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期末綜合素質評價自評報告(精選3篇)
中學生期末綜合素質評價自評報告 篇1
從小到大,我應當一向都算是一箇比較優秀的孩子,性格開朗大方,樂觀自信。不管是學習、工作、與同學相處,我總是能儘量做到我的最好。上學之前,母親就很重視我的早期智力開發,她對我的悉心照料和培養,我一向都銘記在心。大概四五歲的時候,因爲我的智力比同齡人要高一些,母親帶我參加了全國有名的《零歲方案》計劃,在那裏我認識了很多不一樣年齡的“神童”,小小的我就充滿了對他們的敬佩。其實此刻想來,我倒並不是多在乎“神童”這個稱號,只是那段與《零歲方案》相伴的回憶,讓我此刻看到家裏那些《零歲方案》的錄像帶,看到那些神童證書,都會有一種從心底而發的幸福感,這樣的童年無疑是完美的。
從小學到初中應當算是一箇十分順利的過程,因爲我應當是一箇地地道道的“同濟人”,從同濟託兒所到同濟幼兒園,在從同濟附小到同濟附中,一切都那麼自然。小學的時候也是第一批入隊,然後就當上了中隊長、大隊委,至今想起小學那些“小小領導”的事蹟,還是會十分感激當時的教師和同學們對我的支持。到了同濟附中,初一進入學生會,初二就擔任學生會副主席,先後獲得了市級三好學生,區級優秀學生幹部等稱號,印象最深的還是參加了區運動會,在女子鉛球項目中拿到了第七名。中考之前,因爲和同年級的一批優秀的同學一起,拿到了十一中的推薦生資格,只要過一批分數線就能夠進入十一中,所以初三的最終一段時間,過得並不算苦。中考以537分的成績進入了十一中理科實驗班,就這樣開始了我的高中生涯。
上高中以後,在個人方面,我的文章多次被評爲校裏徵文比賽的一等獎,參加運動會總是能在參加的項目中拿到第一、二名的好名次。在學校活動方面,我是個組織本事比較強的人,並且對學校組織的活動也有一份熱情,所以總是樂此不疲的參加。和同學一起參加了學校DV大賽,作品獲得一等獎;組織並參加校元旦慶祝會上班級的大型表演,獲得一等獎;組織策劃了班級在學校的展示班會,得到了全校師生的廣泛好評……之後在學校的學生會選拔當中很榮幸的成爲了十一中學生會的一員,並且擔任學生會副主席的職務。高中階段,正如我個人成績那一欄所寫的從軍訓的優秀學員開始,到每年的三好學生、優秀幹部,在到區裏的優秀團幹,我得到了許多很珍貴的榮譽,我想這是對我這三年成績的最好肯定,而這些肯定也將會激勵着我不懈努力,繼續前進。
中學生期末綜合素質評價自評報告 篇2
大一,是一箇摸着石頭過河的時代,那時候的我對這個陌生的城市感到害怕,其中夾雜着些許對未來的美好嚮往,以下是我對大一的自敘。
大一我參加了很多協會的面試,其中包括學生會。當然,結果很不理想,在學生會的面試當中我失敗了,感到很遺憾。協會當中我雖然也去面試了部門的幹事,但是結局都一樣。所以最後我只是有兩個協會的會員頭銜。而由於個人的原因,協會的活動我參加的很少,並沒有給我個人的成長經歷帶來太多的色彩。不過我還是去聽過一些的講座和報告,也參加了一些學校和學院舉行的活動,如百年校慶開幕式,院運會等。其中感到很遺憾的是我們的軍訓夭折了,那一兩天的軍訓我覺得我還是有些收穫的。
本來我大一的學習目標並不太高,而事實也是這樣,我只求不掛科,這不是沒有志向,而是個人覺得培養一些個人的興趣纔是大學的的目標,結果大一下學期掛了物理,一科我覺得最不可能掛的科目掛了,心裏真的很不舒服,特別鬱悶的是興趣也沒有養成多少,人變懶惰了。
而在生活上,有點糾結。畢竟剛到一箇新的環境,或多或少有點不適應。有一段時間自己身體很差,胃口特別不好,對學校的飯菜很反感。同時面對新的同學,總還有點不習慣,特別是這裏的人很多人說粵語,令我很無奈,不過還是慢慢適應了。
總的來說,我的大一沒有想象當中的那麼美好,我也沒有像自己當初自我要求的那樣表現,整個人渾渾噩噩的,不知道該幹什麼,也許是習慣了高中的那種高壓迫,強制性的學習,對於大學的的寬鬆突然有了一種不知所措的感覺,沒有所謂的壓力,似乎也沒了動力。大一的我很失敗,沒有取得令我感到自豪的成就,似乎成了過客,沒有留下一絲痕跡。
大二已經來了,我新的目標就是學習力爭全班上游,不掛科,做到不浪費時間,多學點東西,課外的技能多掌握,不再光說不做,告別眼高手低。自覺遵守作爲一名大學生的守則,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尊敬師長,與同學和睦相處,關心人愛集體,樂於幫助別人,積極參加班級學校組織的各種課外活動。
就像某人說的一樣:生活需要自己來勾畫,不一樣的方式就又不一樣的人生。
中學生期末綜合素質評價自評報告 篇3
爲建立健全大學生成才的服務和保障體制,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克服經濟困難、更好地完成學業,根據上海市教委下發的文件精神,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在黨委領導的關心下,成立了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由學院院長及分管領導的直接領導,專門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這一羣體進行幫困助學,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在過去的一年裏我們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求真務實,積極推進了我院幫困助學工作。在此作一箇報告,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困難學生資助基本情況。
目前,我院已基本形成了以國家助學貸款爲主體,包括國家、政府助學獎學金、勤工助學、特殊困難補助、綠色通道在內的完善的資助體系。學院的幫困工作以獎、貸、補、助爲抓手,關心各類弱勢羣體,做好幫困助學和教育管理工作。
我院共有在校學生4249人,其中外地生319人,有來自西部8個地區的學生56人。
(一)獎學金工作。全年發放學生獎學金425人,共計30餘萬元。另外,我院共有5位同學獲得國家獎學金、8位同學獲政府獎學金,獎金共計10.4萬元。共有163位同學獲國家勵志獎學金,獎金共計81.5萬元。有788位學生獲國家助學金,共計獎金197萬元。
(二)助學貸款工作。
我院學生處加大力度宣傳學院各項幫困助學政策與措施,宣傳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和辦理方法。國家助學貸款始終是高校資助貧困學生工作中的主渠道。在上半年國家助學貸款工作中,我們着重做了以下工作:花大力氣認真做好舊機制下催還貸款工作,採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違約率,定期就各專業貸款清欠工作進行交流,積極調動一線輔導員、班主任的積極性,把做好催還款工作與考覈、獎懲掛鉤;對於助學貸款的畢業班學生進行信息跟蹤,不斷完善助學貸款學生的信息採集。本年度,我院報送08級新生貸款材料87份,累計目前已經貸到款的學生(xx級、xx級、xx級)共計171名,貸款金額101.9萬元。
(三)勤工助學工作。
我們進一步統一和規範全院學生勤工助學崗位的設置與管理,制訂學生勤工助學崗位管理辦法和工作報酬的標準。目前,申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共800餘名,被認定困難家庭的學生有678名,經評議認定一般困難學生251人,特別困難學生427人,困難學生人數佔在校總人數的15.96%,幫困工作難度很大,任務很重。爲此,我們在全院學生中進行了詳細的調查摸底,對全院的困難學生和殘疾學生作了登記,在此基礎上來制定我院學生特困生補助辦法,積極落實困難學生補助的各項工作。我院設置了50個勤工助學崗位,發放勤工助學金20萬餘元。
(四)新生報到日,開設“綠色通道”,爲10餘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無法支付學費的新生先行辦理了入學手續,確保無一名貧困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
(五)根據鐵道部、教育部有關規定,方便外地學生假期回家,爲新生及部分老生辦理了購買火車票優惠卡500張並給他們購買火車票。
二、國家助學、獎學金的評審情況。
我校嚴格按照教育部和市教委有關精神,進行了國家助學金的評審、發放工作。
從新學期開學至11月底,我院資助管理中心進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情況統計,並對這些困難學生進行了初步困難認定和評議。
12月教委開會後,拿到我校國家勵志獎學金名額和金額以後,我校立即召開了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審工作會議,併成立了由分管院長牽頭的工作評議小組,根據我校今年貧困生數據統計,並對這些家庭困難的學生進行了綜合認定。
(一)上海市獎學金
依據國家、省級相關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公開的申報方式,我院經過系部推薦並評議上報8位申請上海市獎學金的學生進行了嚴格的認定和評議,依據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成績排名,擇優錄齲我校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根據校學生手冊對學生在校期間各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測評,分年級(二年級及以上)和專業排名。通過綜合測評,各系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全面衡量,按排名先後,擇優選齲經過公示和資助小組討論最後審定,最終確定我校上報資助管理中心的上海市獎學金初審名單爲:汽車工程系1名學生;經濟管理系2名學生;航空運輸系2名學生;物流管理系1名學生;軌道工程系1名學生;港口機械系1名學生。
(二)國家勵志獎學金
我校國家勵志獎學金名額爲163人,金額爲5000元/人/學年。根據各年級學生總人數和貧困生比例等因素確定了各年級的名額分配:
汽車工程系、經濟管理系51名學生;航空運輸系67名學生;物流管理系、港口機械系32名學生;軌道工程系13名學生。
評審條件: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
3.誠實守信,道德品質優良;
4.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秀(獲得過學校獎學金或學習成績有明顯進步)
5.家庭貧困,生活儉樸;
6.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7.具有自我解睏意識,能依靠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等途徑自立自強。
(三)國家助學金
依據國家、省級相關文件精神,凡申請學生必須符合國家財政部、教育部印發的文件的基本申請條件。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
3、誠實守信,道德品質優良;
4、學習成績優良(獲得過學校獎學金或學習成績有明顯進步)
5、家庭貧困,生活儉樸;
6、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7、具有自我解睏意識,能依靠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等途徑自立自強。
從新學期開學至11月底,我院資助管理中心通過院(系)資助小組對全校4300左右學生進行了家庭經濟情況的普查,根據普查結果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進行了困難認定和評議,據統計學院存在一般困難的家庭佔學院總人數的10.5%,特別困難的家庭佔學院人數的5.2%;結合文件精神要求,我院對800名申請國家助學金的學生進行困難認定和評議,在院(系)資助小組的評議和認定下上報學院資助管理中心國家助學金678名,根據院(系)資助小組上報的材料我院資助管理中心11名成員一起參與並評議了本次國家助學金的評審過程。
特別困難:人均收入350-400元/人/月,補助金額爲3000元/學年
(1)當年家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農村最低生活保障;
(2)家庭人均收入低於400元每人;
(3)家庭類型屬於孤兒、單親或離異;
(4)家庭屬於烈屬家庭和政府優扶對象;
(5)家庭中多子女都在讀高中或者大學上經濟負擔比較重;
(6)家庭無收入的長輩(多老人)等需贍養;
(7)家庭遭受自然災害致使家庭財產受損;
(8)其他特殊情況造成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家庭;
一般困難:人均收入400-600元/人/月,補助金額爲2600元/學年
(1)不滿足以上申請條件的,但家庭經濟存在一般困難的學生;
(2)其他特殊情況造成家庭一般困難的家庭;
評審結果,經每次公示無異議後,再逐級上報名單。經過公示和資助小組討論最後審定,最終確定我校上報資助管理中心的國家助學金初審名單爲:一般困難人數251人,1300元/人/學期,326300元;
特別困難人數427人,1500元/人/學期,640500元;
本學期共計應發總金額:966800元。
在第一學期結束前,我們將一半的獎金已經發放到每位受助同學的手裏。並且將於最近將另一半獎金髮放到位。學校嚴格按照規定對助學金實行分賬覈算、專款專用。
評論(0)