務接待管理實施細則》《中共保山市委統戰部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試行)》《中共保山市委統戰部公務用車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推行勤儉節約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嚴格使用財政資金。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中共保山市委統戰部通過對項目資金使用情況、管理情況、績效表現情況的自我評價,瞭解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範,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績效管理責任,完善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自評指標體系(本部分爲報告核心內容)

  詳見附件《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三)自評組織過程

  1.前期準備

  市委統戰部組織成立了由各分管領導參與的績效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績效自評工作由市委統戰部辦公室、財務室牽頭,組織涉及項目科室成員成立績效評價工作小組。績效評價工作小組在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共性指標體系框架的基礎上,結合年初預算批覆的部門整體支出、部門職責以及項目特點,補充設計個性指標,確定部門整體支出和項目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績效考評實施方案,並開展相關績效自評工作。

  2.組織實施

  由績效自評工作組根據部門實際情況,結合部門整體支出自評指標體系進行打分,得到績效自評結論,形成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績效評價工作小組按照保山市財政局整體部門支出績效評價相關要求,通過自評,市委統戰部20xx年度的預算編制全面、科學、合理,預算執行嚴格有效,預算管理規範,履職效益明顯,嚴格執行各項財經法規和會計制度,財務管理和會計基礎工作日愈規範,嚴格貫徹《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三公經費”支出控制有力,總體效果較好。自評績效爲“優”。具體各指標評價情況如下:

  (一)投入情況分析

  1.目標設定明確:部門的職責設定符合市委所賦予的職責,部門所設立的整體績效目標與部門履職、中長期規劃、 工作任務相符合,部門整體績效目標明確、清晰,細化、可衡量。

  2.預算配置科學:部門中期支出規劃、年度履職目標編制科學,年度預算與中期規劃和履職目標銜接緊密,預算編制依據充分、數據詳實、結構優化、細化可執行,基礎信息完善、數據更新及時、依據真實完整;項目預算整合歸類合理,目標明確,項目儲備充分、完整,基本支出預算保障了部門年度正常工作目標的開展;單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基本支出及時、足額。此外,整合各項工作任務,合理安排,爭取一次活動同時完成多項任務,嚴控“三公經費”支出預算的目標及措施。

  (二)過程情況分析

  1.預算執行有效:市委統戰部嚴格執行批准的預算,加快支出進度、嚴控預算調整,加強項目資金的指導、監督,嚴控結轉結餘資金的目標及措施,除跨年項目,當年預算的資金,當年按預算執行完畢;項目管理機構健全、主體責任明確、管理規範、資金開支合理、監管有力,項目實施完成後及時開展結題和驗收;嚴格執行相關財務制度。加強對“三公經費”支出成本控制、節約開支、提高績效的目標及措施。預算執行中預算完成率爲100%,支付進度率爲100%。

  2.預算管理規範:爲強化部門整體支出,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建立節約型機關,開展了大量工作,行政效能顯著。具體情況如下:

  一是在原有相對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基礎上,適時地、針對性的進行了相關制度的增補,制度的建立更爲完善。

  二是嚴格落實制度的執行,不斷強化內部管理,收到了較好的成效。在制度執行中,首先,採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強化了日常的經費管理,預算支出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日常的經費支出管理規範。通過嚴格預算執行管理,按照年度預算安排,嚴格對經費開支的事項和用途進行審覈,基本上確保了經費支出的專款專用,經費支出的總額控制在預算範圍內,有效合理利用財政資金。其次,建立了經費支出定期彙報和公示機制,經費支出的公開透明性得到提高。

  三是嚴格執行公務卡結算制度、政府採購等有關規定,政府採購目錄內的貨物與服務全部按要求實施了政府採購,確保了支出管理流程、審批手續的完整。

  四是通過學習、培訓,強化了會計覈算工作。

  3.資產管理規範:進一步完善和健全資產管理制度。資產管理部門與使用部門建立聯動機制,隨時掌握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負責監督配合使用單位做好設備的使用和維護,確保設備完好提高利用率,並定期組織設備的清點。總體分析,部門資產保存完整、配置合理,管理規範,使用和處置合規。

  (三)產出情況分析

  20xx年中共保山市委統戰部財政撥款收入年初預算數爲927.11萬元,決算數1167.72萬元,差異數爲240.11萬元,差異率25.96%。主要爲基本支出中人員工資開支增多及項目支出中項目調整、增加。20xx年財政撥款支出按支出性質和經濟分類爲:基本支出842.43萬元(其中人員經費718.54萬元,日常公用經費123.89萬元),主要是人員工資支出及日常公用經費;項目支出357.25萬元,項目支出主要爲統戰事務支出,主要用於中共保山市委統戰部統戰工作、對臺工作、政協委員協商、黨外代表人士培訓經費、黨派調研等工作支出。

  (四)效果情況分析

  20xx年,市委統戰部按照預算管理和支出績效的要求,嚴格對預算申報、預算評審、資金申請等環節工作進行審批,確保項目資金預算到位、使用到位、落實到位。同時,在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中,指定專人對項目進行監督,按時、按質、按量完成項目績效指標,確保了市委統戰部各項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中共保山市委統戰部的財政支出績效管理工作還存在績效目標申報不夠全面,績效指標量化不夠,績效評價手段和方法有待優化,績效自評組織實施還不夠規範等問題,在今後的工作中,將進一步加以改進和完善。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充分應用自評結果,針對本部門績效自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和優化本部門後續項目和以後年度預算支出的方向和結構,完善項目資金管理制度,提高項目資金使用效益。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一)加強領導、確保資金安全

  單位領導高度重視,在部門預算的申報、資金的下達、部門預算的執行及項目後期的績效評價過程中,凡屬於“三重一大”的事項均通過集體研究通過。特別是在部門預算的執行過程中,高度重視預算的執行及執行過程對資金使用的監督和指導,確保項目資金使用合理、合規。

  (二)厲行節約、嚴控行政成本

  組織全體幹部職工認真學習國家相關文件政策,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作爲機關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宣傳和學習財務知識,審覈審批程序進一步規範,使機關幹部能基本熟悉和領會各級單位、政府部門的相關文件精神,逐步形成崇尚節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機關文化。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

新增規模績效自評報告範文 篇3

  一、預算績效管理基本情況

  (一)預算績效執行情況

  20xx年,自治區財政下達我院各項預算經費 37468.91萬元,其中:年初預算安排 13622.31 萬元;執行中追加專項經費10450.08 萬元;上年結轉資金 13396.52 萬元;實際預算支出29567.97 萬元,其中:年初預算經費支出 13197.43萬元爲 20xx年初預算的 96.28%;執行中追加專項經費支出 5795.01 萬元;上年結轉資金,支出 10575.53 萬元,預算執行情況良好。在安排支出時,既保障實際工作所需,又統籌考慮財力可能,同時採取有效措施大力壓縮日常運行經費,確保重點支出。全力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法制宣傳、司改配套、全國法院藏漢雙語法官西藏培訓基地、智慧法院及維穩安全等重點工作提供財力保障,共投入14512.37 萬餘元。

  截止到20xx年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實現預算和績效一體化,着力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改變預算資金分配的固化格局,全面提升財政政策實施效果、資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務質量,形成體系完備、覆蓋全面、規範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多方參與、配置高效的預算績效管理新格局。

  (二)20xx年預算績效管理成效

  20xx年,我院進一步加強了績效管理制度建設,提升自評質量,根據相關要求,我院結合產出、效益、滿意度指標對 20xx年年初預算的 12個項目開展自評,績效評級爲優的有8項、績效評級爲良的有4項,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自評報告,強化評價結果應用,對發現的問題現場反饋並要求改進,加強評價結果與項目資金安排的銜接;同時抓好績效目標編制,及時完成 20xx 年度預算績效目標申報表的填報工作,在財政廳 20xx 年度年初預算績效考覈工作中取得了好成績。

  20xx 年,我院重點實施了業務(辦案)、司法體制機制配套改革、駐院外內設機構預算經費、審判業務用房專網運行維護等項目。爲全區法院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更好履行審判職能,提升司法效能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預算績效管理主要做法

  按照中央關於績效管理的決策部署及自治區財政廳工作要求,我院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管理格局和鏈條、硬化預算績效管理約束等方式,全力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初步建立了全面預算績效制度管理體系。

  (一)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的組織領導

  成立預算績效管理領導小組。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發〔20xx〕34 號)要求,爲全面加強我院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我院成立了由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爲組長,黨組成員、副院長爲副組長,其他部門負責人爲成員的預算績效管理領導小組,負責我院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公開相關事項的研究和決策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財務負責人擔任辦公室主任,其他財務人員作爲辦公室成員,辦公室主要負責依法依規做好本級、本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二)建立全方位預算績效管理格局

  1.全面實施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我院20xx年各部門收支預算全面納入績效管理並進一步加強收入管理,依法合規組織收入,部門所有收入納入財務統一管理,全面統籌使用。應繳行政事業性收費應繳盡繳、及時繳庫。

  2.全面實施政策和項目預算績效管理。20xx 年我院將政策和項目全面納入了績效管理,從數量、質量、時效、成本、效益等方面,綜合衡量政策和項目預算資金產出和效果。將預算支出政策制定、實施和結果納入績效管理,關注政策落實及實際效應、資金分配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對實施期超過1年的重大政策和項目實行全週期跟蹤問效,截止 20xx 年底未出現因政策到期、績效低下被清退的政策和項目。

  (三)建立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鏈條

  1.建立績效評估機制。建立重大項目和政策事前評估機制,將事前評估從預算編報前期移至項目申報階段。我院結合預算評審、項目審批等,對新出臺重大政策、項目開展事前績效評估,重點論證立項必要性、投入經濟性、績效目標合理性、實施方案可行性、籌資合規性、預算申請合理性等,加強基建投資績效評估,加強財政重大政策、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估,評估結果作爲申請預算的必備條件。

  2.強化績效目標管理。我院在 20xx 年編制預算績效時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各項部署,分解細化工作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全面設置部門整體績效目標、政策及項目績效目標。

  3.做好績效運行監管。20xx 年我院對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實行“雙監控”,確保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績效目標如期保質保量實現。根據項目計劃進度安排進行跟蹤監控,並結合財政監督和審計等各項檢查提出的問題,跟蹤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4.強化評價結果應用。我院已建立健全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和績效問題整改責任制,將評價結果用於制定政策、完善制度和編制規劃,用於改進業務管理、財務管理和資金管理,用於調整預算安排方式、增減預算規模和優化支出結構,並及時調整完善政策措施。

  (四)硬化預算績效管理約束

  1.明確預算績效管理責任約束。20xx 年,我院加快完善了預算績效管理的責任約束機制,形成院領導班子對院各部門預算績效負責,部門負責同志對本部門預算績效負責,項目責任人對項目預算績效負直接責任,對重大項目的責任人實行績效終身責任追究制,切實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

  2.強化預算績效信息公開。20xx 年預算及 20xx 年決算已於批覆後 20 日內在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網以及本部門門戶網站進行公開。

  三、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計劃

  我院在預算績效管理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與上級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各部門對年度預算編制及預算績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參與度不高,預算編制政策收集及效益分析主要靠財務人員來完成,因此,預算績效分析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下一步要通過開展培訓,召開專項會議等利用各種媒體形式,宣傳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業務部門對預算績效管理有更深的’認識和重視,強化預算支出責任意識,增強績效理念,以提高績效評價水平;二是績效運行跟蹤監控是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排除預算與績效執行中的不確定性,但各業務部門未對績效運行信息進行定期採集。下一步要以季或半年爲週期,採集財政支出及工作開展情況的信息,並進行彙總分析,確保績效運行跟蹤監控有效實施,促進績效目標實現;三是預算科目保障不充分,存在有政策無預算支出的情況。下一步要強化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加強與自治區財政廳的溝通協調,及時反饋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從源頭上做細做好預算編制工作。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