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師自評報告(精選3篇)

新教師自評報告 篇1

  我是一名新上崗的教師,這一學期校領導把二年級三班交給了我。我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對每一節課都絲毫不敢懈怠。在教育教學中,我始終抱着一顆全心全意爲學生,爲家長服務的心來做好學校交給我的任務。我想,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作一下自我評價。

  一、思想認識方面。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積極學習和接受各種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學理念;在思想上嚴於律己,一心一意的爲學生着想,爲同事着想,熱愛教育事業,時時以一箇人民教師的身份來約束自己,鞭策自己;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盡心盡力的完成學校交給我的任務,配合領導和老師們做好校內外的各項工作。

  二、教學工作方面。

  由於剛參加工作,對教學工作不很熟悉,因此,我堅持邊學習,邊改進,努力學,努力改。每上一節課,我都做好充分的準備,我的信念是絕不打無準備的仗。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喫透教材,積極開拓教學思路,把一些先進的教學理論,科學的教學方法及先進的現代教學手段靈活運用於課堂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於創新等能力。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我還積極的學習周圍教師好的經驗,好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當中,虛心接受老教師爲我提出的好的建議和意見,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有了心得體會就及時記下來,便於教學經驗的積累。

  三、遵守紀律方面

  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有事主動請假。在工作中,尊敬領導、團結同事,能正確處理好與領導同事之間的關係。平時,勤儉節約、任勞任怨、對人真誠、熱愛學生、人際關係和諧融洽,處處以一名人民教師的要求來規範自己的言行,毫不鬆懈地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四、科研方面

  我和同事經常互相學習,探討一些在教育教學中所遇到的困惑和解決的策略。有了新的體會我就寫在博客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例如怎樣面對淘氣的學生,如何體會學生的愛等。我從不輕易放棄任何一次外出學習的機會,仔細聽認真記,用心體會和運用名師的思想和理念。空餘時間便見縫插針地翻閱一些教育教學雜誌,登錄一些教育教學論壇,這使我的教育教學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新世紀,新課改,新理念,新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爲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新教師自評報告 篇2

  從去年十二月份開始,我成爲了一名教師已經有半年時間了,在這半年時間當中,通過自己的實踐,我對教師這一行業有了全新的認識,如果說教師是陽光下最偉大的職業,那麼,作爲一名教師,除了要教給學生課業知識外,對學生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的培養也是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特別要注意師德修養,能否擁有一顆愛心,將自己的全部熱情奉獻給教育事業,是評價一名教師合格與否的基本準則,每一名教師都希望培養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德育是其核心,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對學生施以德育,教師必須具備師德,所謂師德,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處理各種關係應遵守的道德準則和行爲規範,包括教師的道德品質、理想信念,對事業的態度和感情以及有關的行爲習慣等,教師是學生的榜樣,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的成長,必須言傳身教相結合。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始終把師德放在第一位,對學生熱心、耐心、貼心,不歧視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發現學生進步之後,及時表揚,激發學生的榮譽感,並且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因爲我深知“身教重於言教”,“爲人師表”是多麼重要。

  做爲一名語文老師,我對班裏的每一名學生特點都掌握得十分清楚,對於他們不同特點,制訂個別教育計劃,使他們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在教學工作中將原來的灌輸式教育轉化爲針對不同學生的引導式教育,使學生更樂於接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不再對相對枯燥的教學內容產生厭煩心理。 爲了這份事業,我忠愛的教育事業,我會摒除雜念,把所有的熱情,所有的愛傾注於學生身上,依法從教,嚴謹治學,廉潔從教,尊重家長,不愧於“人民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

  教育工作中,我積極學習“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先進的教學模式,面對有限的課時,我以改革精神探索提高教學效率的科學方法,激發學生自覺參與學習的意識,最大限度地提高單位時間裏的教學效益。把提高教學效益當作首要任務,把課前精備、課上精講、課後精練作爲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三環節。課前精備,是指上課前把功夫下在深入鑽研教材,廣泛蒐集有關資料,精心設計課堂結構及教學方法上,特別是認真研怎樣“用最節省的時間、最簡潔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最多的知識,並促使學生最快地轉化爲能力”。課上精講,是指在課堂教學中,集中時間,集中精力,講清教材的重點、難點、疑點、能力點、思路和規律,激活課堂氣氛,教得生動,學得主動,充分發揮課堂潛在功能。課後精練,是指在課後作業的安排上,本着質量高,數量少,內容精,方法活,形式多樣,針對性強的要求,精心設計,合理分配,嚴格控制作業數量。

  教學中我認真的調查研究,虛心向同仁學習,不斷吸收別人的經驗,以豐富自己,使自己成長進步的速度快,具有與學生一起共同學習的態度,具有能激發學生創造渴望的教學藝術。應該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人,對好質疑、好提“怪”問題、回答問題超越課本的學生,應持熱情歡迎的態度。要鼓勵學生超過教師,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

  學習是手段,創造纔是目的。在教育學生時我以培養能力,發展智力,造就新型人才爲目的。以思維能力及創造力的培養爲突破口,以地理課堂教學爲主陣地,以地理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爲兩翼,全面滲透創造力培養的教學原理、原則與策略,在探索中小學生創造性思維規律,開發中小學生創造潛能的途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

  學生思維能力及創造力培養是時代的需要。一是注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二是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三是能使學生養成不盲目接受、深入思考、敢於否定、勇於發表見解的優良心理品質,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學生思維力、創造力的培養,主渠道是課堂教學。要最大限度地發揚課堂民主,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創設生動活潑的氣氛,讓學生愉快思考、主動探索、大膽質疑,敢於標新立異。採用“引導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要巧設問題,善設疑點,給學生一箇自由發揮的天地,說己之慾說,寫己之慾寫,提供其積極參與的思維空間。學生只有在此境界中纔會產生最佳心態,從而誘發潛在的創造智能,使思維趨於活躍,使靈氣得到解放。

  富蘭克林有一句話:“空無一物的袋子是難以站得筆直的。”同樣,語文教師如果沒有淵博的知識,不注重吸納時代活水,創造力就是一句空話。在現代科學迅速發展的今天,各學科間的橫向交叉、滲透和融合趨勢日趨明顯,這必然反映到語文教學內容上來。“我始終是教育教學戰線上的一名新兵。”我總是用這樣的想法來鞭策自己學習和不斷提高。保持業務上的飢餓感,培育努力學習,在學習中探索的習慣。並常以自己的讀書行動體會去感染學生,薰陶學生,潛移默化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地理的習慣。

  如今,我的思路更加開闊,目標更加遠大,步伐更加堅實,更加辛勤地耕耘,用自己的汗水,澆灌出更加豐碩的果實,讓青春在對事業的追求中煥發出光華。

新教師自評報告 篇3

  我校近段時間進行了師德師風集中教育活動,通過師德師風學習,我對師德師風教育的重要意義有了較明確的認識,對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要求,結合自己教育教學工作實際,通過自查本人還存在一些問題,自己剖析如下:

  一、愛崗敬業,熱愛教育事業,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

  既然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其次,我不斷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養。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爲人師表。“爲教育事業奮鬥終身的獻身精神,”把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看成最高美德,時時激勵我,要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工作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不打折扣,認真、完成學校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並用“學爲人師、行爲示範”的要求來約束自己。

  在平時我經常進行自己反省,時時處處對自己嚴格要求,查找不足,努力營造一箇好老師的形象。到底怎樣做才能塑造一箇好老師的形象,讓學生喜歡上你呢?我認爲教師專業水平的高低是學生喜歡的標誌之一。一箇優秀的教師,必須有四大支柱,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支撐起教師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撐起教師的靈性,宏闊的課程視野支撐起教師的活性,遠大的職業境界支撐起教師的詩性。一箇沒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的教師,根本不可能給學生的生命鋪上一層溫暖的、純淨的底色。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爲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麼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瞭解學生之“惑”,傳爲人之“道”。因此,我們這些爲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爲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

  做一箇學生喜愛的老師,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給予必要的關心和幫助。學生鬧矛盾,我給予合理的處理;學生犯了錯誤,我耐心地進行教育,使學生真正認識到錯誤並及時改正。我還抽時間和學生談心、交流,和學生共同活動,縮短了師生距離,增進了師生間的相互瞭解等等。熱愛學生,還表現在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平時我很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格,瞭解學生的個性,相信學生,關心學生。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注意他們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對程度、水平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別是後進生,給予更多的關心,不讓一箇學生掉隊,盡最大的努力使他們健康成長。我們小學老師,跟學生的接觸尤其多,老師的言行直接影響他們。所以我們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髮展。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有時對待學生和自己的同事不能始終保持熱情的態度,尤其當手頭工作稍多,稍忙時,存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以至自己爲學生服務、爲同事服務的公僕意識淡化,沒切實做到爲羣衆所想,爲羣衆所急。總覺得自己是一箇基層的普通黨員也幹不了什麼大事,沒有深刻理解"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以至於爲羣衆服務意識的淡薄。“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實質表明堅持任何時候都要以羣衆滿意不滿意作爲自己得失的衡量標準,而我卻忽略了羣衆的想法,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一切爲了羣衆”是要求我們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拿出百分之百的熱情對待每一箇學生,每一位同事,做到樹立黨員一面旗的良好形象。

  對待工作不夠主動、積極,只滿足於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在工作中遇到難題,不善於思考,動腦筋,常常等待領導的指示,說一步走一步。對業務知識的掌握不夠重視,缺乏一種敬業精神,認爲自己已有的一些業務知識可以適應目前的工作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瑣、複雜的事情,會抱有可拖就拖的心態,今天不行,就等明天再說,對問題採取逃避的方法,認爲“船到橋頭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尋找對策,而是等待辦法自己出現,雖然感到有潛在的壓力和緊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氣和刻苦鑽研、鍥而不捨、持之以恆的學習精神和態度。沒有深刻意識到業務水平的高低對工作效率和質量起決定性作用:一方面,自認爲是專業院校畢業,又唸了這麼多年的本專業,用起專業知識來會措措有餘,一種自傲的情緒,不願更深入地去鑽研;另一方面,缺乏敬業精神,在實際工作中常常得過且過,在業務方面存有依賴性,認爲領導會有具體的’示,我不用先急着幹,害怕自己先做做不好,反而招來非議。自己沒有一整套學習業務知識的計劃,所以在工作、學習中比較盲目。還有一方面,缺乏創新精神。對已經成爲一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很依順,不太動腦筋去創新嘗試,不夠大膽,害怕失敗。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佈。 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複製、盜用、採集、發佈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 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繫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